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考類漢語言文學自考美學歷年高頻考題帶答案難題附詳解_第1頁
2023年自考類漢語言文學自考美學歷年高頻考題帶答案難題附詳解_第2頁
2023年自考類漢語言文學自考美學歷年高頻考題帶答案難題附詳解_第3頁
2023年自考類漢語言文學自考美學歷年高頻考題帶答案難題附詳解_第4頁
2023年自考類漢語言文學自考美學歷年高頻考題帶答案難題附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自考類漢語言文學自考美學歷年高頻考題帶答案難題附詳解(圖片大小可自由調(diào)整)第1卷一.歷年考點試題黑鉆版(共50題)1.就崇高的起源看,崇高不在對象,而在人類自身的______A.思想B.感想C.想象D.精神2.傳統(tǒng)上,藝術分兩部分,是美術和______A.語言藝術B.建筑C.文學藝術D.音樂3.作為一種審美范疇,優(yōu)美表征著人在實踐活動中所達到的

A.超越狀態(tài)B.和諧狀態(tài)C.體驗狀態(tài)D.享樂狀態(tài)4.不屬于天才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的是

A.藝術敏感B.藝術技巧C.靈感D.記憶力5.審美對象的非實體性6.審美經(jīng)驗活動中最為活躍的因素為______A.情感活動B.想象活動C.感知活動D.理解活動7.中國先秦的詩教和樂教的美育方式是一種______A.情感教育B.藝術教育C.理想教育D.人格教育8.為什么不能把美育等同于人格教育?9.審美趣味10.簡述藝術的存在方式。11.最具有人的本質(zhì)性的存在方式是______A.審美活動B.審美經(jīng)驗C.審美關系D.審美評價12.審美態(tài)度13.論述藝術接受的主體性。14.舉例論述悲劇審美形態(tài)的特征。15.藝術品賴以存在的媒介屬于藝術品的______。A.物質(zhì)實在層B.形式符號層C.意象世界層D.意境超驗層16.提出“藝術是人類情感符號形式”的學者是______A.柏格森B.榮格C.克萊夫·貝爾D.蘇珊·朗格17.審美是一種______。A.理性活動B.人生實踐C.認識活動D.高級的人生境界E.精神享受18.下列美學家中,屬于經(jīng)驗主義一派的有______A.荷加茲B.哈奇生C.休謨D.托馬斯·門羅E.克羅齊19.審美理解20.審美活動得以存在的根基是______A.審美需要B.審美理想C.審美趣味D.審美意識E.審美對象21.美學中貫穿始終的理論基石是

A.審美教育B.審美形態(tài)C.審美活動D.美感22.古代希臘社會就產(chǎn)生了三大著名悲劇作家______A.埃斯庫羅斯B.索福克勒斯C.歐里庇得斯D.赫拉克利特E.阿里斯托芬23.馬克思認為,美感產(chǎn)生于______A.勞動實踐把主體力量對象化的過程B.動物向人的自然進化過程C.人的本能的升華過程D.人的自我表現(xiàn)的過程24.美育是藝術教育的規(guī)定只揭示了美育的

A.間接效應B.中介因素C.主要形式D.終極價值指向25.千百年來人們不否認藝術的存在,從根本上講藝術本體論就是______A.藝術存在論B.藝術形式論C.藝術行動論D.藝術功能論26.最基礎的實踐活動是______A.認識活動B.祭祀活動C.物質(zhì)生產(chǎn)活動D.審美活動27.首先把辯證思維的方法引進悲劇理論的美學家是______A.亞里士多德B.黑格爾C.尼采D.馬克思28.藝術表現(xiàn)說的代表人物有______A.榮格B.弗洛伊德C.克羅齊D.德拉克洛瓦E.亞里士多德29.下列學說中,從藝術本質(zhì)角度界定藝術的有______。A.模仿說B.表現(xiàn)說C.有意味的形式說D.符號說E.載道說30.意象的生產(chǎn)31.下列關于荒誕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______A.荒誕是一種現(xiàn)代審美形態(tài)B.荒誕是入的異化與局限性的表現(xiàn)C.荒誕是對人生存在的無意義狀態(tài)的體悟D.從內(nèi)容看,荒誕更接近于喜32.審美驚異的產(chǎn)生所依賴的主客體條件是

A.主體具備審美修養(yǎng)與審美能力B.主體具備一定的理性思維能力C.客體具備某種獨特之處D.客體具備某種合理之處E.主體熟知和理解客體33.審美經(jīng)驗是______A.純粹的感性活動B.純粹的理性活動C.一種理性直觀活動D.感性直觀和本質(zhì)直觀的統(tǒng)一34.使荒誕戲劇紅極一時的代表作是______A.《奧林亞》B.《包扎耳朵的自畫像》C.《薩達那帕拉之死》D.《等待戈多》35.請簡要回答審美感知具有的特點。36.審美活動應當排除

A.情感因素B.直接功利性C.合目的性D.現(xiàn)實意義37.亞里士多德認為一切藝術都是______A.人類的主觀愿望B.神靈的憑附C.現(xiàn)實的模仿D.理念的模仿38.簡述審美教育與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藝術教育的主要區(qū)別。39.簡述悲劇的主要特征。40.在審美經(jīng)驗中起主導作用的感官有______A.視覺B.聽覺C.嗅覺D.味覺E.觸覺41.提出“勞動先于藝術,功利先于審美”的是

A.列寧B.斯大林C.恩格斯D.普列漢諾夫42.簡述審美經(jīng)驗的基本性質(zhì)。43.試述美育的目的。44.審美活動無功利45.對雕塑的審美要從哪幾個方面展開?46.喜劇47.藝術品賴以在時空中存在的實體和媒介是指

A.物質(zhì)實在層B.形式符號層C.意象世界層D.意境超驗層48.有我之境49.下列作品中,體現(xiàn)“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理念的作品是______A.《俄狄浦斯王》B.《竇娥冤》C.《安提戈涅》D.《拉奧孔》50.藝術品與其他精神產(chǎn)品的根本區(qū)別在于

A.藝術品需要依賴于一定的物質(zhì)資料B.藝術品是一種人工制品C.藝術品主要是意象思維的結晶D.藝術品在創(chuàng)造上需要一定的技藝第1卷參考答案一.歷年考點試題黑鉆版1.參考答案:D[考點]對崇高起源的理解[解析]就崇高起源看,崇高不在對象,而在人類自身的精神,是人對自身力量勝利的愉快,對自己本身使命的崇敬。2.參考答案:A[考點]藝術的傳統(tǒng)分類[解析]傳統(tǒng)上,藝術分成美術與語言藝術兩部分,后者指語言、講話和推理的表達技巧。美術一詞譯自于法語,偏重于純審美的目的,簡單美,即偏重于美。3.參考答案:B4.參考答案:D[解析]天才獨特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主要表現(xiàn)為藝術敏感(感受力)、藝術想象力、藝術技巧和靈感等方面。5.參考答案:審美對象的非實體性:指的是審美對象不僅不是一種物質(zhì)實體,而且它也不是精神性的實體。它只是物質(zhì)與精神、客觀與主觀相互滲透從而熔鑄成的一種獨特意象,審美對象就存在于審美主體對具備一定審美價值屬性的客觀事物獨特的觀照和體驗之中。6.參考答案:A[考點]審美經(jīng)驗中的情感活動[解析]情感活動是審美經(jīng)驗中最為活躍的因素,它一方面構成了其他各種心理因素產(chǎn)生的誘因,另一方面又是它們進一步發(fā)展的動力。7.參考答案:D[考點]本題主要考查的知識點是美育的內(nèi)涵。

中國先秦的詩教和樂教,開啟了將藝術作為教育手段促成人格之美的傳統(tǒng),因而這種美育方式是人格教育。答案為D。8.參考答案:認為美育是人格教育,事實上是把美和善混為一談。導致美善不分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人類文明的初期,社會尚處于低級階段,統(tǒng)治者所更為關切的是等級、秩序,所有的教育都是鞏固統(tǒng)治地位的手段。另一方面是南于在古代,學科尚處于未分化的混沌狀態(tài),真、善、美熔為一爐,難以廓清。美的獨立內(nèi)涵與價值在當時不可能得以凸顯。9.參考答案:審美趣味是個人在審美活動和審美評價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愛好和傾向。能力或鑒賞力是審美趣味的內(nèi)在方面,而興趣和品位則是審美趣味的外在表現(xiàn)。10.參考答案:藝術的存在方式就是藝術的存在論。

(1)藝術首先存在于藝術的意象世界。意象是藝術品之所以為藝術品的關鍵層次,藝術的本質(zhì)體現(xiàn)于意象世界,藝術只能存在于藝術品的意象世界中。

(2)藝術只能存在于主體(人)的審美心理活動和審美經(jīng)驗中。藝術意象是一種精神存在,一種心理活動的過程和結果,是主體在藝術創(chuàng)造和欣賞時所生成的一種結合的意識形態(tài)。一方面,意象與藝術創(chuàng)作主體的審美心理活動和審美經(jīng)驗有本質(zhì)的聯(lián)系;另一方面,意象又與藝術接受主體的審美心理活動和審美經(jīng)驗有本質(zhì)的聯(lián)系。創(chuàng)作主體意識中的審美意象,經(jīng)藝術品的中介,傳遞到接受主體的意識中,經(jīng)其再創(chuàng)造而獲得生命。由此可見,藝術意象始終只能存在于藝術創(chuàng)作者和接受者的主體意識和審美心理活動中,存在于這兩個主體的審美經(jīng)驗中。

(3)藝術存在于從藝術創(chuàng)造—藝術品—藝術接受的動態(tài)流程中。藝術品是創(chuàng)作主體與接受主體之間的中介與橋梁。作為中介,藝術品有三個基本特征:他律性、形式符號性、開放性。在現(xiàn)實中,自我封閉的藝術品是不存在的,就其本質(zhì)而言,藝術品只有在向藝術家與接受者兩頭開放時才能成為現(xiàn)實的藝術品。即藝術存在于從藝術創(chuàng)造—藝術品—藝術接受的動態(tài)流程中。11.參考答案:A[解析]審美作為人類一種基本的活動方式,它就存在于人類豐富的現(xiàn)實生活中,從根本上說,審美的需要就內(nèi)在于人類特殊的生命活動中,審美活動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種最具本質(zhì)性的存在方式。12.參考答案:是指主體在擺脫了日常的功利和實用態(tài)度之后,所產(chǎn)生的一種觀照、欣賞的態(tài)度,主體是否具有這樣一種態(tài)度是它能否與對象建立審美關系并進入審美活動的關鍵。13.參考答案:

(1)藝術意象的再創(chuàng)造是審美對象在被接受過程中的現(xiàn)實生成。接受者不可能直接領悟到創(chuàng)造者的藝術意象,而是調(diào)動主體性因素對創(chuàng)造者提供的一個文本和形式符號進行意象的創(chuàng)造。那么,它的意象重建就是在文本的解讀過程中的重建。而每個不同的接受者對文本的解讀都是不同的。

(2)藝術接受的主體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視界”。西方接受美學認為,人自身的生理素質(zhì)、文化教育、傳統(tǒng)積淀以及所處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等,形成了每個藝術接受者在接觸藝術之前的主體境況,包括其自身的敏感度、想象能力、文化基礎、藝術修養(yǎng)、審美趣味以及傳統(tǒng)影響、現(xiàn)實社會變化的影響因素等等,造就了接受者的接受眼光和特定審美文化心理結構,即“期待視界”。

(3)藝術品形式的結構,是一個特殊的結構。波蘭哲學家羅曼·英伽登認為,文學作品提供給接受者一個“圖式化”結構框架,其中有許多空白和不確定點,讀者只有在一面閱讀一面將它具體化時,作品的主題意義才逐漸表示出來。

(4)不但文學作品,一切藝術品皆然,只提供了一個較為模糊的、概括的總體形式架,需要接受者主體性的參與。填補圖式結構中的空白,使其不確定的意象確定下來,才能重建起具體的意象體系。14.參考答案:必須舉例說明以下3點:

(1)悲劇通過對人生存在的否定性體驗,從而展現(xiàn)對人生存在的肯定。

(2)悲劇的審美沖突體現(xiàn)的是人與自然、社會及自身存在的沖突和超越。

(3)悲劇的情感體驗是一種人生實踐存在的深層體驗。15.參考答案:A[考點]藝術論-藝術的構成→藝術作品的層次結構

[解析]物質(zhì)實在層是指藝術品賴以在時空中存在的物質(zhì)實體和媒介,如大理石、畫布、顏料、紙、舞臺、鉛字、銀幕、膠卷、錄像帶等。它是就藝術品首先作為物質(zhì)實體,是由各種物質(zhì)材料構成的存在而言的。形式符號層:各類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指向意象世界的形式符號,如色彩、線條、形體、音符、旋律、詞語等,它們構成藝術品的第二層次。如果說物質(zhì)實在層是它的間接性物質(zhì)存在,那么形式符號層則是藝術品的直接性物質(zhì)存在。意象世界層是指建立在前兩個層次基礎上的、非現(xiàn)實的、展現(xiàn)人類審美經(jīng)驗的、能轉化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這是藝術品結構的核心層次。意境超驗層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蘊含著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故本題選A。16.參考答案:D[解析]當代美國女哲學家蘇珊·朗格提出,藝術是人類情感的符號形式,是一種非邏輯非抽象的符號,具有表現(xiàn)情感的功能。17.參考答案:BDE[考點]審美教育論→美育的目的

[解析](1)審美活動是人生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在極其豐富復雜的人生實踐中必然會與世界形成各種各樣的關系,在心靈上也必然會達到不同樣式的生存狀態(tài),生成不同層次的人生境界。(2)審美境界便是人生境界中比較高層次的一種。各種人生境界的生成,一方面必須依賴于以使用和制造工具(科學技術)為主導的現(xiàn)實生產(chǎn)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文化,另一方面又必須依賴于人對自然、社會不斷認識(智慧)所積淀而成的精神文化,審美的境界就是人類物質(zhì)文化與精神文化之間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由沖突而和諧,最終凝聚而達到的一種現(xiàn)實狀態(tài),它彰顯出人類由愚昧而智慧、由野蠻而文明、由片面而全面、由分裂而完整的生存境遇的不斷提升。(3)審美是一種精神享受。故本題選BDE。18.參考答案:ABC[考點]本題主要考查的知識點是審美經(jīng)驗理論的歷史回顧。

D項屬于新自然主義的代表,E項屬于傳統(tǒng)的思想家。答案為ABC。19.參考答案:(1)是在把握對象感性形象基礎上做出具有普遍性的審美判斷和評價。

(2)有非概念性和多義性。20.參考答案:ABC[考點]審美活動得以存在的根基[解析]審美需要、審美理想、審美趣味等構成的動力機制建筑了審美活動得以存在的根基和控制平臺。只有當人在自然需要的基礎上產(chǎn)生出審美需要時,才既為審美的歷史發(fā)生,又對審美的邏輯起點注入動力。只有審美理想的召喚,才使自然需要變成審美需要,并使審美需要擺脫欲望而走入現(xiàn)實并不斷進步;還是審美理想,使人得以實現(xiàn)對現(xiàn)實的超越。而在向審美理想的超越過程中,審美趣味起著綜合的掌控作用。所以答案選ABC。21.參考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的知識點是美學研究的基本問題。[要點透析]美學理論從審美活動出發(fā),最后也是通過審美活動落實到審美教育上,因此,審美活動可以說是美學中貫穿始終的理論基石。答案為C。22.參考答案:ABC[考點]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解析]古代希臘社會就產(chǎn)生了埃斯庫羅斯、索??死账?、歐里庇得斯三大著名悲劇作家,在他們的作品中,幾乎都滲透著“命運”觀念的主題。23.參考答案:A[考點]本題主要考查的知識點是審美活動中的主體與對象。

馬克思認為美感是實踐活動的歷史產(chǎn)物,是主體力量在對象化的過程中產(chǎn)生并得到確認的。答案為A。24.參考答案:C25.參考答案:A[考點]本題主要考查的知識點是藝術的存在方式。

本體論是西方哲學中研究世界本原或本性的最根本部分,也可譯為存在論,藝術存在論是最接近藝術本體的問題,從沒有人否認藝術的存在。答案為A。26.參考答案:C[考點]最基礎的實踐活動[解析]我們講審美活動是人類的基本活動和生存方式之一,實際上是講審美活動在人類所有活動中的地位問題。人生存于這個世界之上,處于不斷的生活實踐之中。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就是實踐活動,物質(zhì)生產(chǎn)活動是最基礎性的實踐活動,但不是全部,而審美乃是這種實踐活動的一種形態(tài)、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27.參考答案:B[解析]記憶型題目,黑格爾對美學理論的最大貢獻便在于他把辯證思維的方法運用到了悲劇現(xiàn)象的論述之中,正確答案為B。28.參考答案:CD[考點]本題主要考查的知識點是表現(xiàn)說的相關知識。

表現(xiàn)說是由于西方18、19世紀浪漫主義思潮標榜“自我表現(xiàn)”,沖破了“模仿說”的羅網(wǎng)才開始興起的。其代表人物有德拉克洛瓦、克羅齊。答案為CD。29.參考答案:ABCD[考點]藝術論→藝術的存在方式

[解析]從藝術本質(zhì)角度界定藝術的有模仿說、表現(xiàn)說、有意味的形式說、符號說。從藝術起源角度定義的有游戲說、集體無意識說。從藝術功能角度定義的,有載道說(或教化說)、娛樂說。故本題選ABCD。30.參考答案:(1)意象的生產(chǎn)意味著藝術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物態(tài)化和物化的表達。

(2)這里的生產(chǎn)既有生命孕育分娩的意思,即事物的從無到有,存在的由隱到顯。

(3)同時又有工藝制作、生產(chǎn)之含義。31.參考答案:D[解析]運用排除法,可判斷ABC三選項都與荒誕的定義相關,D選項錯誤。從內(nèi)容上看,荒誕更接近于悲,因為荒誕展現(xiàn)的是與人敵對的東西,是人和自然、社會最深的矛盾。32.參考答案:AC[解析]審美驚異的產(chǎn)生既依賴于主體一定的自身條件,也依賴于對象本身一定的客觀條件。從主體方面來說,必須具備相當?shù)膶徝佬摒B(yǎng)和審美能力,否則,最美的音樂對于不辨音律的耳朵來說也是毫無意義的。從對象方面來說,也必須具備某種獨特之處,否則就不可能使人產(chǎn)生真正的驚異。33.參考答案:D[解析]記憶性題目,B項純粹的理性活動即是審美經(jīng)驗的定義。34.參考答案:D[考點]荒誕戲劇的代表作[解析]1953年,貝克特《等待戈多》上演成功,使荒誕喜劇紅極一時。35.參考答案:審美感知具有一系列自己的特點。首先,審美感知作為審美經(jīng)驗的一種構成要素,當然有自己不同于一般感知活動的特點,審美感知總是與情感活動緊緊交織在一起。其次,審美感知具有積極的選擇能力。最后,審美感知總是以完形的方式來把握對象,具有整體性的特點。36.參考答案:B[解析]審美是一種在自身中排斥直接的功利性,但又在其根底里與人類整體的生存與發(fā)展血脈相通的特殊活動。審美活動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為目的,它必須以擺脫直接功利目的為前提。當主體囿于直接的功利目的時,他不可能成為審美主體,客體也不會作為審美對象向他呈現(xiàn)。37.參考答案:C[考點]本題主要考查的知識點是藝術的形態(tài)。

本題屬于美學理論常識,要求考生理解記憶。38.參考答案: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藝術教育是美育內(nèi)涵的三種主要觀點,即認為美育是人格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美育是藝術教育。而實際上美育與其有明顯的區(qū)別。

(1)人格教育主要是一種道德教育,它與美育相關,但不能等同。把美育看成是人格教育也只是指出了美育的間接效應和終極指向,而未能揭示出美育獨有的價值內(nèi)涵。

(2)把美育界定為情感教育也只是把握了美育的中介形式及其直接效應,卻未能揭示出美育獨有的價值目標。

(3)審美教育和藝術教育雖然都離不開藝術,但它們的目的和方法卻不同。美育是藝術教育的規(guī)定只是揭示了美育的主要形式,但它看不到除藝術外,還有很多自然審美現(xiàn)象和社會審美現(xiàn)象可以充當審美教育的教材和媒介。藝術教育要培養(yǎng)藝術人才,而美感教育則是要達到全面培養(yǎng)人的目的。39.參考答案:(1)悲劇通過對人生存在的否定性體驗,從而展現(xiàn)對人生存在價值的肯定。

(2)悲劇的審美沖突體現(xiàn)的是人與自然、社會及自身存在的沖突和超越。

(3)悲劇的情感體驗是一種人生實踐存在的深層體驗。40.參考答案:AB[考點]各器官的作用。[解析]人的感覺當然是通過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來進行的,但它們在審美經(jīng)驗中所起的作用卻不是相同的。其中,視覺和聽覺無疑起著主導作用,而其他如味覺、嗅覺和觸覺則只能起到輔助作用。41.參考答案:D42.參考答案:(1)審美經(jīng)驗是指人在審美活動中與對象所形成的審美關系,是審美對象在具體的審美活動過程中被構建并得到感受和評價的動態(tài)

(2)審美經(jīng)驗在根本上是人生實踐的一種重要形式。藝術活動本身是藝術家審美的人生實踐,它是與藝術家探求人生真諦,追求藝術真理的人生實踐相統(tǒng)一的。因此藝術家的審美經(jīng)驗具有人生實踐的性質(zhì)。這種實踐性導致審美經(jīng)驗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生成性。隨著藝術作品為人們接受和欣賞,審美經(jīng)驗能幫助人們凈化自身的情感,陶冶他們的情操,提高他們的道德水平,從而對他們的人生實踐起到正確的導向作用。43.參考答案:(1)美育是要使人精神上能夠獲得解放與自由,把人從自然物質(zhì)世界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上升到精神的理想境界,進入一種順應自然,與天地同體的和諧境界。

(2)美育是一種愛美的教育,愛美是人的天性,當人按自己的目的改造自然,使自然取得符合他的目的形態(tài),他就感到滿意和愉快,從而產(chǎn)生了美感。

(3)美育著重于使人們審美感受的能力得到訓練、鑒賞水平得到提高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培養(yǎng),最終使人的個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發(fā)展。

(4)美育根本上就是一種特殊的人生境界的教育。審美境界是一種自由的人生境界,而在審美活動中生成的美正是這種自由人生境界的感性顯現(xiàn)??梢?,自南乃是審美境界和美生成的核心所在。而只有當人是完全意義上的人時,他才擁有自由,而當人擁有自南時,他也才能作為寫作意義上的人而擁有美。審美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要造就一種審美的人。所謂審美的人,就是具備敏銳的審美能力、良好的審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完善的心理結構、豐富的個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熾熱的理想追求的人。審美教育的這一根本目的,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義可轉化為兩方面的內(nèi)容:即美的形式的教育與審美理想教育,前者屬于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是審美教育的基礎,后者則要求把審美的自由人生境界轉化為受教者自覺的價值追求,體現(xiàn)著美育的根本主旨。44.參考答案:審美活動無功利性,是說審美活動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為目的,相反它還必須以擺脫直接功利目的為前提。被某種有限的功利目的所操縱、所支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