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華文弘墓志所見昆丘道行軍_第1頁
唐華文弘墓志所見昆丘道行軍_第2頁
唐華文弘墓志所見昆丘道行軍_第3頁
唐華文弘墓志所見昆丘道行軍_第4頁
唐華文弘墓志所見昆丘道行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唐華文弘墓志所見昆丘道行軍

近年來,當地不喜歡法律,大量墓志被發(fā)掘,及時編纂出版,為學術界提供了許多新的研究資料。其中,涉及隋唐西域史事的墓志不少,有的已有研究成果,有的似乎尚未受到關注。本文現以已有研究成果的唐華文弘墓志為例,對其中有關征討龜茲的昆丘道(或昆山道)(2)行軍的資料進行考釋,以就教于方家。唐華文弘墓志為1992年5月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在該市東郊幸福路西安華山機械制造廠變電所基建工地發(fā)掘出土。過了將近十年,張全民先生刊出簡報,墓葬情況才得以披露。(1)又過了將近十年,張全民先生發(fā)表論文,墓志內容才為世人所知。(2)據張全民先生介紹:墓志首題為《大唐故朝散大夫使持節(jié)嚴州諸軍事嚴州刺史上柱國華府君墓志銘》。志主華文弘永淳二年(683)十二月廿五日卒、神龍元年(705)八月廿五日葬。華文弘為平原人,出身世族,夫人為陳后主孫女。本人仕宦最大成就,就是曾經參加唐朝征伐高麗、征討龜茲和平定牂牁、昆明等西南夷反叛等重要戰(zhàn)事,為唐朝經略邊疆立下汗馬功勞。其中,征討龜茲之役,即史籍所謂昆丘道行軍,是本文探討的重點。墓志記載華文弘征討龜茲之役,文字不多,據張全民先生的釋文,為:(貞觀)廿二年(648)充昆丘道右一軍騎曹。昔陳湯矯詔以立功,傳介權宜以行事,終掃郅支之域,竟致樓蘭之首。君之望古,彼獨何人?其中“傳”為“傅”之誤?!案到椤睘椤案到樽印钡氖》Q,就像下文“樓蘭”為“樓蘭王”的省稱一樣。傅介子為西漢昭帝時名將,《漢書》卷七○有傳。該傳與同書《西域傳上》“鄯善國”條均記傅介子于元鳳四年(前77)奉大將軍霍光命令,率敢死之士,遠赴西域,刺殺樓蘭王安歸,懸首長安北闕。李白《塞下曲》“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和杜甫《秦州雜詩》“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說的都是此事。應為人所熟知。筆者原以為將兩歷史典故先后順序錯置系手民之誤。但及讀下文解說:“(墓志)還引用了漢代大將陳湯矯詔出兵、長途奔襲康居、掃滅匈奴郅支單于的故事,抒發(fā)了華氏出征邊關、渴望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對“傅介”及“樓蘭”一字未提,始知作者并不知道傅介子刺殺樓蘭王安歸,懸首長安北闕事。既然如此,作者對于這條記載,自然也就很難發(fā)掘其隱藏的內涵,捕獲其披露的信息。因此,對于這條記載,還必須重新進行梳理和解說。按:古代詩文之引用典故,實為比附當事者的行為或心境,故而十分慎重,要在確鑿不移,能夠對號入座,不可能隨便或泛泛引用。因此,這條記載引用陳湯矯詔斬殺郅支單于、傅介子奉命刺殺樓蘭王兩個典故,必然是有所確指。然則,它確指什么呢?或者說,它想告訴我們什么呢?傅介子奉命刺殺樓蘭王已見前述。陳湯矯詔斬殺郅支單于,《漢書·元帝紀》建昭二年(前37)條記載為:“秋,使護西域騎都尉甘延壽、副校尉陳湯撟發(fā)戊己校尉屯田吏士及西域胡兵攻郅支單于。冬,斬其首,傳詣京師,縣蠻夷邸門?!鳖亷煿抛⒃?“撟與矯同。矯,托也。實不奉詔,詐以上命發(fā)兵,故言矯發(fā)也?!备鶕h制:西域官長未經中央批準,無權調動戊己校尉屯田吏士。(3)故同書卷七○《陳湯傳》說:甘延壽原不欲矯詔,是陳湯以事情緊急,按劍威逼,才不得不同意矯詔。后世均將此次矯詔置于陳湯名下,即是因此之故。從事情結果看,陳湯斬殺郅支單于,傅介子刺殺樓蘭王,都曾將首級送回長安,懸掛示眾,沒有太大不同。從時間次序看,傅介子在前,陳湯在后,二者相距四十年,有先后之別。然而,墓志卻將后面的陳湯放在前面,前面的傅介子放在后面。據此推測,這條記載首先要強調的是陳湯的矯詔,其次才是陳湯、傅介子的誅殺西域胡王,并將首級送回長安。在中國古代,擅自發(fā)兵本屬重罪,矯詔發(fā)兵罪行應該更重。《唐律》有“擅發(fā)兵”條,規(guī)定擅發(fā)千人“絞”;又有“詐為制書”條,規(guī)定也是“絞”。不過還有一條權宜規(guī)定:“其收捕謀叛以上,不容先聞而矯制,有功者奏裁,無功者流二千里?!?1)然而,盡管可以權宜處置,這種行為仍為當時所不容?!稘h書》卷七○《陳湯傳》記甘延壽與陳湯勝利凱旋,因“丞相、御史亦惡其矯制”,不替他們說話,途中曾遭到司隸校尉移書按驗。而“既至,論功,石顯、匡衡以為‘延壽、湯擅興師矯制,幸得不誅,如復加爵土,則后奉使者爭欲乘危徼幸,生事于蠻夷,為國招難,漸不可開’?!币虼?華文弘絕無“渴望”通過“矯詔”去“建功立業(yè)”的道理??梢詳喽?此次昆丘道行軍,必然發(fā)生過大將矯詔誅殺西域胡王,并將首級送回長安之事。還可以斷定:華文弘當時官位不高,遠遠不夠大將級別,矯詔一定另有其人,華文弘應該為其部屬,并曾參預其事。此次昆丘道行軍,夠得上大將級別的,只有大總管和副大總管?!杜f唐書·太宗紀下》貞觀二十一年(647)十二月戊寅條說:“左驍衛(wèi)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右驍衛(wèi)大將軍契苾何力、安西都護郭孝恪、司農卿楊弘禮為昆山道行軍大總管,以伐龜茲?!边@條記載將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郭孝恪、楊弘禮四人都稱為大總管,沒有區(qū)分正、副,有點籠統?!秲愿敗肪砭虐宋逋獬疾空饔懰妮d此次討伐龜茲詔書說“可遣使持節(jié)昆丘道行軍大總管左驍衛(wèi)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副大總管左驍衛(wèi)大將軍契苾何力、金紫光祿大夫行安西都護郭孝恪、司農卿清河郡公楊弘禮”等討伐龜茲,可知此次昆丘道行軍,阿史那社爾是大總管,契苾何力、郭孝恪、楊弘禮是副大總管。他們四人,從道理上講,都有矯詔的權力。然則,誰最有可能是那位矯詔誅殺西域胡王,并將首級送回長安的大將呢?關于貞觀廿二年(648)昆丘道行軍的背景及來龍去脈,吳玉貴先生曾經做過系統、深入的分析和研究。(2)他認為:“指揮這次戰(zhàn)役的主帥是昆丘道行軍大總管左驍衛(wèi)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副帥為副大總管左驍衛(wèi)大將軍契苾何力,一為原東突厥首領,一為鐵勒契苾部首領;參戰(zhàn)的軍隊有‘鐵勒兵牧十有三部,突厥王侯十余萬騎’,此外還有‘吐蕃君長’和‘步搖(吐谷渾)酋渠’,參戰(zhàn)的漢兵似乎主要限于沙州、伊州、西州等西北地區(qū)的軍隊(原注:‘除了安西都護郭孝恪外,參戰(zhàn)者還有沙州刺史蘇海政、伊州刺史韓威等’)。無論是主帥還是參戰(zhàn)部隊,都是以游牧民族武裝為主?!彼@樣說,并不是想有意將楊弘禮忽略,而是他認為當時西域龜茲等國臣屬西突厥乙毗射匱可汗,此次“對龜茲用兵,實際就是向乙毗射匱可汗宣戰(zhàn)”(3),故而參戰(zhàn)部隊也應以突厥、鐵勒等蕃兵為主。(4)如果此說能夠成立,則華文弘出身既非蕃族,仕宦也與西北沙、伊、西三州無關,他就不可能是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郭孝恪的部屬,而只可能是楊弘禮的部屬了。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華文弘如果確實是楊弘禮的部屬,那么,前文所說的那位矯詔誅殺西域胡王,并將首級送回長安的大將,也就只可能是楊弘禮了。但為了慎重,還須作進一步的考證。我們知道:此次征討龜茲,并非華文弘首次參與朝廷事務。在此之前,他還經歷過從門蔭到起家獲得任職資格這一較長階段。據墓志記載:始以門蔭選國子學生。……屬神堯晏駕,龍櫕啟途。凡厥引紼之士,允屬貴門之冑。君以選充挽郎,從班例也。調補左虞候率府錄事參軍。華文弘出身較為貴顯,在唐代屬于“高品子”,故可以門蔭入仕,但要經過國子、弘文、崇文等學生和齋郎、挽郎等環(huán)節(jié),從左右衛(wèi)府和左右率府的親、勛、翊三衛(wèi)起家,才能授予正式職官。(1)墓志記載華文弘初以門蔭為國子學生,然后以選充挽郎,最后調補左虞候率府錄事參軍,符合唐制規(guī)定的門蔭入仕程序。這一點很重要,決定了華文弘早期的任職走向。我們還知道:此次征討龜茲,也并非華文弘首次參加征行工作。在此之前,他還參加過遼東道行軍。據墓志記載:貞觀十八年(644),文武皇帝親御東征,……選充遼東道右二軍騎曹,……歷駐驆、遼東、蓋牟、白崖四陣,并建殊勛,功參第一。華文弘此次(遼東道)所充右二軍,與后來(昆丘道)所充右一軍,都屬于行軍編制?!独罹副ā穼τ乙卉?、右二軍都有過簡單介紹,但沒有說明二者對于人員資質有何要求。我懷疑右二軍主要為新人,右一軍主要為舊人,這樣比較容易解釋華文弘貞觀十八年屬右二軍,貞觀廿二年進右一軍。當然,這純屬猜測,缺乏根據,可以不用討論。這條記載披露很多信息,值得進行梳理和研究。如所周知,行軍古已有之。唐長孺先生對唐代行軍曾作如此概括:“唐初與這些邊境諸族(指東部朝鮮、奚、契丹,北部北突厥、鐵勒,西部西突厥、吐蕃等)發(fā)生戰(zhàn)爭時,通常派遣大將充任某道行軍大總管,統率調自各地的征行將士,戰(zhàn)爭勝利結束,往往留兵駐屯要地,成為軍鎮(zhèn)(軍及守捉),而行軍大總管府隨即撤銷?!?2)因此,行軍與駐軍不同,屬戰(zhàn)時出征制度,采用的是野戰(zhàn)軍的組織形式。華文弘兩次參加行軍,均任騎曹。騎曹原屬天子十二衛(wèi)府、東宮十率府、親王府的僚佐。華文弘先任錄事參軍的左虞候率府為東宮十率府之一。《舊唐書·職官志三》“左右衛(wèi)”條注明錄事參軍為正八品上,騎曹參軍為正六品下。華文弘先任錄事參軍,后任騎曹參軍,符合升遷程序。因而此騎曹與左虞候率府是什么關系值得探討。唐代行軍的統兵機構一般分為上下二級:上級為行軍統帥的總管府,又稱軍司;下級為行軍下屬軍將的指揮機構,又稱營司。軍司僚佐與天子十二衛(wèi)府、東宮十率府及親王府僚佐區(qū)別不大,故其中也有騎曹。營司僚佐中沒有騎曹,只有司騎,司騎即騎曹??梢娦熊娭械尿T曹為軍司僚佐,直接為行軍統帥服務,地位遠較營司僚佐中的司騎為高。唐代行軍的編成及編制,主要為中軍和前后左右四軍及左右虞候二軍共七軍。唐代天子禁衛(wèi)軍從不獨立出征,僅是行軍多種兵源之一種。東宮十率府情況大致相同。行軍僚佐多數來源于行軍統帥的辟署,少數來源于朝廷的任命。(3)因而我懷疑:華文弘兩次參加的行軍的右軍,其兵源應該包括了東宮十率府特別是其中左右虞候率府的將士。不僅如此,華文弘兩次參加的行軍的右軍,其長官也有可能是同一人。前揭昆丘道行軍大總管、副大總管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郭孝恪、楊弘禮四人,除郭孝恪沒有參加過遼東道行軍外,其余都參加過遼東道行軍。此次由太宗皇帝親自主持并參加的遼東道行軍,依次經過了蓋牟、遼東、白崖、駐蹕四場戰(zhàn)役。(1)史籍明確記載全程參加這四場戰(zhàn)役者,只有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勣一人。如《舊唐書》卷六七《李勣傳》云:“十八年,太宗將親征高麗,授勣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攻破蓋牟、遼東、白崖等數城,又從太宗摧殄駐蹕陣?!倍A文弘亦全程參加這四場戰(zhàn)役,說明他所在的右二軍,隸屬級別很高,既有可能隸屬行軍統帥的總管府,也有可能隸屬太宗的行在所。而據同書卷一○九阿史那社爾和契苾何力二傳:阿史那社爾當時率領的是北門左屯營禁軍,僅參加過駐蹕戰(zhàn)役;契苾何力率領的是南衙右驍衛(wèi)軍隊,為前軍總管,僅參加過白崖戰(zhàn)役。此二人所率軍隊及行軍編制與右二軍不同系統,又沒有全程參加這四場戰(zhàn)役,自然不可能是華文弘的長官。這樣,華文弘所屬右二軍的長官也確實只能是楊弘禮了。按:楊弘禮出身名門,為隋朝宰相楊素之弟楊岳之子。唐朝始建,襲封清河郡公。貞觀中,歷任兵部員外郎、中書舍人等機要之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擔任過西河道行軍大總管府長史,有著較為豐富的行軍經驗。《舊唐書》卷七七《楊纂附族子弘禮傳》記此次遼東道行軍云:太宗有事遼東,以弘禮有文武材,擢拜兵部侍郎,專典兵機之務。弘禮每入參謀議,出則統眾攻戰(zhàn)。駐蹕之陣,領馬步二十四軍,出其不意以擊之,所向摧破。太宗自山下見弘禮所統之眾,人皆盡力,殺獲居多,甚壯之,謂許敬宗等曰:“越公(楊素)兒郎,故有家風矣。”時諸宰相并在定州留輔皇太子,唯有褚遂良、許敬宗及弘禮在行所,掌知機務。據此可知:楊弘禮是以兵部侍郎身份參加遼東道行軍的。他一直在太宗的行所也就是行在所,內典兵機,外主攻戰(zhàn),職務之機要,權力之重大,似乎猶在大總管李勣之上。華文弘所屬右二軍,由東宮十率府特別是其中左右虞候率府將士組成,也只有隸屬楊弘禮和太宗的行在所,才符合典制和情理。據此,前文所說那位矯詔誅殺西域胡王,并將首級送回長安的大將,也就非楊弘禮莫屬了。我們知道:貞觀廿二年的昆丘道行軍,確實誅殺過一位西域胡王———焉耆王薛婆阿那支。兩《唐書·焉耆傳》分別記誅殺經過如下:阿史那社爾之討龜茲,阿那支大懼,遂奔龜茲,保其東城,以御官軍,社爾擊擒之,數其罪而斬焉。(2)阿史那社爾討龜茲,阿那支奔之,壁東境抗王師,為社爾所禽,數其罪,斬以徇。(3)這二傳的記載有些問題。唐軍征討龜茲,必須途經焉耆,因而如果有戰(zhàn)陣,與焉耆之戰(zhàn)自應屬于首戰(zhàn)。但實際上,唐軍未到,焉耆王已棄城而逃,與焉耆并未發(fā)生戰(zhàn)爭。焉耆王逃到龜茲,說是保其東城、壁其東境,以御官軍、抗王師,但旋即被擒,也應該沒有發(fā)生戰(zhàn)爭。既然如此,何來“數其罪”?至于說阿史那社爾最后將焉耆王斬以徇,似應更屬張冠李戴。兩《唐書·龜茲傳》記載與《焉耆傳》明顯不同:(阿史那)社爾既破西蕃處月、處密,乃進師趨其北境,出其不意,西突厥所署焉耆王棄城而遁,社爾遣輕騎追擒之。龜茲大震,守將多棄城而走。(1)(阿史那)社爾分五軍掠其北,執(zhí)焉耆王阿那支,龜茲大恐,酋長皆棄城走。(2)都只說阿史那社爾擒執(zhí)焉耆王,并未說誅殺焉耆王。這一點很重要。(3)因為誅殺焉耆王實際另有其人。這個人就是昆丘道行軍副大總管楊弘禮。兩《唐書·楊弘禮傳》記楊弘禮參加昆丘道行軍全過程如下:(貞觀二十一年)遷司農卿,兼充昆丘道副大總管,諸道軍將咸受節(jié)度。于是破處月,降處密,殺焉耆王,降馺(sà)支部,獲龜茲、于闐王。凱旋,未及行賞,太宗晏駕。弘禮頗忤大臣之旨,由是出為涇州刺史。永徽初,論昆丘之功,改授勝州都督。(4)(貞觀二十一年)遷司農卿。為昆丘道副大總管,破處密,殺焉耆王,降馺(sà)支部,獲龜茲、于闐王。凱旋,會帝崩。大臣疾之,下遷涇州刺史。永徽初,追論其功,遷勝州都督。(5)這二傳的記載值得關注之處不少,下文會有分析,這里暫且不談。都只說楊弘禮“殺焉耆王”,沒有提到楊弘禮擒執(zhí)焉耆王,似乎暗示擒執(zhí)焉耆王另有其人。這一點可以與前揭兩《唐書·龜茲傳》相印證??傊?是楊弘禮殺了焉耆王,應該沒有疑問。至于楊弘禮僅為昆丘道行軍排名最末的副大總管,為什么要越職殺焉耆王?又有什么權力殺焉耆王?這還得從頭分析解說。按:此次昆丘道行軍,又稱征討龜茲之役,自應將龜茲作為首惡。但由于當時龜茲臣于西突厥,龜茲與唐關系破裂,西突厥才是罪魁禍首,(6)唐對龜茲實際是網開一面的。吳玉貴先生注意到前揭討伐龜茲詔書“甚至只字沒有提到龜茲”(7)。不僅如此,討伐龜茲詔書還強調:“倒戈必宥,事表于前經;輿櫬不誅,理昭于往誥。其有去危投款,悔禍求哀:毳幕酋豪,宜錫長纓之寵;韋韝種落,惠以飲喙之娛?!奔词沽硪焕デ鸬佬熊姼贝罂偣芄∨c其子待詔同在龜茲城中戰(zhàn)死,唐軍俘獲龜茲君臣,也沒有采取報復性仇殺行動?!缎绿茣斊潅鳌氛f:“(阿史那)社爾執(zhí)(龜茲王)訶黎布失畢、(龜茲國相)那利、(龜茲大將)羯獵顛獻太廟,帝受俘紫微殿。帝責謂,君臣皆頓首伏,詔赦罪,改館鴻臚寺,拜布失畢左武衛(wèi)中郎將?!焙髞?太宗死,昭陵立十四蕃臣石像,其中還有龜茲王訶梨布失畢。(1)因此,以太宗之講仁愛、通理義,首惡寬宥,協從嚴誅,這樣的事,是斷然不可能做的。據此推測,焉耆王薛婆阿那支當另有取死之道。據《舊唐書·焉耆傳》記載:太宗初繼位,焉耆雖常役屬西突厥,但也常首鼠兩端。貞觀六年,其王突騎支遣使經高昌貢方物,請開大磧路以便往來,太宗許之。自隋末罹亂,大磧路遂閉,西域朝貢者皆路由高昌。及開大磧路,高昌大怒,遂與焉耆結怨,常遣兵襲掠焉耆。最嚴重的一次,是貞觀十二年,高昌與處月、處密聯合,攻陷焉耆五城,掠男女一千五百人,焚其廬舍而去。十四年,侯君集討高昌,焉耆積極為聲援。及破高昌,突騎支特詣軍門稱謁,侯君集亦將先為高昌所虜之焉耆人悉歸之。但就在稍后,突騎支與西突厥重臣屈利啜聯姻,結為唇齒,就未再向唐朝貢。十六年,安西都護郭孝恪經太宗同意,以突騎支弟栗婆準為向導,攻破焉耆,虜突騎支,首虜千余級。以栗婆準導軍有功,留攝國事;鎖突騎支并其妻子送行在所,詔宥之。據《新唐書·焉耆傳》記載:西突厥屈利啜至焉耆,囚栗婆準,而令其吐屯攝王,遣使朝貢。太宗數之曰:“焉耆我所下,爾乃王之邪?”吐屯懼,不敢王。焉耆欲立栗婆準,而栗婆準從兄薛婆阿那支自立為王,執(zhí)栗婆準送龜茲殺之。阿那支自立為王已屬竊名擅命,殺唐委攝國事更屬犯上作亂,自知罪孽深重,因而阿史那社爾未至,就先棄城而逃?!锻ㄨb》卷一九九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十月癸丑條記阿史那社爾追擒阿那支而斬之,胡三省注云:“(貞觀)十六年,郭孝恪破焉耆,立栗婆準為王,而阿那支殺之,今也罪人斯得?!睌嘌园⒛侵詾榘⑹纺巧鐮栒D殺,是因為他殺了郭孝恪立的栗婆準,罪有應得。這個結論應該是不錯的。只不過,聯系前文,真實情況應該是:阿史那社爾擒住阿那支,將他移交給了楊弘禮;楊弘禮知道太宗深恨此人,(2)故數其舊罪而矯詔誅殺之。這里說阿史那社爾將阿那支移交楊弘禮,楊弘禮矯詔將阿那支誅殺之,可供佐證的材料不少。按:此次昆丘道行軍,楊弘禮是以司農卿為副大總管的。這一點很重要。如所周知,司農卿職掌邦國倉儲委積和官吏祿給常料,可以推測,楊弘禮為副大總管,主要工作是為此次昆丘道行軍提供后勤保障。而華文弘任右一軍騎曹,據《舊唐書·職官志一》記武德四年,太宗平洛陽之后,又置天策上將府官員,其中有“騎曹參軍事二人,掌馬驢雜畜簿帳及牧養(yǎng)支料草粟等事”,職掌也正可與之印證。此外,司農卿還有一項職掌值得關注,這就是接受戰(zhàn)俘?!缎绿茣肪硭牧栋俟僦疽弧贰氨俊睏l說:“凡俘馘,酬以絹,入鈔之俘,歸于司農?!彼巨r卿接受戰(zhàn)俘,應該是沒為官奴婢。(1)因此,阿史那社爾將阿那支移交楊弘禮,是符合唐代典制的。但楊弘禮為昆丘道行軍副大總管,職掌并不止此。此次昆丘道行軍,如前揭吳玉貴先生所說,實際是以阿史那社爾為主帥、契苾何力為副帥。此二人盡管對太宗忠心耿耿,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朝廷不可能完全不作防范。據兩《唐書》及《通典》記載:國家武德、貞觀已來,蕃將如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忠孝有才略,亦不專委大將之任,多以重臣領使以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