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原過》王安石教學課件設計_第1頁
高中語文-《原過》王安石教學課件設計_第2頁
高中語文-《原過》王安石教學課件設計_第3頁
高中語文-《原過》王安石教學課件設計_第4頁
高中語文-《原過》王安石教學課件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原過王安石授課人:

學習目標:1、掌握本課重點的文言知識,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2、分析文章的說理方法,體會本文的理趣之美。3、探究“原過”的思想內涵,樹立“如何面對過錯”的正確價值觀。走近作者初讀課文

初步感知文章題目“原過”該作何理解?

“原”的常用意義:1、水源,源頭。后作“源”例:原濁者流不清。2、根源,來源。例:兕虎有域,而萬害有原。

3、根本,基礎。例:智者術之原也。4、推究,考查。例: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5、原野,廣而平的土地。例:離離原上草6、寬恕、原諒。例:帝宿重陶才,原其罪。

──《古代漢語詞典》結合注釋疏通文意,請標注出疑惑之處。

再讀課文這些文言語句你掌握了嗎?1、天地舉有過,卒不累覆且載者何?善復常也。2、是向之從事云爾。今從事與向之從事弗類,非其性也,飾表以疑世也。3、且如人有財,見篡于盜,已而得之,曰:“非夫人之財,向篡于盜矣”,可歟?三讀課文思考:文章開篇說“天地舉有過”,又列舉太甲、孔子、揚雄的事例作用各是什么?對于“過而能悔,悔而能改”的現象,文中有幾種觀點?作者的觀點又是什么?作者用“財物失而復得”的寓言想說明什么問題?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合作交流:請同學們嘗試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歸納這篇文章的觀點和說理方法。然后小組內交流、補充、修正,選出小組代表圖。學以致用:

學習《原過》這篇文章,觸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你覺得有哪些時代意義呢?推薦閱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游褒禪山記》《答司馬諫議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