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郎溪中學高一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_第1頁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郎溪中學高一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_第2頁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郎溪中學高一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_第3頁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郎溪中學高一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_第4頁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郎溪中學高一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郎溪中學2019-2020學年高一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第I卷(選擇題)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公元前115年,桑弘羊提出“均輸”方案,規(guī)定:凡各地應貢物品,一律改折為當地出產的物品抵充,然后將該貢物運往需要的地區(qū)出售。后來,西漢政府又于京師設平準機構,賤時買進物資,貴時賣出。上述措施A.增加了政府的收入B.加重了農民賦稅負擔C.旨在限制商業(yè)發(fā)展D.消除了各地經濟差異2.黃道婆之前,閩廣棉花已引入烏泥涇種植。然自黃道婆“做造搟、彈、紡、織之具,至于錯紗、配色、綜線、挈花,各有其法”,這個先前貧困之鄉(xiāng)很快走上了家給人足的發(fā)展之路。烏泥涇前后變化主要得益于A.注重引入優(yōu)種高產作物B.政府主導扶貧脫貧事業(yè)C.推廣適宜的先進農工技術D.調整生產關系調動積極性3.法國哲學家笛卡爾因其思想不見容于當道,被迫流亡他國。他于1630年旅居某個城市時,稱贊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種貨物和珍奇物品,世上還有哪個地方比這個城市更讓人如愿?”這個城市是A.巴黎B.日內瓦C.倫敦D.阿姆斯特丹4.1834年,英國通過了《濟貧法修正案》即新濟貧法,它規(guī)定,從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對濟貧院外所有狀年男子救濟,受救濟者必須是被收容在濟貧院中的貧民。這一“修正”A.有利于緩和英國的社會階級矛盾B.體現了工業(yè)資本主義發(fā)展的要求C.反應出國家全面干預經濟的思想D.直接促成了社會福利國家的建立5.圖是20世紀重慶商務總會的一副楹聯,它體現了近代工商業(yè)者的A.重義輕利思想B.維新圖強思想C.實業(yè)救國思想D.中庸自保思想6.鴉片戰(zhàn)爭后有人記載:“今自夷人來廈開市,凡洋貨皆系夷商自行轉運,閩省并無赴粵之商,粵省亦鮮來閩之賈,且該夷除販運洋貨外,兼運洋布洋棉,其物充積于廈口,內地之商販,皆在廈運入各府銷變,其質既美,其價復廉,民間之買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這種狀況表明A.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被摧毀B.商品經濟開始取代自然經濟C.傳統手工業(yè)產品市場競爭力不足D.中國市場從被動開放到主動開放7.把握事物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是歷史學習的重要能力。若用下列的詞句來概括20世紀40年代后期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狀況,準確的是A.“小荷才露尖尖角”B.“忽如一夜春風來”C.“脫胎換骨獲新生”D.“荷盡已無擎雨蓋”8.觀察下圖相關信息,下列表述錯誤的一項是()A.被納入生產合作社的軌道B.是對私有工業(yè)的和平改造C.采取公私合營的經營方式D.國營經濟建立的必經之路9.侯永祿是陜西合陽的一位普通農民,1958年8月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和雷文現去雙王鄉(xiāng)八里店看了植棉能手張秋香的棉花。棉株已有5尺高,每株已長出了十七八個棉桃。每畝4700株棉花,標牌上的指標卻竟是畝產籽棉7600斤,真驚人!”材料反映出當時中國進行A.農業(yè)合作化運動B.“大躍進”運動C.土地改革運動D.文化大革命10.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指出:“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事業(yè)”。從后來的實踐看,“好路”“新路”的“路標”是A.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B.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C.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D.提出“一國兩制”構想11.《東方雜志》1917年第14卷第6號登載《參觀濟南電燈公司記》一文報道:“濟南市面,向推西關及西門大街為最殷盛,自膠濟津浦相繼通車,西關外之商埠亦日臻發(fā)達,馬路寬坦,電話電燈之桿線,植立兩旁,氣象頗覺不寂?!备鶕牧吓袛嗾_的是()A.濟南城市的近代化表現在商埠的興盛上B.濟南城市的高速發(fā)展得益于商埠的設立C.近代鐵路的修建帶動了濟南城市的發(fā)展D.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促進濟南城市的近代化12.民國早期小學語文課本說:“人之衣服,所以護身。我國衣服,長而大,故舒泰。外國衣服,短而小,故輕便。今學堂體操,衣服短小,亦取其輕便也?!边@說明當時教育理念傾向A.排斥西方,弘揚國粹 B.贊同變革,移風易俗C.尊崇傳統,中體西用 D.采擷中西,實用為是13.“消失的舊時光一九四三,在回憶的路上時間變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屬于那年代白墻黑瓦的淡淡的憂傷……”以上是周杰倫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詞,下列情意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現的是A.青年男女身著西服,婚紗在西式教堂中舉辦婚禮B.戀愛的青年男女把約會地點放在咖啡館、電影院C.一群愛國學生在街頭巷角散發(fā)宣傳抗日救國的傳單D.徐小姐愛好很多,讀書,讀〈申報〉,看電視節(jié)目14.1873年,英國人創(chuàng)辦的上?!渡陥蟆纷粉檲蟮馈皸钅宋浜托“撞恕敝泄賳T濫施酷刑,在輿論壓力下,政府指派官員進行復審。后該報又公開揭露復審官員刑訊逼供六晝夜,由此引發(fā)了社會的強烈反響。最終該案交刑部復查,終得大白,數十名涉案官員被嚴處。這可用來說明當時A.領事裁判權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B.上海成為反封建禮教的重要陣地C.西方人不再受清政府的直接監(jiān)督D.報刊起了較強的輿論監(jiān)督功能15.1930年6月,美國國會通過了《斯穆特一一霍利關稅法》,修訂了125種商品的進口稅率,其中增加稅率的商品有890種,有50種商品由過去的免稅改為征稅。此做法A.是羅斯福干預經濟的一種具體表現B.激起了各國之間的貿易戰(zhàn)與關稅戰(zhàn)C.為擺脫經濟危機提供了有效的模式D.使美國逐漸擺脫了經濟危機的困境16.“1929年,全球性經濟危機的爆發(fā)把德國經濟直推崩潰的邊緣……誰能把德國從危機中拯救出來,誰就會成為大眾擁戴的領導者。1930年9月14日是德國走向獨裁的關鍵的一天,那天共有640萬選民把他們的選票投給了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及其領袖希特勒?!辈牧献钅鼙砻鰽.納粹黨成為德國第一大黨 B.經濟危機對德國經濟的打擊沉重C.德國民眾成為納粹黨擁躉 D.大危機助推法西斯在德國的上臺17.面對經濟大蕭條,改革往往是渡過危機的重要手段,下列組圖展現了20世紀30年代美國改革中采取的一些措施。下列對這一改革的看法最符合史實是A.經濟“滯脹”誘發(fā)了改革前的危機 B.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C.通過國家干預達到經濟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 D.改革使美國徹底擺脫了危機困境18.《工業(yè)復興法》和《農業(yè)調整法》被認為是羅斯福新政的兩大支柱。1935~1936年,這兩個法令被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宣布為違反憲法而被廢止,羅斯福政府相應地通過一些替代性法令繼續(xù)推行新政。這一現象表明當時的美國A.新政改革效果十分有限B.總統行政權力遭到削弱C.政治體制影響社會改革D.分權制衡機制不合國情19.一戰(zhàn)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普遍進行政策調整,建立包括醫(yī)療保健、養(yǎng)老、住房、失業(yè)保險和教育在內的“福利國家"制度。下列言論能體現西方福利制度實質的是A.“各自湊錢的聚餐”B.“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C.“一人為大家,大家為人人"D.“資本家吃火腿,不得不給工人香腸”20.一項對西方七大工業(yè)國就業(yè)結構演變的研究發(fā)現,這些國家在近幾十年來出現了一些共同的變化:農業(yè)就業(yè)人數大幅度下降;傳統制造業(yè)就業(yè)人數持續(xù)下降;第三產業(yè)快速興起……管理、專業(yè)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變化產生的根本原因是A.科學技術的發(fā)展B.城市化進程加快C.經濟政策的調整D.新產業(yè)的誕生21.某博物館收藏的一份傳單寫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區(qū)的所有工人、水兵、赤衛(wèi)隊和鐵路組織的會議……決定,派我們中間的優(yōu)秀分子加入“為饑餓的彼得格勒到農村征糧,的隊伍?!边@一傳單出現的歷史背景應是A.政府的戰(zhàn)爭政策造成糧荒 B.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面臨困境C.農業(yè)集體化運動出現失誤 D.德國法西斯大舉入侵蘇聯22.1925年,蘇聯的一位農婦馬秀拉給《農民報》寫信說:“共產黨好像竭力要使所有的農民變窮……如果一個農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經營,那他就會從貧農隊伍中除名,在他頭上貼上富農的標簽,把它看作是蘇維埃政權的敵人?!辈牧媳砻鰽.農民對經濟狀況改善后政治地位的擔憂B.新經濟政策并沒有改善農民的經濟狀況C.新經濟政策導致農民成為了政權的敵人D.農民對戰(zhàn)后繼續(xù)實行余糧收集制的不滿23.斯塔大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蘇聯的全部工業(yè)產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額從1921年的1.5%增長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其識字率從1897年的28.4%上升到1939年的87.4%;在1913年到1961年間,外科醫(yī)生從2.3萬人增加到42萬人人均壽命從32歲上升到69歲?!辈牧现饕从矨.蘇聯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迅速B.蘇聯新經濟政策作用大C.斯大林模式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D.蘇聯成為世界工業(yè)強國24.(俄)格·阿·阿爾巴托夫在《蘇聯政治內幕:知情者的見證》一書中指出:“赫魯曉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圖戰(zhàn)而勝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義。也許,他真誠地相信,整個問題也就是這樣,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決了使社會從過去的極權主義桎梏中解放出來的全部問題?!弊髡咄ㄟ^這段材料意在說明赫魯曉夫改革A.解決了蘇聯社會的嚴重問題B.實際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縛C.著力于批判個人崇拜D.不能正確評價前人的功過得失25.1953年9月,蘇共中央決定,將義務交售的畜禽產品的采購價提高6.4倍,奶類產品提高1倍,土豆提高1—5倍。1954年6月,廢除谷物義務交售制。這些措施旨在A.加強對重工業(yè)的投資B.廢除計劃經濟體制C.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D.實行新經濟政策第II卷(非選擇題)二、材料分析題(26題12分,27題18分,28題20分,共50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32年11月,國民政府成立“國防設計委員會”(后改為“資源委員會”),主要職能在于對全國軍事、國際關系、教育文化、財政經濟、工業(yè)原料、機械制造、交通運輸、土地及糧食和專業(yè)人士等進行調查研究,以有效利用資源,做好戰(zhàn)爭準備。后增設了“計劃部”,列為各處室之首,并立即著手制定了《重工業(yè)建設五年計劃》等重要經濟建設計劃。該計劃要求3年內投資27120萬元,在湘、鄂、贛一帶建立一個國有化重工業(yè)區(qū),興建冶金、燃料、化學、機械、電氣等30余個國有化大中型廠礦,奠定中國重工業(yè)基礎,并適應國防建設的需要。由于各種客觀原因,該計劃未能完全實現。但盡管如此,其為抗戰(zhàn)所做的大量前期準備工作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幾择槙詴秶裾浦蔡K聯經濟模式的試驗》材料二胡佛水壩在1931年3月動工,1935年水壩提早兩年完工。水壩經費由政府資助,由于當時正處于經濟大蕭條時期,失業(yè)人數大增,因此為水壩的建造提供了一群數量可觀的廉價勞工。胡佛水壩建成后形成人工湖米德湖,它不僅景色優(yōu)美,成為美國人游艇、滑水、釣魚、露營渡假圣地,而且能灌溉莊稼和利用水力發(fā)電,對發(fā)展生產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逗鹚畨巍犯鶕牧弦徊⒔Y合所學知識,分析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經濟建設的主要特點。(6分)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美國胡佛水壩建設的背景及影響。(6分)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內戰(zhàn)的結束意味著不再需要這種權宜政策,于是它被立即摒棄了。農民們拿起武器,反對無償的征收?!⒅貙嶋H的列寧認識到讓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采取了一種新的經濟政策,這個政策并不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俄國的結束,而是暫時的退卻,“后退一步為的是前進兩步”?!溃┧顾蚶锇⒅Z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羅斯福執(zhí)政時期,美國國內針對羅斯福走“社會主義道路”的言論不絕于耳,工人階級權益的擴大和高額的遺產稅令富人們怨聲載道?!獜埦谬垺蹲x懂美國歷史》材料三鄧小平指出: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我們最終都沒有擺脫蘇聯模式和斯大林體制的窠臼?!耙晃迤陂g”“照搬照抄”蘇聯模式……在探索自己道路時,實際上又不自覺地步上了蘇聯走過的工業(yè)化“趕超戰(zhàn)略”的“老路”。材料一中的“權宜政策”是指什么?如何理解材料中的“后退一步”?(4分)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括羅斯福被指責為“社會主義道路“的原因。(6分)依據有關史實,概括說明材料三中“照搬照抄”和走“老路”的表現。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探索出了一條怎樣的改革之路?(8分)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古代很早就建立起包括救濟在內的一系列社會保障制度。孟子認為要使百姓接受統治,先從救濟老幼、鰥寡孤獨開始。朱熹主張設“社倉”救濟百姓,還強調賑濟要與發(fā)展生產結合起來。漢代光武帝曾命“郡國有谷者,給稟(官府供給糧食)高年、鰥、寡、孤、獨及篤癃、無家屬貧不能自存者,如《律》?!彼未鷮⒎还葢糁械南挛宓葢糇鳛椤柏毴踔摇庇枰跃戎?。元代延續(xù)前代的基本規(guī)定,并在《刑法志》“戶婚”項目下,有設立“養(yǎng)濟院”收養(yǎng)鰥寡孤獨的制度,明清大致沿襲?!幾酝跷乃亍吨袊糯鐣U涎芯俊凡牧隙?9世紀末起,英、德等國先后頒布了針對疾病、工傷事故等的保險法。針對低收入群體以及老人、兒童和婦女,西歐又建立或完善了救濟制度。在理論方面,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貝弗里奇是最有代表性的社會保障學者,其中貝弗里奇被西方稱為“福利國家之父”。二戰(zhàn)后,西歐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會保障網,除退休金、失業(yè)和醫(yī)療工傷三大保險外,還設立了孕、產婦補貼、幼兒、學童補貼等幾十種項目。歐共體也逐步形成自己的社會政策。1972年,歐共體“社會行動綱領”把解決失業(yè)犄別是青年人和殘疾人的就業(yè)問題列入優(yōu)先目標之一。80年代,西歐各國為了緩和財政不平衡狀況,增加稅收和削減社會保障支出?!幾岳铉段鳉W社會保障制度》根據材料一、二,概括中國古代和近代西歐社會保障制度的相似之處。(6分)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二戰(zhàn)后西歐社會保障制度的新發(fā)展并分析其原因。(12分)(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外社會保障制度的認識。(2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ACDBCCDABCCDD141516171819202122232425DBDCCDABACBC二、材料題(26題12分,27題18分,28題20分,共50分)26.(1)特點:政府全面規(guī)劃(或經濟建設規(guī)劃涉及各個領域涵蓋面廣);發(fā)展經濟與備戰(zhàn)結合(或以備戰(zhàn)應對國防需要為目的);以重工業(yè)為基礎多種經濟行業(yè)共同發(fā)展;計劃未能完全實現。(6分,答出三點即可)(2)背景:美國經濟危機導致經濟大蕭條,工人失業(yè)現象嚴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