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德治與法治一、教學目標:1、理解德治與法治的內涵;2、明確德治與法治的關系。二、教學重點:1、德治與法治的關系;2、提高德治與法治意識。1德治與法治一、教學目標:1導入語:法律與道德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不可分離,二者的關系是一個歷史與現實中永恒的話題。人類的法律發(fā)展史告訴我們,從法律的產生到法治的實現就是一個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進的過程。道德法律化強調人類的道德理念鑄化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過程;法律道德化強調法律內化為人們的品質、道德。2導入語:2主要內容:一、德治與法治的內涵二、德治與法治的關系三、提高德治和法治意識,德法并舉3主要內容:一、德治與法治的內涵3社會主義法治內涵: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確立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依法治國的基本內涵包括人民民主、法制完備,樹立憲法法律權威和權力制約四個方面。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國的政治基礎,法制完備是法治國家的重要標志,樹立憲法和法律權威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權力制約是依法治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4社會主義法治內涵:1997年,黨的十五法治概念的歷史沿革1.先秦時期法家的政治哲學思想,強調法律制度在國家治理中的權威地位。如代表人物之一商鞅主張:“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保ā妒酚洝ど叹袀鳌罚?.把“法治”提升到“主義”的高度是近代思想家梁啟超,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把法治與民主聯系起來。5法治概念的歷史沿革1.先秦時期法家的政治哲學思想,強調法律這里所說的法治指的是依據法律管理國家和民眾的各種事務的一種政治結構。與先秦法家思想的不同之處在于其建立在民主社會的基礎之上。法治最早可追溯到亞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論,亞里士多德提出的法治包括兩點,一是有優(yōu)良的法律,二是優(yōu)良之法得到民眾普遍遵守,這個思想得到了后來者的發(fā)揚,并構成了當代法治思想的核心與精髓。
6這里所說的法治指的是依據法律管理國家和民眾的各種事務的一種政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法治包含兩個部分,即形式意義的法治和實質意義的法治,是兩者的統(tǒng)一體。形式意義的法治,強調“以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治國方式、制度及其運行機制。實質意義的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約權力”、“保障權利”的價值、原則和精神。形式意義的法治應當體現法治的價值、原則和精神,實質意義的法治也必須通過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運行機制予以實現,兩者均不可或缺。7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法治包含兩個部分,即形式意義的法治和實質社會主義法治要求1.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2.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價值取向;3.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4.法律權威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8社會主義法治要求1.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當前法治存在的問題(一)公民法律素質有待提高基層群眾大多數文化水平較低,民主法制意識欠缺,法治觀念淡薄。有的人在自身合法權利被侵害時,不能正確反映訴求,不懂得運用法律武器維權,要么渾然不知,以“法盲”形態(tài)出現;要么畏于權勢,忍氣吞聲;要么置法律而不顧,“以暴制暴”,導致違法犯罪。有的農民法律知識缺乏,無視法律,排斥法律權威,崇尚“無訟有德”、“權大于法”,喜歡采取越級上訪、聚眾鬧事、圍堵政府機關來解決問題。個別公職人員缺乏職業(yè)道德,知法犯法、以權壓法的現象仍然存在。
9當前法治存在的問題(一)公民法律素質有待提高9當前法治存在的問題(二)法律制度不夠完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立法速度較快,截止2010年,已頒布法律236部、行政法規(guī)690個、地方性法規(guī)8600個,基本建成法律體系。但部分法律質量不高,效果不佳。一些法律、法規(guī)的邏輯結構不嚴密,條文規(guī)定過于原則,缺乏可操作性。法律體系不健全,沒有及時進行立、改、廢活動,造成一些法律、法規(guī)的內容相互抵觸,影響法律的整體和諧。在法律之間,基本法和單行法之間,法律法規(guī)與實施細則之間,原則規(guī)定與具體措施之間,還沒有完全配套,在整個法律體系中出現了“斷層”和“缺項”。如按照簡易程序罰款,1996年《行政處罰法》規(guī)定數額為50元,而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為200元。
10當前法治存在的問題(二)法律制度不夠完善10(三)實施法治不夠徹底
人民代表大會作為權力機關其實際權力并未完全到位,立法機關在行使立法權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權力資源和程序保障。根據憲法規(guī)定,行政機關由權力機關產生并接受其監(jiān)督。但實踐中,行政權對立法權的干預太大,因而導致一部分法律帶有明顯行政部門利益的色彩,使法律的公正性、權威性、可行性受到影響。由于財權、人事權都掌握在黨政部門手中,司法機關相對獨立性程度較低,抗干擾能力較差。執(zhí)法不嚴、司法不公問題依然存在,造成法治化進程緩慢。執(zhí)法者與管理相對人缺乏交流溝通,互相戒備排斥,甚至對立、對抗;個別執(zhí)法者方式簡單粗暴;有的甚至吃、拿、卡、要,收受賄賂;辦“關系案、人情案”,執(zhí)法不文明、不規(guī)范,未能體現法律的權威。
11(三)實施法治不夠徹底
人民代表大會作為權力機關其實際權力并(四)封建思想觀念根深蒂固
長期以來,中國社會存在“官從政法、民從私約”傳統(tǒng)習慣。一些基層干部“重人治、輕法治”。強調人治而藐視法治,漠視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對民主法治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習慣用人治來管理,忽視運用法治手段解決問題;錯誤認為群眾的法律意識增強了,工作就越來越難做。或者口說法治,實為人治,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部分領導“重經濟建設、輕法治建設”。沒有擺正二者的辨證關系,認為現在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fā)展經濟是第一要務;認為經濟建設是硬指標,是大事,法治建設工作是軟任務,可有可無,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一些執(zhí)法人員“重實體、輕程序”,認為主要結果正確,就不管過程是否合法。程序意識淡薄,忽視行政權力的規(guī)范運作。
12(四)封建思想觀念根深蒂固
長期以來,中國社會存在“官從政法(五)社會治安形勢趨于復雜
社會矛盾糾紛和不穩(wěn)定因素增多。糾紛的主體、案件的形式、潛在的問題越來越趨于多樣化、復雜化。因土地承包、征地拆遷等引發(fā)的糾紛有增無減,上訪行為和群體性事件不斷增多,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治安案件和侵財類刑事案件頻發(fā),賭博、傷害類案件時有發(fā)生。農民犯罪率較高,例如,2006年,河南章丘長清區(qū)法院判處刑罰的308名罪犯中,農民274人,占罪犯總數的89%,且多為故意傷害、盜竊、搶劫、交通肇事等類型犯罪;社會黑惡勢力猖狂,侵害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破壞和諧穩(wěn)定。13(五)社會治安形勢趨于復雜
社會矛盾糾紛和不穩(wěn)定因素增多。糾(六)基層自治難以落實
現行的《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存在缺陷,使基層自治制度難以落實。城市化進程中農村法治成為薄弱環(huán)節(jié)。
建設法治國家,重點在基層,難點在農民。然而部分村民自治組織不健全,自治機制缺乏活力,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不到位,村民自治流于形式。兩委關系不明確。村委會議事、決策的民主程度不高,群眾很少參與,缺乏公開透明;農民選舉意識差,出現“賄選”、“家族控選”現象。村民自治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名存實亡。因村財管理、土地征用、房屋拆遷、宅基地建房等矛盾糾紛增多,征地補償范圍窄,計算方法不科學。涉農行政執(zhí)法的不規(guī)范,涉農維權的艱難。影響人們對法律權威的看法和對民主法治建設的信心。
14(六)基層自治難以落實
現行的《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和《村民委以德治國思想的提出2000年6月,江澤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法律與道德作為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都是維護社會秩序、規(guī)范人們思想和行為的重要手段,它們互相聯系、互相補充。法治以其權威性和強制手段規(guī)范社會成員的行為。德治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道德規(guī)范和法律規(guī)范應該互相結合,統(tǒng)一發(fā)揮作用。"2001年1月,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他明確提出了"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的治國方略。15以德治國思想的提出2000年6月,江澤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德治的內涵以德治國,就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職業(yè)道德、社會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設為落腳點,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相配套的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并使之成為全體人民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16德治的內涵以德治國,就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德治要求1.重在“官德”
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國的重要思想,對承擔著治理國家任務的各級領導干部即人們常說的“官”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為“官”者,必須有“德”,且不斷提升其自身道德修養(yǎng),才能通過言傳身教,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達到治國安邦的目的。因此,以德治國重在“官德”。17德治要求1.重在“官德”17德治要求為“官”要有“德”,是以德治國方略的固有之義。以德治國首先要求執(zhí)政黨的黨員干部通過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說服力和影響力來影響和提高社會成員的道德覺悟。
中國是一個具有德治傳統(tǒng)的國家,道德在整合社會的過程中發(fā)揮過重要作用。中國共產黨歷來十分重視道德的這種作用,要求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廉潔奉公,忠于職守,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黨的領導干部要為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18德治要求為“官”要有“德”,是以德治國方略的固德治要求2.加強職業(yè)道德教育職業(yè)道德是人們對本職工作的態(tài)度和認識。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道德發(fā)展是與經濟基礎相適應的,越是完備、成熟的市場經濟就越顯得理性,越是競爭充分的市場經濟就越依賴道德與之相契相合、良性互動。所以,在目前市場經濟日益發(fā)展和深入時期,糾正道德失范,重建市場信譽,造就信用經濟,成了人們的共識。19德治要求2.加強職業(yè)道德教育192.加強職業(yè)道德教育改革開放以來,由于新舊體制的交替和新舊矛盾的沖突,加上人們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準確認識,片面強調物質利益,使職業(yè)道德出現了一些滑坡現象:一是價值觀念發(fā)生錯位。拜金主義盛行,見利忘義、唯利是圖、損公肥私四處蔓延,吃、拿、卡、要等行業(yè)不正之風存在。二是道德評判出現偏差。對那些靠鉆政策空子的人,一些人將其敬若神明,佩服得五體投地,一些行業(yè)和部門,亂攤派、亂罰款、亂收費,中飽私囊,把職業(yè)道德置于腦后。三是社會道德心理失衡。部分職工對主人翁地位出現失落感,在思想觀念上,淡化了集體觀念,忘掉了集體利益,導致了職業(yè)道德的倒退。202.加強職業(yè)道德教育20德治要求3.提高公民社會公德意識我們現在正進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公民道德就是和諧社會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每一個人都必須具備一定的公德意識。公德意識就是要求我們在公共場所里,必須履行和遵守一些約定俗成的思想,或制訂的規(guī)章制度。公德意識的有無或強弱,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具體體現,它代表一個人的修養(yǎng)水平和文明程度。對一個民族或國家來說,公民的公德意識如何,直接與該民族或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發(fā)達程度息息相關,因此,公德意識是民族和國家的形象,在一個城市里,市民的公德意識,直接影響城市的形象。21德治要求3.提高公民社會公德意識21經常不斷地學習,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干燥定性機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技術方案合同范本
- 糯爛異香豬頭肉
- 臘汁肉的誘惑
- 2025年中國醋酸酯淀粉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消防應急預案演練方案(22篇)
- 2024年廢舊鋰離子電池綜合回收循環(huán)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
- 2025年中國孤兒藥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一年級上冊知識點語文
- 2025年中國獸用藥品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方案
- 【MOOC】影視鑒賞-揚州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清單安全管理措施
- 高壓輸電線路質量、檢查、驗收培訓課件
- 混合型頸椎病課件
- 2024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實施方案
- 電動車維護與保養(yǎng)操作手冊
- 陶藝課程課件
- 10.1文化自信與文明交流互鑒【中職專用】高一思想政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蘋果電腦macOS效率手冊
-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閱讀總24篇(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