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色-畢業(yè)論文_第1頁
試論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色-畢業(yè)論文_第2頁
試論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色-畢業(yè)論文_第3頁
試論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色-畢業(yè)論文_第4頁
試論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色-畢業(yè)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4試論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色內(nèi)容摘要:作為在文學史上做出過劃時代貢獻的偉大詩人陶淵明,他的詩歌跳出東晉時代玄言詩的藩籬,給晉宋之交的文壇帶來了一股清新的風氣。他的詩歌內(nèi)涵神韻明晰高遠,透露著平淡自然的特色,詩風真切純樸,不事雕琢,但并沒有陷入淺薄乏味的泥淖,相反卻醇厚有味,生活基礎深厚;他的詩歌思想感情靜穆深切,詠懷詠史詩作風格剛健、豪放,讓人可以直接體會到作品中的真情實感,山水田園詩作寓情于景,情由景生,景物和情感相諧相生;他的語言色彩質(zhì)樸清麗,沒有堆砌的辭藻,沒有不必要的修飾和濃墨重彩的鋪展,因而作品清麗鮮亮;他的作品語言特質(zhì)平淡新奇,通俗無奇的“田家語”使他的詩作近似口語化,讀來感到朗朗上口,形象鮮明。關鍵詞:陶淵明詩歌特色分析陶淵明是潯陽柴桑(九江)人,生活在魏晉南北朝晉宋之交年代的官宦之家,曾祖父官事開國元勛級人物,做過朝中大司馬,爺爺和父親都任過太守、縣令等職位,到陶淵明之時家道已經(jīng)中落。留存下來的作品有詩120多首辭賦3篇散文8篇[1]。在兩晉時期,籠罩在文壇的是玄言詩,并且統(tǒng)制文壇達百年之久,玄言詩“理過其辭,淡乎寡味”。純粹是合韻的老莊講義“合道家之言而韻之”[2]。它的出現(xiàn),不僅標志著玄學滲入到詩歌上,而且玄學思想也滲透到詩歌的理性精神上去,并找到了合理的理性外衣。天降大任,陶淵明的粉墨登場,給晉宋之交的詩壇吹來了清新的風,給文壇帶來富于現(xiàn)實內(nèi)容,具有獨特風格的創(chuàng)作導向。這也印證了劉勰所說“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盵3]的道理。陶淵明詩歌大致分為兩類:詠懷詠史詩和田園詩,其中后者的成就更高。因為他門第小,又和當時的詩風不符,其詩歌并沒有得到當朝的認可,《詩品》也歸為“中品”。然而這毫不影響其詩歌的偉大意義。肖統(tǒng)認為“其文章不群”、“獨起眾類”[4],就是指的是陶淵明詩歌樸素自然,清新高潔。陶淵明在文學史上的成就地位,一方面是他對詩歌題材的另辟蹊徑,一方面是他的詩歌的獨具一格的藝術特色。他的田園詩是在玄風影響下所對自然風光的親近自然深入生活,對田園風光的生活感受的再現(xiàn),這就使詩歌親近了自然,有了審美價值和情感。陶淵明的詩歌之所以“獨起眾類”,正是因為他的詩歌在神韻、感情、色彩、語言等方面,突出地表現(xiàn)著“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5]的藝術特色,形成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一、內(nèi)涵神韻:明晰高遠我國的詩歌,特別是古代詩歌歷來講究詩作的神韻,有含蓄不盡意在言外一類,也有直抒胸臆透徹明晰一類。陶淵明的兩大類詩作雖然詩風不盡相同,但都具備了獨特風格。(一)平淡自然。真,是陶淵明詩歌的特之一,即天真自然,這來源于他:其一是做人很認真,反映到作品中也純真,作詩自然去做,帶有自娛性。其二是他的語言真誠,純白描手法,顯得樸實自然不事雕琢。譬如《讀山海經(jīng)·其一》“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全詩一律白描手法,語言平淡通俗易懂,讓人讀起來毫不吃力,只覺得感受到的是一片鮮活的生活場景,這些場景和作者的志趣、心情,完全是詩人真實的感受,因而給人的感覺十分親切、自然。再比如他的《和郭主簿》:“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凱風因時來,回飆開我襟。息交游閑業(yè),臥起弄書琴。園蔬有余滋,舊谷猶儲今。營己良有極,過足非所欽。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戲我側(cè),學語未成音。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遙遙望白云,懷古一何深。”詩作描寫了夏天在鄉(xiāng)下居住時的淳樸而悠閑的生活,表現(xiàn)出擺脫官場羈絆之后的輕松知足的樂趣。詩風平淡沖和,意境遼闊,讓人頓感淳真親切。(二)淳厚凝練。陶淵明的詩歌看起來平淡,但絕不是那種敷衍淺薄的作品,詩歌語言是最常見的“田家語”,但卻讓人感到淳厚有味,這是作者對詩句進行過認真的提煉的結(jié)果。在這些非常精辟的語言中又都蘊含著豐富的形象,這些形象不管是自然風光還是社會生活,都具有著深厚的生活基礎。請看“有風自南,翼彼新苗”兩句,一個“翼”字,和靈活性表現(xiàn)出了“新苗”振翅欲飛的動態(tài)。讓我們仿佛看到那和煦的南風溫存愛撫莊稼地里欣欣向榮的禾苗的景象,大地一派生機勃勃。在《歸園田居.其一》里寫道:“……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贝笞匀皇翘諟Y明心中的至愛,那桃李桑各種樹木和茅檐上的雞犬,讓詩人在恬靜閑適的生活中心靈安寧祥和下來。作者抓住一組極具表現(xiàn)力的意象:榆柳桃李從里幾間草房,幾縷炊煙,幾聲犬吠和雞鳴,信手而來,明白曉暢,讀起來種安逸閑適淳樸的味道溢滿我們心間。陶淵明擅長于人們熟悉的農(nóng)村題材中匠心獨運,營造出淳厚深遠而凝練的的意境。這就像清人陳祚明認為的那樣,他說“陶靖節(jié)詩,如巫峽高球,“春酒”、“蔬菜”、“微雨”等意象營造出來的意境顯得多么干凈新鮮,和諧自然。也難怪清代學者溫汝能在《陶詩匯評》如是說:“此篇是陶淵明偶有所得,自然流出,所謂不見斧鑿痕也。大約詩之妙以自然為造極。陶詩率近自然,而此首更令人不可思議,神妙極矣?!碧諟Y明的詩歌特別是田園山水詩大量面世以后,以嶄新的清新自然詩風,毫不容情的洗滌那些枯燥無味的玄言詩風,從而給當時的詩壇注入新鮮血液,開啟別具一格的詩風,為后代詩歌的發(fā)展方向奠定基礎。四、語言特質(zhì):平淡新奇追求語言通俗易懂,是陶淵明運用口語化語言寫作的具體表現(xiàn)。他的“田家語”接近口語,平淡、通俗。他的詩中那種質(zhì)樸自然的接近謠諺和模仿民歌的語句比比皆是,如“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今日天氣佳,清吹與鳴彈”,“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等等。再如《讀山海經(jīng)》(其一):“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如何?”全詩采用白描手法,敘寫安適閑逸的隱居生活,句子自自然然找不到半點雕琢痕跡。又如他的《移居二首》中“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農(nóng)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敘寫春秋季節(jié)有很多晴朗天氣,登高賦詩的好時光,鄰居間互相招呼飲酒,忙時各自去耕作,閑時彼此想。念一派和和美美的局面啊。這首詩寫了移居后的生活景況,抒發(fā)移居之樂。描繪了一幅自由自在,閑適的寧靜生活。這八句詩,語言口語化,好像和讀者話家常,很是平淡無奇,讀起來不但通俗易懂毫不吃力,而且瑯瑯上口鏗鏘有力。然而這平淡無奇的語言,卻又是經(jīng)過作者高度提煉和加工的“精粹口語”。海德格爾說:“詩的活動領域是語言,因此詩的本質(zhì)必得從語言之本質(zhì)那里獲得理解?!碧諟Y明擅長提煉語言,但又看不見刻意雕琢的痕跡,“田家語”運用得如此傳神貼切,是詩人高度提煉的結(jié)果,這恰如元好問所謂:“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盵7]也如明人王世貞所說:“淵明托旨沖淡,其造語有極工者,乃大如思來,琢之使無痕跡耳”[8]。比《雜詩》其一里“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焙汀峨s詩》其二里“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币约啊逗凸鞑尽菲湟焕铩疤@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薄按?、“擲”、“貯”這三個動詞都是常見的,看似平淡卻很新奇精道,巧用得恰如其分。他的詩歌在內(nèi)容上寓精奇于平淡之中,不管是抒發(fā)胸臆,還是描景寫人,幾乎都是輕輕點染,但卻形象鮮明突出,色彩淡雅清新。陶詩無論在內(nèi)在與形式、思想與藝術的有機結(jié)合中,表現(xiàn)出自己的藝術個性,形成獨特的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的藝術風格。但凡有作為有建樹的詩人,他們的作品都是內(nèi)容和形式,思想與藝術的有機結(jié)合,從而形成各自獨特的藝術風格,呈現(xiàn)出各自的藝術個性。陶淵明的詩作貢獻給后世的就是其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與個性。內(nèi)涵神韻明晰高遠,透露著平淡自然的特色,詩風真切純樸,不事雕琢;思想感情靜穆深切,詠懷詠史詩作風格剛健、豪放;山水田園詩作寓情于景,情由景生,景物和情感相諧相生;語言色彩質(zhì)樸清麗,平淡新奇,個性十足。參考文獻:[1](當代)游國恩等《中國文學史》(一)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版[2](當代)游國恩等《中國文學史》(一)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版[3](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文史哲出版社2007版[4](梁)肖統(tǒng)《陶淵明集序》中華書局

出版1979年5月[5](當代)\t"_b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