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杠桿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小學科學-杠桿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小學科學-杠桿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小學科學-杠桿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小學科學-杠桿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杠桿》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明確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的距離,杠桿省力;反之杠桿費力。如果兩個距離相等,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2.在杠桿尺的探究活動中,發(fā)展記錄、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3、激發(fā)對生活中杠桿應用現象的探究興趣。教學重點:通過對杠桿尺的探究,發(fā)展記錄、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教學難點:理解省力和費力杠桿的科學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應用。材料準備:教師:演示PPT、杠桿尺、鉤碼等。學生:杠桿尺、鉤碼、記錄表(按五人一組配備)。教學過程:一、

游戲導入新課,初步認識杠桿1、教師: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投影出示要求:請利用你們位置上的橡皮、塑料尺將文具盒撬起來,想一想:在這個活動中,有哪幾個點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2、學生游戲3、你能說說3個重要位置分別是哪里嗎?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力點、支點、重點生1:手指用力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師:是的,這個點非常關鍵,我們可以叫它用力點生2:這塊橡皮也很重要,師:橡皮起了什么作用?引出支點概念。師:還有哪個位置很重要呢?(如學生不能答出,教師可直接給出:其實被文具盒這個重物壓住的位置也很重要,我們可以叫它重點)

4、其實,剛才我們組裝的工具,在科學上有個名稱叫做杠桿,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杠桿》5、你覺得剛才我們組裝的杠桿有什么作用?(省力)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桿都能省力呢?怎么樣的杠桿才能省力呢?我們可以借助杠桿尺進行研究。二、研究杠桿的秘密1、出示杠桿尺,說說它有什么特點。(圍繞支點轉動,靜止時是平衡的,兩邊有小格距離相等)2、現在老師在杠桿尺左邊掛上重物,這個位置就是……(重點)。如果要使杠桿尺平衡,我們要在哪邊用力?(教師用手在右邊按下),這個點就是……(用力點)。但是我用了多少力呢?看不出來,同樣我們也可以用鉤碼來表示,猜一猜我要在右邊掛幾個鉤碼,杠桿尺才平衡。(由學生猜一猜,說說理由,然后教師按學生說的掛鉤碼)3、同學們想不想自己試一試呢?我們來個規(guī)定:杠桿尺左邊掛鉤碼的位置是阻力點,右邊掛鉤碼的位置是用力點。等會研究的時候你們喜歡把鉤碼掛在哪個位置都可以,想掛幾個鉤碼也隨便你,但是掛好后一定要讓杠桿尺平衡。4、提出幾點實驗要求:(1)、左右兩邊的鉤碼數一樣多的,太簡單了,每組只能出現一次。(2)、杠桿尺左右兩邊都只能掛一串鉤碼,不能在一邊掛好幾串。(3)、杠桿尺平衡了才算完成一種掛法,每位同學都要記錄下來。(記錄表1)記錄表1如下:阻(力放鉤碼的個數)支點放鉤碼的個數(動力)第4格第3格第2格第1格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記錄表2)改變任意一點位置省力費力不省力不費力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重點到支點的距離V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重點到支點的距離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重點到支點的距離5、指導記錄方法:怎么記錄呢?比如說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這樣記錄。(投影出示記錄方法:左邊第二格上掛兩個鉤碼,右邊第四格上掛一個鉤碼)記錄好后還要想一想:這個杠桿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在表中填好,你認為這個杠桿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為什么?等會實驗結束,就請整理好實驗材料,靜靜地獨立思考一分鐘,然后完成討論題6、各組學生展開研究,教師巡回指導。實驗結束后,各小組整理好實驗材料后,獨立思考一分鐘后,完成討論題(記錄表2)7、請匯報員匯報,其他同學認真聽,(匯報要求說出各個實驗的掛法,說到省力或費力時最好能舉例說明)……如學生說到用力點上鉤碼數更少的是省力的,教師不能否定,可以說:是的,我們就是根據這點來判斷它是省力的,老師請你再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用力點上這么少的鉤碼卻能撬起阻力點上那么多的鉤碼?……再請第二位同學回答。如別的同學沒有不同意見,課件出示3種情況: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省力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費力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全班齊讀)8、匯報第二個討論題:你還有其他什么發(fā)現?(由好幾個學生說說,可以先讓描述不完整的,或不正確的先說,然后由其他同學補充)9、請看我們前面做過的游戲,移動橡皮,你知道這個杠桿是省力,費力,還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嗎?10、課件出示:古希臘的科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一句話:“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他說得對嗎?為什么?(找不到支點,也沒有足夠長的杠桿)三、聯系實際,加深理解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1、我們再來看看生活中的杠桿,投影出示老虎鉗和火鉗,他們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你是怎么判斷出來的?2、既然火鉗是費力的杠桿,人們?yōu)槭裁催€要用它呢?(同學們的表現非常好,能利用杠桿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了)3、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五、布置作業(yè)課后找一找人體中的各類杠桿。

《杠桿》學情分析在生活中,使用工具來完成一些事情的經歷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紙、用老虎鉗夾斷鐵絲、用鑷子夾東西等。會使用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經驗的積累,學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沒有思考過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但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對等臂條件下的平衡有了初步的認識,借助學生的經驗,以杠桿尺作為研究材料,采用實驗的方法,讓學生發(fā)現杠桿省力的規(guī)律。

《杠桿》效果分析一、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新穎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一堂基于小學科學三下《蹺蹺板》的課后延續(xù)探究課。這節(jié)課由內容雖然簡單,但是經過我的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層層深入,步步為營,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創(chuàng)設了濃厚的課堂氛圍。

二、突出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茖W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了解科學發(fā)展的歷史。

1、在學習的方法上看,我在學生研究杠桿的平衡時,大膽放手,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間,學生親身經歷了探究的過程,不僅體現了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而且培養(yǎng)并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2、從時間的分配上看,對實驗的猜測和討論5分鐘,驗證猜測3分鐘,實驗探究10分鐘,本課交給學生探究的時間長達18分鐘,教師在這堂課中僅僅起到了一個主導者的作用,我是學生學習科學的引領者、有結構材料的提供者和學習的伙伴和幫助者。

三、教法得當,學法扎實

教學的過程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的過程,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促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要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又要適時點撥、引導、講授,為學生順利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幫助。

這節(jié)課,我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所獲得的數據,引導學生尋找數據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地得出結論;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會探究方法。

本堂課教師的著重點落在如何教給學生研究的方法,而不是告訴學生一些簡單淺顯的知識。所以,我引導學生在這節(jié)課中經歷科學探究的主要過程:猜想——實驗——數據——規(guī)律——驗證五個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只作適當的引導,而大部分讓學生自己思考、分析、發(fā)現、實踐、歸納。通過該節(jié)的學習,學生不但學會了知識,還體驗了科學探究的過程,領會了科學研究的方法,激發(fā)了主動探究的意識,培養(yǎng)了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協作的精神。

對于這堂課,我還有一些建議:

教學過程非常順暢,但基本上是以我引導為主,學生自己的思維設計參與比較少,如果改變其中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可能更好,把研究內容的選擇主動權交給學生?!陡軛U》教材分析《杠桿》是青島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中的一課。本課通過認識力點、支點和重點,讓學生明確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重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省力;反之杠桿費力。如果兩個距離相等,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在杠桿尺的探究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記錄、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并激發(fā)學生對生活中杠桿應用現象的探究興趣。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對杠桿尺的探究,發(fā)展學生記錄、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本課的教學難點是:深刻理解省力和費力杠桿的科學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應用?!陡軛U》評測練習一、()鉤數×格數=()鉤數×格數;格子數(),鉤碼數就大;格子數(),鉤碼數就小。二、通過對杠桿尺的研究,我們知道杠桿分為省力杠桿、等力杠桿和費力杠桿,以下工具屬于省力杠桿的有(),屬于費力杠桿的有(),屬于等力杠桿的有()。

A、蹺蹺板B、鑷子C、釘錘D、方向盤《杠桿》教學反思一.力求突出簡約課堂的設計理念,在教學中,老師的實驗指導精心而簡練,學生的探究長時而深入。上課之初,我先讓學生自己玩一玩撬文具盒的游戲,對杠桿有了初步的體驗,當然這并不是簡單的“玩”,而是要讓學生通過玩找出杠桿中3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力點、支點、重點。上課實踐證明:短短的兩三分鐘游戲時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能輕易找出3個點的位置所在,進而為后面的探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在組織學生開展杠桿尺的研究之前,我對學生的指導可以說是簡約而不疏漏,從開始上課到學生實驗探究總共花了10分鐘左右時間,從而為學生長時實驗探究與交流討論留下了充足的時間。二.關注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在本課設計中,采用每人參與實驗探究的做法,小組同學分工合作,這樣每位學生都能認真參與到實驗當中來,避免了能力強的學生包辦一切,而能力弱的學生只能跟班甚至一個人坐邊上玩。在學生收集了實驗數據之后,我讓學生靜靜地獨立思考一分鐘,然后小組討論完成記錄表2(我的發(fā)現)。我的想法是:學生能有個獨立整理數據的空間和時間,發(fā)展他們的分析、整理數據的能力。而之后的小組討論,又幫助那些能力不夠的同學共同建構科學概念,而且又培養(yǎng)了合作學習的能力。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的能力,又能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三.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資源,讓學生領會到科學并不枯燥,反而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梢哉f生活是科學教學取之不竭的資源寶庫,一開始上課,我就讓學生利用學習生活中的常見物品橡皮、直尺撬動文具盒,由于這些東西同學們很熟悉,天天要用到,所以一下子有了親近感,加上教師的引導“你認為這個裝置中哪幾個位置非常重要”,讓學生很快有了探究欲望。在通過探究活動和全班交流后,得出了省力、費力、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的特點后,我又讓學生回過頭想辦法使撬文具盒更省力;再判斷老虎鉗與火鉗的省力情況;最后布置學生尋找人體中的各類杠桿。這些都體現了科學與生活的結合。當然,上課之后,我也還覺得存在一些遺憾,比如四個小組中還有一個小組在杠桿沒有平衡的情況下記錄數據。究其原因,我認為可能是學生的形象思維(讓學生在記錄表第幾格上填寫鉤碼的個數)和抽象思維(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沒能很好地進行轉換,導致銜接不上,在概念建構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陡軛U》課標分析在《課程標準》中指出,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將科學探究列入內容標準,旨在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在轉化,,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敢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于是,我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制定了以下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