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讀書心得800字_第1頁
中庸讀書心得800字_第2頁
中庸讀書心得800字_第3頁
中庸讀書心得800字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庸讀書心得800字

中庸讀后感1

翻開自己的隨筆,讀《高校·中庸》可以追溯到三年之前了。當時自己喜愛背《論語》,覺得那些簡潔的話,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有著愈久彌新的魅力,用現(xiàn)在的話說,之所以,至今仍舊成為我們學(xué)習(xí)和讀書的教材,在于,這些經(jīng)典有與時俱進的魅力,讓不同年齡,不同時期的我們,都能從這些話語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接觸《中庸》,源于大哥去北京高校去上書法討論班的學(xué)習(xí),北大的教授王岳川老師的授課,使大哥受益匪淺?;貋肀阋笪胰ケ场陡咝!ぶ杏埂?,說《論語》里許多思想來源于此。

書上說,“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敝杏故侨寮业淖罡叩赖聵藴?。中庸以“誠”和“中”為基本概念,敘述“天人合一”的抱負。書中說“性”“道”不行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驚”“隱顯”“慎獨”等方面培育自身的品德,把握中庸之道,致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發(fā)育,生生不息?!暗馈痹从诒旧?,與自我相分別,而君子要學(xué)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yǎng)與反省的品質(zhì)使我明白無論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論今后會遭受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xué)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緣由。

人,都長一雙眼睛,向外可以觀看無邊寬闊的世界,向內(nèi)可以看清無限深邃的內(nèi)心。然而,許多人,向外無邊擴展的看了,向內(nèi),卻從來沒有深化過。想想自己上學(xué)校的時候,假如考試不好,回家會說考試的時候,答案寫錯了,或者緊急,或者什么理由。總而言之,不敢正面自己的失敗,不從內(nèi)心去找根本的緣由,現(xiàn)在,凡事都會反求諸己,換了立場想一想,其實都會變得平和。

《中庸》里還有一個重要的字,就是“誠”。有句話說,只要自己對自己誠懇,這個世界就不會哄騙你。而之所以,誠很難做,多數(shù)在于,人的部分缺點。比如說,虛偽,愛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對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東西。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純凈。一個“貪”字,就讓“誠”字執(zhí)行起來多曲折。佛法中講,人有三毒:貪、嗔、癡。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苦痛的,但似乎許多人又走不出這個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

那種謹慎的對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對大家聽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驚,不敢怠慢,這一種凡事都謹小慎微的態(tài)度,讓我明白,量化每個細節(jié),仔細做好每個細節(jié)。有人說,細節(jié)打算成敗,而細節(jié)就表現(xiàn)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傊x過中庸之后,于為人于處世都受益匪淺,受用終身。

這個世界不缺少幻想,但是缺少讓幻想實現(xiàn)的人。中庸這種哲學(xué),告知我們不論在什么的狀況下,都保持一顆輕松的心態(tài)去面對事情,以自然心對待自然。

中庸讀后感2

中庸有三層含義,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平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偏不倚,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見,這是一個持之以恒的勝利之道。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xiàn)代,社會狀況總是在不斷地變化的,就馬克思主義哲學(xué)來講,我們需要實事求是,無論做什么事都需要依據(jù)現(xiàn)實狀況,實事求是的調(diào)整自己的方案和目標。這樣講來,要保持中庸,做到不變更自己的主見和目標,好像有點難,然而我們依舊會追求中庸,由于我們需要有一個持之以恒的目標,人生有時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子路曾經(jīng)問什么是強,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至死不變,強哉矯!”孔子認為能夠做到中庸是強大的,一個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隨波逐流,堅決自己的信念,堅決自己的原則。只有自己心中有一個強大的目標,做到不偏不倚,這樣才是真正的強大。就像在戰(zhàn)斗中,抵抗不肯定是強,抵抗也不肯定是弱,就像《埋伏》里面說的“有一種成功叫做撤退,有一種失敗叫做占據(jù)”。

在中庸中講到“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比诵枰3种姓胶?,假如失去中正平和,肯定是由于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于敬。一個人要保持中正平和,需要從容淡定,需要掌握好自己的心情,不能過喜過憂,不能過怒過哀。七情六欲原來是人的正常反應(yīng),但不能反應(yīng)過頭。無論在什么場合,假如都將這些心情表現(xiàn)到“中正平和”的境界,既不過分,也無不足,不管遇到了什么狀況,都能夠保持一種淡定的態(tài)度,保持一種從容不迫的情懷,那么就做到了中庸。做到中正平和好像有利于自己的勝利。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疤煜聡铱删玻舻摽赊o也,自刃可蹈也,中庸不行能也?!痹诳鬃涌磥恚杏故呛茈y實現(xiàn)的,然而,中庸為什么很難實行和彰顯呢?孔子說:“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p>

在現(xiàn)今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隨波逐流,肆意妄為,沒有原則,沒有持之以恒的目標,越來越少的人做到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我們需要多注意提升自己的內(nèi)在涵養(yǎng),學(xué)習(xí)中庸思想中的優(yōu)秀部分。雖然中庸很難實行,但是也不是不行實行的,“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要實行中庸之道,也需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

中庸讀后感3

上學(xué)的時候讀《中庸》,根本讀不懂;聽老師講,反而更加糊涂?,F(xiàn)在在《師資建設(shè)》工作了,慢慢的領(lǐng)悟了其中的一些道理。中庸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種最高思想境界和思想方式。。中,不偏不倚,庸,平常。既不過分也無不足。

《中庸》強調(diào)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需敬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后天的學(xué)習(xí),即《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是說人性是由天給予的?!奥市灾^道”,是說循著這種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認為人性是善的。訓(xùn)練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說“修道之謂教”。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進展了孔子“內(nèi)省”和曾子“自省”的訓(xùn)練思想。

“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边@是《中庸》里面最為重要的一句話,實際上把全部儒學(xué)都講完了。喜怒哀樂之未發(fā),是個什么狀態(tài)?關(guān)鍵是“未”字,表明白古人修養(yǎng)不是在錯誤的觀念和思想到來之后再進行修正,而是在思緒紛飛之前便能清明自覺。而一旦心念之前便自覺,那么隨后思緒所及無不是自然合乎法規(guī)道德。道理說起來不難,理解也不難,只是做起來難。我們大多習(xí)慣于跟自己的思維打交道,思維要起未起之前的那一段心態(tài),不是很簡單抓住??芍爸小钡谋旧聿⒎窍才?,而是指對喜怒哀樂的持中狀態(tài),就是說對喜怒哀樂等情欲要有一個適中的度的掌握,過度的喜不叫喜,過度的樂也不叫樂。朱熹解釋說:“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fā),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平常能持中,一旦表現(xiàn)出來,就能中節(jié),這就叫和。由于效果的“和”打算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頤解釋中庸一詞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不易說的是不行更易,不是別的不行更改,而是“中”的原則的不行更易。今日也沒有人罵你,所以不怒;今日也沒有中一百萬給你,所以你也沒有喜;今日沒有難過的事,所以沒有悲傷;今日也沒有愛國獎券中了那么興奮,平平淡淡,此心不動。一點都沒有喜怒哀樂,喜怒哀樂沒有發(fā)動的時候,這種狀況這種境界叫“中。

《中庸》還闡述了學(xué)習(xí)程序,并強調(diào)“擇善而固執(zhí)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說:“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边@是為學(xué)必有的過程。它又說:“有弗學(xué),學(xué)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在訓(xùn)練上它所提出的為學(xué)程序與堅韌的學(xué)習(xí)精神,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好好體會《中庸》的思想。并將這種思想融入到我們的工作和學(xué)習(xí)中去。

中庸讀后感4

從開頭接觸《論語》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頻繁消失,于是慢慢淺嘗了這個易懂卻又高深的詞匯?!爸小币鉃椴黄灰?,過猶不及;“庸”意為平常,平凡。

《論語》和《中庸》中都講“中庸之道”。在拜讀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爸小笔菆A,“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種最恰當、合理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因此可以說是一種方與圓的完善結(jié)合與運用。

記得不久前,我曾對于“鋒芒畢露還是韜光養(yǎng)晦”有過一番思索,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中國古往今來,好像都在提倡著“韜光養(yǎng)晦”,這樣正迎合了那句“滿招損、謙受益”,人們覺得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一個人本身的素養(yǎng)與修養(yǎng)。但當人們站在如今這個社會的視角上時,卻又突然發(fā)覺,這樣的思維方式好像已不再適用。如今,在我看來,這兩種人生態(tài)度都是不能完全接受的,取而代之的,當然是“中庸”。記得一段很經(jīng)典的話:“岳飛鋒芒太露,無法躲過風(fēng)波亭之劫;李太白鋒芒太露,難以見容于官場,蘇東坡盛名之人,屢遭磨難,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見剖,龜因殼而致死,鸚以饒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貴而招殺,金鐸以聲自毀”。其實,鋒芒太露的結(jié)果,簡單招忌及受害。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這,正是一種“中庸之道”?!鞍腴_”、“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這是沒有準確的衡量標準的。行事之時,靠的只是每個人心中對中庸的理解與堅守,在那些簡單中,我想,“簡潔”的持守才是最難的。

于是,我“引入”了“圓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圓,這是一種原則性與敏捷性的高度統(tǒng)一。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高度的才智和修養(yǎng),能始終做到這一點的人,就絕非等閑之輩。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p>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對于才華的顯露,當然,在這之外,還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終處于這中庸圈內(nèi)吧!他所擁有幾乎全部優(yōu)良品質(zhì),雖不奪目,但始終不乏光耀。他面對弟子的過人或不及之處,能正確的對待,并不一味發(fā)揚特長,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對才華橫溢,不放棄收斂鋒芒;面對英勇,不放棄畏懼;面對矜莊,不放棄隨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帶給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過也無不及,達到最好的狀態(tài),這就是“和”。這樣的一種心態(tài),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對過失,不過分埋怨別人,也不過分自責(zé);面對榮譽,不過分張揚,也不過分低調(diào);面對困難,不過分躊躇,也不過分淡定。萬事適中,達到“和諧”的境界,這樣天地萬物會各安其位,正常運行。這是一種大才智。

《中庸》的淺顯讓我無法完全置身于內(nèi)。我想,假如此生無法精通《中庸》將是我最大的圓滿。萬物持中,這是做人的原則與處世的藝術(shù)。無論遇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變應(yīng)萬變,這將是一生的財寶。

中庸讀后感5

孔子傳道給曾子,曾子寫了篇論文《高?!?曾子傳道給孔子的孫子子思,子思又寫了篇論文就是《中庸》。中庸思想,也是來自于孔子。在《論語·雍也篇》中,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子認為中庸太難了,一般人很少能夠做到。中庸究竟是什么呢?孔子講的中庸與仁一樣,有體有用。中庸的主題特別不好理解,中庸的作用就是此處講的“中不偏,庸不易”。中就是不偏,庸就是不易。

什么是中呢?一個方框,代表上下四方,中間有一豎直貫下來,不歪不偏就是中。任何事情都要取中,無論偏左、偏右都不行??鬃又艘徊繗v史,叫《春秋》,為什么叫春秋呢?取中之意。冬天冷、夏天熱,溫度不適中;冬日長、夏日短,日照不適中,都不合乎標準。只有春秋不冷不熱,白天與黑夜一樣長,有中才可以作為標準??鬃拥奈宓率恰皽亓脊€讓”,溫是第一的,太熱太冷都是偏,只有溫才是中。

什么是庸呢?庸是庸常之意,就是我們說的,普一般通、平平經(jīng)常。平凡才能長期,一般才是宏大,這是宇宙間的基本法則。我們現(xiàn)代人都不甘孤獨?????,要拔高、要精彩,講究“玩的就是心跳”。人生平平安安就是福,高處沒有道只有險,高處不勝寒。常人不是如此,不知足不知止,求高求好。一求高事準糟,所以叫“糟高”。中庸就是告知我們“中不偏,庸不易”的道理。這兩句話是宋儒程顥、程頤說的,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了就不偏、庸了就長期。老狡猾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就一生平安、幸福。

中不是目的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