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呼吸氣囊的使用方法_第1頁
簡易呼吸氣囊的使用方法_第2頁
簡易呼吸氣囊的使用方法_第3頁
簡易呼吸氣囊的使用方法_第4頁
簡易呼吸氣囊的使用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簡易呼吸氣囊的使用方法第1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課程內容定義及目的基本原理及結構適應癥與禁忌癥操作程序、操作方法、流程操作注意事項檢測、清潔與保養(yǎng)第2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簡易人工呼吸器又稱加壓給氧氣囊(AMBU),它是進行人工通氣的簡易工具。與口對口呼吸比較,供氧濃度高,且操作簡便。尤其是病情危急,來不及氣管插管時,可利用加壓面罩直接給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氣供應,改善組織缺氧狀態(tài)定義第3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1).維持和增加機體通氣量

(2).糾正威脅生命的低氧血量目的及種類

第4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氣囊容積與最大吐出量

2000/1500/1350ml

550/350ml280/100ml第5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呼吸球囊的構造:四部分、六個閥

注意:1其中氧氣儲氣閥及氧氣儲氣袋必須與外接氧氣組合2如未接氧氣時應將兩項組件取下第6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呼吸球囊的構造壓力安全閥作用:保護肺部免于受到高壓力之傷害,使送氣壓力自動調整在安全范圍(40-60cmH2O),>60cmH2O氣體會自動排出(成人);>40Cm水柱氣體會自動排出(兒童)(箭頭位置對著面罩,如果LOCK位置對著面罩,既是壓力超過安全范圍,壓力安全閥也不會自動打開面罩內充氣約:2/3-3/4成人:110-120ml

兒童:50-60ml安全閥充氣閥第7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氧氣進入球形氣囊和貯氣袋,人工指壓氣囊打開前方活瓣,將氧氣壓入與病人口鼻貼緊的面罩內或氣管導管內,以達到人工通氣的目的。

基本工作原理第8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吸氣動作流程擠壓球體球體產生正壓鴨嘴閥F開放,進氣閥E關閉同時鴨嘴閥向下移動,堵住呼氣閥G氣體進入人體工作原理第9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呼氣動作流程球體松開球內產生負壓鴨嘴閥F關閉,同時上移,呼氣閥G打開氣體呼出進氣閥E開放,氣體送入球體工作原理第10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簡易呼吸氣囊的適應癥心肺復蘇各種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神經肌肉疾病所致的呼吸麻痹呼吸系統疾病所致的呼吸抑制各種大型手術呼吸機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機時以上病人轉運時必備器材第11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簡易呼吸氣囊的禁忌癥中等以上活動性咯血嚴重誤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肺大泡張力性氣胸大量胸腔積液活動性肺結核等第12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用物準備:攜帶備用狀態(tài)的氧氣面罩復蘇球囊,吸痰用物,吸氧裝置2判斷患者意識:要求聲音響亮有效對著左右耳朵重復呼喚兩遍,同時拍打患者雙肩3高聲呼救:確定患者無反應高聲呼救:快來人吶,準備搶救4擺放好搶救體位:去枕解衣擺放仰臥5徒手開放氣道:用壓頭抬頜法開放氣道,左手立掌法壓住患者前額,右手中食指托著下巴一側6清理患者口腔:打開患者口腔,檢查口腔內有無異物,假定口腔內無異物1術者站在患者右側,湊近患者的耳旁大聲呼喚(判斷在5秒內完成)2保持患者身體平直3開放氣道時兩手動作應協調一致,患者頭后仰的程度:下頜及耳廊的聯線剛好與地面垂直開放氣道一.準備用物和評估患者要點說明單人簡易呼吸球囊的操作流程

第13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檢查患者的自主呼吸: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攏觸摸頸動脈,同時低頭檢查患者自主呼吸,10秒完成。2大聲報告判斷結果:患者有循環(huán)征象,無自主呼吸,立即給予呼吸球囊加壓給氧1判斷患者呼吸時“一看二聽三感覺”指眼看胸部起伏,耳聽呼吸聲,面感氣息2頸動脈位于喉結旁開2指,低頭檢查患者自主呼吸(前5秒鐘)抬起頭順時針方向巡視四肢有無抽動(第6秒鐘)最后觀察患者面色和有無咳嗽反射(第10秒鐘)要點說明二.判斷患者呼吸和心跳第14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呼吸球囊通氣:1將呼吸球囊接通氧氣管,氧管另一頭連接供氧裝置2檢查呼吸球囊性能良好3術者位于患者頭頂處(放下床欄)或頭側處4雙手抬起患者雙下頜或壓頭抬頜,助患者頭后仰開放氣道,左手用C-E手法將面罩扣于口鼻處,按緊不漏氣,右手擠壓球囊5擠壓球時數1001,放松時數1002,1003,持續(xù)1分鐘。

1檢查球囊性能,(球囊先不連接面罩)球囊連接好供氧裝置,打開流量表,調節(jié)氧流量8~10L/分,用手堵住球囊的送氣口,待儲氧袋充滿氣后,裝上面罩2擠壓球囊1/3-2/3深度,約400-600ml3左手拇指和食指成C字壓住氧氣面罩,另外三只手指成E字抬起患者下頜,擠壓球囊時觀察患者胸部是否對稱起伏4吸呼比:1:2,頻率在16-20次/分,兒童酌情增加三.立即通知醫(yī)生并進行搶救要點說明第15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左手按額頭,右手摸頸動脈,判斷10秒,病人有頸動脈搏動,自主呼吸恢復,面色紫紺消退,血氧飽合度90%以上,搶救成功2給予雙鼻導管吸氧,氧流量2~4L/分3整理用物,記錄

1經上述搶救不成功時,要做好氣管插管的準備2整理床單元,協肋患者取合適體位,整理用物與消毒,洗手記錄四.判斷患者呼吸:要點說明第16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將病人仰臥,去枕、平臥;清除分泌物,去除假牙等任何可見的異物。2.開放氣道。(必須)3.防止舌咬傷和舌后墜。有條件的要放置口咽通氣道4.搶救者應位于患者頭部的后方,將頭部向后仰,并托牢下頜使其朝上,使氣道保持通暢。(壓額抬頜法)一定要牢記5.將面罩緊扣口鼻,用“EC”手勢,C手勢壓緊面罩,E手勢保持呼吸道通暢操作方法第17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6.用另外一只手擠壓球體,將氣體送入肺中,潮氣量400--600ml,(約球囊的三分之一).規(guī)律性的擠壓球體提供足夠的吸氣/呼氣時間。7.搶救者應注重患者是否有如下情形已確認患者處于正常的換氣。(1)觀察患者胸部上升與下降(是否隨著擠壓球體而起伏)(2)經由面罩透明部分觀察患者嘴唇與面部顏色的變化。(3)經由透明蓋,觀察單向閥工作是否正常。(4)在呼氣當中,觀察面罩內是否呈霧氣狀。第18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開放氣道(頸椎損傷病人禁用此法)開放氣道:雙下頜上提法開放氣道標準:成人:下頜角和耳垂連線與地面90度角;兒童:(1~8歲)下頜角和耳垂連線與地面60度角;嬰兒:(1歲以內)下頜角和耳垂連線與地面30度角。

注意:雙人球囊面罩通氣效果更好,如還有第三人,可通氣時壓住環(huán)狀軟骨,防止氣體沖入胃內。.第19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0呼吸氣囊使用方法1.單手“E-C”法:1)連接氧氣,調節(jié)氧流量,每分鐘>10L。2)將面罩扣住病人口鼻,使三角形面罩底邊位于下頜,用左手拇、食指固定面罩,并緊壓使病人口鼻與面罩緊合,其余三指放在頜下以維持病頭呈后仰位(如果是氣管插管或者氣管切開的患者,不用面罩,直接連接氣管插管或氣管導管)3)用右手均勻擠壓、放松呼吸球,使呼吸瓣恢復原形,病人呼出氣排入大氣,重復擠壓動作。單手“E-C”法:第20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雙人使用簡易呼吸氣囊(托頜面罩裝置法)1患者頭側的施救者用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在面罩的周邊提供完全的密封,施救者用剩下的手指舉起下頜和伸展頸部,同時觀察胸部起伏。2第二位施救者兩手捏住呼吸囊中間部分,兩拇指相對朝內,四指并攏或略分開,兩手用力均勻擠壓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開始下一次擠壓,應在病人吸氣時擠壓呼吸囊(有自主呼吸的患者),擠壓呼吸囊中間部分,擠壓呼吸囊的1/3—2/3。如此反復,至病人恢復呼吸停止擠壓。慢慢擠壓氣囊(大于2秒鐘)直到胸部隆起.第21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呼吸氣囊使用注意事項3操作的注意事項:1)選擇合適的面罩,以便得到最佳使用效果。2)擠壓呼吸囊時,壓力不可過大,亦不可時大時快時慢,以免損傷肺組織,造成呼吸中樞紊亂,影響呼吸功能恢復。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開始下一次擠壓,應盡量在病人吸氣時擠壓呼吸囊。第22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呼吸氣囊使用流程2023/7/4病人準備:清理呼吸道,將床頭欄放下將簡易呼吸器、面罩、儲氧袋、氧氣連接管組裝好,并將壓力安全閥箭頭位置對著面罩端把氧氣連接管連接供氧系統上,并將氧流量調至10L/分

站在床頭,雙手抬起病人下頜開放氣道,使用E-C手法固定面罩(單人或雙人)

擠壓氣囊至少1/3深度:約500—600ml第23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提示:無氧源時,應該取下儲氧袋及氧氣連接管(一定牢記)。有氧源時,要使用儲氧袋,并且氧流量要>10L/分。儲氧袋作用:提高氧濃度,可使氧濃度達90-100%;無儲氧袋氧濃度為40-60%;如無氧源時,氧濃度為大氣氧濃度21%;

隨時觀察:(切記)(1)擠壓氣囊時,注意觀察病人胸部起伏情況;(2)觀察病人自主呼吸恢復情況;(3)觀察病人口唇、面色、脈搏、氧飽和度的變化,觀察呼吸改善情況;第24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呼吸囊14235有氧源:400-600ml/次無氧源:700-1100ml/次一般成人8-12ml/kg兒童10ml/kg呼吸頻率:成人16-20次/分兒童著情增加新生兒40-60次/分吸呼時間比成人一般為1:1.5~2;慢阻肺、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頻率為12~14次/分,吸呼比為1:2~3,潮氣量略少。面罩內充氣約2/3-3/4成人110-120ml兒童50-60ml3種通氣頻率:1、有心跳無呼吸:10-12次/分2、建立人工氣道:8-10次/分3、心跳與呼吸均停止:30:2注意事項第25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呼吸囊710896操作過程中應觀察患者:有無紫紺的情況適當的呼吸頻率鴨嘴閥是否正常工作連接氧氣時,注重氧氣是否接實發(fā)現病人有自主呼吸時,應按病人的呼吸動作加以輔助,以免影響病人的自主呼吸對清醒患者做好心理護理,解釋應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義,緩解緊張情緒,使其主動配合,并邊擠壓呼吸囊邊指導病人“吸...”“呼...”。

使用簡易呼吸器容易發(fā)生的問題:是由于活瓣漏氣,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氣,所以要定時檢查、測試、維修和保養(yǎng)

呼吸器使用后,呼吸活瓣、接頭、面罩拆開,用清水沖凈,再用1: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涼水沖凈、晾干、裝配好備用。

第26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將簡易呼吸器各配件依順序拆開,放入500mg/L含氯消毒液中消毒液中浸泡30分鐘.2.取出后使用清水沖洗所有配件,去除殘留的消毒劑。儲氣袋只需用95%酒精擦拭消毒即可,禁用消毒劑浸泡,因易損壞。特殊感染患者,可使用環(huán)氧乙烷熏蒸消毒。用一次性的1消毒后的部件應完全干燥2并檢查是否有損壞,將部件依順序組裝。3做好測試工作,備用。清潔與消毒第27頁,講稿共31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取下單向閥和儲氣閥時,擠壓球體,將手松開,球體應很快的自動彈回原狀。2.將出氣口用手堵住,擠壓球體時,將會發(fā)覺球體不易被壓下。假如發(fā)覺球體慢慢地向下漏氣,請檢查進氣閥是否組裝正確。3.將單向閥接上球體,并在接頭處接上儲氣袋,擠壓球體,單向閥會張開,使得儲氣袋膨脹,如儲氣袋沒有膨脹,請檢查單向閥、儲氣袋是否組裝正確。4.將儲氣閥和儲氣袋接在一起,將氣體擠入儲氣閥,使儲氣袋膨脹,將接頭堵住,擠壓儲氣袋氣體自儲氣閥溢出。如未能察覺溢出時,請檢查安裝是否正確。檢測

第28頁,講稿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