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高考語文第三次模擬考試卷
新高考1(A卷)
語文?考試版
(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小題。
材料一:
《紅樓夢》第三十七回寫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罷。"寶玉道:"‘居士''主人',
到底不恰,且又累贅。這里梧桐芭蕉盡有,或指梧桐芭蕉起個倒好?!碧酱盒Φ溃骸坝辛?
就稱‘蕉下客'罷?!北娙硕嫉绖e致有趣。黛玉笑道:“你們快牽了他去,燉了脯子吃酒。”眾
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葉覆鹿',他自稱'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
鹿脯來!”眾人聽了都笑起來……
材料二:
秋爽齋植物景觀以芭蕉梧桐為主。芭蕉扶疏似樹,高舒垂蔭,形態(tài)疏朗瀟灑,秋爽齋室內
陳設以"大”為特色,內外風格一致,共同映襯了“探春素喜闊朗”的性格。芭蕉姿態(tài)優(yōu)雅,葉下
少女亭亭玉立,正是古代人物畫的常見主題:蕉葉仕女圖。仕女的容姿要符合當時人們普遍認
同的審美標準,內在的氣質神韻、思想格調也栗達到當時社會所推崇的境界。反觀探春,“俊
眼秀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結海棠社不讓須眉,理家果斷興利除弊,與芭蕉
寓意的仕女品格不謀而合。
黛玉對“蕉下客"的調侃,引出"蕉葉覆鹿”的典故。鄭人砍柴得一鹿,后來忘記藏鹿之所,
以為是夢一場,路上嘀咕這個夢時,被路人聽見,路人依夢取了鹿。樵夫又夢見藏鹿之所與取
鹿之人,前去索鹿。法官說:"你當初真得了鹿卻以為是夢,現在夢見了鹿卻以為是真。”在大
觀園這個舞臺上,探春或許正如一個逐鹿之人。她有著復雜的性格,自我設定是既作棲處詩社
文壇的雅士,又想成為“才自精明志自高”的雄才。她有主見有抱負,在是非、利弊、興衰、成
敗上有著精準的洞察與明斷,為挽救家族頹勢做出了最多努力;可又因為庶出身份而過度敏感,
強烈的自尊掩飾的是深刻的自卑,因而在諸如嫡庶、尊卑、主奴、寵辱等方面都栗辯個分明,
爭個高低。可惜“生于末世運偏消”,家族到頭來"忽喇喇似大廈傾",自己落得個遠嫁的結局,
如同夢幻,了無痕跡,被舊紅學索隱派說成是賈寶玉的原型、與曹雪芹祖父曹寅有通家之誼的
滿族詞人納蘭性德曾寫過一闕《疏彩?芭燕》詞,其結句為:“想玉人,和露折來,曾寫斷腸
句?!奔毤毱肺?,分明就是"蕉下客"探春的形象。
(摘編自劉楷、張一民等相關文章)
材料三:
《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于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秩艘娭?,遽而藏諸
隍中,覆之以蕉。"唐人殷敬順《列子釋文》稱“蕉與樵同"。宋代韻書《集韻》:“蕉,草芥也?!?/p>
清人王念孫考證:"‘蕉'與'樵'同。薪謂之'樵',因而取薪亦謂之‘樵'。"可見自唐宋
以降,在音韻學者的考證中,“蕉"之本音當從古音為“樵",其本意為"柴薪"或"草芥",而非"芭
蒸”。這是否意味著《紅樓夢》對于"蒸鹿”典故的使用存在批繆呢?盡管歷代音韻學家對“蕉鹿"
典故原始含義均有考辨,但在實際流傳過程中,“蕉”逐漸脫離了"樵"之原始音義,而逐漸偏向
于"芭蕉”。在清代考據學盛行的背景下,多有學者對"蕉鹿”典故的長期誤用提出質疑和批評。
在某種意義上,清代考據學家對于"蕉""樵"的辨析,折射出"蕉鹿"典故"相沿既久,莫知其誤”
的現象,通過"蕉下客"雅號,《紅樓夢》構建了芭蕉意象與賈探春形象的密切關聯?!都t樓夢》
敘事多以植物比喻人物形象、預敘人物命運。但不同于玫瑰花、風箏等關鍵意象,芭蕉與賈探
春形象之間不具備排他性的聯系。有鑒于此,"蕉下客"與賈探春形象的關聯,便不僅僅在于“蕉
下客"表層意義上的芭蕉意象,而在于"蕉鹿"典故作為一個整體,對賈探春性格、命運的體現
和預示。
在既有研究中,歷來有觀點從諷刺世人逐利的角度,或論證"蕉葉覆鹿"喻示"探春不能真妄
兩忘,得失兩忘,癡迷于主奴、嫡庶、義利、興衰、治亂上的爭競",或強調"《蕉鹿夢》除此
之外還有名利富貴皆如夢,不應過分追逐的一層主題思想也與《紅樓夢》相似"。的確,諷刺
世人逐利是后人對《列子》"蕉鹿”典故的理解角度之一。但問題在于:O
"蕉鹿”寓言的原本寓意為"覺夢不異",既不在于"得”,亦不在于"失",而在于論證"得""失"
之無??栈?,由此闡發(fā)"夢""覺"之模糊界限。但后人在使用此典時,又逐漸形成了相對固定的
語境和用典習慣。其立場逐漸側重于"失",而不是"得";"鹿"的隱喻逐漸側重于“名",而不是
"利"。"蕉鹿"典故的文學書寫逐漸側重于感慨仕宦功名之無常虛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文人
作為創(chuàng)作主體,其感慨大多針對仕宦沉浮中的人生命運,且大多創(chuàng)作于失意階段。此外,由于
"鹿""祿"同音,"鹿"意象在民間信仰中與仕途際遇具有天然聯系。在中國古代文學抒情傳統(tǒng)中,
以"蕉鹿"典故書寫"功名夢斷”的理想抱負破滅、入世心態(tài)消解,成為"蕉鹿"典故的慣用語境。
由于這些作品大多創(chuàng)作于作者仕途失意階段,因此又大多寄寓了世事無常、人生空幻的悲劇意
味。《紅樓夢》對"蕉鹿”典故的使用,勢必難以擺脫其影響。
盡管賈探春作為閨閣女子,不存在建立仕宦功名的可能性,但是,這并不妨礙《紅樓夢》
圍繞賈探春設計了"補天"理想終將破滅的主題線索。賈探春自稱“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
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yè)”。賈探春主導的大觀園經濟改革反映了挽救家族命運、振興家
業(yè)的積極入世心態(tài),歷來被認為是"補天”之舉。然而,賈探春的理想抱負最終在家族沒落的過
程之中破滅。賈探春的結局無疑體現了其空有高遠的理想抱負,卻既無法挽回封建家族衰落的
大勢,又無法掌握個人命運的人生悲劇,從而為賈探春形象、命運賦予了濃厚的悲劇意味。在
這一意義上,費探春形象與"蕉鹿”典故的深層聯系,便在于“才自精明志自高”的理想抱負與“生
于末世運偏消”的命運結局之間的根本矛盾。
(摘編自朱姍《"蕉下客”考論》)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庶出身份導致的過度敏感和為掩飾自卑而進行的自我設定,是探春復雜性格形成的根本原
因。
B.舊紅學索隱派認為納蘭性德是賈寶玉的原型,材料二提出了納蘭性德是探春原型的獨到見
解。
C.《紅樓夢》中“蕉葉覆鹿”典故的運用,也能體現這一典故"相沿既久,莫知其誤”的現象。
D.材料二、三都結合"蕉鹿"典故,追本溯源,揭示出了“蕉鹿”寓意與探春之間的固有關聯。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從文中所舉考證能看出林黛玉所用“蕉鹿”典故在字意、字音層面都與《列子》原始意義不
符。
B.因為"鹿""祿"同音,"鹿"意象有仕途通達的象征意義,與"鹿”有關的夢境歷來被視為吉兆。
C.“蕉鹿”寓言的原本寓意,跟莊生夢蝶、南柯一夢有異曲同工的玄妙,有孰真孰假都如夢幻
的意思。
D.從植物文化的角度去讀《紅樓夢》,能發(fā)現植物意象與人物形象的契合,也可發(fā)現作者構
思的縝密。
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駁論論據放在材料三中畫線處的一項是()(3分)
A.《紅樓夢》的文本敘述對于探春在“主奴、嫡庶、義利、興衰、治亂“諸方面的言論舉動幾乎
全部持正面立場。
B.在《紅樓夢》作者和評點者的眼中,賈探春主導的大觀園經濟改革是"興利除宿弊",體現
了“探春敏智過人處"。
C.以“蕉鹿”典故諷刺世人逐利,既不是"蕉鹿"典故的原始含義,也不是科學理解“蕉鹿”典故的
唯一角度。
D.在部分評論家看來,探春自號"蕉下客”是為了引出黛玉笑語,為后文引出“瀟湘妃子"做鋪
墊,本身并無深意。
4.請結合材料三簡析《紅樓夢》將“蕉鹿"典故引入小說文本的作用。(4分)
5.《紅樓夢》版本眾多,材料一中畫線處,有的版本是"我最喜芭蕉",有的版本是“我是喜芭
蕉的",你更認同哪一種表述?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4分)
(二)現代文閱讀H(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小題。
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節(jié)選)
羅貫中
①卻說魯肅、孔明辭了玄德、劉琦,登舟望柴桑郡來。及船到岸,肅請孔明于館驛中暫歇,
先自往見孫權。權正聚文武于堂上議事,聞魯肅回,急召入,將曹操檄文示肅日:"諸人議論,
大失孤望。"肅日:"肅至江夏,引諸葛瑾之弟諸葛亮在此,主公可問之,便知虛實。"權曰:"臥
龍先生在此乎?"肅日:"現在館驛中安歇。"權日:"今日天晚,且未相見。來日聚文武于帳下,
先教見我江東英俊,然后升堂議事。"肅領命而去。
②肅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見張昭、顧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帶,整衣端坐??酌?/p>
逐一相見,各問姓名。施禮已畢,坐于客位。張昭等見孔明豐神飄灑,器宇軒昂,料道此人必
來游說。張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東微末之士,久聞先生高臥隆中,自比管、樂。此語果
有之乎?"孔明日:"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近聞劉豫州三顧先生于草廬之中,幸得先
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卷荊襄。今一旦以屬曹操,未審是何主見?”孔明自思張昭乃孫權
手下第一個謀士,若不先難倒他,如何說得孫權,遂答曰:"吾觀取漢上之地,易如反掌。我
主劉豫州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業(yè),故力辭之。劉琮孺子,聽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
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別有良圖,非等閑可知也。"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違也。
先生自比管、樂,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樂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齊七十余城:此二
人者,真濟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今既從事劉豫州,當為生靈
興利除害,剿滅亂賊。且劉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縱橫寰宇,割據城池;何先生自歸豫州,
曹兵一出,棄甲拋戈,望風而竄;上不能報劉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輔孤子而據疆土;乃棄新野,
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無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管仲,樂毅,
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見怪!”孔明聽罷,啞然而笑曰:"鵬飛萬里,其志豈群的鳥能識哉?
譬如人染沉病,當先用糜粥以飲之,和藥以服之;待其腑臟調和,形體漸安,然后用肉食以補
之,猛藥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
誠為難矣。吾主劉豫州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軍不經練,糧不繼日,然而博望燒屯,白河用
水,使夏侯惇,曹仁輩心驚膽裂:竊謂管仲、樂毅之用兵,未必過此?!ㄟ@一篇言語,說得張
昭并無一言回答。
③座間又一人問日:"孔明欲效儀、秦之舌,游說東吳耶?”孔明視之,乃步鷺也??酌魅眨?/p>
“步子山以蘇秦、張儀為辯士,不知蘇秦、張儀亦豪杰也。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奏,
皆有匡扶人國之謀,非比畏強凌弱,懼刀避劍之人也。君等聞曹操虛發(fā)詐偽之詞,便畏懼請降,
敢笑蘇秦、張儀乎?"步鷺默然無語。
④忽一人問曰:“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孔明視其人,乃薛綜也??酌鞔鹪唬骸安懿倌藵h賊
也,又何必問?"綜曰:"公言差矣。漢傳世至今,天數將終。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
歸心。劉豫州不識天時,強欲與爭,正如以卵擊石,安得不敗乎?”孔明厲聲曰:"薛敬文安得
出此無父無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間,以點孝為立身之本。公既為漢臣,則見有不臣之人,當
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漢祿,不思報效,反懷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憤;公乃
以天數歸之,真無父無君之人也!不足與語!請勿復言!"薛綜滿面羞慚,不能對答。
⑤座上又一人應聲問曰:“曹操雖挾天子以今諸侯,猶是相國曹參之后。劉豫州雖云中山
靖王苗裔,卻無可稽考,眼見只是織席販屣之夫耳,何足與曹操抗衡哉!”孔明視之,乃陸績
也??酌餍υ唬骸肮窃g座間懷桔之陸郎乎?請安坐,聽吾一言:曹操既為曹相國之后,則
世為漢臣矣;今乃專權肆橫,欺凌君父,是不惟無君,亦且蔑祖,不惟漢室之亂臣,亦曹氏之
賊子也。劉豫州堂堂帝胃,當今皇帝,按譜賜爵,何云無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長,而終有天
下;織席販屣,又何足為辱乎?公小兒之見,不足與高士共語!”陸績語塞。
⑥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強詞奪理,均非正論,不必再言。且請問孔明治何經典?”
孔明視之,乃嚴峻也。孔明曰:"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釣
渭子牙,張良、陳平之流。鄧禹,耿奔之輩,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審其生平治何經典。豈亦
效書生,區(qū)區(qū)于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乎?"嚴峻低頭喪氣而不能對。
⑦忽又一人大聲曰:"公好為大言,未必真有實學,恐適為儒者所笑耳?!笨酌饕暺淙耍?/p>
汝陽程德樞也??酌鞔鹪唬骸叭逵芯有∪酥畡e。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jié)杉?/p>
當時,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
胸中實無一策。且如揚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閣而死,此所謂小人之儒也;雖日
賦萬言,亦何取哉!”程德樞不能對。
⑧眾人見孔明對答如流,盡皆失色。
⑨忽一人自外而入,厲聲言曰:"孔明乃當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難,非敬客之禮也。”眾
視其人,乃零陵人,姓黃,名蓋,字公覆,現為東吳糧官。當時黃蓋謂孔明日:“愚聞多言獲
利,不如默而無言。何不將金石之論為我主言之,乃與眾人辯論也?"孔明日:"諸君不知世務,
互相問難,不容不答耳。”于是黃蓋與魯肅引孔明入。
(摘編自羅貫中《三國演義》,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步鷺借張儀、蘇奏貶低諸葛亮,指出其此行說客身份,諸葛亮則用史實來為張、蘇二人正
名,有力回擊對方。
B.論辯中,薛綜以"曹公""歸心"和"劉豫州""以卵擊石〃對比,于用詞褒貶之中,暗含其投曹反
劉之意。
C.諸葛亮笑陸績?yōu)椤靶褐姟?,既諷刺了陸績以身份尊卑論成敗的短見,又回扣前文"懷桔陸
郎”,語帶雙機。
D.面對東吳群儒的來勢洶洶,諸葛亮先采取迂回戰(zhàn)術,繼而爭鋒相對,逐一化解諸儒的詰難,
辯論過程引人入勝。
7.關于文中諸葛亮舌戰(zhàn)張昭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昭開口先盛贊諸葛亮的為人與才學,看似謙和有禮,實則為下文的“攻擊”張本。
B.張昭主動將二人論辯的焦點引向諸葛亮自比管、樂是否名不符實,且“言行相違、
C.諸葛亮以“啞然而笑〃來回應張昭,既反襯了張昭的淺薄,又表現了諸葛亮的自信。
D.諸葛亮著重化解張昭的發(fā)難是因為張昭為東吳群儒之首,他更能影響著孫權的決策。
8.論辯過程中,每回合結尾之處均寫到東吳群儒的反應,這樣處理有何好處?請結合作品簡
要分析。(6分)
9.來江東前,魯肅曾反復告誡諸葛亮不要提曹操兵多將廣,諸葛亮說:"亮自見機而變,決不
有誤。"請結合選文⑥⑦段說說諸葛亮是怎么"見機而變”的。(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下面10T4小題
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及冠,嶷然有聲。舉進士,調西京
推官。入朝,為館閣???。范仲淹以言事貶,在廷多論救,司諫高若訥獨以為當黜。修貽書責
之,謂其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若訥上其書,竺貶夷陵令。后仲淹使陜西,岸掌書記。修笑而
辭日:"昔者之舉,豈以為已利裁?同其退不同其進可也。"時仁宗更用大臣,用天下名士,修
首在選中。每進見,帝延問執(zhí)政,咨所宜行。咽堂之論起,修乃為《朋黨論》以進。其略曰:
“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小人所
好者利祿,所貪者財貨,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
而反相賊害,雖兄弟親戚,不能相保,故曰小人無朋。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
所惜者名節(jié)。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終始如一,故曰惟君子則
有朋。故為君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毙拚撌虑兄?,人視之如仇,
帝獨獎其敢言,面賜五品服。會保州兵亂,以為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陛辭,帝曰:
“勿為久留計,有所欲言,言之。"對日:"臣在諫職得論事,今越職而言,罪也。"帝曰:"第言
之,毋以中外為間?!ㄓ谑切包h益忌修,諧之。出知同州,帝納吳充言而止。遷翰林學士,俾
修《唐書》。
(節(jié)選自《宋史?歐陽修傳》,有刪減)
《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歐陽冬,冬公撰紀、表、志,宋景文公撰列傳。當時索義所撰過
文且一書出兩手命文忠看詳改歸一體。文思曰:"人所見不同,且宋公前輩。”遂已。故事,修
書,唯官高者一人書職名。時景文知鄭州,在文忠下。文忠曰:“宋公用力久且深,何可掩哉?”
遂于所撰各書之。古之君子,存心至公,無欲上人如此。
(節(jié)選自楊士奇《書<新唐書〉后》)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當時/景文所撰過文/且一書出兩手/命文忠看/詳改歸一體
B.當時/景文所撰/過文且一書出兩手/命文忠看詳/改歸一體
C.當時/景文所撰過文/且一書出兩手/命文忠看詳/改歸一體
D.當時/景文所撰/過文且一書出兩手/命文忠看/詳改歸一體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坐貶夷陵令"的"坐"意思是因此,與《蘇武傳》中“當相坐"的"坐"意思不同。
B."辟",由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薦舉,任以官職。"征""辟"不同,"征",由君王征聘。
C.朋黨,現多為爭奪權力、排斥異己互相勾結而成。與《朋黨論》中的小人偽朋所指相同。
D."文忠”是歐陽修的謚號,是歐陽修逝世后,朝廷對他在文學和為臣方面的肯定與贊美。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歐陽修為人正直。在范仲淹被貶后,歐陽修上疏皇帝來譴責高若訥,被貶為夷陵令。范仲
淹出任陜西,請他作掌書記,他辭而不受。
B.歐陽修深受器重。仁宗之時進行人事變動,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歐陽修是首選之人。保州
有戰(zhàn)事,皇帝告知歐陽修可以越職進言。
C.歐陽修見解獨到。他在《朋黨論》中認為,君子因同道結為朋黨,小人因利益結為朋黨。
國君應當斥偽朋用真朋,天下就可以治理得很好。
D.歐陽修很有才能。為官論事切直;所寫《朋黨論》觀點直截了當,論述精辟;參與《新唐
書》編纂,精通紀、表、志多種文體寫作。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共8分)
(1)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為間。''于是邪黨益忌修,諧之。(4分)
(2)故事,修書,唯官高者一人書職名。(4分)
14.楊士奇在《書〈新唐書〉后》中評價歐陽修“存心至公,無欲上人",這些品質體現在哪些方
面?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概括。(3分)
(-)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下面15-16小題
聽箏
張九齡
端居正無緒,那復發(fā)秦箏。
纖指傳新意,繁弦起怨情。
悠揚思欲絕,掩抑態(tài)還生。
豈是聲能感,人心自不平。
高樓夜彈箏
常建
高樓百馀尺,直上江水平。
明月照人苦,開簾彈玉箏。
山高猿於急,天靜鴻雁鳴。
曲度猶未終,東峰霞半生。
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詩前兩句寫聽箏前的悠閑情緒,常詩寫的則是彈箏之處的高遠空闊。
B.張詩中"豈是"與"那復"相呼應,開闔自然,情感表達得曲折有致。
C.常詩中"玉箏"與"明月"都有明澈清冷之感,色調和諧,意境清幽。
D.張詩尾句直抒胸臆,常詩則以破曉時分霞光初現之景收結,含蓄蘊藉。
16.這兩首詩的五、六句以不同方式描寫箏樂,表達效果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傳》中,司馬遷用","兩句高度評
價《離騷》的意旨博大、意思深遠。
(2)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提出,想要泉水流得遠,就應該"";
想要國家安寧,就應該"
(3)“魚龍"一詞有時泛指鱗介水族,有時指古代百戲雜耍中能變化為魚和龍的猙刻模型。唐
詩宋詞中,"魚龍"時有出現,如",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小題。
“鄉(xiāng)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在20世紀40年代提出的概念,鄉(xiāng)土社會是中國的本色特征。
縱觀近現代以來的中國歷史演進,時代的大潮洶涌澎湃,城市化進程勢不可當,但以鄉(xiāng)為基點
的活動空間依舊存在,以土為基礎的生存依托①o一個人無論智商多高、能力多強、
事業(yè)多大,都要吃從土里長出來的五谷雜糧、瓜果蔬菜。這既是常識,也是一個②
的真理。今天,中國的“鄉(xiāng)土社會”發(fā)生著③的變化,這種變化不是自我否定、自我
淘汰,而是自我革新、自我發(fā)展。在以農業(yè)元素為主題的鄉(xiāng)土環(huán)境里:備送現代元素不斷滲透
聚食,構成特色備養(yǎng)的丕同楊景,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個人反擔保合同規(guī)范范本-設備租賃專用2篇
- 房地產市場調查與分析
- 2025年度鋼構工程風險評估與控制合同
- 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方法
- 金融市場的變化與對公客戶的應對策略
- 二零二五年度蟲草產品研發(fā)與市場拓展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蟲草收購與銷售一體化合同4篇
- 2025年度環(huán)保設施建設合同履行的環(huán)境治理擔保協議3篇
- 2025年度個人旅游預付款延期退還協議4篇
- 跨領域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的實踐探索
- 英語48個國際音標課件(單詞帶聲、附有聲國際音標圖)
- GB/T 6892-2023一般工業(yè)用鋁及鋁合金擠壓型材
- 生活老師培訓資料課件
- 冷庫安全管理制度
- 2023同等學力申碩統(tǒng)考英語考試真題
- 家具安裝工培訓教案優(yōu)質資料
- 在雙減政策下小學音樂社團活動有效開展及策略 論文
- envi二次開發(fā)素材包-idl培訓
- 2022年上海市初中語文課程終結性評價指南
- 醫(yī)院手術室醫(yī)院感染管理質量督查評分表
- 心內電生理導管及器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