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線對人體的影響_第1頁
放射線對人體的影響_第2頁
放射線對人體的影響_第3頁
放射線對人體的影響_第4頁
放射線對人體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放射線對人體的影響第1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放射線對人體的影響內容提要放射線的生物學效應影響放射損傷的因素第2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學習目標

掌握確定性效應和隨機性效應的概念并了解它們各自包括的輻射效應;掌握皮膚效應的概念并了解其分度診斷標準和處理原則;

了解放射線引起的生物學效應;了解胎兒出生前受照引起的效應。

第3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一節(jié)放射線的生物學效應

直接作用:受到射線照射的重要生物分子,如脫氧核糖核酸(DNA)或具有生物功能的其他分子吸收射線的能量,直接被電離、激發(fā),引起大分子損傷的效應。間接作用:射線能量通過擴散的離子以及射線作用于機體水分子產生的多種自由基與生物分子作用,引起生物分子損傷的效應。第4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一節(jié)放射線的生物學效應

射線主要作用于DNA(或基因組)和膜(特別是核膜)受損導致染色體畸變;蛋白質和酶的輻射效應、代謝紊亂引起機體病理變化;機體進行反饋調節(jié)、修補和修復;多種因素決定細胞的存活、死亡、老化和癌變。第5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輻射生物效應分類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確定性效應隨機性效應輻射生物效應致癌效應遺傳效應第6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一節(jié)放射線的生物學效應(一)確定性效應deterministiceffect

定義:通常情況下存在劑量閾值的一種輻射效應。超過閾值時,劑量越高則效應越嚴重。特點:1.損害程度取決于吸收劑量2.存在劑量閾值第7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輻射生物效應分類(一)確定性效應確定性效應的閾劑量:低于閾劑量則損害輕微;高于閾劑量損害程度明顯加重,且劑量與損害(功能損失)成正比。射線照射人體全部或部分組織,殺死相當數(shù)量的細胞并導致不能由活細胞的增殖來補充、并造成嚴重的功能損傷。第8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輻射生物效應分類(一)確定性效應

輕度功能損失是可逆的。不同個體、不同組織和器官對射線照射的敏感度差異較大。在非正常情況下,急性大量輻射照射可以造成人或生物的死亡。第9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輻射生物效應分類表1-1成年人睪丸、卵巢、眼晶狀體及骨髓的確定性效應閾值估計值*組織和效應在一單次短時照射中受到的總劑量(Sv)在分很多的照射或遷延照射中受到的總劑量(Sv)多年中每年以很多分次照射或遷延照射接受劑量時的年劑量(Sv·a-1)睪丸暫時不育永久不育卵巢不育晶狀體可查出的渾濁視力障礙(白內障)骨髓造血功能低下0.153.5~6.02.5~6.00.5~2.05.0***0.5NA**NA6.05>8NA0.42.0>0.2>0.1>0.15>0.4注:*:引自ICRP,1984;**:NA(notapplicable)表示不適用,因為該閾值取決于劑量率而不取決于總劑量;***:給出的范圍為2~10Sv。第10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輻射生物效應分類表1-2人類全身受低LET均勻急性照射誘發(fā)綜合征和死亡的劑量范圍全身吸收劑量(Gy)造成死亡的主要效應照后死亡時間(d)3~55~15>15骨髓損傷(LD50/60)*胃腸道及肺損傷**神經系統(tǒng)損傷**

30~60

10~20

1~5注:*:LD50/60為預計使一半的個體在60天內死亡所需的劑量描述;**:脈管膜及細胞膜損傷在大劑量情況下尤為重要。第11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輻射生物效應分類(二)隨機性效應stochasticeffect

定義:

發(fā)生概率與劑量成正比而嚴重程度與劑量無關的輻射效應。一般認為,在輻射防護感興趣的低劑量范圍內,這種效應的發(fā)生不存在劑量閾值。特點:1.損害程度與吸收劑量無關2.不存在劑量閾值3.發(fā)生的機率與吸收劑量有關第12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輻射生物效應分類(二)隨機性效應1.致癌效應:由輻射引起癌的概率通常隨劑量的增加而增大,可能不存在閾劑量,而且這種概率大致正比于劑量,癌的嚴重程度不受劑量的影響。2.遺傳效應:發(fā)生在生殖細胞內并能引起受照者后代患遺傳性疾病第13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輻射生物效應分類(二)隨機性效應致癌效應:癌癥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80%以上來自生活與環(huán)境(包括職業(yè)),其中1%來自天然本底和人工輻射源的照射。從受到輻射照射至臨床發(fā)現(xiàn)癌癥之間存在著持續(xù)若干年的時間間隔,稱為潛伏期。潛伏期一般為5~10年或更長,最短約為2年。第14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輻射生物效應分類表1-3各器官對總危險的相對貢獻*器官或組織致死癌癥概率F(每萬人·Sv-1)嚴重遺傳效應(每萬人·Sv-1)

壽命損失(a)膀胱骨髓骨表面乳腺結腸肝肺食道卵巢皮膚胃甲狀腺其余組織性腺30505208515853010

2110850———————————

————————————————1009.830.915.018.212.515.013.511.516.815.012.415.013.720.0注:*:ICRP,1990。第15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輻射生物效應分類(二)隨機性效應1.致癌效應:不同組織或器官誘發(fā)癌癥的幾率差別很大,胃、肺、結腸、紅骨髓、食管、膀胱和乳腺等誘發(fā)癌癥的危險性較高,其死亡率也較高。在放射診斷中應盡可能保護這些對射線較敏感的組織或器官。第16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輻射生物效應分類表1-4成年人各部位癌癥死亡率(U.S.DHHS,1989)*組織器官1980-1985年5年的死亡率1950-1970年20年的死亡率膀胱骨腦乳腺子宮頸結腸腎白血?。毙裕└畏渭爸夤苁车缆殉惨认偾傲邢倨つw胃甲狀腺子宮0.22—0.750.240.330.450.480.980.950.870.920.620.970.26—0.850.060.170.580.720.840.620.500.620.780.990.980.960.970.740.990.84—0.900.150.35注:*:ICRP,1990。第17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輻射生物效應分類(二)隨機性效應2.遺傳效應:發(fā)生在生殖細胞內并能引起受照者后代患遺傳性疾病。遺傳效應嚴重程變化范圍大。一種為導致第一、第二子代遺傳疾病的顯性突變;另一種為導致第二子代以后子代的遺傳疾病的隱性突變。還有些是遺傳因素與環(huán)境因素相互作用導致的多因素疾患。第18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胎兒出生前受照效應(一)胚胎死亡植入前期(受孕0~9天)較小劑量即能誘發(fā)胚胎死亡。(二)畸形器官形成期(受孕9~42天)可能引起正在發(fā)育的器官畸形,胚胎或胎兒在發(fā)育的各個階段受照,還會發(fā)生沒有畸形的生長障礙。第19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胎兒出生前受照效應(三)智力低下照射導致智力受損,其嚴重程度隨劑量而增加。在妊娠8~15周為最敏感期,其次是16~25周。曾于子宮內受照射的兒童會出現(xiàn)較輕的智力受損,并與劑量相關,表現(xiàn)為發(fā)育特征的時間改變、學習障礙、易發(fā)作癲癇等。(四)誘發(fā)癌癥受照胎兒在出生后10周歲之內患白血病及其它兒童癌癥的發(fā)病率增高。第20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皮膚效應確定性效應:急、慢性放射性皮膚損傷;隨機性效應:誘發(fā)皮膚癌。(一)急性放射性皮膚損傷因違章操作或設備故障導致身體局部受到一次或短時間內多次大劑量外照射引起急性放射性皮炎及放射性皮膚潰瘍等。急性放射性皮膚損傷診斷標準:1.根據患者的職業(yè)史、皮膚受照史、法定局部劑量監(jiān)測、現(xiàn)場個人劑量調查、臨床表現(xiàn)綜合分析,做出診斷。第21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皮膚效應表1-5急性放射性皮膚損傷分度診斷標準分度初期反應期假愈期臨床癥狀明顯期參考劑量(Gy)Ⅰ°Ⅱ°Ⅲ°Ⅳ°紅斑紅斑、燒灼感紅斑、麻木、瘙癢、水腫、刺痛2~6周1~3周數(shù)小時~10天毛囊丘疹、暫時脫毛脫毛、紅斑二次紅斑、水皰二次紅斑、水皰、壞死、潰瘍

≥3≥5≥10≥202.依據皮膚受照后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和預后,參照射線種類、劑量、劑量率、射線能量、受照部位和面積、身體狀況等因素進行分度診斷。3.以臨床癥狀明顯期皮膚表現(xiàn)為主,并參考照射劑量值做出最后診斷。第22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皮膚效應表1-6慢性放射性皮膚損傷分度診斷標準分度臨床表現(xiàn)(必備條件)Ⅰ°Ⅱ°Ⅲ°皮膚色素沉著或脫失、粗糙、指甲灰暗或縱嵴色條甲皮膚角化過度,皸裂或萎縮變薄,毛細血管擴張,指甲增厚變形壞死潰瘍,角質突起,指端角化融合,肌腱攣縮,關節(jié)變形,功能障礙(具備其中一項即可)(二)慢性放射性皮膚損傷急性放射性皮膚損傷遷延而來或小劑量射線長期照射(職業(yè)性或醫(yī)源性)后引起的慢性放射性皮炎及慢性放射性皮膚潰瘍。應結合健康檔案,排除其它皮膚病,綜合分析,根據分度診斷標準做出診斷。第23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皮膚效應(三)放射性皮膚癌在電離輻射所致皮膚放射性損害的基礎上發(fā)生的皮膚癌。診斷依據:1.在原放射性損傷的部位上發(fā)生的皮膚癌;2.癌變前表現(xiàn)為射線所致的角化過度或長期不愈的放射性潰瘍;3.凡不是在皮膚受放射性損害部位的皮膚癌,不能診斷為放射性皮膚癌;4.發(fā)生在手部的放射性皮膚癌其細胞類型多為鱗狀上皮細胞。第24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皮膚效應引起放射性皮膚癌發(fā)病率的當量劑量為0.1Sv-1,皮膚癌的死亡率為0.2%,即2×10-3。電離輻射誘發(fā)皮膚癌的危險與皮膚的色素沉著程度有關;淺膚色的人危險較大,人種之間易感性相差50倍。第25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二節(jié)影響放射損傷的因素一、與電離輻射有關的因素(一)輻射種類和能量射線的電離密度與其穿透能力成反比關系:電離密度越大的射線,穿透能力越小,外照射時對機體的影響小,但內照射時對機體影響大。α、β、γ射線的電離密度大小為α>β>γ。第26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與電離輻射有關的因素同類射線的能量不同,產生的生物效應也不同:低能X線主要被皮膚吸收,容易損傷皮膚,而高能X線能夠進入到深層組織,這是進行放射治療的基礎。第27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與電離輻射有關的因素表1-7不同照射劑量對人體損傷的估計照射劑量(Gy)損傷類型初期癥狀或損傷程度<0.250.25~0.50.5~11~22~3.53.5~5.55.5~1010~50>50輕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極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腸型急性放射病腦型急性放射病不明顯和不易覺察的病變可恢復的機能變化,可能有血液學變化機能變化,血液變化,但不伴有臨床征象乏力,不適,食欲減退頭昏,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白細胞短暫上升后期下降多次嘔吐,可有腹瀉,白細胞明顯下降多次嘔吐,腹瀉,休克,白細胞急劇下降頻繁嘔吐,腹瀉嚴重,腹痛,血紅蛋白升高頻繁嘔吐,腹瀉,休克,共濟失調,肌張力增高,震顫,抽搐,昏睡,定向力和判斷力減退(二)吸收劑量在一定范圍內,吸收劑量愈大,生物效應愈顯著。第28頁,課件共3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與電離輻射有關的因素(三)劑量率劑量率愈大,效應愈顯著。(四)分次照射分次照射可以減輕輻射生物效應。(五)照射部位不同受照部位,生物效應不同。相同吸收劑量和劑量率時;腹部較重;其次為盆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