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育科學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_第1頁
全國教育科學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_第2頁
全國教育科學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_第3頁
全國教育科學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_第4頁
全國教育科學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教育科學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教育部重點課題

《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

課題名稱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三畢業(yè)班復習課、

講評課的有效策略研究課題負責人

宋文仲、梁錫雄負責人所在單位

廣州市番禺區(qū)市橋第二中學填表日期

2007年10月全國中學教育科研聯合體《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總課題組

2006年12月制一、基本情況課題名稱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三畢業(yè)班復習課、講評課的有效策略研究負責人姓名1宋文仲性別男民族漢出生年月73年

7月

7日行政職務專業(yè)職務學歷研究專長工作單位廣州市番禺區(qū)市橋第二中學聯系電訊地址廣州市番禺區(qū)市橋第二中學郵政編碼511400電子信箱swznancy@126.com主要參加者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職務職稱學歷工作單位宋文仲男73.7中一碩士市橋二中梁錫雄男71.7中一本科市橋二中楊肖桃男63.7高級本科市橋二中楊思敏男68.9中一本科市橋二中蔡泳珊女75.4中一本科市橋二中何東鳳女69.10中一本科市橋二中王瑞梅女71.2中一本科市橋二中

彭瑪生男74.1中一本科市橋二中陳凱姬女75.10中一本科市橋二中韓玉湘女71.1中一本科市橋二中預期的主要成果B、CA、專著B、論文C、研究報告D、工具書E、其它經費來源及數額學校教導處預期完成時間2010年10月一、基本情況課題名稱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三畢業(yè)班復習課、講評課的有效策略研究負責人姓名2梁錫雄性別男民族漢出生年月71年

7月

日行政職務專業(yè)職務學歷研究專長工作單位廣州市番禺區(qū)市橋第二中學聯系電訊地址廣州市番禺區(qū)市橋第二中學郵政編碼511400電子信箱

主要參加者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職務職稱學歷工作單位陳家嬋女72.6中一本科市橋二中林萬春男73.1中一本科市橋二中陳禮鶚男52.12中一本科市橋二中溫春福女73.10中一本科市橋二中王志偉男75.4中一本科市橋二中范勝明男75.6中一本科市橋二中麥秀蘭女79.4中一本科市橋二中

羅旖妮女81.10中一本科市橋二中安華宇男76.6中一本科市橋二中廖敏女82.3中一本科市橋二中

蘇培添男81.1中一本科市橋二中

許敏霞女77.1中一本科市橋二中

周佩霞女80.8中一本科市橋二中一、基本情況課題名稱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三畢業(yè)班復習課、講評課的有效策略研究負責人姓名

性別

民族

出生年月

行政職務專業(yè)職務學歷研究專長主要參加者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職務職稱學歷工作單位劉東明女73.1中一本科市橋二中戴小龍男74.9中一本科市橋二中鄧婉云女65.1中一本科市橋二中陳校垣男76.4中二本科市橋二中鄧運忠男74.4中一本科市橋二中梁柏添男67.5中一本科市橋二中張晃怡女65.12中一本科市橋二中

梁鏡興男76.11本科市橋二中楊永和男70.3中一本科市橋二中徐煒迪男84.9未定本科市橋二中

譚雪青女73.7中一本科市橋二中

梁惠慈女69.1中一本科市橋二中

楊碧群女75.3中一本科市橋二中預期的主要成果B、CA、專著B、論文C、研究報告D、工具書E、其它經費來源及數額學校教導處預期完成時間2010年10月二、課題論證1、對課題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的論證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復習是教學工作的常規(guī)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初高三畢業(yè)班的復習課教學。但在如今的復習課教學中,一些教師在九年級第一學期就結束了新授課,復習課長達一個學期,高中年級則在高二期末時就結束了學業(yè)水平測試,復習時間長達一年之久,但收效甚微,學生始終如墜云霧中,不知如何下筆,缺乏基本的解題意識和解題能力,整個復習陷入“高耗”、“低效”甚至“無效”的惡性循環(huán)。提高課堂效益和教學實效性是教學研究永恒的主題。國家課程改革、考試改革的不斷深入,給初三、高三復習課教學帶來新的課題——如何在學科復習課、講評課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科學習能力,大面積提高課堂效率,是廣大初高三畢業(yè)班教師必須面對而又必須處理著力解決的問題。

(二)研究現狀一直以來,廣大教師、教研人員對初高三學科復習課、講評課的研究上,存在著這樣的狀況:主要是教師層面的研究,即如何編制訓練題讓學生復習訓練、如何講評答案、如何完成教學任務,重點是關注考查訓練結果、關注教學進度、關注教學的數量。但對學生的層面研究比較少,較少關注復習教學的過程性,更少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課堂的效率、學生的知識建夠能力和持續(xù)學習能力。在講評課上,還存在著就題講題的狀況,對知識的拓展、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起不了真正的作用。(三)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建構主義理論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也就是說,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陶行知“教學做合一”就是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去獲得感受、體驗,就是讓學生參與獲得知識的探究過程;新課程要求教師提高素質、更新觀念、轉變角色,改革教學行為,促使學生形成主動參與、樂與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所以,初高中畢業(yè)班的學科復習課、講評課應該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應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要發(fā)揮教師的指導功能。(四)課題研究的實踐價值1、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三畢業(yè)班復習課、講評課的有效策略研究是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形成復習課教學模式,提高復習課的教學效益和教學實效性的客觀需要。2、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三畢業(yè)班復習課、講評課的有效策略研究是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提升學習能力的需要。3、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三畢業(yè)班復習課、講評課的有效策略研究是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

2、對課題所達目標和主要內容的論證(一)課題的界定和理論依據復習課主要包括:純知識專題復習課、題型專題復習課、解題能力與技能專題復習課;講評課主要包括:專題訓練專題講評課、試卷講評課、解題能力專題講評課等。初高三畢業(yè)班學科復習課、講評課的教學是發(fā)揮師生兩個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過程,所以,堅持“學生是學習主體”、“多元智能理論”開展課題研究。

(二)研究目標

通過開展初高三畢業(yè)班學科復習課、講評課的研究,使教師明確復習課、講評課的操作方式,科學地選擇、整合、呈現復習教學的有效內容,合理地選擇復習教學的有效方式,增強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研究內容

復習教學目標的落實,復習教學內容的實施,復習教學任務的完成,工夫在課堂。本課題的研究內容主要:復習課課型選擇的有效性;教學目標的有效性性;教學內容的有效性性;教學方式的有效性;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1、復習課課型選擇的有效性。不同的復習目標,要求選擇不同的復習課課型。

2.教學目標的有效性性:我們的目的就是在復習課、講評課中,讓學生掌握相關的重要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整體素質。3.教學內容的有效性:包括:教學內容選擇的有效性;教學內容整合的有效性;教學內容呈現的有效性三個板塊。教學內容要突出知識重點、教學內容要突出考試目標和考試要求、教學內容要突出提高學生的能力。所以,教學內容的針對性體現在:教學內容的有用性、教學內容的直觀性、教學內容的條理性、教學內容的導向性。4.教學方式的有效性:復習課、講評課中,教師在呈現教學內容時要重視學生的參與,用好學生資源、要重視教師教學的導向性、要重視學生的實操性——學生在課堂中有直接解題的環(huán)節(jié)。5.教學評價的有效性:開展課題研究,把是否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是否形成課程成果,作為課題研究有效性的重要標準。課題研究的任務分解:根據課題組的組成,我們圍繞上述研究內容,按照五個文科類學科,將研究課題分解為5個子課題:①《新課程下初高三畢業(yè)班語文復習課、講評課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②《新課程下初高三畢業(yè)班英語復習課、講評課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③《新課程下初高三畢業(yè)班政治復習課、講評課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④《新課程下初高三畢業(yè)班歷史復習課、講評課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⑤《新課程下初高三畢業(yè)班地理復習課、講評課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3、對課題實施步驟設計和保障條件的論證(一)課題實施步驟設計: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07年10月-2007年11月)1、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學習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鄭司長的開題報告,填寫子課題申報表,并進行組織分工,責任到人;2、查閱文獻資料,了解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狀況與研究動態(tài);3、召集課題參與人學習、研討新課程理論以及與本課題有關的理論,確立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路線,劃分研究階段,選擇研究方法4、進行初高三畢業(yè)班教學現狀的調查第二階段:研究階段(2007年12月-20010年9月)1、初高三畢業(yè)班復習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現狀調查;2、聽評課跟蹤指導;3、圍繞課題研究,撰寫相關的教學設計、教學論文、教學心得與反思;4、課題組成員積累、整理與課題有關的素材、研究資料;5、相關科組整合資料、形成子課題的研究報告;6、教導處統籌、整合相關科組的資料,最后形成結題報告的初稿;第三階段:結題階段(2010年10月)1、撰寫課題結題報告;2、搜集研究成果(教學設計、教學個案、教學反思集);3、編寫成果集;4、在教學實踐中推廣經驗成果。(二)課題實施的保障條件:1、學校領導高度重視

我校是省一級學校,有著優(yōu)良的科研傳統,科研意識濃厚。校長室、教導處始終堅持科研興校、科研強校的辦學理念,堅持以課題驅動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以課題為紐帶,積極構建教師自主發(fā)展自主探究的校本教研制度,實現有效教學的目標,提升學校的核心發(fā)展力。因此,學校在政策上、資金上會給予充分的支持、以確保課題工作的順利開展。2、學校有著一流的教學設備設施

我校在

2001-2002年斥巨資構建了校園局域網,學校多媒體教學平臺,為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3、本課題得到了廣州市教研室、番禺區(qū)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區(qū)教研室還為我們課題組搭建交流學習的機會,并在資源庫中提供課題成果展示的平臺。3、課題組有著一支精干、高素質的科研骨干本課題由廣州市番禺區(qū)市橋第二中學教導處牽頭,有六個教研組參與,其中有廣州市教研中心組成員,有番禺區(qū)教研室特約教研員,也有許多在課題研究方面已經取得豐碩成果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同時,課題組的成員都有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合作的良好品質。我們相信,我們一定能順利地完成我們的課題研究,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4、我校是一所省一級完全中學,有10個高三畢業(yè)班,4個初三(九年級)畢業(yè)班,研究對象充實。

三、預期研究成果

成1、形成系列教學成果:教學課例實錄(錄像)、畢業(yè)班復習教學的教學設計、系列教學論文、課堂教學調查報告、教學反思集等等。在實踐中,我們要求教師善于積累科研成果,實現資源共享。2、形成初高中各學科復習課、講[評課的教學大有效策略和教學模式,提高廣大教師的教學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四、最終研究成果最終成果課題研究實驗報告和教學論文、教學個案反思集

1、形成研究成果集,編輯成冊;2、在全校范圍內展示成果、推廣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形成我校行之有效的畢業(yè)班有效復習教學模式;3、上交廣州市番禺區(qū)學科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供教學同仁們參考五、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意見單位負責人簽署意見、簽名;單位蓋章

單位科研管理部門公章

章年

單位負責人簽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