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6級高一語文新授課----登高課題登高解讀理念圍繞教學目標,抓住朗讀和咬文嚼字兩個方法,通過以文解文的對比閱讀、知人論世的材料補充、多媒體聽讀、意象感知探究四個途徑,走進杜甫的心靈,走進詩歌的藝術,走進民族文化的血脈,積累學科素養(yǎng)。學情分析雖然有第一冊新詩單元的鋪墊,學生也通過《沁園春·長沙》的學習了解了詩詞鑒賞的基礎知識,掌握了初步的誦讀方法,并且前面還有《蜀道難》的鋪墊,但詩歌是文學的最高形式之一,高一學生對詩的了解還比較膚淺,往往只滿足于背誦、記憶,并不專注于詩歌本身的意象、意境與情感。因此,要加強對學生古詩詞誦讀訓練和咬文嚼字的功夫,讓他們學會品味詩歌的意象和意境,進而把握詩歌所表達的思想內容,使學生受到詩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審美興趣,培養(yǎng)其潛心涵泳的鑒賞素養(yǎng)。教材分析課程標準1、學會鑒賞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啟迪。2、了解詩歌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重要作家知識及其他文學知識,能用于分析作品,幫助對作品的理解。3、能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恰當地表達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閱讀感受。學習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3、樹立以天下為己任的胸襟。能力目標2、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借助意象走進詩歌咬文嚼字品味詩歌誦讀體悟表達個性認知知識目標1、把握詩歌情景交融、對仗工整、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教學資源1.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課本2.多媒體課件教學重點1.把握詩歌情景交融、對仗工整、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

2.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教學難點誦讀體悟表達個性認知方法解讀教學方法自主誦讀、任務驅動、小組討論、師生對話教學準備1.研究課程標準、考試說明及近三年的高考題,明確考查的重點知識及考查形式,結合學情,確定本專題復習的重點內容。2.教師搜集相關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3.學生進行個性化誦讀預習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復習。出示《朗讀者》和古今名家評論《登高》的材料學生大聲誦讀二、讀中悟我和《登高》的碰撞1、誦讀展示2、朗讀感悟(小結)朗讀感悟(小結)①讀準字音②讀清句讀——停頓節(jié)奏③讀準感情——抑揚重音感情基調聽讀、再讀感知(朗讀環(huán)節(jié)用自己的聲音讀出自己新的的感受?。┙M織誦讀展示出示幻燈片,并總結播放錄音誦讀展示初讀感知(朗讀環(huán)節(jié)1用自己的聲音讀出自己的感受!)學生課堂交流發(fā)言聽讀名家錄音三、悟中讀(三、一)1、思考中國古代的詩歌大多是由景到情,這首詩前4句是寫景的,寫了哪幾種意象?每個意象的特點又是什么?(三、一)2、師生交流確認(三、一)3、思考你認為哪個字用的好?好在哪兒?也就是說這個字寫了什么樣的景,傳了什么樣的情?(三、一)4、師生交流確認(三、一)5、探究拓展(三、二)合作交流1、出示問題“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鳖i聯直抒胸臆,悲情顯彰。大家看看詩人究竟“悲”在何處?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巍ち_大經《鶴林玉露》(三、二)合作交流1、出示問題“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鳖i聯直抒胸臆,悲情顯彰。大家看看詩人究竟“悲”在何處?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巍ち_大經《鶴林玉露》(三、二)知人論世2、再讀聽讀(朗讀環(huán)節(jié)4知人論世后再去細讀品味厚重!)(三、二)6、對照比較登幽州臺歌(三、三)合作交流自主思考對小組展示進行評價,并出示方法總結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討論,然后確認1、出示問題2、對照章丘期中檢測試題進行解讀3、研究經學習引導——艱難如何理解?“時艱”是個有書面色彩的詞語,以往解釋為“時世的艱難”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然后進行小組討論,總結方法。并進行小組展示。四、總結出示學習目標1、把握詩歌情景交融、對仗工整、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和憂思,培養(yǎng)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2、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借助意象走進詩歌咬文嚼字品味詩歌誦讀體悟讀出自我3、樹立以天下為己任的胸襟。投影出示目標進行課堂小結,對學生提出希望。對照思考收獲整理筆記板書設計登高杜甫意象咬文嚼字教學效果預測本節(jié)課立足于《登高》一詩的特點和這個班語文的情況,遵循新課程標準“學生為主體,體驗為紅線,思維為主攻”的理念,致力于“授人以漁”,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讀”、“議”、“思”、“說”等活動,圍繞教學目標,抓住朗讀和咬文嚼字兩個方法,通過以文解文的對比閱讀、知人論世的材料補充、多媒體聽讀、意象感知四個途徑,走進杜甫的心靈,走進詩歌的藝術,走進民族文化的血脈,積累學科素養(yǎng)。預期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積極參與,思維活躍,沉浸于詩歌所創(chuàng)設的情景,獲得知識、人格、學科素養(yǎng)的多種提升。悵望千秋一灑淚——《登高》教學設計一、導入1、齊讀(借助很火的《朗讀者》節(jié)目的評析,拉近學生與朗讀藝術的距離)“讀書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朗讀,是門檻最低的藝術形式。朗讀離普通人并不遠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副教授王明軍說:“聲音有色彩、有溫度、有個性,能直撲人的心靈。聲音的意義在于人類情感的喚起,營造一個更加鮮明的意象。哪怕你不專業(yè),讀得不順、有口音,但那是從你心里出來的聲音,與你的身體、生活結合在一起,與我們共處的語境產生共鳴?!钡谝黄?,最動人的不是濮存昕、張梓琳這些名人,而是那幾個無國界醫(yī)生的從容淡定,那對來自成都的普通夫妻的文藝生活,還有老翻譯家的率真與深情——那些普通人。2、自讀(古今名人關于杜甫《登高》的評價,強化《登高》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杜集七言律詩第一?!猍清]楊倫《杜詩鏡銓》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敒楣沤衿哐月傻谝唬槐貫樘迫似哐月傻谝灰?。——[明]胡應麟《詩藪》《登高》是杜詩中最能表現大氣盤旋,悲涼沉郁之作,可謂“古今七言律詩之冠”?!鹦詧颍ó敶诺湮膶W家)二、讀中悟我和《登高》的碰撞1、此刻我化身朗讀者——初讀感知(朗讀環(huán)節(jié)1用自己的聲音讀出自己的感受?。?、朗讀感悟(小結)①讀準字音②讀清句讀——停頓節(jié)奏③讀準感情——抑揚重音感情基調(根據朗讀情況確定是否加入全詩的感情基調——悲壯——的引導)3、聽讀4、再讀感知(朗讀環(huán)節(jié)2用自己的聲音讀出自己新的的感受?。┤⑽蛑凶x(三、一)1、思考中國古代的詩歌大多是由景到情,這首詩前4句是寫景的,寫了哪幾種意象?每個意象的特點又是什么?(三、一)2、師生交流確認風——急天——高猿——哀渚——清沙——白鳥——飛落木——蕭蕭長江——滾滾(三、一)3、思考你認為哪個字用的好?好在哪兒?也就是說這個字寫了什么樣的景,傳了什么樣的情?(三、一)4、師生交流確認風急——身心雙關天高——渺小孤獨猿嘯哀——濃濃哀愁渚清沙白——冷色調凄清鳥飛回——無家可歸對比蕭蕭下——草木凋零,人生短暫疊詞滾滾來——似水流年,時間不復疊詞表現手法:情景交融動靜視聽(三、一)5、探究拓展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討論,然后確認(1)意象選擇落木——落葉長(江)①厚重②文化傳承“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保ā毒鸥琛罚┳詮那璩鲞@動人的詩句,它的鮮明的形象,影響了此后歷代的詩人們。長江——中華文化符號(2)疊詞①音韻綿長②文化傳承風蕭蕭兮易水寒——滾滾長江東逝水——長在歷史里清·王士禛:七言律有以疊字益見悲壯者,如杜子美“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3)修飾成分所帶來的闊大境界“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4)時空轉換,“自然之秋”到“歷史、社會、人生之秋”的轉折。(三、二)合作交流1、出示問題“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鳖i聯直抒胸臆,悲情顯彰。大家看看詩人究竟“悲”在何處?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巍ち_大經《鶴林玉露》(三、一)2小組合作2分鐘組內誦讀感知(朗讀環(huán)節(jié)3通過節(jié)奏停頓的誦讀去品味情感?。ㄈ?、一)3展示交流(三、二)4總結1、萬里,地之遠也;悲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2、非重復,是逐層強化的臺階一悲:作客;二悲:常作客;三悲:秋時常作客;四悲:悲秋時常作客;五悲:萬里悲秋常作客;六悲:登臺;七悲:獨登臺;八悲:病中獨登臺;九悲:多病中獨登臺;十悲:百年多病獨登臺。(三、二)知人論世1、出示《望岳》和簡單經歷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主要經歷:731-745(19~33歲)讀書壯游,裘馬清狂。746-755(34~43歲)困居長安,潦倒十年。756-759(44~47歲)逃難不忘憂天下。760-770(48~58歲)“漂泊西南天地間”——最無奈、最痛苦的一段時間2、再讀聽讀(朗讀環(huán)節(jié)4知人論世后再去細讀品味厚重!)(三、二)6、對照比較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是一首吊古傷今的生命悲歌,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孤獨遺世、獨立蒼茫的落寞情懷。迥絕的宇宙意識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三、三)合作交流1、出示問題“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逼D難:指國運和自身命運。國家動亂,詩人漂泊顛沛,生活艱難,壯志難酬。?時艱?2、對照章丘期中檢測試題進行解讀B.“春光已過三分”緊承首句,寫登臺遠望的整體印象,既點明時令已是暮春,又在平淡的敘述中寄托著對時局艱難的強烈不滿。3、研究經學習引導——艱難如何理解?“時艱”是個有書面色彩的詞語,以往解釋為“時世的艱難”4、“潦倒新停濁酒杯”是怎么體現詩人內心愁苦的?杜甫是一個愛喝酒的人。昔日的他,喜時喝酒:“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保ā堵劰佘娛蘸幽虾颖薄罚n時也喝酒:“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保ā毒湃铡罚┙袢盏乃?,想借酒消愁,卻因病痛纏身,不得不戒酒。如此,愁何以解?無解!只能郁結于胸。蒼老的杜甫久久不能釋懷,一直積郁到3年后生命的終結。四、總結出示學習目標1、把握詩歌情景交融、對仗工整、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和憂思,培養(yǎng)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2、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借助意象走進詩歌咬文嚼字品味詩歌誦讀體悟讀出自我3、樹立以天下為己任的胸襟。問題探究拓展:1、落木——研究性2、艱難——探究性五、尾聲出示《詠懷古跡五首》,在央視的誦讀解說中下課其一支離東北風塵際,飄泊西南天地間。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其二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2016級高一語文新授課----登高學情分析雖然有第一冊新詩單元的鋪墊,學生也通過《沁園春·長沙》的學習了解了詩詞鑒賞的基礎知識,掌握了初步的誦讀方法,并且前面還有《蜀道難》的鋪墊,但詩歌是文學的最高形式之一,高一學生對詩的了解還比較膚淺,往往只滿足于背誦、記憶,并不專注于詩歌本身的意象、意境與情感。因此,要加強對學生古詩詞誦讀訓練和咬文嚼字的功夫,讓他們學會品味詩歌的意象和意境,進而把握詩歌所表達的思想內容,使學生受到詩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審美興趣,培養(yǎng)其潛心涵泳的鑒賞素養(yǎng)。2016級高一語文新授課----登高效果分析本節(jié)課立足于《登高》一詩的特點和這個班語文的情況,遵循新課程標準注重個性化閱讀,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原則,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致力于“授人以漁”,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讀”、“議”、“思”、“說”等活動,圍繞教學目標,抓住朗讀和咬文嚼字兩個方法,通過以文解文的對比閱讀、知人論世的材料補充、多媒體聽讀、意象感知四個途徑,走進杜甫的心靈,走進詩歌的藝術,走進民族文化的血脈,積累學科素養(yǎng)。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積極參與,思維活躍,沉浸于詩歌所創(chuàng)設的情景,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唐作然和李鄭瑤兩位同學的朗讀情緒飽滿,感情充沛,突破了自我,讓老師和同學都對這節(jié)課,這門學科,有了新的感悟。2016級高一語文新授課----登高教材分析一、新課標要求1、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發(fā)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2、具有積極的鑒賞態(tài)度,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yǎng)心靈,養(yǎng)成高尚的審美理想和高雅的藝術趣味。3、學會鑒賞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啟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蘊含的民族心理、時代精神,藉以了解人類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4、在閱讀鑒賞中,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重要作家知識及其他文學知識,能用于分析作品,幫助對作品的理解。5、認同中國古代優(yōu)秀文學傳統(tǒng),體會其基本精神和豐富內涵,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用歷史的觀點理解古代文學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代眼光審視作品的思想傾向,評價其積極意義與局限。6、能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恰當地表達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閱讀感受。7、對鑒賞詩歌有濃厚的興趣,樂于拓寬文學欣賞的眼界,豐富自己的內心感情世界,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素養(yǎng)。閱讀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用現代的觀念和歷史發(fā)展的觀點審視古代詩文的思想內容,并給予恰當的評價。二、教材內容分析1、本節(jié)內容的地位和作用:《登高》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第二單元第5課《杜甫詩三首》的第三首。這個單元學習唐代詩歌。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政治開明,經濟繁榮,文化上兼容并包,音樂繪畫書法等藝術都有了長足的發(fā)展,這些都從不同方面對詩歌創(chuàng)作產生了積極影響。同時,詩歌本身的發(fā)展也趨于成熟,體裁擴大,詩體完備,詩家輩出,風格多樣。唐詩體現了我國古典詩歌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極大的社會認識意義和審美價值,而其中杜甫律詩杰出的藝術成就,為以律詩為代表的近體詩占詩壇主導地位開拓了新的局面,結束了古體詩統(tǒng)治詩壇的格局同時也是唐詩成熟的標志,所以杜甫的律詩可以說是承前啟后,光照古今?!兜歉摺肥翘拼鷤ゴ蟮默F實主義詩人杜甫的一首代表性律詩。古人評價它是杜詩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見其重要位置。本單元4篇課文,預計學習8課時,每篇課文2課時?!抖鸥υ娙住分小肚锱d八首(其一)》《詠懷古跡(其三)》,放在一個課時之內,《登高》單獨一個課時。三首詩都是杜甫在夔州所寫,而《登高》處于尾篇,是詩人抒發(fā)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登峰造極之作,充分體現了杜甫律詩沉郁頓挫的風格,具有極高的鑒賞價值。學好此詩,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學習這首詩要善于把握景情交融的關系及詩人悲歡憤激之情,并知人論世同當時戰(zhàn)亂的時局聯系在一起,通過朗讀和咬文嚼字的方法深入感知詩中意境。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想象,再現秋江廣闊圖景和抒情主人公形象。通過再創(chuàng)意境,理解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和藝術特色。2、知識結構本節(jié)內容涉及到以文解文的對比閱讀、知人論世的材料補充、多媒體聽讀、意象感知探討四個是個學習的途徑,通過這個途徑讓學生走進杜甫的心靈,走進詩歌的藝術,走進民族文化的血脈,積累學科素養(yǎng)。2016級高一語文新授課----登高評測練習1.文學常識填空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于河南鞏縣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自稱“”,后在成都被嚴武薦為節(jié)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后世稱之為杜工部其詩深刻反映社會現實,因此被稱為“”,他亦被稱為“”作品集有2.對《登高》一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首聯寫詩人登高的見聞詩人對風、天、猿嘯、渚、沙、鳥飛等具體的景物,進行了生動具體細致的刻畫。B.頷聯也是寫景,但手法與首聯不同,如果說首聯是一幅工筆畫的話,那么頷聯就是一幅寫意畫詩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蕭蕭的落木,滾滾的流水,加以渲染,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C.頸聯詩人點明詩旨詩人登高望遠,由無邊的落木,不盡的江水,聯想到自己漂泊萬里,暮年多病,抒發(fā)了怨天尤人的牢騷,這是孤獨者的慨嘆。D.杜甫是憂國憂民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對人生有大悲憫“艱難苦恨繁霜鬢”是他關于現實觀照的結果。3.下面對《登高》一詩詩句的誦讀,斷句不正確的一項是()A.風急/天高/猿/嘯哀B.無邊/落木/蕭蕭/下C.百年/多病/獨登/臺D.潦倒/新停/濁酒/杯4.閱讀《登高》,完成練習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1)有人稱贊此詩為“杜集七言律第一”、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歷來被推為律詩中的杰作,千百年來為世人傳誦試就其對仗工整做簡要分析。答:(2)詩的前兩聯,描繪了怎樣的圖景?感情基調如何?答:(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中的“無邊”“不盡”二詞能否刪去?為什么?答:5.有感情的背誦課文參考答案:1.子美少陵野老詩史詩圣《杜工部集》2.C(“抒發(fā)了怨天尤人的牢騷”不對)3.C(應為“百年/多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