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傳 全市一等獎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c402e37cff516d39b53671756b8f218/6c402e37cff516d39b53671756b8f2181.gif)
![方山子傳 全市一等獎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c402e37cff516d39b53671756b8f218/6c402e37cff516d39b53671756b8f2182.gif)
![方山子傳 全市一等獎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c402e37cff516d39b53671756b8f218/6c402e37cff516d39b53671756b8f2183.gif)
![方山子傳 全市一等獎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c402e37cff516d39b53671756b8f218/6c402e37cff516d39b53671756b8f2184.gif)
![方山子傳 全市一等獎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c402e37cff516d39b53671756b8f218/6c402e37cff516d39b53671756b8f218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你知道成語“河東師吼”的意思嗎?
這個成語比喻兇悍的女性,也用以嘲笑懼妻的人。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都膮堑氯始婧嗞惣境!?/p>
——蘇軾
宋人陳慥自稱龍丘先生,好賓客,又喜歡養(yǎng)歌妓,其妻柳氏愛嫉妒。蘇軾曾寫詩道:“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碧K軾筆下的可憐蟲陳慥是誰?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方山子傳》的傳主方山子。香港電視劇和電影《河東獅吼》中的陳季常是個懼內(nèi)的風流才子,那么陳季常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或許我們從這篇課文中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了解他。方山子陳慥,字季常,別號龍丘先生。其父陳希亮曾是蘇軾的上司。與蘇軾友善。二十年未見,卻在岐亭重逢。名:字:號:住址:職業(yè):經(jīng)濟狀況:家庭背景:陳慥季常方山子光、黃間的岐亭無業(yè)游民赤貧官二代、富二代蘇軾與陳希亮
仁宗嘉佑八年(公元一○六三年)正月,京東轉運史陳希亮調(diào)任鳳翔太守。
陳希亮身材矮小、清瘦,為人剛直,面目顏冷,兩眼澄澈如水。說話斬釘截鐵,常常當面指責別人的過錯,不留情面,士大夫宴游間,但聞陳希亮到來,立刻闔座肅然,與笑寡味,飲酒不樂起來。他對待僚屬,自然更加嚴厲,竟然有很多人嚇得對他不敢仰視。
蘇軾與他冰炭不相融。
蘇軾性豪闊,不會官僚滑頭,而做事卻勇于負責,意見不同時,便要據(jù)理力爭。爭議不下,這二十七八歲的簽判,年少氣盛,就不免行諸辭色,一點不肯屈就退讓。
陳希亮也有意要裁抑這個鋒芒太露的后輩,對他也一樣端起架子,毫不客氣,使蘇軾更難忍受。
府衙中的吏役尊稱蘇東坡為「蘇賢良」,這類頗似現(xiàn)代人之稱博士者一樣,實在是一件平常小事,不料被陳知府聽到了,大怒,這當然使蘇軾十分難堪。蘇軾寫的公事,他也毫不客氣的涂抹刪改,往返不休,此在以文章自負的蘇軾,更不容易忍受。
兩人之間的摩擦,造成日深的成見。蘇軾益發(fā)感覺落落寡合起來。他不赴府宴,中元節(jié)也不過知府廳堂,希亮抓住這一點,竟然上奏朝廷糾劾他,被朝廷罰銅八斤。
陳希亮筑造一座凌虛臺,請?zhí)K軾作記,蘇軾乘此機會澆了他一頭冷水,如「物之廢興成毀,不可得而知也」、「夫臺猶不足恃以長久,而況于人事之得喪,忽往而忽來者歟!」
陳希亮是眉州人,蘇陳兩家原是數(shù)代世交,論輩分,且比老蘇還長一輩,當他讀過凌虛臺記的稿子后,不易一字,吩咐上石,并且慨然道:「吾視蘇明允,猶子也;蘇軾,猶孫子也。平日故不以辭色假之者,以其年少暴得大名,懼夫滿而不勝也,乃不吾樂耶!」
后來,蘇軾因其子陳慥之請,為作陳公弼傳,其中有一段說:
「公于軾之先君子為丈人行(長輩),而軾官于鳳翔,實從公二年。方是時年少氣盛,愚不更事,屢與公爭議,形于言色,已而悔之?!?/p>
二、蘇軾與陳慥的黃州情誼
陳慥以好客有名,何況來客是落難中的蘇軾,全家上下,忙著張羅酒食,「撫掌動鄰里,繞村捉鵝鴨;房櫳鏘器聲,蔬果照巾冪。」(岐亭五首之一)如此熱情招待,蘇軾永遠記得。蘇軾好酒,然而酒量并不好,何況本是一個旅途勞頓的人,飽食薄醉后,就坐在椅子上沉沉睡去,連頭上的巾幘跌落了都渾然末覺,一直睡到天已向晚,才驀然驚醒,醒來第一個煩惱是「黃州并不算遠,可惜就是沒有朋友!」
蘇氏父子在陳家休息了五天,不得不別了陳慥,繼續(xù)上路。
后來蘇軾定居臨皋之后,很希望陳慥能夠到黃州來看看他的新居,陳慥隱居岐亭,距離黃州雖不是很遠(往返需四、五百里路),但他以前似乎從未來過。但在蘇軾謫居的四年里面,卻到黃州七次之多,每次盤桓十日左右;蘇軾從黃州往岐亭陳家作客,四年之內(nèi)也有三次,二人往還的密切可見。
陳慥第一次到黃州來,引起當?shù)氐挠蝹b兒們一番意想不到的轟動。陳季常曾是江湖人物,在地方豪俠心目中,是個偶像,雖然他已入山隱居,人已不問世事,但是英名仍在江湖,不能磨滅。他到黃州的消息一傳出去,那些地方豪俠們便紛紛前來邀請,有的要邀他飲宴,有的要招待他住宿,而陳慥則一概婉言辭謝,寧愿擠在臨皋亭的西曬房間里,與老友相盤桓,這使原本豪情萬丈的蘇軾,大為得意。
陳慥為人豪爽,好飲酒,蘇軾在鳳翔任職時曾與他交游。十九年后,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途中遇到陳慥。此時陳慥已成隱士,號方山子。蘇軾認為他放棄富貴,隱居深山能夠怡然自得,感慨于人世的變遷,為他寫了這篇傳記,記下了他青年時期的豪氣和隱居后的風度。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學家,書畫家,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二十一歲中進士。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一零八零)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
在黃州四年多,曾于城東之東坡開荒種田,故自號東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沿書等職,并出知杭州,穎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貶惠州,儋州。大赦北還,病死常州,葬于河南郟縣,追謚文忠公。被貶黃州期間,蘇軾與陳慥再次相遇于岐亭,二人流連詩酒,互相酬和。隨后蘇軾為陳慥作傳,寫下了這篇《方山子傳》。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灶}金山畫像坎坷仕途終不悔方山子傳蘇軾閭(lǘ)里謫(zhé)居陳慥(zào)著(zhuó)帽矍(jué)然奴婢(bì)岐(qí)亭精悍(hàn)勛(xūn)閥(fá)儻見之與(tǎng)﹝一﹞寫方山子隱居光州、黃州的原因及其生活概況。﹝二﹞寫作者路過岐亭時,碰見方山子。他鄉(xiāng)遇故知,兩相驚訝。﹝三﹞(倒敘)方山子少年時豪俠之氣。
﹝四﹞(補敘)方山子祖上勛閥和家產(chǎn)富足。
﹝五﹞對方山子之贊頌。整體把握
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jié)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之遺像乎?”因謂之方山子。閭里:lǘ鄉(xiāng)里宗:尊奉折節(jié):改變志向遇:賞識庵居蔬食:住草屋吃素食屋:帽遺像:遺留下來的樣子
方山子,是光州、黃州一帶的隱士。年輕時,仰慕漢代游俠朱家、郭解的為人,鄉(xiāng)里的游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歲稍長,就改變志趣,發(fā)奮讀書,想以此來馳名當代,但是一直沒有交上好運。到了晚年隱居在光州、黃州一帶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與社會各界來往。放棄坐車騎馬,毀壞書生衣帽,徒步在山里來往,沒有人認識他。人們見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說:“這不就是古代樂師戴的方山冠遺留下來的樣子嗎?”因此就稱他為“方山子”。
1、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什么內(nèi)容?
生平晚年少年——血氣方剛,一身俠氣成年——
折節(jié)讀書,有志用世晚年——無所賞識,遁于光、黃間庵居蔬食徒步往來山中(生活清苦)不與世交往人莫識也(斷絕外界交往)所著帽,方屋而高(穿戴奇特)
余謫居于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huán)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聳然異之。
適:適逢,恰好矍然:驚訝的樣子所以:……的原因妻子:妻子和兒女
我因貶官居住在黃州,有一次經(jīng)過岐亭時,正巧碰見了他,我說:“啊喲,這是我的老朋友陳慥陳季常呀,怎么會在這里呢?”方山子也很驚訝,問我到這里來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訴了他,他低頭不回答,繼而仰天大笑,請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蕭條,然而他的妻子兒女奴仆都顯出怡然自得的樣子。
為什么方山子聽了蘇軾的遭遇后,表現(xiàn)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態(tài)?
這既表現(xiàn)了方山子對于黑暗腐敗的世道的熟悉,因為他是過來人,所以見怪不驚。又極含蓄地表現(xiàn)了他對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對打擊誣蔑蘇軾的那些奸邪小人的蔑視。所以笑過之后邀請作者住宿在自己破舊的家里,讓作者自己感受遠離政治的安寧。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游西山,鵲起于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fā)得之。因與余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于眉間,而豈山中之人哉!獨念:私下里想使:放縱因:趁機精悍:精明強干見:同“現(xiàn)”豈:怎么有:同“又”
我對此感到十分驚異?;叵肫鸱缴阶幽贻p的時候,酗酒任性,喜歡使劍,揮金如土的游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見到方山子帶著兩名騎馬隨從,身藏兩箭,在西山游獵。只見前方一鵲飛起,他便叫隨從追趕射鵲,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緊韁繩,獨自躍馬向前,一箭射中飛鵲。他就在馬上與我談論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敗之事,自認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過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氣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間顯現(xiàn),這怎么會是一位隱居山中的人呢?
在第二、三自然段以今昔兩次邂逅作對比,指出方山子并非尋常的隱逸之輩,兩次邂逅所見有何不同?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明確:
1.俯而不答,仰而笑。(今)
2.因與余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昔)
4.作者為何“聳然異之”,繼而“獨念”少年方山子意氣風發(fā)之狀?
方山子的表現(xiàn)不是常人的表現(xiàn),超乎尋常,因而作者“聳然異之”;又在其家看到蕭條的景象,這使作者自然聯(lián)想到少年方山子。同時,也使前后形成對比,突出方山子淡泊的心態(tài)個性。
然方山子世有勛閥,當?shù)霉?,使從事于其間,今已顯聞。而其家在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等。河北有田,歲得帛千匹,亦足以富樂。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
余聞光、黃間多異人,往往陽狂垢污,不可得而見,方山子儻見之與?
世有勛閥:世代有功勛使:假使
顯聞:顯赫的名聲等:等同,相類似豈:難道陽:同“佯”,假裝儻:或許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勛之家,理應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場,到現(xiàn)在已得聲名顯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陽,園林宅舍雄偉富麗,可與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還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絲帛收入,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樂了。然而他都拋開不去享用,偏偏要來到窮僻的山里,這難道不是因為他獨有會心之處才會如此的嗎?我聽說光州、黃州一帶有很多奇人異士,常常假裝瘋顛、衣衫破舊,但是無法見到他們;方山子或許能遇見他們吧。方山子檔案
原名
字號的來歷家庭情況簡歷(愛好、經(jīng)歷等)“自我介紹”
其“異”之處陳慥季常
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1、打扮2、愛好、習慣4經(jīng)歷5、淡泊名利6、居住地及家里成員表現(xiàn)等環(huán)堵蕭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世有勛閥,家在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等。河北有田,歲得帛千匹少時稍壯晚年俠士、豪士(喜好自由,仗義)勤奮,靜心(折節(jié)讀書,然終不遇。)釋然,自在(遁,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
第四段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
為了突出其“異”于常人之處,甘心放棄顯赫的家世而庵居蔬食必有其自得之處。作者在此極度贊頌方山子超脫世俗的高尚美德.
方山子的“隱”,是不是真正的消極遁世?
方山子的由俠到隱、由入世到出世,不可能是思想感情上的徹底消解,作者已經(jīng)從他的神情上看到了這一點:“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于眉間?!蔽恼伦詈蟮漠惾说摹瓣柨瘛敝心耸且环N掩飾,是為了壓抑心中的激情,平息心中的矛盾。四異:世有勛閥而山居隱逸三異:文武全才而終生不遇二異:環(huán)堵蕭然而怡然自得一異:少年俠氣而晚年避世異以對比手法,彰顯其異思考討論一:方山子到底異在何處?
本文是從哪些方面描寫方山子的奇異的?表達了作者一種怎樣的情感傾向?一老朋友遭貶,竟不答而笑。二是方山子家“環(huán)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比亲鲭[士而又面顯“精悍之色?!彼氖羌雀挥仲F,卻棄之如敝履,“獨來窮山中”,過“環(huán)堵蕭然”的生活??偨Y探討:
方山子蘇軾對于兩人的不同人生態(tài)度,請用一句話評價不屈己志,堅持到底不屈己志,歸隱避世情感傾向:
表達了作者對方山子獨特的人生道路選擇與超脫的人生價值觀的賞識之情。小結:
方山子的一生可以用“俠”“隱”兩個字來概括。
方山子棄榮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貧賤的行動,對大難不死的蘇軾有不少的觸動,作者結合自己當時被貶黃州的處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寫方山子未嘗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說是作者在黃州心態(tài)的一種形象的折射。探討文章的主旨1.表彰陳慥淡泊自守的高潔品德。2.藉此流露出同為「不遇」的感慨。(換言之:對老友的知音之情,
寄托自己身世之感。)
在這篇人物傳記中,蘇軾以其奇特的構思和奇妙的語言塑造了一個特立獨行的奇異之人——方山子。通過表彰方山子淡泊自守、安貧樂道的高潔品德,流露出同為「懷才不遇」的感慨。1、奇妙的構思。
沒有像一般傳記,平鋪直敘地介紹人物的姓氏、鄉(xiāng)里、家世、生平等,而是“隨物賦形”極其切合隱士的身份,由隱而顯,由略而詳,層層設疑,層層呼應,愈深愈見方山子的不同尋常和卓立無匹。﹝一﹞敘述:概述方山子﹝二﹞他鄉(xiāng)遇故知﹝三﹞倒敘:描寫﹝四﹞補敘:議論﹝五﹞對方山子之贊頌
文章結構2、隱約的折射作者結合自己當時被貶黃州的處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胸中之塊壘。寫方山子的不遇,又寫自己的詩文被禍,不直言,于是隱約其辭,語多委婉。文言知識1、通假字前十有九年(“有”通“又”)猶見于眉間(“見”通“現(xiàn)”,顯現(xiàn))往往陽狂垢污(“陽”通“佯”,假裝)遺像
環(huán)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折節(jié)讀書使從事于其間2、古今異義[古義:老樣式(都指衣冠等)。今義:人死后留下的畫像或照片。](古義:指墻。今義:堵塞)(古義:妻子和女兒。今義:妻子)(古義:改變作風。今義:為兩個不同的詞)(古義:任職。今義:指投身到事業(yè)中。)提刀而立使騎逐而射之環(huán)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見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余知而無罪也3、一詞多義(表順接關系)(表修飾關系)(表轉折)(表并列)(第二人稱代詞)而豈山中之人哉余既聳然異之是二者,余未信之(的,結構助詞)(他,代詞)(它們,指示代詞)與公侯等精悍之色猶見于眉間使從事于其間,今已顯聞此豈無得而然哉見其所著帽4、重點字詞(等同,相似)(神色)(名聲遠播)(這樣)(戴)余既聳然異之庵居蔬食鵲起于前歲得帛千匹見方山子從兩騎5、詞類活用(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異)(名作狀語;以庵為居以蔬菜為食)(名詞作狀語,像鵲一樣)(名詞作狀語,每一年)(從使動用法,使……跟從)方屋而高何為而在此俯而不答,仰而笑而奴婢妻子皆有自得之意使騎逐而得之而豈山中之人哉而其家在洛陽此豈無得而然哉不可得而見提刀而立余知而無罪也表并列表修飾,著,地表轉折表承接表轉折,卻而表承接關系表修飾關系第二人稱代詞表并列表承接表修飾關系表承接見方山子從兩騎然終不遇人莫識也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鵲起于前呼余宿其家文言句式(省略句,“見”前省略主語“余”)(被動句,不被提拔重用)(判斷句)(判斷句)(賓語前置)(狀語后置)(狀語后置)
翻譯下面的句子1.稍壯,折節(jié)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2.此豈古方山冠之遺像乎?3.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于眉間,而豈山中之人哉!
方山子逐漸長大成人以后,就一改往昔所為而專心讀書,希望通過讀書施展自己的抱負,但始終沒有得到朝廷賞識重用的機會.這難道是古代方山冠流傳下來的樣子嗎?
這些離現(xiàn)在才多長時間啊,那精明勇敢的神色仍然隱隱出現(xiàn)在眉宇之間,又怎么會是一般的山中隱士呢!4.然方山子世有勛閥,當?shù)霉?,使從事于其間,今已顯聞。5.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
然而方山子出生于累世都有功勞的門第,應該得到官位,如果讓他從事政事,到現(xiàn)在早就有顯赫的聲名了.
但他都舍棄而不取,獨獨到這窮山中隱居,這豈是無緣無故而能如此的呢?1.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閭里之俠皆宗之宗:推崇
B.稍壯,折節(jié)讀書
折節(jié):改變志節(jié)、行為
C.方山子儻見之與儻:或許
D.欲以此馳騁當世
馳騁:縱馬奔跑課堂練習D2.下列每組句子中加點的字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見其所著帽,方屋而高\蟹六跪而二螯
B.余既聳然異之\他植者則不然
C.晚乃遁于光,黃間\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
D.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A3.清代王文儒評此文說:“隱字俠字節(jié)乃一篇之主腦。”請選出下面四組中全都是具體描述方山子“隱”的生活、思想和行為的一組(
)
①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②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③從兩騎,挾二矢,游西山④環(huán)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⑤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
⑥晚乃遁于光、黃間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②③④⑥C4.下列各項是對文章的分析闡述,正確的一項是(
)
A、方山子出身貧寒,自幼苦讀,意欲以此馳騁當世,但不得意,晚年隱逸光州、黃州一帶,自得其樂。
B、傳主少年、壯年時血氣方剛,意氣風發(fā),一身俠氣;晚年時安貧樂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識選擇這兩種具有對比性的行為表現(xiàn)來豐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問的口吻問方山子能否見到那些“陽狂垢污”的“異人”,從“豈山中之人哉!”這句話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寫方山子,實際上是悲“不遇”。但他方以詩文遭禍,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隱約其辭。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方山子傳》是蘇軾在黃州的心態(tài)的一種形象的折射。D5.請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⑴環(huán)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譯文:
——————————————————————————。⑵因與余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譯文:
———————————————————————————。⑶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譯文:
———————————————————————————。他家里只看到周圍空空地有四堵墻,可是他的妻兒和奴婢都有自得其樂的神氣。于是他就在馬上跟我談論用兵方法和古往今來成敗的道理,自以為是當代杰出的人才。他都放棄不要,偏偏來到這個荒山中受苦,這難道是一個沒有自得其樂的人能夠做到的嗎?問題探究2:蘇軾為何寫這個奇異人?
引導提示:蘇軾是什么原因來到這個地方的?蘇軾接觸了這個故友之后會作何感想?“同是天涯淪落人”——具有相似的遭遇。一個是讀書沒有受到賞識的陳季常,另外一個是當官不受重用的蘇軾,兩人可謂惺惺相惜(即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愛護、同情、支持。)其實,文中有一個細節(jié)已經(jīng)表達出了這層意思,請找出。——細節(jié):第二段,“俯而不答,仰而笑?!?/p>
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他的言外之意是?
區(qū)區(qū)小事,何足掛齒,早在十九年前我就和你一樣了。要對名利成敗看淡一點,對生活上工作的無奈或無法改變的東西,灑脫一點,尋找內(nèi)心的寧靜。仰笑,體現(xiàn)了方山子的瀟灑、豪放及與蘇軾交情深厚。
蘇軾見到方山子如此態(tài)度和生活會有何感受?
找到知己,豁然開朗,表露贊許和羨慕之情。向往方山子的隱居生活和超然心態(tà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一單元 蘇聯(lián)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第1課 俄國十月革命說課稿 新人教版
- 2024年高中語文 第三單元 9 說“木葉”說課稿 新人教版必修下冊
- 5 這些事我來做 第二課時 說課稿-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4章 習題課 牛頓運動定律的綜合應用說課稿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上學期《細胞呼吸》說課稿
- 2024二年級語文下冊 第8單元 23 祖先的搖籃說課稿 新人教版001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化學 第2章 化學鍵 化學反應規(guī)律 第3節(jié) 第2課時 化學反應的限度說課稿 魯科版必修第二冊
- 2023三年級英語上冊 Unit 9 It's a mouth第1課時說課稿 湘少版
- 2025年度農(nóng)業(yè)科技項目可行性研究合同
- 2024年秋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六章 第4節(jié) 密度與社會生活說課稿 (新版)新人教版
- 《旅游資料翻譯》課件
- 《既有軌道交通盾構隧道結構安全保護技術規(guī)程》
- 2024年安徽省中考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心尖球形綜合征
- DBJT 13-460-2024 既有多層住宅建筑增設電梯工程技術標準
- 中國證監(jiān)會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監(jiān)控系統(tǒng)證券公司接口規(guī)范
- 2025屆天津市部分學校高三年級八校聯(lián)考英語試題含解析
- 微項目 探討如何利用工業(yè)廢氣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2025年高考化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魯科版)
-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qū)2024-2025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學期教學質量監(jiān)測試題
- 水產(chǎn)品冷凍加工原料處理與加工技術考核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