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平均速度2_第1頁
測量平均速度2_第2頁
測量平均速度2_第3頁
測量平均速度2_第4頁
測量平均速度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測量物體的平均速度原理是__________。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和_______。2.測量時間的方法有:在日常生活中用鐘表計時,在實驗中用________來計時,在沒有其他計時工具時,也可以用人的脈搏來粗略計時。v=s/t路程時間停表1.4測量平均速度第2課時復(fù)習(xí)鞏固課第一章機械運動1.(4分)為了測量小車通過斜面的平均速度,對斜面的選擇和安裝,你認為較為合理的是()A.選擇較短的斜面,且保持較陡的坡度B.選擇較長的斜面,且保持較陡的坡度C.選擇較短的斜面,且保持較緩的坡度D.選擇較長的斜面,且保持較緩的坡度2.(5分)在“測物體平均速度”的實驗中,如果測出的運動時間比實際值偏大,則測量出的物體的平均速度()A.跟實際值相同 B.比實際值偏大C.比實際值偏小 D.不能確定DC3.(5分)一個物體沿直線運動,它在第1min內(nèi)、第2min內(nèi)、第3min內(nèi)的路程都是300m,在這3min內(nèi)它做的是( )A.勻速直線運動 B.變速直線運動C.變速運動 D.無法確定4.(10分)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D(1)圖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cm,如果測得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cm/s。(2)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_______。(3)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xué)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小不正確這樣測得小車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會偏小405.(6分)有兩個同學(xué),用下面的方法來測量小鋼球運動的平均速度。3.00cm/s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條直線上標(biāo)出A、B、C三個點,拿一根分度值為1mm的米尺緊靠直線,A、B、C三點在米尺上對應(yīng)的讀數(shù)如圖所示。當(dāng)小鋼球貼著米尺運動經(jīng)過A、B、C三點時,兩同學(xué)用手表記下了小鋼球經(jīng)過A、B、C三點時對應(yīng)的時刻,如圖所示。則小鋼球在通過AB、BC和AC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別為:vAB=_________;vBC=_______________;vAC=______________。2.00cm/s2.40cm/s6.(10分)小剛從家中出發(fā)到新世紀(jì)廣場,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騎自行車。全程的路程與時間圖象如圖所示。求:(1)小剛騎車的速度。(2)小剛從家到新世紀(jì)廣場全程的平均速度。(3)小剛步行20s通過的路程。7.小軍同學(xué)用下列四種方法測定小球沿桌面滾動時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認為最合理的是()A.先選定一段較長的路程,測定小球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B.先選定一段較短的路程,測定小球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C.先選定一段較長的時間,測定小球在這段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D.先選定一段較短的時間,測定小球在這段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A8.我們可以用物體經(jīng)過的路程來描述物體的運動,還可以從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條線段來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化。如圖所示,某物體分別沿兩條路徑從A點運動到B點:第一次先從A到D,再從D到B;第二次直接從A到B,則物體的兩次運動()A.路程相等,位置的變化相同B.路程不等,位置的變化相同C.路程相等,位置的變化不同D.路程不等,位置的變化不同B9.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蘆山發(fā)生強烈地震,距災(zāi)區(qū)105km的某駐軍部隊接到命令立即驅(qū)車趕往災(zāi)區(qū)救援。出發(fā)50min后中途遇上山體滑坡道路阻斷,經(jīng)2h搶通道路,繼續(xù)前進40min到達指定地點。救援部隊全程平均速度應(yīng)為()A.126km/h

B.70km/hC.52.5km/h

D.30km/h10.某同學(xué)在“探究速度的變化實驗”中,要測自己騎自行車下坡時(不蹬腳踏板及不抓剎車手把)自行車速度的變化情況:(1)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jù)實驗要求你認為應(yīng)該選擇的器材有_______和________。D自行車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或其他情況)卷尺停表(3)該同學(xué)找了一段90m長的下坡路,并測得一些數(shù)據(jù),請你幫他將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補充完整:66路程/m前半程s1=45后半程s2=45全程s=90時間/st1=9t2=_____t=15速度/(m·s-1)v1=5v2=7.5v=______(4)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你得到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行車下坡時的速度越來越大11.沿長廊AB方向鋪有30塊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磚,如圖甲所示。60.0020s/t(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測量其中一塊地磚,其長度如圖乙所示,則每塊地磚的長度是__________cm。(2)小明用停表測量自己從長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時間,停表的讀數(shù)如圖丙所示,他所用的時間是_______s。(3)根據(jù)速度、路程和時間的關(guān)系v=______,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為_______m/s。0.912.為了“探究小球下落時的運動”,某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xué)用照相機每隔相等的時間自動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時的運動狀態(tài),如圖甲所示。(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______(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圖乙中四個速度隨時間的關(guān)系圖象,能反映出該小球下落運動的是______。(填字母)變速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相等Cv(m/s)00t(s)s(m)t(s)(a)(b)(c)0v(m/s)t(s)t(s)(d)s(m)0v與t無關(guān)

××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和s-t圖像s與t成正比知識拓展1.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1)和(4)

B(2)和(3)

C(2)和(4)

D(1)、(2)和(3)Ots(1)tsO(2)tvO(3)tvO(4)C練一練2、課外活動時,小明和小華均在操場上沿直線進行跑步訓(xùn)練。在某次訓(xùn)練中,他們通過的路程和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人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兩人都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C.前2s內(nèi),小明跑得較快D.全程中,兩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D練一練3.如圖所示,是一個騎自行車的人與一個跑步的人運動的路程與時間變化的圖線,根據(jù)該圖線能夠獲得合理的信息有:示例:信息一,他們同時開始運動;信息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