云南植物種類_第1頁
云南植物種類_第2頁
云南植物種類_第3頁
云南植物種類_第4頁
云南植物種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黃連木(拉丁學(xué)名:PistaciachinensisBunge),別名楷木、楷樹、黃楝樹、藥樹、藥木,為漆樹科、黃連木屬植物。落葉喬木,高達25~30m;樹皮裂成小方塊狀;小枝有柔毛,冬芽紅褐色。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小葉5~7對,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8cm,全緣,基歪斜?;ㄐ?,單性異株,無花瓣;雌花成腋生圓錐花序,雄花成密總狀花序。核果球形,徑約6mm,熟時紅色或紫藍色。中國黃河流域至華南、西南地區(qū)均有分布。喜光,適應(yīng)性強,耐干旱瘠薄,對二氧化硫和煙的抗性較強;深根性??癸L(fēng)力強,生長較慢,壽命長。枝密葉繁,秋葉變?yōu)槌赛S或鮮紅色;雌花序紫紅色,能一直保持到深秋,也甚美觀;宜作庭蔭樹及山地風(fēng)景樹種。木材堅硬致密,可作雕刻用材;種子可榨油。形態(tài)特征:落葉(常綠)喬木,高達25~30米;樹干扭曲。樹皮暗褐色,呈鱗片狀剝落,幼枝灰棕色,具細小皮孔,疏被微柔毛或近無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有小葉5-6對,葉軸具條紋,被微柔毛,葉柄上面平,被微柔毛;小葉對生或近對生,紙質(zhì),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偏斜,全緣,兩面沿中脈和側(cè)脈被卷曲微柔毛或近無毛,側(cè)脈和細脈兩面突起;小葉柄長1-2毫米?;▎涡援愔?,先花后葉,圓錐花序腋生,雄花序排列緊密,長6-7厘米,雌花序排列疏松,長15-20厘米,均被微柔毛;花小,花梗長約1毫米,被微柔毛;苞片披針形或狹披針形,內(nèi)凹,長約1.5-2毫米,外面被微柔毛,邊緣具睫毛;雄花:花被片2-4,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大小不等,長1-1.5毫米,邊緣具睫毛;雄蕊3-5,花絲極短,長不到0.5毫米,花藥長圓形,大,長約2毫米;雌蕊缺;雌花:花被片7-9,大小不等,長0.7-1.5毫米,寬0.5-0.7毫米,外面2-4片遠較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外面被柔毛,邊緣具睫毛,里面5片卵形或長圓形,外面無毛,邊緣具睫毛;不育雄蕊缺;子房球形,無毛,徑約0.5毫米,花柱極短,柱頭3,厚,肉質(zhì),紅色。核果倒卵狀球形,略壓扁,徑約5毫米,成熟時紫紅色,干后具縱向細條紋,先端細尖。喜光,幼時稍耐蔭;喜溫暖,畏嚴(yán)寒;耐干旱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微酸性、中性和微堿性的沙質(zhì)、粘質(zhì)土均能適應(yīng),而以在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石灰?guī)r山地生長最好。深根性,主根發(fā)達,抗風(fēng)力強;萌芽力強。生長較慢,壽命可長達300年以上。對二氧化硫、氯化氫和煤煙的抗性較強。地理分布:在中國分布廣泛,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qū)均能正常生長。資源調(diào)查的黃連木的分布北界縣市由西到東為:云南潞西、瀘水-西藏察隅-四川甘孜-青海循化-甘肅天水-陜西富縣-山西陽城-河北完縣-北京,這一地理分布界限與中國境內(nèi)1月均溫-8攝氏度等溫線大體一致,廣泛分布于此線以南的地區(qū)。以北、以西地區(qū)較為少見。2.大山櫻(PrunussargentiiRehd.)。屬于薔薇科李屬,別名日本晚櫻、里櫻、山櫻。原產(chǎn)于日本北海道,適合于寒冷地帶栽培,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自然分布于日本、韓國、俄羅斯(庫頁島),1972年日本已故首相田中角榮在中日恢復(fù)邦交時,贈予中國,作為禮品樹。形態(tài)特征:大山櫻落葉大喬木,高達25米。樹皮暗棕色,有環(huán)狀條紋;小枝灰褐色,幼時黃褐色,無毛。托葉早落;葉柄長1.5-3厘米,無毛,具2腺體;葉片卵狀橢圓形,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7-12厘米,寬3-5(6)厘米,基部圓形,稀淺心形或廣楔形,先端尾狀漸尖,邊緣具尖銳重鋸齒,齒尖微具刺芒,兩面無毛。花2-4朵,無總梗或近無總梗,基部芽鱗脫落;總苞片葉狀,帶紫色,邊緣有腺齒,里面有長毛,花梗長1.5-3厘米,無毛,下部具2枚近膜質(zhì)小苞片;花直徑3-4厘米;花萼筒狹鐘狀,無毛,長約6毫米,萼裂片卵形,長約5毫米,全緣,兩面無毛,花瓣倒卵形,薔薇色,先端微凹;雄蕊多數(shù),短于花瓣;花柱稍長于雄蕊或近等長,無毛,子房無毛。核果近球形,徑約1厘米,黑紫色?;ㄆ?-5月,果期6-7月。喜光,稍耐陰,耐寒性強,喜濕潤氣候及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地理分布:自然分布于日本、韓國、俄羅斯(庫頁島),中國遼寧的大連、丹東、沈陽和北京有栽培。3.香樟樹(Cinnamomumcamphora(L.)Presl.),別名:樟樹、香樟、樟木、瑤人柴、栳樟、臭樟、烏樟;樟科、樟屬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米,直徑可達3米,樹冠廣卵形;樹冠廣展,枝葉茂密,氣勢雄偉,是優(yōu)良的綠化樹、行道樹及庭蔭樹。廣布于中國長江以南各地,以臺灣為最多。植物全體均有樟腦香氣,可提制樟腦和提取樟油。木材堅硬美觀,宜制家具、箱子。香樟樹對氯氣、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氣等有害氣體具有抗性,能驅(qū)蚊蠅,能耐短期水淹,是生產(chǎn)樟腦的主要原料。材質(zhì)上乘,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形態(tài)特征: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米,直徑可達3米,樹冠廣卵形;枝、葉及木材均有樟腦氣味;幼時樹皮綠色,平滑,老時漸變?yōu)辄S褐色或灰褐色縱裂。頂芽廣卵形或圓球形,鱗片寬卵形或近圓形,外面略被絹狀毛。枝條圓柱形,淡褐色,無毛。(葉薄革質(zhì),卵形或橢圓狀

卵形,長5—10厘米,寬3.5—5.5厘米,頂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圓形,離基3出脈,近葉基的第一對或第二對側(cè)脈長而顯著,背面微被白粉,脈腋有腺點。)葉互生,卵狀橢圓形,長6-12厘米,寬2.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全緣,軟骨質(zhì),有時呈微波狀,上面綠色或黃綠色,有光澤,下面黃綠色或灰綠色,晦暗,兩面無毛或下面幼時略被微柔毛,具離基三出脈,有時過渡到基部具不顯的5脈,中脈兩面明顯,上部每邊有側(cè)脈1-3-5(7)條.基生側(cè)脈向葉緣一側(cè)有少數(shù)支脈,側(cè)脈及支脈脈腋上面明顯隆起下面有明顯腺窩,窩內(nèi)常被柔毛;葉柄纖細,長2-3厘米,腹凹背凸,無毛?;ǎ禾扉_。圓錐花序腋生,長3.5-7厘米,具梗,總梗長2.5-4.5厘米,與各級序軸均無毛或被灰白至黃褐色微柔毛,被毛時往往在節(jié)上尤為明顯?;ňG白或帶黃色,長約3毫米;花梗長1-2毫米,無毛?;ū煌饷鏌o毛或被微柔毛,內(nèi)面密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錐形,長約1毫米,花被裂片橢圓形,長約2毫米。能育雄蕊9,長約2毫米,花絲被短柔毛。退化雄蕊3,位于最內(nèi)輪,箭頭形,長約1毫米,被短柔毛。花期4—6月,果期10—11月。子房球形,長約1毫米,無毛,花柱長約1毫米。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徑6-8毫米,紫黑色;果托杯狀,長約5毫米,頂端截平,寬達4毫米,基部寬約1毫米,具縱向溝紋?;ㄆ?-5月,果期8-11月。常生于山坡或溝谷中,但常有栽培的。樟樹多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較耐水濕,但當(dāng)移植時要注意保持土壤濕度,水澇容易導(dǎo)致爛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鹽堿土。主根發(fā)達,深根性,能抗風(fēng)。萌芽力強,耐修剪。生長速度中等,樹形巨大如傘,能遮陰避涼。存活期長,可以生長為成百上千年的參天古木,有很強的吸煙滯塵、涵養(yǎng)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環(huán)境的能力。地理分布:產(chǎn)南方及西南各省區(qū)。越南、朝鮮、日本也有分布,其他各國常有引種栽培。主要生長于亞熱帶土壤肥沃的向陽山坡、谷地及河岸平地;分布

于長江以南及西南生長區(qū)域海拔可達1000M,尤其以四川省宜賓地區(qū)生長面積最廣,樟樹已在2006年,被推選為宜賓市的“市樹”,享有宜賓市“市樹”的美譽,成為宜賓地區(qū)的主要林木。在政府的大力倡導(dǎo)下,宜賓地區(qū)形成了一大批人工種植樟樹的林場,其中以宜賓縣缸坪林場經(jīng)營發(fā)展最為成功,為美化自然環(huán)境和增加人民經(jīng)濟收入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城市建設(shè)對香樟樹的應(yīng)用。主要培育繁殖基地有江蘇沭陽、浙江、安徽等地。4.滇潤楠(Machilusyunnanensis)。為樟科、潤楠屬。商名或通稱為香葉粉。香葉粉實系滇潤楠(Machilnsyunnanensis)、潤楠(MachiIuspingii)、刨花楠(Machiluspauhoi)等植物葉制成的粉末。人類長期以來用香葉粉作為各種熏香及蚊香的粘合劑,飲水的凈化劑和提制芳香油。同時,該植物的種子油可制肥皂,樹皮可作褐色染料。該屬物種芽大或小,常具覆瓦狀排列的鱗片。葉互生,全緣,具羽狀脈。形態(tài)特征:常綠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80厘米。枝條圓柱形,具縱向條紋,幼時綠色,老時灰褐色,無毛。葉互生,疏離,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間或橢圓形,長(5)7—9(12)厘米,寬(2)3.5—4(5)厘米,先端短漸尖,尖頭鈍,基部楔形或?qū)捫ㄐ?,兩?cè)有時不對稱,革質(zhì),上面綠色或黃綠色,光亮,下面淡綠或粉綠色,干時常帶淺棕色,兩面完全無毛,邊緣軟骨質(zhì)而背卷,中脈在上面下部略凹陷上部近于平坦,下面明顯凸起,側(cè)脈每邊約7—9條,有時分叉,弧曲,近葉緣處消失且網(wǎng)結(jié),兩面凸起,橫脈及小脈網(wǎng)狀,兩面明顯構(gòu)成蜂窠狀小窩穴;葉柄長1—1.75厘米,腹面具槽,背面圓形,無毛。圓錐花序由1—3花聚傘花序組成,有時圓錐花序上部或全部的聚傘花序僅具1花,后種情況花序呈假總狀花序,花序長(2)3.5—7(9)厘米,多數(shù),生于短枝下部,總梗長(1)1.5—3(3.5)厘米,與各級序軸及花梗無毛;苞片及小苞片早落,苞片寬卵形或近圓形,長5—8毫米,外層苞片較小,外面密被銹色柔毛,內(nèi)面近無毛,小苞片線形,長達4毫米,寬僅0.3毫米,外面被銹色柔毛,內(nèi)面無毛?;ǖG、黃綠或黃至白色,長4—5毫米,花梗長4—10毫米;花被外面無毛,內(nèi)面被柔毛,筒倒錐形,長約1毫米,花被片6,長圓形,先端急尖,近等大,外輪稍短,長3.5—4毫米,內(nèi)輪長4—4.5毫米,寬均不及2毫米;能育雄蕊9,花絲無毛,基部被柔毛,第一、二輪雄蕊與外輪花被片近等長,花絲無腺體,花藥卵狀長圓形,長1.3毫米,先端鈍,第三輪雄蕊稍長,花絲基部有2個具柄的圓狀腎形腺體,腺體柄長達花絲長之半,退化雄蕊連柄長1.8毫米,先端卵狀正三角形,柄基部被柔毛;子房卵球形,長1.5毫米,無毛,花柱絲狀,與子房近等長,柱頭小,頭狀。果卵球形,長達1.4厘米,寬1厘米,先端具小尖頭,熟時黑藍色,具白粉,無毛;宿存花被片不增大,反折;果梗不增粗,頂端粗約1.2毫米。花期4—5月,果期6—10月。地理分布:產(chǎn)云南中部、西部至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生于山地的常綠闊葉林中,海拔1650—2000米。四川西南部也有。喜濕潤和土壤肥沃的山坡。為深根性樹種,生長良好。5.雅榕(拉丁學(xué)名:Ficusconcinna

(Miq.)Miq.),桑科、榕屬植物,又稱小葉榕。喬木,高15-20米,胸徑25-40厘米。生于路旁溪邊或山地疏林中。產(chǎn)中國廣東、廣西、貴州、云南。根、葉、果實可入藥。繁殖用播種或扦插繁殖。變種有近無柄雅榕。形態(tài)特征:常綠喬木,高15-20米,胸徑25-40厘米;樹皮深灰色,有皮孔;小枝粗壯,無毛。葉狹橢圓形,長5-10厘米,寬1.5-4厘米,全緣,先端短尖至漸尖,基部楔形,兩面光滑無毛,干后灰綠色,基生側(cè)脈短,側(cè)脈4-8對,小脈在表面明顯;葉柄短,長約1-2厘米;托葉披針形,無毛,長約1厘米。榕果成對腋生或3-4個簇生于無葉小枝葉腋,球形,直徑4-5毫米;雄花、癭花、雌花同生于一榕果內(nèi)壁;雄花極少數(shù),生于榕果內(nèi)壁近口部,花被片2,披針形,子房斜卵形,花柱側(cè)生,柱頭圓形;癭花相似于雌花,花柱線形而短;榕果無總?;虿怀^0.5毫米?;ü?-6月。地理分布:產(chǎn)廣東、廣西、貴州、云南(北至雙柏、玉溪、彌渡,海拔800-2000米)。錫金、不丹、印度、中南半島各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北加里曼丹也有。6.石楠(學(xué)名PhotiniaserrulataLindl.),別名:紅樹葉石巖樹葉、水紅樹、山官木、細齒石楠、鑿木、豬林子、千年紅、扇骨木。\t"/subview/113234/_blank"薔薇目、\t"/subview/113234/_blank"薔薇科、\t"/subview/113234/_blank"石楠屬木本植物,常綠喬木類,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抗寒力不強,喜光也耐蔭,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以\t"/subview/113234/_blank"肥沃濕潤的砂質(zhì)土壤最為適宜,萌芽力強,耐修剪,對\t"/subview/113234/_blank"煙塵和有毒氣體有一定的抗性。主產(chǎn)長江流域及\t"/subview/113234/_blank"秦嶺以南地區(qū),華北地區(qū)有少量栽培。富有觀賞價值,亦可作藥用?;ㄆ?-7月,果期10月。形態(tài)特征:石楠(原變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3-6米,有時可達12米;枝褐灰色,全體無毛;冬芽卵形,鱗片褐色,無毛。葉片革質(zhì),長橢圓形、長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9-22厘米,寬3-6.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邊緣有疏生具腺細鋸齒,近基部全緣,上面光亮,幼時中脈有絨毛,成熟后兩面皆無毛,中脈顯著,側(cè)脈25-30對;葉柄粗壯,長2-4厘米,幼時有絨毛,以后無毛?;ㄆ?-7月,復(fù)傘房花序頂生,直徑10-16厘米;總花梗和花梗無毛,花梗長3-5毫米;花密生,直徑6-8毫米;萼筒杯狀,長約1毫米,無毛;萼片闊三角形,長約1毫米,先端急尖,無毛;花瓣白色,近圓形,直徑3-4毫米,內(nèi)外兩面皆無毛;雄蕊20,外輪較花瓣長,內(nèi)輪較花瓣短,花藥帶紫色;花柱2,有時為3,基部合生,柱頭頭狀,子房頂端有柔毛。果10-11月成熟,果實球形,直徑5-6毫米,紅色,后成褐紫色,有1粒種子;種子卵形,長2毫米,棕色,平滑。喜光稍耐蔭,深根性,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但以肥沃、濕潤、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質(zhì)土壤最為適宜,能耐短期-15℃的低溫,喜溫暖、濕潤氣候,在焦作、西安及山東等地能露地越冬。萌芽力強,耐修剪,對煙塵和有毒氣體有一定的抗性。

生于雜木林中,海拔1000-2500米。地理分布:產(chǎn)陜西、甘肅、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云南、貴州。日本、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7.云南樟(Cinnamomumglanduliferum(Wall.)Nees),為樟科Lauraceae、樟屬

Cinnamomum。屬深根性長壽樹種,喜溫暖、濕潤氣候,性喜光,幼樹稍耐陰。在肥沃、深厚的酸性或中性砂壤土上生長良好,不耐水濕。萌蘗更新力強,耐修剪。移栽前宜先切斷主根,促使其萌發(fā)側(cè)根、須根。形態(tài)特征:常綠喬木,高5-15(20)米,胸徑達30厘米;樹皮灰褐色,深縱裂,小片脫落,內(nèi)皮紅褐色,具有樟腦氣味。枝條粗壯,圓柱形,綠褐色,小枝具棱角。芽卵形,大,鱗片近圓形,密被絹狀毛。葉互生,葉形變化很大,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或披針形,長6-15厘米,寬4-6.5厘米,在花枝上的稍小,先端通常急尖至短漸尖,基部楔形、寬楔形至近圓形,兩側(cè)有時不相等,革質(zhì),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通常粉綠色,幼時僅下面被微柔毛,老時兩面無毛或上面無毛下面多少被微柔毛,老葉變紅。羽狀脈或偶有近離基三出脈,側(cè)脈每邊4-5條,與中脈兩面明顯,斜展,在葉緣之內(nèi)漸消失,側(cè)脈脈腋在上面明顯隆起下面有明顯的腺窩,窩穴內(nèi)被毛或變無毛,細脈與小脈網(wǎng)狀,微細而不明顯;葉柄長1.5-3(3.5)厘米,粗壯,腹凹背凸,近無毛。圓錐花序腋生,均比葉短,長4-10厘米,具梗,總梗長2-4厘米,與各級序軸均無毛?;ㄐ?,長達3毫米,淡黃色;花梗短,長1-2毫米,無毛?;ū煌饷媸璞话咨⑷崦?,內(nèi)面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錐形,長約1毫米,花被裂片6,寬卵圓形,近等大,長約2毫米,寬達1.7毫米,先端銳尖。能育雄蕊9,花絲被短柔毛,第一、二輪雄蕊長約1.4毫米,花藥卵圓形,與扁平的花絲近等長,藥室4,內(nèi)向,花絲無腺體,第三輪雄蕊長約1.6毫米,花藥長圓形,長約1毫米,藥室4,外向,花絲近基部有一對具短柄的心形腺體。退化雄蕊3,位于最內(nèi)輪,長三角形,連柄長不及1毫米,柄被短柔毛。子房卵珠形,長約1.2毫米,無毛,花柱纖細,長約1.2毫米,柱頭盤狀,具不明顯的三圓裂。果球形,直徑達1厘米,黑色;果托狹長倒錐形,長約1厘米,基部寬約1毫米,頂部寬達6毫米,邊緣波狀,紅色,有縱長條紋?;ㄆ?-5月,果期7-9月。地理分布:產(chǎn)云南中部至北部、四川南部及西南部、貴州南部、西藏東南部。多生于山地常綠闊葉林中,海拔1500-2500(3000)米。印度、尼泊爾、緬甸至馬來西亞也有。8.陰香(拉丁學(xué)名:Cinnamomumburmanni(NeesetT.Nees)Blume),為樟科Lauraceae樟屬

Cinnamomum。別名:陰草、膠桂、土肉桂、假桂枝、山桂、月桂等,葉有離基三出脈,但脈腋無腺點,以此與香樟區(qū)別。幼嫩枝梢的氣味近似檀香。產(chǎn)亞洲東南部,中國南部有分布。果核亦含脂肪,可榨油供工業(yè)用。葉可作芳香植物原料,亦可入藥(味辛,氣香,能祛風(fēng))。此樹也提供木材,常在園林作綠化樹、行道樹。形態(tài)特征:陰香(原變型)常綠喬木,高達14米,胸徑達30厘米;樹皮光滑,灰褐色至黑褐色,內(nèi)皮紅色,味似肉桂。枝條纖細,綠色或褐綠色,具縱向細條紋,無毛。葉互生或近對生,稀對生,卵圓形、長圓形至披針形,長5.5-10.5厘米,寬2-5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革質(zhì),上面綠色,光亮,下面粉綠色,晦暗,兩面無毛,具離基三出脈,中脈及側(cè)脈在上面明顯,下面十分凸起,側(cè)脈自葉基3-8毫米處生出,向葉端消失,橫脈及細脈兩面微隆起,多少呈網(wǎng)狀;葉柄長0.5-1.2厘米,腹平背凸,近無毛。圓錐花序腋生或近頂生,比葉短,長(2)3-6厘米,少花,疏散,密被灰白微柔毛,最末分枝為3花的聚傘花序。花綠白色,長約5毫米;花梗纖細,長4-6毫米,被灰白微柔毛?;ū粌?nèi)外兩面密被灰白微柔毛,花被筒短小,倒錐形,長\約2毫米,花被裂片長圓狀卵圓形,先端銳尖。能育雄蕊9,花絲全長及花藥背面被微柔毛,第一、二輪雄蕊長2.5毫米,花絲稍長于花藥,無腺體,花藥長圓形,4室,室內(nèi)向,第三輪雄蕊長2.7毫米,花絲稍長于花藥,中部有一對近無柄的圓形腺體,花藥長圓形,4室,室外向。退化雄蕊3,位于最內(nèi)輪,長三角形,長約1毫米,具柄,柄長約0.7毫米,被微柔毛。子房近球形,長約1.5毫米,略被微柔毛,花柱長2毫米,具棱角,略被微柔毛,柱頭盤狀。果卵球形,長約8毫米,寬5毫米;果托長4毫米,頂端寬3毫米,具齒裂,齒頂端截平?;ㄆ谥饕谇?、冬季,果期主要在冬末及春季。喜陽光,喜暖熱濕潤氣候及肥沃濕潤土壤。常生于肥沃、疏松、濕潤而不積水的地方。自播力強,母株附近常有天然苗生長。適應(yīng)范圍廣,中亞熱帶以南地區(qū)均能生長良好。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陰,喜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栽培。地理分布:分布于海南,廣東、廣西、江西、浙江、福建、云南等地。分布于廣東、廣西、江西、福建、浙江、湖北和貴州。9.云南擬單性木蘭(Parakmeriayunnanensis),為木蘭科、木蘭屬。屬于瀕危品種的植物。分布于云南東南部、廣西北部及貴州東南部的局部地區(qū),由于天然林遭到亂砍濫伐,殘存的大樹已不多見;又因雄花及兩性花異株,兩性花植株較少,有些產(chǎn)地僅見雄株,幼樹、幼苗極為罕見,若繼續(xù)濫伐,將可能滅絕。形態(tài)特征:常綠喬木,高達30米,胸徑50厘米,樹皮灰白色,光滑不裂。葉薄革質(zhì),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5-15(20)厘米,寬2-5厘米,先端短漸尖或漸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嫩葉紫

紅色,側(cè)脈每邊7-15條,兩面網(wǎng)脈明顯,葉柄長1-2.5厘米。花雄花兩性花異株,芳香;雄花:花被片12,4輪,外輪紅色,倒卵形,長約4厘米,寬約2厘米,內(nèi)3輪白色,肉質(zhì),狹倒卵狀匙形,長3-3.5厘米,基部漸狹成爪狀;雄蕊約30枚,長約2.5厘米,花藥長約1.5厘米,藥隔伸出1毫米的短尖?;ńz長約10毫米,紅色,花托頂端圓;兩性花:花被片與雄花同而雄蕊極少,雌蕊群卵圓形,綠色,聚合果長圓狀卵圓形,長約6厘米,蓇葖菱形,熟時背縫開裂;種子扁,長6-7毫米,寬約1厘米,外種皮紅色。花期5月,果期9-10月。云南擬單性木蘭是木蘭科中從兩性花退化為雄花及兩性花異株的植物。生于海拔1200-1500米的山谷密林中。分布區(qū)跨亞熱帶及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qū)。氣候溫暖、濕潤,多雨,霧日多,年平均溫15.8--22℃,年降水量1250--1750毫米,干雨季明顯,雨季多集中在5--10月,相對濕度80%以上。土壤多為山地黃壤或黃紅壤,石灰?guī)r山地亦能生長。在土壤潮濕、肥沃、枯枝落葉腐殖質(zhì)層較厚(10--15厘米),有機質(zhì)含量10%以上的酸性土壤(pH值4.5--6.5)上生長良好。陽性樹種,其幼苗、幼樹多生于半蔭蔽的東南坡或東北坡的林緣,過于蔭蔽的林下很少有幼苗生長。常與大葉木蓮ManglietiamegaphyllaHuetCheng、大葉新木姜子NeolitsealevineiMerr.、滇粵山胡椒LinderametcalffianaAllen、水青岡FaguslongipetiolataSeem.、伯樂樹BretschneiderasinensisHemsl,及五加科、安息香料、山礬科、金縷梅科等植物構(gòu)成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群落。花期5月,果期9--10月。地理分布:產(chǎn)于云南(屏邊、金平、西疇、麻栗坡)、廣西。10.(pò)樸樹(拉丁學(xué)名:CeltissinensisPers.)。蕁麻目、榆科、樸屬落葉喬木;樹皮平滑,灰色;一年生枝被密毛。葉互生,葉柄長;葉片革質(zhì),寬卵形至狹卵形,先端急尖至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偏斜,中部以上邊緣有淺鋸齒,三出脈,上面無毛,下面沿脈及脈腋疏被毛?;s性(兩性花和單性花同株),當(dāng)年枝的葉腋;核果近球形,紅褐色;果柄較葉柄近等長;核果單生或2個并生,近球形,熟時紅褐色;果核有穴和突肋。根皮入藥,治腰痛、漆瘡。園林樸樹主產(chǎn)地在安徽、江蘇、湖北、浙江等地。形態(tài)特征:樸樹與四蕊樸的主要區(qū)別點在于:樸樹的葉多為卵形或卵狀橢圓形,但不帶菱形,基部幾乎不偏斜或僅稍偏斜,先端尖至漸尖,但不為尾狀漸尖,時質(zhì)地也不及前一亞種那樣厚;樸樹葉質(zhì)較厚,闊卵形或圓形,中上部邊緣有鋸齒;三出脈,側(cè)脈在六對以下,不直達葉緣,葉面無毛,葉脈沿背疏生短柔毛。果也較小,一般直徑5~7毫米,很少有達8毫米的;落葉喬木?;ㄆ?~4月,果期9~10月。四蕊樸喬木,高達30米,樹皮灰白色;當(dāng)年生小枝幼時密被黃褐色短柔毛,老后毛常脫落,蕁麻目去年生小枝褐色至深褐色,有時還可殘留柔毛;冬芽棕色,鱗片無毛。葉厚紙質(zhì)至近革質(zhì),通常卵狀橢圓形或帶菱形,長5~13厘米,寬3~5.5厘米,基部多偏斜,一側(cè)近圓形,一側(cè)楔形,先端漸尖至短尾狀漸尖,邊緣變異較大,近全緣至具鈍齒,幼時葉背常和幼枝、葉柄一樣,密生黃褐色短柔毛,老時或脫凈或殘存,變異也較大。果梗常2~3枚(少有單生)生于葉腋,其中一枚果梗(實為總梗)常有2果(少有多至具4果),其它的具1果,無毛或被短柔毛,長7~17毫米;果成熟時黃色至橙黃色,近球形,直徑約8毫米;核近球形,直徑約5毫米,具4條肋,表面有網(wǎng)孔狀凹陷。地理分布:樸樹分布于淮河流域、秦嶺以南至華南各省區(qū),長江中下游和以南諸省區(qū)以及臺灣;越南,老撾也有。主要培育繁殖基地有江蘇、浙江、湖南、安徽等地。產(chǎn)山東(青島、嶗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11.楓香樹(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為金縷梅科、楓香樹屬落葉喬木,高達30米,胸徑最大可達1米,樹皮灰褐色。喜溫暖濕潤氣候,性喜光,耐干旱瘠薄。產(chǎn)中國秦嶺及淮河以南各省,亦見于越南北部,老撾及朝鮮南部。樹脂供藥用,能解毒止痛,止血生??;根、葉及果實亦入藥,有祛風(fēng)除濕,通絡(luò)活血功效。木材稍堅硬,可制家具及貴重商品的裝箱。形態(tài)特征:落葉喬木,高達30米,胸徑最大可達1米,樹皮灰褐色,方塊狀剝落

;小枝干后灰色,被柔毛,略有皮孔;芽體卵形,長約1厘米,略被微毛,鱗狀苞片敷有樹脂,干后棕黑色,有光澤。葉薄革質(zhì),闊卵形,掌狀3裂,中央裂片較長,先端尾狀漸尖;兩側(cè)裂片平展;基部心形;上面綠色,干后灰綠色,不發(fā)亮;下面有短柔毛,或變禿凈僅在脈腋間有毛;掌狀脈3-5條,在上下兩面均顯著,網(wǎng)脈明顯可見;邊緣有鋸齒,齒尖有腺狀突;葉柄長達11厘米,常有短柔毛;托葉線形,游離,或略與葉柄連生,長1-1.4厘米,紅褐色,被毛,早落。雄性短穗狀花序常多個排成總狀,雄蕊多數(shù),花絲不等長,花藥比花絲略短。雌性頭狀花序有花24-43朵,花序柄長3-6厘米,偶有皮孔,無腺體;萼齒4-7個,針形,長4-8毫米,子房下半部藏在頭狀花序軸內(nèi),上半部游離,有柔毛,花柱長6-10毫米,先端常卷曲。頭狀果序圓球形,木質(zhì),直徑3-4厘米;蒴果下半部藏于花序軸內(nèi),有宿存花柱及針刺狀萼齒。種子多數(shù),褐色,多角形或有窄翅。喜溫暖濕潤氣候,性喜光,幼樹稍耐陰,耐干旱瘠薄土壤,不耐水澇。多生于平地,村落附近,及低山的次生林。在濕潤肥沃而深厚的紅黃壤土上生長良好。深根性,主根粗長,抗風(fēng)力強,不耐移植及修剪。種子有隔年發(fā)芽的習(xí)性,不耐寒,黃河以北不能露地越冬,不耐鹽堿及干旱。在海南島常組成次生林的優(yōu)勢種,性耐火燒,萌生力極強。地理分布:產(chǎn)中國秦嶺及淮河以南各省,北起河南、山東,東至臺灣,西至四川、云南及西藏,南至廣東;亦見于越南北部,老撾及朝鮮南部。12.\t"/subview/41082/_blank"梧桐(拉丁學(xué)名:Firmianaplatanifolia(L.f.)Marsili),錦葵目、梧桐科、梧桐屬,一種\t"/subview/41082/_blank"落葉喬木。木材可制樂器;種子可食或榨油;葉、花、根、種子入藥,有\(zhòng)t"/subview/41082/_blank"清熱解毒、去濕健脾之效。形態(tài)特征:梧桐,\t"/subview/41082/_blank"落葉喬木。高達15到20米,胸徑50cm;樹干挺直,光潔,分枝高;樹皮綠色或灰綠色,平滑,常不裂。小枝粗壯,綠色,芽鱗被銹色柔毛,株高10~20公尺,樹皮乳光滑,片狀剝落;嫩枝有黃褐色絨毛;老枝光滑,紅褐色。葉大,闊卵形,寬10~22公分,長10~21公分,3~5裂至中部,長比寬略短,基部截形、闊心形或稍呈楔形,裂片寬三角形,全緣或邊緣有數(shù)個粗大鋸齒,上下兩面幼時被灰黃色絨毛,后變無毛;葉柄長3~10公分,密被黃褐色絨毛;托葉長1~1.5公分,基部鞘狀,上部開裂。\t"/subview/41082/_blank"圓錐花序長約20厘米,被短絨毛;花單性,無花瓣;花萼紫紅色,萼管長約2毫米,裂片5,條狀披針形,長約10毫米,外面密生淡黃色短絨毛;\t"/subview/41082/_blank"雄花的雄蕊柱約與萼裂片等長,花藥約15生雄蕊柱頂端;雌花的雌蕊具柄5,心皮的子房部分離生,子房基部有退化雄蕊。\t"/subview/41082/_blank"蓇葖,在成熟前即裂開,紙質(zhì),長7-9.5厘米;蓇葖果,種子球形,分為5個分果,分果成熟前裂開呈小艇狀,種子生在邊緣?;ü诎咨驇Х奂t色;花柱不超出雄蕊。核果近球形,成熟時藍紫色。通長2個,常下垂,直徑約2.5~3.5公分。小堅果長約0.9公分,基部有長毛。花期5月,果期9~10月。種子4-5,球形。種子在未成熟期時成球成青色,成熟后橙紅色。梧桐樹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喜肥沃、濕潤、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酸性、中性及鈣質(zhì)土上均能生長,但不宜在積水洼地或鹽堿地栽種,又不耐草荒。積水易爛根,受澇五天即可致死。通常在平原、丘陵及山溝生長較好。深根性,植根粗壯;萌芽力弱,一般不宜修剪。生長尚快,壽命較長,能活百年以上。在生長季節(jié)受澇3~5天即爛根致死。發(fā)葉較晚,而秋天落葉早。對多種有毒氣體都有較強抗性。怕病毒病,怕大袋蛾,怕強風(fēng)。宜植于村邊、宅旁、山坡、石灰?guī)r山坡等處。地理分布:原產(chǎn)地中國,自華南至河北栽培甚廣。西南廣泛枝培,尤以長江流域為多。13.黃槐(學(xué)名:Sennasurattensis

(Burm.f.)H.S.IrwinetBarneby)。為蘇木科決明屬植物。落葉小喬木或灌木狀。羽狀復(fù)葉,倒卵狀橢圓形,先端圓?;可云保蝗~軸下部2或3對小葉之間有一棒狀腺體?;ù?,鮮黃色,種子間有時略縊縮。幾乎全年開花,但主要集中在3~12月。產(chǎn)亞洲熱帶至大洋洲。喜光,要求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形態(tài)特征:灌木或小喬木,高5-7米;分枝多,小枝有肋條;樹皮頗光滑,灰褐色;嫩枝、葉軸、葉柄被微柔毛。葉長10-15厘米;葉軸及葉柄呈扁四方形,在葉軸上面最下2或3對小葉之間和葉柄上部有棍棒狀腺體2-3枚;小葉7-9對,長橢圓形或卵形,長2-5厘米,寬1-1.5厘米,下面粉白色,被疏散、緊貼的長柔毛,邊全緣;小葉柄長1-1.5毫米,被柔毛;托葉線形,彎曲,長約1厘米,早落??偁罨ㄐ蛏谥l上部的葉腋內(nèi);苞片卵狀長圓形,外被微柔毛,長5-8毫米;萼片卵圓形,大小不等,內(nèi)生的長6-8毫米,外生的長3-4毫米,有3-5脈;花瓣鮮黃至深黃色,卵形至倒卵形,長1.5-2厘米;雄蕊10枚,全部能育,最下2枚有較長自認(rèn)花絲,花藥長橢圓形,2側(cè)裂;子房線形,被毛。莢果扁平,條形,開裂,長7-10厘米,寬8-12毫米,頂端具細長的喙,果頸長約5毫米,果柄明顯;種子10-12顆,有光澤。在熱帶地區(qū)花果期幾全年。生于海拔750-1500米,如村邊、路旁或公園中。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以砂壤土為最好,耐土壤干旱,也耐水濕。喜光,要求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長快;繁殖、栽培都較容易。喜高溫高濕、光照,不耐寒。2℃~5℃易受凍害,在華南北部正常年份可越冬。喜肥。地理分布: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海南,開遠,蒙自,河口,西雙版納等地。印度,斯里蘭卡,印尼,菲律賓,澳大利亞和波利尼西亞有分布。各熱帶地區(qū)已廣泛栽培。藥材主產(chǎn)于廣西、云南等地。14.廣玉蘭(拉丁學(xué)名:MagnoliaGrandifloraLinn)。為\t"/item/%E5%B9%BF%E7%8E%89%E5%85%B0/_blank"木蘭科、\t"/item/%E5%B9%BF%E7%8E%89%E5%85%B0/_blank"木蘭屬植物。別名:洋玉蘭、荷花玉蘭。原產(chǎn)美洲,\t"/item/%E5%B9%BF%E7%8E%89%E5%85%B0/_blank"北美洲以及中國大陸的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qū)。\t"/item/%E5%B9%BF%E7%8E%89%E5%85%B0/_blank"北方,如北京、蘭州等地有引種。供\t"/item/%E5%B9%BF%E7%8E%89%E5%85%B0/_blank"觀賞,花含芳香油。由于開花很大,形似荷花,故又稱“\t"/item/%E5%B9%BF%E7%8E%89%E5%85%B0/_blank"荷花玉蘭”,可入藥,也可做道路綠化。荷花\t"/item/%E5%B9%BF%E7%8E%89%E5%85%B0/_blank"玉蘭樹姿雄偉壯麗,葉闊蔭濃,花似荷花芳香馥郁,為美化樹種,耐煙抗風(fēng),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有較強抗性,可用于\t"/item/%E5%B9%BF%E7%8E%89%E5%85%B0/_blank"凈化空氣,保護環(huán)境。形態(tài)特征:\t"/item/%E5%B9%BF%E7%8E%89%E5%85%B0/_blank"常綠喬木,在原產(chǎn)地高達30米;樹皮淡褐色或灰色,薄鱗片狀開裂;小枝粗壯,具橫隔的髓心;小枝、芽、葉下面,葉柄、均密被褐色或灰褐色短絨毛(幼樹的葉下面無毛)。葉厚革質(zhì),橢圓形,長圓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0-20厘米,寬4-7(10)厘米,先端鈍或短鈍尖,基部楔形,葉面深綠色,有光澤;側(cè)脈每邊8-10條;葉柄長1.5-4厘米,無托葉痕,具深溝?;ò咨蟹枷?,直徑15-20厘米;\t"/item/%E5%B9%BF%E7%8E%89%E5%85%B0/_blank"花被片9-12,厚肉質(zhì),倒卵形,長6-10厘米,寬5-7厘米;雄蕊長約2厘米,花絲扁平,紫色,\t"/item/%E5%B9%BF%E7%8E%89%E5%85%B0/_blank"花藥內(nèi)向,藥隔伸出成短尖;雌蕊群橢圓體形,密被長絨毛;心皮卵形,長1-1.5厘米,花柱呈卷曲狀。聚合果圓柱狀長圓形或卵圓形,長7-10厘米,徑4-5厘米,密被褐色或淡灰黃色絨毛;蓇葖背裂,背面圓,頂端外側(cè)具長喙;種子近卵圓形或卵形,長約14毫米,徑約6毫米,外種皮紅色,除去外種皮的種子,頂端延長成短頸?;ㄆ?-6月,果期9-10月。生長特點:廣玉蘭生長喜光,而幼時稍耐陰。喜溫濕氣候,有一定抗寒能力。適生于干燥、肥沃、濕潤與排水良好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在堿性土種植易發(fā)生黃化,忌積水、排水不良。對煙塵及二氧化碳氣體有較強抗性,病蟲害少。根系深廣,抗風(fēng)力強。特別是播種苗樹干挺拔,樹勢雄偉,適應(yīng)性強。廣玉蘭屬于木蘭科木蘭屬,常綠喬木,葉革質(zhì),背被銹色絨毛,表面有光澤,邊緣微反卷,葉長10—20厘米,另一變種叫狹葉廣玉蘭,葉較狹長,背面毛較少,耐寒性稍強?;ù螅尸F(xiàn)白色或淺黃色,清香,直徑20—30厘米,花通常6瓣,花大如荷,花期5—7月,種子外皮紅色,9—10月果熟。通常廣玉蘭可長到30米,但普通玉蘭卻只能長到16—23米。樹冠呈卵狀圓錐形,小枝和芽均有銹色絨毛,樹枝雄偉壯麗。廣玉蘭樹形優(yōu)美,花大清香,是優(yōu)良環(huán)保庭院樹,適合廠礦綠化,對人類生存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地理分布:廣玉蘭原產(chǎn)于美國東南部,分布在\t"/item/%E5%B9%BF%E7%8E%89%E5%85%B0/_blank"北美洲以及中國大陸的長江流域及以南,北方如北京、蘭州等地,已由人工引種栽培。是江蘇省常州市、南通市、連云港市,安徽省合肥市,浙江省余姚市的市樹。在長江流域的上海、南京、杭州也比較多見。15.青岡櫟(拉丁文名Cyclobalanopsisglauca(Thunb.)Oerst.),正名為青岡,別名:紫心木、青栲、花梢樹、細葉桐、鐵櫟、鐵稠。殼斗科、青岡屬常綠喬木。為常綠闊葉林重要組成樹種,性耐瘠薄,喜鈣。木材性質(zhì)優(yōu)良,為紡織工業(yè)木梭的重要材料。形態(tài)特征:常綠喬木,高達22m,胸徑1m。樹皮平滑不裂;小枝青褐色,無棱,幼時有毛,后脫落。葉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6-13cm,先端漸尖,基部廣楔形,邊緣上半部有梳齒,中部一下全緣,背面灰綠色,有平伏毛,側(cè)脈8-12對,葉柄長1-2.5cm總苞單生活2-3個集生,杯狀,鱗片結(jié)合成5-8條環(huán)帶。堅果卵形或近球形,無毛?;ㄆ?-5月;果10月成熟。因它的葉子會隨天氣的變化而變色,所以稱為“氣象樹”。五月開黃綠色花,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柔荑花序,細長下垂。堅果卵形或橢圓形,生于杯狀殼斗中,十月成熟。幼樹稍耐陰,大樹喜光,為中性喜光樹種。適應(yīng)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幼年生長較慢,5年后生長加快,萌芽力強,耐修剪,深根性,可防風(fēng)、防火。青岡櫟為亞熱帶樹種,它對氣候條件反應(yīng)敏感,是因為葉中所含的葉綠素和花青素的比值變化形成的。在長期干旱之后,即將下雨之前,遇上強光悶熱天,葉綠素合成受阻,使花青素在葉片中占優(yōu)勢,葉片逐漸變成紅色。有些地方的群眾根據(jù)平時對青岡樹的觀察,得出了經(jīng)驗:當(dāng)樹葉變紅時,這個地區(qū)在一兩天內(nèi)會下大雨。雨過天晴,樹葉又呈深綠色。農(nóng)民就根據(jù)這個信息,預(yù)報氣象,安排農(nóng)活。幼齡稍耐側(cè)方庇蔭。喜生于微堿性或中性的石灰?guī)r土壤上,在酸性土壤上也生長良好。深根性直根系,耐干燥,可生長于多石礫的山地。萌芽力強,可采用萌芽更新。地理分布:為亞熱帶樹種,個別分布區(qū)處于暖溫帶。是中國分布最廣的常綠闊葉樹種之一。朝鮮、日本、印度也有分

布。暖溫帶中部落葉闊葉林區(qū),如河北武安。暖溫帶南部落葉闊葉林區(qū),如河南欒川。長江以南地區(qū)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區(qū)(主要城市:南京、揚州、鎮(zhèn)江、南通、常州、無錫、蘇州、上海、合肥、蕪湖、安慶、淮南、襄陽、十堰)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qū)(主要城市:武漢、沙市、黃石、宜昌、南昌、景德鎮(zhèn)、九江、吉安、井岡山、贛州、長沙、株洲、岳陽、懷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陽、邵陽、桂林、溫州、金華、寧波、重慶、成都、都江堰、綿陽、內(nèi)江、樂山、自貢、攀枝花、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昆明、大理)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qū)(主要城市:福州、廈門、泉州、漳州、廣州、佛山、東莞、惠州、汕頭、臺北、柳州、桂平、個舊)。16.冬青(IlexchinensisSims)。為冬青科、冬青屬常綠喬木,是一類開花植物,同時也是冬青科之下的唯一一屬,花瓣紫紅色或淡紫色,向外反卷。果實橢圓形或近球形,成熟時深紅色。冬青高度大約是2到25米,分為喬木和灌木。種子及樹皮可供藥用,為強壯劑;葉有清熱解毒作用,可治氣管炎和燒燙傷;樹皮可提取栲膠;木材堅硬,可作細工材料。樹皮含鞣質(zhì),原兒茶酸、揮發(fā)油等。該樹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形態(tài)特征:冬青為常綠喬木,一般高達13米;樹皮灰色或淡灰色,有縱溝,小枝淡綠色,無毛。當(dāng)年生小枝呈淺灰色,圓柱形,具有細棱;二至多年生枝具不明顯的小皮孔,葉痕新月形,凸起?;ǎ嗷ㄐ驗榫蹅慊ㄐ蚧騻阈位ㄐ?,單生于當(dāng)年生枝條的葉腋內(nèi)或簇生于2年生枝條的葉腋內(nèi),稀單花腋生;花小,白色、粉紅色或紅色,輻射對稱,異基數(shù),常由于敗育而呈單性,雌雄異株?;ǚ哿殚L球形、球形或扁球形;極面觀為三角圓形、三裂圓形、近三角形、圓形或近圓形,赤道軸長約17.85-43.35μm;\t"/subview/49028/_blank"赤道面觀為寬卵形、卵形、長卵形、橢圓形、近圓形或卵圓形,極軸長17.85-43.35μm。具三孔溝?;ǚ哿M獗诒砻婕y飾主要為棒狀、小\t"/subview/49028/_blank"蘑菇狀、鼓槌狀、短鼓槌狀、瘤狀、小顆粒狀和幾個紋飾分子連在一起形成不規(guī)則水漬狀,通常1種花粉的紋飾或多或少為以上2-3種紋飾分子之混合,而以一種占優(yōu)勢。雄花:花序具3-4回分枝,總花梗長7-14毫米,二級軸長2-5毫米,花梗長2毫米,無毛,每分枝具花7-24朵;花淡紫色或紫紅色,4-5基數(shù);花萼淺杯狀,裂片闊卵狀三角形,具緣毛;花冠輻狀,直徑約5毫米,花瓣卵形,長2.5毫米,寬約2毫米,開放時反折,基部稍合生;雄蕊短于花瓣,長1.5毫米,花藥橢圓形;退化子房圓錐狀,長不足1毫米。雌花:花序具1-2回分枝,具花3-7朵,總花梗長約3-10毫米,扁,二級軸發(fā)育不好;花梗長6-10毫米;花萼和花瓣同雄花,退化雄蕊長約為花瓣的1/2,敗育花藥心形;子房卵球形,柱頭具不明顯的4-5裂,厚盤形。果長球形,成熟時紅色,長10-12毫米,直徑6-8毫米;分核4-5,狹披針形,長9-11毫米,寬約2.5毫米,背面平滑,凹形,斷面呈三棱形,內(nèi)果皮厚革質(zhì)。花期4-6月,果期7-12月。葉,冬青單葉互生,稀對生;葉片革質(zhì)、紙質(zhì)或膜質(zhì),長圓形、橢圓形、卵形或披針形,托葉小,胼胝質(zhì),通常宿存。長5-11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鈍,或有時在幼葉為鋸齒,具柄或近無柄。葉面綠色,有光澤,干時深褐色,背面淡綠色,主脈在葉面平,背面隆起,側(cè)脈6-9對,在葉面不明顯,葉背明顯,無毛,或有時在雄株幼枝頂芽、幼葉葉柄及主脈上有長柔毛;葉柄長8-10毫米,上面平或有時具窄溝。果,冬青果為漿果狀核果,通常球形,成熟時紅色,稀黑色,外果皮膜質(zhì)或堅紙質(zhì),中果皮肉質(zhì)或明顯革質(zhì),內(nèi)果皮木質(zhì)或石質(zhì)。長10-12毫米,直徑6-8毫米;分核4-5,狹披針形,長9-11毫米,寬約2.5毫米,背面平滑,凹形,斷面呈三棱形,內(nèi)果皮厚革質(zhì)?;ㄆ?-6月,果期7-12月。表面平滑、具條紋、棱及溝槽或多皺及洼穴,具1種子。冬青為亞熱帶樹種,喜溫暖氣候,有一定耐寒力。適生于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較耐陰濕,萌芽力強,耐修剪。對二氧化碳抗性強。常生于山坡雜木林中,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山坡常綠闊葉林中和林緣。同時,冬青也適宜在草坪上孤植,門庭、墻際、園道兩側(cè)列植,或散植于疊石、小丘之上。冬青常采取老樁或抑生長使其矮化,用作制作盆景。地理分布:冬青分布于兩半球的熱帶、亞熱帶至溫帶地區(qū),主產(chǎn)中南美洲和亞洲熱帶。在中國,冬青的種類有200余種,分布于\t"/subview/49028/_blank"秦嶺南坡、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廣大地區(qū),而以西南和華南最多。其中具體分布大約為江蘇(溧陽、蘇州、宜興、南京、無錫)、安徽(\t"/subview/49028/_blank"歙縣、舒城、黃山、右平)、浙江(建德、奉化、泰順、開化、壽昌、天臺、瑞安、杭州、天目山)、江西(南昌、廬山、萍鄉(xiāng)、南豐、德興、全南、興旺、鉛山、通達、慶昌、廣豐、石城、吉安、安遠、浮梁、尋烏、玉山、安福、奉新、廣昌、永修、貴溪)、福建(崇安、仙游、連城、沙縣)、臺灣、河南(信陽、新縣)、湖北(巴東、\t"/subview/49028/_blank"利川、興山、宣恩、鶴豐、建始、武漢)、湖南(洞口、\t"/subview/49028/_blank"黔陽、長沙、武崗、新寧、花垣、保靖、宜章)、廣東(陽山、樂昌、乳源)、廣西(興安、桂林、臨桂、靈川、\t"/subview/49028/_blank"恭城、全州、大瑤山、藤縣和樂業(yè))和云南(\t"/subview/49028/_blank"騰沖)等省區(qū)。17.女貞(學(xué)名:Ligustrumlucidum)。別稱白蠟樹、\t"/subview/274490/_blank"冬青、蠟樹、女楨、楨木、將軍樹等,為木犀科\t"/subview/274490/_blank"女貞屬常綠灌木或喬木,高可達25米;樹皮灰褐色。枝黃褐色、灰色或紫紅色,圓柱形,疏生圓形或長圓形\t"/subview/274490/_blank"皮孔。女貞為亞熱帶樹種,枝葉茂密,樹形整齊,是常用觀賞樹種,可于\t"/subview/274490/_blank"庭院孤植或\t"/subview/274490/_blank"叢植、行道樹、\t"/subview/274490/_blank"綠籬等。女貞原產(chǎn)于中國,廣泛分布于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qū),華北、西北地區(qū)也有栽培,能耐-10℃左右低溫,是園林綠化中應(yīng)用較多的鄉(xiāng)土樹種。主要分布江浙、江西、安徽、山東、川貴、兩湖、兩廣、福建等地。采用播種、扦插、\t"/subview/274490/_blank"壓條法繁殖。葉可蒸餾提取冬青油,用于甜食和牙膏等的添加劑。成熟果實曬干為中藥女貞子,性涼,味甘苦、可明目、烏發(fā)、補肝腎。形態(tài)特征:葉片常綠,革質(zhì),卵形、長卵形或橢圓形至寬橢圓形,長6~17厘米,寬3~8厘米,先端銳尖至漸尖或鈍,基部圓形或近圓形,有時寬楔形或漸狹,葉緣平坦,上面光亮,兩面無毛,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側(cè)脈4~9對,兩面稍凸起或有時不明顯;葉柄長1~3厘米,上面具溝,無毛。\t"/subview/274490/_blank"圓錐花序頂生,長8~20厘米,寬8~25厘米;花序梗長0~3厘米;花序軸及分枝軸無毛,紫色或黃棕色,果實具棱;花序基部苞片常與葉同型,小苞片披針形或線形,長0.5~6厘米,寬0.2~1.5厘米,凋落;花無?;蚪鼰o梗,長不超過1毫米;花萼無毛,長1.5~2毫米,齒不明顯或近截形;花冠長4~5毫米,花冠管長1.5~3毫米,裂片長2~2.5毫米,反折:花絲長1.5-3毫米,花藥長圓形,長1~1.5毫米;花柱長1.5~2毫米,柱頭棒狀。果腎形或近腎形,長7~10毫米,徑4~6毫米,深藍黑色,成熟時呈紅黑色,被白粉;果梗長0~5毫米?;ㄆ?~7月,果期7月至翌年5月。女貞耐寒性好,耐水濕,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耐蔭。為深根性樹種,須根發(fā)達,生長快,萌芽力強,耐修剪,但不耐瘠薄。對\t"/subview/274490/_blank"大氣污染的抗性較強,對二氧化硫、\t"/subview/274490/_blank"氯氣、\t"/subview/274490/_blank"氟化氫及鉛蒸氣均有較強抗性,也能忍受較高的粉塵、\t"/subview/274490/_blank"煙塵污染。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以砂質(zhì)壤土或粘質(zhì)壤土栽培為宜,在紅、黃壤土中也能生長。生海拔2900米以下疏、密林中。對氣候要求不嚴(yán),能耐-12℃的低溫,但適宜在濕潤、背風(fēng)、\t"/subview/274490/_blank"向陽的地方栽種,尤以深厚、肥沃、腐殖質(zhì)含量高的土壤中生長良好。女貞對劇毒的汞蒸氣反應(yīng)相當(dāng)敏感,一旦受熏,葉,莖,花冠,\t"/subview/274490/_blank"花梗和幼蕾便會變成棕色或黑色,嚴(yán)重時會掉葉,掉蕾。女貞還能吸收毒性很大的氟化氫,二氧化硫和氯氣等。地理分布:產(chǎn)于長江以南至華南、西南各省區(qū),向西北分布至陜西、甘肅。朝鮮也有分布,印度、尼泊爾有栽培。18.臭椿(Ailanthusaltissima)??嗄究啤⒊舸粚俾淙~喬木,原名樗(chū),又名椿樹和木礱樹,因葉基部腺點發(fā)散臭味而得名。這種樹木生長迅速,可以在25年內(nèi)達到15米的高度。此物種壽命較短,極少生存超過50年。本種在石灰?guī)r地區(qū)生長良好,可作石灰?guī)r地區(qū)的造林樹種,也可作園林風(fēng)景樹和行道樹。木材黃白色,可制作農(nóng)具車輛等;葉可飼椿蠶(天蠶);樹皮、根皮、果實均可入藥,有清熱利濕、收斂止痢等效;種子含油35%。本種在北美、歐、亞洲不少城市自行繁殖,成為“雜草樹”。形態(tài)特征:落葉喬木,高可達20余米,樹皮平滑而有直紋;樹皮灰色至灰黑色,嫩枝有髓,幼時被黃色或黃褐色柔毛,后脫落。葉為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長40-60厘米,葉柄長7-13厘米,有小葉13-27;小葉對生或近對生,紙質(zhì),卵狀披針形,長7-13厘米,寬2.5-4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偏斜,截形或稍圓,兩側(cè)各具1或2個粗鋸齒,齒背有腺體1個,葉面深綠色,背面灰綠色,柔碎后具臭味。圓錐花序長10-30厘米;花淡綠色,花梗長1-2.5毫米;萼片5,覆瓦狀排列,裂片長0.5-1毫米;花瓣5,長2-2.5毫米,基部兩側(cè)被硬粗毛;雄蕊10,花絲基部密被硬粗毛,雄花中的花絲長于花瓣,雌花中的花絲短于花瓣;花藥長圓形,長約1毫米;心皮5,花柱粘合,柱頭5裂。翅果長橢圓形,長3-4.5厘米,寬1-1.2厘米;種子位于翅的中間,扁圓形。花期4-5月,果期8-10月。喜光,不耐陰。適應(yīng)性強,除黏土外,各種土壤和中性、酸性及鈣質(zhì)土都能生長,適生于深厚、肥沃、濕潤的砂質(zhì)土壤。耐寒,耐旱,不耐水濕,長期積水會爛根死亡。深根性。垂直分布在海拔100~2000米范圍內(nèi)。在年平均氣溫7~19℃、年降雨量400~2000毫米范圍內(nèi)生長正常;年平均氣溫12~15℃、年降雨量550~1200毫米范圍內(nèi)最適生長。產(chǎn)各地,為陽性樹種,喜生于向陽山坡或灌叢中,村莊家前屋后多栽培,常植為行道樹。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但在重粘土和積水區(qū)生長不良。耐微堿,pH的適宜范圍為5.5~8.2。對中性或石灰性土層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適宜,對氯氣抗性中等,對氟化氫及二氧化硫抗性強。生長快,根系深,萌芽力強。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國北部、東部及西南部,東南至臺灣省。中國除黑龍江、吉林、新疆、青海、寧夏、甘肅和海南外,各地均有分布。向北直到遼寧南部,共跨22個省區(qū),以黃河流域為分布中心。世界各地廣為栽培。18.香椿(學(xué)名:Toonasinensis)。為楝科、香椿屬。又名香椿芽、香樁頭、大紅椿樹、椿天等,在安徽地區(qū)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層皮,又稱椿白皮,原產(chǎn)于中國,分布于長江南北的廣泛地區(qū),為楝科。落葉喬木,雌雄異株,葉呈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圓錐花序,兩性花白色,果實是橢圓形蒴果,翅狀種子,種子可以繁殖。樹體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園林綠化的優(yōu)選樹種。古代稱香椿為椿,稱臭椿為樗。中國人食用香椿久已成習(xí),漢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營養(yǎng)豐富,并具有食療作用,主治外感風(fēng)寒、風(fēng)濕痹痛、胃痛、痢疾等。形態(tài)特征:落葉喬木;樹皮粗糙,深褐色,片狀脫落。葉具長柄,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長30-50厘米或更長;小葉16-20,對生或互生,紙質(zhì),卵狀披針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9-15厘米,寬2.5-4厘米,先端尾尖,基部一側(cè)圓形,另一側(cè)楔形,不對稱,邊全緣或有疏離的小鋸齒,兩面均無毛,無斑點,背面常呈粉綠色,側(cè)脈每邊18-24條,平展,與中脈幾成直角開出,背面略凸起;小葉柄長5-10毫米。圓錐花序與葉等長或更長,被稀疏的銹色短柔毛或有時近無毛,小聚傘花序生于短的小枝上,多花;花長4-5毫米,具短花梗;花萼5齒裂或淺波狀,外面被柔毛,且有睫毛;花瓣5,白色,長圓形,先端鈍,長4-5毫米,寬2-3毫米,無毛;雄蕊10,其中5枚能育,5枚退化;花盤無毛,近念珠狀;子房圓錐形,有5條細溝紋,無毛,每室有胚珠8顆,花柱比子房長,柱頭盤狀。蒴果狹橢圓形,長2-3.5厘米,深褐色,有小而蒼白色的皮孔,果瓣薄;種子基部通常鈍,上端有膜質(zhì)的長翅,下端無翅?;ㄆ?-8月,果期10-12月。香椿喜溫,適宜在平均氣溫8—10℃的地區(qū)栽培,抗寒能力隨苗樹齡的增加而提高。用種子直播的一年生幼苗在一10℃左右可能受凍。香椿喜光,較耐濕,適宜生長于河邊、宅院周圍肥沃濕潤的土壤中,一般以砂壤土為好。適宜的土壤酸堿度為pH5.5—8.0。地理分布:原產(chǎn)中國中部和南部。東北自遼寧南部,西至甘肅,北起內(nèi)蒙古南部,南到廣東廣西,西南至云南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山東,河南,河北栽植最多。河南信陽地區(qū)有較大面積的人工林。陜西秦嶺和甘肅小隴山有天然分布。垂直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的山地和廣大平原地區(qū),最高達海拔1800m,耐寒區(qū)位6-11。19.栓皮櫟(學(xué)名:QuercusvariabilisBl.)。為殼斗科、櫟屬。又名:軟木櫟、粗皮青岡,山毛櫸目。是中國重要的用材樹種。形態(tài)特征:落葉喬木,樹冠廣卵形,樹干多,高達30米,胸徑達1米以上,樹皮黑褐色,深縱裂,木栓層發(fā)達特厚。小枝灰棕色,無毛;芽圓錐形,芽鱗褐色,具緣毛。葉片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8-15(-20)厘米,寬2-6(-8)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葉緣具刺芒狀鋸齒,葉背密被灰白色星狀絨毛,側(cè)脈每邊13-18條,直達齒端;葉柄長1-3(-5)厘米,無毛。雄花序長達14厘米,花序軸密被褐色絨毛,花被4-6裂,雄蕊10枚或較多;雌花序生于新枝上端葉腋;花柱30殼斗杯形,包著堅果2/3,連小苞片直徑2.5-4厘米,高約1.5厘米;小苞片鉆形,反曲,被短毛。雄花序生于當(dāng)年生枝下部,雌花單生或雙生與當(dāng)年生枝葉腋。堅果近球形或?qū)捖研?,高、徑約1.5厘米,頂端圓,果臍突起。栓皮櫟喜光,常生于山地陽坡,但幼樹以有側(cè)方庇蔭為好。對氣候,土壤的適應(yīng)性強。能耐-20℃的低溫,在pH4-8的酸性,中性及石灰性土壤中均有生長,亦耐干旱、瘠薄、而以深厚、肥沃、適當(dāng)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壤土和沙質(zhì)壤土最適宜,不耐積水。在生長季節(jié),由于水分等條件的變化,能有1—3次新梢生長,栓皮櫟總的生長速度中等偏慢。深根性,主根明顯,側(cè)根也很發(fā)達,成年樹根達6—7m,故抗風(fēng)力強,但不耐移植。萌芽力強,易天然萌芽更新。壽命長。花期3-4(5)月,果期翌年9-10月。地理分布:產(chǎn)遼寧、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區(qū)。華北地區(qū)通常生于海拔800米以下的陽坡,西南地區(qū)可達海拔2000-3000米。20.復(fù)羽葉欒樹(KoelreuteriabipinnataFranch.),為無患子科Sapindaceae欒樹屬。別名燈籠樹、搖錢樹。復(fù)羽狀復(fù)葉者,圓錐形花序頂生,黃花,花瓣基部有紅色斑,雜性;蒴果卵形,腫囊狀3棱。蒴果橢圓形,頂端鈍頭而有短尖。樹冠傘形,花黃色,蒴果秋天變紅色,艷麗。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深根性,適應(yīng)性強,耐干旱,抗風(fēng),抗大氣污染,速生。主要分布在中南及西南等地,是觀賞樹種。形態(tài)特征:喬木,高可達20余米;皮孔圓形至橢圓形;枝具小疣點。葉平展,二回羽狀復(fù)葉,長45-70厘米;葉軸和葉柄向軸面常有一縱行皺曲的短柔毛;小葉9-17片,互生,很少對生,紙質(zhì)或近革質(zhì),斜卵形,長3.5-7厘米,寬2-3.5厘米,頂端短尖至短漸尖,基部闊楔形或圓形,略偏斜,邊緣有內(nèi)彎的小鋸齒,兩面無毛或上面中脈上被微柔毛,下面密被短柔毛,有時雜以皺曲的毛;小葉柄長約3毫米或近無柄。圓錐花序大型,長35-70厘米,分枝廣展,與花梗同被短柔毛;萼5裂達中部,裂片闊卵狀三角形或長圓形,有短而硬的緣毛及流蘇狀腺體,邊緣呈嚙蝕狀;花瓣4,長圓狀披針形,瓣片長6-9毫米,寬1.5-3毫米,頂端鈍或短尖,瓣爪長1.5-3毫米,被長柔毛,鱗片深2裂;雄蕊8枚,長4-7毫米,花絲被白色、開展的長柔毛,下半部毛較多,花藥有短疏毛;子房三棱狀長圓形,被柔毛。蒴果橢圓形或近球形,具3棱,淡紫紅色,老熟時褐色,長4-7厘米,寬3.5-5厘米,頂端鈍或圓;有小凸尖,果瓣橢圓形至近圓形,外面具網(wǎng)狀脈紋,內(nèi)面有光澤;種子近球形,直徑5-6毫米?;ㄆ?-9月,果期8-10月。地理分布:產(chǎn)云南、貴州、四川、湖北、湖南、廣西、廣東等省區(qū)。生于海拔400-2500米的山地疏林中。模式標(biāo)本采自云南洱源。中南及西南.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qū)(主要城市:武漢、沙市、黃石、宜昌、南昌、景德鎮(zhèn)、九江、吉安、井岡山、贛州、上海、長沙、株洲、岳陽、懷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陽、邵陽、桂林、溫州、金華、寧波、重慶、成都、都江堰、綿陽、內(nèi)江、樂山、自貢、攀枝花、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昆明、大理)21.檉柳,(拉丁學(xué)名:TamarixchinensisLour.),為檉柳科、檉柳屬。別名\t"/item/%E6%9F%BD%E6%9F%B3/_blank"垂絲柳,\t"/item/%E6%9F%BD%E6%9F%B3/_blank"西河柳,\t"/item/%E6%9F%BD%E6%9F%B3/_blank"西湖柳、\t"/item/%E6%9F%BD%E6%9F%B3/_blank"紅柳、陰柳;\t"/item/%E6%9F%BD%E6%9F%B3/_blank"蘿藦科、檉柳落葉\t"/item/%E6%9F%BD%E6%9F%B3/_blank"小喬木。檉柳的嫩枝葉是中藥材。產(chǎn)于中國各地。鮮用或干用。檉柳枝條\t"/item/%E6%9F%BD%E6%9F%B3/_blank"細柔,姿態(tài)婆娑,開花如紅蓼,頗為美觀。常被栽種為庭園觀賞植栽??捎糜诙徽钔赴l(fā)不暢或疹毒內(nèi)陷,感冒,咳嗽,風(fēng)濕骨痛。形態(tài)特征:喬木或灌木,高3-6(-8)米;老枝直立,暗褐紅色,光亮,幼枝稠密細弱,常開展而下垂,紅紫色或暗紫紅色,有光澤;嫩枝繁密纖細,懸垂。葉鮮綠色,從生木質(zhì)化生長枝上生出的綠色營養(yǎng)枝上的葉長圓狀

披針形或長卵形,長1.5-1.8毫米,稍開展,先端尖,基部背面有龍骨狀隆起,常呈薄膜質(zhì);上部綠色營養(yǎng)枝上的葉鉆形或卵狀披針形,半貼生,先端漸尖而內(nèi)彎,基部變窄,長1-3毫米,背面有龍骨狀突起。每年開花兩、三次。每年春季開花,總狀花序側(cè)生在生木質(zhì)化的小枝上,長3-6厘米,寬5-7毫米,花大而少,較稀疏而纖弱點垂,小枝亦下傾;有短總花梗,或近無梗,梗生有少數(shù)苞葉或無;苞片線狀長圓形,或長圓形,漸尖,與花梗等長或稍長;花梗纖細,較萼短;花5出;萼片5,狹長卵形,具短尖頭,略全緣,外面2片,背面具隆脊,長0.75-1.25毫米,較花瓣略短;花瓣5,粉紅色,通常卵狀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稀倒卵形,長約2毫米,較花萼微長,果時宿存;花盤5裂,裂片先端圓或微凹,紫紅色,肉質(zhì);雄蕊5,長于或略長于花瓣,花絲著生在花盤裂片間,自其下方近邊緣處生出;子房圓錐狀瓶形,花柱3,棍棒狀,長約為子房之半。蒴果圓錐形。夏、秋季開花;總狀花序長35厘米,較春生者細,生于當(dāng)年生幼枝頂端,組成頂生大圓錐花序,疏松而通常下彎;花5出,較春季者略小,密生;苞片綠色,草質(zhì),較春季花的苞片狹細,較花梗長,線形至線狀錐形或狹三角形,漸尖,向下變狹,基部背面有隆起,全緣;花萼三角狀卵形;花瓣粉紅色,直而略外斜,遠比花萼長;花盤5裂,或每一裂片再2裂成10裂片狀;雄蕊5,長等于花瓣或為其2倍,花藥鈍,花絲著生在花盤主裂片間,自其邊緣和略下方生出;花柱棍棒狀,其長等于子房的2/5-3/4?;ㄆ?-9月。喜生于河流沖積平原,海濱、灘頭、潮濕鹽堿地和沙荒地。其耐高溫和嚴(yán)寒;為喜光樹種,不耐遮蔭。能耐烈日曝曬,耐干又耐水濕,抗風(fēng)又耐堿土,能在含鹽量1%的重鹽堿地上生長。深根性,主側(cè)根都極發(fā)達,主根往往伸到地下水層,最深可達10m余,萌芽力強,耐修剪和刈割;生長較快,年生長量50~80cm,4~5年高達2.5~3.0m,大量開花結(jié)實,樹齡可達百年以上。地理分布:野生于遼寧、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北部)、安徽(北部)等??;栽培于中國東部至西南部各省區(qū)。日本、美國也有栽培。22.紫薇(拉丁文名:LagerstroemiaindicaL.

),別名:癢癢花、癢癢樹、紫金花、\t"/subview/4622/_blank"紫蘭花、蚊子花、西洋水楊梅、百日紅、無皮樹。\t"/subview/4622/_blank"千屈菜科、\t"/subview/4622/_blank"紫薇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樹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纖細,葉互生或有時對生,紙質(zhì),橢圓形、闊矩圓形或倒卵形,幼時綠色至黃色,成熟時或干燥時呈紫黑色,室背開裂;種子有翅,長約8毫米。紫薇樹姿優(yōu)美,樹干光滑潔凈,花色艷麗;開花時正當(dāng)夏秋少花季節(jié),花期長,故有“百日紅”之稱,又有“盛夏綠遮眼,此花紅滿堂”的贊語,是觀花、觀干、觀根的盆景良材;根、皮、葉、花皆可入藥。形態(tài)特征: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樹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纖細,具4棱,略成翅狀。葉互生或有時對生,紙質(zhì),橢圓形、闊矩圓形或倒卵形,長2.5-7厘米,寬1.5-4厘米,頂端短尖或鈍形,有時微凹,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無毛或下面沿中脈有微柔毛,側(cè)脈3-7對,小脈不明顯;無柄或葉柄很短?;ㄉ导t、大紅、深粉紅、淡紅色或紫色、白色,直徑3-4厘米,常組成7-20厘米的頂生圓錐花序;花梗長3-15毫米,中軸及花梗均被柔毛;花萼長7-10毫米,外面平滑無棱,但鮮時萼筒有微突起短棱,兩面無毛,裂片6,三角形,直立,無附屬體;花瓣6,皺縮,長12-20毫米,具長爪;雄蕊36-42,外面6枚著生于花萼上,比其余的長得多;子房3-6室,無毛。蒴果橢圓狀球形或闊橢圓形,長1-1.3厘米,幼時綠色至黃色,成熟時或干燥時呈紫黑色,室背開裂;種子有翅,長約8毫米。花期6-9月,果期9-12月。紫薇其喜暖濕氣候,喜光,略耐陰,喜肥,尤喜深厚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好生于略有濕氣之地,亦耐干旱,忌澇,忌種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濕地方,性喜溫暖,而能抗寒,萌蘗性強。紫薇還具有較強的抗污染能力,對二氧化硫、\t"/subview/4622/_blank"氟化氫及\t"/subview/4622/_blank"氯氣的抗性較強。半陰生,喜生于肥沃濕潤的土壤上,也能耐旱,不論鈣質(zhì)土或酸性土都生長良好。地理分布:中國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江西、浙江、江蘇、湖北、河南、河北、山東、安徽、陜西、四川、云南、貴州及吉林均有生長或栽培,原產(chǎn)亞洲,廣植于熱帶地區(qū)。22.泡桐樹(Paulownia

tomentosa),為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泡桐屬(Paulownia)的樹種。別名,白花泡桐,大果泡桐,空桐木,水桐,桐木樹,紫花樹,皇家泡桐等。屬于落葉喬木,初步統(tǒng)計我國共九個種和兩個變種,栽培或野生,有些地區(qū)正在引種。白花泡桐在越南、老撾也有分布,有些種類已在世界各大洲許多國家引種栽培,主要用其木材。我國具有完整的泡桐屬植物種群,這為選育良種,實現(xiàn)泡桐生產(chǎn)良種化提供了有利條件。泡桐樹皮灰色、褐色或黑色。幼樹樹皮光滑但皮孔顯著,大樹逐漸縱裂,葉枝稀疏,樹冠呈圓錐狀或傘狀,大多數(shù)樹種屬假二杈分枝頂芽越冬后枯萎。葉對生,葉大而長柄,隨樹齡增大葉面積逐漸變小。果為蒴果,卵狀或橢圓狀,種子橢圓狀,很小,數(shù)量多。形態(tài)特征:枝干。落葉喬木,但在熱帶為常綠,樹冠圓錐形、傘形或近圓柱形,幼時樹皮平滑而具顯著皮孔,老時縱裂;通常假二歧分枝,枝對生,常無頂芽;除老枝外全體均被毛,毛有各種類型,如星狀毛、樹枝狀毛、多節(jié)硬毛、粘質(zhì)腺毛等,有些種類密被星狀毛和樹枝狀毛,肉眼觀察似絨毛,故通稱絨毛,某些種在幼時或營養(yǎng)枝上密生粘質(zhì)腺毛或多節(jié)硬毛。葉。葉對生,大而有長柄,生長旺盛的新枝上有時3枚輪生,心臟形至長卵狀心臟形,基部心形,全緣、波狀或3-5淺裂,在幼株中常具鋸齒,多毛,無托葉。花。花3(1)-5(8)朵成小聚傘花序,具總花?;驘o,但因經(jīng)冬葉狀總苞和苞片脫落而多數(shù)小聚傘花序組成大型花序,花序枝的側(cè)枝長短不一,使花序成圓錐形、金字塔形或圓柱形;萼鐘形或基部漸狹而為倒圓錐形,被毛;萼齒5,稍不等,后方一枚較大;花冠大,紫色或白色,花冠管基部狹縮,通常在離基部5-6毫米處向前駝曲或弓曲,曲處以上突然膨大或逐漸擴大,花冠漏斗狀鐘形至管狀漏斗形,腹部有兩條縱褶(僅白花泡桐無明顯縱褶),內(nèi)面常有深紫色斑點,在縱褶隆起處黃色,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多少向后翻卷,下唇3裂,伸長;雄蕊4枚,二強,不伸出,花絲近基處扭卷,藥叉分;花柱上端微彎,約與雄蕊等長,子房二室。果。蒴果卵圓形、卵狀橢圓形、橢圓形或長圓形,室背開裂,2片裂或不完全4片裂,果皮較薄或較厚而木質(zhì)化;種子小而多,有膜質(zhì)翅,具少量胚乳。泡桐是陽性樹種,最適宜生長于排水良好、土層深厚、通氣性好的沙壤土或砂礫土,它喜土壤濕潤肥沃,以pH6-8為好,對鎂、鈣、鍶等元素有選擇吸收的傾向,因此要多施氮肥,增施鎂、鈣、磷

肥。由于泡桐的適應(yīng)性較強,一般在酸性或堿性較強的土壤中,或在較瘠薄的低山、丘陵或平原地區(qū)也均能生長,但忌積水。泡桐對溫度的適應(yīng)范圍也較大,在北方能耐-20℃-25℃的低溫,泡桐繁殖容易,采用分根、分蘗、播種和嫁接等,尤以前兩種方法較普遍。泡桐是經(jīng)濟價值大的速生樹種,也是優(yōu)良的綠化造林樹種,有些種又適宜于農(nóng)桐兼作,材質(zhì)佳良,用途廣泛,發(fā)展泡桐生產(chǎn)在國民經(jīng)濟中有重要價值。地理分布:從我國東北遼寧南部、華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至西北部分地區(qū)都能生長,各地都有適應(yīng)當(dāng)?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的種類。23.黃葛樹(學(xué)名FicusvirensAit.var.sublanceolata(Miq.)Corner),為??崎艑佟e名黃桷樹、大葉榕樹、馬尾榕、雀樹。它在佛經(jīng)里被稱之為神圣的菩提樹,舊時風(fēng)俗,在我國西南一帶,黃葛樹只能在寺廟、公共場合才能種植,家庭很少種植。黃葛樹屬高大落葉喬木。莖干粗壯,樹形奇特,懸根露爪,蜿蜒交錯,古態(tài)盎然。樹葉茂密,葉片油綠光亮。枝杈密集,大枝橫伸,小枝斜出虬曲。劃上一刀,“傷口”會分泌出白色的黏糊糊的液體。其壽命很長,百年以上大樹幾乎比比皆是。形態(tài)特征:黃葛樹屬高大落葉喬木。其莖干粗壯,樹形奇特,懸根露爪,蜿蜒交錯,古態(tài)盎然。枝杈密集,大枝橫伸,小枝斜出虬曲。樹葉茂密,葉片油綠光亮。壽命很長,百年以上大樹比比皆是?;ㄆ?~8月,果期8~11月。果生于葉腋,球形,黃色或紫紅色。黃葛樹樹高15-20m。板根延伸達十米外,支柱根形成對干,胸圍達3-5m。葉互生;葉柄長2.5-5cm;托葉廣卵形,急尖,長5-10cm;葉片紙質(zhì),長橢圓形或近披針形,長8-16cm,寬4-7cm,先端短漸尖,基部鈍或圓開,全緣,基出脈3條,側(cè)脈7-10對,網(wǎng)脈稍明顯。其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根深桿壯,枝繁葉茂,生長快,壽命長,忍高溫,耐潮濕,抗污染。黃葛樹喜光,有氣生根。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