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外匯交易到兩千年前的佛教寺院遺址的發(fā)現(xiàn)與初步研究_第1頁
從一外匯交易到兩千年前的佛教寺院遺址的發(fā)現(xiàn)與初步研究_第2頁
從一外匯交易到兩千年前的佛教寺院遺址的發(fā)現(xiàn)與初步研究_第3頁
從一外匯交易到兩千年前的佛教寺院遺址的發(fā)現(xiàn)與初步研究_第4頁
從一外匯交易到兩千年前的佛教寺院遺址的發(fā)現(xiàn)與初步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一外匯交易到兩千年前的佛教寺院遺址的發(fā)現(xiàn)與初步研究

目錄b2.100%的佛教寺廟遺址。一中心研究的必要性自384年佛教正式傳入百濟后,漢城(今首爾)、熊津(公州)、泗沘(扶馀)等地陸續(xù)開始修建寺院。但從目前的發(fā)掘調查結果看,除扶馀地域外,首爾、公州等地并未發(fā)現(xiàn)百濟時期佛教寺院遺址(圖一)。迄今扶馀與益山地域共發(fā)掘寺院遺址十余處,似均為538年百濟遷都泗沘之后所營建。最近,對日本殖民時期(1910-1945年)發(fā)掘過的百濟佛寺遺址進行了重新發(fā)掘。在發(fā)掘過程中,我們修正了以往“挖寶性發(fā)掘”所導致的一些錯誤認識,也因大量新出土的遺物而受到學界的關注,特別是銘文遺物的出土,提供了對于百濟史再研究的重要依據(jù)。依據(jù)正確方法進行的寺院遺址發(fā)掘,更有助于增強對當時寺院的伽藍配置與整體布局,以及發(fā)愿者與發(fā)愿對象等這些目前研究中取得的既有成果的認識。目前對百濟寺院遺址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百濟伽藍的配置、各種遺跡的調查現(xiàn)狀與現(xiàn)存石塔及其關聯(lián)內容的研究上,通過對百濟佛寺遺址與同時期中國佛教寺剎間的比較研究來把握百濟寺剎特征的探索則尚顯薄弱。此外,盡管從佛教傳入百濟之日起,通過雙邊交流,百濟佛教一直受到中國佛教的影響,但具體到以佛教寺剎為中心來研究這種影響的成果也不多。目前對于在百濟文化形成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南朝寺剎的發(fā)掘尚處于空白狀態(tài),研究也較為零散,這是我們在百濟寺剎研究中不得不面對的嚴峻困難。令人欣慰的是,中國現(xiàn)存有大量的古文獻資料,參照對文獻資料的梳理結果與既有的部分發(fā)掘成果,將會對我們關于百濟寺剎的比較研究大有裨益?;诖?本文先簡要介紹百濟寺剎中有集中發(fā)現(xiàn)的泗沘時期寺剎的調查現(xiàn)狀,而后通過佛教寺院遺址的分布與當時都城之間的關系等來進行與中國等地寺院的比較研究。二寺院布局及寺院制依《三國史記》、《三國遺事》、《東國輿地勝覽》的記載,538年遷都泗沘(現(xiàn)扶馀)后百濟建造的佛教寺剎中,扶馀地域以天王寺、道讓寺、白石寺迄今已知的百濟泗沘時期(538一660年)寺院遺址中,軍守里寺址定林寺址是百濟時期佛教寺院遺址中較有代表性的重要遺跡。1942年日本學者藤澤一夫對定林寺址進行了發(fā)掘,摸清了寺院從南側開始的中門—石塔一佛殿一講堂及周圍回廊的布局,清理出土若干瓦殘片,并根據(jù)講堂址出土的高麗時代瓦上所刻“大平八年戊辰定林寺大藏當草”銘文,將寺址命名為“定林寺”1979年10月15日至1980年春,以忠南大學博物館為主導的發(fā)掘隊對定林寺址進行了全面發(fā)掘,確認了該寺建筑的中門、石塔、佛殿、講堂呈中軸線排列,周圍圍以回廊,寺院布局為一塔一佛殿結構。通過對石塔左右兩側的地層發(fā)掘,并未發(fā)現(xiàn)早于石塔的木塔痕跡,因此發(fā)掘者強調指出石塔為寺院創(chuàng)建時的遺物關于軍守里寺址,日本學者石田茂作、關根龍雄、齋藤忠分別于1935年9月29日到10月11日、1936年9月14日至10月14日對其進行了兩次發(fā)掘。第二次發(fā)掘確認了南北向的南方基壇(木塔址)、中央基壇(佛殿址)、北方基壇(講堂址)與東北基壇(經幢址)、西北基壇(鐘樓址)以及佛殿左右的建筑址(西方基壇、東方基壇)1985年在為建設陵山里百濟墓地模型館而修建排水設施的工程中,發(fā)現(xiàn)了蓮花紋瓦當,后經1992年的試掘,發(fā)現(xiàn)建筑址,即陵山里寺址。同年12月4日開始,國立扶馀博物館對其實施正式發(fā)掘。發(fā)掘確認該寺中門、木塔、佛殿、講堂的一塔一佛殿布局結構(圖五),出土大量精美遺物王興寺址背靠山,前臨錦江(白馬江。圖二),1934年因出土“王興”銘文瓦而被推定為“王興寺址”東南里寺址位于扶馀郡扶馀邑東南里211-1番地(圖二),1939年4月27日起日本學者石田茂作、齋藤忠對其進行了發(fā)掘,并依據(jù)發(fā)掘成果推測東南里寺址為無塔百濟伽藍金剛寺址經國立中央博物館兩次發(fā)掘(第一次為1964年3月11日至5月6日,第二次為1966年3月16日至3月27日),其建筑呈東向排列,共確認中門、木塔、佛殿、講堂與回廊,以及回廊西側、北側的僧房址(圖八)。對塔與佛殿的調查結果顯示,二者初建于百濟時期,后經兩次重修。該寺寺名于文獻失載,現(xiàn)據(jù)寺址中出土的高麗時“金剛寺”(推定)銘文瓦與寺院前方河流名金剛川將其命名為“金剛寺”。根據(jù)發(fā)掘結果,該寺院的建立年代被推定為七世紀初扶蘇山寺址位于忠清南道扶馀郡扶馀邑扶蘇山內(圖二),1942年8月30日至9月12日,藤澤一夫與米田美代治對其進行了調查,確認這是一處帶中門、木塔、佛殿、回廊的百濟寺院遺址,但正式報告尚未刊行,因而并不能確知當時調查時發(fā)現(xiàn)的遺跡規(guī)模與性質彌勒寺址位于全羅北道益山市彌勒山南麓,據(jù)《三國遺事》卷二記載,武王應夫人善花公主的要求,在三處地點分別營建供奉彌勒三尊的佛殿與塔等,彌勒寺由此得名三寺院在羅城外的分布經過調查的百濟泗沘時期佛教寺院遺址中,除益山彌勒寺、帝釋寺外,其余大多數(shù)均集中分布于泗沘(今扶馀)。文獻中雖有384年佛教正式傳入百濟,385年在漢城(今首爾)營建寺院的記載,但至今我們并沒有在當?shù)匕l(fā)現(xiàn)百濟佛教寺院的實例在泗沘時期的佛教寺院遺址分布最為集中的扶馀地域,大部分寺址均密集分布于以現(xiàn)扶馀邑內為中心的扶蘇山城南側(圖二),那么泗沘時期寺院址與都城的相互關系自然成為值得關注的研究課題。百濟泗沘都城包括現(xiàn)在的扶蘇山城與羅城,及其外郭以青馬山城為首的周邊防御設施。發(fā)掘結果表明,扶蘇山城始建于527年,605年重修,羅城也推測于605年筑造完成位于泗沘時期羅城內部的寺院遺址以軍守里寺址、定林寺址、東南里寺址、扶蘇山寺址為代表,位于東羅城與北羅城外部的寺院址則有龍井里寺址、陵山里寺址、臨江寺址,而以王興寺址、虎巖寺址、金剛寺址為代表的寺址位于白馬江西岸(圖二)。泗沘時期都城的王宮遺跡被比定在扶蘇山城南側的官北里南側與舊衙里一帶經發(fā)掘調查的高句麗佛教寺院大部分位于平壤,高句麗佛像的出土地也以平壤最為集中。427年高句麗自國內城遷都平壤后,高句麗都城被比定在平地宮城——安鶴宮與北側的大城山城、西側的清巖里土城、南側的清湖里土城與高坊山城一帶586年高句麗遷宮城于長安城,長安城由北城、內城、中城、外城構成與高句麗相似,百濟的佛教寺院也建于都城內、外。位于羅城外部的臨江寺址東側有石城山城,南側有縣北里古墓群,位于白馬江西側的王興寺北側也有蔚城山城與王安里墓群分布,金剛寺址南側為二重山城、獅子峰山城與甑山城所在。上述這些位于羅城外的寺址周邊均有山城存在,表明其在泗沘都城體系中所扮演的防御角色我們還能從中國南北朝、隋、唐代佛教寺院的分布特點及其與都城的聯(lián)系中找到與百濟相似的比較材料。494至534年作為北魏都城的洛陽城由宮城、內城、外郭城構成洛陽內城內的寺剎或位于銅駝街左右兩側官廳密集分布的行政區(qū)域,或位于內城東、西、南門內,郭城內分布的寺院也大多位于內城門外前方,其位置與洛陽的三大市場有密切聯(lián)系,外城東側的小市、南側的四通市與西側的大市周圍均有大量寺院分布位于現(xiàn)在南京市地下的東晉、南朝時期建康城的使用時間超過兩百年,由宮城、都城、郭城構成依許崇《建康實錄》隋代都城大興城由宮城、皇城與外郭城構成唐代將隋大興城改名長安城,沿用了隋代宮城、皇城與外郭城的構造,并增筑大明宮綜上所述,南北朝、隋、唐時期均在都城內外集中營建佛教寺院,特別是宮城外、郭城內的市場或居住區(qū)周圍寺院的分布尤為集中。換言之,寺院多建于佛教信徒聚居區(qū),這種選址為信徒們禮拜與供養(yǎng)活動提供了便利。百濟泗沘時期佛教寺院集中發(fā)現(xiàn)于扶蘇山城南側地點,從中國都城內佛教寺院的分布特征與百濟泗沘時期佛教寺院的分布及其與都城的關系看,這種分布狀況反映出泗沘時期羅城內部居住區(qū)、市場等人口集中的繁華地點位于扶蘇山南側的可能性較高,進而表明泗沘時期百濟宮城可能也位于扶蘇山南側,這與1982年開始在扶蘇山南側官北里發(fā)現(xiàn)的百濟王宮址(推定)所在地點吻合我們還認為,百濟泗沘時期都城處于山與江的環(huán)繞之中,其地理要素與在都城周邊起防御作用的山脈周圍營建佛教寺院的理念與中國南朝都城與寺院的分布狀況也有密切的關系。四中心木塔與寺院木塔相結合經正式發(fā)掘調查的泗沘時期百濟佛教寺院雖已有十余處,但我們僅確認了其中七處的建筑整體布局,分別是扶蘇山寺址、軍守里寺址、定林寺址、陵山里寺址、金剛寺址、王興寺址與彌勒寺址,其中除扶蘇山寺址與彌勒寺址外的五處寺址建筑布局相似,都呈從南至北依次為中門址、塔址、佛殿址、講堂址的順次排列。金剛寺址建筑物呈東西向排列,講堂址后側還發(fā)現(xiàn)有僧房遺跡,布局與其他寺院不同(圖八),而扶蘇山寺址雖未發(fā)現(xiàn)講堂址,但從南側起呈中門址、塔址、佛殿址依次排列(圖九)。定林寺址(圖三)、陵山里寺址(圖五)、王興寺址(圖六)均呈中門址、塔址、佛殿址、講堂址的布局。除此之外,定林寺址的講堂左右兩側、陵山里寺址佛殿與講堂之間的左右空間以及王興寺址佛殿與木塔之間的左右兩側均發(fā)現(xiàn)有附屬建筑物,且該附屬建筑南側有回廊。關于其性質,有研究者認為陵山里寺址的北端建筑址與講堂西側建筑址可能為工房址需要指出的是,位于平壤的高句麗定陵寺址經正式發(fā)掘的中國南北朝時期寺院遺址有山西大同方山思遠佛寺址(圖一三)、遼寧朝陽思燕佛圖(北塔)、內蒙古包頭城圐圙遺跡內寺址、河南洛陽永寧寺址(圖一四)、河北趙彭城北朝佛寺址等根據(jù)1970年北京大學進行的地表調查與1981年大同市博物館的正式發(fā)掘結果,思遠佛寺建于二層基壇之上,由山門址、木塔址、佛殿址、僧房址構成從目前已發(fā)表的材料看,屬于北朝寺院遺址的思遠佛寺與永寧寺建筑布局為木塔與佛殿分列中軸線南北的一塔一佛殿式,其中塔址引入關注。包括思遠佛寺、永寧寺的塔址在內,思燕佛圖、城圐圙寺址與鄴南城寺址的塔址均為平面呈正方形的木塔。方山思遠佛寺木塔的基壇部寬約18.2、進深18.2米,永寧寺則寬約38.2、進深38.2米。思遠佛寺的佛殿尺寸為寬約21、進深6米,永寧寺佛殿寬約54、進深25米。木塔與佛殿形制相似,唯規(guī)模較小。寺院內建筑中木塔占有較大比重,當與其作為禮拜對象的重要性有密切關系。南北朝時期塔的營建依托于佛教寺院的例子頗多,但根據(jù)塔的層數(shù)為寺院定名的例子也不在少數(shù)如此一來,我們可知木塔作為禮拜對象,并非是佛教信徒對其外部景觀的朝拜,而是要進入其內部參拜奉安于塔中央的佛像。一般而言,為安置奉安于木塔內部泥塑像,在塔的中央會筑造由木柱與夯土構成的塔心體(圖一六)。思遠佛寺、思燕佛圖、永寧寺、鄴南城寺址等北朝寺院遺跡中發(fā)現(xiàn)的木塔址內,現(xiàn)存的夯土塔心體高約1.25-4.5米。夯土塔心體外表面開鑿壁龕后,再奉安佛像百濟木塔址內雖也有出土泥塑像的實例,但卻從未發(fā)現(xiàn)如北魏—北齊時期塔址中央塔心體的同類遺跡。因此我們可推斷百濟木塔的建造技術與北朝木塔的建造技術可能為不同的系統(tǒng)。依《高僧傳》等文獻的記載,南朝木塔的建造方式一般是先豎立木構框架,并以中心木柱為依托逐層向上營建;或先建造第一層,其后逐層向上加筑前面已經提到,與中國北朝的情況有所不同,百濟寺院中佛殿的規(guī)模比木塔大出許多,雖然二者同為禮拜對象,但佛殿的地位可能更被看重。實際上,南北朝以后的隋、唐代,佛殿的地位也遠較塔為高。這一點從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隋代以后開鑿的石窟中塔廟窟絕跡,僅見奉安佛像的佛窟殿、佛壇窟可見一斑。由此可見,百濟泗沘時期佛教寺院中木塔與佛殿的相對規(guī)模之比與中國六世紀以前佛寺以塔為中心的形式并不相同,而與六世紀中期至七世紀中期寺院以佛殿為中心的形式更為接近,這與百濟泗沘時期的絕對年代范圍亦相符。一塔一佛殿式的佛寺布局在中國隋、唐時期仍能見到。位于陜西西安鐵爐廟村的青龍寺經1963、1973、1979、1980年四次發(fā)掘,于寺院遺址西側發(fā)現(xiàn)兩處院址(塔院、東院),于中部確認北門址陵山里寺址周圍曾發(fā)現(xiàn)有環(huán)繞整個寺址的排水溝(圖五),當有截斷寺址外部流向寺內的流水與將寺內部分積水導往寺外的雙重功能。主要排水溝位于寺址內西側,呈南北直線走向,與東排水溝與北排水溝相接,溝寬70-200、深40-80厘米不等除陵山里寺址的排水溝外,定林寺址中門前方還有蓮池,這一設置當與寺院的整體景觀設計有關。寺院作為人們聚集的公共場所,雅致的人造景觀與環(huán)境的美化自然必不可少,而為向往佛國圣地的信徒們在寺院內或周邊設置圣潔的蓮花、樹木、蓮池的可能性也較高。依《洛陽伽藍記》的記載,位于都城內的昭儀尼寺佛殿前方種有“酒樹面木”,還設有名為“翟泉”的蓮池我們認為,北魏與南朝寺院周邊這種流水環(huán)繞的景觀構造與百濟陵山里寺院周邊設置的排水溝有著一定的相似性,而同泰寺外的壕溝與陵山里寺院的排水溝因臨近宮城,可能還隱含一定的防御意味。五梁武帝在陵前或在空間布局上的地位百濟泗沘時期佛教寺院中,因特殊目的而興建或伽藍配置獨特、不同于其他大多數(shù)寺院的例子已有發(fā)現(xiàn),陵山里寺址、東南里寺址所對應的主人公正是如此。位于陵山里古墳群西側的陵山里寺址內木塔塔心礎石曾于1995年出土“昌王銘”石造舍利龕,據(jù)其上銘文推斷,該舍利龕當是百濟圣王子女為圣王追福而于567年建造之物位于陵山里寺址以東的陵山里墓群中,2號石室墓的形制模仿宋山里磚室墓,屬扶馀王陵中年代最早的一座,因而從很早起就被推定為圣王陵中國南北朝、隋、唐時期這樣的例子也不勝枚舉。北魏孝文帝為追思馮太后而在洛陽郭城內修建報德寺高句麗的例子以定陵寺最有代表性。定陵寺位于傳東明王陵前方,被認為是東明王或長壽王陵的“愿剎”,周圍分布有墓葬十余座中國從東漢起就已經確認墓葬與佛教寺院或木塔的關系。《洛陽伽藍記》卷四白馬寺條云:“白馬寺,漢明帝所立也。……明帝崩,起祇洹于陵上,自此從后,百姓塜上,或作浮屠焉。”《南史·蕭思話傳》曾有南朝劉宋蕭思話“長子惠開,……家素佛事,凡為父起四寺,……京口墓亭名曰禪亭寺”的記載思遠佛寺經過正式考古發(fā)掘。該寺位于山西大同東北25公里的西寺兒梁山,為北魏馮太后陵園內建筑之一。馮太后陵園內建筑由南至北依次為靈泉池、齋堂、思遠佛寺、永固堂、永固陵、萬年堂張鉉著《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一下寺院條中有“太平興國禪寺,在蔣山,去府城十五里。梁武帝天監(jiān)十三年,以定林寺前閣,獨龍阜葬誌公,永定公主以湯沐之資,造浮圖五級于其上,十四年即塔前建開善寺”的記載據(jù)《續(xù)高僧傳》卷六《梁鐘山開善寺沙門釋智藏傳》《資治通鑒》卷一五七《梁紀》一三云:“大同二年(536年)……上為文帝作皇基寺以追福,命有司求良材……沒其材以為寺。”《乾隆丹陽縣志》卷一九陵墓條記載:“修陵,在縣東二十五里,皇業(yè)寺前,武帝及德后郗氏所葬?!蕵I(yè)寺古戒珠院,相傳梁武帝墓在其下?!庇赡舷虮庇旋R明帝興安陵、梁文帝建陵、梁武帝修陵、梁簡文帝莊陵綜上所述,百濟陵寺無論從位置、性質、發(fā)愿者還是求福對象上都與高句麗定陵寺、南朝梁代皇基寺非常相似。從建造時期看,定陵寺為五世紀,皇基寺為六世紀前期,百濟陵山里寺院與后者更為接近。加之定陵寺與高句麗始祖東明王相關聯(lián),那么梁武帝于父皇文帝陵附近修建的皇基寺的性質與百濟陵寺無疑更加近似。實際上,依《廣弘明集》卷一九《法義篇御講般若經序》的記載,541年梁武帝于王宮內華林園重云殿講經,當時聽者包括王宮貴族、外國使臣與外國僧侶,共1360余人百濟寺院中,東南里寺址的建筑物性質使人興味盎然(圖七)。最近的發(fā)掘結果表明,日帝強占期(1910至1945年)已經調查的該寺址內與佛教有關的遺跡,特別是塔址并未被確認,甚至其性質是否為寺址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續(xù)高僧傳》卷二O《唐京師弘法寺釋靜琳傳》中有“又寺居古墌惟一佛堂”的記載與中國的實例相比,東南里寺址既有如長安弘法寺般僅有佛堂一座的可能,也存在與洛陽建中寺一樣由住宅改建而成的可能,前一種情況在平地寺址中發(fā)現(xiàn)不多,后一種卻較普遍,因此東南里寺址的性質為后者的可能性尤大。中國古代王公貴族將自宅寄贈為寺院的例子也頗多,如東晉丹陽尹王雅六寺院與寺院的關系百濟泗沘時期(538—660年)佛教寺院在都城內集中分布的狀況與高句麗寺院在安鶴宮及其周邊、長安城內外集中分布的特征是一致的,同時期中國北魏洛陽城內城與郭城內、南朝建康城羅城內、隋代大興城內及唐長安城內也都集中分布有數(shù)百座寺院,情況也非常相似。需要注意的是,北魏、南朝、隋、唐代都城內的寺院在官廳、市場、城門周邊這些人口往來頻繁或較為繁華之處有著密集的分布。百濟泗沘時期佛教寺院址中,位于羅城外的臨江寺址、龍井里寺址與位于白馬江西側的王興寺、金剛寺址的所在均為當時的交通要沖地,寺院周圍有山城與墓葬分布,寺院似乎還承擔著守備泗沘都城的職能。這種布局與高句麗元五里寺址、土城里寺址等分布于平壤城周邊屯兵的山城周邊交通要道的狀況也非常相似。南朝建康城周邊分布的鐘山等地亦是佛寺云集,其與都城的關系也是可以確認的。百濟伽藍的布局盛行以塔與佛殿為中心的一塔一佛殿式,與同時期高句麗平壤地區(qū)伽藍流行的一塔三佛殿式存在差異,具有一定的自身特點,但同時期中國經發(fā)掘的北魏思遠佛寺、永寧寺卻是一塔一佛殿式的布局,被認為是初建于隋代的西安青龍寺內也發(fā)現(xiàn)了同樣的布局結構。值得注意的是,百濟泗沘時期一塔一佛殿式伽藍布局中,塔的規(guī)模并不比佛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