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之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練習備考B卷附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e754c1ff463e924a4a9b24e78dce61/8de754c1ff463e924a4a9b24e78dce611.gif)
![教師資格之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練習備考B卷附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e754c1ff463e924a4a9b24e78dce61/8de754c1ff463e924a4a9b24e78dce612.gif)
![教師資格之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練習備考B卷附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e754c1ff463e924a4a9b24e78dce61/8de754c1ff463e924a4a9b24e78dce613.gif)
![教師資格之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練習備考B卷附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e754c1ff463e924a4a9b24e78dce61/8de754c1ff463e924a4a9b24e78dce614.gif)
![教師資格之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練習備考B卷附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e754c1ff463e924a4a9b24e78dce61/8de754c1ff463e924a4a9b24e78dce6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資格之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練習備考B卷附答案
單選題(共50題)1、溶解度四要素不包括()。A.一定溫度B.100g溶劑C.達到飽和狀態(tài)D.單位為“Kg”【答案】D2、現代化學的元素周期律是l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DmitriMendeleev)首創(chuàng)的.他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依相對原子質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雛形。經過多年修訂后才成為當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列稱為一個族。某學生總結元素周期表的四個特征:①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價在數值上都等于該元素所屬的族序數;②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為18種元素;③副族元素沒有非金屬元素;④堿金屬元素是指IA族的所有的元素。其中正確的是()。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③D.只有③④【答案】C3、一位學生在板演的時候把水的化學式寫成了“HO2”,老師評價道:“好!首先知道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又知道原子個數比為2:1,只是順序弄反了,倒過來就可以了。”這位老師的做法體現了課堂教學評價的()。A.及時性B.客觀性C.過程性D.激勵性【答案】D4、升高溫度可增加反應速率的原因是()。A.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數B.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C.增加了反應物分子間的碰撞頻率D.改變了化學反應的能量【答案】A5、下列教學目標屬于“過程與方法”范疇的是()。A.知道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B.通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主動探究、討論交流,學習科學探究方法C.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D.體會化學與人類社會進步及社會發(fā)展的關系【答案】B6、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中,“認識化學鍵的涵義,知道離子鍵和共價鍵的形成”內容標準對應的課程模塊是()。A.化學1B.化學2C.物質結構與性質D.實驗化學【答案】B7、在教育理論指導下,通過運用問卷、訪談、觀察、個案研究等手段,收集有關資料,進而得出科學的結論。這種研究方法可以稱為()。A.觀察法B.文獻法C.調查法D.討論法【答案】C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室中制備溴苯用苯和溴水B.異戊二烯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個平面內C.淀粉與纖維素是同分異構體D.用FeCl3溶液可以鑒別甲苯和苯酚【答案】D9、多電子原子的原子軌道能級順序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加,()。A.軌道能量逐漸降低,但能級順序不變B.軌道能量基本不變,但能級順序改變C.軌道能量逐漸增加,能級順序不變D.軌道能量逐漸降低,能級順序也會改變【答案】D10、下列比較中,不符合實際的是()。A.空氣中氮氣比氧氣多B.廁所清潔劑比爐具清潔劑pH小C.鋼鐵門窗比鋁合金門窗更耐腐蝕D.化肥KNO3比NH4NO3營養(yǎng)元素種類多【答案】C11、“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體現的教學方法是()A.自主學習B.“填鴨式”教學C.啟發(fā)式教學D.研究性教學【答案】B12、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A.Na+、Ca2+、Cl一、S042-B.Fe2+、H+、so32-、Cl0-C.Mg2+,NH4+、Cl一、S042-D.K+、Fe3+、N03-;、SCN-【答案】C13、現代化學教學設計強調()。A.憑借教學經驗進行規(guī)劃B.理論對化學教學規(guī)劃的指導作用C.按照化學課程標準進行規(guī)劃D.實踐對化學教學規(guī)劃的指導作用【答案】C14、化學老師在教授元素周期表的時候,給學生編了一個口訣“我是氫,我最輕,火箭靠我運衛(wèi)星……”這體現的學習策略是()。A.組織策略B.精細加工策略C.復述策略D.資源管理策略【答案】B15、下列教學目標屬于“過程與方法”范疇的是()。A.知道化學式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B.通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主動探究、討論交流,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C.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D.體會化學與人類社會進步及社會發(fā)展的關系【答案】A16、下列能量轉化過程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的是()。A.硅太陽能電池工作時,光能轉化成電能B.鋰離子電池放電時,化學能轉化成電能C.電解質溶液導電時,電能轉化成化學能D.葡萄糖為人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時,化學能轉化成熱能【答案】A17、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中,“知道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內容標準對應的課程模塊是()。A.化學2B.化學與技術C.物質結構與性質D.化學反應原理【答案】A18、下列屬于《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一級主題的是()。A.常見的化學合成材料B.物質的化學變化C.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D.發(fā)展科學探究能力【答案】B19、“能舉例說明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了解反應熱和焓變的涵義,能用蓋斯定律進行有關反應熱的簡單計算”是《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中的一個內容標準,該內容所屬的高中化學課程模塊是()。A.物質結構與性質B.化學反應原理C.化學與技術D.實驗化學【答案】B20、開發(fā)新材料是現代科技發(fā)展的方向之一。下列有關材料的說法正確的是()。A.氮化硅陶瓷是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B.C60屬于原子晶體,用于制造納米材料C.纖維素乙酸酯屬于天然高分子材料D.單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導纖維【答案】A21、高中化學課程的宗旨是()。A.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B.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C.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D.幫助學生獲取化學知識【答案】B22、下列關于分散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所有的分散系都是混合物B.濁液中分散質顆粒不能透過濾紙C.碘酒這種分散系的溶質是酒精D.霧是小水滴的聚集體分散到大氣中形成的分散系【答案】C23、化學實驗設計的首要原則是()。A.可行性原則B.簡約性原則C.科學性原則D.安全性原則【答案】C24、決定元素種類的是原子的()。A.電子數B.質子數C.中子數D.最外層電子數【答案】B25、初中化學教材編寫有以下哪些建議()。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③④⑤⑥【答案】B26、下列不屬于化學用語的是()。A.相對原子質量B.化學方程式C.結構式D.鋁的化學性質【答案】D27、下列屬于體驗性學習目標中領悟水平的行為動詞是()。A.感受B.關注C.珍惜D.養(yǎng)成【答案】A28、教師在化學教學中應注重相互結合的三重表征思維方式,三重表征中的“三重”是指()。A.現象、原理、概念B.宏觀、微觀、符號C.電子、原子、分子D.性質、組成、結構【答案】B29、《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包括前言、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四個部分。A.診斷建議B.實施方法C.實施建議D.教材編寫【答案】C30、在下列操作中,所使用的儀器能夠達到目的是()。A.用5mL量筒準確量取4.55mL水B.用托盤天平準確地稱取6.82g食鹽C.過濾時用玻璃棒攪拌漏斗內的液體,以加速過濾D.萃取操作時,應選擇有機萃取劑,且萃取劑的密度可以比水大也可以比水小【答案】D31、在教學過程中,某化學教師為了要了解可能存在的問題,以便調整教與學的步驟,應使用()。A.診斷性評價B.形成性評價C.終結性評價D.結果性評價【答案】B32、下列教學目標中屬于“過程與方法”類目標的是()。A.能舉例說明Fe、Fe2+、Fe3+間的轉化,寫出主要的化學反應方程式B.運用列表比較的方法.歸納總結各類金屬化合物的性質C.掌握乙醇這種重要有機化合物的組成、主要性質和主要應用D.了解溫度、濃度、壓強等因素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答案】B33、下列關于高中課程結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高中化學課程由若干課程模塊構成,分為必修、選修兩類B.必修包括2個模塊,選修包括5個模塊C.每個課程模塊2學分,36學時D.有機化學基礎屬于選修模塊【答案】B34、用來表示試題作為測試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標是()。A.信度B.效度C.難度D.區(qū)分度【答案】A35、下列不屬于化學用語的是()。A.相對原子質量B.化學方程式C.結構式D.鋁的化學性質【答案】D36、在“氨的實驗室制法”這一實驗活動的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設計實驗,親自動手實驗,獲取相關知識,發(fā)展相關能力。該過程主要運用的教學方法是()。A.實驗一探究法B.談話一討論法C.演示一觀察法D.討論一發(fā)現法【答案】A37、化學實驗有不同的分類方式,按照實驗主體的不同,可分為()。A.探究性實驗和驗證性實驗B.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C.基本操作實驗、物質制備實驗和物質性質實驗D.定性實驗和定量實驗【答案】B38、下列物質性質與應用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A.晶體硅熔點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導體材料B.氫氧化鋁具有弱堿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劑C.漂白粉在空氣中不穩(wěn)定.可用于漂白紙張D.氧化鐵能與酸反應.可用于制作紅色涂料【答案】B39、學段教學設計進行的工作中,要求編制()A.課程教學計劃B.課時教學計劃C.課題教學計劃D.學期教學計劃【答案】D40、《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學習情景素材”方面增加了要求學生了解“嬰兒奶粉中的蛋白質含量”“常見的食品添加劑,我國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有關規(guī)定”“富營養(yǎng)化污染與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內容。這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修訂的變化是()。A.與時俱進,重點關注健康、環(huán)境等社會熱點問題,著力體現化學在促進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中的重要價值B.堅持能力為重,著重突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要求C.著重突出德育為先、育人為本的理念D.總體控制內容總量和難度,加強了學科和學段銜接【答案】A41、通過高中化學選修課程化學原理的學習。學生應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發(fā)展.其中描述錯誤的是()。A.認識化學變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關于物質變化的正確觀念B.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轉化所遵循的規(guī)律,知道化學反應原理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應用C.贊賞運用化學反應原理合成新物質對科學技術和人類社會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對生產、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關化學變化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D.在理論分析和實驗探究過程中學習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論.逐步形成科學的價值觀【答案】D42、下列對化學技能性知識的學習策略描述不正確的是()。A.多重聯系策略B.概念形成策略C.可視化策略D.練習一反饋策略【答案】B43、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A.Na+、Ca2+、Cl一、S042-B.Fe2+、H+、so32-、Cl0-C.Mg2+,NH4+、Cl一、S042-D.K+、Fe3+、N03-;、SCN-【答案】C44、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與策略是()。A.從認識發(fā)展的視角進行學生分析B.從認知特點的視角進行學生分析C.從已知知識基礎的視角進行學生分析D.從學習習慣的視角進行學生分析【答案】A45、下列屬于化學課程標準中技能性目標行為動詞的是()。A.識別B.認同C.發(fā)展D.模仿操作【答案】D46、下列物質不經過化學變化就能從海水中獲得的是()。A.食鹽B.單質鎂C.燒堿D.單質溴【答案】A47、學習活動組織與評價設計包括()。A.設計教學策略B.設計教學媒體C.設計評價方式D.以上三項【答案】D48、下列關于乙醇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可用纖維素的水解產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過加成反應制取C.與乙醛互為同分異構體D.通過取代反應可制取乙酸乙酯【答案】C49、生活中的許多現象都可以從分子的角度解釋,下列解釋錯誤的是()。A.菜肴香氣撲鼻——分子是不斷運動的B.雙氧水分解成水和氧氣——分子是可再分的C.壓縮氮氣——分子間是有間隔的D.冰與水的性質不同——分子的結構不同【答案】D50、目前,我國人教版義務教育化學教科書融入了許多和人們日常行為有關的先行組織者材料,其主要目的是()。A.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B.體現“用教材去教,不是教教材”的使用理念C.體現“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課程理念D.體現“全方位發(fā)展,突破個性化”的培養(yǎng)理念【答案】C大題(共10題)一、為測定某銅鋅合金中的銅的質量分數,某?;瘜W興趣小組用該合金與稀硫酸反應,進行了三次實驗。所有的相關數據記錄見下表(實驗誤差忽略不計);(1)計算該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2)求第三次實驗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敬鸢浮慷?、閱讀下列文字,回答有關問題。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化學學習的基礎。概念是客觀事物及其本質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應,在化學學科中,物質及其變化本質屬性的反應就是化學概念?;瘜W基本概念是化學學科中較為基礎的、有廣泛應用的化學概念?;瘜W基本原理是物質及其變化的內在規(guī)律的反映,它能把零散的化學知識按內在的規(guī)律進行組合.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也能使人們從本質上認識物質的結構、性質和變化規(guī)律。結合上述材料.簡要回答問題:(1)化學概念和原理的教學適合采用什么樣的教學策略?(2)初中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化學教學中具有什么樣的作用?【答案】【知識點】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學策略(1)對化學概念和原理的教學,宜采用如下教學策略:①遵循認識規(guī)律,運用直觀手段。在化學教學中,首先應注意充分運用各種直觀教學手段,保證學生獲得充足的關于物質及其變化的事實和現象的感性認識。其次要對學生的感性認識進行引導,提出啟發(fā)性的問題,幫助學生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想象等抽象思維方式,對這些直觀感知獲得的感性認識進行分析和加工,理解概念和原理的內涵。②加強聯系對比,注意分段要求。運用聯系對比的方法,既能加深學生對化學概念內涵和外延的理解,又能挖掘概念間的內在聯系和差異,使概念系統(tǒng)化、清晰化。③注意邏輯推理,重視科學論證。在教學中,要注意把握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本身的嚴密的邏輯性,引導學生進行清晰、條理、嚴密的邏輯推理,并重視科學論證,才能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④密切聯系實際,重視實踐應用。在化學教學中,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學應注意密切聯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和原理的內涵,同時將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2)①可以簡化和深化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是元素化合物的凝練和升華,是化學基礎知識的精髓。②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瘜W基本概念和理論的學習需要對元素化合物知識提供的感性認識,經過學生的理性思維加工,挖掘和提取其中的本質和規(guī)律。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同時其智力水平也得到提高。③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觀點和方法?;瘜W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形成本身就是辯證唯物主義觀的體現,也是運用科學方法的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觀念,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三、閱讀下列素材.回答有關問題:素材1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留基伯和他的學生德謨克利特提出了原子理論,卻無法得到科學驗證,但被人接受。素材21774年拉瓦錫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質量守恒定律。1791年化學家里希特通過大量的酸堿中和實驗.提出了當量定律的雛形。1799年普羅斯提出了所謂的定組成定律。后來許多科學家通過大量的實驗.提出了倍比定律。素材3在大量的實驗基礎上.借鑒前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道爾頓在1803年提出了他的原子學說:①元素的最終組成稱為簡單原子,它們是不可見的,既不能創(chuàng)造,也不能毀滅和再分割,它們在一切化學變化中本性不變。②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狀、質量及性質是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則相反。每一種元素以其原子的質量為其最基本的特征(此點乃道爾頓原子論的核心)。③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簡單數目的比例相結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的原子稱為復雜原子,其質量為所含各元素原子質量的總和。同一種復雜原子.其形狀、質量及性質也必然相同。根據上述素材回答下列問題:(1)道爾頓提出原子學說的基礎有哪些?(3分)(2)道爾頓的原子學說為什么比古希臘的原子論更具有科學說服力?(3分)(3)從上述素材概括近代化學學科發(fā)展的基本特征。(3分)(4)有人贊賞道爾頓“似乎是用他的手開始實驗,卻是用他的頭腦來結束實驗”你如何理解這句話?(3分)【答案】(1)從素材中可以看出,道爾頓的原子學說的基礎主要有:古希臘哲學家留基伯和他的學生德謨克利特提出的原子理論,拉瓦錫提出的質量守恒定律,里希特提出的當量定律,普羅斯提出的定組成定律.以及后面的倍比定律。前人的這些理論和實驗都為道爾頓提出原子學說奠定了基礎。(2)古希臘的原子論是由古希臘哲學家留基伯和他的學生德謨克利特提出來的.但是并沒有得到科學地驗證。而道爾頓的原子學說是在大量的實驗基礎上,借鑒前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而得出來的,因而也更真實、更可靠、更具有科學說服力。(3)①化學家對物質的認識和研究,從宏觀向微觀深入?;瘜W家們通過實驗驗證打開了原子的大門,逐步提出了原子學說.②從定性向定量化深入。比如拉瓦錫提出了質量守恒定律,里希特提出了當量定律,普羅斯提出了定組成定律,以及后面出現的倍比定律.都體現了化學向定量化方向發(fā)展。③以化學實驗為基礎,向理論化發(fā)展。由上述幾個理論的發(fā)展過程可以看出.每一個理論的提出都需要大量的實驗事實.同時也是在實驗事實的基礎上得出理論。(4)“似乎用他的手開始試驗.卻是用他的頭腦來結束實驗”說出了實驗與理論思維之間的關系.真理需要以實驗為基礎.同時理論思維通過實驗現象看到現象的本質.由本質推斷實驗結果。四、閱讀下面素材回答有關問題學習濃硝酸的性質時,教材提供了銅分別與濃、稀硝酸反應的實驗,用以證明硝酸的強氧化性,某教師在上述實驗后又增加了一個實驗,將紅熱的木炭投入盛有濃硝酸的試管中,產生紅棕色氣體。問題:(1)簡述教師在化學教學中增補化學實驗的原則,(6分)(2)上述教材中增加的實驗能否證明硝酸氧化了非金屬單質碳?為什么?以上述增加的實驗為例,說明如何充分發(fā)揮該實驗的作用?(7分)【答案】五、某化學老師在一次化學測驗中設計了下列試題.并對部分學生的解題結果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驹囶}】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處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價離子分別為Z2-和Z-,Y+和Z-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敬鸢浮苛ⅰ皢栴}連續(xù)體”是美國亞麗桑那大學的梅克(J.Maker)教授運用多元智能理論創(chuàng)設的.此體系根據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水平構建了五個層次的教學結構,揭示了五種類型的“問題解決”情境對于開發(fā)學生潛能的作用。問題類型一,屬感知層次,達到對事實的了解水平.問題類型二,屬理解層次,達到對事實的理解水平.問題類型三,屬綜合層次,達到對概念、原理的掌握水平。問題類型四,屬運用層次,達到對概念、原理的運用水平。問題類型五,屬探究層次,達到自主探究及創(chuàng)新水平。上述五類問題可以歸納為封閉性問題(相當于第一、二類問題)、半開放性問題(相當于第三類問題)、全開放性問題(相當于第四、五類問題)。以“硫酸”一節(jié)為例。運用“問題連續(xù)體”進行教學設計如下:1.第一類問題:感知層次實驗l:現有失去標簽的濃硫酸、濃鹽酸各一瓶(試劑瓶相同、酸體積相同),說出鑒別方法,依據是什么由此得出的結論是什么2.第二類問題:理解層次實驗2:量取2mL濃硫酸并稀釋成稀硫酸。稀釋濃硫酸時應注意什么為什么3.第三類問題:綜合層次【答案】(1)運用層次:氯堿工業(yè)中,用濃硫酸來干燥氯氣、氯化氫,為什么濃硫酸能干燥氨氣嗎為什么探究層次:探究防治酸雨的辦法。(2)開放性問題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綜合運用已學知識,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進行思考,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3)鈉與水的反應①感知層次:在燒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塊鈉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現象②理解層次:由現象得出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③綜合層次:鐵、鎂、鋁與水可以反應嗎如果能反應,條件是什么④運用層次:生活實際應用,珠江上突然飄來了幾只鋁桶,其中一只穿孔漏氣,在水中爆炸。解釋原因。⑤探究層次:④中事件發(fā)生后該怎樣處理為什么七、為測定某銅鋅合金中的銅的質量分數,某?;瘜W興趣小組用該合金與稀硫酸反應,進行了三次實驗。所有的相關數據記錄見下表(實驗誤差忽略不計);(1)計算該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2)求第三次實驗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敬鸢浮堪?、閱讀下面素材,回答有關問題: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是某本教材“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節(jié)的教學內容,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將潮濕的和干燥的有色布條分別放在氯氣中的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并板書:,得出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的結論。這時有學生質疑,HCl與HClO同時生成,為什么不是HCl使有色布條褪色。教師又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探究HCl有沒有漂白性,并開展交流討論得出了結論。(1)簡述實驗探究法的主要環(huán)節(jié)。(6分)(2)說明實驗探究法的教學功能。(7分)【答案】(1)實驗探究法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探究方法,運用好實驗探究法可以增進學生對科學探究的理解,發(fā)展科學探究能力,學習基本的實驗技能,完成基礎的學生實驗。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①提出問題:從教材以及生活中發(fā)現問題,并提出相關問題。②猜想與假設:根據問題結合以前的知識經驗以及生活經驗,在教師的引導下,作出科學合理的假設。③制訂計劃:為了解決提出的問題以及合理驗證假設的正確性,提前設計好實驗方案。④進行實驗:根據設計的實驗方案,學生自主進行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適時給予指導。⑤收集證據:認真觀察實驗的現象并總結。⑥解釋與結論:根據實驗現象對假設進行合理的解釋。⑦反思與評價: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討論對探究結果的可靠性進行評價,對探究學習活動進行反思,發(fā)現自己的問題,并吸取他人的優(yōu)點,提出改進措施。⑧表達與交流:通過口頭以及書面形式表達探究過程和結果,并與他人進行討論與交流。(2)①化學實驗探究的認識論功能?;瘜W實驗是提出化學教學認識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化學實驗能為學生認識化學科學知識提供化學實驗事實;化學實驗能為學生檢驗化學理論、驗證化學假說提供化學實驗事實。②化學實驗探究的方法論功能。通過化學實驗,學生可以受到觀察、測定、實驗條件的控制、實驗記錄、數據處理等科學方法的訓練。③化學實驗探究的教學論功能。實驗探究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化學實驗興趣;是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化學教學情境的重要形式;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和發(fā)展實驗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落實“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重要手段。九、閱讀下面文字.回答有關問題:有位化學教師在進行高一化學1(必修)“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教學時,先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①:將金屬鈉從煤油中取出,用小刀切去表層,再將綠豆粒大小的鈉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觀察現象。然后,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驗開展教學。接著,教師做了實驗②:在空氣中點燃一小塊鈉,實驗③:向包有過氧化鈉的脫脂棉上滴少量水。問題:(1)寫出該教師所用的教學方法。(2分)(2)實驗②、③的實驗現象分別是什么?(4分)(3)利用實驗①、②、③,教師將分別開展哪些知識的教學?(3分)上述教學過程的優(yōu)點是什么?(4分)【答案】(1)該教學用到的教學方法有如下兩種:實驗法、演示法。實驗法: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利用一定的實驗藥品進行分組實驗,該教學方法為實驗法。材料中的實驗①為實驗法。演示法: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演示化學實驗而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材料中的實驗②和③為演示法。(2)實驗②的實驗現象金屬鈉先熔化,燃燒火焰為黃色,燃燒后生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2 Shopping Lesson2(說課稿)-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三起)英語四年級上冊
- 2024年三年級品社下冊《馬路不是游戲場》說課稿 山東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與區(qū)域的發(fā)展 第1節(jié) 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及其對區(qū)域的影響說課稿 中圖版選修3
- Unit 1 Growing up 單元說課稿-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外研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二冊
- 下城區(qū)汽車租賃合同范本
- 保安獎罰合同范例
- 醫(yī)用耗材寄售合同范例
- 加貿合同范本
- 專利注冊合同范本
- 人工智能購銷合同范例
- JCT796-2013 回彈儀評定燒結普通磚強度等級的方法
- 物業(yè)客服培訓課件PPT模板
- 火力發(fā)電廠節(jié)能管理制度實施細則
- 2003年版勞動合同范本
- 全名校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達標測試卷(含答案)
- 新員工入職通識考試(中軟國際)
- 四星級酒店工程樣板房裝修施工匯報
- 華為攜手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展館
- 2023版思想道德與法治專題2 領悟人生真諦 把握人生方向 第3講 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人生
- 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技術方案
- GB/T 41509-2022綠色制造干式切削工藝性能評價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