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教案月光曲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541a9e1739b68043f19b6448ef9a818/c541a9e1739b68043f19b6448ef9a8181.gif)
![六年級語文教案月光曲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541a9e1739b68043f19b6448ef9a818/c541a9e1739b68043f19b6448ef9a8182.gif)
![六年級語文教案月光曲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541a9e1739b68043f19b6448ef9a818/c541a9e1739b68043f19b6448ef9a8183.gif)
![六年級語文教案月光曲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541a9e1739b68043f19b6448ef9a818/c541a9e1739b68043f19b6448ef9a8184.gif)
![六年級語文教案月光曲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541a9e1739b68043f19b6448ef9a818/c541a9e1739b68043f19b6448ef9a818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語文教案月光曲六班級語文教案月光曲1
[教學目標]
1、了解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他所具有的卓越才華和和善愛心。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初步學習辨別事物和聯(lián)想。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用“幽靜”、“沉醉”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終三個自然段。
[設計理念]
讓同學以討論者的身份,進行語言文字的探究,嘗試“讀通——讀懂——讀好”的閱讀全過程。從音樂的角度切入,拓寬語言文字理解的視野,使同學感受“討論朗讀”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討論重點詞句含著的意思,體會貝多芬在即興創(chuàng)作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
2、辨別課文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實在的事物引起的聯(lián)想。
3、嘗試討論閱讀的過程。
[課前預備]
1、同學收集有關貝多芬的資料。
2、老師預備《月光曲》磁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題(發(fā)覺)
1、展現(xiàn)課前收集的資料(利用實物投影)。
2、師:今日,我們就從語文的角度對《月光曲》作進一步的討論。(板書課題)
3、同學依據(jù)課題提出自己想要討論的問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
1、同學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讀暢。(提倡使用工具書)
2、同學自由溝通讀后的感受。要求不受限制,暢說欲言。
3、確定小組討論的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收集、展現(xiàn)資料引起同學學習愛好,做好學問儲備。通過自讀、溝通,給同學創(chuàng)設自主讀書、自我展現(xiàn)、相互合作的機會。討論課題的發(fā)覺與選定,還同學自主學習的權利,調動同學主動探究的樂觀性,激發(fā)同學的求知欲,使同學以一個發(fā)覺者、討論者、探究者的身份樂觀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
三、細讀課文(讀懂)
1、同學自由讀課文。(圍繞選定的討論課題進行自主探究,可以在課本上圈畫。)
2、小組內溝通課題的討論狀況。(老師巡察,參加各小組的討論與溝通。)
3、小組展現(xiàn)討論結果:
在各小組展現(xiàn)的過程中,老師適當進行點撥、引導,并鼓舞其他同學參加評價,形成人人樂觀參加、個個能夠評判的深厚學習氛圍。
(1)《月光曲》是在怎樣的情景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
通過抓住貝多芬“夜晚在幽靜的小路上漫步?????聽到琴聲”、“看到窮兄妹倆酷愛音樂”、“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等要點,讓同學了解《月光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體會貝多芬的卓越才華和和善的愛心,感悟抓住要點進行閱讀探究的方法。
(2)《月光曲》的曲調是怎樣的?
老師隨機點撥:是通過什么途徑體會到《月光曲》的曲調的?同學讀“皮鞋匠的聯(lián)想”部分,體會曲調“舒緩——明快——激揚”的變化,并試著讀出這種變化。
(3)《月光曲》為什么能成為世界聞名的鋼琴曲?
引導同學依據(jù)前兩個問題的討論,嘗試歸納、總結出這一問題的答案。
設計意圖:
把讀書、探究、評價的權利完全放給同學,以提高同學自主討論的樂趣,嘗試自我討論的過程,張揚了同學的共性,發(fā)揮了同學思維的主動性,培育了同學自己解決問題的力量,讓同學在學習中熟悉到自己的力氣,體驗到勝利的歡樂,為以后同學主動探求學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從音樂的角度討論語言文字的表達,再通過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出曲調“舒緩——明快——激揚”的變化,拓寬了語言文字理解的途徑和視野。
四、感情朗讀(讀好)
1、選取自己喜愛的段落先自己試著讀一讀,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然后再讀給同學們聽。(讀后啟發(fā)同學說一說為什么這樣讀,集體評議讀得怎么樣。)
2、同桌合作:一人讀,另一名同學依據(jù)內容配上彈琴的動作,通過動作表現(xiàn)曲調“舒緩——明快——激揚”的變化過程。
3、播放《月光曲》錄音,論證曲調的理解,隨樂曲進行朗讀訓練。
4、試著背誦課文的最終三個自然段。
設計意圖:
不同形式的朗讀訓練,加深了同學對課文的理解,使同學在讀中與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在讀中進入美的意境,在讀中感悟美的語言,以至熟讀成誦,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五、課堂練習(擴展)
1、聽著奇妙的琴聲,你想到了什么?
2、根據(jù)本課學到的討論閱讀的方法,自己選取一篇文章閱讀。
設計意圖:
拓寬同學的思維,樂觀引導同學進行制造性思維,對音樂進行深化、豐富的聯(lián)想,感受聽同樣的樂曲,由于人的理解不同,因而產生的聯(lián)想也就不同。這樣,既活躍了同學的思維,又訓練了同學的口頭表達力量,同時還培育了同學對音樂的感受力量,使同學對聯(lián)想的含義有了更深化的了解。另外,運用本課學到的研讀方法作進一步的討論學習,使學習得到可持續(xù)性進展。
[附板書設計]
6、月光曲
讀通、讀懂、讀好
利用工具書、抓要點理解、邊讀邊想
確定討論課題、依據(jù)聯(lián)想討論、體會感情
發(fā)覺、提出、討論、探究、總結
六班級語文教案月光曲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及相關新詞,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
2、培育同學的語言感悟力、想象力及音樂的鑒賞力。
3、通過理解課文,了解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華和對勞動人民的憐憫心。
4、學習貝多芬憐憫勞動人民的和善、美妙的心靈;并通過觀賞《月光曲》,讓同學感受音樂之美,陶冶愛美的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經過及感情變化。
【教學預備】
電腦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
1、播放鋼琴曲《月光曲》。
2、讓同學自由暢談聽后感受。
3、簡介《月光曲》:
剛才我們聽的這首曲子名叫《月光曲》,是首鋼琴曲,它是由德國聞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的。那么它描繪的究竟是怎樣的景象呢?它是怎樣譜成的呢?今日,我們就來探究這個問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匯報初讀收獲:
⑴字、詞的把握狀況:
①認讀生字、生詞。
②說說自己理解了哪些詞語。
⑵朗讀自己最喜愛的段落。
⑶溝通初讀感受:
①貝多芬為貧困的盲姑娘彈曲子,說明他有憐憫心。
②貝多芬為盲姑娘彈奏的其次首曲子就是《月光曲》,是他即興創(chuàng)作的。
⑷質疑問難:
貝多芬在給盲姑娘彈奏一曲后,為什么還要彈其次首?其次曲子是在怎樣的情境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皮鞋匠聽著琴聲,好象看到了什么?為什么似乎會看到這樣的景象?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射下大海的變化,這說明白什么?
三、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六班級語文教案月光曲3
一、音樂導入,學習課文其次段其次部分(第九自然段)
1、聽《月光曲》。師:這時,貝多芬看到盲姑娘聽到他的曲子是這樣的興奮,這樣的喜悅,貝多芬心里怎么樣?”
2、師生對讀盲姑娘和貝多芬的話。
(1)師:“于是,貝多芬又給她彈了一曲,這個曲子就是《月光曲》。這首曲子是貝多芬早已譜寫好的,還是趁著興致當時彈出來的?從哪一句里可以看出?”
(2)師:“同學們想一想,當時是怎樣的情景使貝多芬創(chuàng)作出這樣一首世界聞名的樂曲呢?盲姑娘和皮鞋匠是怎樣聽的?他們聽著,聽著,又綻開了怎樣的聯(lián)想?”“請你們看看插圖、帶著這個問題自學其次部分。”
3、(同學自學)全班溝通。
“是怎樣的情景使貝多芬創(chuàng)作出這樣一首世界著名的樂曲呢?”(老師讀課文“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雌鹎冁I來。”)
讀后描述,把同學帶入課文描寫的情景:“課文中有一幅插圖,這個情景多美啊。蠟燭滅了,屋子里的一切似乎披上了銀紗,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美。
溝通:為了描寫這個環(huán)境,課文中用了什么詞?“(清幽)”這個“清”是“亮、清朗”的意思;“幽”給人安靜的美感。前面也講到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漫步?????。“清幽、幽靜”,都有幽雅、美和靜的含義。但“清幽”有光亮的意思。月光是那么亮、那么美,也給人安靜的感覺?!?/p>
二、再讀想象,體會聯(lián)想
1、“現(xiàn)在就請你們把這一節(jié)課文讀一下,眼睛閉起來想一想,月光怎么清幽,小屋子里是什么情景?屋子里人物的形象怎么樣?然后請你們講這幅圖?!?同學各自預備,同座兩人對話。)
教學預設:(描述插圖)一陣風拂過,把蠟燭吹滅了。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照亮了茅屋。茅屋里的一切似乎披上了銀紗,啊,這是一個多么美妙的月夜呀,身邊的窮兄妹是這樣的窮苦,他們同樣需要音樂,我肯定要用我的音樂給他們帶來歡樂,給盲姑娘帶來光明,貝多芬望了望窮兄妹倆,借著月光彈起琴來。
2、師:月光是這樣的清幽,但是盲姑娘卻看不見。貝多芬的琴聲給窮兄妹帶來了什么呢?課文上沒有寫,但是從哪兒我們可以知道?
課文是通過貝多芬的琴聲,引起皮鞋匠、盲姑娘的奇妙的聯(lián)想來寫的?,F(xiàn)在我們看看下一節(jié)課文,哪些句子是寫窮兄妹倆聽琴聲的事實,哪些句子是寫窮兄妹倆因聽琴聲產生的聯(lián)想?
3、同學讀寫實的部分:皮鞋匠悄悄地聽著。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舒適的臉上,照著他睜得大大的眼睛。
4、同學讀聯(lián)想,體會情境。
(1)讀書想象第一幅畫面:體會月光照射下海波粼粼的畫面
(2)體會其次幅畫面:月亮越升越高……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的情境。
(3)隨著音樂體會第三幅畫面:皮鞋匠聽著聽著,覺得海上刮起了大鳳,卷起了巨浪的情境。再引導再看圖:“想一想皮鞋匠聽了琴聲,仿佛覺得大海卷起了巨浪,貝多芬在怎樣彈琴,琴聲怎樣?”(貝多芬越彈越感動,身子也可能搖擺起來,節(jié)奏也越來越快。)
三、引導體會聯(lián)想在文章中的作用
師:這個傳奇之所以寫得這么感人,這么富有美感,是與文章中記敘中綻開了聯(lián)想有很大的關系。”
引導對比:假如把聯(lián)想部分去掉,看文章會變得怎么樣?(不那么深刻感人。)不信,可以讀讀。
指導讀:讀這類文章時,要搞清晰哪是敘事,哪是聯(lián)想,從而很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指導寫:作文時,不僅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寫下來,有時還要把想到的寫下來。在記事中恰當?shù)丶舆M自己的聯(lián)想,文章就會更加充實,表達的感情就會更加豐富、深刻。
四、朗讀全文,體會文章的前后照應
“盲姑娘聽到貝多芬的第一個曲子是"入神""感動",聽了"月光曲"是"舒適"是"沉醉",我們想想看這個窮苦的盲姑娘此刻心里覺得怎么樣呢?她心里可能要說什么?我們幫她說出來?!?/p>
“貝多芬說過,我的音樂只應當為窮苦人造福,而且說假如做到這一點的時候,我也是特別幸福的,這時貝多芬的心情怎么樣,從哪個詞兒說明他也很感動?”(飛奔)。
師:"同學們,我們再讀讀課文吧。大家可以跟著錄音小聲讀一次,再大聲讀一次。"
六班級語文教案月光曲4
一、難句講解梳理
1、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漫步?????,聽到斷斷續(xù)續(xù)的鋼琴聲從一所茅屋里傳出來……
“斷斷續(xù)續(xù)”,說明彈得不嫻熟。由于環(huán)境的幽靜,所以貝多芬能聽到“斷斷續(xù)續(xù)”的琴聲。這琴聲把他吸引住了。
2、姑娘說:“哥哥,你別難受,我不過任憑說說罷了?!?/p>
這句話既表明盲姑娘想聽貝多芬的演奏,又讓哥哥不要由于這件事難受。
3、她感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多純熟”,是說彈奏的技能嫻熟;“多深”,是說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現(xiàn)出來了。這樣超群的演奏技巧,只有貝多芬才行,而貝多芬正在四周旅行演出,所以姑娘猜想彈奏者便是貝多芬。姑娘的話說明她對音樂有很強的理解力,不僅愛音樂,而且懂音樂。
4、月光正照在她那舒適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射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
“舒適”,形容姑娘被音樂喚起了想象后,臉上表現(xiàn)出來的專注、安靜的神色。“仿佛”,指哥哥看沉醉在琴聲中的妹妹,從妹妹專注而安靜的神情中產生的感覺,感覺妹妹也和自己一樣,被琴聲帶到了月光下的大海。
5、兄妹倆被奇妙的琴聲沉醉了。
“沉醉”,完全沉醉在奇妙的琴聲之中了。這句話說明貝多芬彈奏的曲子是多么的奇妙!
二、佳句賞析
1、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里的一切似乎披上了銀紗,顯得非常清幽。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來。
“似乎披上了銀紗”、“清幽”描寫出了清亮如水的月光下,茅屋里的美妙景象。這樣的美,蓋過了茅屋里的窮困和凄涼。貝多芬“望了望”窮兄妹倆,寄予深深的憐憫。此情此景,使貝多芬想到,美妙的音樂應當賜予窮苦的然而愛好音樂的人們,就像清幽的月光照進茅屋一樣。這樣的聯(lián)想,使他接起琴鍵來。
2、他似乎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突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
皮鞋匠聽著貝多芬的琴聲,聯(lián)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秀麗畫面。第一幅:月亮剛從“水天相接”處升起,海面上“灑遍銀光”。這是一個安靜的大海的月夜。此刻,貝多芬輕輕地按著琴鍵,音樂輕幽、舒緩。其次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消失了“一縷縷輕紗似的微云”。隨著天氣的變化,音樂漸漸增加,曲調消失了波折。第三幅:“突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睆娨魳吠蝗豁懫?。浪花“涌過來”,氣概兇狠,音樂昂揚激越,節(jié)奏越來越快。這樣聯(lián)想,從側面描寫出了貝多芬的琴聲,融進了他心中劇烈的感情,奇妙動人。
三、歸納訓練
本文記敘了德國聞名音樂家貝多芬在一個秋天的明月夜,走進簡陋的茅屋為窮兄妹倆彈琴的故事。他觸景生情,譜寫了聞名的《月光曲》。
分段段意
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講了關于德國聞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傳奇,表現(xiàn)了他對窮苦人的憐憫和愛。
寫作特點
課文在描寫實實在在的事物時,加進了人物由實實在在的事物引起的聯(lián)想,使文章表達的感情更深刻。
六班級語文教案月光曲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譜寫、幽靜、蠟燭、失明、純熟、生疏、清幽、琴鍵、沉醉、清醒、飛奔、記錄、萊茵河、霎時間、微波粼粼"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九自然段。
3、了解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音樂的魅力,體會貝多芬對勞苦人民的憐憫和愛,從而培育同學喜愛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對同學進行美的訓練。
4、體會寫實和聯(lián)想相結合的寫法,初步學習在寫實的過程中,綻開適當?shù)穆?lián)想,進展同學的想象力和規(guī)律思維的力量。
教學課件:
《月光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哪些同學能自己讀懂課文,讀好以后能回答兩個問題:《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樣的曲子,是誰寫的?《月光曲》這篇課文寫的是什么?"
二、初讀感知
1、師:《月光曲》是首什么曲子?
2、結合同學回答,課件出示貝多芬資料,以激起同學學習心情,讓我們來看看樂圣貝多芬的一生吧
貝多芬是世界上聞名的音樂家。他對貧苦的人民特別憐憫,他曾經寫下過這樣的句子:我們的藝術應當只為貧苦的人造福?!龅竭@一點,我將是多么的幸福!
三、學習生字詞語
1、同學自同學字詞,遇到簡單出錯的生字多分析一下字型結構,不懂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多讀幾遍,還可以和同桌溝通溝通。
2、給本課的生字組詞語辨析。(點擊字形結構,會顯示例詞。)能說說'幽靜''純熟''沉醉'這三個詞語的意思吧?會用這些詞語寫個句子嗎?"(點擊課件出示解釋和例句。)
3、同學在練習本上寫生字詞。
4、辨析部分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齊讀。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課文講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傳奇。什么是“傳奇”?(民間流傳的說法。)既然是傳奇,也就說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不是真的。
2、理解"譜寫"
“"歌譜"同學們是知道的,依據(jù)歌詞寫譜,叫"譜寫"。假如沒有歌詞,單純作曲子,也叫"譜寫",簡潔的說法叫"譜曲子"。曲子寫好了,就叫什么?”("譜成")
寫曲子叫"譜寫",寫出特別壯美的詩,也可以說"譜寫了一首壯美的詩篇""譜寫了一首扣人心弦的詩篇。
五、學習課文其次意義段
1、讀書。弄清彈奏第一首樂曲的經過。
一天夜晚,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漫步?????聽到什么?(斷斷續(xù)續(xù)的彈琴聲)
這琴聲為什么會引起他的特殊留意?(彈的正是他的曲子。)貝多芬是人民寵愛的音樂家,他到各地旅行演出,甚至來到一個小鎮(zhèn)上,盲姑娘也在彈他的曲子。
啟發(fā)同學聯(lián)想:“同學們想一想,這幅畫上除了一輪明月、萊茵河、小路,還有在小路上漫步?????的貝多芬外,依據(jù)故事的進展,畫面上還應當有什么?”(一間小茅屋,茅屋的墻壁上最好畫上窗口,而且從窗口里透出微弱的亮光,甚至有兩個人影。)
2、“貝多芬就在幽靜的小路上散著步,他聽到從那所茅屋里傳來斷斷續(xù)續(xù)的琴聲,你們想當貝多芬聽到這斷斷續(xù)續(xù)的琴聲,而且在這偏僻的小鎮(zhèn)上,有人在彈他的曲子,他會怎么想?
師:為什么那琴聲是斷斷續(xù)續(xù)?(她看不見樂譜,只是聽別人彈過幾遍,就能彈貝多芬的曲子,盡管斷斷續(xù)續(xù),不大嫻熟,但是很不簡單。)
3、指名分角色讀第五、六兩自然段的對話。老師示范;同學練習朗讀。
板書設計:
月光曲
/太貴譜寫幽靜純熟
聽太窮譜譜成
六班級語文教案月光曲6
教學目標
1.了解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他所具有的卓越才華和對勞動人民的憐憫心。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初步學習辨別事物和聯(lián)想。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用“幽靜”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終三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理解重點詞句包含著的意思,體會貝多芬在即興創(chuàng)作《月光曲》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
2.辨別課文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實在的事物引起的聯(lián)想。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或許你們聽說過《月光曲》這一鋼琴曲的名字,你們想知道這首曲子是誰譜寫的嗎?你們想知道這首曲子是怎樣譜寫成的嗎?那么,我們就先來聽一聽《月光曲》,然后再帶著問題學習課文吧?。ɡ蠋煼拧对鹿馇氛埻瑢W觀賞。)
(二)自學本課生字新詞。
1.請同學默讀課文,畫下不熟悉的字。
(1)讀準字音。
(2)記住字形。
(3)理解字義。
①通過查資料或記住詞語。
萊茵河:西歐最大的河流,發(fā)源于阿爾卑斯山北麓,流經奧、德、法、荷等國,全長1320公里,流域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
②用比較法理解詞語。
幽靜、舒適、寧靜
這三個詞語都有靜的意思。但是,“幽靜”比“寧靜”更靜,多用于形容環(huán)境、夜色等。如:早晨,校內非常幽靜。
舒適:寧靜、安靜。
寧靜: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嘩。
③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
入場券:就是我們用來進入場地的票據(jù)。
④抓住重點字理解。
入場券:抓住“券”,“券”就是票據(jù)或作憑證的紙片。那么“入場券”,本課就是指聽貝多芬演奏作入場憑證的紙片。
⑤有的詞可以采納拆合法理解。
水天相接:先解釋“相接”,即“連接起來”。水天,就是水和天。把拆開的兩個詞合起來解釋,就是水和天連接起來。
微波粼粼:粼粼,水清亮的樣子。微波,微小的波浪。合起來解釋為微小的波浪閃閃發(fā)光。
2.老師引導同學學習生字詞。
3.請同學再讀課文,看一看剛學過的生字記住了沒有。
4.出一個小小的練習,給同學做。
(1)給下列帶點的字注音。
()()()
券純熟波濤洶涌
(2)組
(三)初讀課文,理解內容。
1.同學自由讀文,思索: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同學可能一時還說不清晰,但是,我們必需引導同學圍繞題目,擴展內容說清:課文主要記敘了關于德國聞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傳奇。)
2.引導同學分段。
我們看看課文主要記敘了關于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傳奇,那么請同學默讀課文,看一看哪幾個自然段介紹的是《月光曲》的譜寫經過呢?畫下來。
那么,這篇課文怎么分段呢?
第一段:第1自然段。
其次段:第2自然段至結尾。
3.同學按分好的段讀文,讀熟。
(四)布置作業(yè)。
1.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3.思索課后思索·練習題。
其次課時
(一)學習第一段(即第1自然段)。
1.自由讀第1自然段,思索:
從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①貝多芬是德國音樂家,譜寫了很多聞名的曲子。
②有一首曲子叫《月光曲》。
③下面一段將介紹有關《月光曲》的傳奇。
④這是一種倒敘的開頭寫法。
2.練習朗讀。
(二)學習課文其次段(即第2自然段至結尾)。
1.這一段,可以用同學提問的方法來學習。
同學可能提出下面的問題,我們以同學的問題貫穿整個段落的學習中。
(1)貝多芬為什么會給一位盲姑娘彈曲子?(我們引導同學看書,從書中找答案。)
請同學默讀2、3自然段,從中找到答案。
(同學默讀后,要找同學分別讀這兩段。怎么理解的,就怎樣讀出來;然后用自己的語言回答。)
①貝多芬雖然是個音樂家,但是他并沒有脫離群眾。他能在演出的間歇到小鎮(zhèn)上走一走,正是有這樣的行動,才能與兄妹倆相識。
②貝多芬聽到了兄妹倆的對話,這使得他肯定要走進茅屋,為兄妹倆彈琴。
A.理解:“這首曲子多難彈哪!我只聽到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有多好??!”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貝多芬的曲子確定難彈,這位姑娘也彈不好。上文已交待了“茅屋里傳來斷斷續(xù)續(xù)的鋼琴聲”。
盲姑娘很喜愛貝多芬的曲子,只要能聽一聽貝多芬的演奏就是很興奮、很滿意的事情;同時,也說明她很喜愛音樂。
B.理解:在姑娘說話以后,哥哥的態(tài)度怎樣?
哥哥很清晰妹妹的心情,但是由于家庭條件的影響,不能滿意妹妹的要求。他很愧疚,但這也是沒方法的事,他內心很沖突。
C.姑娘的話,是什么意思:
(可出示投影片,請同學選擇。)
“哥哥,你別難受,我不過任憑說說罷了?!币馑际牵?/p>
a.哥哥,我和你說著玩的。()
b.哥哥,你不要難過,這音樂會對我來說可聽,可不聽,你別在意。()
c.姑娘在勸慰哥哥,不想讓哥哥焦急,其實,她很想聽音樂會。()
正是由于兄妹間的談話,使得貝多芬深受感動,為了哥哥的沖突心情,為了了卻姑娘的心愿,為了這位懂事的姑娘,他打算進去為姑娘彈曲子。
(2)為什么貝多芬彈了一曲還要再彈一曲給姑娘聽?
請同學讀姑娘的話,體會。
“彈得多純熟?。「星槎嗌钅?!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①這段話,標點很重要,先連用了兩個嘆號,說明姑娘說話時的語氣很堅決,而且感情特別感動。
②“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可看出,姑娘在聽過曲子之后,立刻做出了推斷,而且心情是特別的感動。
③姑娘說“多純熟??!”“多深哪!”說明姑娘很懂音樂,很愛貝多芬的曲子,由于只有貝多芬本人,才能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曲子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姑娘雖然看不到貝多芬,但她可以專心去感受,這對于一個家境貧困的小鎮(zhèn)上的人來說是很難得的。
正是由于姑娘對音樂的喜愛與理解,使貝多芬感到找到了知音。他很感動,所以要再彈一曲給盲姑娘聽。
(3)為什么文章在敘述過程中,幾次對環(huán)境進行了描寫?
(可以請同學把寫環(huán)境的語句畫下來,分句體會。)
①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漫步?????。
這里提到了“幽靜”的小路?!坝撵o”就是特別的寧靜。
正是由于在這樣一個寧靜的夜晚,正在漫步?????的貝多芬才能聽到斷斷續(xù)續(xù)的鋼琴聲,假如是吵鬧的小鎮(zhèn),這不大的琴聲是不行能引起貝多芬的留意的。
這樣寫,是為下文做了一個鋪墊。這就是特定環(huán)境的描寫。它會收到很好的寫作效果,我們不妨在我們的作文中試一試。
②“茅屋里點著一支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舊鋼琴,前面坐著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這是對兄妹倆的家庭環(huán)境的描寫。
這是一個氣氛特別和諧的家庭,哥哥在做鞋,姑娘在彈一架舊鋼琴。這說明他們家的確很窮,這與前面介紹的兄妹兩個人的對話是全都的。
③“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里的一切似乎披上了銀紗,顯得非常清幽?!?/p>
這是特設的環(huán)境。我們說創(chuàng)作是要有靈感的。
貝多芬深為兄妹倆的情而感動,又為找到了這樣一位知音而感到興奮。這又是一個和諧、幽靜的夜晚,茅屋的一切是那樣的打動人,月光是那樣的輕柔,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激起貝多芬的創(chuàng)作靈感呢?貝多芬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即興創(chuàng)作了《月光曲》。
(4)《月光曲》的內容是什么?
請同學認真讀下面這段話,讓同學體會哪些是皮鞋匠看到的,哪些是他想到的。請用“——”和“”分別表示出來。
“皮鞋匠悄悄地聽著。他似乎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突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皮鞋匠看著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舒適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沒有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射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p>
同學可以分清“皮鞋匠悄悄地聽著”和“皮鞋匠看著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舒適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是在描寫實在事物。其余部分是哥哥聽著琴聲而產生的聯(lián)想。
請同學們讀哥哥聯(lián)想的內容,想一想哥哥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聯(lián)想?為什么說哥哥“知道妹妹也”仿佛看到了她從未見到過的景色。
引導同學體會出:
①貝多芬這位聞名的音樂家,彈奏出來的曲子是一流的,而且這首曲子是貝多芬即興創(chuàng)作的,是帶著感情創(chuàng)作的,有很大的感染力。
②哥哥在靜心地聽貝多芬的演奏,被他的演奏深深地吸引,而且是在那樣一個月光嚴厲、清幽的夜晚。他看著月光,聽著樂曲綻開了聯(lián)想。
③當哥哥看到妹妹聽得那樣入神,那么投入,他知道妹妹也仿佛看到大海那奇妙的、奇妙的變化。
哥哥很清晰妹妹酷愛音樂,懂音樂。又在自己清貧的家中迎來了聞名的音樂家是多么的興奮,她肯定會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的。哥哥特別了解自己的妹妹,看到妹妹那樣專注地聽,就知道了妹妹已聽懂了音樂的內容,已被這音樂所感染,妹妹是在專心去體會,去感受。
2.練習朗讀。
(三)老師小結:
同學們,我們已對課文有了肯定的理解,你們通過自己提問,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學習了全文,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下面,我們就帶著感情,把你的理解讀出來。
——指導同學朗讀。
第一處:一個男的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惫媚镎f:“哥哥,你別難受,我不過任憑說說罷了。”
在讀兄妹倆的對話時要留意,哥哥的話要帶有痛楚的心情讀,由于妹妹那么愛音樂,而自己卻滿意不了她,這該是多么難受的事情,所以讀的時候要略低沉些,慢些。
妹妹的話,雖然說得不在意,很輕松,但是,要把妹妹那種乖巧、懂事的意思讀出來。由于妹妹懂得哥哥的心,她為自己說的一句話而引來了哥哥的苦痛而感到擔心,但為了勸慰哥哥,她說只不過任憑說說。這個地方要帶著一種擔心的心情,讀得輕松一些。
其次處:貝多芬說:“不,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p>
這句話,是在貝多芬聽了兄妹倆的談話后走進茅屋時說的。貝多芬被兄妹倆的對話所深深感動,他很懇切地,心甘情愿地為兄妹倆彈琴,所以讀的時候要懇切,語調堅決、確定,降下來。
第三處:她感動地說:“彈得多純熟?。「星槎嗌钅?!您,您就是貝多芬吧?”
由于姑娘說話時很感動,她沒有想到貝多芬會來到她家,更沒有想到貝多芬會給自己彈琴,所以語調要昂揚一些。
她感動地說:“彈得多純熟?。「星槎嗌钅?!您,您就是貝多芬吧?”
第四處:她似乎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縷輕紗似的微云。突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
這一段是借的聯(lián)想,記敘《月光曲》的內容,我們在朗讀時,要讀出曲子的變化。海面安靜時,我們要讀得舒緩些;海面上刮起大風,巨浪涌來時,要讀得快些,聲調高些。
(四)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練習字詞。
第三課時
(一)鞏固復習。
1.請同學讀文,思索以下問題。
(1)通過學習文章,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是怎樣理解這部分內容的?
(2)自由讀文,想一想貝多芬是怎樣一個人?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①復習歸納中心愿思的方法。
②同學練習歸納中心思想。
③老師訂正。
(貝多芬是一位憐憫、喜愛勞動人民的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復習字詞,練習用“幽靜”造句。
1.聽寫字詞。
2.指導用“幽靜”造句。
要想用詞造句,就必需做到:
(1)理解詞義。
幽靜:幽深安靜。
(2)弄清是什么性質的詞,常作句子什么成分。“幽靜”是形容詞,一般可作謂語或定語。例如:這里的環(huán)境很幽靜。
我們需要生活在幽靜的環(huán)境中。
(3)明確所造句子要表達什么意思。
3.同學造句。
(三)指導背誦。
同學已對課文有了深刻的了解,我們可采納打投影片、填空的形式關心同學背誦。另外可讓同學先背喜愛的句子,然后再背其它句子?;蛘卟杉{小組互助的形式背誦。
(四)布置作業(yè)。
做課后作業(yè)題第4、5題。
六班級語文教案月光曲7
課型:新授課
學問與技能:正確讀寫并理解“蠟燭、茅屋、清幽、盲姑娘、琴鍵”等詞語。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了解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經過,在質疑理解、感情朗讀、想像寫話的語言實踐過程中體會貝多芬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感情的變化及了解產生這種變化的緣由。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懷,體會音樂藝術的魅力。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進一步了解貝多芬,聯(lián)系上文,想像寫話,體會貝多芬內心情感。
教學方法:朗讀法談話法
教學用具:課件
一、聽寫詞語,自由說話,引出問題。
1.同學聽寫詞語:蠟燭、茅屋等。
2.同學自由說話:選用剛才聽寫的詞語依據(jù)課文內容說一段話,老師隨機點評。
3.老師引出問題:畢竟是什么打動了貝多芬的心,讓他創(chuàng)作出不朽名曲《月光曲》?
二、進入問題,自主感悟,感情誦讀。
語段一: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突然停了……姑娘說∶“哥哥,你別難受,我不過任憑說說罷了。”
1.貝多芬聽到哪一句話起就心動了?(感情朗讀)
2.貝多芬從這一句話中聽出了什么?
(1)盲姑娘家境貧困。(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盲姑娘家境貧困?)
(2)盲姑娘喜愛音樂。(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盲姑娘喜愛音樂?)
(3)師:姑娘雖然雙目失明,但她依舊喜愛著生活,姑娘雖然家境貧困,但是她并不放棄對藝術的憧憬與追求。貝多芬的心被觸動了。
3.貝多芬從兄妹倆的整段對話中還聽出了什么?
(1)妹妹的懂事、兄妹倆之間的相互關懷與體諒等。(感情朗讀)
(2)師:盲姑娘這么貧困,但是這么喜愛音樂,又這么懂事,他的心被深深感動了,所以走進茅屋。
語段二:貝多芬坐在鋼琴前面,彈起盲姑娘剛才彈的那首曲子來……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p>
1.同學質疑。
預設問題一:盲姑娘什么也看不見,為什么知道她是貝多芬?
預設問題二:貝多芬為什么不回答?
預設問題三:彈一首曲子已滿意了盲姑娘的心愿,他為什么還要再彈一首曲子?
預設問題四:貝多芬為什么稱盲姑娘為“您”?
2.梳理問題。3.解決問題。(感情朗讀)
三、入情入景,想象寫話,觀賞音樂。
1.師生共讀“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段落,感悟溝通。
語段: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按起了琴鍵。
2.重新回到問題:貝多芬此時此刻會想些什么?
3.進一步了解貝多芬,聯(lián)系上文,想像寫話,體會貝多芬內心情感。
課外資源:我為什么要作曲,由于我有許多想法要釋放出來?!惗喾?/p>
4.觀賞《月光曲》片段。
《月光曲》其次課時教學設計課型:新授課
學問與技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段落。
過程與方法:學習課文8、9、10自然段,感受樂曲所表現(xiàn)的意境,體會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華和對勞動人民的憐憫心,了解《月光曲》所表現(xiàn)的意境與貝多芬的情感變化的關系。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懷,體會音樂藝術的魅力。
教學重點:體會他所具有的卓越才華和對勞動人民的憐憫心
在背景音樂《月光曲》的旋律中進入本課的學習。
一、復習字詞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些詞語,我信任大家已經儲存在記憶的倉庫中,請同學們在括號內填上合適的詞語,看誰把字寫得規(guī)范、端正、正確。
同學寫后同位互判,投影反饋,自我。(畫月亮。)
二、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理清敘述挨次。
1、上節(jié)課,我們從整體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誰來說說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貝多芬為盲姑娘演奏了第一支曲子,又激情創(chuàng)作了《月光曲》。)2、上節(jié)課,我們還研讀了貝多芬為盲姑娘演奏第一支曲
子的段落,請同學們快速默讀2—7自然段,想想這部分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終寫了什么?
(板書:聽看彈)
三、學習課文8-10自然段
師:貝多芬飽含深情的為盲姑娘彈奏了第一支曲子,出于對窮苦人的憐憫和愛,對盲姑娘這位特別知音的感慨萬千,貝多芬又即興演奏、激情創(chuàng)作了月光曲,這正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段落8-10自然段。
1、默讀8-10自然段。
a、由同學說一說默讀的要求:不指讀、不動唇、不動喉
b、默讀思索:這一部分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終寫了什么?
2、指讀課文第8自然段
a、思索:在課文中找出一個詞,來概括貝多芬彈奏月光曲時的情景。
b、理解詞語:清幽(幽雅、安靜、光亮)
c、練習朗讀老師創(chuàng)設情境:多美的月夜啊!誰能把我們帶入那個月光如水,輕輕瀉入茅屋的情景之中,把我們帶到鋼琴邊,帶到貝多芬的身邊。
3、學習第9自然段
a、自讀課文,想想可以運用平常的哪些方法來學習這一段?
b、老師指導同學自主學習
提示:每個小組的學習都要先讀懂課文再合作完成。
設計板書組
提示:這一段是寫兄妹倆聽到貝多芬的樂曲所聯(lián)想到的情景。寫了哪些景物的變化?你試著用四字詞語來概括景物的變化?
質疑解答組
提示:關心同學篩選有價值的問題進行爭論。
如:什么樣的旋律才能讓兄妹倆想到大海和月光?
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射下的大海的變化,這說明白什么?
品評語言組
提示:你認為哪些詞語用的好?(用筆畫出來)想想為什么用得好?
c、指導溝通匯報
板書設計你認為這樣的板書設計可以嗎?(全體同學共同參加)
讀讀畫畫他們畫得怎么樣?
質疑解答
引導同學將第一層中貝多芬的感情變化與月光曲的旋律聯(lián)系起來,深化理解課文內容。月光曲旋律的變化就是貝多芬與兄妹接觸中內心感受的變化。這是一首有感于知音,借情于月光的美麗的鋼琴曲。
品評語言
在同學匯報過程中指導朗讀,使同學進一步感悟語言美、意境美。
重點品讀的語言:
微波粼粼:水清,聯(lián)系月光理解
撒遍:每一個角落
一縷一縷:天空的清楚、明朗,云朵的外形。
輕紗似的微云:輕柔、透亮?????、輕薄
配樂朗讀
指導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積累
指導同學把握背誦的方法:看板書、板畫、插圖、想像
4、教學第10自然段
四、通過學習這一課,我們知道了,在那月輪初生、銀光遍撒的環(huán)境中,貝多芬為遇到知音而激情滿腔,他借著清幽的月光彈琴抒懷,一首有感于知音,寄情于月光的美麗的鋼琴曲就這樣誕生了,它的所想所作表現(xiàn)了他卓越的才華,也說明白他是一位關懷憐憫勞動人民的宏大的音樂家。
五、作業(yè)向同學們推舉一首詩——《月光曲》,這是一位母親聽女兒彈奏貝多芬的月光曲時的內心感受。讀后與同學們相互溝通一下感受。
六班級語文教案月光曲8
【文章特點】
這篇課文記敘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譜寫鋼琴曲──《月光曲》的傳奇,它告知我們,貝多芬是一位憐憫勞動人民的宏大音樂家。文章詞句美麗,感情豐富,意境很深,教學時,要抓住環(huán)境特點,認真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教學要求】
1、通過教學讓同學了解貝多芬在一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中譜寫了《月光曲》,以及《月
光曲》的內容,從而體會到貝多芬憐憫勞動人民、喜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抓住環(huán)境特點,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環(huán)境特點,體會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精確?????地把握貝多芬思想感情的變化。
【教具】
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交代目標
二、學習第一段
1、細讀思索:
這段寫了些什么?
2、理解“傳奇”的意思,及其次句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三、學習其次段
1、默讀課文分層。
2、逐層理解課文:
⑴學習第一層:
①讀課文,了解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
②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漫步?????聽到了什么?著重理解“斷斷續(xù)續(xù)”一詞。
⑵學習其次層:
①弄清晰彈奏第一首樂曲的經過:
A、貝多芬靠近茅屋,又聽到了什么?
投影出示兄妹談話的內容,請同學讀這段話,抓住重點詞,體會這段的含義。
側重理解“任憑說說”的含義。
B、聽到窮兄妹倆的對話,貝多芬會想些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讓同學結合貝多芬走進茅屋看到的情景去體會:正由于這家人貧困,但又愛好音樂,才激起了貝多芬劇烈的憐憫心。
C、貝多芬彈完第一首曲子,盲姑娘有什么反應?
重點理解盲姑娘的話。
(只通過一首曲子,盲姑娘就推想出彈琴的人是貝多芬,可見她懂音樂。)
D、聽了盲姑娘的話,貝多芬想到了什么?他用什么來回答盲姑娘的問話?
②理解彈奏其次首樂曲的經過:
A、貝多芬在怎樣的環(huán)境里彈奏《月光曲》的?理解“清幽”一詞,并想象
句子所描繪的景象。
“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里的一切好象披上了一層銀紗,顯得非常清幽?!?/p>
B、理解《月光曲》的內容,并體會其意境。
a、認真閱讀課文,指出課文中描寫《月光曲》的內容。
b、依據(jù)書中描寫的內容,想象句子所描繪的景象,并想一想《月光曲》
的旋律及節(jié)奏會有什么變化?
“他好象面對著大海,月光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p>
“突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
c、播放貝多芬的《月光曲》的一部分,讓同學再次綻開想象,去觀賞體會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d、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⑶學習第三層:
①齊讀這一層,想一想寫了些什么?
②理解“飛奔”一詞,它說明貝多芬也被自己所彈奏的樂曲感動著?!对鹿?/p>
曲》傾注了貝多芬對盲姑娘的.深厚情意和對大自然的愛。
③再次有感情地齊讀最終一層。
三、依據(jù)板書,總結全文
1、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聽──彈──記。)
2、根據(jù)事物的進展,了解貝多芬的感情變化。
(憐憫──感動──激情。)
六班級語文教案月光曲9
教學目標
1、體會貝多芬在創(chuàng)作《月光曲》過程中感情的變化。
2、在理解內容的過程中,初步學習辨別事物和聯(lián)想。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分析人物言行體會貝多芬在創(chuàng)作《月光曲》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
2、初步學習辨別事物和聯(lián)想。
教學方法
爭論法、情境教學法、朗讀指導法、啟發(fā)法
教具:電腦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二.檢查預習
1、認讀生字詞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師訂正讀音
3、通過預習你對課文有哪些了解?
4、同學質疑
三、了解課文大意,理清文章層次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新課
1、板書課題:月光曲
2、請生簡述《月光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
3、質疑:這節(jié)課你們還想知道些什么?(引導生從內容及人物質疑)
二、體會貝多芬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感情變化
1、生快速閱讀課文,把課文中描寫貝多芬言行的句子找出來?
2、品讀句子,再聯(lián)系上下文,小組爭論問題。
課件出示問題:貝多芬為什么這樣做?為什么這樣說?想象他當時的心情怎樣?
3、溝通爭論狀況,重點體會以下幾方面:
(1)貝多芬進屋是被兄妹的談話所感動;
(2)貝多芬彈一曲是看到兄妹窮,但又愛音樂,產生了憐憫心;
(3)貝多芬又彈一曲是由于發(fā)覺盲姑娘是他的知音,很感動;
(4)貝多芬飛奔回店是由于創(chuàng)作了一首新曲子很興奮。
依據(jù)生回答板書貝多芬言行及心情的關鍵詞
4、小結
(1)通過剛才的爭論溝通,大家又有什么新的收獲?
師述:這些感情的變化其實就是貝多芬創(chuàng)作出《月光曲》的緣由。
(2)這些結論我們是通過什么途徑得到的?依據(jù)生述板書學法。
找
分析言行問
議
說
體會心情
理解內容
三、學習體會第三節(jié)
1、文中哪里最讓貝多芬感動?(課件出示兄妹對話)
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有多好啊!”那個男的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惫媚镎f:“哥哥,你別難受,我不過任憑說說罷了。”
2、用剛才的學習方法,進行小組爭論,體會兄妹說話時的心情變化。
3、溝通爭論狀況
(1)妹妹說第一句話時是(渴望)的心情,由于她知道貝多芬來到小鎮(zhèn),很想
聽貝多芬彈琴;
(2)哥哥說話時是帶著(難受的、圓滿的)心情,由于家里窮他不能滿意妹妹的心愿;
(3)妹妹說其次次話時是帶著(勸慰)哥哥的心情,由于他不想讓哥哥為了她而難受。
4、指導朗讀兄妹的對話
(1)同桌分角色練讀。
(2)指名生分角色朗讀。
(3)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5、聽了兄妹談話,你有什么想法?
6、小結:貝多芬正是被這對窮兄妹間的真摯的情感所感動了,才進了屋,才有了后來獻給兄妹倆的《月光曲》。大家想聽這首曲子嗎?
四、初步辨別聯(lián)想與實在事物
1、請生劃出文中示意《月光曲》曲調的句子。(課件出示句子)
2、小組爭論:讀句子,依據(jù)內容畫一畫。
3、請生展現(xiàn)作品,并讓大家評議。
4、課件出示選擇題,讓生選擇《月光曲》曲調,并說理由。
選一選:A、舒緩——明快——激揚
B、明快——激揚——舒緩
C、舒緩——激揚——明快
5、觀賞《月光曲》
6、請生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曲調的變化。
7、大家是通過什么途徑體會到《月光曲》的曲調的?
8、哥哥為什么會想到這些?
9、師述:通過學習我們發(fā)覺聯(lián)想可使文章的內容更豐富,但聯(lián)想要以實在
事物為依據(jù)。而同樣的音樂,讓不同的人聽,由于各人的經受不同,可能會有不同的聯(lián)想。
五、擴展,體會文章中心
1、聽音樂,想一想:
盲姑娘悄悄地聽著,仿佛看到()。
我悄悄地聽著,仿佛看到()。
2、你們認為貝多芬想通過這首曲子表達些什么?
3、窮兄妹倆聽了貝多芬的曲子,他們很幸福。從貝多芬那兒他們也獲得了自信,今后他們會怎樣面對生活呢?
板書設計:
月光曲
聽:談話(感動)
貝多芬看:貧困(憐憫)
彈:一曲又一曲(感動)
記:曲子(興奮)
六班級語文教案月光曲10
一、教學要求
1.了解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他所具有的卓越才華和和善的心。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初步學習辨別事物和聯(lián)想。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用“幽靜”造句礦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終三個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
1.領悟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時的心情。
2.辨別課文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實在的事物引起的聯(lián)想。
三、教具預備
1.貝多芬畫像一幅。
2.生字卡片。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檢查預習,學習課文其次至七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這篇課文講的是誰的事情?(是貝多芬的事情。)
2;出示貝多芬畫像,簡介貝多芬。
貝多芬是德國聞名的音樂家。他誕生于1770年,1827年逝世。貝多芬從小就表現(xiàn)了非凡的音樂才華,十歲進行公開音樂會,十二歲開頭作曲。他生活在封建統(tǒng)治最黑暗的年月,家境貧寒,受盡磨難,對勞動人民非常憐憫,對專制暴政元比憎恨)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舉世著名的音樂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3.什么是“傳奇”?(民間流傳的說法。)課文從哪兒到哪兒是講關于《月光曲》的傳奇的?(從其次自然段到課文結束。)把課文分成兩部分,應當怎么分?(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介紹貝多芬,引出故事。其次自然段到最終是其次部分,講關于《月光曲》的傳奇。)
4.請兩名同學朗讀課文,每人讀一部分。讀后評議,訂正讀音。
二、初步理解傳奇部分的內容
1.默讀其次部分,想一想:(i)貝多芬為盲姑娘彈了幾首曲子?(彈了兩首曲子)(2)這兩首是什么曲子?(第一首是盲姑娘想要學的貝多芬譜寫的曲子。其次首是貝多芬即興創(chuàng)作的《月光曲》。)
2.同學默讀思索后爭論。
課文從哪兒到哪兒是講貝多芬彈第一首曲于,從哪幾到哪兒是講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其次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講貝多芬為盲姑娘彈第一首曲子;第八自然段到課文結束,講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
三、深化理解貝多芬第一次為盲姑娘彈曲子的內容
1.指名同學朗讀其次至第七自然段,訂正讀得不正確的地方。請同學解釋幾個詞語:幽靜一偏僻、情靜。入場券一門票,生疏一生疏。不熟識。純熟——很嫻熟。
老師補充介紹:萊茵河是歐洲的大河之一,流經好幾個國家,包括德國。
2.貝多芬是人民寵愛的音樂家,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他到各地旅行演出,甚至來到一個小鎮(zhèn)上。盲姑娘也在彈他的曲子,而且園不能直接聽到貝多芬自己的彈奏而感到深深的圓滿。)
3,盲姑娘一家很窮,又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他們住在一所茅屋里,兄妹倆相依為命。哥哥是個皮鞋匠,妹妹是個瞎子。他們買不起音樂會的入場券。)
4.姑娘為什么說“哥哥,你別難受,我不過任憑說說罷了”?(姑娘很懂事,她聽出哥哥話中有擔心的意思,能體諒哥哥的難處,所以反過來勸慰哥哥,把自己想聽音樂會的劇烈愿望淡淡地稱作“任憑說說”,從這里可以看出兄妹倆的相互愛護,這種感情特別珍貴,非常感人。)
5.盲姑娘不但愛音樂,而且懂音樂、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她看不見樂譜,只是聽別人彈過幾遍,就能彈貝多芬的曲子,盡管斷斷續(xù)續(xù),很不嫻熟,但是很不簡單的。貝多芬自己彈起來,她立即就聽得人了神。一曲完了,她感動他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并且由此猜出了彈琴的正是貝多芬本人。這說明她具有音樂才能。貝多芬也深深地為自己能在窮人中有這樣的“知音”而感動,正是這種激情促使貝多芬創(chuàng)作了《月光曲》。)
6.指名同學朗讀其次至第七自然段。
四、布置作業(yè)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
六班級語文教案月光曲11
【教學目的要求】
1.了解《月光曲》是怎樣譜寫成的。從中體會音樂家貝多芬憐憫、喜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2.辨別課文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實在的事物引起的聯(lián)想,并體會二者結合的作用。
3.給課文分段,說出各段段意和全文的主要內容。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代保管檔案協(xié)議(2篇)
- 2025年企業(yè)單位雇傭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買賣合作廉潔協(xié)議經典版(2篇)
- 2025年交通事故自行協(xié)商協(xié)議(三篇)
- 2025年個人汽車貸款擔保合同簡單版(2篇)
- 地鐵項目居間合同協(xié)議書
- 八年級大考數(shù)學試卷
- 幼兒園全包裝修合同條款
- 沙石運輸誠信體系建設合同
- 樂器運輸協(xié)調協(xié)議
- 成都四川成都簡陽市簡城街道便民服務和智慧蓉城運行中心招聘綜治巡防隊員1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2030全球廢棄食用油 (UCO) 轉化為可持續(xù)航空燃料 (SAF) 的催化劑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含答案)
- 湖北省武漢市2024-2025學年度高三元月調考英語試題(含答案無聽力音頻有聽力原文)
- 商務星球版地理八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天津市河西區(qū)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含答案)
- 校長在行政會上總結講話結合新課標精神給學校管理提出3點建議
- 北京市北京四中2025屆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2024年快遞行業(yè)無人機物流運輸合同范本及法規(guī)遵循3篇
- 地下商業(yè)街的規(guī)劃設計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國低密度聚乙烯(LDPE)行業(yè)需求動態(tài)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