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如何在訊問中巧用預設問題
通常被稱為“預處理”。這是指公共安全機構和其他研究人員在了解事件事實、檢測證據(jù)、發(fā)現(xiàn)和證明犯罪、澄清和證明犯罪的活動中進行的調查活動。偵查訊問作為公安機關查明案件情況的一種特殊方法,也是偵查人員與偵查對象進行直接的心理交鋒。由于訊問的結果直接關系到犯罪嫌疑人的前途命運,出于逃避刑罰和減輕罪責的不良動機,犯罪嫌疑人往往抱著僥幸心理,以偽供、狡辯、抵賴等方式故意隱瞞事實真相,抵制和對抗訊問,甚至采取激烈的對立態(tài)度。因此,為使訊問順利進行,達到訊問的目的,偵查人員必須在法律許可范圍內,根據(jù)案件情況和詢問對象的心理特點,制定正確有效的訊問對策,促使訊問對象轉變態(tài)度,從而取得訊問的成功。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智能型、技術性犯罪有所增加。由于犯罪分子的犯罪較以前更為復雜隱蔽,加之受偵查條件的限制,公安人員有時還不能把犯罪嫌疑人的全部犯罪事實情節(jié)查清楚;有的雖查清了主要犯罪事實,但犯罪的預謀過程、詳細情節(jié)還未查清;有的只是根據(jù)犯罪時間、犯罪條件和反常表現(xiàn)等方面,猜測某人具有作案嫌疑,但尚未獲得真憑實據(jù)。這些都需要公安人員在偵查破案的基礎上,通過與犯罪嫌疑人的正面接觸,獲取犯罪嫌疑人的真實供述,把案件全部事實情況查清楚。由于偵查訊問的對象是在偵查破案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犯罪嫌疑人,因此,在多數(shù)情況下,偵查訊問帶有沖突性質,揭露與掩蓋、證實與逃避、偵查與反偵查、審訊與反審訊的斗爭相當尖銳復雜。這就要求公安人員必須認真研究和正確運用訊問策略。歷史經驗證明,在帶有對抗性的偵查訊問活動中,善于運用策略的一方,總能夠變被動為主動,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從而最終獲得勝利。當然,策略是多種多樣的。在這里,筆者僅就其中的某一方面——即如何在訊問中“巧用預設問題”’展開探討,希望能引起讀者的興趣和思考。為了能準確地運用預設,首先,我們就必須要明確“什么是預設”’。目前,學術界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研究預設的。一個是語義方面,另一個是語用方面。按照語義學的解釋,一個命題P預設一個命題Q當且僅當Q是P有真值(或真或假)的必要條件。這就是說,不管對一個句子給予肯定還是否定的斷定,都意味著肯定了句子的預設。如果我們用X表示某一特定語句,非X表示它的否定,Y表示它們的預設,那么,當X真時Y真,非X真時Y也真,也就是說,X的真或假都預設Y。如下面的語句:a.小趙已開始戒毒了。b.小趙還沒有戒毒。c.小趙以前曾經吸過毒。這里語句b是對語句a的否定,但不論是語句a還是語句b,它們都預設了語句c。假設語句c為假,則語句a。語句b就缺乏直值,即它們既不是真命題,也不是假命題,而是無真假可言的。但是,預設關系單靠語義分析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的。首先,有人認為,如果預設是語義的,那么不管句子是真還是假,預設仍“真”。根據(jù)傳統(tǒng)邏輯排中律,一個句子或者為真或者為假,這樣,就必然會導致預設的常真性和不可取消性。而語言事實是,預設并不一定是真的,它也可能為假,并且在一定語境里,預設也可能會被取消。例如,下面的語句:“阿瓊并不抱怨她沒有長得如同仙女般美麗——事實上世間根本沒有仙女”。該語句的前一部分預設了仙女的存在,但后一部分又取消了這一預設。預設的可取消性說明,預設不僅是一種語義關系,而且更是一種語用關系。其次,由于語義預設是從真值的角度來研究預設的,但自然語言中并非所有語句都有真值,而僅有表達命題的語句才有真值,這就要求有預設的語句一定表達命題。如果它們不表達命題,那么就不可能從真值條件的角度來加以定義。這是一種不幸的限制,因為自然語言中有些語句雖然不表達命題,但依然存在著預設。例如,在一個相聲節(jié)目里,有這樣的一段對話:甲:你打過群架嗎?乙:沒有。甲:你侮辱過婦女嗎?乙:沒有。甲:你掏人家錢包給逮住過嗎?乙:沒有——不對,我什么時候掏過人家的錢包啦?這里,甲方最后一句話是一個復雜問語,雖然沒有真值,但都含有預設——“你掏過人家錢包?!庇梢陨戏治隹芍?僅從邏輯語義角度來分析預設具有相當大的局限性。實際上,預設不僅涉及到語言,而且還涉及到作為語言使用者的人。按照美國學者杰弗里·N·利奇的觀點,它具有三個要素:“言者S,通過所說的話語X,含有預設Y?!币虼?基本的預設關系并不僅僅是命題或語句之間的關系,更是一種人與命題之間的關系,它屬于語用學研究范圍。從語用角度出發(fā),語言邏輯學家把預設嚴格定義為:一個命題B是說話者在某一語境中的語用預設,當且僅當說話者假定或相信B,并且假定或相信他的聽話者假定或相信B,并且假定或相信他的聽話者認識到他有這些假定或相信。從該定義可以看出,預設并不總是交際雙方實際思想上所共有的東西,而是說話者為了交際的需要而認為他和他的聽話者所共有的東西。因此,在實際生活中,說話者可能有意無意地不恰當?shù)丶僭O聽話者了解某種情況,但是事實上聽話者可能對這種情況一無所知,或者甚至認為說話者的預設為假。基于預設的上述特性,公安人員在訊問過程中,有時可以通過巧用預設來順利達到問話的目的。首先,語用預設表明,預設常常表現(xiàn)為交際雙方共同接受或相信的命題。這樣,公安人員在問話過程中有時可以把某一事實證據(jù)以預設的形式說出,讓犯罪分子感到很突然,因措手不及而顧不得仔細思考,從而有利于瓦解其頑抗心理,增強訊問效果。例如,南京市武定橋附近曾發(fā)生一起殺人拋尸案,南京市公安局專案組經過偵查和分析,發(fā)覺當?shù)鼐用癯棠尘哂凶靼赶右?并且推測發(fā)案第一現(xiàn)場很可能就在程某家里,于是公安人員立即趕到程某家里展開調查。民警進入屋里后,發(fā)覺屋里拖洗得干干凈凈,但推開臥室門后,卻聞到一股淡淡的腥臭味。于是民警就問:“你這房間是干什么用的?”程某回答說:“是睡覺用的”,民警緊接著又發(fā)問:“既然這間房是作為睡覺用的,那為什么會有一股血腥味?”表面故作鎮(zhèn)靜的程某聽到這句話后不由得一陣驚慌,額頭冷汗涔涔而下,頃刻癱倒在地。在這里,民警的一句簡單問話之所以會使程某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是因為民警的問話里含有這樣的預設——這個臥室里有血腥昧。該預設暗示了房間里曾發(fā)生過流血事件,而這一事件是以預設的形式說出的,顯得更為肯定,并且犯罪嫌疑人又很難立即想出自圓其說的解釋,因而不得不低頭認罪。其次,語用預設也表明,預設未必是交際雙方實際思想上所共有的東西。因此,公安人員在訊問過程中,有時可以故意插進某些真值尚有疑問的預設,通過犯罪嫌疑人的問答,來判定預設的真假。例如,在南京A地曾發(fā)生了一起盜竊案,通過調查訪問,公安人員發(fā)覺外地民工張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但公安人員并不確切知道此人那天是否到過案發(fā)現(xiàn)場,于是公安人員就對他進行了訊問。民警問:“你知道我們?yōu)槭裁凑夷銌?”張某回答說:“不知道”。民警接著說:“我們找你來是因為有人說發(fā)現(xiàn)你那天到過A地,請問你那天到A地去干什么?”在該句問話中,公安人員就把命題——“張某那天到過A地”作為預設說出來,雖然公安人員未必真知道張某是否到過A地。在通常情況下,如果此人確實到過案發(fā)地點,那么他一般不敢冒著說假話的風險直接否定預設,因為公安人員說話的態(tài)度是如此的肯定,好像根本毋庸置疑。通過這種問話方法,有時可以為公安人員最終偵破案件節(jié)省不少時間和精力。最后,通過對語用預設的進一步分析表明,預設并不需要說話者真正地認為其為真,有時為了某種特殊的目的,說話者可能會故意“做假”,即在說話過程中有意識地把一個虛假的命題作為預設說出來,以掩蓋說者的真正意圖。例如,在南京某路公交車上發(fā)生過這樣一個案件。某日,公安人員正在公交車上開展反扒竊專項斗爭,這時不遠處一個姓王的人的手機響了,令反扒隊員感到奇怪的是,該人連看都不看一眼就立即手忙腳亂地把手機關了。這一反常行動引起了反扒隊員的注意,于是公安人員就上前暫扣下該人的手機并進行盤問。下面是一段詢問筆錄:民警:手機是你買的嗎?王某:是的,是我一年前買的。民警:一年來你一直在使用嗎?王某:是的,我一直在使用。民警:這樣你一定對你的手機非常熟悉啦?王某:當然,非常熟悉。民警:你知道手機的商標是在后蓋的里面還是外面?王某:(猶豫了一下)商標在后蓋的外面。民警:出示手機,手機后蓋外面沒有商標。王某:(心慌)對!對!是里面,是里面,我記錯了。民警打開手機后蓋,里面仍然沒有商標。民警通過這一手段,讓對方的謊話一個個不攻自破。然后,民警又根據(jù)這一突破口,步步緊逼,反復交代黨的政策,終于迫使王某承認扒竊別人手機的事實。在上述這個案例中,公安人員故意使用了一個虛假的預設——手機的后蓋上有商標,引犯罪嫌疑人落入辦案人員設下的“埋伏圈”。如果王某確實熟悉這個手機,就應該回答手機后蓋上根本沒有商標。但王某回答的事實卻恰恰相反,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證明了王某的交代是謊話,從而瓦解其心理防線,迫使其如實交待問題。對于少數(shù)反審訊較突出的“順竿爬”的頑固分子,預設的這種運用方法可以有力地打擊犯罪嫌疑人的囂張氣焰,拿下其“拒不認罪”的頑抗態(tài)度。由上述幾個案件的分析可以看出,適當?shù)剡\用預設可以起到加快破案的作用。但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是,由于預設本身是隱含在其他語句中的命題,因此,對預設的邏輯性質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首先,預設在不同語句中的突出程度是不相同的。對于一般疑問句中的預設,如語句“你還在虐待你的父母嗎”中的預設,往往容易受到答話人的忽略,因此,當一個人回答“否”的時候,我們不能由此根據(jù)預設的語義分析推出他以前曾經虐待過父母的結論,也有可能對方的意思僅是說他從未虐待過父母,而預設本身只是我們強加給對方的一種命題態(tài)度,而并非對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對于特指疑問話語中的預設,如語句“你為什么虐待你的父母”,該種語句是就預設本身來提問的,相對來說,預設本身并不會被對方所忽略,因此,我們可通過對方的回答來確認預設的真假,并在一定程度上作為證據(jù)采納。其次,即使是特指疑問話語中的預設已經被對方所認同,我們也不能輕信口供,要始終樹立“證據(jù)第一”的思想,重證據(jù),重調查研究,做到既重視口供,又不輕信口供,堅持訊調結合,反對單純“坐堂問案”;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采取各種對策,獲取真實的口供,無論有罪的供述還是無罪的辯解,都要認真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jù)。最后,要防止借預設為手段行引供之實。所謂引供,是指辦案人員在詢問中按照自己的推想和假設引導犯罪嫌疑人供述問題。常見的引供方式有兩種:一是明引。即將辦案人的推想和假設告訴犯罪嫌疑人,讓他們承認這是事實;或者向犯罪嫌疑人提出幾種可能性,讓其承認辦案人認為滿意的一種。二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電動校車租賃與安全保障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茶樓裝修進度款支付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礦長勞動合同附礦山安全生產技術改造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綠色建筑節(jié)能減排項目合作協(xié)議書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許經營合同:品牌授權方與加盟商之間的經營權授予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移動應用開發(fā)技術服務分包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能源倉儲場承包合同戰(zhàn)略能源儲備合作協(xié)議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菜園大棚蔬菜種植與農業(y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河南地區(qū)事業(yè)單位100人招聘合同(人才引進專項)3篇
- 2025年度校園安全保衛(wèi)與安保人員招聘合同3篇
- 部編新改版語文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
- 2025年北京鐵路局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藥品招商營銷概論》課件
- 曙光磁盤陣列DS800-G10售前培訓資料V1.0
- 寺廟祈?;顒臃桨?共6篇)
- 2025年病案編碼員資格證試題庫(含答案)
- 企業(yè)財務三年戰(zhàn)略規(guī)劃
- 提高膿毒性休克患者1h集束化措施落實率
- 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qū)2024-2025學年八年級數(shù)學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 主播mcn合同模板
- 2024測繪個人年終工作總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