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訓練3(限時考)語文二輪復習閱讀鑒賞重點過關練_第1頁
綜合訓練3(限時考)語文二輪復習閱讀鑒賞重點過關練_第2頁
綜合訓練3(限時考)語文二輪復習閱讀鑒賞重點過關練_第3頁
綜合訓練3(限時考)語文二輪復習閱讀鑒賞重點過關練_第4頁
綜合訓練3(限時考)語文二輪復習閱讀鑒賞重點過關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語文學科限時考教師版編號015班級類別:時間: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星期____命題人:審核人:時長:50分鐘滿分:100分姓名:考號:___________得分文言文綜合訓練3每題5分,共12題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寇俊字祖俊,上谷昌平人也。祖贊,魏南雍州刺史。父臻,安遠將軍、郢州刺史??⌒詫捬?,幼有識量,好學強記。父亡雖久,而猶于平生所處堂宇,備設帷帳幾杖,以時節(jié)列拜,垂涕陳薦,若宗廟焉。吉兇之事,必先啟告,遠行往返,亦如之。性又廉恕,不以財利為心。家人曾賣物與人,而剩得絹五匹??∮诤笾?,乃曰:“惡木之陰,不可暫息;盜泉之水,無容誤飲。得財失行,吾所不取?!彼煸L主還之。其雅志如此。以選為魏孝文帝挽郎,除奉朝請。大乘賊起,燕趙擾亂,俊參護軍事東討,以功授員外散騎侍郎,遷尚書左民郎中。以母憂不拜。正光三年,拜輕車將軍,遷揚烈將軍、司空府功曹參軍,轉主簿。時靈太后臨朝,減食祿官十分之一,造永寧佛寺,令俊典之。資費巨萬,主吏不能欺隱。寺成,又極壯麗。靈太后嘉之,除左軍將軍。孝昌中,朝議以國用不足,乃置鹽池都將,秩比上郡。前后居職者,多有侵隱。乃以俊為之。永安初,華州民史底與司徒楊椿訟田。長史以下,以椿勢貴,皆言椿直,欲以田給椿。俊曰:“史底窮民,楊公橫奪其地。若欲損不足以給有余,見使雷同,未敢聞命?!彼煲缘剡€史底。孝莊帝后知之,嘉俊守正不撓,即拜司馬,賜帛百匹。其附椿者,咸譴責焉。二年,出為左將軍、梁州刺史。民俗荒獷,多為盜賊??∧肆羁たh立庠序,勸其耕桑,敦以禮讓,數(shù)年之中,風俗頓革。梁遣其將曹琰之鎮(zhèn)魏興,繼日版筑。琰之屢擾疆場,邊人患之??∏查L史杜休道率兵攻克其城,并擒琰之。琰之即梁大將軍景宗之季弟也。于是梁人憚焉。屬魏室多故,州又僻遠,梁人知無外援,遂遣大兵頓魏興,志圖攻取??》鰟顚⑹?,人思效命。梁人知其得眾心也,弗之敢逼??≡谥萸蹇?,不治產業(yè)。秩滿,其子等并徒步而還。吏人送俊,留連于道久之乃得出界。十七年,除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加散騎常侍??∫阅昀掀蚝」牵娓ピS。遂稱疾篤,不復朝覲。武成元年,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增邑并前二千戶??∧挲X雖邁,而志識未衰,教授子孫,必先禮典。世宗尚儒重道,特欽賞之,數(shù)加恩錫,思與相見??〔坏靡?,乃入朝。世宗與同席而坐,因顧訪洛陽故事。及俊辭還,帝親執(zhí)其手曰:“公年德俱尊,朕所欽尚,乞言之事,所望于公。宜數(shù)相見,以慰虛想?!睍r人成以為榮。保定三年卒,時年八十。高祖嘆惜之,贈本官,加冀定瀛三州諸軍事、冀州刺史,謚曰元。(《周書?寇俊傳》)(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得財失行,吾所不取。

行:品行B.以母憂不拜

憂:父(母)過世C.勸其耕桑,敦以禮讓

勸:鼓勵D.秩滿,其子等并徒步而還

秩:俸祿(2)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雅志”的一組是(

)①父亡雖久,而猶于平生所處堂宇,備設帷帳幾杖,以時節(jié)列拜。②家人曾賣物與人,而剩得絹五匹……俊遂訪主還之。③以功授員外散騎侍郎,遷尚書左民郎中。以母憂不拜。④造永寧佛寺,令俊典之。資費巨萬,主吏不能欺隱。⑤世宗與同席而坐,因顧訪洛陽故事。⑥俊在州清苦,不治產業(yè)。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3)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寇俊尊崇孝道,父親亡后,在住處設置帷帳,按時節(jié)列拜,吉兇之事、遠行回來,必告知父親的亡靈。B.靈太后造永寧佛寺的時候,讓寇俊負責建造之事,寇俊恪盡職守,雖然建寺的花費很大,但主管官吏不敢欺瞞于他。C.在華州民史底與司徒楊椿爭地一案中,寇俊堅持正義,秉公執(zhí)法,沒有偏袒楊椿,最終把地給了史底。D.寇俊為官清廉,不治產業(yè),在各地為官期滿后,都和自己的兒子徒步而還,每次都有官吏百姓給他送別,留戀于路上。(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孝莊帝后知之,嘉俊守正不撓,即拜司馬,賜帛百匹。其附椿者,咸譴貢焉。譯文:

.((2))俊撫勵將士,人思效命。梁人知其得眾心也,弗之敢逼。譯文:

.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李訢,字元盛。父崇,馮跋吏部尚書。崇曰:“此子之生,相者言貴,吾每觀,或未可知?!彼焓谷攵紴橹袝鴮W生。太武幸中書學,見而異之,指謂從者曰:“此小子終效用于朕之子孫?!币蜃R眄之。帝舅陽平王杜超有女,將許貴戚,帝曰:“李訢后必官達,益人門戶,可以妻之,勿許他貴也!”遂勸成婚。文成即位,訢以舊恩親寵,遷儀曹尚書。出為相州刺史。為政清簡,百姓稱之。訢上疏求于州郡各立學官,使士望之流,衣冠之胄,就而受業(yè)。書奏,獻文從之。以訢政為諸州之最,加賜衣服。自是遂有驕矜自得之志,受納人財物,商胡珍寶。兵人告言。尚書李敷與訢少長相好,每左右之?;蛴袆褚?奏聞,敷不許。獻文聞?罪狀,檻車征訢,拷劾抵罪。敷兄弟將見疏斥,有司諷以中旨嫌敷兄弟之意,令訢告列敷等隱罪,可得自全。訢深所不欲,且弗之知也,乃謂其女婿裴攸曰:“吾與李敷,族世雖遠,情如一家。在事既有此勸,昨來引簪自刺,以帶自絞,而不能致絕。且亦不知其事?!必唬骸昂螢闉樗婪笮值苁箩吙芍旭T闌者先為敷殺其家切恨之但呼闌弟問之足可知委”訢從其言。又趙郡范檦具列敷兄弟事狀,有司以聞,敷坐得罪。詔列訢貪冒應死,以糾李敷兄弟,故免。百鞭髡刑,配為廝役。未幾而復為太倉尚書,攝南部事。用范檦陳策計,令千里之外,戶別轉運,詣倉輸之。使所在委滯,停延歲月。百姓競以貨賂,各求在前,于是遠近大為困弊。道路群議曰:“畜聚斂之人,未若盜臣?!痹D弟左軍將軍璞謂?曰:“范檦善能降人以色,假人以辭,未聞德義之言,不早絕之,后悔無及?!痹D不從,彌信之,腹心事皆以告檦。獻文崩,訢遷司空,范檦知文明太后之忿訢,又知內外疾之,太和元年,希旨告訢外叛。文明太后征訢至京師,言其叛狀。訢曰:“無之。”引檦證訢。訢慨然曰:“吾不用璞言,自貽伊戚,萬悔于心,何嗟及矣!”遂見誅。(選自《北史·李訢傳》,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何為/為他死/敷兄弟事釁可知

/有馮闌者/先為敷殺其家/切恨之/但呼闌弟問之/足可知委/B.何為為他死/敷兄弟事釁可知/有馮闌者先/為敷殺其家/切恨之/但呼闌弟問之/足可知委/C.何為為他死/敷兄弟事釁可知/有馮闌者/先為敷殺/其家切恨之/但呼闌弟問之/足可知委/D.何為/為他死/敷兄弟事釁可知

/有馮闌者先/為敷殺/其家切恨之/但呼闌弟問之/足可知委/(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奏是指臣子向帝王進言的文書,在我國古代臣子寫給帝王的呈文,有各種不同的稱呼,如“表”

、

“疏”等。B.胡是我國古代對北方邊地或西域各民族的泛稱,一般稱呼與胡人相關的物品常冠以

“胡”字,如胡床、胡服。C.髡是我國古代剃去男子頭發(fā)的一種刑罰,是以人格侮辱的方式對犯人施加的懲罰。D.攝在文中是“統(tǒng)管”之意,它還有代理官職的意思,在我國古代表示代理官職的詞語還有

“假”

、

“轉”等。(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訢生有貴相,與眾不同。太武帝親臨中書學時,見到李訢,認為他不同尋常,將來能為自己的子孫效勞。B.李訢善于理政,重視教育。他在相州任刺史時,因為政清廉,深得百姓稱頌;曾上書請求在各州郡設立學校,被獻文帝采納。C.李訢為保自全,出賣朋友。他在囚禁期間,聽從女婿勸告,捏造李敷犯罪事實,揭發(fā)檢舉,因此得以免去死刑。D.李訢一意孤行,終遭陷害。他沒有聽從弟弟李璞的勸誡,依然信任范檦,最終因范檦告發(fā)而被誅殺。(4)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李訢后必官達,益人門戶,可以妻之,勿許他貴也!譯文:

.((2))百姓競以貨賂,各求在前,于是遠近大為困弊。譯文: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單于募降者赦罪?!迸e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武曰:“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復舉劍擬之,武不動。律曰:“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shù)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找陨砀嗖菀?,誰復知之!”武不應。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雖欲復見我,尚可得乎?”武罵律曰:“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汝為見?且單于信汝,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甭芍浣K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酰渑c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因謂武曰:“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棫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孺卿從祠河東后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藥而死。來時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愿聽陵計,勿復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無所恨,愿勿復再言!”(節(jié)選自《漢書?蘇武傳》)(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肥沃B.羝乳乃得歸

乳:吃奶C.孺卿從祠河東后土

祠:祭祀D.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

系:關押(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B.何以汝為見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C.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D.為降虜于蠻夷

而君幸于趙王(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項是()A.衛(wèi)律、李陵的勸降方式不同,前者軟硬兼施、威逼利誘,后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蘇武的回答在措辭和態(tài)度上也有所不同。B.匈奴明白了威權富貴無法征服蘇武,便以摧毀肉體的方式來征服其意志,先將其關在大窖中,后又將其流放至荒無人煙的北海。C.李陵勸降蘇武時,曾說到漢武帝的刻薄寡恩,蘇武明知如此,還是一心守節(jié)歸漢,這說明他們兩人精神境界的高下是很分明的。D.為表現(xiàn)蘇武的民族氣節(jié),文中寫了三個叛徒:一個是校尉虞常,一個是原漢將衛(wèi)律,一個是故交李陵,他們與蘇武形成鮮明對比。(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譯文:

.((2))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譯文:

.

參考答案1、【答案為】(1)D(2)A(3)D(4)((1))孝莊帝后來知道了這件事,嘉獎寇俊守正不撓,馬上委任為司馬,賜給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