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溫庭筠《菩薩蠻》講解,考證,賞析溫庭筠《菩薩蠻》講解,考證,賞析
詞的講解(三)溫庭筠《菩薩蠻》
浦江清
菩薩蠻
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水精簾里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校']"頗黎枕'《金奩集》作"珊瑚枕'。
蕊黃無限當山額,宿妝隱笑紗窗隔。相見牡丹時,暫來還別離。翠釵金作股,釵上雙蝶舞。心事竟誰知,月明花滿枝。
["校']"雙蝶舞'《金奩集》作"蝶雙舞'。
翠翹金縷雙鷓鴣,水紋細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紅滿枝。繡衫遮笑靨,煙草黏飛蝶。青瑣對芳菲,玉關音信稀。
杏花含露團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燈在月朧明,覺來聞曉鶯。玉鉤褰翠幕,妝淺舊眉薄。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輕。
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裊娜春無力。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畫羅金翡翠,香燭銷成淚?;渥右?guī)啼,綠窗殘夢迷。
鳳凰相對盤金縷,牡丹一夜經微雨。明鏡照新妝,鬢輕雙臉長。畫樓相望久,闌外垂絲柳。意信不歸來,社前雙燕回。
["校']"意信'《金奩集》作"音信'。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柳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人遠淚闌干,燕飛春又殘。
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里關山隔。金雁一雙飛,淚痕沾繡衣。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
寶函鈿雀金鸂鶒,沉香閣上吳山碧。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
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無方勻睡臉,枕上屏山掩。時節(jié)欲黃昏,無憀獨倚門。
夜來皓月才當午,重簾悄悄無人語。深處麝煙長,臥時留薄妝。當年還自惜,往事那堪憶?;湓旅鳉?,錦衾知曉寒。
["校']"重簾'《尊前集》作"重門'。
雨晴夜合玲瓏日,萬枝香裊紅絲拂。閑夢憶金堂,滿庭萱草長。繡簾垂菉蔌,眉黛遠山綠。春水渡溪橋,欄拂魂欲銷。
["校']"玲瓏日'《尊前集》作"玲瓏月'。
竹風輕動庭除冷,珠簾月上玲瓏影。山枕隱秾妝,綠檀金鳳凰。兩蛾愁黛淺,故國吳宮遠。春恨正關情,畫樓殘點聲。
考證
以上溫庭筠《菩薩蠻》十四首,見《花間集》,用《四印所刻詞》本《強村叢書》本《金奩集》載十首,《尊前集》載五首,合共十五首,惟其中"玉纖彈處真珠落'一首,通體詠淚,題材不協(xié),且為《花間集》所無,茲從刊落。
溫庭筠本名歧,字飛卿,太原人,長于詩賦。唐宣宗大中初應進士,累年不第。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艷之詞。唐懿宗咸通中,失意歸江東。后為方城尉,再遷隋縣尉,卒(《舊唐書》卷百九十)。按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溫庭云,字飛卿,或云作筠字,舊名歧,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曰溫李,才思艷麗,工于小賦。宣宗愛唱《菩薩蠻》詞,令狐相國假其新撰,密進之,戒令勿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所謂令狐相國者,令狐绹也。
唐人蘇鶚《杜陽雜編》:"大中初,女蠻國貢雙龍犀,明霞錦。其國人危髻金冠,瓔珞被體,故謂之菩薩蠻,當時倡優(yōu)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又云:"上(懿宗)創(chuàng)修安國寺,臺殿廊宇,制度宏麗降誕日于宮中結彩為寺,賜升朝官以下錦袍,李可及嘗教數百人,作四方菩薩蠻隊。'《菩薩蠻》疑從信奉佛教的邊裔之國進奉,由佛曲脫化而出,后為宮中舞曲,始盛于唐宣、懿之世。崔命欽《教坊記》雖已著錄,但崔氏之書可能為后人所綴補。蘇鶚云:"當時倡優(yōu)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溫飛卿好游狹邪,又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艷之詞,正當宣宗大中初年,當時倡優(yōu)好此新曲,飛卿遂倚聲為詞,本作倡樓之樂府,原非宮詞也(辨詳后)。令狐绹假之以獻,其可信與否,無關宏旨。
《宋史樂志》:"女弟子隊凡一百五十三人,一曰菩薩蠻隊,衣緋生色窄砌衣,冠卷云冠。'又于小曲條下"因舊曲造新聲者'中呂調中有《菩薩蠻》曲,是《菩薩蠻》在宋時有女弟子之隊舞,又有小曲,此皆沿唐之舊,所不容疑?!断銑Y》《尊前》兩集載《菩薩蠻》均入中呂宮,《宋志》乃入中呂調,此非唐時之宮調至宋而入羽調,殆《香奩》《尊前》兩集之宮調乃元明人所題,此時中呂調與中呂宮已并合。此曲在唐時入何宮調所不可知,其在宋時為俗樂之中呂調,亦即雅樂之夾鐘羽,可確定也。
或問飛卿詞中之人物,有可考否?答曰:初期之詞曲,皆為代言體,乃代人抒情達意,非自己個人生活之經驗,故不必舉人以實之。蓋文士取當時流行之歌曲,而被以美艷之文詞,其所用之題材,即南北朝樂府之題材,亦即當時民間流行之小曲之題材也。其達意抒情,譽之為空靈美妙亦可,毀之為空泛而不深刻亦可,此為一事之兩面,惟飛卿如不作冶游,絕無倡樓之經驗,則亦不能道出個中之情緒,無緣作此等艷詞。今據其詩集以考之,如《偶游》云:"曲巷斜臨一水間,小門終日不開關。紅珠斗帳櫻桃熟,金尾屏風孔雀閑。云髻幾迷芳草蝶,額黃無限夕陽山。與君便是鴛鴦侶,休向人間覓往還。'《經舊游》(一作《懷真珠亭》)云:"珠箔金鉤對彩橋,昔年于此見妖嬈。香燈悵望飛瓊鬢,涼月殷勤碧玉簫。屏倚故窗山六扇,柳垂寒砌露千條。壞墻經雨蒼苔遍,拾得當時舊翠翹。'《偶題》(一作《夜宴》)云:"孔雀眠高閣,櫻桃拂短檐。畫明金冉冉,箏語玉纖纖。細雨無妨燭,輕寒不隔簾。欲將紅錦緞夢寄江淹。'知其頗有相熟之倡家女子,則此等艷詞即緣此類人而作矣。
惟此十四首《菩薩蠻》中所寫、所設想之身份亦不同,如"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則是歌舞之女子,"青瑣對芳菲,玉關音信稀'則征夫遠戍,設為思婦之詞,不必倡女。凡此皆當時歌曲中最普通之情調也。又有人謂此十四首《菩薩蠻》首尾關聯(lián),首章是初起曉妝,末章為夜深入睡,若敘一日之情景者然,此論亦非。其中如"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則是正月七日。"牡丹花謝鶯聲歇',已是春末夏初。"雨晴夜合玲瓏日',則是五月長夏之景,安能謂之一日乎?故每章各為起訖,并不連貫,惟或編者稍稍安排,若有一總起訖存乎其間耳。
講解
在《憶秦娥》的講解中,我們會討論到詞的語言與散文的語言,各有各的路子,本來是不相同的。在散文里面,句與句的遞承靠著思想的連貫,靠著敘事與描寫里面事物的應有的次序和安排。在詩詞里面,句與句之間,另外有幾種連接法,往往有思想的跳越。也有人不承認這跳越,他們認為詩詞是精粹的語言,是經濟的語言,本來只說了些精要的話,把不重要的粗糙的部分省略了,所以顯得不連貫,其實暗中有脈絡通連的。這說法同我們的意見不很相遠。既是有了省略,也即是有了跳越。譬如一帶岡巒起伏的山嶺,若是腳踏實地翻山嶺地走,好比是散文的路子;詩詞的進行思想,好像是在架空飛渡,省略了不少腳踏實地的道路。又好比在睛朗的天氣里,那一帶山的來龍去脈,自然可以看得很清楚;若遇天氣陰晦,云遮霧掩,我們立身在一個山頭上,遠遠望去,但見若干高峰,出沒于云海之中,似斷若續(xù)。所謂脈絡者,也只能暗中感覺其存在而已。詩詞的朦朧的境界有類于是。
講解詩詞,不免要找尋那潛伏著的脈絡,體貼沒有說出來的思緒,實際上等于把詩詞翻譯成散文,假想走那腳踏實地的道路,這是一件最笨的工作,永遠不能做得十分圓滿的。古人對于詩詞認為只可以意會,而不可以求甚解者即因此故。并且對于脈絡的找尋,各人所見,未必相同,有人看見得多,有人看見得少;有人看得深,有人看得淺;有人看是這樣一層關聯(lián),有人看是那樣一層關聯(lián)。譬如說吧,"簫聲咽'與"秦娥夢斷秦樓月',知道弄玉的典故的人認為有一層關聯(lián);不知道的呢,就看不出這一個脈絡。有人認為"灞陵傷別'是秦娥的回憶,有人認為與秦娥無關,只是韻的傳遞作用,早已跳開,這又是各有各的看法。的原意,既然不曾自下注腳,他人何從得知,讀者也只能就詩論詩,就詞論詞,而讀者之中又各有不同的見解,所以詩詞的意義難得有客觀的決定。有時的原意是甲,而多數的讀者看成是乙,那么或者因為時代的隔閡,古人的詩詞今人往往有解錯的,只有文學史家及考據家能夠幫我們的忙,把古人的作品看得清楚一點。也有同時代的作品,甚至于我們的熟朋友的作品,也不能使我們完全了解原意的,或者是的修養(yǎng)太高,寄托遙深,不可測度,或者是有辭不達意之病,運用語言文字的手腕尚欠高明,所謂有些不通者是也。照這樣說,的原意是不盡可知了。第二,既立于默然無言的地位,那么作品的意義隨讀者之所見,而讀者之中又各有各的了悟,甲之所見,未必能同于乙。因此,文藝作品的解釋與批評總是不免有主觀性的。
話雖如此,于主觀之中求其客觀,第一,對于古人的作品應該應用歷史的知識,知人論世。我們對于作品所產生的時代各方面的知識愈益豐富,即對于作品的認識愈近于客觀。第二,文學作品以語言文字為表達的工具,我們對于這一種語言文字有較深的修養(yǎng),方能吟味作品的意義。與讀者之間有默契與了悟的可能者全恃此語言文字之有傳達性。古人認為詩只可以意會而不能求甚解者,因為詩詞的語言是特殊的,需要讀者特殊的修養(yǎng)?,F代的詩學理論家以及從事于形而下的文法、修辭、章句的分析者,用意即在幫助讀者的修養(yǎng)。要之,詩詞自有其客觀的意義,這客觀的意義即存在于多數同有詩詞修養(yǎng)的讀者共同之所見。
溫飛卿的《菩薩蠻》對于有些讀者也許只給了一個朦朧的美,假如我們要了解清楚,必得明了晩唐詞的性質以及溫飛卿的特殊的作風。古人對于這些作品只加以籠統(tǒng)的評語,不曾細細解釋。張惠言是詞學名家,他的《詞選》也是一個有名的選本,可是他的議論亦很主觀,反而引后學者入于迷途。他要提高詞的地位,就特別推崇這位詞的開山祖師,比之于屈原、司馬相如,而且附會上一個"感士不遇'的宗旨,卻不知道在晩唐時代,詞是新興的樂府,原是教坊及北里中的小曲,并不看做嚴正的文學的。直到宋以后的詞家,方始特意在寄托方面用心。飛卿于別的詩文中盡有些士不遇的感慨,但這些《菩薩蠻》恰巧作于這個曲調最盛行于長安北里之日,也正是他"不修邊幅',隨著"公卿家無賴子弟相與蒲飲酣醉'的時候,不曾想到要寄托些什么?!杜f唐書》上說他能"弦吹之音為側艷之詞',最說得明白。這位詞的開山祖師,因為好游狹邪,接觸倡樓女子,也就為她們制造了許多新鮮歌曲,除文詞美艷,情致綿綿,可以看出是名人手筆外,論題材和內容同當時俗工所制并無二致?!对娊泧L》本多兒女風情之篇,而春秋時代士大夫的應對賦詩,往往借以美刺,到了漢人講詩便一概本著美刺立說。所以古人說詩往往有論寄托的一個傳統(tǒng),張惠言的說詞,用了漢人說詩的家法,他要開創(chuàng)一個家法,所以如此,實是把飛卿詞看深了一層,不在應用歷史的知識,知人論世,而在說出個義理,這種義理,反而是欣賞飛卿詞的障礙。到底當時長安酒樓,一般新進士的命妓征歌,決不是春秋士大夫朝會應對的氣象。"照花'四句明寫妓女梳妝,并無"離騷初服之意',與屈大夫之行吟澤畔,全異其趣,此意使飛卿聞之,亦將失笑吧。
張氏的第二個錯失在于把十四首看成一個整篇,比之于司馬相如的《長門賦》。在這些篇章里面,他找不到別的線索,只能拈出一個夢字,以為從第二首"暖香惹夢'以下,均敘夢境,直到末了"畫樓殘點',方是夢醒時的情景,是首章先說晨起曉妝,其后則補敘昨宵之"殘夢迷情'。所以說:"用節(jié)節(jié)逆敘'法這樣一個大結構的看法也是主觀的,無中生有,自陷于迷離惝恍之境。第一,溫飛卿的《菩薩蠻》不知有多少首,《花間集》存錄此十四章,也許是編者的安排。第二,《菩薩蠻》在《教坊記》里列入小曲類中,自是零支小令,不是一套大曲。惟《杜陽雜編》以及《宋史樂志》均有菩薩蠻隊舞的記載,那么也許需要許多支的連唱。但唐代的大曲也是雜采詩詞的零章以歌唱,往往每篇各為詞章,并非一意相貫的,或取題材體制相同的作品零首類編以入樂,其情形同于南朝樂府里的《子夜歌》《襄陽樂》等,卻不同于宋元以后的套數。飛卿的《菩薩蠻》,是晩唐的新樂府,論性質可以比之于晉宋之間的《子夜歌》,這許多首,可以連唱,也可以摘唱,原不拘泥,決不能看成一個整篇。論時令則春夏不一,非一日情事;論人物則或為倡家女,或為蕩子婦,亦非一人。張惠言以《長門賦》擬之,作"宮怨'看,亦不甚合。凡此皆不可以不辨。
關于夢境一說,俞平伯《讀詞偶得》中已提疑問。俞先生為解釋第二首"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兩句,發(fā)了一大段議論:
舊說"江上以下,略敘夢境',本擬依之立說,以友人言,覺直指夢境,似尚可商。仔細評量,始悟昔說之殆誤,飛卿之詞,每截取可以調和的諸印象而雜置一處聽其自然融合。在讀者心眼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必問其脈絡神理如何如何,而脈絡神理按之則儼然自在。譬之雙美,異地相逢,一朝綰合,柔情美景,并入毫端,固未易以跡象求也。即以此言,簾內之清秾如斯,江上之芊眠如彼,千載以下,無論識與不識,解與不解,都知是好言語矣。若昧于此理,取古人名作,以今人之理法習慣、尺寸以求之,其不枘鑿也幾希。
俞先生說明飛卿詞的作風在"截取可以調和的諸印象而雜置一處聽其自然融合',他的說法比張惠言為精到。這種作風即有今人所謂印象派或唯美派的傾向,給人以朦朧的美。張惠言但感到這朦朧之美,而無法說明,遂一概以夢境解釋之,這是錯覺。
其實"江上'兩句,只是開宕的句法,并不朦朧。以簾內的陳設與樓外的景物,兩相對照,其意境亦甚醒豁。這首詞所點的時令是初春,稍微拘泥一點,則說是正月七日,因為下面有"人勝參差剪'之句,惟唐代婦女的剪勝簪戴,也不一定限于哪一天,說是初春的服飾可以得其大概。如煙的柳色以及雁飛殘月正見初春曉景。俞先生更找出薛道衡《人日詩》"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兩句以實之,說明"雁'字的有來歷,尋出暗中的脈絡,無論飛卿是否想到,這樣對于詞藻中所含蘊的意味的探索是有助于讀者的體會的。這也是"脈絡神理按之則儼然自在'的一個例證。
"江上'兩句既是醒豁的實境,而且又有它的脈絡,并非橫插無根,那么俞先生的一大段議論也可以不發(fā)了。但這段議論的本身有關于詩詞作法的一個原理,很有討論的價值。
在《憶秦娥》的討論中,我們說到詩詞的句法不同于散文,就思想因素而言,往往是跳越的,可以以不連為連。所以能夠如此的原因是,是詩詞的語言的連屬性不僅僅憑借了思想因素,也有憑借于語言本身的連屬的,例如排句對偶等等,自然給人以密切比并的感覺,即押韻一事,亦有黏合語句的能力。所以思想盡管跳,而文章仍舊連,多方面脈絡存在于暗中,不必顯示。這單說明了詩詞的句法,還不曾詳細討論到章法。若討論到章法問題,我們接觸一個更基本的原則。
詩詞的章法可以分兩面說,一面是思想的章法,例如相傳是李白所作的那首《菩薩蠻》說登樓望遠引起旅愁,上半闕由遠及近,下半闕由近及遠,作為一個開合者是。一面是語言本身的章法,語言的章法即是詩詞的格律。古詩有古詩的格律,律詩有律詩的格律,每只詞牌有每只詞牌的格律。詩詞的語言必定采取某種格律,所以詩詞是格律化的語言。格律是形式,思想是內容,這內容和形式互相拍合,有密切的關系。內容托形式以表現,形式由內容而完成,好比結晶的東西,物質托于結晶的格式以呈現,而這結晶的格式是由物質充實而完成的。詩詞的創(chuàng)作是以思想熔鑄于格律化的語言之中,正如物質的結晶。
英人麥凱爾氏(Mackail,曾任牛津大學詩學教授)在一篇有名的論文《詩的定義》里說,詩所以別于散文者,可以分內容和形式兩面來說,這兩面并非不可以貫通的,他提出"拍登'(pattern)一個要義來貫通這兩方面。他說,詩的形式是"拍登'化的語言,有重復的單位,有回旋的節(jié)奏;散文雖然也可以有節(jié)奏,但是一往不返的,沒有圖案式的回環(huán)。而詩的內容乃是"拍登'化的人生。"拍登'的意義有"模型'"圖案'等等,立體的"拍登'是模型,平面的"拍登'是圖案,若是抽象的"拍登'呢,就是格律。所以麥氏所給詩的定義,即認為詩的形式是格律化的語言,詩的內容是格律化的人生。本來一切文字的內容即是人生,所謂人生者,包括一切人類的思想和情緒,乃至于自然的景物經文人賦予以人類的情趣的,皆屬于人生的范圍以內。不過這人生原是無邊無際粗糙而散漫的,當詩人剪裁人生的題材,放在模子式的語言里表達出來時,已經經過"镕裁'的作用,所以詩里面所表現的人生也是格律化的人生了。也許讀者認為麥氏的說法相當守舊,好像他忽略了自由詩,不過我們借此以論中國的詩詞,則甚為恰當。而且自由詩既然成為一體,即也有這一體的形式,就此形式而論,即是一種格律,易言之,即以打破舊有的格律以為格律者也。
樓頭的景物可以想像的很多,我們但取楊柳、飛雁等類以入詞,即是對于題材先加以剪裁了。但必須說出"江上柳如姻,雁飛殘月天'兩句,方才是《菩薩蠻》中間的語言,此時是想像遷就了格律,經過了這熔鑄作用,散漫的意緒方才得了定型。而且,這兩句的意境確然是詞的意境而不是古詩的意境,同時,這兩句的格調是詞的格調而不是古詩的格調。明乎此,說詩詞的內容是格律化的人生,這句話是無可懷疑的至理名言。
詞的格律很嚴,每個詞調成為一個模型。把可以調和的許多意象(Image),放在這模型里聽其自然融合是可能的一種處理。打一個粗淺的譬喻,譬如在鏤花的板子上,把白糖、米粉、桂花、薄荷之類裝進去,聽其自然融合,然后敲出各色各樣的細巧茶食,有的是扇子形的,有的是葫蘆形的,那《浣溪沙》《菩薩蠻》《蝶戀花》等等,正是各種圖案格式,春花、秋月、相思、別恨等等的題材,亦即是白糖、米粉之類。所選擇的題材既然是可以調和的,那么自然的融合并不很難。當然藝術手腕有高明與拙劣之分,高明的有神理脈絡可尋,拙劣的即成為堆砌。所以填詞一道很容易傾向于印象派或唯美派的作風,所謂"七寶樓臺,炫人眼目,拆卸下來,不成片段'者,這是因為在詞里面,聲律的安排非常完整,本身成為一個圖案,填詞家容易拿詞藻施貼上去,神理脈絡隨讀者自己去看,自己也說不清楚的。
飛卿逐弦管之音而施貼以美艷的詞句與其說思想在進行,毋寧說腔調在進行著,至少是詩意隨著聲調的曲折流轉而聯(lián)度下去的一種韻味。讀古文,宜乎一口氣讀下,所謂文勢急者是也,文勢急即是思想連貫而下,波瀾起伏的意思。至于詞曲,則文勢甚緩,原是歌者曼衍其音節(jié),字字稱量而出,若文意太連,反而斫斷,所以詞曲的文章,皆不是單線進行的,不但曲折多姿,而且積聚著許多的詞藻,那些詞藻帶來一連串的圖畫的意象,由歌者緩緩歌唱時,這一連串的圖畫的意義,呈現到聽者的心眼,耐人尋味。吟誦的東西與歌唱的東西不完全相同,因為思想和情感要在繁音促節(jié)里表達出來,所以詞曲成為細膩的文學。
這十四首《菩薩蠻》可以比之于十四扇美女屏風,各有各的姿態(tài),而且是七寶鑲嵌的琉璃屏風,光彩射目,美艷絕倫。其中花紋斗榫,頗見匠心,讀者倘以同地位的詞句在這些篇章里任意移易,即發(fā)見其不適合,所以脈絡是暗中存在的,而每章各自有它的章法。
這些《菩薩蠻》都屬于"閨情'的一個題目之下。有人認為是宮怨或宮詞者,其說非是。以為宮詞者舉"青瑣對芳菲'、"故國吳宮遠'"滿宮明月梨花白'為證。今按:"青瑣'固為漢代宮中門窗之飾,但后來豪貴之家皆已僭用?!逗鬂h書梁冀傳》:"冀大起第舍,窗牗皆有綺疏青瑣。'《晉書賈謐傳》:"充每燕賓僚,其女輒于青瑣中窺之。'后代詩人用此詞藻,意義有二,或指宮中,或用作"閨闥'"綺窗'的同義詞,故不可拘泥。而況下文所接是"玉關音信稀',明點民間思婦之詞,不說宮中美人也。"故國吳宮遠'與"家住越溪曲'同,泛泛用西施的典故以比擬美人。只有"滿宮明月梨花白'一句最難解釋,但下文說"故人萬里關山隔',亦不是宮人口吻。豈必如劉無雙之復憶王仙客乎?飛卿詩集中有《舞衣曲》,結句云"滿樓明月梨花白',與此適差一字,不知這里的"宮'字是否后人所改。且以訓詁而言,"宮'"室'通稱,原不限于帝王后妃之所居,梵宇道觀亦皆可稱宮。教坊中人按月令承應,須承值到宮中,北里中人則到處宴游,此處泛泛言及,竟不知在什么地方,必欲因此一句,坐實宮詞,亦甚勉強?!侗眽衄嵮浴冯m說到令狐绹曾把飛卿詞進獻于唐宣宗,卻是因為宣宗愛唱《菩薩蠻》詞調,并非宣宗要令狐绹作宮詞而令狐绹假手于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產地重樓購銷合同標準文本
- 秋季學期個人發(fā)展計劃
- 典當行房產借款合同標準文本
- 農村公寓轉讓合同標準文本
- 2025裝飾裝潢工程合同
- 水務行業(yè)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計劃
- 養(yǎng)殖竹鼠合同回收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汽車租賃協(xié)議合同范文
- 2025建筑設備租賃協(xié)議(合同版本)
- 2025專屬定制合同及員工手冊等企業(yè)規(guī)章制度服務
- 《弘揚教育家精神》專題課件
- 2024年新高考II卷高考生物試卷(真題+答案)
- 學校公眾號運營事跡材料
- 狀元社會參與與公民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
- 臺球廳運營方案策劃書(2篇)
- 【新零售業(yè)態(tài)下小米營運資金管理的實例探析13000字(論文)】
- 2024年勞動關系協(xié)調員(4級)職業(yè)鑒定考試題庫(含答案)
- MOOC 機械之美-迷人的工程機械雙語-江西理工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24)》解讀
- (高清版)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技術規(guī)程
- 高效車間質量管理方法與工具介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