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情第四章-多民族團結互助的社會環(huán)境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062e3b823bd3113c21c2a01ea67b19/eb062e3b823bd3113c21c2a01ea67b191.gif)
![貴州省情第四章-多民族團結互助的社會環(huán)境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062e3b823bd3113c21c2a01ea67b19/eb062e3b823bd3113c21c2a01ea67b192.gif)
![貴州省情第四章-多民族團結互助的社會環(huán)境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062e3b823bd3113c21c2a01ea67b19/eb062e3b823bd3113c21c2a01ea67b193.gif)
![貴州省情第四章-多民族團結互助的社會環(huán)境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062e3b823bd3113c21c2a01ea67b19/eb062e3b823bd3113c21c2a01ea67b194.gif)
![貴州省情第四章-多民族團結互助的社會環(huán)境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062e3b823bd3113c21c2a01ea67b19/eb062e3b823bd3113c21c2a01ea67b19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貴州省情第四章-多民族團結互助的社會環(huán)境
明代貴州大約有65萬人,到1949年,人口增長到1416.4萬人。
解放后,貴州人口進入快速增長期。2005年全省總?cè)丝谶_到3931.12萬人,比解放時增長了2.77倍。人口密度由80人/平方千米,增加到223人/平方千米。二、當代人口發(fā)展與民族構成
1949--1959年,解放之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yī)療條件的改善,人口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長較快,加上全國各地的人口進入貴州、支援建設,使人口從1416.4萬人增加到1743.96萬人。1960--1961年,我國遭受自然災害,生活物資急劇短缺,貴州人口發(fā)展出現(xiàn)負增長,由1743.96萬人減少為1623.53萬人。1962--1975年,經(jīng)濟復蘇,1964年7月1日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時,貴州人口恢復到1714.05萬人。后來,由于沒有控制人口出生,又加上“三線”建設人口的大量遷入,到75年增加為2530.95萬人,每年平均遞增3.28%,成為貴州人口增長的高峰時期。貴州的人口構成在性別構成方面:在歷次人口普查中,貴州男性的比例略高于女性,并呈上升趨勢。1953年男女性別比是102.06:100,2006年變?yōu)?07.2:100,2008年變?yōu)?2.0:48.0。雖然還不構成比例失調(diào)問題,但已應該引起重視。在年齡構成方面: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0-14歲人口占25.22%;15-64歲人口占66.21%;65歲及以上人口占8.57%。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4.94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2.34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6個百分點。國際上一般將65歲及以上的人口稱為老齡人口。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老齡人口占總?cè)丝诘谋戎剡_到或超過10%,成為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主要標志。貴州人口的發(fā)展趨勢,很快將步入老齡化社會的行列,由此所產(chǎn)生的社會問題應當做好準備。在民族構成方面: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時,貴州登記的總?cè)丝谟?524.77萬人,共有56個民族成分。漢族占全省總?cè)丝诘?2.16%,少數(shù)民族占37.84%。有18個世居民族。世居名族除漢族外,有17種少數(shù)民族,其中四種少數(shù)民族人口超過百萬。苗族:人口有430萬人,占貴州總?cè)丝诘?2%。布依族:人口有279.82萬人,占總?cè)丝诘?.94%侗族:人口有162.86萬人,占總?cè)丝诘?.62%土家族:人口有143.03萬人,占總?cè)丝诘?.06%在其他世居民族中:彝族:人口有84.36萬人,占總?cè)丝诘?.39%仡佬族:人口有55.9萬人,占總?cè)丝诘?.59%水族:人口有36.97萬人,占總?cè)丝诘?.05%白族:人口有18.74萬人,占總?cè)丝诘?.53%回族:人口有17.87萬人,占總?cè)丝诘?.48%壯族:人口有5.21萬人,占總?cè)丝诘?.15%其他人口更少的民族:蒙古族:人口有4.75萬人;畬族:人口有4.49萬人;瑤族:人口有4.44萬人;毛南族:人口有3.12萬人;仫佬族:人口有2.84萬人;滿族:人口有2.19萬人;羌族:人口有0.14萬人;第二節(jié)貴州民族的主要特點一、貴州民族的分布及居住特點貴州民族分布上具有多民族交錯雜居和一些少數(shù)民族成片聚居的特點。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華夏族系、氐羌族系、苗瑤族系和百越族系的各個民族,以及蒙古族、回族、滿族等,在不同的時期、從不同的方向進入貴州,逐漸形成多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局面。
漢族分布于全省各地,貴陽、遵義、安順、六盤水等地較為集中。從主要少數(shù)民族的分布來看:
苗族主要集中在黔東南、黔南、黔西南3個自治州的各縣,以及畢節(jié)、銅仁地區(qū)各縣、六盤水市和貴陽市郊區(qū);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黔南、黔西南兩個自治州各縣,以及安順市、貴陽市郊區(qū)和六盤水市;
侗族主要分布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銅仁地區(qū)的玉屏侗族自治縣、江口縣、石阡縣和萬山特區(qū);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銅仁地區(qū)的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黔東南自治州的鎮(zhèn)遠縣、岑鞏縣,遵義市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彝族主要分布在畢節(jié)地區(qū)各縣和六盤水市各縣;
仡佬族主要分布在遵義市的務川縣、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安順市的平壩縣、普定縣、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銅仁地區(qū)的石阡縣和畢節(jié)地區(qū)的黔西縣;
水族主要分布在黔南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荔波縣、都勻市、獨山縣和黔東南自治州的榕江縣;貴州民族的這種交錯雜居而又相對成片聚居的特點,使各種民族文化與歷史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多民族團結互助的社會環(huán)境。二、貴州民族的語言文字狀況。貴州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基本上屬于漢藏語系,分屬不同的語族和語支。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白族、水族、壯族、瑤族、畬族、毛南族和仫佬族都有自己的語言,但絕大多數(shù)少數(shù)民族通曉漢語,而且作為交流的基本工具。彝族、水族、布依族、侗族有用在經(jīng)文和祭文上的“土俗字”。彝文彝文彝文水文三、貴州民族文化及宗教信仰情況(一)民族文化貴州少數(shù)民族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形成了各自的風俗習慣,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體現(xiàn)了一方民族風情。苗族:在貴州人口最多,占全國苗族人口的60%,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集中的地區(qū)。苗族喜歡以寨為單位聚族而居,形成大小不同的村寨。苗寨多依山而建,住房以木結構為主,在山腰上的多為吊腳樓。苗族服飾差異較大,一般男子蓄發(fā),包頭巾,身穿無領、大袖、寬褲腿服裝,扎腰帶。婦女束發(fā)簪,包頭巾,戴手鐲、耳環(huán)和項圈,多穿百褶裙,長短不一,顏色以青、藍為主,束花帶腰。苗族蠟染、刺繡作為苗家人的衣著裝飾,有著悠久的歷史,很早以前就有“衣畫而裳繡”的記載。還有“五色衣服”的說法,因為它們是以五彩線和彩蠟制作而成,是苗族人民美化生活不可缺少的工藝。苗族的節(jié)日主要有:苗年、姊妹節(jié)、四月八、蘆笙節(jié)、端午節(jié)、龍船節(jié)等。布依族:是貴州僅次于苗族的主要民族。喜歡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一般是十幾戶或幾十戶為一寨,也有上百戶的村寨。住房有“干欄”式樓房(就是吊腳樓)、平房和石板方。最具特色的是石板房,它“以木為架,石頭為墻,石片為瓦”,特點是冬暖夏涼,隔熱驅(qū)濕,不怕火災。布衣男子喜歡穿對襟短衣、長褲、包頭巾,婦女穿石衽大襟衣、長褲或褶子裙,戴銀手鐲、耳環(huán)、項圈等首飾。農(nóng)家自己紡織的布衣土布久負盛名,其蠟染工藝歷史悠久,花紋圖案多為太陽、波浪、魚蝦、花鳥、牛羊和古字印章等,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精致典雅,深受人們的喜愛。布依族同宗或同姓嚴禁通婚,有些地方還有“姑舅表婚”和“兄終弟及”的轉(zhuǎn)房制習俗。青年男女婚前戀愛自由,都喜歡借助節(jié)慶和集會時機,通過對歌,尋找終身伴侶。布依族熱情好客,多用楓香葉等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加上好酒招待客人。布依族的節(jié)日除春節(jié)、端午節(jié)和中秋節(jié)外,還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節(jié)日。侗族:是貴州的第三大少數(shù)民族。侗族村寨多依山傍水。房屋用杉木建造,山坡上的與苗族、布依族一樣建成吊腳樓。侗族人民大都喜歡自紡、自織、自染的侗布,以青、紫、白、藍色為主。一般男子多穿對襟短衣或右衽無領短衣,大管褲,包大頭巾。女子上穿大襟無領無扣上衣,襯胸布,下穿百褶裙或長褲,束腰帶,裹綁腿,挽發(fā)簪或包頭帕,戴銀飾。服飾上刺繡出各種圖案花紋,色彩絢麗。侗族以大米為主食,還喜歡吃酸味,有“侗不離酸”的俗語。喝油茶是普遍嗜好,也是待客佳品。侗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侗年、吃新節(jié)、祭牛神節(jié)等。侗族文化,常有諺語說:“侗人文化三樣寶:鼓樓、大歌和花橋”。(二)宗教信仰貴州少數(shù)民族信奉多種宗教。苗族、瑤族、水族、仡佬族、侗族、彝族和畬族等有崇拜原始宗教的情況。土家族、布依族、侗族、苗族、仡佬族和毛南族等又受到漢族道教的影響?;刈逍叛鲆了固m教。一些苗族、彝族和布依族還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貴州三大少數(shù)民族的宗教信仰:苗族:主要崇拜多神、祖先和圖騰。認為世界萬物有靈,對一些巨大而奇特的自然物,如巨石、懸崖、大樹等都加以供奉,希望它們保佑平安。苗族對自己的祖先極為崇拜,一是本民族的始祖蚩尤,二是本家族的祖先,平時和節(jié)日都要進行祭祖活動。還對龍神、楓木、鳥類等圖騰崇拜,在一些圖畫、歌舞等文藝作品中都有表現(xiàn)。布依族:主要崇拜祖宗、自然神和天主教。認為祖宗神靈至高無上,人的吉兇禍福都與祖宗神靈有關。家家戶戶都設有祭祖龕供奉,還開展多種形式的大型祭祖活動。同時也認為世間萬物有靈,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和需要,舉行各種神靈的祭祀活動。外國傳教士先后到貴州許多布依族地區(qū)進行傳教,也使得相當一部分布依族信奉天主教。侗族:最重要的是薩崇拜。就是被稱為薩歲(或薩瑪)的始祖母,認為是最高保護神,能主宰人間一切,影響風雨雷電,鎮(zhèn)宅驅(qū)鬼,保民平安。在侗寨都建有薩壇或薩瑪祠,用于開展祭祀活動。這實際上是一種祖先崇拜所形成的薩文化,在侗族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些侗族也信仰多神,有自然崇拜、靈魂崇拜以及佛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湘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6章6.1.2中位數(shù)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1.2《地球的公轉(zhuǎn)》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2.2.2《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聽評課記錄1
- 陜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二課時《點滴做起成就不凡》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下冊:第17課《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聽課評課記錄2
- 蘇科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10.2《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聽評課記錄3
- 人教版(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上聽課評課記錄《 辛亥革命》
- 浙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1.2《同位角、內(nèi)錯角、同旁內(nèi)角》聽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4.4《解直角三角形的應用》(第2課時)聽評課記錄
- 統(tǒng)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教案
- 兒童注意力測試表
- 大學生預征對象登記表
- EN50317-2002-鐵路應用集電系統(tǒng)受電弓和接觸網(wǎng)的動力交互
- 人教版美術八下課程綱要
- 項目部組織機構框圖(共2頁)
- 機動車登記證書
- 彈性力學第十一章彈性力學的變分原理
- 鉭鈮礦開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范文
- 小升初數(shù)學銜接班優(yōu)秀課件
- 出口食品生產(chǎn)企業(yè)備案自我評估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