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西法律文化的差異一種邏輯學的視角_第1頁
論中西法律文化的差異一種邏輯學的視角_第2頁
論中西法律文化的差異一種邏輯學的視角_第3頁
論中西法律文化的差異一種邏輯學的視角_第4頁
論中西法律文化的差異一種邏輯學的視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返論中喬西法東律文驅(qū)化的象差異艦:一毅種邏衛(wèi)輯學物的視漿角

鴨陳銳招

才〔重烈慶,秤40賄00供31老〕

梯摘要叉:本駐文主澤要從為邏輯伴的角挖度探他討了撫中西嫁法文仆化的茂差異心。首弊先,介分析棟了邏塊輯在斗法文鞠化中妹的地痰位和犬作用進;其源次,世探討鋤了西花方法鏈文化榴中邏溜輯分傻析的割傳統(tǒng)隊;再龜次,晴指出遣了中盤國傳徑統(tǒng)法再文化良的非遷邏輯庭特征顫;最報后,谷探討晨了中沾國傳娃統(tǒng)法短文化勉中的急非邏重輯特技征對閉我國者立法怎、司慈法以傳及法紫制現(xiàn)米代化盈的影哭響,造呼吁馳在法有文化納的比中較研砍究中映應重搏視邏摩輯的族作用退。

陣關鍵缺詞:抄邏輯庭,法穴律文計化,獻中西翼方法棵律文泊化

王中西嗎法律令文化庸比擬含研究館是2勒1世母紀我理國法看制現(xiàn)替代化癢事業(yè)饒中不假設可或勢缺的珠組成凈局部槍。追折本溯午源,倍中國彎法制鳴現(xiàn)代言化是認在西頸方法脆律文粥化沖璃擊下樓起步乏的。垂自清奇末以偶來,厚一批皺先進鴨的中楚國知稅識分本子就下主張典引進未西方勇的法簡律制免度以床富國廊強民濱,但搜是這搬一過道程并欺非是睡一帆裝風順炭的。棋西方夢法律慮思想申傳入喉中國菠以后趴,受渠到了乏中國濤舊有萬的法輝律傳擊統(tǒng)的劫抵抗松和抗針爭,合中西鐮法律碧文化揮產(chǎn)生三了強塵烈的薯碰撞涂和沖竄突。組一些恨學者腫們因鈴此注用意到刃中西叔方法狠律文煉化的墓巨大漆差異對,并辯開始刊探討摘導致鎖中西未法律襲文化攤差異穩(wěn)的原動因,似這就趙有了伍中西砌法文穩(wěn)化的暑比擬護研究枕。近亡百年涼來,逢中西甜法文勸化的感比擬錢研究閑成果短非常深豐富勝,但饅是很截少有蘇學者誰從思竿維方做式的令角度廚,直厭至從逼邏輯亡的角棵度來喚開掘垂造成濱這種訴差異同的深談層次房原因遍,筆迷者不辛揣冒屈昧,嬸力圖首在這終方面溫做一滅些探瑞索。從

烈一、舊

文咳化和咸法律良文化開

磚1,栗從“痛文化錫〞到趨“法拍律文待化〞綿:多裁維度企的文擊化觀誘

灰“文第化〞消是一跳個具舅有豐桿富內(nèi)潮涵的把范疇腐,有菠位中每國學抵者在曬對“楚文化議〞這準一范既疇作惠了一醉番深調(diào)入的暮考察毛之后義,指遺出:神“文陳化作右為一竿個科逃學術(shù)易語,茫19棚20敢年以終前只熔有6鎮(zhèn)種不捷同的尖含義樓,而珍在1權(quán)95戒2年以以后趴便已服經(jīng)增側(cè)加到州16竄0多牌個〞凡[1寺]。報有位瞞日本艇學者糖那么認石為,預“文枝化的叉定義惕從來祥都是處眾說駐紛紜攀,據(jù)眾說文拳化的副定義棍多達常26舞0多益種〞誼[2夕]。嫌由此看,我數(shù)們可遼見“萌文化而〞這珠一概斗念所粘具有顧的復慢雜性些之一臭般。練在此故,我抓借用離英國籌學者其泰勒等提出照的關碼于“俱文化漢〞經(jīng)雜典的舟定義聞:“慢所謂連文化獲或文沸明,橫即知盼識、絮信仰膚、藝飯術(shù)、陰道德銀、法絡律、朗習俗港以及途其它及作為袋社會恒成員后的人板們能兆夠獲癥得的扎包括悶一切板能力慮和習塵慣在幕內(nèi)的究復合款型整令體。猴〞亦別即文跌化者廢,即域文明慘的整紡體也虹。

度由于墨“文曉化〞白概念呈帶有賺不確坊定性管、多瞎義性庸,因席之必貧然帶防來“嚼法律話文化者〞概構(gòu)念的弊多義范性。盤我比姓較同燥意這鋤樣的鞠說法知:“城法律癥文化椒是指夏一個硬民族呢在長兼期的半共同商生活伙過程謎中所矩認同贈的、撒相對債穩(wěn)定辦的、支與法有律制袍度有畝關的在制度洽、意厘識和內(nèi)傳統(tǒng)昏學說汗的總幣體。盲〞[寶3]壩

法掩律文犁化,仙即由扒與法忙律現(xiàn)覺象相棄關的醉一切禾事物券所組摔成的度整體痕的總要稱。南

嶄文化閣,無躺論在餡廣義軌或狹旅義的劇意義音上,東都包經(jīng)含了翁眾多亦因素擊。對冠于廣跳義文綢化的繪組成倍和結(jié)削構(gòu),徐人們撫有如羽下的促不同靜分析頃:物陰質(zhì)文誼化和鑄精神興文化賢的兩頑分說仿,物涼質(zhì)、市制度瘦、精雙神三鏈層次鎮(zhèn)說,水物質(zhì)接、制妖度、舞風俗究習慣素、思匆想與像價值品的四躬層次醬說,翅物質(zhì)余、社叼會關塑系、立精神架、藝瓶術(shù)、校語言博符號蘿、風多俗習假設慣等衡六個挖子系牧統(tǒng)說于。

悉這些撲分析襖雖然會觀點揭各異腎,但痛是在野一點物上是彩相同越的,隙即,兄文化繼是由氣相互侄聯(lián)系干的諸植多要衰素結(jié)停合而盞成的像有機躍整體益。這市些要焰素不伏是簡廈單的獸聚合憶、堆比砌,萄而是邁按照濤一定期的方僚式結(jié)塌合起徐來形能成一把個大穗的系消統(tǒng),棚這一鵝大的買系統(tǒng)深就是誠我們魄所說蝦的“榨文化膚〞。個

劃作為勝文化浙之子信系統(tǒng)攀的法刻律文悲化又墊是一挨個小箏的系典統(tǒng),朱它也濟具有慰多維轎的、鬼多層錢次的亮結(jié)構(gòu)完。

腫學者紫武樹揉臣認嚴為:孝“法脅律文雀化分兇為內(nèi)醬核和狀外殼竟兩部恩分。主法律進文化匪的內(nèi)容核是廊支配年法律爸實踐挑活動吐的基凡礎,皆這里露稱之折為‘鑒法統(tǒng)名’;狠外殼聽指該離價值梢根底讀社會電化的飛過程殊,其恐中包喘括立時法、黑司法矮的基持本方冠式,喉即所摔謂的挨‘法瓦體’克。兩撥者之倉間還拋有一更個溝陣通的免渠道眠,即紗法律辯思維稈活動挽。〞嘗[4元]

猶陳曉此楓那么唇認為梅法律軍文化武在結(jié)準構(gòu)上茂分為洋三個笑層次錦:〔額1〕非表層涂結(jié)構(gòu)反,法榮律文翼化的憤立法挽和社基會層韻面的挖表現(xiàn)浩;〔富2〕柜中層簡結(jié)構(gòu)凝,法袋律文軟化的臣公理諷和邏掀輯形擾式;丟〔3津〕深咬層結(jié)嚷構(gòu):賞法律驚文化丟所要假求的地行為斯準那么輔的始辦原與鹽核心由,即嗚,從拔上古悟到現(xiàn)司代積駱淀而伯成的推法律莊思維鵝模式徐、法逗律價卸值觀譜念和戰(zhàn)法律昂文化枯的基紛本范規(guī)疇。嫩[5覺]

終我認福為,巖對法出律文市化到刻底應溉當分例為多厲少層每次是狀一個始并不猾重要痛的問揮題。北很顯鋪然,政法律勉文化途有著寄深層根次的擋結(jié)構(gòu)屢和淺記表性韻的結(jié)豈構(gòu)。翼毫無令疑問陽,一互個國雕家的卸法律廟制度撇和頒爽布的京法律厘標準眉不過左是法鼠律文珍化的斑一種帳淺表臨層次票的表貪現(xiàn),斥好比欄巨大荒的冰浩山中碼露出補水面組的一熄角,碼它的唉更多屠的部哲分是浩隱藏是在水盒面以智下的溉,它獅的背深后有芒著豐遠富的弊法律疊思想煉和法柏律價棉值為鋪其支引撐。勒

脾20蘿06辯-4踐-2夠8扯23鄙:1渣4僵回復典宇孤獨牽的旅漲人_寇附7裙位粉茂絲秧2樓

那么,法律文化中隱藏在水面以下的包括那些東西呢?我認為,它起碼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的關于法律的根本觀念、范疇以及根本的法律價值;另一是與一定的生產(chǎn)方式相聯(lián)系的法律思維模式。這兩者之間誰先誰后很難斷言,或許應當是平行的,因為兩者都是在一定的生產(chǎn)方式之上產(chǎn)生的。

瓶因此前,我材認為廚,法近律文踐化的煎深層頭結(jié)構(gòu)運又可點以分圖為兩窯翼:問一是蘆關于里國家累與法樹的基協(xié)本思滿想和扒根本膨的法暈律價掀值觀末念;旁另一成是法恭律思危維方寨式。錘中西璃法律恥文化喘的差鍛異表休面上占表現(xiàn)劣為法治律制燦度的姓差異軋,但詳是深硬層次騾的差陡異表萍現(xiàn)為嬸:一轎〕法穿律基歌本觀總念和底價值鄰的差貍異;武二〕賭法律唉思維僑方式如的差晝異。芽目前薄的中姜西法籍文化性比擬榨研究拼大多譜集中腔在從逼中西爹方不辮同的逆國家殺與法爽的思窮想以沫及法沒律價垮值入褲手,職這僅銷僅是早揭示牽了法罪律文抵化深竿層結(jié)吵構(gòu)之碰一翼激,顯樓然不喜能反鄭映中筑西法致文化揉差異甜之全設部特材征,臂并且洋忽略挪了中閘西方探法律受思維沿方式您的差替異,罩這顯妄然是棕不妥背的。蟲

晃2,幟從思禽維方淡式到還邏輯許:法拳文化疊研究懶中一兔個值把得關冒注的久話題劑

吵在文膏化人恭類學冒的研講究中屠,有格一種拴觀點勾認為脆:民腹族社瞇會的丙差異懂實質(zhì)炕是文杠化的兵差異弄,而述文化辜又包踐括人勸們的炸行為尚模式興和思貪維模辮式〔換也稱辨思維俘方式友〕兩恥個方失面。雖不同勒民族合文化出的差垮異可蹦以從鋤不同算民族放的思承維方虎式中饑反映限出來撿。

漿所謂哪思維篇方式腥,指釘?shù)氖橇粋€處民族跟長久漂而穩(wěn)市定的蘿,同蔽時起羊著普統(tǒng)遍作狡用的褲思維貴方法糖、思鞭維習西慣、益對待啊事物催的審尋視趨嗎向和咸公眾忽認同置的觀能點的霸總稱臟。

介思維蘭方式匪在文除化中生起一禽個什邀么樣勺的作趕用呢拋?有亞學者良認為戶,妖“思逗維方榮式是陰人類鏈文化滅現(xiàn)象弦的深懶層本嚇質(zhì),炮屬于劣文化池現(xiàn)象捎背后棕的,雷對人皂類的躬行為揀起支與配作杠用的休因素耀〞??6脊]甚繩至有抹學者遭認為溜,思僵維方列式在宵一國暫的文輩化中柿處于辨核心也地位欲[7尸]。收因此描,可桿以這確樣說化,決圓定一約定民環(huán)族的爐文化粒特征蜂的主醒要的啄因素錯是思遭維方叼式。將既然汪思維賊方式齊在一找國的寸文化逮中具流有如揪此重江要的匠地位轉(zhuǎn),那泉么中鏡西法迷文化深的比勵較研假設究當防然要蠟進行表中西陶思維忘方式訊的比傅較。贈

拐思維陪方式賀是人痕類文勢化現(xiàn)晶象的軌深層災本質(zhì)奏,它食通過斑什么僵方式態(tài)表現(xiàn)底出來啊呢?誘我認歪為,勢展示犁思維井方式憂主要悉特征學的因貫素是距邏輯牙。邏預輯作認為一欣種推槽理的輝科學季,是師對思壘維的育思維咐,是觀人們村對思獅維進編行反稈思的輩結(jié)果輛,是譜思維閉方式撕的具岸體體跨現(xiàn)。辨邏輯夢表達艦著思滅維方思式,蝴同時活又影售響、少決定隱著思顏維方渴式。拳可以勝這樣兄說,達不同某民族趟文化縫中的啄思維猶方式桐往往呈孕育叨出不放同的尋邏輯辨思想脾,形墊成不甚同的尋邏輯娛傳統(tǒng)感;不擁同的泰邏輯磚思想失和傳盯統(tǒng)又抹會對丹思維役方式弱產(chǎn)生熊影響拾,進坦而影碧響不爪同的軟民族筆文化同。因狐此,依不同候民族芬文化防的不語同往乒往表銅現(xiàn)為規(guī)思維喇方式億的不蛙同、飽邏輯邀特征買的不沙同。渠

勒由于蒜邏輯襲與思悶維方寒式具抵有上煉述的端關系削,因朽此,放我們跑比擬籠不同臂民族贏或國徒家思愧維方降式的劑不同黎時,特常常廣要重隸點比華較這供兩個叮民族離或國恭家的媽不同當?shù)倪壉嬏厝拐?。絲

艙同樣中地,杰本文殲比擬藏東西集方法摟律思晉維方惰式的技不同毅重點押是放央在邏廢輯特玻征的逗不同虧上。渾由于氏法律兇思維爐方式稈在法盒文化異中具滴有重岔要的涌作用匆,因永此,擱邏輯掉在法印律文悠化中矮也具召有重姑要的壺地位艙和作佩用。昨不同拴民族購和國辨家的商法律傾都打市上了涼這一著國家竟特定基的思蹄維方裝式的會印記駱,同工樣也率打上研了不模同邏樓輯特詠征的良印記抓。邏趟輯對焦這一增民族校和國建家法彩律思列想的各體系畝化、默理論幟化起赤著重鉛大的河作用議,同江時還遼影響幅著一臟國的櫻法律環(huán)思維戶模式夏和司腦法的域特征邁。因缺此,嗚我們暈比擬搬東西晌方法率律文萄化的文時候援,也丘應當蜘重視貓邏輯塞的視狂角。萌

烏二、漁

從班邏輯柏的角緞度看虛東西乘方法糠律文刊化的煮差異耐

包1,霜對中肝西法償文化障比擬睡的主表要觀拉點之嚷簡單痛回憶報

元中西室方法艇律文打化的縱比擬飛是一處個老吩生常矮談的谷問題猛。下熔面我株們首期先對修中西盾法文嚷化比耐較的錢主要且觀點裝進行嗓簡單塵的回驕顧。隨

羅一般暫地,池我們各習慣稱將東雜西方土法律愛文化衰的差親異歸刊結(jié)為箱以下疏幾個舟方面搶:

甘第一腰,中濤西法鉆律文宵化的淹差異留首先勉表現(xiàn)乎在法兇與國鮮家的貸觀念三不同標以及蓄法的冠起源峰上的椒不同截。

界傳統(tǒng)麗的中全國法畢的觀派念主照要以狗“刑描〞為折核心燦和內(nèi)礎容,晝因此鼻,在箭傳統(tǒng)鉗上,派中國探人往屆往習梁慣于廁把刑談、律富、法不等同具起來武,以吸為法公即是享刑法純。有摸人認銷為,流中國狠古代握有刑權(quán)法而然無民恩法,壺民事龍侵權(quán)味行為與〔甚性至違顯約行洲為〕挪概以詠刑罰且處分扁之,享可以斑說,鏟民事叔法律作已經(jīng)初刑事接化了錢。

書反觀插西方袋,“鈴社會桿契約底論〞叢在西蘿方法舒與國仁家起嘉源中巾占有盆重要工的地靈位。閘按照攪社會千契約效論,國法律按是人仗們之揚間的切一種彈約定床,是輩人們炒相互竊讓渡頌權(quán)力梢的結(jié)屆果。棒西方準之所童以產(chǎn)濱生如衡此的嫂法的幟觀念閱是因博為在裳古希途臘、捐古羅飼馬國滋家里臘,法污肇始全于平秀民與膨貴族暴之間償?shù)臎_皆突,助在某腥種意陵義上檢說,柄它是顧社會化妥協(xié)榆的結(jié)秤果。揮

2006-4-2823:14回復孤獨的旅人_7位粉絲3樓

第二,中西法律文化的另一個差異是法的本位不同,亦即法以什么為本位的問題。眾所周知,文藝復興以來的西方法律是以權(quán)利為本位的,而中國傳統(tǒng)法律是以義務為本位的。

由此而產(chǎn)生的法律文化,從性質(zhì)上講也是有區(qū)別的。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是一種公法文化,西方法律文化傳統(tǒng)上是一種私法文化。

所謂公法文化本質(zhì)上是一種刑事性〔刑法化或國家化〕的法律體系;私法文化那么是一種民事性〔民法化或私人化〕的法律體系。中國傳統(tǒng)法律中確有關于民事、婚姻、家庭、訴訟等方面的規(guī)定,但這些規(guī)定在性質(zhì)上都被刑法化了,也即以刑法的規(guī)定和方式來理解和處理非刑事問題。

西方法律文化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私法文化,其主要標志是民法和商法的興旺。此外,我們還應看到,西方法律在近代以前的刑事民法化和近代以來公法的開展及其私法化現(xiàn)象。如,羅馬法就是西方最完備的法律體系,?牛津法律大辭典?對之評價為:“該法典幾乎完全是司法內(nèi)容,且完全是世俗的。雖然一小局部觀點吸收了希臘法,但是主要是基于羅馬習慣法〞。

第三,中西法律文化的差異還表現(xiàn)在:中國法律文化具有鮮明的倫理性,而西方法律文化具有濃厚的宗教性特征。

傳統(tǒng)中國的法律在西漢以后逐漸為儒家倫理所控制,儒家倫理的精神和原那么日益標準著法律的變化和開展,至隋唐終使中國法律完全倫理化,儒家倫理使傳統(tǒng)中國的法律成為一種道德化的法律,法律成為道德的工具,道德成了法律的靈魂。這不僅使傳統(tǒng)中國法律喪失了獨立的品格,也從根本上阻礙了它向現(xiàn)代的轉(zhuǎn)變。

西方法律文化從古希臘開始就受宗教的影響,美國著名法學家博登海默在分析古希臘法哲學時就說過:“當時的法是由諸神公布,通過神意的啟示為人類所知〞。[8]古羅馬時期,基督教由于是生活的源泉,因而它必然影響到人們的觀念和法的規(guī)那么。正如格羅索所說的:“基督教信仰是貫穿于當時立法新精神的根本要素〞[9]。到中世紀時,基督教逐漸控制了世俗的法律。雖然近代資產(chǎn)階級革命使政教別離,法律在整體上擺脫了基督教的束縛與控制,但基督教對西方法律的影響至今仍然存在,并且深入到西方法律文化的思想和制度深處。美國著名法學家伯爾曼在總結(jié)這一點的時候?qū)懙溃骸霸谧顝V泛的意義上,我們所有的一切法律無疑都可以說具有宗教的一面〞[10]。

以上就是人們對中西方法律文化差異的通??捶āH藗円苍S難以直接從中看到邏輯的作用。但是,實際上,從這些差異的字里行間,我們還是能夠發(fā)現(xiàn)邏輯的作用。西方的“社會契約論〞和私法文化都有這樣一個假設:人是理性的動物。從這一假設出發(fā)就不難理解西方的文化中為什么帶有強烈的邏輯特征。這是因為邏輯就是理性思維,邏輯是理性中的最重要因素。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什么不重視邏輯呢?那是因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帶有濃厚的倫理傾向,而倫理是以家庭為中心的,連接家庭的粘合劑是感情,而不是邏輯。這也可以作為以上關于東西方法文化差異比擬的一種注解。

由以上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人們對中西法文化的比擬研究通常都只是注意到其中之一維,即只是注意到法律根本觀念和價值之維,而對思維方式這另一維卻知之甚少。而我們已經(jīng)論述了邏輯在文化中具有的重要作用,文化的差異往往直接表現(xiàn)為邏輯特征的差異,因此,我們應當考察一下邏輯在東西方法律文化的差異以及它對東西方法律文化走向的影響。

在討論這一問題之前,需要對邏輯的概念進行簡單的界定。

2,邏輯學的概念

邏輯作為一種與推理有關的科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的角度上,邏輯學泛指的是方法論或者思維方法、模式。在狹義的意義上,邏輯學僅僅指的是思維形式的科學,即,研究推理有效性的科學。許多學者由于對邏輯學的范圍持不同的認識,因此產(chǎn)生了許多不必要的爭論。本文所說的邏輯是從狹義的意義上界說的。

3,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邏輯特征

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在很大的程度上表現(xiàn)為思維方式的差異,尤其表現(xiàn)為不同邏輯特征的差異。

2006-4-2823:14回復孤獨的旅人_7位粉絲4樓

眾所周知,邏輯學的分支有三:古希臘,印度和中國。但是這三種邏輯大異其趣。

1〕西方的邏輯是以亞里士多德創(chuàng)立的演繹邏輯為核心的,在此根底上形成了以分析性為特征的思維方式。

一談到邏輯學,人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亞里士多德的演繹邏輯體系,這是西方邏輯的核心,也是西方思維方式之核心。在近代,又參加了以弗蘭西斯.培根為代表的歸納邏輯。但是,演繹的方式對西方文化影響至深,幾乎西方的所有科學都是依靠演繹的方法建立起來的。

那么,西方的邏輯學是以什么為主旨的呢?“亞里士多德研究邏輯的目的是為了給科學研究尋找正確的方法和正確的思維形式〞。[11]

西方形式邏輯是為了給人們提供認識科學的工具,以正確思維形式以及規(guī)律為對象,是以有效推理的規(guī)那么為內(nèi)容的?!皝喞锸慷嗟卵芯咳握摰闹髦际亲C明。因此,他才把研究三段論這局部學問叫做證明的科學,也就是他所理解的邏輯〞[12]。亞里士多德正是從求取科學真理的證明工具走向三段論推理,走向前提與結(jié)論有必然聯(lián)系的有效推理規(guī)那么,走向僅僅涉及完善形式的形式邏輯。

由上可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創(chuàng)立的西方邏輯學是一種求真的工具性科學。

2〕中國式的邏輯是一種論說談辯的藝術(shù),其代表性的論證方式是推類,在此根底上形成了以整體性為特征的思維方式。

雖然,中國通常也被認為是邏輯的源頭之一,但是,如果我們以亞里士多德的邏輯為參照物,那么,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中國古代的邏輯學開展水平是很低的。從嚴格的意義上說,中國古代的邏輯學只能算是廣義的邏輯學,一種思維藝術(shù)或論證的藝術(shù)。

在春秋戰(zhàn)國年代,曾經(jīng)有一批學者研究“名學〞和“辯學〞,有學者就因此而認為這就是中國古代的邏輯學。在今天看來,墨家學派對論說言辯的研究在當時已經(jīng)具有了很高的水平,但是,這些研究在秦以后就衰落下來,以至中途斷絕,這阻礙了中國式的邏輯學的開展。與西方亞里士多德的邏輯相比,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邏輯學水平不高。這就導致了中國傳統(tǒng)思維方式中邏輯思維不興旺。

中國古代的名學和辯學是否就是與西方的邏輯學同質(zhì)的東西呢?有許多學者提出了質(zhì)疑。[13]

名學是關于名的學問,正名和名實關系等問題是名學的根本內(nèi)容。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各家各派對名實關系都有討論,但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shù)以公孫龍、惠施為代表的名家學派。辯學是以談說和辯論為對象,以探討談辯方法和原那么為根本內(nèi)容的學問。它是由墨家學派提出和創(chuàng)立的。

這些學者認為,名學和辯學雖然包含有邏輯的因素,但是從嚴格的意義上看,它們與亞里士多德所創(chuàng)立的邏輯學有著很大的不同,表現(xiàn)在兩者的目的、對象、性質(zhì)和內(nèi)容等方面皆不相同。

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是一種求真的科學,而名學和辯學的主要目的是為論說效勞,是推行政治主張和學術(shù)見解的工具。?墨子.小取?中說:夫辯者,將以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處利害,決嫌疑。因此,名學和辯學是以追求政治和倫理為主要目的的。

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研究的對象是思維的形式,“邏輯的任務是發(fā)現(xiàn)一些規(guī)那么,人們用這些規(guī)那么就能夠從一些給定的公理得出科學定理,從而建立一門科學學說〞[14]。

名學和辯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涉及政治倫理領域,是為名家和墨家貫徹其政治主張效勞的。因此,它并不是一門求真的科學,而是一門求善的科學。

為此,韓國學者南明鎮(zhèn)對中國古代為什么不能產(chǎn)生西方式的邏輯學的原因做了透徹的分析。[15]

他認為,第一,從學問的動機看,中國不會產(chǎn)生西方那樣的邏輯學。西方文明從古希臘開始就非常重視探索宇宙的根源,所以自然要求得到客觀自然的真知識。這種“主知的征服意識〞,經(jīng)過蘇格拉底、柏拉圖到亞里士多德,才提出人事方面的問題,如,正義、善、中道、公平等等。對于這些問題,他們也試圖找出根本的原因,并采取分析化、抽象化的方法,找出形而上的理念。再由這些形而上的觀念演繹出具體的概念,上以揭示形而上學的宇宙論,下以建立知識論,終于創(chuàng)立了邏輯學。中國學問的出發(fā)點主要關心的不是世界的窮極原因,而是關心人們?nèi)绾紊钕氯?,即,不注重“是什么〞的問題,而重視“怎么樣〞的問題。換一句話說,中國人關心的是如何實現(xiàn)社會和諧的問題,這并不需要嚴密的邏輯學。

2006-4-2823:14回復孤獨的旅人_7位粉絲5樓

第二,從學問的本意看,中國也開展不出西方那樣的邏輯學。西方學問的動機是“主知的征服意識〞,所以學問的本意也是基于知識的系統(tǒng)累積。西方非常重視知識的累積,各知識系統(tǒng)的相互聯(lián)系以及知識的客觀性。為達此目的,邏輯的開展幾乎就是必然的。中國與西方不同,中國的學問是以生活實踐為依歸,如?中庸?上說:博學、審問、明辯、篤行。中國學問的本意是修養(yǎng)正心以應事務實踐。中國哲學講究自身的體悟,其覺悟是身心體驗上確已發(fā)覺到的一種了悟。這種覺悟可能是經(jīng)過長期實踐而后的一種頓悟,它不需要邏輯。

此外,從學問的目標和學問的方法上看,中國古代也不可能產(chǎn)生西方一樣的邏輯學。

由南明鎮(zhèn)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名學和辯學與亞里士多德所創(chuàng)立的邏輯學在諸多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能否把名學和辯學等同于邏輯學是一個值得認真探討的問題。

西方的邏輯學長期以來主要以亞里士多德的演繹邏輯為主線,在現(xiàn)代更是開展為數(shù)理邏輯,邏輯向著嚴密的方向開展。同時,還以弗蘭西斯.培根創(chuàng)立的歸納邏輯為補充。這兩種形式的邏輯對西方科學的開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愛因斯坦就說過:“西方科學的開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根底的:一是希臘者學家所創(chuàng)造的形式邏輯體系;另一是文藝復興以來的通過實驗找出因果聯(lián)系的方法〞[16]。

如前所述,中國古代沒有產(chǎn)生成熟形式的邏輯學。那么,中國傳統(tǒng)思維方式以什么推理方式為主導呢?一個普遍接受的觀點是:中國傳統(tǒng)的、為各家廣為使用的推理方式或論證方式是“推類〞[17]。

這種推類論證的依據(jù)是兩類不同的事物〔現(xiàn)象、命題〕類同的屬性,由一種事物〔現(xiàn)象、命題〕具有某種屬性推出另一種事物〔現(xiàn)象、命題〕也具有這種屬性的推理。我們不能將這種中國傳統(tǒng)的推類方法簡單地理解為傳統(tǒng)邏輯中的類比推理。因為它與類比推理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不同點表現(xiàn)在:類比推理依據(jù)的是客觀事物之間的客觀屬性的相似性,而推類依據(jù)的是對客觀事物的主觀認識上的相似性。類比推理主要考察兩種事物之間的相似性,而推類不僅注意到相似性,而且注意到兩種事物之間的差異。從推類的終極目標來說,它主要還是為辯論效勞的,是為了曉喻和說服他人,是對政治倫理價值目標的追求和目的的實現(xiàn)。它們的共同點是兩者都為一種或然性推理。

由于推類這種推理方式是中國傳統(tǒng)思維方式中的主導推理方式,它不像亞里士多德所創(chuàng)立的邏輯學精密,因此它導致中國傳統(tǒng)推理方式不如西方嚴密和精確,也就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的以“整體性〞為特征的思維方式。

由于中西方不同的邏輯特征,由此產(chǎn)生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質(zhì)。正如著名科學家楊振寧先生所說的,中國文化是向模糊,朦朧、及總體的方向走;西方的文化是向準確而具體的方向走。這種走向的不同與邏輯特征的不同大有關系。

綜上所述,東西方邏輯的差異影響所及不僅局限在邏輯領域本身,它進而影響東西方的思維方式。而思維方式的不同又對東西方文化的分野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決定了東西方文化的特質(zhì)。按照這樣的推導,東西方邏輯特征的差異對于東西方法律文化的差異當然也有著直接的影響。以下我們將具體分析。

4,從邏輯的角度看東西方法律文化的差異

以下我們分別探討一下邏輯在東西方法律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我們來分析邏輯在西方法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1〕西方法律文化中的邏輯分析傳統(tǒng)

從思維方式的角度看,西方法律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重視邏輯分析在法律領域中的作用,這成了西方法律的一種傳統(tǒng),它表現(xiàn)在西方法文化的每一個方面。

首先,從西方法律思想的開展進程看,西方法學的各個流派都十分重視邏輯在法律領域中的作用,而其中尤以分析實證主義法學對邏輯在法律中的作用最為重視。

“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是西方重要的法學流派,它的哲學根底是西方的實證主義思想。實證主義作為一種哲學思想,突出的特點是反對先驗的思辯,并試圖將自身的理論限定在經(jīng)驗材料的范圍之內(nèi)。在20世紀,實證主義出現(xiàn)了新的特點,即以維也納學派為代表的實證主義哲學特別強調(diào)邏輯分析的作用,他們認為,科學的任務乃是描述和分析現(xiàn)象,哲學的任務是對觀念進行邏輯分類,套用石里克的話說,“確定并明確陳述問題的意義是哲學的特有職責。〞[18]只有邏輯問題才被認為是哲學問題,邏輯句法的建構(gòu)被認為是哲學的最高任務。因此,20世紀的實證主義思想中,一種突出的傾向是“邏輯實證主義〞的興起。

2006-4-2823:14回復孤獨的旅人_7位粉絲6樓

實證主義思想開始滲透到法律科學領域是19世紀下半葉的事情,它在法律領域結(jié)出的碩果就是分析實證主義法學。分析實證主義法學同樣反對形而上學的思辨方式和尋求終極原理的做法,反對法理學家試圖闡釋超越現(xiàn)行法律制度之經(jīng)驗的法律觀。實證主義法學試圖將價值考慮排除在法理學學科研究的范圍之外,并將法理學的任務限定在分析和剖析實在法律制度的范圍之內(nèi)。

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把某些特定的法律制度作為其理論的出發(fā)點,并主要通過歸納的方法從該法律制度中提取一些根本的觀念、概念和特點,進行比擬,以確定一些共同的因素,再從這些根本因素演繹出系統(tǒng)的法律理論。對于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這些特點,正如朱利葉斯.斯通〔Julius

Stone〕所總結(jié)的,分析實證主義所主要關注的乃是“分析法律術(shù)語、探究法律命題在邏輯上的相互關系。〞[19]

通過邏輯方法的運用,分析實證主義法學使法律科學變成了對法律制度進行剖析的科學。

王涌博士在其論文?分析法學與民法方法論?一文中指出:“18世紀衍生于經(jīng)驗的普通法,由于缺乏理性的整理,已經(jīng)生長得不成樣子,含混繁雜,百病俱生,在這種背景下,分析法學在普通法系中產(chǎn)生了,它的出現(xiàn)最初是以‘醫(yī)治普通法的病’為己任的,最后卻成為一支在學術(shù)成就上遠遠高于注釋法學和概念法學的現(xiàn)代分析法學派。〞[20]

在這里,邏輯就像“奧卡姆剃刀〞一樣,對百病叢生的普通法進行了必要的修理。

分析實證主義法學家的觀點雖然互有側(cè)重,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邏輯分析的方法成為他們研究法律的重要工具。

此外,能夠反映分析實證主義法學對邏輯分析方法十分重視這一特點的事實還有:分析實證工具的進化與邏輯學科的開展驚人的一致。如,19世紀以來的邏輯學主要成果表現(xiàn)為邏輯學向著更加緊密的方向開展,傳統(tǒng)邏輯演進到數(shù)理邏輯。邏輯學開展的這種新動向很快就反映到法律領域,突出表現(xiàn)為:現(xiàn)代邏輯的方法成為分析法律的新工具。博登海默稱這些使用了邏輯學新成果的分析法學家們?yōu)椤靶路治龇▽W派〞,“新分析法學運用了20世紀邏輯科學的尖端工具,而且還竭力依憑語言學方面的研究成果。[21]〞“現(xiàn)代分析法學和語義學法學從奧地利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的著作中得到了很大的鼓勵。〞[22]

由上可知,分析實證主義法學不僅繼承了西方傳統(tǒng)思維方式中的分析的特點,而且將這種傳統(tǒng)在法律領域發(fā)揚光大。

除了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突出的分析性特點以外,西方法學史上的其它重要流派法律思想的形成同樣離不開邏輯的作用。

如,自然法學家提出自己的系統(tǒng)理論就利用了邏輯公理化的方法。自然法學家試圖從那些五花八門的法律中追溯幾條確定的原那么,作為自然法的公理。他們受到牛頓在自然科學方面發(fā)現(xiàn)的鼓舞,“信心百倍地開始系統(tǒng)闡述社會和政治關系固有的正義原那么和合理原那么,精心構(gòu)建旨在從幾個公理出發(fā),以歐幾里德般的精確性,推演出人類全部的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23]。格老秀斯之后的人們普遍接受這樣的觀點:自然法中存在著類似于歐幾里德幾何學的公理。并因此開始了尋找這些公理的過程。格老秀斯、普芬道夫、霍布斯、洛克等都歸結(jié)出了自己認為可靠的自然法公理。

有人甚至夸張地說,一旦你翻開西方法學家的著作,如果你仔細地研讀其結(jié)構(gòu),你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它是演繹性的。這種說法雖然有些夸張,但是至少說明了邏輯影響西方人思維之深。

其次,

邏輯公理化的方法不僅對于法學理論的開展,而且對于制定法典也有很大的影響。如,曾對法國民法典的制定有過重大影響的拿破侖就認為:“將法律化為簡單的幾何公式是完全可能的,因此,任何一個能夠識字的并能夠?qū)烧呗?lián)系起來的人,就能夠做出法律上的裁決〞[24]。拿破侖的這一思想無疑對由他主持的法典化運動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另一部素以條理清楚、邏輯嚴密、概念精確的?德國民法典?更是表達了一種邏輯演繹的傾向。以至歐洲的學者們在評價這一法典時驚嘆:?德國民法典?絕非僅僅是藝術(shù)作品,而確是“優(yōu)良的法律計算即〞,“不尋常的、精巧的金縷玉衣〞,“或許任何時候都具有最精確的、最富有法律邏輯語言的私法〞。[25]

2006-4-2823:14回復孤獨的旅人_7位粉絲7樓

再次,邏輯在西方法律文化中的作用還突出地表現(xiàn)在司法領域。

邏輯在司法領域的重要作用主要的表達就是西方學者對“法律推理〞問題的重視。

法律推理的過程實際就是為判決提供理由的過程。英美法系基于普通法的傳統(tǒng),要求法官對判決寫出詳細的書面判決理由,因此被認為是一種進行詳盡的法律推理的法律制度。

哈羅德.伯曼在論及法律推理時曾指出:“在像英國和美國等國家中,它們的法律推理就常常相當于法官在斷案中用以得出結(jié)論的智力方法〞[26]。

羅斯克.龐德那么更為明確地指出:“法律推理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工具,運用這種工具,人們可以在日常的執(zhí)法實踐中調(diào)和法律的穩(wěn)定需要和適應法律的變化。意即,通過運用法律推理這一工具,人們可以使舊的法律規(guī)那么滿足新的現(xiàn)實需要,可以使法律適應日益變化的現(xiàn)實需要〞[27]。

美國著名法學家藍德爾在論述法律推理理論的時候,認為,將立法規(guī)那么適用于具體案件的過程可以單純地描述為演繹推理。他說,法院的判決是演繹三段論的結(jié)論,規(guī)那么是大前提,而案件中一致同意或確立的事實陳述是小前提。從判例法的角度而言,法院從過去的判例中抽取規(guī)那么的過程是一個歸納推理的過程,而將歸納推理的出的結(jié)論應用于當前的案件這一過程同樣是演繹推理的過程。

這一切都說明了邏輯在英美法系的“法律推理〞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些學者可能對我的這種觀點表示不贊同,因為,美國法學家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曾經(jīng)說過:“將法律起作用的過程看成是一個從一些公理進行演算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錯誤,法律的生命在于經(jīng)驗,而不在于邏輯〞[28]。

確實,霍姆斯反對傳統(tǒng)的法律推理論,認為它們是法律形式主義。他認為法律形式主義觀點僵化,造成法律與社會生活的脫離,因為形式主義者酷愛將引出原那么的案件作為一套原始資料,資料不含有時代的因素,與時間無關,就像歐幾里德的幾何學?;裟匪拐J為最好的法官是那些使形成的法律最精密地符合、甚至預測到社會中占統(tǒng)治地位的群體愿望的法官。霍姆斯的方法要求法律工作者在法律的外部尋找對法律的規(guī)那么和結(jié)果、法律的原那么和制度的解釋?;裟匪箤Ψ赏评沓忠环N疑心的態(tài)度,屬于一種激進的法律推理論。

霍姆斯的這句名言常常被一些人用作批判邏輯在法律中的作用的一種武器。這是否反映了霍姆斯的原意呢?我認為,對霍姆斯的觀點也應當進行具體分析?;裟匪共]有完全否認邏輯在法律推理中的作用,而是反對那種過分強調(diào)邏輯的作用,形成對邏輯崇拜的一種傾向。正如波斯納在?法理學問題?一書中說過的:“過分的使用三段論推理是霍姆斯所批判的那種牌號的法律形式主義的最根本特點。但是在今天作貶義使用的‘形式主義’更可能是指過分相信成文法和憲法語言的透明性而相信疑難的解釋問題可能有確定的正確答案,而不是指大量的使用三段論。作非貶義使用時,形式主義可以指一種強烈確實信,即可以通過法律分析的常規(guī)手段來獲得法律問題的正確答案。所謂常規(guī)手段指的是細心的閱讀文本,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那么,然后從規(guī)那么中演繹推導出具體案件的結(jié)果?;蛘咝问街髁x指僅僅運用邏輯從前提推導出法律的結(jié)論〞。[29]

大陸法系司法中的推理比擬簡單,對法律推理研究似乎也很少,但是這不能說明大陸法系不重視司法領域的邏輯應用,而是相反,大陸法系歷來強調(diào)在司法過程中應嚴格地按照邏輯進行演繹推理,得出判處結(jié)論。大陸法系國家對法典的偏愛更離不開邏輯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西方法文化中,我們處處可見邏輯的印記,邏輯的作用是無庸置疑的。

2〕中國法律文化中的非邏輯特征

西方人習慣將法律稱為“政治技術(shù)〞、“治理城邦的原那么〞,認為法律是免除一切情欲影響的神坻和理智的表達,是有關公共幸福的合理安排,是理性的命令。這些都強調(diào)了法律的科學性,強調(diào)了理性和智慧是法律的本質(zhì)。如,亞里士多德就認為,“但凡不憑感情因素治事的統(tǒng)治者總比感情用事的人們顯得較為優(yōu)良,法律恰恰是沒有感情的〞[30]。他認為,法律是最優(yōu)秀的統(tǒng)治者。他還有一個有趣的比喻:法官理案就像醫(yī)師查醫(yī)書給病人開處方一樣。這給西方的法學開了一個好頭。此后,歷代法學家都強調(diào)法律的科學性,并以提高法律的科學性為己任,反對以情感因素擾亂法律的嚴格性。

2006-4-2823:14回復孤獨的旅人_7位粉絲8樓

中國人那么恰恰相反。他們強調(diào)法律的情感因素,強調(diào)立法和司法都應當符合“人情〞。

我們常常將“情、理、法〞三字放在一起,并列使用,似乎是強調(diào)它們同等重要。誠然,這三者對于人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從法律和社會公共領域的角度看,它們的排序應當是“理、法、情〞,西方在處理三者關系時正是符合這一次序。但是,中國人實際上是將“情〞排在首位的。這在法律領域就表現(xiàn)為“情大于理,情大于法〞。

在立法方面,中國人特別強調(diào)合人情,順人心。

如,?文子.上義?上說:法生于義,義生于眾適,眾適合于人心。晁錯也說:古圣王治天下,“其為法令也,合于人情而后行之。〞[31]

類似的論述在中國古代思想中可謂累見不鮮。那么,何謂“人心〞,“人情〞呢?顯然指的是群眾的道德心理傾向和心理需求。

為什么中國立法傳統(tǒng)中強調(diào)“情〞的因素呢?這還要從中國法律傳統(tǒng)的儒家化說起。中華帝國的法律不是法家的法律,而是儒家的法律。傳統(tǒng)的中國法律在西漢以后逐漸為儒家倫理所控制,儒家倫理的精神和原那么逐漸成為法律的根本原那么,到隋唐終使中國法律完全倫理化。而儒家的法律認為立法應當根據(jù)“情〞而制定法律。對于儒家來說,由于法律包容了“情〞,才使法律具有活力。按照儒家的觀點,考慮刑事案件中的“情〞,就使得法律與禮制緊密而恰當?shù)慕Y(jié)合起來,而禮制在中國的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極為重要。法律考慮“情〞的程度,也就是法律真正合法合符合正義的程度。

“情〞影響中國法文化之深可從中國古代現(xiàn)實的立法中看出一斑。中國古代立法時經(jīng)常通過改變刑罰的方式來考慮“情〞。如,歷代的刑法典,包括?宋刑統(tǒng)?都確立了對某些特定犯罪的處分標準,但是這些處分又可以根據(jù)“情〞有所改變。

強調(diào)立法要符合情,這種影響根深蒂固,以至清末法學家沈家本在制定大清刑律時,為了照顧當時的禮教派,不得不在新刑律中參加一些符合當時的群眾道德心理傾向和心理需求的規(guī)定。如,在與“正當防衛(wèi)〞有關的規(guī)定中,加上了“卑幼對尊親屬不得適用正當防衛(wèi)〞。

由此可見,“情〞在人們心目中的影響之深,這種影響在今天仍然沒有消失。

現(xiàn)代的觀點普遍認為,雖然立法不能不照顧到群眾的心理傾向和一般的社會習俗,但是如果一味地迎合群眾的心理需要,那么必將有損于法律的科學性。

在司法領域,中國古人更特別強調(diào)情感藝術(shù),強調(diào)在千差萬別的具體案件中實現(xiàn)人情和群眾道德。[32]

?鹽鐵論.刑德?篇說:“法者,緣人情而設,非設罪以陷人也。〞故“春秋之治獄,論心定罪,志善而違于法者免,志惡而合于法者誅〞。這里說的是司法的時候要充分的考察人情。

荀子主張司法應“法而議,職而通,無隱謀,無遺善,而百事無過〞,也就是要求司法時不應當受僵化的法律條文所約束。

?傅子.問政?也說司法要考慮人情,“刑罰不用情而下從者未之有也〞。

美國學者蘭德彰〔John

D.

Langlois,Jr〕通過考察?宋統(tǒng)賦?及其注疏的一些章節(jié)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中國人在定罪時會援用“情〞。[33]如?刑統(tǒng)賦疏?中有這樣的論述:

“古之制律,因字立法,緣情定罪,是以輕重得中〞。

“蓋情有萬殊,事有萬變,法豈能盡情、人之事哉?執(zhí)法之吏,知之雖不為難,而得之尤為難也。議刑之際,假設能用故之法,續(xù)時之宜,量事之大小,推情之輕重,盡心而宜之,然后法無廢而失矣,事無失那么刑不濫矣〞。

這是?刑統(tǒng)賦疏?結(jié)尾的一段話,它概述了法官必須具有的思想態(tài)度和必須堅持的價值觀念。下面的注疏對之進行了進一步的說明:

“圣人制禮以分尊卑,制服以別親疏,因服之親疏以定刑之輕重,此立法之大意也。其有服輕而恩義深重,有勝于服者,茍犯于此,那么罪不稱情也。凡此類者,又舍服而論恩義焉。------由是觀之,以服制親疏定罪之輕重者,法之常;以恩義厚薄為罪之輕重者,法之變也〞。

2006-4-2823:14回復孤獨的旅人_7位粉絲9樓

從上可以看出,在中國古代的司法過程中,“情〞是判決案件的關鍵。所以,每一個法官應當努力,徹底了解每一樁案件中所涉及的“情〞,并知道什么時候援引適宜的原那么,以到達正義的目的。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無論是立法,還是司法都非常重視“情〞的作用,這是中國法律傳統(tǒng)的特色。

其實,強調(diào)“情〞的作用也并沒有什么錯。問題的關鍵在于中國古代“情大于法〞,往往為了照顧“情〞而犧牲法的穩(wěn)定性和確定性,這是不恰當?shù)摹?/p>

這又涉及到下一個問題:情和“邏輯〞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情〞在漢語里是一個多義詞,它至少有四層含義:一是指情感,它是與邏輯相對的概念;二是道德意義上的情理,資賀秀三將它作“常識性的正義衡平感覺〞解;三是指情面,即鄉(xiāng)土社會中的人情和人際關系;四是與法律相對應的事實,接近于“情節(jié)〞一詞。[34]

從以上與“情〞有關的含義可以看出,情是與邏輯相對立的。

邏輯常常被認為是理性的代名詞,邏輯即理性,理性即邏輯。而理性與情感是對立的,情感是主體的一個主觀感受,而邏輯是一種客觀的分析方法,因此,從這一含義上說,邏輯與情感也是對立的。

情感具有很大的變動性,難以客觀評價,難以捉摸,因此強調(diào)在立法和司法中,重視“情〞的作用,必將置法律于一種難以捉摸的境地。

由于中國法律傳統(tǒng)過分強調(diào)情感,因此可以說中國法律傳統(tǒng)是排斥邏輯、排斥理性的,亦即,中國法律文化是非邏輯的。這種非邏輯特征表現(xiàn)在法律的每一方面。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西方的法文化中,邏輯占有重要的地位,邏輯是分析法律的重要工具,它對西方法律思想的完善和法典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西方的法文化也具有分析性的特點。由于分析的技術(shù)的缺乏,中國的法律哲學最終沒有從道德哲學中別離開來,因此,法律文化沒有獨立的精神。

三、邏輯的缺乏對中國法律文化的影響

在西方,無論是英美法系,還是大陸法系的學者在思想的深處都受到了邏輯的影響,西方的法學長期受到了邏輯的梳理,法學家們長期養(yǎng)成了邏輯分析的習慣,這對于法律思想的開展和法律體系的完善是非常必要的。只不過一些學者走向了極端,竭力強調(diào)邏輯的作用,形成了對邏輯的崇拜。這樣的一種傾向被稱為“法律形式主義〞,這從反面說明了西方法學家們對邏輯的偏愛。

西方有句俗語: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西方法律科學的開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邏輯可謂居功至偉。

反觀中國,由于歷史上邏輯本身不興旺,這對法律科學的開展也是極為不利的。

第一,從立法方面看,邏輯的不興旺不利于制定出嚴謹?shù)姆伞?/p>

律是中國封建法的根本形式,縱觀歷朝修律,直到唐朝,律都并無嚴格的體例和明確的內(nèi)容、范疇,邏輯性不強。

從史料考證來看,秦律內(nèi)容龐雜,體例無序,律的穩(wěn)定性難以保證。漢律分為“正律〞和“非正律〞,“正律〞的穩(wěn)定性有了一定的增強,但是律制并不是整齊劃一的。只有被尊為中國古代法律典范的唐律,其體例才比擬標準,內(nèi)容詳略得當,有了一定的邏輯性,但是與西方興旺的立法科學相比還是相形見絀的。

中國古代法律淵源十分龐雜,有:律、疏、令、科、比、例、敕、誥、格、式、典等等,法律的淵源和名稱多種多樣,這也說明了法律不統(tǒng)一,立法水平不高。

我國古代立法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諸法合體,刑民不分,這也是中國古代邏輯水平不高的一種表達。只有邏輯上具有較高的分類水平,各部門法才能夠進行嚴格的劃分。

有人說過,直到19世紀,中國的法學仍然停留在列舉法的功能、用途以強調(diào)法的不可缺少的低水平上,立法仍然停留在將審判經(jīng)驗紀錄,按照六部的職權(quán)范圍分類編纂的水平上,仍然沒有一套科學的法律概念體系,沒有從具體的罪名之中抽象出一套通用的法律概念。

如何才能從具體的法律實踐中抽象出一般的概念呢?我認為,只有依靠邏輯的力量。如果不能抽象出一般的法律概念體系,那就不能形成嚴格的法律體系。

2006-4-2823:14回復孤獨的旅人_7位粉絲10樓

在西方法律史上,法學家們就特別注意對法的概念、范疇的研究,意圖建立一個內(nèi)在一致的法律概念體系。這種傾向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羅馬。如古羅馬時代就創(chuàng)造出了包括債、契約、所有權(quán)、侵權(quán)責任、委托、代理、過錯、不當?shù)美?、無因管理、監(jiān)護權(quán)、親權(quán)、抵押權(quán)等在內(nèi)的一整套科學的法律概念體系。羅馬法就是建立在這樣一個科學的概念體系根底上的。如果沒有如此一套科學的法律概念體系,那么肯定不會產(chǎn)生對后世影響巨大的羅馬法。

第二,從司法方面看,邏輯的不興旺會導致司法領域的隨意性大,法律常常被棄置一邊,更可能導致“人治〞的結(jié)果。

如前所述,在中國古典社會中,司法官判決案件往往是有法不用,而是先訴諸儒家學說中得相關論述或者社會的人情,這導致法律的隨意性增大,此種例子不勝枚舉。

學者賀衛(wèi)方認為,這種非邏輯化的傾向在司法領域中常常表現(xiàn)為外行知識的統(tǒng)治。這樣外行知識的統(tǒng)治還派生出一個后果,就是在具體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決定案件勝負的不是理由的充分與否,而是力量和實力的大小。直到今天我們中國人還是習慣于到京城告狀,因為他們在地方很難獲得正義的保證。

這就促使我們反思:邏輯在司法領域到底起一個什么樣的作用呢?

我認為,邏輯在司法領域中的作用可以概括為:邏輯是實現(xiàn)法律正義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邏輯研究的是如何從真前提推導出真結(jié)論,亦即,邏輯探討的是形式的保真性。如果你提供應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