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版2021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七單元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專題十九免疫調節(jié)精練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d0f225966a32aae6f1a9335b10b4c07/5d0f225966a32aae6f1a9335b10b4c071.gif)
![全國版2021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七單元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專題十九免疫調節(jié)精練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d0f225966a32aae6f1a9335b10b4c07/5d0f225966a32aae6f1a9335b10b4c072.gif)
![全國版2021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七單元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專題十九免疫調節(jié)精練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d0f225966a32aae6f1a9335b10b4c07/5d0f225966a32aae6f1a9335b10b4c073.gif)
![全國版2021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七單元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專題十九免疫調節(jié)精練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d0f225966a32aae6f1a9335b10b4c07/5d0f225966a32aae6f1a9335b10b4c074.gif)
![全國版2021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七單元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專題十九免疫調節(jié)精練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d0f225966a32aae6f1a9335b10b4c07/5d0f225966a32aae6f1a9335b10b4c07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3-專題十九免疫調節(jié)考點1免疫系統的組成與功能1.[2020吉林長春質檢]下列關于免疫活性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淋巴因子可促進漿細胞增殖分化為記憶細胞B.青霉素是種可導致過敏反應的免疫活性物質C.抗體可與抗原特異性結合形成沉淀或細胞集團D.體液中的溶菌酶參與殺滅細菌的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2.[2020陜西百校第一次聯考]下列關于免疫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A.T細胞可以與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細胞密切接觸,使其裂解死亡B.受抗原刺激的B細胞可在淋巴因子的參與下,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細胞C.少數人對青霉素過敏,這是機體免疫能力較弱導致的D.漿細胞和記憶細胞均能特異性識別抗原3.[2020江淮十校第一次聯考]如圖是免疫調節(jié)過程的部分模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類似于物質Ⅰ、Ⅱ的免疫活性物質,僅由淋巴細胞合成、分泌B.細胞④可識別病菌,并使其裂解死亡C.細胞③的活化往往需要抗原的刺激和細胞②的協助D.病菌被細胞①特異性識別并攝入后進行處理的過程需要溶酶體參與4.[2020河南開封一模]吞噬細胞通過胞吞作用攝入胞外抗原,運至溶酶體,溶酶體酶使抗原片段化。用氯化銨和氯喹分別處理吞噬細胞,可影響溶酶體內相關酶活性。下表是探究兩種物質處理對抗原的加工和呈遞過程影響的實驗結果。下列描述錯誤的是()組別檢測項目對照組觀察結果(%)10mmol/L氯化銨0.1mmol/L氯喹觀察結果(%)抑制率(%)觀察結果(%)抑制率(%)抗原攝取151313150抗原分解2913551452抗原加工前T細胞—吞噬細胞結合7026633057抗原加工后T細胞—吞噬細胞結合8470176029A.抗原能否被呈遞只與抗原的空間結構有關B.兩種物質處理對T細胞—吞噬細胞結合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抗原的分解利于抗原在免疫細胞間的傳遞D.0.1mmol/L氯喹處理對抗原的攝取無影響5.[2020江西南昌模擬,8分]人用狂犬疫苗是用狂犬病全病毒顆粒制成的,百白破疫苗是由百日咳疫苗、白喉類毒素及破傷風類毒素混合制成。2018年國家藥監(jiān)局通告某公司凍干人用狂犬疫苗生產記錄存在造假等行為,該公司在2017年還被發(fā)現數十萬支百白破疫苗效價不合格,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1)題中所述疫苗在免疫學上相當于。
(2)人感染狂犬病毒后,發(fā)生的特異性免疫類型是。
(3)注射疫苗后,部分人會出現輕度發(fā)熱現象,原因是機體內相應腺體分泌的和含量增加,導致產熱增加。
(4)接種百白破疫苗時需多次接種,目的是,若某人接種了百白破疫苗依然患上了百日咳,原因可能是(寫出一項即可)。
考點2免疫功能異常與免疫學的應用6.[2020河北廊坊示范性高中第二次聯考]下列關于人體健康的敘述,錯誤的是()A.過敏反應是機體再次接觸相同過敏原時發(fā)生的反應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都是病人的胰島A細胞受損C.艾滋病和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都屬于免疫系統疾病D.發(fā)生惡性腫瘤與機體免疫功能的缺失密切相關7.[2020安徽示范高中聯考]人的這一生與各種針劑結下了不解之緣。以下關于注射針劑及原理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醫(yī)生為病人注射肉毒桿菌抗毒素進行治療,利用了抗體和抗原特異性結合的原理B.乙肝疫苗注射三次,是為了引起更強的特異性免疫,產生更多抗體和記憶細胞C.肌肉注射青霉素是為了產生抗體幫助機體消滅抗原D.注射免疫抑制劑(有些可口服)能有效延長移植器官在患者體內的存活時間8.[2020安徽合肥調研]人的一只眼球受傷導致晶狀體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則另一只健康的眼睛也可能失明。在此類患者血清中可檢測到自身晶狀體蛋白的相應抗體。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晶狀體蛋白一旦進入血液,會刺激B細胞發(fā)生分化B.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眼球的晶狀體蛋白不進入血液C.該患者的另一只健康眼睛失明是由免疫失調引起的D.這是機體的過敏反應,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9.[2020湖南四校聯考]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變異性,感染機體后可損傷多種免疫細胞,并通過多種機制逃避免疫系統的識別和攻擊。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共用注射器和文身器械是傳播艾滋病的危險行為B.HIV的高度變異性,致使疫苗效果難以持久C.HIV破壞免疫系統,機體無體液免疫應答,不能通過檢測抗體來診斷HIV感染D.被HIV潛伏感染的細胞表面沒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統的識別和攻擊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2020吉林長春質檢]下列有關T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A.T細胞在骨髓中成熟,只參與特異性免疫中的細胞免疫B.T細胞經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產生效應T細胞和記憶細胞C.HIV識別并結合T細胞表面受體,體現了細胞間的信息交流D.AIDS患者的直接死因是T細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了突變2.[2020湖北武漢部分學校質檢]結核桿菌侵入呼吸道后,肺泡中的吞噬細胞不能阻止其生長,但可呈遞抗原,使周圍T淋巴細胞發(fā)生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被結核桿菌感染細胞的清除屬于細胞壞死B.胞內寄生的結核桿菌要依靠細胞免疫才能被消滅C.某些抗生素殺菌的機理是干擾細菌的核糖體形成從而抑制轉錄D.與結核桿菌不同,HIV主要攻擊人體的T細胞,從而引起自身免疫病3.[2020河南洛陽第一次聯考]為研究影響抗體分泌的因素,用取自同一個體的細胞,完成了以下實驗(“+”表示有,“-”表示無)。有關敘述錯誤的是()操作及結果組別1234細胞培養(yǎng)液++++B細胞+-+-受抗原刺激的B細胞-+-+受同種抗原刺激的T細胞--++培養(yǎng)7天后檢查抗體有無+A.實驗假設為影響抗體分泌的因素有抗原和淋巴因子B.實驗表明B細胞受抗原和淋巴因子雙刺激后才能分泌抗體C.實驗表明T細胞只有受抗原刺激后才能發(fā)揮作用D.該實驗為對比實驗,實驗中的因變量是抗體有無4.[2020安徽六校第一次聯考]HA和NA是流感病毒(遺傳物質為RNA)表面的兩種糖蛋白,某研究小組提取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兩位康復者的NA抗體(分別為D63、D21)、對照抗體,通過實驗觀察不同抗體對流感病毒侵染細胞的抑制作用。結果如圖(不考慮橫軸刻度的均勻性),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體免疫系統,使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產生特異性抗體B.兩位康復者均產生了NA抗體,其中對流感病毒侵染細胞的抑制效果較好的抗體是D63C.因免疫過程產生記憶細胞,所以不需要進行定期接種D.由圖可知,選用的對照抗體對流感病毒幾乎無抑制作用5.[2020湖北部分重點中學聯考]下列有關HIV的敘述,正確的是()A.人體初感染HIV后,T細胞和B細胞均可被激活而增殖分化B.HIV只侵染T細胞,所以不能通過檢測HIV抗體判斷是否感染HIVC.效應T細胞和漿細胞均可特異性地識別HIV,但只有前者能發(fā)揮免疫效應D.HIV侵入人體后,影響機體免疫系統的防衛(wèi)功能,但不影響監(jiān)控和清除功能6.[2020全國名校第一次大聯考]研究發(fā)現,在貓體內存在的過敏原約有10種,其中最主要的是貓唾液中的F蛋白。F蛋白容易黏附于墻壁、家具表面,且容易被大小不等的塵埃顆粒攜帶。下列相關敘述不合理的是()A.貓的舔毛行為會增加人接觸F蛋白的概率,某人對F蛋白有過敏史,接觸貓后可能會產生過敏反應B.過敏反應指已產生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時所發(fā)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C.過敏反應的特點:發(fā)作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慢,往往會破壞組織細胞,引起組織嚴重損傷D.養(yǎng)貓后發(fā)現家庭成員對貓過敏,不僅要將貓移出居室還需要徹底除塵,以降低過敏原的水平7.[2020河北廊坊示范性高中第二次聯考]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A)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病。研究人員分別測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種細胞因子的平均含量,結果如圖1所示。已知有些細胞因子能促進B細胞增殖分化,促進免疫炎癥反應;而另一類細胞因子則抑制免疫炎癥反應。糖皮質激素(GC)是治療RA的藥物之一,其分泌的調節(jié)途徑如圖2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圖1圖2A.慢性自身免疫病是機體免疫功能過強引起的B.IL-6最可能是促進免疫炎癥反應的細胞因子C.GC可將下丘腦細胞和垂體細胞作為靶細胞D.GC可以通過抑制TNF-α、IL-4和IL-10的產生來治療RA二、非選擇題(共19分)8.[2020四川綿陽一診,9分]如圖中的曲線顯示了使人體獲得免疫力的兩種方法,請思考作答。(1)當一個人被狗咬傷時采用方法進行免疫比較好。因為人被狗咬傷后,需要盡快與抗原結合。
(2)方法①與方法②相比,方法具有更持久的免疫力,因為該方法是通過刺激機體自身產生抗體和,從而獲得更持久的免疫力。
(3)抗體與抗原結合的場所是,該過程體現了免疫系統的功能。將多肽加工成抗體的過程發(fā)生在細胞的(填細胞器)中。
9.[2019湖南湖北十二校第一次聯考,10分]屠呦呦教授帶領團隊研究發(fā)現雙氫青蒿素對紅斑狼瘡的治療有明顯效果?,F有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有確切、穩(wěn)定的療效,其中,對盤狀紅斑狼瘡的療效超過90%,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療效超過80%。屠呦呦教授及其團隊緊緊瞄準國際醫(yī)學難題,對青蒿素進行再研發(fā),體現了“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的寶貴精神。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系統性紅斑狼瘡在免疫學上屬于一種病,它與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一樣,都是由免疫系統異常敏感,將當作外來異物進行攻擊而引起的。
(2)日常生活中,有人接觸了某些花粉而引起皮膚蕁麻疹,或吃了海鮮而嘔吐等,這些都是由免疫系統過度敏感而引起的過敏反應,過敏反應是指。
(3)研究發(fā)現,雙氫青蒿素對B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存在抑制作用,可減少的分泌,減輕免疫反應,對免疫系統敏感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除上述實例外,還有艾滋病。艾滋病又叫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它是由感染引起的,該病原體侵入人體后,與相結合,使免疫調節(jié)受到抑制并最終癱瘓。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為(至少答兩種)。
一、選擇題1.[新信息,生命觀念]我國科學家利用Hoxb5誘導因子,通過體內重編程將B淋巴細胞直接轉化為有生理功能的T淋巴祖細胞,該T淋巴祖細胞可進一步發(fā)育為成熟T淋巴細胞。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正常人體中的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來源相同,發(fā)育成熟的場所不同B.“體內重編程”過程中細胞中的mRNA發(fā)生變化C.“有生理功能的T淋巴祖細胞”能直接抗腫瘤,屬于細胞免疫D.該技術為恢復艾滋病患者被病毒瓦解的免疫力提供了新的思路2.[新信息,生命觀念、社會責任]T細胞易被HIV侵染,與其表面的CCR5蛋白有關,該蛋白由CCR5基因編碼。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HIV可能通過與CCR5蛋白結合,進而特異性侵染T細胞B.使CCR5基因發(fā)生突變,可能會成為治療艾滋病的一種途徑C.T細胞是由造血干細胞通過增殖和分化形成并在骨髓中發(fā)育成熟的D.艾滋病患者的某些淋巴細胞內可能含有逆轉錄酶3.[生命觀念]登革病毒入侵人體后,人體產生的主要免疫反應如圖所示,患者初次感染14天后可在體內檢測到G抗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漿細胞受到登革病毒的直接刺激后,可產生能與該病毒特異性結合的抗體B.受病毒刺激產生的M抗體對患者的康復是不利的C.若再次感染登革病毒,患者機體內大量產生G抗體的時間應少于14天D.據圖可知登革熱患者康復主要依靠體液免疫二、非選擇題4.[新情境,科學思維][8分]細胞因子風暴是指機體感染病原物后引起體液中多種細胞因子迅速大量產生的現象,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和多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細胞因子是由免疫細胞(如T細胞、B細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細胞經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類具有廣泛生物學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質或多肽,可以令免疫細胞快速聚集到感染部位,促進遭到損傷的細胞被吞噬、消化。請回答下列問題:(1)已知IL-6是一種細胞因子,可進入下丘腦—垂體系統,請據此推測人被病菌感染時發(fā)高燒的原因:。T細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也屬于細胞因子,其可以與抗原共同作用于,使后者增殖分化產生大量的某種細胞,進而分泌大量,保證了對病原體的快速清除。
(2)細胞因子可促使免疫細胞對抗原作出響應,并加速產生細胞因子,進而發(fā)展為細胞因子風暴,此種調節(jié)方式屬于(填“正反饋”或“負反饋”)調節(jié)。
(3)某同學推測了細胞因子風暴發(fā)生時引起呼吸阻塞性窘迫的原因:肺部細胞出現感染時,大量免疫細胞聚集于此處的組織液中,分泌的細胞因子引起升高,使得呼吸道因出現而堵塞。
1.C淋巴因子可促進受抗原刺激的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細胞,A錯誤;青霉素不是免疫活性物質,B錯誤;體液免疫的過程中,抗體可與抗原特異性結合形成沉淀或細胞集團,被吞噬細胞吞噬處理,C正確;體液中的溶菌酶參與殺滅細菌的過程屬于非特異性免疫,D錯誤。2.B本題考查免疫調節(jié)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T細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過分化形成效應T細胞,效應T細胞可以與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細胞密切接觸,使這些細胞裂解死亡,A錯誤;被抗原刺激的B細胞可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成漿細胞,產生抗體,小部分形成記憶細胞,B正確;少數人對青霉素過敏,這是機體免疫能力過強導致的,C錯誤;漿細胞不能識別抗原,D錯誤。3.C分析圖示可知,物質Ⅰ表示淋巴因子,物質Ⅱ表示抗體,二者都為免疫活性物質,免疫活性物質由淋巴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如人體內很多細胞可以分泌溶菌酶,A錯誤;細胞④為漿細胞,不能識別病菌,B錯誤;細胞③為B細胞,其活化往往需要抗原的刺激和細胞②(T細胞)的協助,C正確;細胞①表示吞噬細胞,而吞噬細胞不能特異性識別病菌,D錯誤。4.A結合題中信息可知,抗原能否被呈遞除與抗原的空間結構有關外,還與抗原是否被加工有關,A錯誤;與對照組比較,氯化銨和氯喹處理對T細胞-吞噬細胞結合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B正確;和對照組相比,氯化銨和氯喹均抑制抗原分解,結果T細胞-吞噬細胞結合率均下降,說明抗原的分解有利于抗原在免疫細胞間的傳遞,C正確;由表格分析可知,和對照組相比,用0.1mmol/L氯喹處理后,抗原的攝取未發(fā)生改變,說明此處理對抗原的攝取無影響,D正確。5.(1)抗原(1分)(2)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1分,缺一不可)(3)甲狀腺激素(1分)腎上腺素(1分)(4)使機體產生更多的記憶細胞和抗體(2分)疫苗失效(疫苗效價較低、疫苗效價不合格、百日咳桿菌發(fā)生了變異等)(2分)【解析】本題考查免疫調節(jié),意在考查考生的綜合運用能力。(1)疫苗可使人體產生體液免疫反應,題中所述疫苗在免疫學上相當于抗原。(2)人體感染狂犬病毒后,可引起體液免疫反應,如果病毒侵入人體細胞,則可引起細胞免疫反應。(3)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都可促進細胞的代謝活動,增加產熱。(4)多次接種疫苗的目的是使機體產生更多的記憶細胞和抗體。若某人接種了百白破疫苗后依然患上了百日咳,則可能是疫苗失效,接種后沒有引起人體內產生針對該病原菌的記憶細胞和抗體,也可能是病原菌發(fā)生了變異,從而導致接種疫苗后體內產生的記憶細胞不能識別變異了的病原菌,抗體也不能與變異了的病原菌結合。6.B過敏反應是機體再次接觸相同過敏原時發(fā)生的反應,A正確;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有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減弱和受體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等,B錯誤;艾滋病和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都屬于免疫系統疾病,C正確;機體免疫系統有監(jiān)控和清除功能,可以清除癌變的細胞,發(fā)生惡性腫瘤與機體免疫功能的缺失密切相關,D正確。7.C本題考查免疫調節(jié)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識記能力。肉毒桿菌抗毒素屬于抗體,可以與抗原特異性結合,醫(yī)生為病人注射肉毒桿菌抗毒素進行治療,利用了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的原理,A正確;乙肝疫苗的接種在一定時期內間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使機體產生更多數量的抗體和記憶細胞,增強機體免疫力,B正確;肌肉注射青霉素是為了直接消滅抗原,C錯誤;注射免疫抑制劑(有些可口服)能有效延長移植器官在患者體內的存活時間,D正確。8.D本題考查免疫調節(jié),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晶狀體蛋白屬于抗原,其進入血液后會引起體液免疫反應,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A項正確;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眼球的晶狀體蛋白不會進入血液,B項正確;該患者的另一只健康眼睛失明是由免疫失調引起的,C項正確;題中所述不是機體的過敏反應,D項錯誤。9.C本題考查艾滋病的相關知識點,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疾榈纳飳W科核心素養(yǎng)是生命觀念。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共用注射器和文身器械是傳播艾滋病的危險行為,A正確;HIV的遺傳物質是RNA,容易發(fā)生變異,致使疫苗效果難以持久,B正確;HIV可破壞免疫系統,但機體仍存在部分體液免疫應答,故能通過檢測抗體來診斷HIV感染,C錯誤;被HIV潛伏感染的細胞表面沒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統的識別和攻擊,D正確。1.BT細胞在胸腺中成熟,既參與體液免疫,又參與細胞免疫,A錯誤;T細胞經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產生效應T細胞和記憶細胞,B正確;HIV沒有細胞結構,其識別并結合T細胞表面受體不能體現細胞間信息交流,C錯誤;AIDS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的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等疾病,D錯誤。2.B本題考查細胞凋亡、免疫調節(jié)等,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屬于細胞凋亡,A項錯誤;胞內寄生的病原體需要通過細胞免疫將靶細胞裂解,然后依靠體液免疫和吞噬細胞將病原體清除掉,B項正確;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在核糖體上進行的是翻譯過程,故某些抗生素殺菌的機理是干擾細菌的核糖體形成從而抑制翻譯過程,C項錯誤;HIV主要攻擊T細胞,可使人患艾滋病,這種疾病屬于免疫缺陷病,不屬于自身免疫病,D項錯誤。3.C本題以表格形式考查了影響抗體分泌的因素等知識。分析表格信息可知,只有第4組產生了抗體。對比3、4組實驗結果可推測影響抗體分泌的因素有抗原,對比2、4組實驗結果可推測影響抗體分泌的因素有受同種抗原刺激的T細胞產生的淋巴因子,A正確。由題表可知,B細胞受抗原和淋巴因子共同作用后才能產生抗體,B正確。本實驗中沒有對T細胞是否受抗原刺激作對比實驗,故本實驗不能說明T細胞只有受抗原刺激后才能發(fā)揮作用,C錯誤。本實驗為對比實驗,其中抗體的有無是因變量,D正確。4.C抗原刺激人體免疫系統,使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產生特異性抗體,A正確;據圖分析可知,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的康復者體內的NA抗體的抑制率較高,B正確;不同記憶細胞壽命不同,有些疫苗需要定期接種,效果才能更好,C錯誤;由圖可知,選用的對照抗體對流感病毒的抑制率幾乎為0,D正確。5.A本題考查HIV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人體初感染HIV后,T細胞和B細胞均可被激活而增殖分化,A正確;HIV感染初期,機體會通過體液免疫產生大量抗體,因此可通過檢測HIV抗體判斷是否感染HIV,B錯誤;漿細胞沒有特異性識別作用,兩者都能發(fā)揮免疫效應,C錯誤;HIV侵入人體后導致人體免疫能力降低,因此對免疫系統的防衛(wèi)、監(jiān)控和清除功能均有影響,D錯誤。6.C引發(fā)人對貓過敏的過敏原主要是F蛋白,而且存在于貓的唾液中,所以,貓的舔毛行為會增加人接觸F蛋白的概率,對F蛋白有過敏史的人若接觸貓,可能會發(fā)生過敏反應,A選項正確;過敏反應是指已產生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時所發(fā)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B選項正確;過敏反應的特點是發(fā)作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一般不會破壞組織細胞,也不會引起組織嚴重損傷,C選項錯誤;若有家庭成員對貓過敏,應避免在家中養(yǎng)貓,以減少接觸F蛋白的概率,因為F蛋白容易黏附于墻壁、家具表面,且容易被大小不等的塵埃顆粒攜帶,若在家中養(yǎng)貓后發(fā)現家庭成員對貓過敏,不僅要將貓轉移出居室,還需要徹底除塵,清洗地毯、被褥、家具等,以降低過敏原的水平,D選項正確。7.D慢性自身免疫病是機體免疫功能過強引起的,A正確;由圖1可知,IL-6在RA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比在健康人血清中的含量高得多,其最可能是促進免疫炎癥反應的細胞因子,B正確;由圖2可知,GC的分泌存在負反饋調節(jié),GC可將下丘腦細胞和垂體細胞作為靶細胞,C正確;由圖1可知,RA患者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明顯高于健康人,而GC可以治療RA,可以推測GC可能是通過抑制TNF-α、IL-6的產生而治療RA的,D錯誤。8.(除標明外,每空1分)(1)①抗體(2)②注射抗原記憶細胞(3)內環(huán)境(或血漿和組織液)防衛(wèi)內質網和高爾基體(2分)【解析】本題考查體液免疫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能力。(1)人被狗咬傷后,病原體已進入人體內,注射抗體能快速消滅病原體,而注射抗原則需要人體通過一系列的體液免疫過程才能產生抗體,所以人被狗咬傷后,采用注射抗體的方法進行免疫較好。(2)注射抗原后,人體內會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當同種抗原再次入侵機體后,記憶細胞會快速增殖分化,產生大量抗體,故方法②具有更持久的免疫力。(3)抗體與抗原結合發(fā)生在細胞外,主要在血漿和組織液中。抗體與抗原結合體現了免疫系統的防衛(wèi)功能。多肽加工成抗體是在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中進行的。9.(除標明外,每空1分)(1)自身免疫自身物質(2)已經產生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時所發(fā)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3分)(3)抗體體液(4)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T(淋巴)細胞母嬰傳播、血液傳播或性傳播【解析】(1)系統性紅斑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都屬于自身免疫病,都是由免疫系統異常敏感,將自身物質當作外來異物進行攻擊而引起的。(2)過敏反應是指已經產生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的過敏原時所發(fā)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3)根據題意分析,雙氫青蒿素抑制了B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導致產生的漿細胞減少,則分泌的抗體減少,從而減輕了體液免疫反應。(4)艾滋病是由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HIV侵入人體后主要攻擊T細胞,使免疫調節(jié)受到抑制,并逐漸使人體的免疫系統癱瘓,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為母嬰傳播、血液傳播或性傳播。1.C正常人體中的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均來自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B淋巴細胞在骨髓中發(fā)育成熟,T淋巴細胞在胸腺中發(fā)育成熟,A項正確;通過體內重編程將B淋巴細胞轉化為有生理功能的T淋巴細胞的過程中,細胞合成的蛋白質分子發(fā)生變化,則mRNA也發(fā)生變化,B項正確;T淋巴祖細胞需經進一步發(fā)育才能成為成熟的T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可增殖、分化產生記憶T細胞、效應T細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微生物培養(yǎng)技術 1.1 微生物的分離和純培養(yǎng)(1)說課稿 中圖版選修1
- 2024-2025年高中化學 專題2 第1單元 第1課時 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說課稿 蘇教版選修3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單元 環(huán)境與發(fā)展 單元活動 人文地理社會調查說課稿 魯教版必修2
- 4團團圓圓過中秋 (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
- 13萬里一線牽(說課稿)-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統編版
- 14《窮人》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六年級上冊統編版
- 8 網絡新世界 說課稿 -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統編版
- 5 熱傳導(說課稿)-2023-2024學年科學五年級上冊蘇教版001
- 2024-2025學年度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四單元 步入近代 第12課 美國的誕生說課稿 新人教版001
- 二零二五年度外呼服務與客戶關系管理合同
- 污水處理藥劑采購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建筑材料案例分析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解讀PPT
- 《陳列展覽項目支出預算方案編制規(guī)范和預算編制標準試行辦法》的通知(財辦預〔2017〕56號)
- 公司戰(zhàn)略和績效管理doc資料
- 特種設備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模板
- 人大商學院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企業(yè)管理歷年卷
- 2023質量月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 《民航服務溝通技巧》教案第12課病殘旅客服務溝通
- 直埋電纜溝工程專項施工組織設計
- 第五章北方雜劇創(chuàng)作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