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各地高考歷史模擬試題分章節(jié)匯總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188e38a6426ab36caaedd8c75402120/2188e38a6426ab36caaedd8c754021201.gif)
![年各地高考歷史模擬試題分章節(jié)匯總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188e38a6426ab36caaedd8c75402120/2188e38a6426ab36caaedd8c754021202.gif)
![年各地高考歷史模擬試題分章節(jié)匯總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188e38a6426ab36caaedd8c75402120/2188e38a6426ab36caaedd8c754021203.gif)
![年各地高考歷史模擬試題分章節(jié)匯總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188e38a6426ab36caaedd8c75402120/2188e38a6426ab36caaedd8c754021204.gif)
![年各地高考歷史模擬試題分章節(jié)匯總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188e38a6426ab36caaedd8c75402120/2188e38a6426ab36caaedd8c75402120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10年各地高考歷史試題分章節(jié)匯總(必修一)
目錄: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二、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三、新中國的政治建設與外交四、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五、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fā)展六、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七、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知識點: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1.(2022高考廣東文綜12題)在中國古代“家國一體”的社會中,忠孝觀念源遠流長,其源頭是A.宗法制
B郡縣制
C君主專制
D中央集權制題眼:“家國一體”考點:中國古代宗法制解析: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它保證貴族的特權地位,有利于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的穩(wěn)定和團結;有利于凝聚宗族,“國”“家”結合起來,強化王權。答案:A.2.(2022年高考湖南文綜24題)西周分封制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下列省、自治區(qū)中,其簡稱源自西周封國國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東、山西
D.廣東、廣西[解析]測量目標:歷史知識/知道重要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和歷史評價??荚噧?nèi)容:分封制。分析:知道各省簡稱,熟悉西周封國,即可解答。選項中各省的簡稱依次是:(豫、冀)(湘、鄂)(魯、晉)(粵、桂)。3.(2022年高考上海單科3題)漢代以來,某地出土了數(shù)以千計的青銅重器,青銅銘文多涉及諸侯戰(zhàn)爭、土地交換等內(nèi)容。學者推斷此地應是A.夏人的活動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宮遺址
D.漢初同姓王的封國
知識點:走向“大一統(tǒng)”的秦漢政治4.(2022高考安徽文綜14題)柳宗元認為,秦末農(nóng)民起義“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漢七國之亂“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種說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縣制與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沒有關系B.七國之亂因漢初分封而爆發(fā)C.郡縣制有利于中央集權統(tǒng)治D.郡縣制取代分封制是歷史的必然【解析】C題目給了三句話,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縣制,郡縣制有利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加強了中央集權統(tǒng)治因此選C;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夠全面。材料無法體現(xiàn)郡縣取代分封的歷史必然,重在秦制中央集權之得,因此排除D.5.(2022年高考湖南文綜25題)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評價秦始皇廢封建、行郡縣說:“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縣制為“公天下”之開端,主要體現(xiàn)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屬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權C.制度法令的統(tǒng)一
D.依據(jù)才干政績?nèi)蚊夤倮鬧解析]測量目標:材料處理/提取圖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試內(nèi)容: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郡縣制)。分析:首先要清楚材料中的“封建”實指西周“分封制”。分封制下,諸侯到卿、士,其權力、地位和財產(chǎn)一切世襲,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權利之外。秦始皇推行郡縣制,郡守、縣令有皇帝任免,不得世襲,官吏任免的標準是才干政績。故地方政治權利向一般平民開放,此即材料中所謂“公天下”。
知識點: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6.(2022年高考江蘇單科1題)柳宗元《封建論》載:“時有叛國而無判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這一論斷的歷史時期是A.秦朝
B.西漢
C.南北朝
D.唐朝7.(2022年高考福建文綜14題)《朱子語類》云:“唐事,每事先經(jīng)由中書省,中書省做定將上,得旨,再下中書,中書以付門下。若有未當,則門下繳駁,……若可行,門下又下尚書省,尚書但主書撰奉行而已?!睂Υ死斫庥姓`的是:A.體現(xiàn)三省分權制
B.完善中央監(jiān)察機制C.減少行政決策失誤
D.分散相權加強皇權【解析】此題考查三省六部制概念的掌握,顯然根據(jù)材料和概念的理解,ABC均是正確的。B選項轉換換了概念,它不屬于監(jiān)察范疇?!締⑹尽啃抡n程一標多本,但歷史基本概念是不變的。對歷史基本概念的把握一定要到位,也是今后高考必然會考到的。8.(2022高考廣東文綜14題)唐代和宋代都有諫官。唐代諫官由宰相薦舉,主要評議皇帝得失;宋代諫官由皇帝選拔,主要評議宰相是非。這說明:
A.唐代君主的權力不受制約
B.唐代以諫官削弱宰相的權力
C.宋代諫官向宰相和皇帝負責
D.宋代君主專制的程度高于唐代題眼:古代唐宋代諫官的職能變化??键c:古代皇權加強解析:唐代諫官主要評議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評議宰相是非。這反映了君主專制的加強,即從某個側面說明了宋代君主專制的程度高于唐代。A君權“不受制約”提法錯誤;宋代以諫官削弱宰相的權力,B排除;宋代諫官由皇帝選拔,向皇帝負責,C項也不對。答案:D。
9.(2022年高考北京文綜12題)圖6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區(qū)的政區(qū)示意圖。圖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實行于A.西周B.秦朝C.漢朝D.唐朝【解析】此題考查的是西漢的地方行政制度。漢武帝將全國劃分為13個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監(jiān)督地方。所以州作為一級地方行政單位應該是在漢朝,所以此題應該選擇C。10.(2022年高考山東文綜10題)宋朝形成了“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的局面。這反映出A.宰相職權范圍擴大
B.專制皇權達到頂峰C.君權對相權的制約
D.中央對地方控制加強
【解析】C
宋朝實行的是二府三司制?!岸敝钢袝T下和樞密院,中書門下掌管行政權,樞密院掌管軍事,而三司使掌管財權。通過這項制度,將相權一分為三,削弱相權,加強皇權。A項宰相的權力是縮小了,一分為三;B項是指清朝雍正帝時設置軍機處;D項材料不涉及地方。11.(2022年高考浙江文綜16題)科舉制是我國古代的選官制度。下列各項中,確切反映唐朝科舉制情況的是A.其形式都是以官舉士
B.采用八股考試方式C.分進士等科目考試
D.要求應試士人熟讀四書五經(jīng)【解析】C抓住時間信息“唐朝”和關鍵信息“科舉制”?!捌湫问蕉际且怨倥e士”指的是九品中正制,人才由有名望的推薦官薦舉,排除A項。采用八股考試方式是在明清時期,與時間信息不符,排除B項。四書為儒家經(jīng)典,南宋學者朱熹將《禮記》中《大學》、《中庸》兩篇拿出來單獨成書,和《論語》、《孟子》合為四書,故四書五經(jīng)是南宋以后儒生學子的必讀之書,與時間信息不符,排除D項。唐朝科舉制的含義就是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的制度,故正確答案為C項。12.(2022年高考全國Ⅱ卷文綜14題)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編纂的文學總集《文選》在唐代備受青睞,宋初仍有“《文選》爛,秀才半”之說。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學喪失了獨尊地位
B.進士科主考詩賦策論C.社會上書籍極為匱乏
D.唐朝人喜愛南朝文化
【解析】B解答此題,首先要明確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編纂的文學總集《文選》,《文選》中選錄了自先秦到齊梁時期的許多詩文作品。本題可以用排除法解答:首先自漢武帝時期董仲舒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儒學就沒喪失過獨尊地位,故A不符合史實;其次是唐宋時期,是我國文學發(fā)展的一個高潮時期,故C項社會上書籍極為匱乏不符合史實;第三,唐朝人喜歡南朝文化太過牽強,應排除。唐太宗時期,實行進士科考詩文策論,符合題意。13.(2022年高考江蘇單科2題)詩人左思在其《詠史》中濃郁悲歌:“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痹斐蛇@一社會狀況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14.(2022年高考江蘇單科3題)“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釋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廣而險遠,……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縣土番之地,設官分職,而領之于帝師?!边@里的“官”隸屬于A.宣政院
B.中書省
C.理藩院
D.行中書省15.(2022年高考上海單科10題)元朝為加強中央對西藏和臺灣的管理,分別設置了
A.中書省、伊犁將軍
B.宣政院、中書省
C.伊犁將軍、澎湖巡檢司
D.宣政院、澎湖巡檢司16.(2022年高考上海單科12題)年號是常用的紀年方式。它可以用來指稱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來表示歷史事件,如貞觀之治。下列選項符合后一種用法的是A.辛亥革命
B.商鞅變法
C.靖康之變
D.光武中興17.(2022年高考浙江文綜19題)中國是多民族國家,歷史上創(chuàng)造了許多處理民族關系的成功經(jīng)驗。下列史實中,發(fā)生在清朝的是A.與吐蕃和親、設置羈縻府州
B.設置典客主管少數(shù)民族及外交事務C.設立宣政院管轄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區(qū)D.冊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區(qū)喇嘛教務【解析】D本題為選修模塊內(nèi)容。注意時間信息“清朝”?!芭c吐蕃和親、設置羈縻府州”發(fā)生在唐朝,“設置典客主管少數(shù)民族及外交事務”發(fā)生在秦朝,設立宣政院是在元朝,排除A、B、C項。清朝康熙帝時冊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區(qū)喇嘛教務,正確答案為D項?!久}立意】本題考查選修模塊古代中國的政治家??疾檎{(diào)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難度較小。
18.(2022年高考上海單科34題)
皇權與相權
自秦朝以后,皇帝為了集中權力,不斷削弱相權。唐朝曾以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行使宰相職權;清朝又以滿漢大學士等出任軍機大臣,主持全國軍政要務。問題:(10分)(1)下圖反映了漢、唐、明、清四朝中樞的演變過程,按示例完成空格。(6分)
(2)從上述材料中歸納出皇帝集權的兩種方式及其作用。(4分)
參考答案:(1)答案1:內(nèi)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內(nèi)閣制度或內(nèi)閣。(6分)其他答案:答案次序顛倒;其他制度。(0分)?三公九卿制?丞相(中朝)34.(2)答案1:歸納出兩種方式、準確指出其作用。(4分)?一種是起用身邊的親信近臣,以成決策核心,另一種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職,以形成相互牽制。答案2:歸納出兩種方式,但對作用的描述只是題干的同義反復。(2分)?起用身邊的親信近臣,以加強皇帝權力;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職,以削弱相權。其他答案。(0分)
二、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知識點:從鴉片戰(zhàn)爭到八國聯(lián)軍侵華1.(2022年高考湖南文綜35題)中日雙方對1894年7月25日發(fā)生的豐島海戰(zhàn)記述各異。中方《濟遠航海日志》記載:“7點45分,倭三艦同放真彈子,轟擊我船,我船即刻還炮?!比瘴某霭娴摹抖甙四旰?zhàn)史》稱:“7點52分,彼我相距約3000米之距離。濟遠首先向我發(fā)炮,旗艦吉野立即迎戰(zhàn),以左舷炮向濟遠轟擊?!边@說明A.研究者的立場會影響其對歷史的解釋
B.歷史真相因年代久遠而變得模糊不清C.通過文獻記錄最終能夠還原歷史真相
D.原始記錄比研究文獻更接近歷史真相[解析]測量目標:歷史闡釋/對歷史的解釋作出評價??荚噧?nèi)容:甲午中日戰(zhàn)爭。分析:題干材料提供了兩個對立的歷史記載,對照選項,A項準確揭示了對立背后的原因;材料中有當事人的日志(《濟遠航海日志》),故B項排除;C、D兩項均與題干材料無關,故排除。2.(2022年高考四川文綜15題)鴉片戰(zhàn)爭前夕,林則徐致信英國女王,表示相信英國政府是受到英駐華商務監(jiān)督義律的欺騙而走上歧途,懇請她制止鴉片貿(mào)易。這表明林則徐A.希望以和平方式實現(xiàn)禁煙B.希望擴大中英正常貿(mào)易C.開展禁煙得到了英王認可D.對英國的政治了如指掌解析:選A。本題考察的是鴉片戰(zhàn)爭相關內(nèi)容,其中C和D明顯錯誤,而B選項就當時中國實行的閉關鎖國的具體情況而言也是不符合歷史實際的,所以也排除。3.(2022年高考上海文綜10題).1832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號對上海進行偵察和測繪,鴉片戰(zhàn)爭后英國通過了一個不平等條約迫使清政府開放上海。該條約是
A.《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辛丑條約》
D.《南京條約》4.(2022年高考江蘇單科6題)右圖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戰(zhàn)役,對此敘述正確的是A.戰(zhàn)役結束后清艦隊全軍覆沒B.清朝軍民反割臺斗爭的關鍵戰(zhàn)役C.清軍將領鄧世昌于此役壯烈殉國D.戰(zhàn)役發(fā)生于清軍運兵朝鮮途中
5.(2022年高考上海單科37題)
一份對外“和約”
義和團運動期間,一位團民私自替政府擬了一份對外“和約”?!昂图s”雖不具法律效力,作為歷史材料卻真實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內(nèi)容如下:一、各國前所索賠款,一概作廢。二、各國應償中國兵費四百兆兩。三、各國兵船已在中國口者,不準駛出。四、各國租價照今加倍。五、將總署交還中國。六、康有為回國治罪。七、所有各國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將臺灣交還中國。九、德國將膠州交還中國。十、俄羅斯將大連交還中國。十一、所有教士各歸其國,不準再來。十二、中國仍有管理高麗安南之權。十三、中國海關仍歸華人辦理。十四、外國使臣來中國者,照乾隆時所定之例,不許進京。十五、另賠義和拳兵費四百兆。十六、日本亦須照乾隆時例入貢。十七、華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場約束者,歸朝廷治罪。十八、所有東西洋人與中國官場相見,須行叩頭之禮。十九、外人不準在中國游歷。二十、俄羅斯西伯利亞及各處鐵路,均須拆毀。二十一、英國須將新安九龍交還中國。二十二、各國運來中國貨物合應加倍收稅。二十三、洋商船到口者,須先稟明該處守口中國官兵,方準入口。二十四、大米不準出口。二十五、凡貨物運往外國者,亦須加倍收稅。問題:(25分)(1)“和約”中第八、第十九項是針對哪兩個不平等條約而提出來的?(4分)
(2)作者在“和約”中提出了哪幾類要求?(6分)
(3)你是如何看待這份“和約”的?(15分)
參考答案:(1)答案1:第八條-《馬關條約》;第十九條-《天津條約》。(4分)其他答案:(0分)(2)
正義的要求(3分)答案1:作出合理的概述或描述?收回國家主權、廢除賠款、收回關稅主權保守的觀念(3分)答案1:能準確地對相關材料進行提煉。(3分)?恢復朝貢體系?實行閉關鎖國答案2:能進行簡單概括(2分)?各國與中國的外交恢復到乾隆時期答案3:基本照抄“合約”內(nèi)容(1分)?日本照乾隆時期入貢其他答案:未作答或與題意無關。(0分)(3)本小題采用SOLO評分法。(15分)答案1:能對材料進行抽象提煉,并結合事實進行論述。(13--15分)材料與史實:運用充分;運用較充分。抽象視角,如“合約”反映了社會形態(tài)更替時農(nóng)民階層只能使用傳統(tǒng)精神武器和物質武器進行抗爭的無奈現(xiàn)實;又如“合約”反映了現(xiàn)代化后來者在反抗不平的的資本主義現(xiàn)代世界體系的同時,卻不自覺地運用西方國家“游戲規(guī)則”的矛盾心態(tài)。論述:論述充分;論述較充分。敘述:敘述完整流暢形成結構。答案2:能在多個線索或材料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并對此作出解釋。(8--12分)材料與史實:運用充分;運用較充分。視角:從兩個以上角度展開分析,如指出“合約”中合理與不合理的要求;“合約”中反映愛國精神與盲目排外的要求;“合約”中抵御外來侵略的要求與傳統(tǒng)天朝觀念(華夷觀念)的要求;“合約”中屬于農(nóng)業(yè)社會的要求與工業(yè)社會的要求。觀點清晰;觀點較清晰。論述:論述充分;論述不夠充分敘述:敘述形成結構;敘述連貫流暢。答案3使用多個線索或材料,進行單一維度的解釋。(3--7分)材料與史實:運用較多材料;運用較少材料。視角:提煉出一個視角。如“合約”反映了作者的排外心理(反帝、抗爭、反對基督教文化);“合約”和與反映了作者的愛國主義精神;“合約”反映了作者的保守心理。觀點清晰;觀點不清晰。敘述:敘述完整流暢;僅能列舉。答案4;找出一個線索或材料即得出結論。(1--2分)其他答案:沒有形成對問題的理解?;卮鸷蛦栴}無關或同義反復。(0分)
知識點:太平天國運動6.(2022年高考山東文綜11題)圖5為一位同學的課堂筆記,記錄了對某一歷史事件的不同評價,據(jù)此,推斷他學習的內(nèi)容是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C.辛亥革命
D.北伐戰(zhàn)爭【解析】A
本題考查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注意圖片材料中的“打擊了外國侵略者和本國封建統(tǒng)治”、“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因素”、“最先進省份的生產(chǎn)力”、“提出的一些政策是歷史的倒退”可聯(lián)系到太平天國運動,特別是“破壞最先進省份的生產(chǎn)力”這個信息很重要。太平天國運動反侵略反封建,提出了《資政新篇》,戰(zhàn)火發(fā)生于廣東省。提出《天朝田畝制度》,平分土地,會造就大量小農(nóng)經(jīng)濟,產(chǎn)品統(tǒng)交圣庫等政策,這些是歷史的倒退。
知識點:辛亥革命7.(2022高考安徽文綜15題)圖3是辛亥革命時期的漫畫《葫蘆尚未捺下,瓢兒又起來了》,它表明
A.清朝統(tǒng)治面臨崩潰B.保路風潮已被鎮(zhèn)壓C.武昌起義即將爆發(fā)D.革命派的實力強大【解析】A仔細觀察圖和注釋,漫畫瓢上有一個“鄂”字,標題《葫蘆尚未捺下,瓢兒又起來了》表明清政府統(tǒng)治危機四伏,已經(jīng)顧此失彼。B不能體現(xiàn)顧此失彼,C無法體現(xiàn)材料所體現(xiàn)的形勢,武昌起義只是其中一個瓢,無法準確的表達當時的形勢。漫畫中沒有體現(xiàn)革命派力量的強大,排除D.8.(2022年高考浙江文綜20題)下列是孫中山在革命進程中的言論,其先后順序是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②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③使全國人民贊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內(nèi)必能為中國造二十萬里鐵道④顧吾國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爭雄。南與北如一丘之貉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解析】C
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表明革命的目的是要推翻清政府的統(tǒng)治,當時,孫中山被一致推舉為總理,他說:“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是1894年中國第一個資產(chǎn)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成立后,孫中山概括的斗爭綱領?!笆谷珖嗣褓澇晌业恼撸沂曛畠?nèi)必能為中國造二十萬里鐵道”是在1912年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后,致力于發(fā)展實業(yè)時提出的?!邦櫸釃蠡?,莫大于武人之爭雄。南與北如一丘之貉”提出于1918年孫中山第一次護法運動失敗后?!久}立意】本題考查孫中山的革命活動。考查材料理解能力和歷史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難度中等。9.(2022年高考全國Ⅰ卷文綜15題)1913年,某身著日式服裝的革命黨人途遇一老農(nóng),老農(nóng)詢問其國籍,某稱“予中華民國人也”。老農(nóng)“忽做驚狀,似絕不解中華民國為何物者”,當被告知亦為中華民國人時,老農(nóng)茫然惶然,連聲說:“我非革命黨,我非中華民國人?!边@表明A.國內(nèi)民眾的反日情緒強烈
B.革命黨人處于不合法狀態(tài)C.辛亥革命對農(nóng)村影響有限
D.農(nóng)民階級不支持辛亥革命【解析】C注意革命黨、中華民國與老農(nóng)之間的聯(lián)系即可。在辛亥革命之后,老農(nóng)對革命情況一無所知,說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觀念雖說已日漸深入人心,但對農(nóng)村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10.(2022年高考上海單科20題)“前年殺吳祿貞,去年殺張振武,今年又殺宋教仁,你說是應桂馨,他說是洪述祖,我說確是袁世凱?!边@幅挽聯(lián)中提及的事件最終引發(fā)了A.護國運動
B.武昌起義
C.五四運動
D.二次革命
知識點:新民主主義革命11.(2022高考安徽文綜16題)圖4是一幅近代戰(zhàn)爭示意圖,與此對應的時代主題是
A.“民國榮光,錦繡河山普照”B.“努力國民革命,齊奮斗”C.“共赴國難”D.“將革命進行到底”【解析】B從圖中尋找有效歷史信息,從廣州出發(fā),進軍武昌,南京,上海,可以判定為北伐,本題主要考察學生的讀圖能力。12.(2022年高考北京文綜18題)圖7是拍攝于山海關的歷史照片,圖中的解放軍主力即將參加A.遼沈戰(zhàn)役
B.淮海戰(zhàn)役
C.平津戰(zhàn)役
D.渡江戰(zhàn)役【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對三大戰(zhàn)役的掌握。根據(jù)圖示反映的東北解放軍入關的重要提示,應該先排除遼沈戰(zhàn)役,因為根據(jù)史實此時的東北解放軍入關是為了參加解放平津的戰(zhàn)役,所以此題正確的選項是C。13.(2022年高考全國Ⅰ卷文綜16題)國民黨《中央日報》就國共關系某一事件的影響評論道:“這一結果固然還有不能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內(nèi)戰(zhàn)之不致發(fā)生,卻已有確實的保障?!边@指的是A.國民黨“一大”召開
B.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C.《雙十協(xié)定》的簽訂
D.達成《國內(nèi)和平協(xié)定》【解析】C注意題中提供的關鍵信息:“內(nèi)戰(zhàn)之不致發(fā)生,卻已有確實的保障”強調(diào)國共內(nèi)戰(zhàn)的爆發(fā)有一定因素的限制。A項是在1924年初,會議召開后,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xiàn);B項是在1936年底,說明當時國共兩黨為即將實現(xiàn)的國共第二次合作鋪平了道路;C項是在1945年10月,雙方確立了和平民主建國的方針;D項是在1949年,在解放戰(zhàn)爭的最后階段,國共合談達成《國內(nèi)和平協(xié)定》,但最終國民黨政府未在協(xié)定上簽字。C項正確。14.(2022年高考全國Ⅱ卷文綜18題)1925年1月,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人數(shù)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發(fā)展到10000人。這一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快速發(fā)展主要是由于A.共產(chǎn)國際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進行C.土地革命高潮的興起
D.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
【解析】D注意時間是1925年,這是解答此題的關鍵,屬于以“時間”作為基點的選擇題類型。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國共產(chǎn)黨在上海舉行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的歷史功績在于:一是提出了中國無產(chǎn)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指出:“中國的民族革命運動,必須最革命的無產(chǎn)階級有力的參加,并且取得領導的地位,才能夠得到勝利?!倍翘岢隽斯まr(nóng)聯(lián)盟問題,指出中國革命需要“工人農(nóng)民及城市中小資產(chǎn)階級普遍的參加”,三是對中國民主革命的內(nèi)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規(guī)定,指出在“反對國際帝國主義”的同時,既要“反對封建的軍閥政治”,還要“反對封建的經(jīng)濟關系”。這次大會黨已經(jīng)把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思想的要點提出來了,宣傳了自己的思想主張;1925年5月的五卅運動,事件發(fā)生后,中共中央多次開會研究對策。蔡和森提出:應當把工人的經(jīng)濟斗爭轉變到民族斗爭。反對帝國主義的民族運動浪潮,以不可遏止的浩大聲勢迅速席卷全國。中國共產(chǎn)黨在領導五卅運動的過程中也得到很大發(fā)展。這年年初黨召開四大時還只有黨員994人,同年10月即增加到三千人,年底更達到一萬人。說明共產(chǎn)黨快速發(fā)展是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所產(chǎn)生的作用。15.(2022年高考重慶文綜18題)《中共八七會議告全體黨員書》指出:“我們的黨公開承認并糾正錯誤,不含混不隱瞞,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證明中國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力量?!边@里談到的錯誤,主要是指中國共產(chǎn)黨A.放棄了對革命武裝的領導權
B.采取了“左”傾冒險主義方針C.放棄了民族革命戰(zhàn)線的領導權
D.排斥了毛澤東的正確領導【解析】A“八七會議”當糾正的錯誤,國民大革命時期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放棄了革命武裝的領導權,因此選A.
知識點:抗日戰(zhàn)爭16.(2022年高考北京文綜17題)“上海的炮聲應該該是一個信號,這一次全國的人民真的團結成一個整體了……我們?yōu)橹鵂幬覀兠褡宓纳骐m至粉身碎骨,我們也不會滅亡,因為我們還活在我們民族的生命里。”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時而作的《一點感想》。讓作者有感而發(fā)的背景是A.抵抗八國聯(lián)軍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C.北伐軍隊進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華【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對抗日戰(zhàn)爭的掌握。根據(jù)題干提供的信息:全民族團結抗戰(zhàn),應該反映的是民族矛盾,此題應該是指1937年,上?!鞍恕ひ蝗睉?zhàn)役,所以正確選項是D。17.(2022年高考天津文綜歷史部分8題)《大公報》載文說:“幾千年來,中國人所懷抱的觀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始終沒有打入我們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們從亡國滅種的危機中,開始覺悟了中國民族的整體性和不可分性。這是民族自覺史的開端,是真正的新中國國家的序幕”。該文發(fā)表的歷史背景是A.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
B.中華民國建立C.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解析]測量目標:歷史知識/知道歷史事實、歷史變遷之間的關聯(lián)。材料處理/提取圖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荚噧?nèi)容:抗日戰(zhàn)爭。分析:從“亡國滅種的危機”等關鍵詞不難做出判斷。18.(2022年高考湖南文綜33題)在遭到中國軍隊打擊之后,侵華日軍某部在一份報告中稱:“其上級干部多為經(jīng)驗豐富干練之士,其統(tǒng)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對分散于廣闊地區(qū)之多數(shù)小部隊巧妙的指揮運動,必須矚目?!鄙鲜鲈u論所指的戰(zhàn)役應是A.太原會戰(zhàn)
B.平型關戰(zhàn)役
C.百團大戰(zhàn)
D.武漢戰(zhàn)役[解析]測量目標:材料處理/提取圖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試內(nèi)容:中國軍民的抗日斗爭。分析:“尤其對分散于廣闊地區(qū)之多數(shù)小部隊巧妙的指揮運動”,這一描述適合于運動戰(zhàn),選項中符合這一戰(zhàn)法的戰(zhàn)役只有百團大戰(zhàn)。19.(2022年高考重慶文綜19題)美國總統(tǒng)在《致蔣介石并轉重慶人民的信函》中說:“為向中國人民——尤其重慶市民——對于聯(lián)合國家作戰(zhàn)努力之偉大貢獻表示敬意起見,茲特附呈紀念狀一幀。貴國人民對于侵略者之堅強抵抗,已為貴國之友人樹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實發(fā)生在A.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B.國共十年對峙期間C.國共第二次合作期間D.國共全面內(nèi)戰(zhàn)期間【解析】本題具有很強的地域色彩,從材料上可以分析,此事發(fā)生在抗戰(zhàn)期間,美國總統(tǒng)強調(diào)中國當戰(zhàn)對世界聯(lián)合國家作戰(zhàn)的貢獻,抗戰(zhàn)期間屬于國共第二次合作時期。20.(2022年高考江蘇單科10題)某年9月6日重慶《大公報》社評:“自上月20日以來,我軍在北方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的運動戰(zhàn)。平漢、正太、同蒲三路同時發(fā)動反攻,鐵路到處被破壞,冀晉豫三省同時報捷。斬獲既多,并克復了重要據(jù)點?!睋?jù)此推斷該戰(zhàn)事應是A.百團大戰(zhàn)
B.平型關戰(zhàn)役
C.太原會戰(zhàn)
D.臺兒莊戰(zhàn)役21.(2022年高考上海文綜12題)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有許多著名的戰(zhàn)役,如①臺兒莊戰(zhàn)役,②平型關大捷,③遼沈戰(zhàn)役,④淮海戰(zhàn)役,⑤武漢會戰(zhàn)等,上述戰(zhàn)役中,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有A.①④⑤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③⑤22.(2022年高考上海單科26題)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指導思想是在A.中共七大
B.遵義會議
C.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二大
三、新中國的政治建設與外交知識點:新中國初期的政治建設1.(2022年高考北京文綜19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國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國五個民族自治區(qū)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A.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
B.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C.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D.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對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的理解。根據(jù)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學知識: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1947年5月1日;西藏自治區(qū)1965年9月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1955年10月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qū)1958年10月2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1958年3月15日,所以此題的正確選項是A。2.(2022年高考江蘇單科12題)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為30人。對上述內(nèi)容理解正確的是A.該屆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chǎn)生B.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C.從此確立了“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的方針D.標志著新中國根本政治制度的確立
知識點:偉大的歷史性轉折3.(2022年高考上海單科28題)1978年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直接推動了中國社會全面的A.體制改革
B.撥亂反正
C.經(jīng)濟建設
D.對外開放
知識點:新中國初期的外交4.(2022高考廣東文綜18題)下表是我國某時期的國際郵件資費表(部分),從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實的結論是郵件種類計費單位(每10克)郵資(元)航空亞洲各國蘇聯(lián)及東歐民主國家西歐各國(捷克轉)西歐各國(香港轉)其他各洲A.香港已經(jīng)回歸,成為中國與西歐交往的重要橋梁
B.改革開放前,中國沒有與西方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C.捷克已加入歐盟,成為中國往西歐各國郵件的中轉地
D.新中國外交史上,蘇聯(lián)及東歐民主國家曾有特殊地位題眼:國際郵件資費表數(shù)據(jù)考點:新中國外交解析:從國際郵件資費表可以看出,該時段為兩大陣營對峙(冷戰(zhàn))時期,新中國外交史上,蘇聯(lián)及東歐民主國家曾有特殊地位。香港1997年回歸,A說法不正確;B項明顯可以排除;捷克2022年才加入歐盟,C不正確。答案:D。5.(2022年高考湖南文綜34題)1950年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規(guī)定:“一旦締約國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與日本同盟的國家之侵襲因而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時,締約另一方即盡其全力給予軍事及其他援助?!?989年中蘇關系正常化后,兩國未再簽訂類似條約。這主要是因為A.雙方的戰(zhàn)爭威脅消失
B.蘇聯(lián)的政治經(jīng)濟改革C.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
D.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解析]測量目標:歷史闡釋/用比較的方法解釋歷史事實、歷史概念和歷史變遷??荚噧?nèi)容:現(xiàn)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分析:兩國締結什么性質的條約由兩國的國家利益和外交政策決定,故此題不難。新人教教科書沒有“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這一知識的明確表述。6.(2022年高考全國Ⅰ卷文綜17題)1960年起,《人民日報》、《紅旗》雜志等對歐洲共同體的正面報道逐漸增多,這表明中國開始調(diào)整對西歐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個世界”理論的提出
B.社會主義國家間關系的變化C.美、蘇兩國間關系的變化
D.資本主義國家間關系的變化【解析】B注意時間提示:1960年。A項提出于20世紀70年代,可直接排除;美蘇兩國此時仍處于爭霸時期,兩國間關系并未發(fā)生實質性的變化,C項亦可排除;歐洲共同體作為資本主義主義國家,它的成立雖沖擊了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地位,但社會主義仍是它們共同的敵人,D項亦可排除;由于1958年之后中蘇關系逐漸破裂,所以為了與蘇聯(lián)對抗,中國不得不調(diào)整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B項正確。
知識點:外交關系的突破7.(2022年高考福建文綜18題)照片是“看得見”的歷史。圖7和圖8記錄了新中國兩次重大的外交活動,他們所體現(xiàn)的共同原則是圖7
圖8A.睦鄰友好
B.戰(zhàn)略結盟
C.另起爐灶
D.求同存異【解析】此題圖片信息易讀,主要還是考查兩歷史事件的比較,常規(guī)解法是逐一審核,尼克松訪華不屬于睦鄰友好,兩者都不是結盟,也不是另起爐灶,故選D?!締⑹尽吭俅握f明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掌握的重要性。8.(2022年高考浙江文綜21題)閱讀表5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得出符合這一時期中國外交狀況的結論是
表5
1969—1978年與中國建交國家數(shù)據(jù)簡表年份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建交國家495469878895103107110112①中國對外關系出現(xiàn)全新局面
②中國外交沒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擾③中美兩國關系逐步緩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A
從表格中建交國家的數(shù)據(jù)分析,建交國家逐漸增多,從1969年的49個到1978年達到112個,說明中國對外關系出現(xiàn)全新局面。1969年到1971年,建交國家數(shù)沒有大的突破,但文革后期到1978年,建交國家數(shù)卻急劇增加,說明中國外交受到“文革”的影響,排除含有②的選項。1970年與中國建交數(shù)是54個,但到1971年和1972年迅速增至69個和87個,說明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緩和后,國際上出現(xiàn)了一個與中國建交的熱潮。表格中的年份是1969至1978年,而中美正式建交時間是在1979年,無此信息,排除含有④的選項?!久}立意】本題考查現(xiàn)代中國的外交關系??疾橥ㄟ^材料獲取信息和解讀信息的能力、知識遷移能力。難度中等。9.(2022年高考上海單科30題)1949年后,中國積極主動的融入世界。將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時間排列,正確的是
①重返聯(lián)合國
②中美關系正?;?/p>
③參加萬隆會議
④加入世界貿(mào)易組織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知識點:新時期的外交政策與成就10.(2022高考安徽文綜22題)2022年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xié)作、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fā)展”的“上海精神”。它與歐盟的主要區(qū)別在于A.促進了地區(qū)經(jīng)濟政治一體化
B.構建了一個地區(qū)國家安全共同體C.加強了區(qū)域性經(jīng)濟合作
D.順應了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潮流【解析】A本題主要考查上合組織與歐盟之間的區(qū)別,安全共同體(securitycommunity)是一種理想的地區(qū)秩序,因此構建一個地區(qū)國家安全共同體是兩者共同的目標,加強了區(qū)域性經(jīng)濟合作是兩者共同的影響,順應了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潮流是兩者產(chǎn)生的共同時代背景,只有A是兩者的區(qū)別,歐盟促進了地區(qū)經(jīng)濟政治一體化,而上合組織沒有推動地區(qū)政治一體化,這是兩者區(qū)別所在,因此選A.
11.(2022高考安徽文綜36題)(28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1793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華,乾隆皇帝頒布上諭,宣稱:“各處藩封到天朝進貢觀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禮,即國王親至,亦同此禮;今爾國王遣爾(指馬戛爾尼)前來祝嘏(福),自應遵天朝法度,免失爾國王祝厘納貢之誠?!薄幾孕熘屑s《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材料二
欽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后,于1844年11月奏稱:“夷情變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撫靖羈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換形。固在格之以誠,尤須馭之以術,……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與計較方能于事有濟者?!薄喜牧先?/p>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截至2022年底,中國與171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共參加了13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締結了近20000項雙邊條約,參加了300多個多邊條約,參加了24項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派出維和官兵11063人次?!幾灾袊饨徊烤帯吨袊饨弧罚?022年版)、2022年10月《世界知識畫報》(1)依據(jù)材料一指出當時清朝統(tǒng)治者的對外態(tài)度及其在對外關系方面的影響。(8分)(2)材料二反映出這時某些清朝官員的對外態(tài)度有了怎樣的變化?為何會發(fā)生這種變化?(8分)(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時期中國外交的基本特點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12分)【解析】本題以外交為切入點,時間跨度比較大,古代,近代,現(xiàn)代不同時期的對外關系,本題的材料在解題過程中有重要作用。第一問,要求依據(jù)材料回答兩個問題,清政府的對外態(tài)度和對外關系的影響,注意分析歸納概括材料。第二問,有兩小問清朝官員態(tài)度的變化以及原因,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第三問,結合三則材料,分別指出不同時期的外交特點以及形成原因,兩個小問,可以分解為,以上三則材料各反映的對外關系特點以及成因是是什么。因此在解答大題的時候要學會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將難懂問題通俗化,進而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參考答案:(1)以天朝上國自居、不愿與他國平等交往。限制中外交往,堵塞與世界溝通的渠道,使中國繼續(xù)處于封閉狀態(tài)(2)畏懼西方列強,對外態(tài)度軟弱,不敢為維護民族利益而抗爭。清政府在鴉片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在外交上處于不利地位;某些清朝官員已感到中國的實力不如西方國家,不惜放棄民族利益以維護清王朝統(tǒng)治
(3)朝貢外交、屈辱外交;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國曾長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領先地位,封建統(tǒng)治者養(yǎng)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國不斷遭受列強侵略,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獲得獨立,民族自信心增強,綜合國力不斷上升。
四、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知識點:雅典的民主政治1.(2022年高考天津文綜歷史部分3題)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對貴族的斗爭中取得勝利,最重要的社會因素是A.平民開展暴力斗爭
B.代表平民利益的領袖不斷改革C.平民中不再有債奴
D.平民中新興工商業(yè)者力量壯大[解析]測量目標:歷史知識/知道重要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和歷史評價。考試內(nèi)容:雅典民主政治(確立的背景)。分析:可從梭倫改革的影響(最大受益者)考慮。2.(2022年高考湖南文綜28題)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認為,世上有兩種形式的平等,即數(shù)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數(shù)量平等是絕對平均主義,比值平等則是根據(jù)個人的實際價值,按比例分配與之相稱的事物。根據(jù)以上觀點,通常所說的“分數(shù)面前人人平等”應該是A.更接近于數(shù)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C.數(shù)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數(shù)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解析]測量目標:歷史闡釋/從不同的主題和觀點解釋歷史事實、歷史變遷??荚噧?nèi)容:雅典民主政治(民主、平等等基本概念)?分析:題目的條件是給出了亞里士多德所論述的兩種平等——數(shù)量平等和比值平等——的定義,題目的要求是運用亞氏的兩種平等的理論分析“分數(shù)面前人人平等”這一現(xiàn)實(歷史)現(xiàn)象。故首先必須理解兩種平等的含義:根據(jù)題干材料,數(shù)量平等意味著不考慮個體之間的差異,一律按人頭平均分配;比值平等意味著要考慮個體差異(實際價值,包括能力),根據(jù)差異按照一定的標準(比例)進行分配?!胺謹?shù)面前人人平等”就意味著有一個分配標準,故選B。當然學生完全可以直接從常識出發(fā),對于絕大多數(shù)考生而言,只能根據(jù)自己的高考成績(分數(shù)),被錄取到相應的高等院?;虿槐讳浫?,即“分數(shù)面前人人平等”。而高考成績是考生實際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國家根據(jù)這一標準在上百萬考生之間分配相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這是與“比值平等相”近的。如果按照“數(shù)量平等”來分配,則意味著人人都上大學,甚至人人都上同一所大學(如北大),前者目前還無法實現(xiàn),后者顯然荒謬,故選B。
3.(2022年高考上海單科32題)
蘇格拉底案
公元前399年,經(jīng)過抽簽的方式,雅典從自愿報名的候選者中隨機選出501人,組成陪審團,負責審判蘇格拉底。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蘇格拉底為自己作了辯護。陪審團經(jīng)過兩輪投票,以多數(shù)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學者寫道:“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點。在如此自由的一個社會里,怎么可能發(fā)生對蘇格拉底的審判呢?雅典怎么會這么不忠于自己呢?”問題:(8分)(1)蘇格拉底案發(fā)生于雅典的什么時代?(1分)(2)在下列的候選名單中,誰有資格入選陪審團?(1分)①10歲雅典男童
②雅典貴婦
③40歲雅典男性公民④奴隸
⑤來自波斯的商人
(3)通過蘇格拉底案,你如何評價雅典的民主制度?(6分)
32.(1)答案1:古典時代(或接近的意思)。(1分)?古典時代?雅典全勝時期其他答案:公元前399年或公元前4世紀初(0分)32.(2)答案1:③或40歲的雅典男性公民(1分)其他答案:多選或錯選(0分)
32.(3)答案1:從材料中提煉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質特征。(6分)?蘇格拉底最終被判處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產(chǎn)生多數(shù)人的暴政。?蘇格拉底一案的審判過程顯示,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結果公正。答案2:未結合材料,但能指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質特征。(5分)
?雅典民主制容易導致權力的濫用答案3:能合理運用材料,從兩方面作出判斷。(3分)?好的地方在于,進行了抽簽、自愿報名、辨論、兩輪投票;不好的地方在于,只有雅典成年男子公民能夠參與。?雅典民主制度是積極合理的,因為其程序嚴格規(guī)范;同樣也存在弊端,因為并非所有人都有權參與。答案4:僅從單方面作出判斷,并有1個以上理由或事實說明。(2分)答案5:只作簡單判斷。(1分)其他答案:照抄材料、毫無關系的回答等。(0分)
知識點:羅馬人的法律4.(2022年高考福建文綜19題)從適用范圍看,《十二銅表法》是羅馬國家制定的A.適用于所有羅馬人的法律
B.調(diào)整國內(nèi)民族關系的法律C.調(diào)整公民內(nèi)部關系的法律
D.調(diào)整羅馬人與外來人關系的法律【解析】此題考查對《十二銅表法》準確把握,《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協(xié)調(diào)的是羅馬貴族和平民之間的矛盾,貴族和平民屬于公民內(nèi)部之間的關系,故選C?!締⑹尽繉v史基本概念掌握一定要到位。5.(2022年高考江蘇單科14題)“法律條文沒有作出規(guī)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隸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據(jù)某某法律,我認為此奴隸應歸我所有。法官確認后才能受理?!边@一描述主要說明羅馬法A.重視法律程序
B.保留習慣舊俗C.強調(diào)法官至上
D.體現(xiàn)人人平等
五、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fā)展知識點: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和完善1.(2022年高考北京文綜21題)17世紀英國革命期間產(chǎn)生了一個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個人的專制開始,卻造成了另一個人的獨裁。這里的“一個人”和“另一個人”分別是指:A.詹姆士一世、克倫威爾B.查理一世、克倫威爾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對近代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掌握。根據(jù)史實革命開始時反對的是查理一世的專制統(tǒng)治,后來資產(chǎn)階級革命家克倫威爾建立了軍事獨裁統(tǒng)治,所以此題應該選擇B項。2.(2022年高考山東文綜15題)1688年,一群英國貴族說,“改變晚宴規(guī)則的時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們被換掉了,但不是通過流血的方式。”按照他們的方式,英國A.結束了王權專制
B.君權收歸議會執(zhí)掌C.建立了責任內(nèi)閣制
D.下層人民的權利得以保障【解析】A
注意時間是1688年,英國貴族發(fā)動宮廷政變,史稱“光榮革命”。結束了王權專制。后來頒布權利法案,逐步建立起君主立憲制。這個時候君主的權力還是挺大的,行政權還在國王手中,所以排除B項。后來才逐漸形成了責任內(nèi)閣制,第一任內(nèi)閣首相是羅伯特沃波爾。排除C項。D項“下層人民的權利得以保障”時間更晚,我們知道后來英國工人掀起憲章運動,才提到爭取普選權。3.(2022年高考全國Ⅱ卷文綜20題)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審判法庭上說:“國王是世襲。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訴我究竟是什么權威傳我來的……我愿意用下議院的公平的權利。不敢吼于在場的任何人……必須有貴族,才能構成議會,但是貴族在哪里呢?”這反映了當時英國A.貴族地位開始沒落
B.傳統(tǒng)議會制度瓦解C.議會擁有絕對權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B本題具有極大的迷惑性。從題干中“必須有貴族,才能構成議會”,說明當時貴族地位沒落;“但貴族在哪里呢”,說明當時的議會沒有貴族的席位,故“貴族地位開始沒落”錯誤,是已經(jīng)沒落,沒了社會地位,A錯誤;本題時間是1649年1月,處死國王查理一世,說明議會的權力大,但還沒有擁有絕對權力的地步,因為1660年出現(xiàn)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議會擁有絕對權力是出現(xiàn)在1689年議會頒布《權利法案》后,國王逐漸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地位,故C錯誤;題干中始終沒有體現(xiàn)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來,故D錯誤。傳統(tǒng)的英國議會是國王控制的議會,是有貴族參加的議會,而1649年的議會國王沒有了權威,也沒有貴族參加的議會,說明當時的傳統(tǒng)議會制度已經(jīng)瓦解。故正確答案為D。4.(2022年高考江蘇單科15題)安妮女王沒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復歸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榮革命”的成果將要功虧一簣。因此,1701年英國通過法律規(guī)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將轉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親索菲亞手中。此舉體現(xiàn)了英國政體的本質特點是A.以和平方式過渡政權
B.完善王位繼承制度C.深受歐洲大陸王室影響
D.議會權力高于王權5.(2022年高考上海單科8題)某統(tǒng)治者擁有征稅權,可以組織軍隊,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興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諺。這位統(tǒng)治者是A.軍事強人
B.專制君主
C.等級君主
D.立憲君主
知識點:美國1787年憲法6.(2022年高考湖南文綜29題)圖四是英國1782年的一幅漫畫。此漫畫反映了(
)
A.英國國際地位下降
B.英美關系親近友好
C.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D.英國愿與美國和解[解析]測量目標:材料處理/提取圖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荚噧?nèi)容:美國共和制的確立(背景——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勝利)?分析:此題如果單純從畫面去考慮,倒是很容易選擇:雙方把武器放下相互擁抱:流浪的女兒(左)箭頭朝下,雙臂緊握武器,仍具有防衛(wèi)意識;“不列顛娜”(右)把盾牌放下,箭頭向上,主動伸出雙臂擁抱“美利堅”。如此畫意不是很明顯嗎?C對于部分學生可能有一定的干擾,問題出在對漫畫所反映的內(nèi)容的歷史背景知識沒有牢固掌握,關于美國獨立的戰(zhàn)爭的過程,新課程教材無論是人教和岳麓版,在時間和內(nèi)容上都很模糊。所以此題實際上只涉及初中歷史知識。美國獨立戰(zhàn)爭:1775(6)—1783,1783年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由此可以排除C。A、B容易排除。當然漫畫實際上反映的是1782年美英簽訂《巴黎和約》,兩國正式結束戰(zhàn)爭狀態(tài)。
知識點:民主政治在歐洲大陸的擴展7.(2022高考廣東文綜20題)1873年,法國某報紙刊登的一封讀者來信寫到:“我們是工業(yè)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歡共和政體。但是,如果‘聯(lián)合派’(屬于君主派)獲得勝利,那些現(xiàn)在還留在我們方面的大部分人將投入極端共和派的懷抱去了?!边@段話反映出當時在法國
A.政治局面錯綜復雜
B.無產(chǎn)階級建立了共和政體
C.“聯(lián)合派”能帶來社會安定
D.共和派已獲得政治上的絕對優(yōu)勢題眼:“1873年”,“不喜歡共和政體”考點:法國共和制確立的曲折過程解析:依據(jù)材料,不難看出,法國共和制確立面臨復雜的政治形勢,也說明了法國共和制確立的道路曲折艱難。C.D項與材料意思不符;1873年,巴黎公社起義已失敗,B項也排除。答案:A。8.(2022高考安徽文綜18題)有學者認為,“在樹立法國的國際威望方面,《人權宣言》所起的作用勝過了法國軍隊所打的一切勝仗”。這主要是因為它A.超越了英國1689年的《權利法案》B.克服了美國《獨立宣言》的局限性C.成為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D.對民主思想傳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解析】D本題考查選修內(nèi)容,題目強調(diào)樹立國際威望方面,是與其他文件對比,無法體現(xiàn)國際威望,C僅僅是對法國的意義,因此排除。D強調(diào)其國際影響,推動民主思想的傳播。9.(2022年高考全國Ⅰ卷文綜21題)有人稱俾斯麥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發(fā)起人,恩格斯則稱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歐洲力量的均衡B.結束長期的政治分裂C.改變德意志落后狀態(tài)D.調(diào)整德國與法國關系【解析】B本題主要考查德意志三次王朝戰(zhàn)爭的目的。德意志統(tǒng)一之前,四分五裂的狀態(tài)不利于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而自上而下的王朝戰(zhàn)爭,可以結合長期分裂的政治狀態(tài),進而可以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提供統(tǒng)一的國內(nèi)市場。B項正確。10.(2022年高考上海單科17題)乾隆皇帝曾對法國產(chǎn)生濃厚興趣,打算派外交使團會見路易十六。這一計劃最終付諸東流,原因可能是A.法國爆發(fā)了大革命
B.清廷忙于抗擊沙俄入侵C.中國正在和英使簽訂兩國通商協(xié)議
D.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
六、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知識點: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2022高考廣東文綜21題)《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中有這樣的評述:“兩個學說都發(fā)現(xiàn)了變化的原因在于斗爭——生存競爭和階級斗爭?!边@兩個學說最終形成于
A.17世紀初期
世紀中期
世紀中期
世紀初期題眼:生存競爭和階級斗爭(學說)。考點:馬克思主義學說與達爾文進化論解析:闡述“生存競爭和階級斗爭”的兩個學說分別是1859年《物種起源》和1848年《共產(chǎn)黨宣言》的發(fā)表。因此這兩個學說最終形成于19世紀中期。答案:C。
知識點:國際工人運動的艱辛歷程2.(2022年高考福建文綜21題)《法國政治制度史》寫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勞動群眾通過其政治代表當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對此解讀準確的應包括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產(chǎn)物②“勞動群眾”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會主義政權③“政治代表”是公社委員④“新政治制度”是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制度。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此題考查對巴黎公社概念的全面把握。從背景看①解讀正確,從過程和性質看③④解讀正確,建立世界上最早的社會主義政權一般認為是俄國十月革命,巴黎公社只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礦物制品及材料批發(fā)服務合作協(xié)議書
- 建設工程項目聯(lián)合施工協(xié)議書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藝術類合作協(xié)議書:藝術品投資與收藏合作框架
- 二零二五年度自費留學國際志愿者項目合作合同
- 2025年度醫(yī)療事故調(diào)解與糾紛預防合作協(xié)議
- 醫(yī)院合同制人員2025年度工資調(diào)整與職業(yè)成長激勵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足浴店員工工作績效與獎勵合同
- 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氣候》聽課評課記錄1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住宿消費者返利協(xié)議集
- 2025年度消費者權益保護糾紛合同范本
- 《醫(yī)療機構工作人員廉潔從業(yè)九項準則》專題解讀
- 愛車講堂 課件
- 成立商會的可行性報告5則范文
- 湖南財政經(jīng)濟學院《常微分方程》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游戲賬號借用合同模板
- 2022年中考英語語法-專題練習-名詞(含答案)
- 2011年公務員國考《申論》真題卷及答案(地市級)
- 《籃球體前變向運球技術》教案(共三篇)
- 多元化評價體系構建
-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全冊教案教學設計
- 商業(yè)模式的設計與創(chuàng)新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