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十校聯(lián)賽”一等獎_第1頁
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十校聯(lián)賽”一等獎_第2頁
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十校聯(lián)賽”一等獎_第3頁
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十校聯(lián)賽”一等獎_第4頁
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十校聯(lián)賽”一等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從漢到元)

兩漢時期,皇帝對丞相待之以禮。丞相覲見皇帝時,皇帝起立,賜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還要親自去探視。隋唐時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著同皇帝議事。據(jù)說是宋太祖改變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質(zhì)等人向宋太祖奏事,開始大臣們還坐著,宋太祖稱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讓大臣們近前指給他看。等范質(zhì)等人回到原處,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議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規(guī)定“大朝議”須“眾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時間特別長,以至于大臣們都備有特別的護膝。

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禮儀變化,說明了什么問題?君權加強,相權削弱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演進:君權與相權的斗爭漢、唐、宋削弱相權的主要措施朝代主要措施漢(武帝)唐宋頻繁任免丞相、設置中朝三省六部制參知政事(副宰相)、三司、樞密院1.從漢至元,君主通過兩種方式打擊相權,①是增加相數(shù),②是分割相權。2.一方面加強了君主專制,另一方面提高了行政效率,解決了事多人才少的問題。結論:二、監(jiān)察制度1、代表制度:2、評價:刺史制度(時間、概況、意義)(見書本)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進:中央與地方的斗爭秦漢:唐:宋:元:明:清:郡——縣(州——郡——縣)道——州——縣路——州——縣行省——路——府——州——縣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府——縣省——道——府——縣漢武帝時期丞相任職離職情況表:

姓名離職原因任職時間竇嬰免職1年又2月許昌免職3年又8月田蚡去世3年又9月薛澤免職7年又6月公孫弘去世2年又4月李蔡畏罪自殺3年嚴青翟畏罪自殺2年又10月趙周下獄死2年又7月石慶去世8年又3月公孫賀下獄死12年又2月劉屈氂下獄腰斬1年又2月田千秋(漢昭帝時去世)2年漢武帝在位54年間,先后用相13人.其中除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之外,有3人被免職,2人畏罪自殺,3人被下獄處死.政府高層官員受到嚴厲處置數(shù)量如此之多,在歷史上是空前的.皇帝尚書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九卿

中朝外朝決策機構執(zhí)行機構中朝的設置說明了什么?中朝制度的設置是皇權強化的結果和表現(xiàn)皇帝中書?。ú輸M)門下?。▽徍?駁回)尚書?。▓?zhí)行)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政事堂特點:相權一分為三;各部門分工、合作,監(jiān)督、牽制,保證了君權的獨尊。腹里宣政院轄地元代中央對地方行省的節(jié)制措施:1、政治、軍事、財政權力節(jié)制;2、定期覲見述職制度;3、中央監(jiān)察;4、省官互遷制度。有人說:“元代的行省制度是君主專制制度在地方得到強化的主要表現(xiàn)”,其依據(jù)是什么?

思考行省制度確立的意義?四、選官制度的變化世官制察舉制科舉制(九品中正制)

思考:選才標準有什么變化?選拔方式有什么變化?哪一種更具有歷史進步性?世官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實行時間

先秦時期秦漢至魏晉南北朝隋唐至明清時期方式世襲察訪推薦考試標準門第出身德才(門第出身)德才

唐太宗在金殿瑞門見新科進士魚貫而出,得意地說:“天下英雄,入吾轂中?!泵鞔枷爰翌櫻孜鋭t說:“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p>

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科舉制的看法。

小結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漢朝——元朝)君權加強,相權削弱監(jiān)察體制的完善選官制度的進步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通過學習從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說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具體特點:一、中央行政制度:君權加強,相權削弱;二、地方行政制度: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三、監(jiān)察制度和選官制度:也有利于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強化思考最大特點: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不斷強化1.在中國古代長期存在著“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和沖突,為解決這一矛盾,各個朝代采取了許多措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漢武帝頻繁任免丞相,改變丞相位尊權重的傳統(tǒng)

B.

漢武帝破格選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官僚機構

C.

隋唐時期設立三省,分散丞相權力

D.

宋代設立參知政事,廢除丞相D2.科舉制度的進步作用不包括A.

擴大了官吏來源B.

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zhì)C.

有利于世家大族壟斷仕途D.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政局的穩(wěn)定C3.漢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特征有()

A.中央對地方控制加強

B.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各縣和村

C.主要地方官職可世代沿襲

D.地方擁有較獨立的行政體系A4.元朝的行省制度()①有效地加強了對遼闊疆域的管理②進一步加強對便將地區(qū)的管轄③促進了中央集權制度的完善④有利于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D5.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

A.地方勢力的削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