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語文文言文真題匯編(附答案)(完整版)資料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062206cb003a2052e874ffd79dd2e4/8d062206cb003a2052e874ffd79dd2e41.gif)
![年高考語文文言文真題匯編(附答案)(完整版)資料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062206cb003a2052e874ffd79dd2e4/8d062206cb003a2052e874ffd79dd2e42.gif)
![年高考語文文言文真題匯編(附答案)(完整版)資料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062206cb003a2052e874ffd79dd2e4/8d062206cb003a2052e874ffd79dd2e43.gif)
![年高考語文文言文真題匯編(附答案)(完整版)資料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062206cb003a2052e874ffd79dd2e4/8d062206cb003a2052e874ffd79dd2e44.gif)
![年高考語文文言文真題匯編(附答案)(完整版)資料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062206cb003a2052e874ffd79dd2e4/8d062206cb003a2052e874ffd79dd2e4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年高考語文文言文真題匯編(附答案)(完整版)資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編輯優(yōu)秀版資料,歡迎下載)
年高考語文文言文真題匯編(附答案)(完整版)資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編輯優(yōu)秀版資料,歡迎下載)2021年高考語文文言文真題分類匯編2021年高考語文浙江卷三、古代詩文閱讀(共4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顏太初雜文序司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發(fā)言必自稱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帶、廣袂之衣謂之儒邪?執(zhí)簡伏冊、呻吟不息謂之儒耶?又況點墨濡翰、織制綺組之文以稱儒,亦遠(yuǎn)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漢之公孫丞相、蕭望之、張禹、孔光,東漢之歐陽歙、張酺、胡廣,世之所謂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魯人顏太初,字醇之,常憤其然。讀先王之書,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誦之,以夸誑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與鄉(xiāng)黨無余,于其外則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猶蘙如也,乃求天下國家政理風(fēng)俗之得失,為詩歌洎文以宣暢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蕩為事,慕嵇康、阮籍之為人,當(dāng)時四方士大夫樂其無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風(fēng)。太初惡其為大亂風(fēng)俗之本,作《東州逸黨》詩以刺之。詩遂上聞,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鄆州牧怒屬令之清直與己異者,誣以罪,榜掠死獄中。妻子弱不能自訴,太初素與令善,憐其冤死,作《哭友人》詩,牧亦坐是廢。于時或薦太初博學(xué)有文,詔用為國子監(jiān)直講。會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學(xué)官。詔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臨晉主簿。太初為人,實寬良有治行,非狂人也。自臨晉改應(yīng)天府戶曹,掌南京學(xué),卒于睢陽。舊制,判、司、簿、尉四考,無殿負(fù)①,例為令錄。雖愚懦昏耄無所取者,積以年數(shù),必得之。而太初才識如此,舉進(jìn)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脫判、司、簿、尉之列以終身,死時蓋年四十余。噫,天喪儒者,使必至于大壞乎!將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見鋤也?何其仕與壽兩窮如此?世人見太初官職不能動人又其文多指訐有疵病者所惡聞雖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棄失居多余止得其兩卷。在同州又得其所為《題名記》,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顯于時,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雖賤而夭,其文豈必不傳?異日有見之者,觀其《后車》詩,則不忘鑒戒矣:觀其《逸黨》詩,則禮義不壞矣;觀其《哭友人》詩,則酷吏愧心矣;觀其《同州題名記),則守長知弊政矣;觀其《望仙驛記》,則守長不事廚傳矣。由是言之,為益豈不厚哉?。ㄟx自《司馬光集》)【注】①殿負(fù):因欠國家賦稅而考核為下等。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發(fā)言必自稱曰儒發(fā)言:發(fā)表意見。B.當(dāng)時四方士大夫樂其無名教之拘拘:束縛,拘束。C.牧亦坐是廢廢:(被)罷免。D.實寬良有治行治行:政績。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果足以充儒之名乎//句讀之不知B.于其外則不光//此其志不在小C.卒于睢陽//從徑道亡,歸璧于趙D.將犬吠所怪//為巡船所物色1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認(rèn)為,對真正的儒者而言,讀書不應(yīng)雕章琢句,作文不應(yīng)只追求辭藻華麗,而應(yīng)抱著學(xué)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時弊,有益社會的進(jìn)步。B.顏太初考中進(jìn)士后,擔(dān)任過臨晉主簿和應(yīng)天府戶曹。主簿是縣令的屬官,戶曹是知府的屬官??h令的上級是州牧。C.顏太初寬厚正直,才識過人,效法嵇康、阮籍,詩文譏刺時事,遭到利益集團(tuán)的嫉恨排擠,終身仕途不順,郁郁不得志。D.文章敘議結(jié)合。作者在記敘顏太初生平經(jīng)歷中,表達(dá)了欣賞的態(tài)度并寄寓深切同情;在評價顏太初詩文創(chuàng)作時,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價值。17.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jǐn)嗑?。世人見太初官職不能動人又其文多指訐有疵病者所惡聞雖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棄失居多余止得其兩卷1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既得其理,不徒誦之,以夸誑于人,必也蹈而行之。(2)前世之士身不顯于時,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雖賤而夭,其文豈必不傳?【答案】14.A15.B16.C17.世人見太初官職不能動人/又其文多指訐/有疵病者所惡聞/雖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棄失居多/余止得其兩卷18.(1)(顏太初)掌握了先王書中的義理以后,不是僅僅稱道它,用來夸大欺騙世人,而是必定親自去實踐。(2)前代的讀書人活著時地位不顯赫,但文章在后代長存的太多了。顏太初雖然地位低壽命短,他的文章難道一定流傳不了嗎?2021年高考語文新課標(biāo)1卷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4個小題。魯芝,字世英,扶風(fēng)郿人也。世有名德,為西州豪族。父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離,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墳籍??づe上計吏,州辟別駕。魏車騎將軍郭淮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舉孝廉,除郎中。后拜騎都尉、參軍事、行安南太守,遷尚書郎。曹真出督關(guān)右,又參大司馬軍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參驃騎軍事,轉(zhuǎn)天水太守??む徲谑?,數(shù)被侵掠,戶口減削,寇盜充斥,芝傾心鎮(zhèn)衛(wèi),更造城市,數(shù)年間舊境悉復(fù)。遷廣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闕獻(xiàn)書,乞留芝。魏明帝許焉。曹爽輔政,引為司馬。芝屢有讜言嘉謀,爽弗能納。及宣帝起兵誅爽,芝率余眾犯門斬關(guān),馳出赴爽,勸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見黜,雖欲牽黃犬,復(fù)可得乎!若挾天子保許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從!舍此而去,欲就東市,豈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dāng)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州刺史諸葛誕以壽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荊州文武以為先驅(qū)。誕平,遷大尚書,掌刑理。武帝踐祚,轉(zhuǎn)鎮(zhèn)東將軍,進(jìn)爵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zé)o居宅,使軍兵為作屋五十間。芝以年及懸車,告老遜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為光祿大夫,位特進(jìn),給吏卒,門施行馬。羊祜為車騎將軍,乃以位讓芝,曰:“光祿大夫魯芝潔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華發(fā),以禮終始,未蒙此選,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從。其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為舉哀,謚曰貞,賜塋田百畝。(節(jié)選自《晉書·魯芝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dāng)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dāng)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dāng)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dāng)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州刺史/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三墳》《五典》傳為我國古代典籍,后又以“墳籍”“墳典”為古代典籍通稱。B.“闕”原指皇宮前面兩側(cè)的樓臺,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稱,赴闕也指入朝覲見皇帝。C.“踐阼”原指踏上古代廟堂前臺階,又表示用武力打敗敵對勢力,登上國君寶座。D.遜位,也稱為讓位、退位,多指君王放棄職務(wù)和地位,這里指魯芝的謙讓行為。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魯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親后,即流離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隨從曹真出督關(guān)右,官職也不斷得到升遷。B.魯芝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時,蜀地飽受侵?jǐn)_,人口減少,他全力守衛(wèi),修建城池,恢復(fù)舊境;離開時,天水各族百姓均請求讓他留任。C.魯芝審時度勢,進(jìn)營勸諫曹爽。曹爽輔政時,他在曹手下任四馬,曹受到討伐,他率部下馳援,并提出應(yīng)對策略,勸曹挾天子以號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納。D.魯芝潔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車騎將軍時辭讓說,魯芝為人清心寡欲,與人和睦又不茍同,任職到老,以禮始終,自己愿意將車騎將軍禮讓魯芝。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諸葛誕以壽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荊州文武以為先驅(qū)。(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zé)o居宅,使軍兵為作屋五十間【答案】10.C11.C12.B13.(1)諸葛誕憑借壽春反叛,魏帝出征,魯芝率領(lǐng)荊州文武官兵作為先鋒。(2)皇上因為魯芝清廉忠誠行為端正,一向沒有私宅,讓士兵為他建造五十間房屋。2021年高考語文新課標(biāo)2卷二、古代詩文閱讀(一)文言文閱讀王渙字稚子廣漢郪人也父順安定太守渙少好俠尚氣力,數(shù)通剽輕少年。晚而改節(jié)敦儒學(xué)習(xí)《尚書》讀律令略舉大義為太守陳寵功曹,當(dāng)職割斷,不避豪右。寵風(fēng)聲大行,入為大司農(nóng)。和帝問曰:“在郡何以為理?”寵頓首謝曰:“臣任功曹王渙以簡賢選能,主薄鐔顯拾遺補(bǔ)闕,臣奉宣詔書而已?!钡鄞髳偅瑴o由此顯名。州舉茂才,除溫令??h多奸滑,積為人患。渙以方略討擊,悉誅之。境內(nèi)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輒云以屬稚子,終無侵犯。在溫三年,遷兗州刺史,繩正部郡,風(fēng)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實論。歲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從駕南巡,還為洛陽令。以平正居身,得寬猛之宜。其冤嫌久訟,歷政所不斷,法理所難平者,莫不曲盡情詐,壓塞群疑。又能以譎數(shù)發(fā)擿奸伏。京師稱嘆,以為渙有神算。元興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壯皆相與賦斂,致奠醊以千數(shù)。渙喪西歸,道經(jīng)弘農(nóng),民庶皆設(shè)盤案于路。吏問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為卒司所鈔,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見侵枉,故來報恩。其政化懷物如此。民思其德,為立祠安陽亭西,每食輒弦歌而薦之。延熹中,桓帝事黃老道,悉毀諸房祀,唯特詔密縣存故太傅卓茂廟,洛陽留王渙祠焉。自渙卒后,連詔三公特選洛陽令,皆不稱職。永和中,以劇令勃海任峻補(bǔ)之。峻擢用文武吏,皆盡其能,糾剔奸盜,不得旋踵。一歲斷獄,不過數(shù)十,威風(fēng)猛于渙,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終于太山太守。(選自《后漢書·王渙列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王渙字稚子/廣漢郪人也/父順/安定太守/渙少好俠/尚氣力/數(shù)通剽輕少年/晚而改節(jié)敦/儒學(xué)習(xí)《尚書》/讀律令/略舉大義/B.王渙字稚子/廣漢郪人也/父順/安定太守/渙少好俠/尚氣力/數(shù)通剽輕少年/晚而改節(jié)/敦儒學(xué)/習(xí)《尚書》/讀律令/略舉大義/C.王渙字稚子/廣漢郪人也/父順/安定太守/渙少/好俠尚氣力/數(shù)通剽輕少年/晚而改節(jié)敦/儒學(xué)習(xí)《尚書》/讀律令/略舉大義/D.王渙字稚子/廣漢郪人也/父順/安定太守/渙少/好俠尚氣力/數(shù)通剽輕少年/晚而改節(jié)/敦儒學(xué)/習(xí)《尚書》/讀律令/略舉大義/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豪右,指舊時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戶;漢代以右為尊,所以習(xí)慣上稱為“豪右”。B.頓首,即以頭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際禮儀;又常常用于書信、表奏中作為敬辭。C.茂才,即秀才,東漢時為避光武帝劉秀名諱,改為茂才,后世有時也沿用此名。D.京師是古代京城的通城,現(xiàn)代則稱為首都:“京”“師”單用,舊時均可指國都。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渙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賞識。他在太守陳寵手下?lián)喂Σ?,遇事敢于決斷;陳入朝為大司農(nóng),回答皇上詢問時褒獎他善于簡賢選能,王由此得以顯赫。學(xué).科網(wǎng)B.王渙掃除積弊,境內(nèi)風(fēng)清氣正。他擔(dān)任溫縣縣令,以謀略清鏟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兗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肅下屬部門,極有聲威。C.王渙辦案嚴(yán)謹(jǐn),治事寬猛相濟(jì)。他對于疑難案件以及法理南平者,探尋本來面目,盡力還以公正;又能夠揭發(fā)奸隱之事,深受外界稱嘆,被譽(yù)為有神算。D.王渙政績卓著,后任難以比肩。他死于洛陽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選其繼任者,均不稱職;后來選用任俊,任充分發(fā)揮文武屬吏才干,仍然忙得無法分身。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民思其德,為立祠安陽亭西,每食輒弦歌而薦之。一歲斷獄,不過數(shù)十,威風(fēng)猛于渙,而文理不及之?!敬鸢浮?0.B11.D12.D13.(1)百姓思念王渙恩德,在安陽亭西為他建造祠堂,每到進(jìn)食時就奏樂歌詠而祭祀他。(2)一年間的斷案,不過幾十件,聲威超過王渙,而在條理方面比不上他。2021年高考語文新課標(biāo)3卷二、古代詩文閱讀(一)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純禮字彝叟以父仲淹蔭知陵臺令兼永安縣永昭陵建京西轉(zhuǎn)運使配木石磚甓及工徒于一路獨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韓琦,琦曰:“范純禮豈不知此?將必有說?!彼?,眾質(zhì)之,純禮曰“陵寢皆在邑境,歲時繕治無虛日,今乃與百縣均賦,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時用乎?”琦是其對。還朝,用為三司鹽鐵判官,以比部員外郎出知遂州。滬南有邊事,調(diào)度苛棘,純禮一以靜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民圖像于廬,而奉之如神,名曰“范仲庵”。草場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誅。純禮曰:“草濕則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償之。庫吏盜絲多罪至死,純禮曰:“以棼然之絲而殺之,吾不忍也?!甭犉浼胰べI以贖,命釋其株連者。除戶部郎中、京西轉(zhuǎn)運副使?;兆诹?,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開封府。前尹以刻深為治,純禮曰:“寬猛相濟(jì),圣人之訓(xùn)。方務(wù)去前之苛,猶慮未盡,豈有寬為患也。”由是一切以寬處之。中旨鞫享澤村民謀逆,純禮審其故,此民入戲場觀優(yōu),歸途見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與劉先生如何?”遂為匠擒。明日入對,徽宗問何以處之,對曰:“愚人村野無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應(yīng)為杖之,足矣。”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間知陛下刑憲不濫,足以為訓(xùn)爾?!被兆趶闹?。純禮沉毅剛正,曾布憚之,激駙馬都尉王詵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痹柵?。會詵館遼使,純禮主宴,詵誣其輒斥御名,罷為端明殿學(xué)士、知潁昌府,提舉崇福宮。崇寧五年,復(fù)左朝議大夫,提舉鴻慶宮。卒,年七十六。(節(jié)選自《宋史·范純禮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純禮字彝叟/以父仲淹蔭/知陵臺令兼永安縣/永昭陵建京西轉(zhuǎn)運使/配木石磚甓及工徒于一路/獨永安不受令/B.純禮字彝叟/以父仲淹/蔭知陵臺令兼永安縣/永昭陵建/京西轉(zhuǎn)運使配木石磚甓及工徒于一路/獨永安不受令/C.純禮字彝叟/以父仲淹/蔭知陵臺令兼永安縣/永昭陵建京西轉(zhuǎn)運使/配木石磚甓及工徒于一路/獨永安不受令/D.純禮字彝叟/以父仲淹蔭/知陵臺令兼永安縣/永昭陵建/京西轉(zhuǎn)運使配木石磚甓及工徒于一路/獨永安不受令/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陵寢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還需設(shè)置守陵奉祀的官員以及禁衛(wèi)。B.“株”,本義樹根,根與根間緊密相連,因而“株連”又指一人有罪而牽連他人。C.前尹在文中指開封府前任府尹:“尹”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簡稱。D.御名指皇帝名諱,古代與皇帝有關(guān)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璽指皇帝印信。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純禮敢于抗言,受到韓琦賞識。主管官員分配勞賦不當(dāng),他有理有據(jù)地提出異議,認(rèn)為永安縣負(fù)責(zé)陵寢日常維護(hù),不應(yīng)與各縣均等,得到陵使韓琦認(rèn)同。B.純禮關(guān)懷下屬,處分重在懲戒。他在遂州任上對下屬寬厚,草場失火,守吏惶恐等候誅殺,庫吏因盜絲將被處死,他均認(rèn)為罪不至死而采用賠償?shù)膽吞?。C.純禮鑒察往事,治事去苛從寬。在開封府任上,有村民被誤告謀逆,他發(fā)現(xiàn)事實并非如此,認(rèn)為應(yīng)判杖刑,并以彰顯皇上刑罰不濫為由,征得皇上認(rèn)可。D.純禮堅毅剛直,不幸遭人算計。他的正直讓曾布恐懼,曾挑唆駙馬都尉王詵誣告純禮,王即借純禮宴請遼使事構(gòu)陷純禮,致使純禮蒙冤,最終遭到免職。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方務(wù)去前之苛,猶慮未盡,豈有寬為患也。(2)愚人村野無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敬鸢浮?0.D11.C12.D13.(1)正盡力去除先前的苛責(zé),尚且擔(dān)心做得不夠,哪有寬松成為禍患的呢。(2)愚人粗魯無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會辜負(fù)陛下愛惜生靈的仁德。2021年高考語文天津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白蘋洲五亭記[唐]白居易湖州城東南二百步,抵霅溪,溪連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吳興守柳惲于此賦詩云“汀洲采白蘋”,因以為名也。前不知幾十萬年,后又?jǐn)?shù)百載,有名無亭,鞠①為荒澤。至大歷十一年,顏魯公真卿為刺史,始剪榛導(dǎo)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屬災(zāi)潦薦②至,沼堙臺圮。后又?jǐn)?shù)十載,委無隙地。至開成三年,弘農(nóng)楊君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樹三園,構(gòu)五亭,卉木荷竹,舟橋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備焉。觀其架大漢,跨長汀者,謂之白蘋亭。介二園、閱百卉者,謂之集芳亭。面廣池、目列岫者,謂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謂之朝霞亭。狎清漣者,謂之碧波亭。五亭間開,萬象迭入,向背俯仰,勝無遁形。每至汀風(fēng)春溪月秋花繁鳥啼之旦蓮開水香之タ賓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動觴詠半酣飄然恍然。游者相顧,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間也?又不知蓬瀛昆閬,復(fù)何如哉?時予守宮在洛,楊君緘書赍圖,請予為記。予按圖握筆,心存目想,覙縷③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勝境,得人而后發(fā);人有心匠,得物而后開:境心相遇,固有時耶?蓋是境也,實柳守濫觴之,顏公椎輪之,楊君繪素之:三賢始終,能事畢矣。楊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抵?,革弊興利,若改茶法、變稅書之類是也。利興,故府有羨財;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濟(jì)高情,成勝概,三者旋相為用,豈偶然哉?昔謝、柳為郡,樂山水,多高情,不聞善政;龔、黃為郡,憂黎庶,有善政,不聞勝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楊君乎?君名漢公,字用乂??帜觎刖眠h(yuǎn),來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時開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記。(選自《白居易集》【注】①鞠:皆,盡②薦:連續(xù)③覙縷:逐條陳述8.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狎清漣者,謂之碧波亭狎:親近B.萬象迭入迭:重疊C.楊君緘書赍圖赍:送D.成勝概概:景象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因以為名也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B.作八角亭以游息焉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C.康之由,革弊興利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D.若改茶法、變稅書之類是也若屬皆且為所虜10.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茿.記,是我國古代常用文章體裁,以敘事為主,兼及議論、抒情和描寫?!坝洝钡姆N類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記。B.步,古人稱跨出一腳為“跬”,再跨一腳為“步”,后即以“步”作為長度單位。C.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職,如《陳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D.蓬灜,指蓬萊和灜洲,是傳說中的海上仙山,為仙人所居之處,后常指仙境。1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A.每至汀風(fēng)春/溪月秋/花繁鳥啼之旦/蓮開水香之夕/賓友集/歌詠作/舟棹徐動/觴詠半酣/飄然恍然B.每至汀風(fēng)春溪/月秋花繁/鳥啼之旦/蓮開水香之夕/賓友集/歌詠作/舟棹徐動觴/詠半酣/飄然恍然C.每至?。L(fēng)春溪月/秋花繁鳥/啼之旦/蓮開水香之夕/賓友集歌/詠作舟棹徐動/觴詠半酣/飄然恍然D.每至汀風(fēng)/春溪月秋/花繁鳥啼之/旦蓮開水香之/夕賓友集/歌詠作/舟棹徐動/觴詠半酣/飄然恍然1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茿.文章記敘白洲等的由來,描寫白蘋洲勝景,贊美楊漢公“樂山水”“有善政”,敘議結(jié)合,言簡意賅。B.文章通過豐富的想象,展現(xiàn)了白蘋洲五亭的優(yōu)美風(fēng)光,從中不難看出作者對江南山水的熱愛。C.作者將謝、柳、龔、黃四人與楊漢公加以對比,對他們四人沒有良好的政績有批評之意。D.文章對楊漢公大加褒美,這從側(cè)面體現(xiàn)了白居易“革弊興利”、關(guān)心民生的政治情懷。【答案】8.B9.B10.A11.A12.C四、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面廣池、目列岫者,謂之山光亭。(2)楊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3)兼而有者,其吾友楊君乎?【答案】(1)面對寬廣的池水、看到排列的峰巒的,稱它為山光亭。(2)楊君先前治理舒地(或“在舒地做官”),舒地百姓太平;現(xiàn)今治理湖地,湖地百姓安康。(3)二者都具備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楊君了吧?2021年高考語文北京卷二、本大題共6小題,共24分。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下面5題。(1)積微,月不勝【1】日,時不勝月,歲不勝時。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興之務(wù)之,如是則常不勝夫敦比【2】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則小事之至也數(shù),其懸【3】日也博,其為積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懸日也淺,其為積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時者霸,補(bǔ)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時,僅存之國危而后戚之,亡國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國之禍敗不可勝悔也。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時記也,王者之功名,不可勝日志也。財物資寶以大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積微者速成?!对姟吩唬骸暗螺挕?】如毛,民鮮克舉之?!贝酥^也。
(取材于《荀子》)注釋:【1】勝,超過。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敦比:注重從事。本句意思是,像這樣,那么只顧處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從事小事的?!?】懸:懸掛,此處意思是存在?!?】輶:分量輕。(2)使治亂存亡若高山之與深谿,若白堊之與黑漆,則無所用智,雖愚猶可矣。且【1】治亂存亡則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見、如可不見。故智士賢者相與積心愁慮以求之,猶尚有管叔、蔡叔之事【2】與東夷八國不聽之謀。故治亂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則大物不過矣。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于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貢贖魯人于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鬃釉唬骸百n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比∑浣穑瑒t無損于行;不取其金,則不復(fù)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笨鬃右娭约?xì),觀化遠(yuǎn)也。(取材于《呂氏春秋》)
注釋:【1】且:連詞,表示轉(zhuǎn)折?!?】管叔、蔡叔之事:指叛逆之事。8.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時不勝月時間:季節(jié)B.僅存之國危而后戚之戚:為……悲傷C.智士賢者相與積心愁慮以求之相與:一同、都D.取其金,則無損于行行:行為9.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A.故善日者王王者敬日B.亡國之禍敗不可勝悔也不可勝日志也C.此之謂也若白堊之與黑漆D.察其秋毫其人拜之以牛10.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事之至也數(shù)小事出現(xiàn)得很頻繁B.大荒者亡政事很荒疏的國家就會滅亡C.霸者之善著焉霸主的功業(yè)很顯赫D.賜失之矣11.將下面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①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②不取其金,則不復(fù)贖人矣12.以上兩則短文都講到要重視微小的事物。請根據(jù)要求作答。①分別寫出兩則短文中能作為中心論點的一個句子。②分別為兩則短文擬定標(biāo)題,并簡要說明理由。(標(biāo)題字?jǐn)?shù)限定2—5字)(二)根據(jù)要求,完成第13題。13.根據(jù)要求,完成第13題。(共5分)《論語》記錄了孔子與弟子間的許多對話,如《先進(jìn)》篇:子路問:“聞斯【1】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弊釉唬骸扒笠餐耍蔬M(jìn)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注釋:【1】斯:就?!?】兼人:勇于作為。請簡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內(nèi)容,并說明此則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樣的思想?!敬鸢浮?.D9.C10.D11.(1)道德的分量輕得像毛發(fā),民眾(卻)很少能舉動它;(2)你不肯拿回贖金,(從今以后)魯國人就不肯再替(淪為奴隸的)同胞贖身了。12.(1)財物資寶以大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積微者速成。故治亂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則大物不過矣。(2)《積微》短文圍繞重視積累微小事物,月不勝日,時不勝月,歲不勝時,最后得出珍惜每一天的君主就能稱王天下的結(jié)論。《察微》短文論證了只有明察秋毫,大事才不會出現(xiàn)過失,作為論據(jù)的兩個故事,通過“孔子見之以細(xì)”,得出“觀化遠(yuǎn)也”的結(jié)論?!敬鸢浮咳位卮饍?nèi)容:孔子說:“父親和兄長還活著,怎么可以(不先請教他們)聽到了就去做呢?孔子說:“聽到了應(yīng)該立刻就去做?!笨鬃诱f:“冉求畏縮不前,所以我鼓勵他進(jìn)?。恢儆珊糜逻^人,所以提醒他退讓些。”短文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結(jié)合對每個學(xué)生的特點和其不同的品質(zhì),給予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言語指導(dǎo)。陳太丘與友期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28~32題(12分)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唬俊贝鹉浚骸按貌恢?,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與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28.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與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4)下車引文(
)29.“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何不同?(3分)
君:
尊君:
家君:
30.“友人慚”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語句回答)(1分)
31.通過讀文可知元方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如何評價元方的“入門不顧”?(2分)
32.學(xué)習(xí)本文,你明白了怎樣的道理?(2分)
答案:
28.(4分)(1)約定
(2)才
(3)丟下、舍棄
(4)拉29.(3分)君:對對方的敬稱
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
家君:對人稱自己的父親,謙詞。30.(1分)“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或:言而無信,待人無禮。31.(2分)聰明、機(jī)智的孩子。評價略,言之有理即可。32.(2分)為人處理,待人接物要講究誠信、禮貌,只有這樣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求統(tǒng)一)
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蔽慈袅跻蝻L(fēng)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17、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2分)⑴俄而雪驟
⑵未若柳絮因起
18、翻譯(4分)(1)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2)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p>
19、寫出文中兩個比喻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你認(rèn)為謝太傅究竟?jié)M意誰的答案?為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7、⑴不久⑵憑借(2分)
18.(1)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2)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4分)
19.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2分)
20.對兄女的答案滿意。因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北砻髁酥x道韞的身份,暗示了謝太傅對道韞才氣的贊賞。(4分)
《論語十二章》復(fù)習(xí)一、文學(xué)常識填空1.《論語》是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墩撜Z》與、、并稱“四書”。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時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鬃颖缓笫澜y(tǒng)治者尊為“”,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與孔子并稱“”。二、給下列加點字注音論語()不亦說乎()不慍()三省吾身()傳不習(xí)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則罔()不學(xué)則殆()一簞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篤志()三、解釋加點詞語1.學(xué)而時習(xí)之()2.有朋自遠(yuǎn)方來()3.人不知而不慍()()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與朋友交而不信乎()7.傳不習(xí)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溫故而知新()()12.學(xué)而不思則罔()13.思而不學(xué)則殆()14.可以為師矣()()()15.人不堪其憂()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樂知者()18.飯疏食飲水()()()19.曲肱而枕之()()20.不義而富且貴()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ǎǎ?3.擇其善者而從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晝夜()27.三軍可奪帥也()28.匹夫不可奪志也()29.博學(xué)而篤志()30.切問而近思()()四、通假字1.不亦說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通,意思是五、古今異義詞語1.學(xué)而時習(xí)之(時,古義:;今義:。習(xí),古義:;今義:)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義:;今義:。三,古義:,今義:)3.溫故而知新(古義:;今義:)4.擇其善者而從之(善者,古義:;今義:。從,古義:;今義:。)5.可以為師矣(古義:;今義:)六、一詞多義1.為:為人謀而不忠乎()可以為師矣()2.而:人不知而不慍()溫故而知新()七、詞語活用歸類3.知:人不知而不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溫故而知新()4.樂:不亦樂乎()好知者不如樂知者()1.學(xué)而時習(xí)之()2.吾日三省吾身()3.傳不習(xí)乎()4.好之者不如樂之者()()5.飯疏食飲水()6.擇其善者而從之()7.溫故而知新()()八、成語歸類(寫出文中成語,至少五個)九、按要求默寫1.闡述“學(xué)”和“思”辯證關(guān)系的句子是:2.求學(xué)應(yīng)該謙虛,正如《論語》中所說:3.復(fù)習(xí)是學(xué)習(xí)的重要方法,且對學(xué)習(xí)者有重要的意義:4.當(dāng)別人不了解自己、誤解自己時,孔子提出不要焦慮:5.孔子贊嘆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zhì)的句子是:6.孔子在《述而》篇中論述君子對富貴的正確態(tài)度是: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庇纱宋覀兛梢月?lián)想到《論語》中孔子的話:。十、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譯文: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譯文: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p>
譯文:4.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弊g文:5.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譯文: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譯文:7.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譯文:8、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9、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10、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1、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2、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保ㄒ唬?/p>
閱讀下面文言文語段,完成5—9題。(10分)
誡子書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慢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閱讀訓(xùn)練】5、用“/”對下列句子畫出句讀。(2分)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6、解釋詞語。(2分)(1)廣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復(fù)何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翻譯句子(2分)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淫慢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8、諸葛亮認(rèn)為成才成學(xué)的條件是什么?(2分)
9、諸葛亮寫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5、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2分)
6、解釋詞語。(2分)
(1)廣才:增長才干.
(2)將復(fù)何及:又怎么來得及.
7、翻譯句子(2分)
不把名利看得輕淡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能平靜己心就不能實現(xiàn)遠(yuǎn)大的目標(biāo)。
放縱懈怠就不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8、淡泊
立志
惜時(2分)
9、勸勉兒子勤學(xué)勵志,修身養(yǎng)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浮躁。(2分)
誡子書諸葛亮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談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1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2分)(1)淫慢則不能勵精
勵:______________(2)險躁則不能治性
治:_______________1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對這篇短文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3分
)
A.“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說明“淡泊”“寧靜”是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強(qiáng)調(diào)他們是和人的志向相關(guān)的。
B.“學(xué)須靜也”的“學(xué)”已經(jīng)不只是一般的學(xué)習(xí),而含有修養(yǎng)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靜也”不只是單純的寧靜,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從反面說明了“淡泊”“寧靜”的重要性。
D.“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表達(dá)了君子不與外界同流合污,獨善其身的良好愿望。16、《誡子書》跨越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時空,仍給人以強(qiáng)烈的震撼,請就此談?wù)勀阕x后的體會。(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1)振奮
(2)修養(yǎng)14、(1)用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用節(jié)約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行。
(2)不下苦功夫?qū)W習(xí)就不能增長與發(fā)揚自己的才干,沒有堅定不移的志向就不能使學(xué)業(yè)成功。15、D16、人在少年時期應(yīng)該樹立遠(yuǎn)大的志向,發(fā)憤圖強(qiáng),以免年老時后悔。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庇新劧鴤髦咴唬骸岸∈洗┚靡蝗?。”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注釋:①常一人居外:經(jīng)常派一個人在外面.②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說,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節(jié)約一個勞動力,等于多得到一個人使用.
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
及其家穿井(
)
(2)
國人道之(
)
(3)先自度其足
(
)
(4)遽契其舟(
)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6分)
(1)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
(2)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3)是吾劍之所從墜。
11.宋君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詢問這件事呢?(3分)
12.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得到的啟示是什么?(3分)
答案:
9.(1)到,等到
(2)說,講
(3)量長短
(4)用刀刻
10.(1)宋國國君就派人向那個姓丁的人家查問。
(2)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3)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11.因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12.傳言不要輕信,要實事求是。尤其“以訛傳訛”更要不得。
譯文:宋國有個姓丁的,家中沒有井,只好到外邊去洗滌,打水,經(jīng)常要一個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訴人家說:'我家打井得了一個人.'有人聽到這句話,就傳出去說:'丁家打井得了一個人.'全國的人都在說這件事,后來被宋國的國君聽到了.他就派人向那個姓丁的人家查問,姓丁的人回答說:'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個勞動力使用,并不是從井里挖出一個人.'像這樣聽到傳聞,還不如不聽.
(一)穿井得一人(9分)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1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及其家穿井(
)
(2)國人道之(
)
⑶有聞而傳之者
(
)
(4)
聞之于宋君(
)
1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求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員工培訓(xùn)合同標(biāo)準(zhǔn)范文
- 服務(wù)購買合同范本
- 1 億有多大(說課稿)-2024-2025學(xué)年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xué)人教版
- 食堂承包合同補(bǔ)充協(xié)議模板年
- 企業(yè)向員工借款合同書
- 《第三單元 鍵盤指法:13 大小寫字母巧輸入》說課稿-2023-2024學(xué)年浙江攝影版(2023)三年級上冊
- 甘孜職業(yè)學(xué)院《初等數(shù)論理論教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物業(yè)管理服務(wù)合同范本
- 安置就業(yè)協(xié)議書范文
- 貨物運輸合作協(xié)議范本
- 王崧舟:學(xué)習(xí)任務(wù)群與課堂教學(xué)變革 2022版新課程標(biāo)準(zhǔn)解讀解析資料 57
- 招投標(biāo)現(xiàn)場項目經(jīng)理答辯(完整版)資料
- 運動競賽學(xué)課件
- 重大事故隱患整改臺賬
- 2022年上海市初中畢業(yè)數(shù)學(xué)課程終結(jié)性評價指南
- DB15T 2058-2021 分梳綿羊毛標(biāo)準(zhǔn)
- 高考作文備考-議論文對比論證 課件14張
- 新華師大版七年級下冊初中數(shù)學(xué) 7.4 實踐與探索課時練(課后作業(yè)設(shè)計)
- 山東省萊陽市望嵐口礦區(qū)頁巖礦
- 《普通生物學(xué)教案》word版
- 安全生產(chǎn)應(yīng)知應(yīng)會培訓(xùn)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