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懷理論代表人物:尼爾·諾丁斯強調道德情感在個體道德發(fā)展中的作用,主張以關懷為核心來組織教育,是道德教育中重視情感因素的杰出代表。*克菲爾:提出著名的“體諒模式”“體諒模式”:從實踐的角度考慮德育問題,但帶有很濃的經(jīng)驗性,缺少系統(tǒng)牢固的理論基礎。諾丁斯——關懷理論1、以關懷為核心,根據(jù)對自我、他人,對動植物,對器具以及對思想等各個不同的關懷為中心組織了一整套課程體系,并提出了榜樣、對話、實踐和認可四種道德教育應當特別關注的教育要素。(總的思想)2、關懷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論基礎:關懷理論學和多元智力理論3、主張道德教育首先應當培養(yǎng)道德情感的培育4、諾丁斯的課程體系:①對自我的關懷②對親密的人的關懷③對遠方的人和陌生人的關懷④對動物、植物和地球的關懷⑤對人造世界的關懷⑥對思想的關懷5、強調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問題和學生平等交流6、道德教育的雙重含義:①教育自身是道德的:情感對道德動機有發(fā)動作用,強調關系的相互性②教育在目的、內容和手段上必須是道德的:整個教育都應當以建立關懷關系和培養(yǎng)關懷的綜合能力為首要任務7、道德教育應當特別強調的四種主要成分或教育要素:①榜樣a、道德教育不是教授學生道德的原則以及如何按照教學推理的步驟利用這些原則解決實際問題。必須以身作則地和學生建立關懷關系,通過自己的行為展示如何去關懷b、能力的發(fā)展離不開一定的經(jīng)驗,教師的關懷有助于學生積累被人關懷的經(jīng)驗②對話a、通過“對話”來建立和維持關懷關系,認為對話是我們了解他人想法和需要以及檢驗自己行為效果的途徑b、“對話”是一種開放性的對話c、對話需要人們的全神貫注③實踐實踐可以為我們提供經(jīng)驗,而經(jīng)驗是形成態(tài)度和世界觀以及培養(yǎng)人際關懷能力的基礎④認可認可是對他人道德行為的肯定和鼓勵第四節(jié)關懷理論一.麥克菲爾(英,教育學家)主張政治信仰的確立和道德教育著眼于學生自身的成長,實現(xiàn)校園與社會生活的溝通。主張教育者要努力創(chuàng)造學生的“接受性教育”,讓學生認識精神生活的幸福與美好。主張促成學生的積極的行動。主張強化學校道德環(huán)境建設預計社會環(huán)境與學校教育的互動。六種教育力量:教師家庭學生集體學生本人書籍及街頭結交學校德育環(huán)境建設方面探索的最大方面在于其教育的實踐使每個人從童年起就在道德財富里生活從努力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的目標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富有教育意義的特質環(huán)境。包括:自然風光、校園美化、學校設備陳設以及圖書保障。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精神環(huán)境。促成起“豐富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鼓勵學生擁有三項愛好:最喜愛的課外讀物、最喜愛的科學、最喜愛的勞動項目2)在從事學校德育環(huán)境建設是還充分考慮了與社會教育資源的鏈接及學生的主動參與兩個因素。校園建設的主體:學生重視顯性教育,更重視通過環(huán)境進行滲透教育的隱性教育,即在他得教育藝術中顯性教育更多得隱性化了。第三個特征特別強調德育活動的重要意義在對學生通過自身的積極活動不斷成長的充分認識的基礎上。蘇霍姆林斯基的主要貢獻在于他在教育實踐中提供了許多有效的活動模式。觀察:強調學生學會觀察,包括使學生“觀察身邊的人時有親身體會到她得歡樂與痛苦,不安于驚慌那種高度發(fā)達的能力”,也包括更大范圍的對世界的政治與社會活動的觀察。閱讀:兩種閱讀形式:安排與鼓勵。一是共產(chǎn)主要閱讀課,二是學生個人的自由閱讀。勞動:勞動或勞動課是蘇霍姆林斯基投入最大熱情研究與探索的一種道德活動形式。他從學生自身的經(jīng)驗成長和時代特點兩方面去認識這一形式的教育性。首先,是為了讓學生理解思維是一種艱巨的勞動的重要性。其次,教育青年人在勞動中成為無畏的人。勞動作為一種德育活動不在于形式本身,而在于這一形式能否提供一個學生在活動中進行思考和精神探索的舞臺,這才是作為德育活動形式的勞動活動的本質。奉獻:特別重視奉獻活動。因為所以的活動都要教會學生奉獻。奉獻是培養(yǎng)人的崇高理想的唯一學校。突出特點:一是四種活動都是生活化的,都強調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的教學藝術。二是四類活動的內部聯(lián)系貨一體化特征。第四個特征對感情和美感及相關活動對于道德活動的積極意義的認識與強調。一是榜樣人物的形象展示人格美,吸引學生模仿和學習。二是讓學生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品德教育品德教育的代表人物托馬斯.里克納愛德華.懷因凱文.萊因威廉.貝內特品德教育發(fā)展的歷程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價值澄清理論和認知發(fā)展理論都具有相對主義和過程主義傾向;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傳統(tǒng)理論的“保守主義勢力”勢力日益強大;1992年3月,開展“從幼兒園到高三年級如何進行有效的品德教育”的大型研討會;1992年7月,“品的關注聯(lián)盟”成立;1993年2月,“品德教育伙伴組織”誕生;1994年,美國眾、參議員指定每年12月16日——22日為“全美品德關注周”;21世紀,布什總統(tǒng)對品德教育的支持。品德教育的主要觀點里克納認為:社會存在普遍認同的價值;民主社會尤其需要品德教育;沒有無標準的道德教育,問題不應當是“要不要教價值觀”,而應當是“教哪些價值觀”和“怎樣教這些價值觀”;傳授正確的價值觀過去是、現(xiàn)在仍是文明之舉,學校德育尤為重要。學校教育應當通過加強價值教育的方式來促進好的品德與行為;對品德教育的界定:指以學校為基礎并與社區(qū)機構合作進行的,通過直接、系統(tǒng)而非相對主義的價值影響去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的一種教育。品德教育運動的探索重點轉移到“優(yōu)質、高效的品德教育應當是什么”品德教育的八大要素:學生得到了尊重和關懷的對待學生存在積極的角色榜樣有自律與發(fā)揮影響力的機會提供反思、爭論和合作的機會學校有品德教育的目標和標準提供社會技巧的訓練提供實施道德行動的機會家長和社區(qū)的積極參加有一個支持達到品德教育標準的(社會)大環(huán)境第二節(jié)科爾伯格科爾伯格: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品德發(fā)展心理和道德教育領域認知主義流派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一、道德發(fā)展:三種水平六大階段水平I—前習俗水平階段1:服從和懲罰的道德定向階段階段2:樸素的享樂主義或功利主義定向階段水平II:習俗水平階段3:好孩子定向階段階段4:尊重權威和維護社會秩序定向階段水平III:后習俗水平階段5:社會契約定向階段階段6:良心或普遍原則定向階段二、道德教育科爾伯格強調道德決定是因人而異的。道德產(chǎn)生于社會實踐活動,產(chǎn)生于主題和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基本道德價值在不同個體上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道德教育三個基本原則:1、必須首先了解學生們道德發(fā)展的水平階段2、必須在兒童中引起真正的道德沖突和意見不一3、要向兒童揭示出高于他已有的發(fā)展程度一個階段的道德思維方式三、兩個實驗1、杜里爾的實驗測得后,科爾伯格得出結論:發(fā)展性道德教育的第一個心理學原則是,兒童只能在發(fā)展意義上合乎他們自身水平的那些道德說理,第二個原則是道德發(fā)展上的向前運動不僅依靠于兒童揭示下一階段的思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洗衣房租賃合同樣本3篇
- 2024年版權轉讓合同:關于某暢銷小說的版權轉讓及分成協(xié)議
- 2024-2025學年度廣西部分學校高一第一學期12月階段性考試歷史試題
- 主管護師(兒科護理)資格考試題庫(含各題型)
- 紙箱制作課程設計
- 中考語文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
- 幼兒面試課程設計
- 愛國微課程設計
- 2024年用電監(jiān)察員(用電檢查員)技師職業(yè)鑒定考試題庫(含答案)
- 網(wǎng)絡營銷教學課程設計
- (正式版)HG∕T 21633-2024 玻璃鋼管和管件選用規(guī)定
- 抖音認證承諾函
- 2022更新國家開放大學電大《生產(chǎn)與運作管理》2025-2026期末試題及答案(試卷代號:2617)
- (完整版)保溫工藝課件
- 設計驗證和生產(chǎn)確認[福特FORD]
- 汽車4S店八大運營業(yè)績指標管控培訓_89頁
- 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jiān)測的采樣規(guī)范課件159-2004
- 設備安裝、調試及驗收質量保證措施
- 合同范本之采購合同誰保管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進展報告
- 地質工作個人述職報告三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