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做了一點小事,便成了狂人”_第1頁
“我只做了一點小事,便成了狂人”_第2頁
“我只做了一點小事,便成了狂人”_第3頁
“我只做了一點小事,便成了狂人”_第4頁
“我只做了一點小事,便成了狂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我只做了一點小事,便成了狂人”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國人,我只是做了經濟學家和教育家應該做的一點點小事,于是便成了狂人。但我不想做最后的狂人,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中國人超過我?!?/p>

“我們的社會文化和政治文化太世俗了!這是我們中國人五千年的‘奴顏婢膝’和‘人人皆可為堯舜’兩者不斷矛盾沖突所產生的毒瘤。我們是多么的自卑,我們同時又是多么的驕傲!我們剛剛有了點錢,新富新貴們便當起貴族來了!更加不可想象的是,我們開始給老板和所有的官員(包括學校的官員)提包了?!?/p>

“我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希望中國人民有免費的教育、免費的醫(yī)療、免費的社會保障,可以養(yǎng)老,養(yǎng)老頭?!?/p>

“公平選擇和價值判斷問題是社會學、倫理學中的重大問題,這些也應當是經濟學家關注的問題。公共政策應向機會最少的那部分人傾斜,而保證每個人公民得到最基本的公共服務是社會公正的最基本要求。

1962年出生于湖南華容縣的鄒恒甫,頭頂無數光環(huán):武漢大學經濟系曾經的“天才少年”;新中國第一位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2005年入選首批社科長江教授;2012年6月,全球經濟學家排名前100位唯一的華人經濟學家;世界銀行研究部終身高級經濟學家,中國當代經濟學教育的拓荒者。

然而,要論曝光率和知名度,鄒恒甫還遠比不上張維迎、林毅夫、郎咸平、張五常、厲以寧等“知名經濟學家”。外界之所以對他有一定了解,主要源于三件事:2007年,他與北大前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張維迎的公開矛盾;為此,他致信時任國家教育部部長周濟;2012年,他在微博上揭露“夢桃源事件”。

無論知名與否,在諸多公共事件之中,鄒恒甫無一例外地彰顯了他愛憎分明的個性。他總是高調地臧否人物,習慣于點名道姓地罵人,并“大呼過癮”。如此,“狂人”名分順理成章地落到了鄒恒甫的頭上。連他自己,也經常用陳寅恪的“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調侃。

有意思的是,在新近出版的《最后的狂人:我就是鄒恒甫》一書中,鄒恒甫對“狂人”作了一番解釋:“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國人,我只是做了經濟學家和教育家應該做的一點點小事,于是便成了狂人。但我不想做最后的狂人,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中國人超過我?!薄斑@本書相當于一本自白書,希望大家更多地了解我鄒恒甫是什么樣的人,以及從1987年至今我為什么頻繁地爆學術界中的各種丑聞?!痹诮邮軙r代周報記者采訪時,鄒恒甫如此介紹該書的初衷。

做“窮人的走狗”還是給老板官員提包?

翻開這本書,會為該書的體例嚇一跳。雖然這是一本“文集匯編”,但內容十分龐雜,包括演講錄、訪談錄、新聞稿、傳記、雜文、散文、書信、評論、詩歌、古文、專業(yè)論文。該書編輯徐玲和李治華都感嘆,“這是他們編輯過的最復雜的書稿”。

鄒恒甫卻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這就是自己的一本傳記”。雖然書中真正有關經濟學學術領域的論述只占很小的篇幅。鄒恒甫坦言自己當初籌劃此書時還有更大的“野心”:“這是一本給年輕人看的書”“我想通過我個人的現身說法和人生經歷,告訴大家在一個傳統(tǒng)社會價值體系已經坍塌,西方的社會價值體系又嫁接不上、新的社會價值體系尚未建構的時代中,什么樣的人生是值得追求的……”

“經濟學大師馬歇爾就曾說過經濟學家應該有‘熱情的心靈,冷靜的大腦’,面對孩子們渴望求學的眼睛,我們不能回避自己的責任;面對無助地呻吟在街頭的病人、面對寒夜里無家可歸的老人,誰又能保持內心的平靜?經濟學家應該對‘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說不!”鄒恒甫說,“可是我們的社會文化和政治文化太世俗了!這是我們中國人五千年的‘奴顏婢膝’和‘人人皆可為堯舜’兩者不斷矛盾沖突所產生的毒瘤。我們是多么的自卑,我們同時又是多么的驕傲!我們剛剛有了點錢,新富新貴們便當起貴族來了!更加不可想象的是,我們開始給老板和所有的官員(包括學校的官員)提包了?!?/p>

相比較而言,鄒恒甫說自己更喜歡以窮人的“走狗”自居。書中,鄒恒甫寫道:“父親是醫(yī)生,母親是普通農民。由于母親體弱多病,加上他兄妹三人,家里日子過得很拮據?!彼救俗孕【妥鲞^農活,養(yǎng)過蠶。前些年,每次從美國回來,還會去外公外婆居住的鄉(xiāng)下做兩天農活,種菜、插秧……盡管別人不屑,但是他說務農是他最崇拜的職業(yè),甚至在北京遇到環(huán)衛(wèi)工人整理枯草,他都會跑過去,搶過人家的耙子,興致勃勃地幫人家把整片草地收拾干凈方罷休。

書中還對鄒恒甫的求學之路作了一番回顧:1982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經濟學系,第二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求學。當中國大多數精英還忙著外流的時候,鄒恒甫于1992年悄悄地回到母校,用自己的薪金和從朋友那里籌集到的錢籌辦經濟科學高級研究中心。不僅如此,鄒恒甫在美國24年,一直沒有加入美國國籍,沒要綠卡。當好多精英開始意識到中國方便“摸”錢而蜂擁回來辦各種名目的學習班的時候,鄒恒甫仍然極其低調地堅持辦學。

“我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希望中國人民有免費的教育、免費的醫(yī)療、免費的社會保障,可以養(yǎng)老,養(yǎng)老頭”。鄒恒甫說。正是這樣,他認為給領導和老板提包是中國當今社會的恥辱;他指斥樊綱的那句“經濟學家就是為利益集團服務”是混賬話。

“做這些,沒有別的,就是想告訴大家人生需要怎樣的坐標?我就是想告訴大家,公平選擇和價值判斷問題是社會學、倫理學中的重大問題,這些也應當是經濟學家關注的問題。公共政策應向機會最少的那部分人傾斜,而保證每個公民得到最基本的公共服務是社會公正的最基本要求。”鄒恒甫在接受時代周報專訪時指出。采訪中,他一直對記者強調現在中國政府在教育、衛(wèi)生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比重太低,“至少分別達到6%才好”。

看到國內經濟學界“錢權色學”四位一體盛行,鄒恒甫十分惱怒:“如果我不站出來同邪惡的力量較量,誰會、誰敢站出來?我愿今后永遠也不世俗地,隨波逐流得過日子:(1)說實話,說真話,說一針見血的話;(2)對全世界高官當面放炮,從不講一句吹捧官僚的話;(3)對從事體力勞動的人保持最大限度的謙卑?!?/p>

從來不罵的兩類人

鑒于鄒恒甫的一貫作風,書中罵人的內容當然不少。某個段落中,記者問鄒恒甫,你以前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作,但你對你北大的老同事毫不嘴軟呀。鄒恒甫回答:這要看是誰,比如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院長蔡洪濱,我經常公開罵他。但客觀地說,他的學術水平還不錯,至少還值得我去罵,在Ideaa&RePEc的“中國大陸經濟學家排行榜”上他能排到第五名左右,在全世界三萬多名經濟學家中也屬于最有實力的那9%。

對于2007年曾將其開除出北大的張維迎,鄒恒甫就沒那么客氣了:“在國內名氣很大的張維迎,在Ideaa&RePEc排名上在25000名開外?!瓘埦S迎這輩子已經沒學術前途了,以后只能在社會上胡混了。大概從2000年開始,張維迎、陳志武和郎咸平……這些人都沒有再搞學術了。”

鄒恒甫說,在他眼里,諾貝爾經濟學家是一流,那些在哈佛、哥倫比亞、麻省理工等大學教書的知名教授是二流,其他一些大學和研究機構的是三流。實際上,在書中,他不止一次提到:“經濟學家,我和林毅夫是三五流,張維迎是九流,包括吳敬璉在內的大多數人都不入流”,并動輒大罵“海龜”經濟學家“欺騙中國人民”、“在國外都挺正常,一到國內就裝大,癲狂”。國內的“主流經濟學家”“三綱五?!保ǚ畡偂⒁拙V、胡鞍鋼、張五常)、“國富國強”(周國富、田國強,譚國富)等人,基本沒能躲過他的唾沫星子。

耶魯學者SergeLang(即在電影《美麗心靈》里被納什打倒在地的那個書呆子)挑戰(zhàn)政治學權威亨廷頓的故事,常被鄒恒甫提起。在鄒恒甫看來,這段經歷對自己影響很大。在鄒恒甫哈佛求學期間,為了不讓支持越南戰(zhàn)爭的亨廷頓當上院士,SergeLang專門從耶魯到哈佛訪問教書一年。他整理了1000多頁亨廷頓政治學論文和著作里的荒唐之處,復印好后發(fā)給課堂里的所有學生。此外,他還在MIT、波士頓大學、波士頓學院等處開講座,用數學證明亨廷頓的邏輯錯誤。

鄒恒甫也罵自己的學生,甚至近乎嚴苛,尤其是那些進入投行的學生,鄒恒甫斥其為“叛徒”,“有時候殺他們的心都有”。但若仔細琢磨一番,會發(fā)現有兩種人鄒恒甫基本不罵:一、師長。包括他的老師和他真正欽佩的經濟學家;第二、平民。“我罵的人只是那些自己看不起的經濟學家和權貴。他們是‘一邊罵權貴一邊當權貴’的偽君子。而且,我罵他們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背離了經濟學的初衷,這些人只知道去摸錢,摸女人,摸權力,做學閥。”鄒恒甫說。

偶像愛因斯坦:方程式才永垂不朽

對自己被稱為“狂人”,鄒恒甫十分委屈。他說,在一個正常社會里,他的這些行為應該是最正常不過的。他坦言,如今大學里大樓林立,而大師之后再無大師,舊有的大師多已遠去,新的大師遲遲無法出場。

1994年即回國辦學的鄒恒甫很清楚,如今的大學無法培養(yǎng)出大師,是因為其背后教育體制問題?!敖逃缱畲蟮膯栴},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官僚治校的管理體制。比如,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的經濟學教育水平比世界落后了幾十年,我們的經濟學教材更是不堪入目,但奇怪的是,我們的教授們堅決不用西方原版的英文教材,反而要用自己瞎編的,甚至是找一幫學生翻譯的“教材”,結果錯誤百出,笑話連篇。這和一百多年前,我們老祖宗寧愿用驢子來拉車,也不要火車是一個道理。你以為他們不懂得火車比驢車快的道理?。坎皇堑?,他們怕的是如果用了火車,自己不能再繼續(xù)混吃混喝,甚至會失業(yè)呀!這就是官僚治校的惡果,也是我們一些著名專家教授這幾十年來一直在干的事情?。∥覀兊慕逃w制再不改變,我們的學術水平不但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