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19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備戰(zhàn)2021年中考歷史大盤點之講練課件_第1頁
課件19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備戰(zhàn)2021年中考歷史大盤點之講練課件_第2頁
課件19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備戰(zhàn)2021年中考歷史大盤點之講練課件_第3頁
課件19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備戰(zhàn)2021年中考歷史大盤點之講練課件_第4頁
課件19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備戰(zhàn)2021年中考歷史大盤點之講練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物理部編人教版版歷史(初中)模塊三中國現代史主題19國防建設與祖國統一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領跑中考——備戰(zhàn)2021年中考歷史大盤點)2021年中考復習必備課件1整體感知主題05:國防建設與祖國統一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了解和掌握我國的國防建設情況?!蛄私猹毩⒆灾鞯暮推酵饨徽咭约?0年代我國外交的兩大貢獻?!蛘莆罩袊诼摵蠂戏嗬靡曰謴偷脑颉⒁饬x和中美關系的變化、中日建交的史實以及新時代中國的全方位外交。◎了解并掌握“兩彈一星”及我國在航空航天方面的主要成就;并掌握鄧稼先、錢學森、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的事跡?!蛑馈半p百”方針和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概況。◎了解改革開放前后,中國人民在社會生活方面發(fā)生的變化和中國在交通、通訊方面的進步。

復習目標2主題05:國防建設與祖國統一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

鞏固的國防和強大的軍隊,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yè)取得了巨大成就,筑起了保衛(wèi)祖國的鋼鐵長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揭開了中國對外關系的新篇章。面對紛繁變幻的國際局勢,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開展外交工作,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為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國家重視科學技術研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許多研究成果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文化事業(yè)也不斷發(fā)展,呈現出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隨著經濟建設的發(fā)展,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衣、食、住、行、用等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變遷,見證了時代的進步。3單元概述主題05:國防建設與祖國統一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階段特征: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國防建設和外交成就方面均取得重大成就。1953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5萬隆會議求同存異1971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2尼克松訪華中日建交21世紀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1979中美建交4時空線索195619641967197019731986提出“雙百”方針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發(fā)射成功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袁隆平培育秈型雜交水稻成功《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時空線索4199920032008201120122015神州五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翟志剛完成出艙任務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世界人口達70億神州一號無人飛船試驗成功時空線索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yè)取得巨大成就,筑起保衛(wèi)祖國的鋼鐵長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揭開了中國對外關系的新篇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國家重視科學技術研究,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衣、食、住、行等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變遷,見證了時代的進步。政治方面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當家作主,積極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經濟方面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消費水平和消費質量明顯提高,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思想文化方面毛澤東提出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5階段特征考點1國防與軍隊建設人民陸軍新中國成立后,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我國陸軍發(fā)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裝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種的現代化部隊人民海軍(1)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我國第一支海軍——華東軍區(qū)海軍建立。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部正式成立。后又相繼建立了北海、東海、南海三個艦隊(2)1970年,研制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1971年,我國自行研制的導彈驅逐艦完成了多次科學試驗和對外出訪任務(3)20世紀90年代后,我國海軍現代化程度明顯提高。目前海軍已由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zhàn)隊等多兵種組成,活動范圍逐步擴大(4)2012年9月,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5)2018年,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完成首次出海試驗任務。作用:保衛(wèi)我國領海主權,維護祖國海洋權益和祖國統一考點1國防與軍隊建設人民空軍(1)1949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正式成立。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官兵在朝鮮戰(zhàn)場擊落敵機300多架,取得了輝煌戰(zhàn)績(2)1956年,我國仿制成功殲-5型殲擊機,后來又制造各種型號的殲擊機、轟炸機和強擊機(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自行研制和引進一批新型飛機,空軍的現代化建設有了新的飛躍導彈部隊的發(fā)展(1)1966年中國組建的第二炮兵部隊,是中國戰(zhàn)略威懾的核心力量,主要負責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擊和常規(guī)導彈精確打擊任務。裝備了東風系列導彈和長劍巡航導彈等(2)2015年,第二炮兵部隊更名為火箭軍新時代強軍之路(1)2014年,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福建古田召開,強調軍隊政治工作要為新形勢下強軍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2)201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五大戰(zhàn)區(qū),構成軍隊聯合作戰(zhàn)體系;中國人民解放軍調整組建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zhàn)略支援部隊五大軍種;國防和軍隊改革形成軍委總管、戰(zhàn)區(qū)主戰(zhàn)、軍隊主建的新格局認識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guī)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即是綜合國力不斷提高的表現,也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筑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鋼鐵長城

中國工農革命軍抗日戰(zhàn)爭中國人民解放軍抗美援朝中國工農紅軍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八路軍、新四軍解放戰(zhàn)爭中國人民志愿軍軍隊名稱相關事件時期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抗美援朝時期人民軍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經艱難曲折,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立下不朽功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筑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鋼鐵長城知識拓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名稱演變“船”見證中國近現代歷史的變遷知識拓展易錯易混

1.1949年4月23日,建國前夕,中國人民海軍成立;第一支海軍部隊是華東軍區(qū)海軍。2.1949年11月11日,建國后,中國人民空軍成立。3.1966年,第二炮兵部隊成立;2015年,更名為火箭軍。

4.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科技強軍戰(zhàn)略確立??萍紡娷娛菄垃F代化的必由之路。易錯易混考點2、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考點2--1、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背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美國等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采取敵視態(tài)度,實行外交孤立政策,并對中國實行封鎖和禁運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即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最初包括“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三條方針初步運用在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年里,就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意義為我國恢復經濟建設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對打破帝國主義國家孤立封鎖中國的政策,具有重要意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fā)展過程內容影響(1)提出-1953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2)推廣-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和緬甸,分別與兩國總理發(fā)表聯合聲明,雙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中印、中緬兩國關系的基本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1)國內:是我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完整體現,為中國打開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礎,標志著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2)國際: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考點2--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同—①都曾遭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侵略和壓迫②都是為維護和促進民族獨立和世界和平③都是發(fā)展民族經濟和文化異—①社會制度不同②建設道路不同(意識形態(tài)不同)提出萬隆會議背景時間地點特點概況影響“萬隆精神”反對殖民主義,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反對侵略戰(zhàn)爭,保衛(wèi)世界和平,促進亞非各國友好合作的精神。(1)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初期,亞非民族解放運動發(fā)展,新興民族獨立國家興起。但仍面臨著種族歧視和殖民統治的嚴重威脅。(2)美蘇之間加劇的冷戰(zhàn)局勢,嚴重威脅著亞非國家的獨立與安全1955年印度尼西亞的萬隆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針對帝國主義破壞萬隆會議的陰謀和各國間的矛盾、分歧,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擴大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求同存異”方針考點2--3、“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

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時間背景原因概況意義1971年10月25日(1)中國是聯合國創(chuàng)始會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美國等國家的操縱下,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長期由蔣介石集團占據(1)根本原因: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2)客觀原因: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霸主地位削弱;大批發(fā)展中國家加入聯合國,發(fā)展中國家對中國的支持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以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并把國民黨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1)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發(fā)揮了重要作用(2)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使聯合國具有了普遍性和權威性考點3、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全方位外交考點3--1.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背景概況影響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中蘇關系惡化,中國面臨蘇聯的威脅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的失?。幻捞K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初步接觸1971年,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問中國?!靶∏蜣D動大球”的“乒乓外交”打開了中美之間友好往來的閘門走向正常化三大步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同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正式簽署并發(fā)表《聯合公報》,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國:改善了中國的國際環(huán)境,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美國:改善了美國在美蘇爭霸中的不利局面世界:對亞太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有重大意義考點3--2.

中美建交原因中美關系緩和的原因美國方面:1.美國遏制中國政策的失敗。2.美蘇爭霸中,美國居于守勢。3.美國認識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性。中國方面:1.中蘇關系惡化,中國需要應對來自蘇聯的嚴重威脅2.緩和中美關系,有利于解決臺灣問題。國家利益重點突破時期關系概況19C中期-20C40S1941-19451946-19491949-19721972-19791979至今侵略中國1856-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為幫兇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九國公約》聯合抗日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扶蔣反共支持蔣介石發(fā)動內戰(zhàn)孤立、封鎖、威脅、對抗拒絕承認新中國并采取軍事威脅、外交孤立、經濟封鎖;1950年發(fā)動朝鮮戰(zhàn)爭,威脅中國安全,并阻撓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走向正?;⒔ń?972-尼克松訪華《聯合公報》-走向正?;?979-《建交公報》-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沖突與交往并存友好和平交往是主流,但在臺灣問題、人權問題、經濟貿易及地區(qū)沖突等問題存在嚴重分歧中美關系的演變知識拓展中日建交時間原因史實影響1972年(1)根本原因:中國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2)推動因素: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和中美關系的改善;中國努力開拓外交新局面,改善我國的國際環(huán)境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1)許多國家紛紛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出現了與中國建交的熱潮(2)中日建交的實現,揭開了中日關系史上的新篇章,為兩國發(fā)展各個領域的友好合作開辟了廣闊的道路,有利于促進亞洲的和平與發(fā)展考點3--3.

中日建交時期關系概況隋唐明朝清朝抗戰(zhàn)時期新中國成立初期20世紀70年代20C70S至今國家經濟實力和利益①不同社會制度、意識形態(tài)的國家,可以求同存異,加強合作,互利共贏。②中美、中日關系正常發(fā)展,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決定因素啟示和平交流遣唐使;鑒真東渡;大化改新沖突戚繼光抗倭侵略1894-1895甲午中日戰(zhàn)爭;1900-1901-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侵略1931-1945-日軍侵華戰(zhàn)爭敵對追隨美國,敵視中國正?;?972-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建交沖突與交往并存和平友好交往是主流,但在日本參拜靖國神社、篡改教科書及釣魚島等問題存在嚴重矛盾中日關系的演變知識拓展全方位外交外交政策總體布局外交策略外交成就影響①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根本不原因)②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③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世界發(fā)展的總趨勢

我國外交事業(yè)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繼續(xù)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①注重改善和發(fā)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注重加強同發(fā)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合作②積極發(fā)展全球伙伴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③積極拓展多邊外交,廣泛參與多邊經濟、社會領域的活動①中國已與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建交,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工作②中國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信峰會等重要國際會議,加強國際合作。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堅定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考點3--4.

全方位外交

背景成就影響(1)APEC:1991年加入;2001年在上海舉辦(2)1997年香港回歸、1999年澳門回歸(3)2001年加入WTO(4)2008年,舉辦北京奧運會(5)2010年上海舉辦世博會(6)

2015年亞洲基礎設施

投資銀行正式成立(7)2016年中國舉辦G20

杭州峰會(8)2017年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國內:改革開放;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國際: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區(qū)域化趨勢加強;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時代主題。中國:提高國際地位,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世界: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推動了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新時期的外交重點突破我國外交事業(yè)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對比新舊中國的的外交,你有何啟示?知識拓展原因:1、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2、我國積極靈活的外交政策。3、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啟示:弱國無外交;只有增強綜合國力,才能提高國際地位,要大力發(fā)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含義發(fā)展成就核彈導彈人造地球衛(wèi)星指核彈(原子彈與氫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wèi)星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66年,我國第一次成功進行了發(fā)射導彈核武器的實驗1970年,我國用長征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fā)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國家考點4、“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技術雜交水稻青蒿素考點4--1.

“兩彈一星”人物意義精神(1)鄧稼先: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重要奠基者,被譽為“兩彈元勛”(2)錢學森:參與組織領導了中國運載火箭、導彈、衛(wèi)星的研制和試驗工作,為中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巨大貢獻①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的志氣,振奮了中華民族的精神。②它打破了當時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攀登考點4--1.

“兩彈一星”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東方紅一號-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鄧稼先錢學森看圖學史發(fā)展歷程認識楊利偉-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翟志剛-實現太空行走(1)20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2)1999年,神舟一號無人飛船成功完成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飛行試驗,開啟了我國的飛天之旅(3)2003年,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4)2008年,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完成出艙任務,實現了太空行走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和整體科技水平的提高考點4-2

載人航天技術概況推廣影響“雜交水稻之父”獲得2001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世紀70年代,農業(yè)科學家袁隆平首次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20世紀90年代,聯合國糧農組織將推廣雜交水稻列為解決發(fā)展中國家糧食短缺問題的戰(zhàn)略措施(1)為解決我國人口大國的吃飯問題和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2)對解決世界性饑餓問題作出重要貢獻考點4-3、

科學技術-雜交水稻概況意義(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現代生產力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2)科技進步能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3)科技進步改變了各國的經濟結構,并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1)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藥學家屠呦呦領導科研團隊,發(fā)現了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2)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開創(chuàng)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認可和大力推廣,使全球數億人受益,對人類生命健康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考點4-4

科學技術-青蒿素知識拓展(1)加強了國防力量,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為維護我國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貢獻。(2)推動了我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3)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4)增強了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信心。(1)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取得的成就為科技發(fā)展奠定了物質基礎。(2)黨中央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3)廣大科研工作者的刻苦鉆研。(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機遇。(5)相對穩(wěn)定的國內、國際環(huán)境。1.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意義。2.我國航天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時間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后原因衣食

行娛樂經濟發(fā)展水平低,物資匱乏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思想觀念的解放買衣服憑布票,數量有限,色彩和樣式單調衣著豐富多彩,服飾成為顯示風度、展示個性的方式飲食結構比較單一,有些農村甚至沒有解決最基本溫飽問題不但能“吃飽”,還要“吃好”,講究營養(yǎng)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等科學衛(wèi)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住房比較擁擠,室內設施也很簡單人均住房面積擴大,室內裝修和居住環(huán)境也有了明顯改善步行、自行車、火車等地鐵、出租車、私家車、火車、飛機、輪船等休閑娛樂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們開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種休閑生活,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基本無考點5、

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交通建設概況鐵路公路航運城市交通影響截止2010年底,中國的鐵路運營里程居世界第二全國建立起比較密集的公路網,我國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國內、國際航線眾多,中國已成為世界民航大國城市道路建設、軌道交通發(fā)展迅速形成綜合交通運輸網,隨著交通設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變了人們的出行和運輸方式考點5

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通信發(fā)展概況電信互聯網影響(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逐漸形成全國電信網絡(2)我國的電信網絡規(guī)模和用戶數均居全球第一,發(fā)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網民規(guī)模不斷擴大,互聯網普及率越來越高通信事業(yè)的發(fā)展和通信方式的變遷,使信息的傳遞變得快捷和簡便,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键c5

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原因啟示堅持改革開放,促進我國經濟不斷發(fā)展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歷史機遇,堅持科教興國戰(zhàn)略堅持共產黨的領導黨和政府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重視民生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們應重視科技創(chuàng)新時代在變化,我們要抓住歷史機遇,迎接歷史挑戰(zhàn),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考點5--2、

建國以來我國社會生活變遷的原因及啟示糧票、布票等票證的產生與停用分別說明了什么?(1)糧票和布票等票證的產生說明在計劃經濟時代,經濟發(fā)展水平低下,糧食、布匹等物資短缺,不得不按計劃限量供給。(2)糧票和布票等票證停用說明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發(fā)展迅速,商品供應充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種票證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被國家逐步取消,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收藏家的愛物。知識拓展2.中國特色的創(chuàng)舉知識拓展

3.港澳問題涉及外國侵略,必須恢復行使主權;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zhàn)的遺留問題,屬于中國的內政問題,不容別國干涉。

4.黨和政府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所堅持的基本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5.海峽兩岸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也是“九二共識”的核心與實質)。易錯易混易錯易混史料學史方法解讀家國情懷史料學史實戰(zhàn)演練材料1

中國人民軍隊雖是歷經戰(zhàn)火洗禮,保有優(yōu)良革命傳統的軍隊,但世界范圍內的新軍事革命已發(fā)生深刻變化,……中國軍隊聯合作戰(zhàn)指揮體制不夠健全、力量結構不夠合理、政策制度改革相對滯后等問題愈來愈顯突出。尤其是近年來,有的西方大國挑撥使絆,南海小國頻頻挑釁。人民熱切期盼我國軍隊能夠履行保家衛(wèi)國的使命,揚我中華國威。設問:根據材料概括我國國防建設和軍隊改革的背景。答案::背景:中國軍隊聯合作戰(zhàn)指揮體制不夠健全、力量結構不夠合理、政策制度改革相對滯后;個別西方大國的挑撥;南海問題;人民的熱切期盼。家國情懷【文獻類】實戰(zhàn)演練材料2

直到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以后,才開始有一些有限的貿易關系。1972年,中美貿易額只有9200萬美元,但1978年猛增至11.89億美元,1981年達到54.78億美元,1986年增至80億美元,1988年135億美元,接近于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0%?!熘屑s《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設問:根據材料概括中美貿易發(fā)展的特點。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產生這一特點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特點:不斷快速增長。原因: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史料學史實戰(zhàn)演練材料3:材料4:20世紀80年代以前,自行車、縫紉機、手表、收音機等傳統的“四大件”是城鄉(xiāng)家庭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電、洗衣機、電冰箱、錄音機等新的“四大件”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如今,家用電腦、汽車、住房等成為新的消費熱點。設問: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們的物質生活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側重歷史解釋)

答案:由物資緊缺、憑票限購到物資豐富、鼓勵消費;生活水平提高,追求質量或物質生活的科技含量增加。

家國情懷實戰(zhàn)演練材料5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個雜交水稻“南優(yōu)2號”,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級雜交水稻”。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增產糧食40億噸,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4000多億元。袁隆平曾針對全球性糧食危機問題,這樣說過:“中國完全能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中國還要幫助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設問:據材料五,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我們物質生活發(fā)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原因?科技創(chuàng)新與經濟發(fā)展密切相關,請舉一例并加以說明(側重歷史解釋)答案:科技改變生活;改革開放。例:互聯網的普及。說明:網購巨大的成交量,拉動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194919531955196619711972197419792012.9201520162017國防建設海軍空軍成立外交成就第二炮兵部隊組建第一艘核潛艇裝備我國海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艦”交接入列第二炮兵部隊更名為火箭軍成立五大戰(zhàn)區(qū)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求同存異”方針提出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中日建交中美建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聯合國決議主題05小結6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196419661967197020世紀70年代初20世紀70年代199920032008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fā)射屠呦呦帶領團隊發(fā)現青蒿素秈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神舟一號無人飛船成功發(fā)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翟志剛完成太空行走經濟快速發(fā)展經濟發(fā)展水平低下主題05小結62.(2020年福建)1955年,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創(chuàng)造了在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之間和平解決爭端的范例。這直接推動了()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B.中國同亞非國家的廣泛交往C.中國同歐洲國家關系的改善D.中美兩國外交關系的建立1.(2019廈門質檢)結束中美兩國長達三十年(1949-1979)的不正常狀態(tài),對亞洲和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貢獻的事件是()A.發(fā)表《聯合國家宣言》B.尼克松訪華C.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D.中美建交BB7直通中考3.有人說:“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中國正在沉睡;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中國正在掙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時,中國開始奮起!”1964年,我國取得的科技成就是4.孔子曾提出過“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沖突”,運用這種思想處理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間的關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A.中蘇建立外交關系B.中美建立外交關系C.美蘇爭霸局面的出現D.萬隆會議的圓滿成功AD7直通中考6.(2020四川自貢)史料是歷史學習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當事人、親歷者直接記錄或留下的資料和遺物、遺跡等。如果我們要研究鄧稼先為兩彈研制作出的貢獻,以下可作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A.電影作品《鄧稼先》B.鄧稼先遺留手稿和日記C.《中外科學家故事一一鄧稼先》D.某同學課堂筆記提綱5.

(2019·安徽)1979年,占中國人口80%以上的農民群體人均存款不足10

元。2009年,中國人均存款超萬元。從1979年到2009年,中國GDP增長了近100倍,人民幣總量增加了700多倍。這些變化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國有企業(yè)改革

B.農村經濟體制改革C.實行改革開放

D.大量引進外來資金CB7直通中考8.(2019年湖南郴州)他的研究被國際水稻研究所長斯瓦米納森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聯合國糧農組織曾授予他“世界糧食安全保障獎”?!八笔牵ǎ〢.袁隆平B.鄧稼先C.錢學森D.黃伯云7.

(2019年山西)同學們開展了社會實踐調查,下面是他們擬定的實踐調查項目。易此判斷,他們要撰寫的調查報告關注點是()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工業(yè)廢棄物再利用情況+山西新華印業(yè)有限公司紙張回收情況●山內紡織印來人感水處理情況◆太原事綠化面積增長情況

◆太原市汽車星氣排放和PM2.5監(jiān)測情況A.土地利用

B.環(huán)境治理C.能源開發(fā)

D.工業(yè)發(fā)展BA7直通中考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翱萍紡妵?/p>

“科技強軍”“科教興國”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些都說明了科技在經濟和國防等領域的重要地位。請圍繞“科技強國興軍”這一主題完成下面探究任務。探究一(列表歸納——梳理科技成就)(1)新中國成立后,科技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請結合所學知識協助第一小組的同學完成下面的表格。領域主要成就原子能1964年,第一顆_____________爆炸成功;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航天技術1970年,第一顆___________________發(fā)射成功;2008年神舟七號航天員___________實現了太空行走;嫦娥一號等原子彈人造地球衛(wèi)星翟志剛7直通中考

國防建設——「武器裝備」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時用驢子拉著大炮的炮兵,當時解放軍的武器裝備主要來自作戰(zhàn)時的繳獲所得和外部援助,裝備型號十分復雜,號稱萬國武器博覽會。2009年10月1日國慶閱兵中的導彈方隊包括地地常規(guī)導彈、地地中遠程導彈、地空導彈、岸艦導彈、反艦導彈、洲際導彈等。可以打擊地面、空中、海上目標。

探究二(解讀材料探究國防建設)(2)第二小組的同學圍繞“國防建設”進行了下列研究性學習,請你參與完成。①2009年國慶閱兵與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相比,我國的武器裝備發(fā)生了哪些變化?1、武器裝備現代化水平大大提高;2、武器裝備種類日益增多;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