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果韻-板栗 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高中勞動技術_第1頁
金秋果韻-板栗 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高中勞動技術_第2頁
金秋果韻-板栗 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高中勞動技術_第3頁
金秋果韻-板栗 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高中勞動技術_第4頁
金秋果韻-板栗 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高中勞動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金秋果韻——板栗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高中勞動技術金秋果韻

千年板栗、玫瑰栗子

教案

教學背景

秋天,是生命的沉淀,是思緒的靜美。

百年遷西,千年板栗。軟糯香甜回味悠,名品干果歷史久。

栗子是一種常見的干果,口感比較好,還具有比較好的寓意,“栗子”諧音”利子”,表示對子孫具有好處,能夠祝福子孫后代身體健康,還能利于事業(yè),促使事業(yè)有成。還有一個意思能住老人長壽,所以在老人過生日的時候,人們會贈送栗子給老人,祝愿他們的身體健康,福如東海,健康長壽。

二、教學目標

了解板栗,學習板栗的栽培歷史、形態(tài)特征、產(chǎn)地生境、生長習性、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主要品種、分布范圍和植物文化等等方面知識。

希望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理念能深入人心,人們都能愛護大自然,與周圍的生物和諧共處。

三、教學重點

認真學習板栗的知識,欣賞大自然的神奇。培養(yǎng)愛護環(huán)境,欣賞大自然的意識。讓同學們懂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熱愛大自然一切生命。深刻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生態(tài)文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教學過程

老師引入:

板栗的別稱是栗子,鳳栗子、毛栗子和玫瑰栗子。

板栗寓意為順順利利,諧音“利子”,表示祝福子孫后代身體健康,能利于事業(yè),促使事業(yè)有成。過年吃栗子則是取栗子名稱的諧音,有大吉大利的意思。栗子香甜味美,富含柔軟的膳食纖維,外形呈紅褐色,鮮艷而富有光澤,成熟的栗子果仁是米黃色,表面附有紅色的一層薄皮,可以煮熟食用,也可以生吃。

讓我們了解一下吧:

栗,也稱為「大栗」、「毛板栗」、「栗子」,是殼斗科、栗屬植物。喬木,高達20米,胸徑80厘米,冬芽長約5毫米,小枝灰褐色,托葉長圓形,長10-15毫米,被疏長毛及鱗腺。葉橢圓至長圓形,長11-17厘米,寬稀達7厘米;葉柄長1-2厘米。雄花序長10-20厘米,花序軸被毛;花3-5朵聚生成簇,雌花1-3(-5)朵發(fā)育結實,花柱下部被毛。成熟殼斗的銳刺有長有短,有疏有密,殼斗連刺徑4.5-6.5厘米;堅果高1.5-3厘米,寬1.8-3.5厘米。花期4-6月,果期8-10月。

在中國除青海、寧夏、新疆、海南等少數(shù)省區(qū)外廣布南北各地,在廣東止于廣州近郊,在廣西止于平果縣,在云南東南部則越過河口向南至越南沙壩地區(qū)。常栽培于海拔100-2500米的低山丘陵、緩坡及河灘等地帶。

栗木紋理直,結構粗,堅硬,耐水濕,屬優(yōu)質(zhì)材;殼斗及樹皮富含沒食子類鞣質(zhì);葉可作蠶飼料;可藥用,以樹根或根皮、葉、總苞、花或花序、外果皮、內(nèi)果皮、種仁入藥;栗吸附能力強,可有效吸收有害氣體,起到保護環(huán)境的作用。

栽培歷史

栗,在古書中最早見于《詩經(jīng)》一書,可知栗的栽培史在中國至少有二千五百余年的歷史。

形態(tài)特征

喬木,高15-20米,胸徑80厘米。樹皮深灰色,不規(guī)則深縱裂。枝條灰褐色,有縱溝,皮上有許多黃灰色的圓形皮,幼枝被灰褐色絨毛。冬芽短,長約5毫米,闊卵形,被茸毛。單葉互生;葉柄長0.5-2厘米,被細絨毛或近無毛;葉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8-18厘米,寬5.5-7厘米,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危瑑蓚炔幌嗟?,常一側偏斜而不對稱,新生葉的基部常狹楔尖且兩側對稱,葉緣有鋸齒,齒端具芒狀尖頭,上面深綠色,有光澤,羽狀側脈10-17對,中脈上有毛,下面淡綠色,有白色絨毛。

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狀,生于新枝下部的葉腋,長9-20厘米,被絨毛,淡黃褐色,雄花著生于花序上、中部,每簇具花3-5,雄蕊8-10;雌花無梗,常生于雄花序下部,外有殼斗狀總苞,2-3(-5)朵生于總苞內(nèi),子房下位,花柱5-9,花柱下部被毛。殼斗連刺直徑4-6.5厘米,密被緊貼星狀柔毛,刺密生,成熟殼斗的銳刺有長有短,有疏有密,密時全遮蔽殼斗外壁,疏時則外壁可見,每殼斗有2-3堅果,成熟時裂為4瓣;堅果直徑1.5-3厘米,寬1.8-3.5厘米,深褐色,頂端被絨毛。

產(chǎn)地生境

在中國除青海、寧夏、新疆、海南等少數(shù)省區(qū)外廣布南北各地,在廣東止于廣州近郊,在廣西止于平果縣,在云南東南部則越過河口向南至越南沙壩地區(qū)。常栽培于海拔100-2500米的低山丘陵、緩坡及河灘等地帶。栗喜歡生長在陽光充足、氣候濕潤的地區(qū),屬于陽性樹種,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較高,喜砂質(zhì)土壤。

栗在中國的垂直分布最低在海拔不足50米的沿海平原,如山東郯城、江蘇新沂等地;最高可達2800米。垂直分布因氣候帶和地形不同而有差異,在中國河北多分布于100-300米的山溝地;河南一般在900米以下的河谷平地和丘陵山地;湖北多分布于1000米左右的山坡地;福建多分布在500-1200米之間;四川漢源分布在1500米以上,云南分布在2500米以上。

生長習性

對于生長情況良好的栗,其壽命可以達到300年,花期在每年的4-6月,果期在8-10月。

花芽的分化

栗是雌雄異花同株的果樹,而且因其雌花比雄花分化時期晚、分化日數(shù)短、分化速度慢等特點,雌花分化所處的營養(yǎng)條件遠不如雄花分化期優(yōu)越,因此雌花分化的數(shù)量遠遠比雄花少。根據(jù)有關栗花芽分化的研究,栗雄花花芽生理分化期是在6月上旬至8月中旬,而雌花分化是在次年3月前后在雄花序的基部分化的,在新梢生長期間進行,所以雄花序的花芽分化期常??蛇_10個月以上,而雌花序的分化期卻僅僅2-3個月。

生產(chǎn)中常常看到的結果枝往往是生長粗壯的中長枝,而纖細枝則極少能分化雌花。這種現(xiàn)象明顯的表現(xiàn)出:栗雌花顯著偏少的原因是由于雌花分化時,正好處于上年貯藏營養(yǎng)己被用于大量雄花的分化以及春后新梢的生長發(fā)育階段,因而一般貯藏營養(yǎng)并不充足的生長偏弱的枝梢不能分化成雌花,根據(jù)中國湖北省果茶所的研究,栗雌花偏少的內(nèi)在原因與土壤中的磷素偏少有很大關系。

開花、授粉和結實特性

栗的雄花和雌花的開花期不同,雄花比雌花早8-10天開放,栗花期可持續(xù)30天之久。栗雌花從柱頭分叉到展開保持新鮮,柱頭上絨毛分泌粘液大約有半個月,這是授粉的最佳時期。栗花粉的傳播主要是靠風、昆蟲,也可輔助傳粉。栗存在自花授粉和異花授粉兩種,通常異花授粉結果比自花授粉好,也有的表現(xiàn)為自花授粉不孕。

栗在正常條件下坐果率較高,但也存在著落果現(xiàn)象。主要有2次:一次是7月下旬之前的前期落果,主要是由于營養(yǎng)不良所致。第二次是發(fā)生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的后期落果,主要由于授粉不良、機械損傷、病蟲危害等因素引起。

栗果實的生育期因品種不同而長短不一,約需4-5個月,主要可分為兩個階段:從初苞形成至8月中下旬為前期,主要是總苞的增大及其干物質(zhì)的積累,此期約積累總苞內(nèi)干物質(zhì)含量的70%和全部的蛋白質(zhì),從外觀上可見幼苞體積迅速增大。8月下旬至成熟期,主要是干物質(zhì)積累的重點轉向果實和種子,總苞增大減緩或停止,果實迅速積累淀粉,糖類物質(zhì)的總量不斷增加。在成熟時總苞和果皮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部分也轉向果實,成熟前10天堅果內(nèi)含物的充實才近于完成,由此可見前期總苞和果皮的營養(yǎng)積累是后期堅果充實的基礎,應注意前期供應足夠的水肥,否則對產(chǎn)量影響很大。

栗為深根性樹種,細根發(fā)達,分布很廣。栗根系的分布與土壤的疏松狀況及通氣性關系密切,在粘重板結的土壤上,根系多集中分布在40-60厘米以內(nèi)的深度,呈水平分布。這是因為栗根系對土壤中氧氣含量需要較高。栗除深根性外共生菌根是栗根的另一個明顯特性,這種共生菌根主要位于栗幼嫩根上,菌根的形成可增強根系的吸收能力,擴大吸收面積,同時還可以分解土壤中難以分解的養(yǎng)分,當土壤含水量達到萎蔫系數(shù)時,菌根還能吸收水分,增強樹體抗旱能力及適應性。

分布范圍

板栗適合在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生長,它的產(chǎn)地有很多,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一般是在我國的遼寧、內(nèi)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陜西、山東、江蘇、安徽、上海等地區(qū)分布。

繁殖方法

栗的枝條不易生根,扦插和壓條均難繁殖,在生產(chǎn)上其繁殖方式主要有實生繁殖(種子繁殖)和嫁接繁殖兩種。實生繁殖是傳統(tǒng)的繁殖方法,在生產(chǎn)上應用很廣,栗實生苗可直接栽植、培育,成熟期樹體高大,主干挺直,有木材利用價值。但嫁接繁殖具有更多的優(yōu)越性,因此在長期應用實生繁殖的栗產(chǎn)區(qū)現(xiàn)在正向嫁接繁殖發(fā)展。

實生繁殖

采種時期

采種在品質(zhì)優(yōu)良的栗園區(qū)進行,栗成熟的標志是栗苞由綠轉黃并自動開裂。早熟品種8月中下旬成熟,晚熟品種10月下旬成熟,大部分品種9月中下旬成熟。采收應在栗子充分成熟后進行,此時的栗子皮色鮮艷,含水量低,營養(yǎng)成分高,品質(zhì)好,耐貯藏。

采收方法

采收方法習慣上有2種:一種是拾栗子,即待樹上的栗苞自動開裂,堅果落地后拾取;另一種方法是打栗苞,待栗苞由綠轉黃時用竹竿打下后堆放10天左右,待栗苞開裂后剝栗子。

選種

選擇果粒大,顏色鮮艷,飽滿,未失水,無蟲眼的栗果,作為實生繁殖的栗種。

貯藏

栗果失水風干易引起霉爛,不能長時間暴露在光照下,當種子含水量降到30%以下時,即喪失發(fā)芽能力,因此,應采用有效的貯藏方法,使栗果順利度過種子休眠期及越冬期。貯藏方法采用沙藏法,栗果陰干1天后,即可貯藏。與濕沙混合,一般2份沙加1份栗果,或1層沙1層栗果。沙藏堆高出地面40厘米,寬1米,長度按果的數(shù)量而定,上面及四周覆蓋10厘米厚的濕沙。在翻堆1-2次后,待夜間氣溫下降到0℃時入溝貯藏。

沙藏溝應選擇在干燥、排水良好、背風陰涼處,溝深和寬各1米,長度不限。溝藏時先在溝底鋪一層濕沙,爾后將沙藏堆已混合好的沙和栗果均勻放入溝內(nèi),厚度為80厘米左右,上面覆蓋草席,待平均氣溫下降近0℃時,再加厚沙或濕土,使栗果既保持低溫,又不受凍。為了通氣和使冷空氣進入,每隔1米插一小捆直徑約10厘米的高粱稈直通溝底。如果貯藏少量栗果,可以與濕沙混合后,放入深60厘米,直徑50厘米左右的坑內(nèi),入冬后坑上覆土30厘米即可。

春播

春播時間:春播時間一般為2月中旬至4月初,由于栗種在貯藏過程中容易萌發(fā),一般播種應偏早。如果種子能在低溫下貯藏,則適當晚播較好,這樣有利于土溫上升,縮短種子埋土時間,減少損失,并能出苗整齊一致。

苗圃地選擇:苗圃地選擇土地平坦、較肥沃的微酸性砂質(zhì)土壤。整地前先施肥,后做苗床,苗床寬1-1.2米,長5-10米,苗床高出地溝面15厘米左右,并清除雜草。播種采用縱行條播,行距30-40厘米,株距10-15厘米,每畝播種量100-150千克。

藥劑拌種:為了防止地下害蟲,可使用硫磺草木灰拌種法:配方為種子50千克加硫磺粉0.2千克,草木灰1千克,黃泥適量。將黃泥打成泥漿后倒入種子,使種子表面沾上一層泥漿,然后將種子取出,放到硫磺和草木灰混合的粉沬上滾動,使種子外面沾上一層硫磺和草木灰。播種后可預防地下蟲害和獸害,且不影響種子萌發(fā)。

點播:播種時將種子平放,先端不要朝上或朝下,以利于出苗,然后覆土3-4厘米,并稍加鎮(zhèn)壓。為了保證土壤水分供應,在播種前要灌足底水,2-3天后土壤濕潤而不太粘,便于操作時開溝播種。從播種到出苗階段不要澆蒙頭水,以免土壤板結影響出苗。

嫁接繁殖

嫁接時期

由于栗枝條的木質(zhì)部呈齒輪形,用一般芽接法芽片內(nèi)側和木質(zhì)部外側形成層很難接合好。所以,栗嫁接主要用春季枝接,帶質(zhì)木部芽接也是以春季為好。嫁接的具體時期因各地氣候條件不同而異,中國南方地區(qū)稍早,北方地區(qū)稍晚。同一地區(qū)的小氣候不同,合適的嫁接時期也有差別。為掌握最有利的嫁接時期,應該以物候期作為標準最科學并容易掌握。

一般合適的嫁接時期應該是在砧木芽萌動或開始萌動而沒有展葉時進行,這時氣溫升高,樹液流動,形成層活動樹皮易剝離,嫁接成活率最高。如果嫁接過早,溫度低,愈傷組織形成受響,從嫁接到成活的時間拉長。在這期間,如遇大風干旱、連續(xù)陰雨等不良氣候或機械損傷等,都影響成活率。如果嫁接時期過晚,到砧木展葉以后嫁接,這時氣溫高、愈合快,成活率也高,但是砧木在展葉時已消耗大量營養(yǎng),嫁接成活后生長量降低,生長期也短,往往容易引起樹勢衰弱,甚至到冬季即死因此,春季嫁接在砧木芽萌動到萌發(fā)時為最適宜,各地都可以掌握這個原則。

嫁接方法

由于栗是一個古老的樹種又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因此傳統(tǒng)的嫁接方法很多。在中國華北地區(qū)最常用的枝接有劈接和插皮接(又叫皮下接)兩種方法。從群眾的習慣來看,用劈接比較普遍,但是劈接很費成活率也不如插皮高接,因此插皮接得到大量推廣,而劈接則很少應用了。在苗圃的嫁接中中國北京地區(qū)以前多用切接,后來逐步改合接,因為其速度快,成活率高。嫁接方法還包括皮下腹接法、帶木質(zhì)芽接法等。

嫁接后的管理

除萌蘗:嫁接后十幾天砧木即發(fā)生萌蘗,必須除掉,以保證根系輸送的營養(yǎng)供接穗生長。除萌蘗工作一般要進行3-4次,等到接穗旺盛生長后,萌蘗就很少了。對于高接換種來說,如多頭高接全部或大部成活,則應把萌蘗全部除去;如有一部分頭沒有接活,則需要適當留些砧木萌蘗,以便下一年再補接。

松捆綁及綁支棍:一般接后1個月,新梢生長到約30厘米時,就要把捆綁接穗和傷口的塑料條松開,而后再較松的綁上,以利接口的生長。與此同時,要綁支棍。支棍長要超過1米,一頭一根,下部一定要固定,上部新梢綁在棍上。隨著新梢的生長,要綁縛3-4道,才能確保不受風害。腹接成活的新梢,可綁在砧木上,也需綁3-4道。

摘心:當新梢長到約50厘米時,即要進行摘心,以后連續(xù)摘心1-2次,可促進副梢生長,多長側枝使樹冠圓滿緊湊,有些副梢頂端芽充實飽滿,第二年可以結果。

栽培技術

栽前準備

選地:種植栗時,對于園地的選擇要求非常嚴格,應選擇土壤肥沃、地勢平坦的園地。而且該園地應具備良好的排水條件,盡量選擇地下水位較低的區(qū)域,避免在地勢低洼、排水條件不好的區(qū)域種植。與此同時,建園時做好排水措施,合理規(guī)劃栗園地路網(wǎng)結構,有助于提高栗子產(chǎn)量和質(zhì)量。

品種和樹體的選擇:想要更好地提高栗產(chǎn)量和質(zhì)量,首先需要選育優(yōu)良品種:一是可以保證栗苗健康生長;二是種子的品質(zhì)會直接影響樹苗對自然災害的抗逆性和抗蟲性;三是樹苗、樹體的優(yōu)劣直接決定幼樹生長和成才情況。因此,要選擇長勢良好、樹勢健壯的苗木進行移栽,例如,泰山明栗、泰山甘栗、萊陽紅光栗等。另外,在選擇過程中,也要對當?shù)氐膶嶋H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全面考慮地區(qū)環(huán)境和食用需要,以此選擇最優(yōu)品種,不僅可以保障樹體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生長,而且可以結出優(yōu)質(zhì)的果實。

合理密植

栗喜光,如果枝葉的光能利用率在30%以下時,就無法結出果實,會對栗產(chǎn)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要采用合理密植的方法,通常情況下為25株/畝。如果采用密植技術或是矮化栽培技術,最多可以栽種55株/畝。種植完成后,每年都要采用全面割草的方式,將草茬高度控制在5厘米以下。另外,春季和秋季都要進行刨盤擴穴,使栗的樹盤規(guī)格可以逐漸擴大為80厘米×80厘米,其主要的實施方法為:在近樹干合適的位置進行刨盤,由內(nèi)向外,逐漸向外加深,達到25厘米即可。

整形修剪

整形

自然開心形:該型需要留有主枝3-4個,樹冠不易過高,盡量使其開展,保持內(nèi)膛足夠的通風性,通常選擇密植形勢。具體實施階段。選擇則栗苗距離地面1米左右的位置上,找出飽滿芽,在其上部的位置上進行短截。這樣能夠促進此位置以下的栗枝快速生長,在這其中的枝干中選擇3-4個比較健壯的枝條,進行主枝培育。

疏層形:改型的修剪,中心桿比較突出,同時保持5-6個主桿枝,相對于前者,其樹冠要比其大許多,對確保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意義重大。

整形期間的修剪

栗在生長過程中,尤其是處于頂部的枝芽,生長情況比較良好,節(jié)間又短,在其生長過程中非常容易導致三叉枝等情況的生長,可以選擇其中的幾個健碩的枝條進行主枝培養(yǎng),通常以10厘米的距離為適宜。

結果樹的修剪

調(diào)整母枝的數(shù)量。根據(jù)栗具體栽植地,對母枝的情況進行合適的調(diào)整,增加光照,促進結果率,保持栗的豐產(chǎn)豐收。

結果母枝的培養(yǎng)與修剪。在栗生長過程中,尤其是樹冠外圍有許多枝條,這些枝條經(jīng)一年生長后,如果枝條健碩,可選擇進行母枝培養(yǎng),這些枝條應當予以保留,同時為保持其更好的生長度,應當對其枝條進行合適的調(diào)整,將其中的弱枝減掉。

結果枝組與骨干枝的修剪。栗結果枝由于多年的結果,其已經(jīng)變得很衰弱,這時應當將其主桿進行回縮,促進其能夠從新生長壯大。

主要價值

藥用

以樹根或根皮、葉、總苞、花或花序、外果皮、內(nèi)果皮、種仁入藥。中藥名:樹根或根皮:栗皮。葉:栗葉??偘豪趺颉;ɑ蚧ㄐ颍豪趸āM夤ぃ豪鯕?。內(nèi)果皮:栗荴。種仁:栗子。

根或根皮:甘、淡,平。葉:微甘,平??偘何⒏?、澀,平?;ɑ蚧ㄐ颍何⒖?、澀,平。外果皮:甘、澀,平。內(nèi)果皮:甘、澀,平。種仁:甘、微咸,平。根或根皮:行氣止痛,活血調(diào)經(jīng)。葉:清肺止咳,解毒消腫。總苞:清熱散結,化痰,止血?;ɑ蚧ㄐ颍呵鍩嵩餄?,止血,散結。外果皮:降逆化痰,清熱散結,止血。內(nèi)果皮:散結下氣,養(yǎng)顏。種仁:益氣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消腫,止血。

根或根皮:疝氣偏墜,牙痛,風濕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葉:百日咳,肺結核,咽喉腫痛,腫毒,漆瘡。總苞:丹毒,瘰鬁痰核,百日咳,中風不語,便血?;ɑ蚧ㄐ颍盒篂a,痢疾,帶下,便血,瘰鬁,癭瘤。外果皮:反胃,消渴,咳嗽多痰,百日咳,腮腺炎,瘰鬁,便血。內(nèi)果皮:骨鯁,瘰鬁,反胃,面有皺紋。種仁:脾虛泄瀉,反胃嘔吐,腳膝酸軟,筋骨折傷腫痛,瘰鬁,吐血,衄血,便血。

主要成分:根含丁香酸(syringicacid),香草酸(vanillicacid),龍膽酸(gentisicacid),沒食子酸(gallicacid)以及多種氨基酸等成分。葉含鞣質(zhì),如異栗癭鞣質(zhì)亭(isochesnatin),栗木鞣質(zhì)(castanin),異栗癭鞣質(zhì)(isochestanin)等;有機酸類,如丁香酸(syringicacid),香草酸(vanillicacid)等成分。此外,尚含長梗馬兜鈴素(pedunculagin),地衣二醇(orcinol)等成分。外果皮中含有酚類,有機酸,糖,內(nèi)脂,香豆素,鞣質(zhì),甾體和黃酮類成分。種仁含蛋白質(zhì)、脂肪、氨基酸及鐵、鎂、磷、銅等元素。[2]栗子除富含淀粉外,尚含單糖與雙糖、胡羅卜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抗壞血酸、蛋白質(zhì)、脂肪、無機鹽類等營養(yǎng)物質(zhì)。

食用

栗種子種仁肥厚、味道好、營養(yǎng)豐富,是秋、冬季節(jié)市場上供應最受歡迎的干果。生吃、炒食、磨粉、作饃、釀酒、制醋都好,還可作菜,味道可口。中國山區(qū)農(nóng)民常用它代替糧食。

生態(tài)

栗吸附能力強,可有效吸收有害氣體,起到保護環(huán)境的作用。

經(jīng)濟

栗木的心材黃褐色,邊材色稍淡,心邊材界限不甚分明。紋理直,結構粗,堅硬,耐水濕,是良好的建筑、造船、制車、作枕木、農(nóng)具、樂器、家具等的好材料。葉可作蠶飼料。它的雄花、簇苞(也叫棚、簇,即總苞)和樹皮含有豐富的單寧(4-13.5%),5千克可提煉烤膠1千克,是制革工業(yè)不可缺少的原料,價值很高。它的纖維細長,還是造紙的好材料。栗的花序可擰成火繩,栗區(qū)農(nóng)民常用作火源,以節(jié)省火柴。

主要品種

據(jù)估計,全中國栗的品種不下200種,主要優(yōu)良品種介紹如下:

早熟品種

雙合大紅袍:原產(chǎn)地安徽舒城,鄉(xiāng)土品種。樹冠開張,枝葉粗大,栽培性狀明顯,中大型苞,中大型果,每500克約50粒,豐產(chǎn)性中等,9月初成熟。在泰安國家栗圃中最早成熟。

京山紅毛早:與青毛早類同,晚熟1周。湖北京山鄉(xiāng)土品種。結果母枝較長,樹冠較稀疏,大型苞大型果,明栗,美觀,每500克約45粒,當?shù)刎S產(chǎn)性強,9月上旬成熟。

楊家峪3113:又名燕山早豐。河北遷西實生優(yōu)株,1974年選出。樹姿較直立.豐產(chǎn)性中上,小型苞,小型果,每500克約70粒,明栗,9月初成熟。

宋家早:山東省果樹研究所1965年間自泰安產(chǎn)地選出。實生優(yōu)株,豐產(chǎn)性中上,球形苞略帶橢球形,中型果,褐色明栗,每500克60粒。

處暑紅:江浙傳統(tǒng)鄉(xiāng)上品種。樹冠稀疏,枝開張至下垂,枝陽面紅色,枝粗芽大.葉薄而寬大,抗藥性差,大型苞,大型果,紅褐油栗,明亮美觀,每500克38-45粒,產(chǎn)地可達33-38粒,著苞稀疏,出實率低,9月上、中旬成熟。

中熟品種

燕紅:原名北莊1號。北京昌平產(chǎn)地實生優(yōu)株,1976年選出。結果母枝灰白色,皮目多而明顯,單母枝抽生果枝2-3條,單枝結苞2個,球形苞,苞刺稀,成熟苞呈焦枯狀。出實率45%,豐產(chǎn),每平方米樹冠能產(chǎn)堅果500克。中型褐明栗,整齊美觀,每500克55粒,9月下旬成熟。果枝萌發(fā)力強,修剪時應適當控制母枝留量,山地表現(xiàn)較好。

石豐:原名石現(xiàn)1號。山東海陽縣選出。實生優(yōu)株,結果母枝中長,棕色,陽面微紅,葉下垂,刺苞橢圓形,略扁,針剌密而短,出實率42-49%,中型果,每500克55粒,豐產(chǎn),每平方米樹冠能產(chǎn)栗500克,苞、果整齊,堅果紅褐色,明栗,9月下旬成熟。

金豐:原名徐家1號。實生優(yōu)株,1968年山東招遠選出。生長蟄強,成雌花容易,強母枝短截后基部芽形成臨時性果枝力強,并易出現(xiàn)二次、三次花梢。早產(chǎn)豐產(chǎn),每平方米樹冠能產(chǎn)栗500克。球形苞,苞頂微凸,針刺中密、硬,出實率38-42%,中型果,半明栗。每500克55粒,有大小苞,大小?,F(xiàn)象。9月中旬末成熟。母枝量大,雌花量多,應注意控制留枝量、留苞量,以減少空苞和小果。

海豐:種源為山東萊西,1975年山東海陽縣果農(nóng)選出。枝粗芽大葉厚,栽培性狀明顯。葉呈船形,葉緣略上卷。枝微紅,樹體開張而略矮化。豐產(chǎn),但出實率稍低。堅果紅褐,整齊度、商品性狀較石豐略差,每500克55粒,每平方米樹冠能產(chǎn)栗450克,9月底成熟。

紅栗:產(chǎn)山東泰安產(chǎn)區(qū),偶發(fā)變異的后代。山東省果樹研究所1958年發(fā)現(xiàn),1964年選定。生長勢強,新梢、幼葉期、刺苞(特別是后期)紅色,故得名。結果母枝長,豐產(chǎn)性中上,每平方米樹冠能產(chǎn)栗400克。苞球形略帶橢圓,中型果,堅果淺褐色,每500克約50粒,9月底成熟。

紅光:原名二麻子。產(chǎn)山東萊西,20世紀20年代由當?shù)剞r(nóng)民選出并以嫁接繁殖,1967一1971年間擴大并改名。較晚實,豐產(chǎn)性中等,著苞均勻,母枝灰綠色,皮目大而明顯,生產(chǎn)較直立,葉下垂,葉背乇茸厚。堅果中大,油亮美觀,每平方米樹冠產(chǎn)400克。每500克約45-50粒。雄花序白色,遲雌花半月,基本不育,栽培上應注意授粉。苞球形,針刺稀短,出實率45%。

后韓莊20號:又名大葉青。河北遷西1974年選出,實生優(yōu)株。結果母枝粗壯,葉厚而色深,母枝基部芽自更新能力強。橢圓苞,出實率42%,中型明栗,每500克55-60粒,美觀。有光澤,9月下旬成熟。

魁栗:浙江上虞菜食栗地方優(yōu)良品種。枝葉較挺立,枝粗葉大,刺苞橢圓,針刺中長。大型苞,大型果,每500克約35粒,明栗美觀,9月中旬成熟,每千方米樹冠可產(chǎn)栗400克。

上光栗:浙江縉云萊食栗地方優(yōu)良品種。樹冠中等開張,較稀疏,葉大而軟,大型苞,大型果,每500克可達30粒以下,明栗,9月下旬成熟。

九家種:是蘇州洞庭山的鄉(xiāng)土品種。樹姿不開張,枝條節(jié)間短,葉背多毛茸。易生成二次花。苞橢圓而扁,針刺稀短,多“包袱苞”(多籽苞)。中型偏大果,紅褐明栗,每500克45-50粒。傳說當初譽為“十家要有九家種”而得名。品種改良的種質(zhì)資源具潛在價值。

晚熟品種

青毛軟刺:江蘇宜興太華主栽菜食栗地方優(yōu)良品種。大果型,棕黃色明栗,堅果少光澤,樹姿較開張,葉背毛茸多,枝綠色。10月上旬成熟。較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每平方米樹冠少勺能產(chǎn)栗400克。出實率低,約35-38%,每500克堅果產(chǎn)地約為40粒,山東約為55粒。

炮車2號:實生優(yōu)株,江蘇新沂市20世紀70年代自炮車鄉(xiāng)選出。中型果,明栗,炒栗型。10月上旬成熟。不耐干旱,宜加強肥水管理,否則樹勢易衰。

不同產(chǎn)地板栗

遼寧板栗

遼寧的板栗主要是在丹東,它成熟的時間一般是9月份,它的顏色是紅棕色的,一般樣子是圓形的,價格是11元一斤。

內(nèi)蒙古板栗

內(nèi)蒙古的板栗一般是來自包頭,它的成熟時間是10月份,形狀是圓形或者是橢圓形的,一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