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答準不姓答準不姓線 密題…B.讀書為主…2、請首先按要求在試卷的指定位置填寫您的姓名、準考證號等信息。3、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線內答題,否則不予評分。1、《大學》是儒家學者論述大學的一篇文章,它提出大學的終極目標是()A.“明明德”B.“止于至善”C.“化民成俗”D.“明人倫”2、相對于其它類型的教學研究,教育行動研究重視教師的參與,強調()A.與理論的分離B.實踐問題的解決C.教師的獨立研究D.研究結論的遷移3、心理學研究發(fā)現,在一段主題思想不明確的短文之前加上主題標題與未加相比,被試感到加上標題的材料更易于理解且記憶效果好。最適宜解釋這一現象的理論是()A.同化論B.生成論C.聯想輪D.圖式理論4、朱熹把教育分為“小學”和“大學”兩個階段,其中“小學”以()A.識字為主C.學事為主D.窮理為主5、《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國古代較為流行的蒙學教材。這類教材在編寫上除了文字簡練、通俗易懂外,還有一個重要特點是()A.聯系兒童生活B.采用韻語形式C.圖文并茂D.內容生動有趣6、在概念學習中,引發(fā)認知沖突及其解決的過程實質是為了實現()A.概念轉變B.概念形成C.概念同化D.概念整合7、夸美紐斯提出并系統(tǒng)論述了班級授課制,而班級授課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教育家()A.蘇格拉底B.柏拉圖C.昆體良D.西塞羅8、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抗日民主根據地的社會教育以成人教育為重心,其最廣泛、最普遍的教育形式是()A.工讀校B.半日校C.列寧學校D.冬學…….109、下列傳統(tǒng)蒙學教材中,重在培養(yǎng)兒童道德行為習慣的是()10、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漸進,主要依據的是兒童身心發(fā)展的()A.差異性和階段性BB.差異性和順序性C.不均衡性和差異性D.階段性和順序性11、下列選項中,屬于清末新政時期教育變革的重要舉措是()A.頒布壬子癸丑學制B.確立男女同校制度C.設立學部DD.創(chuàng)設京師大學堂12、對人力資本理論提出質疑,認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用來區(qū)別不同人的能力的手段段,這種觀點屬于()AA.沖突論B.文憑理論C.結構功能論D.勞動力市場理論13、在教育實驗中,研究者試圖控制師生的“實驗情結”,對實驗結果的消極影響,應采取的措施是()A.雙盲控制B.納入處理CC.重復驗證D.隨機取樣14、下列相關系數值中,表明兩個變量相關程度最高的數值是()C.0DD.5015、下列現象中。可以說明教育對社會發(fā)展起促進作用的是()A.班級授課制為普及義務教育提供了便利B.普及義務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機器大生產對勞動力的要求C.僵化的制度化教育導致社會拒絕學校畢業(yè)生D.學生發(fā)展指導制度促進了學生學業(yè)、生涯、個性及社會性的發(fā)展16、《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指出,在普通高中深入推出課程改革,積極開展研究生學習、社區(qū)服務和社會實踐,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建立學生發(fā)展指導制度。采取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普通高中教育多樣化B.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CC.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D.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17、中國近現代教育政府通令國民學校廢止文言文教材,代之以現代語體文是在()A.清末新政時期B.南京臨時政府時期C.北洋政府時期DD.國民政府時期18、涂爾干說:“教育是成年一代對社會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輕一代所實施的影響。其目的在于,使兒童的身體、智力和道德狀況都得到激勵與發(fā)展,以適應整個政治社會在總體上對兒童的要求,并適應兒童將來所處的特定環(huán)境的要求?!边@種論斷正確地指出了()A.教育具有社會性B.教育是社會復制的工具C.教育要促進人的個性化D.兒童對成人施加的影響不是教育19、17至18世紀,英國初等學校的教育對象主要是()A.對書中的觀點要敬畏B.保持讀書場所安靜、肅穆的氣氛C.精神專一,注意力集中D.讀書時保持恭敬的姿態(tài)和表情24、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時期,具有較強群眾性和普及性特點的教育是()A.貧民子弟BB.貴族子弟CC.新興資產階級子弟A.人文主義教育BB.新教教育C.天主教教育D.中產階級子弟D.耶穌會教育20、發(fā)生在教案過程之中,旨在發(fā)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幫助教師調整和改進教案的評價25、麥克菲爾的體諒模式中所使用的人際或社會問題情境教材是()是()A.《學會關心》A.初始性評價B.《生命論》B.診斷性評價C.《中學道德教育》C.終結性評價D.《社會與道德教育》D.形成性評價26、漢代實施察舉制度,貫徹儒家“量才而授官,錄德而定位”的用人思想,其所謂“材”是21、陶行知創(chuàng)立“小先生制”的主要目的在于()指()A.解決普及教育額師資問題A.經述之才B.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B.吏治之才C.發(fā)揮優(yōu)秀學生的幫扶作用C.辭章之才D.盡早完成兒童的社會化D.貨殖之才22、顏元特別強調學校應該培養(yǎng)()27、為避免灌輸與說教而大量使用道德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角色認取(roletaking)和主動思考A.“實才實德之士”的德育模式,除道德模式外,還有()B.“讀書明理之人”A.體諒模式C.“博學篤行之士”B.價值澄清模式D.“明體達用之才”23、“朱子讀書法”中有“居敬持志”一條,其中“居敬”的確切涵義是()C.社會學習模式D.集體教學模式28、為了解在校生對學校廣播節(jié)目節(jié)目的評價,某高校學生會從1200名學生合住的200間宿舍中隨機抽取15間,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這樣的抽樣方法是()A.簡單隨機抽樣B.系統(tǒng)隨機抽樣C.分層隨機抽樣DD.整群隨機抽樣29、陶行知為了改變農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鄉(xiāng)村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倡的教育模式是()AA.學友制B.小先生制C.學徒制D.實習制30、根據過度學習原則,如果一個學生經過4次復述剛好可記住某個英語單詞,那么他學習該詞最適宜的復述次數應該是()31、科爾伯格主張用“道德兩難法”來促進學生的()A.道德認知發(fā)展B.道德情感發(fā)展C.道德意志發(fā)展D.道德品格發(fā)展32、書院教學的基本精神是()A.分齋教學CC.注重考試D.藏書讀書33、明代在城鄉(xiāng)泛設立了一種對兒童進行教育的機構,它在招生擇師,學習內容和教學活動等方面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制度,這種教育機構是()A.書館B.精舍C.社學D.私塾34、在研究“二戰(zhàn)”期間在華猶太人的教育狀況時,研究生只查閱了上海檔案館。指導教師讓該生繼續(xù)到哈爾濱檔案館查閱資料。這個研究生在檢索文獻的過程中違反了()A.全面性B.準確性C.勤于積累D.善于思索35、在職業(yè)選擇的問題上,法國教育家盧梭反對的是()A.選擇適合兒童稟賦的職業(yè)BB.選擇對社會有用的職業(yè)C.選擇為法國政府服務的職業(yè)DD.選擇有教育意義的職業(yè)36、當兒童改正了不認真做作業(yè)的行為后,家長取消了不準看動畫片的禁令。這種做法屬于()A.正強化B.負強化C.正懲罰DD.負懲罰37、下列研究假設中,不符合研究假設表述規(guī)范的選項是()A.灌輸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BB.集中識字和分等識字的教學效果則是差異C.人均受教育年限越大,人生出生率越低D.教師職業(yè)道德與教師工齡和工作壓力正相關38、不是教育了一切人,才可以改造社會,二是改造了社會才可以有好的教育,這一主張出自A.倡導工學主義的知識分子B.倡導國家主義的知識分子C.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D.具有平民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39、在教育文獻檢索中,題錄、書目、索引、提要等屬于文獻等級中的()B.一級文獻C.二級文獻D.三級文獻40、“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本質論的基本觀點之一,其主要含義是()A.教育是未來生活的預備,而不是兒童生活的過程B.教育不是未來生活的預備,而是兒童生活的過程C.教育是學校的生活,而不是兒童的生活D.教育不是學校的生活,而是兒童的生活41、教師在長期壓力的體驗下,會出現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tài),消極應對工作。這種問題屬于()A.職業(yè)倦怠B.職業(yè)迷茫C.職業(yè)逃避D.職業(yè)道德失范42、教育測驗運動和實驗教育學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體現了()A.人本主義取向B.科學主義取向C.解釋主義取向D.歷史主義取向43、下列不屬于遷移的是()A.吃一塹,長一智B.近墨者黑C.因噎廢食D.溫故知新44、上題中可可媽媽的記錄方法是描述記錄法中的()B.軼事記錄法C.連續(xù)記錄法D.行為核定法45、下列選項中符合陳鶴琴“活教育”課程思想的是()A.直接的知識要優(yōu)于書本知識,故書本知識應予以摒棄B.打破學科組織體系,采取活動中心和活動單元的形式C.兒童經驗雖然是重要的,但學科課程體系也不可破壞D.打破知識的學科界限,按照兒童的興趣組織課程內容1、當學生學習失敗時,教師只需要引導他做努力歸因就能激發(fā)其進一步學習的動力。2、場獨立型學習風格優(yōu)于場依存型學習風格。3、教育受制于社會,因此教育的目的、內容、方法取決于社會的現實要求。1、簡述操作技能學習的高原現象及產生的主要原因。2、簡述課程的邏輯組織與心理組織的含義及其相互關系。3、分析美國進步教育運動衰落的原因。4、簡述德育、智育、體育的相互聯系。5、簡述教育實驗內在效度與外在效度的含義,并舉出兩種影響實驗效度的心理效應。1、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路易斯是一個性格文靜的初三學生。他有好幾門課程的成績不及格?,F在,他有時來校,有時不來校。他有幾個哥哥姐姐都沒有讀完中學,父母也沒有中學畢業(yè)。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戴莎找路易斯談話,問他為什么不來上學。他說,自己在四年級時學習便碰到了麻煩,感覺很無助。他覺得自己很“蠢”,而且越認為自己笨,付出的努力也就越少,因為反正付出了努力也沒有作用。由于不努力,成績落后得更厲害,這使得老師也認為他很笨,對他要求很低甚至不作要求,把他.安置在“差”生班里。路易斯感覺難受,干脆就不來學校了。而學校除了把這些事情告訴他父母之外,什么也沒做。父母之外,什么也沒做。戴莎老師問他:如果輟學了你會做什么?路易斯說:輟學的哥哥姐姐都找到了工作,一個做招待,一個在建筑工地做工。他們既有錢花,在工作中也沒有人會因為他們沒完成學業(yè)而刁難他們。自己也想去打工,有錢后就可以四處游玩??磥?,以前總認為輟學可能會帶來許多麻煩的說法都是謊話,學校無法幫助自己得到想要的東西,只是浪費時間。在仔細傾聽了路易斯的看法后,戴莎老師告訴他:“我覺得你很聰明,而且實際上你非常了解自己和其他人。但我提醒你,政府法律不允許你現在輟學?!贝魃蠋熯€告訴他,學校有一些專門的計算機程序和輔導老師旨在幫助學生趕上學業(yè)。戴莎老師找來了一些曾經接受過這種幫助,現在發(fā)展很不錯的學生和他交流,并告訴他,可以選修一些職業(yè)技能課程,參加職業(yè)培訓、實習等。這樣一來,在完成學業(yè)后,比起那些沒有經過培訓的人,就可以擁有更多的機會、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然而,要想獲得這些,必須現在回學校。戴莎老師還告訴他:“我們只關心下星期,你的目標是下周每天都要來上學,接下來的幾周以后再說。”路易斯認為這有點困難,自己可能堅持不了一周。戴莎老師說:“我們一天天來,我們做一個日程表,每來一天學校就在上面做個標記?!?1).閱讀第二自然段,指出路易斯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并根據社會認知學習論的互動觀,分析這種水平與他在校經歷之間的關系。(2).閱讀第三、四自然段,分析“榜樣”對其輟學的影響。實現對學習與行為的自我調節(jié)對學習與行為的自我調節(jié)。(1)蔡元培所說的“教育者非以要吾人教育兒童,而吾人受教于兒童之謂也”反映了什么(2)試從學校制度、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三個方面說明蔡元培所說的教育在20世紀20年3、某研究者擬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兩種方法對大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意向進行調查。參考答案1、B考查的是大學中的三綱領。、B4、CA7、C它是利用冬季農閑的時候開辦的,故本題選D。9、C教育要適應兒童身心發(fā)展的順序性,遵循量力性原則,循序漸進地促進兒童身心的發(fā)展;教育要適應兒童身心發(fā)展的階段性,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在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上應有所不篩選假設理論,又稱文憑理論,它承認教育與工資的正相關,指出這種正相關是通過篩選作用而實現的。但認為教育只反映了個人的能力,并沒有增加個人的能力。故本題選B。13、A雙盲法能夠控制霍桑效應(心理效應)。本題選D。相關系數用來描述兩個變量相互之間變化方向及密切程度的數字特征量稱為相關A是教育方式,方法本身對教育的影響,而非教育對社會的影響,因此,選項為B。20、D21、A22、A精神精神專注?!俺种尽奔从袌远ㄖ鞠?,用頑強的毅力堅持下去。答案選C項。24、B25、A26、C27、A28、A29、BB于31、A科爾伯格主張發(fā)展道德認知(道德判斷)。2、B33、C只有社學和私塾針對兒童,社學是國家建立,私塾屬于私立。、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文獻資料的檢索。首先,檢索要全面,即全面性,不僅要廣泛查閱自己特定范圍內的國內外有關研究成果,而且要把視野放寬,廣泛瀏覽特定范圍以外的有關研究成果,以便及時掌握最新的研究資料和動向。特別是要著力搜集第一手資料,以保證研究的客觀全面。其次,檢索要認真細致,即準確性。通過細讀,掌握若干年來所研究的領域內討論過哪些問題,有哪些分歧意見,有哪些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主要觀點。要認真推敲觀點中,常常發(fā)生因疏忽而形成的論據失誤,表現為:(1)曲解引申,取義。(3)脫離實際,追趕時尚。這名研究生違反了檢索的全面性原則。因此,本題的答案為A。知識模塊:教育研究方法、A6、B7、B8、B39、C40、B41、A42、B43、B44、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觀察研究的記錄方法。教育觀察研究的記錄方法有描述記錄、取樣記錄和行為檢核表。其中描述記錄法包括:日記描述法、軼事記錄法、連續(xù)記錄法。因此,陳鶴琴認為兒童在學前和小學階段還沒形成學科概念,若按照學科分類的形式組織課程,將與兒童的生活和認識習慣相背離。因此,活教育課程采取活動中心和活動單元的形式(五指(1)根據維納提出的成敗歸因理論,主要有六個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好壞、身心狀態(tài)、外界環(huán)境等。(2)學生最終將自己的成敗歸因為什么因素是受到多種變量影響的。如果將失敗歸因于努力就會產生羞愧和內疚,反而會對學生的動機產生負面影響。2、根據知覺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的程度,知覺類型可以劃分為場獨立型和場依存型。美國心理學家威特金發(fā)現,人在感知和抽象方面存在著個體差異,威特金把在知覺時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信息影響的稱為場依存型,把容易受來自身體內部的感覺的影響的稱為場獨立型。這兩種認知風格是中性的,沒有孰好孰壞。具有這兩種認知風格的學生在學習上有如下差異,1、專業(yè)上,場依存型學生喜歡人文學科和社會學科,而場獨立型的學生對抽象和理論的東西更感興趣,較喜歡自然科學。2、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在記憶活動中,場獨立型的學生善于對缺乏組織的材料記憶和學習的效果比的場依存型學生好,而場依存型的學生更擅長記憶和學習包含社會性內容的材料。在問題解決方面,場獨立型的學生更能打破定勢思維,從習慣的解題模式中擺脫出來,采用新的解題方法。3在學習動機上,場依存型學生較易于受別人的暗示,他們學習的努力程度往往受外來因素的影響,而場獨立型的學生在內在動機作用下學習,時常會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3、參考答案:錯誤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達到的預期結果,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養(yǎng)規(guī)格、努力方向和社會傾向性前者是關于教育活動的質的規(guī)定性:后者是關于教育對象的質的規(guī)定性。社會本位論把滿足社會需要視為教育的根本價值,以德國的納托普、凱興斯泰納,法國的涂(1)教育目的不應從人的本位出發(fā),而應從社會需要出發(fā),根據社會需要來確定。(2)個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它的發(fā)展必須服從社會需要。(3)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符合社會準則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會化,保證社會的穩(wěn)定與延續(xù)。(4)社會價值高于個人價值,個人的存在與發(fā)展依賴并從屬于社會,評價教育的價值只能以教育的社會價值,強調教育目的從社會出發(fā),滿足社會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過分強調人對社會的依賴,把教育的社會目的絕對化,完全割裂人與社會的關系,極易導致教育對人的培養(yǎng)只見社會不見人,單純把人當做社會工具,而不是把人作為社會主體來培養(yǎng),造成對人發(fā)展的嚴重束縛和壓抑。本題比較傾向于社個人本位論把滿足個人需要視為教育的根本價值,以法國的盧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齊、德國的康德、法國的薩特為代表。(1)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發(fā)展。(2)重視人的價值、個性發(fā)展及其需要,把人的個性發(fā)展及其需要的滿足視為教育的價值(2)重視人的價值、個性發(fā)展及其需要,把人的個性發(fā)展及其需要的滿足視為教育的價值所(3)個人價值高于社會價值,社會只有在有助于個人的發(fā)展時才有價值,教育的價值應當以其對個人發(fā)展所起的作用來衡量。個人本位的價值取向重視教育的個人價值,強調教育目的從個人出發(fā),滿足個人的需要,具有一定臺勺合理性。特別是在文藝復興以后的歷史條件下,它對于打破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對人的束縛,倡導人的自由和個性解放,提升人的價值和地位,使教育回歸到人間等方面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但激進的個人本位論者離開社會來思考人的發(fā)展,無視個人發(fā)展的社會需要和社會條件,甚至把滿足個人需要和滿足社會需要對立起來,把教育的個人目的和社會目的看成是不可調和的,這極易導致唯自由論和個人主義傾向。可見,個人本位的價值取向與社會本位論一樣,具有明顯的片面性。(1)社會依據。教育必須依據社會現實和發(fā)展需要來選擇和確立教育目的。一是要根據社會關系現實和發(fā)展的需要,即生產關系和政治的性質來確定,體現鮮明的階級性。二是要根據社會生產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需要,即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來確定。(2)人的依據。教育目的直接指向的對象是受教育者,含有對人的素質發(fā)展的要求,這種要求不僅要依據社會現實曼其發(fā)展來確定,也要依據人的身心發(fā)展和需要來確定。如果不考慮這一點,就會導致實際教育活動脫離學生身心發(fā)展水平,難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發(fā)展。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的趨勢要求我們積極調整教育目標,建立一個開放的、面向世界的教育體系,造就具有新的個性特征的、全面發(fā)展的代新人。(1)在學生動作技能形成中,練習到一定階段往往出現進步暫時停頓現象,稱之為“高原現象”。它表現為練習曲線一直保持在一定水平而不再上升,或者甚至有所下降。(2)高原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當練習成績已經達到一定水平時,繼續(xù)的活動結構和完成活動的方式,而代之以新的活動結構和完成活動的新的方或者身體疲勞從而導致練習成績出現暫時停滯的現象。課程的邏輯組織是指根據學科本身的體系和知識的內在聯系來組織課程內容。課程的心理組織是指按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來組織課程內容。“傳統(tǒng)教育”派主張根據學科內在的邏輯順序來組織課程內容,而“現代教育”派強調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特別是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生的興趣、需要和經驗背景來組織課程內容?,F在人們認為要把課程的邏輯組織和心理組織結合起來。邏輯組織與心理組織的統(tǒng)一實質是在課程觀上把學生與課程統(tǒng)一起來,在學生觀方面,體現為把學生的“未來生活世界”與“現實生活世界”統(tǒng)一起來,一次為基礎,在課程內容的組織上,根據學生認識發(fā)展的特征和科學知識本身的邏輯特征,編排成既區(qū)別于原有科學結構,又有別于學生的完全經驗復制式的課程內((1)美國進步教育運動未能與美國社會的持續(xù)變化始終保持同步,未能較好地適應美國社會發(fā)展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2)進步教育理論和實踐存在局限性,如:過分強調兒童個人自由,忽視社會和文化發(fā)展對教育的決定與制約作用。(3)改造主義教育和一些保守主義教育流派的抨擊與批判,加速了進步教育的衰落。二是人物及思想,比如去年的孔子的教師觀,三是教育事件,就是今年出到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答此題的時候最好先大致介紹下什么是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及其總的發(fā)展過程,然后再說出其衰落的原因,說明原因是最好分點說明。德育,是教育者按照社會的要求,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以形成所期望的的政治立場、世界觀和道德品質的教育,它體現了整個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對受教育者的全面發(fā)展起著定向的作智育,是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培養(yǎng)基本的技能技巧和發(fā)展智力的教育,它在個性全面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體育,是全面發(fā)展體力,增強體質,傳授和學習健身知識和體育運動技能的教育。體力和體質的發(fā)展是個性全面發(fā)展的生理基礎。德育、智育和體育是全面發(fā)展教育的其中三個部分,三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辯證統(tǒng)一的。首先,三者不可分割,其次,不能相互代替。在處理三者之間的關系時,要避免兩種傾向:一是只注重之間的聯系性和相互促進性而忽視其各自的獨特性;二是只注重他們的區(qū)別和不可代替性而忽視其相互促進的作用,甚至把他們割裂開來、對立起來。總之,三者之間是相互聯系,互為目的和手段的。在實踐中,共同組成統(tǒng)一的教育過程。德育對其他各方面起著保證方向和保持動力的作用。智育為其他各育實施提供認識基礎。體育是實施各育的物質保證,處理好它們的關系,使其相輔相成,發(fā)揮教育的整體功能。教育實驗的內在效度是指自變量與因變量聯系的真實程度,即研究的結果能被解釋的程度。它表明的是因變量的變化在多大程度上是來自于對自變量的操縱。只有當實驗的結果僅僅是由于操作自變量和控制了無關因素的干擾所致,一個實驗才是有效的,內在效度決定了實驗結果的解釋,沒有內在效度的實驗研究是沒有價值的。外在效度涉及教育實驗研究結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應用范圍問題,表明實驗結果的可推廣程度,研究結果是否被正確的應用到其他非實驗情景、其他變量條件及其他時間、地點、總體中去的程度,所以又可以分為總體效度和生態(tài)效度。變量的結果,而是操作的變量與未控制變量相混合的結果。心理學家把由變量的混淆而引起的典型錯誤概括為心理效應。影響實驗效度的典型效應如實驗者效應,即羅森塔爾效應和霍桑效應。羅森塔爾效應也稱期望效應,是實驗主試情感的某種偏向而對實驗結果產生了干擾?;羯P脖环Q為被試效應,指實驗對象情感上的變化對實驗結果產生了影響。①自我效能感水平:很低,習得性無助;②社會認知學習論的互動觀:班杜拉,互動觀即交互決定論,學習受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堅持多因素(個人、行為、環(huán)境)相互作用共同決定學習行為的觀點。③分析:在校經歷(好幾門成績不及格、學習上遇到了很多麻煩、很無助)降低其自我效能引申: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個人自身行為的成敗經驗(直接經驗),多次失敗的經驗會①榜樣:消極、負面的影響→輟學;②觀察榜樣,獲得替代經驗,負面強化;③替代經驗,負向地激發(fā)了其輟學打工的動機。①言語勸說(正面表揚與負面懲戒提示,可信度,他人經驗的支持說理);②替代經驗(告知、親見、預期);③設定目標(合理、能夠實現的;具體的,有明確評估的;有一定挑戰(zhàn)的;長遠目標分割為較易實現的子目標)。2、【解析】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凱程專門押中的題。問題1解析:新觀念其實主要指教育要尊重人的身心發(fā)展,即凱程課堂中專門講過得“尚自然,展個性”的思想。(1)教育制度的體現主要指1922年學制,男女共同受教育。(2)教育方法的體現主要指方法靈活多樣,體現兒童的主體性,實用主義思想,突出做中學,道爾頓制,文納特卡制等。(3)教育內容的體現主要指學習白話文,學習科學知識。(1)試述兩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1)問卷調查的范圍廣。無論是觀察法還是實驗室實驗,主試能夠收集到的信息往往局限于特定的情境,而問卷則可以涉及多方面的內容,從簡單到復雜,從外在行為到內心世界,從個人生活到社會現象,均可作為問卷的內容。(2)問卷可以選取大樣本量,效率較高。問卷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將問卷分發(fā)或郵寄給眾多的被調查者,短時間內就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數據。(3)問卷法的結果較少受主、被試交互作用的影響。問卷法中,調查形式通常是匿名的,主試不用去控制和操縱被試,被試可以在較為自由的狀態(tài)下獨立思考來回答問題,這樣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被試交互作用對研究結果的影響,結論比較客觀。(4)問卷法的結果較易量化。相對于觀察法、訪談法來說,問卷法所收集到的資料便于編碼和統(tǒng)計處理。問卷的結果可以進行不同層次的量化分析,不僅可以進行描述統(tǒng)計、推論統(tǒng)計,還可以進行較為復雜的結構模型分析。項)項)中作出選擇。相對于開放式問卷,封閉式問卷形式多種多樣。由于問卷提供了備選答案,使得作答方便,結果易于統(tǒng)計處理。但是用封閉式問卷也容易帶來一些問題,如限制性較強,被試難以發(fā)揮主動性,在回答時可能無法充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書籍購置合同標準文本
- 土地承包合同(2篇)
- 個體雇工合同標準文本
- ktv合伙合同標準文本
- 公司聘請物業(yè)合同標準文本
- nba勞動合同樣本
- 企業(yè)職工勞動服務合同范本
- 公寓轉讓 出租合同標準文本
- 業(yè)務審計合同標準文本
- 五人散伙協議合同樣本
- 人民醫(yī)院整形外科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2023版
- 2023年(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統(tǒng)計建模大賽 論文模板及說明
- 2023-爾雅《星海求知:天文學的奧秘》課后章節(jié)答案
- LY/T 1955-2022林地保護利用規(guī)劃林地落界技術規(guī)程
- 大學成績單(大專)
- 專練11(30題)(網格作圖題)2022中考數學考點500題(吉林)解析版
- JJF 1367-2012烘干法水分測定儀型式評價大綱
- 醫(yī)院麻醉藥品、精神藥品考試試題及答案
- GB/T 31586.1-2015防護涂料體系對鋼結構的防腐蝕保護涂層附著力/內聚力(破壞強度)的評定和驗收準則第1部分:拉開法試驗
- “三重一大”事項決策情況記錄表
-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生物與環(huán)境》單元教材解讀及教學建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