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玄學的言意之辨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9530db9e2abae56a76e72867d16bf7/1e9530db9e2abae56a76e72867d16bf71.gif)
![魏晉玄學的言意之辨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9530db9e2abae56a76e72867d16bf7/1e9530db9e2abae56a76e72867d16bf72.gif)
![魏晉玄學的言意之辨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9530db9e2abae56a76e72867d16bf7/1e9530db9e2abae56a76e72867d16bf73.gif)
![魏晉玄學的言意之辨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9530db9e2abae56a76e72867d16bf7/1e9530db9e2abae56a76e72867d16bf74.gif)
![魏晉玄學的言意之辨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9530db9e2abae56a76e72867d16bf7/1e9530db9e2abae56a76e72867d16bf75.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魏晉玄學的言意之辨摘要:“言意之辨”是一個古老而有價值的話題,它作為魏晉玄學家們討論的諸多名理問題之一,曾在魏晉時期盛極一時,包括“言不盡意”論、“言盡意”論和“得意忘言”論三種不同的觀點。本文通過對魏晉時期言意之辨內(nèi)涵的理解與闡釋,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比較分析三種觀點之間的關(guān)系,和大家一起討論思考它們之間的異同以及對其文學理論發(fā)展的影響。關(guān)鍵詞:言不盡意言盡意得意忘言“言意之辨”在魏晉時期盛極一時,從表面看,所牽涉的只是語言的作用問題,實際上反映了哲學領(lǐng)域貴無派和崇有派的斗爭。“言意之辨”在當時大致有“言不盡意”論、“言盡意”論和“得意忘言”論三種不同的觀點,它們對文學理論和文學自身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一、言意之辨的內(nèi)涵關(guān)于言意命題的探討并非始于正始時期,然而到正始的時候這一命題又受到廣泛注意,并得到深入的探討,它是玄學思潮的必然產(chǎn)物?!兑住は缔o下》云:“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边@段文字是局限于《易》中言、象、意三者的關(guān)系而發(fā),在其產(chǎn)生后的幾百年歲月中,也沒有引起充分重視,更沒有被上升到一般方法論的高度去理解。在漢魏之際,這段話卻被重新發(fā)現(xiàn)并被賦予新的時代內(nèi)容和一般方法論的意義,成為早期玄學的重要理論武器。[1]玄學作為一種新的社會思潮,它發(fā)言玄遠,崇尚清談,以虛無為特征,具有很強的理性思辨色彩。“玄學是魏晉時期的主要哲學思潮。玄學家用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jīng)義,以代替逐漸衰微的兩漢經(jīng)學。在玄學的構(gòu)成中,道家思想是本是體,儒家思想為末為用,因此道家哲學基本上決定了玄學的思想觀和方法論。玄學具有高度抽象的思辨形式。玄學家在清談中設立主客往復辯難,這種風氣無疑促進了理論思維和語言能力的提高。”[2]以上便是“言意之辨”在正始時期被關(guān)注時的大致理論背景?!把砸庵妗痹诋敃r大致有“言不盡意”論、“言盡意”論和“得意忘言”論三種不同的觀點。當時荀粲主張“言不盡意”論,歐陽建倡導“言盡意”論,王弼主張“得意忘言”論。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以上三種觀點所包含的具體內(nèi)容。首先,關(guān)于當時荀粲主張的“言不盡意”論,言不盡意是正始時期的普遍認識。蔣濟、鐘會、傅嘏都是主張言不盡意的。羅宗強在《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中寫道:荀粲是玄學家中最早提出“言不盡意”的人。在《三國志·荀彧傳》中記載:“粲諸兄并以儒術(shù)論議,而粲獨好言道,常以為子貢稱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然則六籍雖存,固圣人之糠秕。粲兄俁難曰:‘《易》亦云:圣人立象以盡意,系辭焉以進言,則微言胡為不可得而聞見哉!’粲答曰:‘蓋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舉也。今稱立象以盡意,此非通于意外者也,系辭焉以進言,此非言于系表者也;斯則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蘊而不出矣?!黥右詾樾耘c天道才是精華,才有深奧的義理,夫子既不言性與天道,而只言文章,則儒家典籍乃是糟粕。荀俁為了說明圣人也言天道,于是引老子說《易》為證,提出了象和系辭可以表達微言的問題。于是引出荀粲言不盡意的一番議論。荀粲以為,理之微者,難以用言象表達;言象所能表達的,只是表層的意義,更深刻的即象外之意,系表之言是難以表達的,他的這一思想來源于《莊子》的《秋水》:“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言之所不能察者,不期精粗焉?!盵3]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荀粲并不否定語言的基本認識功能,他認為語言能夠表達意義,但不能夠表達出最深奧的意義。從總體上看,言不盡意論并不否認言辭達意的功能,它只是指出了言辭和意念之間的差距,認識到言辭并不能把意念完全表達出來這樣一個特殊的規(guī)律。在有一定合理性的同時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體現(xiàn)出事物互相矛盾的兩面性特征。其次,我們來看王弼主張的“得意忘言”論。王弼首創(chuàng)“得意忘言”說后,“便成為魏晉時代之新方法,時人用之解經(jīng)典,用之證玄理,用之調(diào)和孔、老,用之為生活準則,故亦用之于文學藝術(shù)也?!盵4]他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說: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于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象。猶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也。然則,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則,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盡意,而象可忘;重畫以盡情,而畫可忘也。(《王弼集校釋》609頁)王弼承認言可明象,象可盡意。這個“象”指具體的象;這個“意”指具體的意。具體的象與意,是可以由言象去表現(xiàn)的。但除此之外,他進而論述得象忘言、得意忘象。這里的“得象”與“得意”指具有普遍意義的象與意。如果執(zhí)著于具體的言和象,就不可能得到具有普遍意義的言和意。最后導致的結(jié)論是“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忘言忘象的目的是為了把握住更具普遍意義的象和意。以上從哲學的方法論講了從具體上升到抽象的過程,但這一理論在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理論、文學思想上卻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文學創(chuàng)作上來說,則可以用來說明具體的言、象表現(xiàn)更具普遍意義的象與意的問題。這一點可以從阮籍的《詠懷》詩中得到說明。阮籍往往不著眼于具體的象和意的表現(xiàn),他常常借助言、象,表現(xiàn)更深層、更帶普遍意義的象和意,使得他的詩具有多意的性質(zhì),讀者可以作各式各樣的理解。[5]從以上對“得意忘言”論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它更有助于發(fā)揮讀者主觀的想象力和理解力。陳順智在《魏晉南北朝詩學》中寫道:于是各抒己見地談論“意”與“象”成為一種時尚;于是人們運用它,去思考、去行動、去生活、去探索一切已知和未知的秘密;于是作為哲學領(lǐng)域內(nèi)的意和象被引到文學領(lǐng)域內(nèi),原來作為本體義理的意也用以指人們的思想、情感、情緒、精神等,原來作為特指卦象、爻象的象也由卦爻象的象征符號轉(zhuǎn)變?yōu)槲膶W作品和自然物象的形象符號,從而最終完成了作為文學重要概念范疇的“意象”一詞。[6]陳順智先生揭示出了“意”與“象”從哲學領(lǐng)域向文學領(lǐng)域發(fā)展的軌跡,對我們進一步理解“得意忘言”論的觀點有很大的幫助。讀了月亮的大作《淺析魏晉玄學之“言意之辨”》,越品越有滋味——退而思之,言盡不盡意,其實是在不同的階段追求的不同目標,或者說為了不同的需要展示的不同功能,“時移事易”,不可一概而論。就好比佛祖?zhèn)鞣ㄋ氖拍陞s說“一字未傳”,佛經(jīng)里經(jīng)常有些前后矛盾的話,很多人便以此認為佛法空泛無理,其實是不明白“時移事易”、“過猶不及”的道理,套句比較正統(tǒng)的話——不會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急躁的人要讓他緩和,就要講緩和的好處;而遲緩的人要讓他積極,再講緩和反而是害他——對出入門的人和提高班的人當然也不能用一套教材,佛祖正是為了怕后人拘泥于他所講的言語文字才把自己幾十年講過的法一口否定,并且發(fā)明了一個概念:“知識障”。言與意的關(guān)系也是這般——言是意的表達方式,而表達是為了交流之用;所以需要交流的時候,務使言能盡意,才能使別人明白;要是只為了讓自己明白,明了究竟,則盡可不必理會言為何物,只要妙悟于心就行了。所以參禪的人參到較高境界,都是一個人在沒人打擾的地方獨自修行;而最高境界也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所以無法表達清楚,根本是因為沒有需求——有需求的是那些沒明白的人,他們說來說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而到了那個境界自然也就明白了,明白了就出世而去,早早脫離苦海——那種終極感覺是人世間所謂曾有過的,說也說不清楚,還不如不說——道家是最瀟灑的,悟不悟全看你自己。佛家就比較婆婆媽媽,“一念有情”,老想著普渡眾生,對了機會就到人間來“方便說法”——就象給小學生講微積分,只好左一個比方,右一個比方,根性好的還明白幾分,愚癡之輩搞不清楚,煩了還要罵你一頓,要打要殺——真是何苦來哉?所以佛祖最后也只好說“佛不度無緣之人”,一笑而去——再有問題去問摩訶迦葉好了,他已經(jīng)得了我的秘傳了。佛祖自己實踐了一輩子,豈不知大道之傳,也是“師父領(lǐng)進門,修行在各人”的事?再立一個繼承者不過是給后來人一點信心罷了。迦葉跟著佛祖半輩子,看明白了傳道之甘苦,所以也不再象老師那樣干那份受累不討好的事,倒不如和師兄師弟關(guān)起門來寫寫書,傳布后世——能傳多久傳多久,反正佛祖早預言了末法時代的存在——也是因緣啊。又扯遠了,這也是言的一大弊病,一是歧義,二是關(guān)聯(lián)性,所以往往讓人滔滔不絕之際,離本來的“意”已經(jīng)十萬八千里——自己說話已然如此,再口耳相傳,加上人與人交流時的信息壁壘和信息噪聲,傳來傳去非走了樣不行——然而沒有言肯定又是不行的:現(xiàn)在為什么軟件工程師緊缺?因為人和計算機言語不同,要讓計算機替人干活非找人從中翻譯,讓機子明白你的意思不可;可是我們現(xiàn)在討論的“言意之辨”暫時就不用翻譯成機器語言,我們有興趣的人交流交流也就行了——說白了,言就是一種,為了對“意”進行交流之用,不需要交流的時候你管它盡不盡意呢?有一則悖論很有意思,說字典里根本沒有知識,因為它總是用一個詞來解釋另一個詞,整個一個圈——與世隔絕的印第安人就算拎了最厚的字典去研究,也不可能搞明白外面的世界;可他出來生活一段也許就明白了——因為語言不過是約定成俗的一種指代性的而已。嘗一口糖的滋味,然后大家給這種感覺起名叫“甜”;可是你不親口嘗過,你一輩子也不知道什么是甜;可是如果你比較倒霉,第一次碰上的是個糊涂人,而他給你拿來的是鹽的話,你也許一輩子都生活在誤會之中了——這就是言和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城市綠化覆蓋率與碳匯能力監(jiān)測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zhì)生產(chǎn)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可調(diào)節(jié)硬度球桿芯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地道雜糧饅頭連鎖店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生產(chǎn)流程管理在醫(yī)療行業(yè)的應用與挑戰(zhàn)
- 企業(yè)級軟件系統(tǒng)開發(fā)與實施合同
- 幼兒園親子閱讀分享故事
- 產(chǎn)品市場推廣項目合作協(xié)議
- 酒店物業(yè)管理綜合服務合同
- 幼兒篇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故事解讀
- 汽車行業(yè)車輛保養(yǎng)維修免責協(xié)議
- 2022年第六屆【普譯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翻譯大賽
- GB/T 14258-2003信息技術(shù)自動識別與數(shù)據(jù)采集技術(shù)條碼符號印制質(zhì)量的檢驗
- 政府資金項目(榮譽)申報獎勵辦法
- JJF 1069-2012 法定計量檢定機構(gòu)考核規(guī)范(培訓講稿)
- 最新如何進行隔代教育專業(yè)知識講座課件
- 當前警察職務犯罪的特征、原因及防范,司法制度論文
- 計算機文化基礎單元設計-windows
- 廣東省保安服務監(jiān)管信息系統(tǒng)用戶手冊(操作手冊)
- DNA 親子鑒定手冊 模板
- DB33T 1233-2021 基坑工程地下連續(xù)墻技術(shù)規(guī)程
- 天津 建設工程委托監(jiān)理合同(示范文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