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三屆地震知識競賽題庫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a188290632142d4ef0ee57d55cc061/3ca188290632142d4ef0ee57d55cc0611.gif)
![2023年第三屆地震知識競賽題庫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a188290632142d4ef0ee57d55cc061/3ca188290632142d4ef0ee57d55cc0612.gif)
![2023年第三屆地震知識競賽題庫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a188290632142d4ef0ee57d55cc061/3ca188290632142d4ef0ee57d55cc0613.gif)
![2023年第三屆地震知識競賽題庫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a188290632142d4ef0ee57d55cc061/3ca188290632142d4ef0ee57d55cc0614.gif)
![2023年第三屆地震知識競賽題庫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a188290632142d4ef0ee57d55cc061/3ca188290632142d4ef0ee57d55cc06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屆地震知識競賽題庫(1)
一、單選題
1、地震是地球的()運動的結果。D
A.外部B.地殼C.地幔D.內部
2、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發(fā)生,并且多到一天就要發(fā)生一萬多次,其中能導致破壞的約有一
千次。一般情況下,()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覺,稱為有感地震。B
A.2.0級B.3.0級C.4.0級D.5.0級
3、地震導致人員傷亡的最重要因素是()。A
A.各類建(構)筑物的破壞和倒塌B.大地震動C.地面開裂D.火災
4、有很少數(shù)地震發(fā)生在城市下面,稱為(),如唐山地震、阪神地震等。B
A.城市下地震B(yǎng).直下型地震C.直上型地震D.破壞性地震
5、從震中到震源的距離稱為震源深度,根據(jù)震源深度劃分,地震可分為()。C
A.淺源、深源兩類B.遠震、近震兩類C.淺源、中源、深源三類D.
遠震、近震、中震三類
6、一次地震在距震中不同的地方也許有不同等級的烈度,而震級只有()個。A
A.1B.2C.6D.很多
7、震級相差一級,釋放能量相差約()倍。C
A.10B.20C.32D.5
8、根據(jù)國標/T18207.1-2023的規(guī)定,地震預報分長期、中期、短期、臨震預報四種,其
中短期預報()。B
A.是指10日內將要發(fā)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的預報。
B.是指3個月內將要發(fā)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的預報。
C.是指10日內也許發(fā)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區(qū)和強度的預報。
D.是指6個月內也許發(fā)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區(qū)和強度的預報。
9、我國的防震減災工作實行()的方針。B
A.防止為主,專群結合B.防止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
C.救援為主,專群結合D.救援為主,防御為輔
10、從歷次大震看,在城市導致最嚴重、最普遍的次生災害是()。D
A.毒氣污染B.交通癱瘓C.停電、斷水D.火災
11、地震災害有()特點。D
A.突發(fā)性B.突發(fā)性和縱橫性C.突發(fā)性、縱橫性和續(xù)發(fā)性I).突發(fā)性與破壞嚴重
性
12、根據(jù)《地震預報管理條例》,在已發(fā)布地震短期預報的地區(qū),如發(fā)現(xiàn)明顯臨震異常,
情況緊急,本地市、縣人民政府可以發(fā)布()之內的地震臨震預報,并同時向上級
人民政府及其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機構和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報告。B
A.72小時B.48小時C.12小時D.6小時
13、地球由表及里可分為()三層。A
A.地殼、地幔、地核B.地殼、地核、地幔C.地幔、地核、地殼D.地核、地幔、
地殼
14、按地震成因劃分,目前世界上發(fā)生的地震重要屬于()類型。A
A.構造地震B(yǎng).火山地震C.塌陷地震D.人工地震
15、強震指的是()C
A.8.0級及其以上地震B(yǎng).7.0級及其以上地震
C.6.0級及其6.0級以上、7.0級以下地震D.5.0級及其5.0級以上、6.0級以下地
震
16、地方震指的是震中距在()千米以內的地震。B
A.50千米B.100千米C.300千米I).500千米
17、地震次生災害十分突出的地方是()。C
A.鄉(xiāng)鎮(zhèn)B.森林C.城市D.偏僻的農(nóng)村
18、我國采用的地震烈度表最高烈度為()度。D
A.VIDB.IXC.XID.XD
19、地震三要素為()。B
A.地點、震級、烈度B.時間、地點、震級C.地點、震級、深度D.時間、烈
度、距離
20、國家對地震預報實行統(tǒng)一發(fā)布制度,地震短期預報和臨震預報由()發(fā)布。C
A.中國地震局B.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地震局
C.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D.地震科技工作者
21、國家對地震臺網(wǎng)的建設,實行()。D
A.統(tǒng)一管理B.分類管理C.分級管理D.統(tǒng)一規(guī)劃分級分類管理
22、主震一余震型地震主震釋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能量()以上。C
A.80%B.85%C.90%D.95%
23、地震時釋放的能量以彈性波的形式從震源向四周八方傳播,這種因地震而產(chǎn)生的介
質波動叫()。B
A.烈度B.地震波C.擴散波D.震動波
24、地震發(fā)生時,人們最先感受到的地震波是()。A
A.縱波B.橫波C.面波D.縱波與橫波同時感受到
25、防震減災三大工作體系是()?D
A.臺網(wǎng)建設、震災防止、緊急救援B.臺網(wǎng)建設、震災防止、地震監(jiān)測預報
C.臺網(wǎng)建設、緊急救援、地震監(jiān)測預報D.地震監(jiān)測預報、震災防止、緊急救援、
26、地震海嘯是一種劫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60千米以內、震級為()
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D
A.5.5B.6.0C..6.5D7.0
27、據(jù)記錄()以上的地震發(fā)生在巖石圈中,其余的發(fā)生在地幔上部。A
A.90%B.80%C.70%D.60%
28、根據(jù)目前的結識,我國地震在時間分布上最重要和最普遍的規(guī)律是()。D
A.地震活動周期性和復雜性B.地震活動普遍性和反復性
C.地震活動普遍性和復雜性D.地震活動周期性和反復性
29、一次地震發(fā)生時,擬定震中至少需要()地震觀測臺記錄到的地震波數(shù)據(jù)。C
A.1個B.2個C.3個D.4個
30、地震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它是()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A
A.地球內部物質運動和能量釋放B.地下水過度開采C.天氣忽然變化
D.森林過度采伐
31、從震中到震源的距離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千米以內為淺源地震。A
A.60千米B.80千米C.100千米D.300千米
32、在我國,地震預報的發(fā)布權在()0B
A.中國地震局B.省級以上人民政府C.地震預報專家D.省地震局
33、震級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的兩把“尺子”。震級指地震釋放能量的大??;烈度是指地
震影響和破壞的限度。一次地震有()?C
A.一個震級一個烈度B.多個震級一個烈度C.一個震級多個烈度D.多個震級多個
烈度
34、世界上第一臺地動儀是()發(fā)明的。A
A.張衡B.愛迪生C.畢昇D.蔡倫
35、我國處在()兩大地震帶之間,地震活動頻率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A
A.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一一歐亞地震帶B.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和海嶺地震帶
C.臺灣地震帶和海嶺地震帶D.歐亞地震帶和臺灣地震帶
36、據(jù)記錄,20世紀全球地震導致的死亡人數(shù),我國占()左右。C
A.33%B.43%C.53%D.63%
37、震級大于(),導致不同限度地震災害的地震,稱為破壞性地震。C
A.3級B.4級C.5級D.6級
38、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產(chǎn)生的地表破壞、各類工程結構的破壞,以及由此而引發(fā)人
員傷亡與經(jīng)濟損失,稱為()。B
A.次生災害B,直接災害C.誘發(fā)災害D.原生災
害
39、由地下核爆炸或工業(yè)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動屬于(),1B
A.塌陷地震B(yǎng).人工地震C.火山地震D.核地震
40、地球的最外層叫地殼,它的厚度約()oA
A.30—40千米B.100—1000千米C.10千米D.5千米
41、一次地震發(fā)生,()越大,對地面導致的破壞越大。C
A.震源深度B.震中距C.震級D.烈度
42、當你聽說某日某時某分,將發(fā)生幾點幾級大地震,你應()。C
A.盡快告訴親戚
B.立即組織家人到開闊地,同時做好備震的物質準備
C.判斷為謠言,不信不傳,必要時向地震部門報告或詢問
D.在網(wǎng)上發(fā)布信息,廣而告之
43、由于地震預報沒有過關,所以()。B
A.地震知識學不學都沒有用B.要學習地震知識,做到有備無患
C.經(jīng)常關注和傳播網(wǎng)上的地震預報D.任何地震預報都不要相信
44、()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規(guī)的制定,標志著我國防震減災工作進入了法制化管
理的階段。B
A.《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B.《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C.《發(fā)布地震預報的規(guī)定》D.《防震減災條例》
45、現(xiàn)階段,我國防震減災工作的重點在()。特別是大城市和城市群,更是防御
地震災害的重中之重地區(qū)。A
A.城市B.廣大農(nóng)村C.城鄉(xiāng)結合部D.平原
46、據(jù)20世紀資料的記錄,我國因地震災害導致的死亡人數(shù)占所有自然災害死亡人數(shù)
的()。D
A.24%B.34%C.44%D.54%
47、由于火山作用,如巖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是()B
A.構造地震B(yǎng).火山地震C.陷落地震D.人工地震
48、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地震稱為()。B
A.中源地震B(yǎng).淺源地震C.深源地震D.次深源地震
49、()是地下巖石層沿一個破裂面或破裂帶兩側發(fā)生相對位錯的現(xiàn)象。A
A斷層B錯位層C破裂層D.位錯層
50、震級大于4.5級、小于6級,可導致?lián)p壞或破壞的地震被稱作()C
A弱震B(yǎng)有感地震C中強震D強震
51、用來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叫做()。A
A震級B震源C地震烈度D有感地震
52、震級與()釋放出的能量有關。地震越強,震級越大。B
A震中B震源C震級D地震烈度
53、地球上的有感地震,僅占地震總數(shù)的()A
A1%B2%C3%D4%
54、()是衡量地震的破壞限度的“尺子”。D
A震中B震源C震級D烈度
55、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是()。A
A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B歐亞地震帶C海嶺地震帶D.澳洲地震帶
56、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所釋放的能量約占全球的()。C
A四分之一B一半C四分之三D三分之二
57、由我國重要地震帶的分布圖可知,我國約有()多條地震帶,地震分布很廣。
B
A10B20C30D40
58、我國()的省份發(fā)生過7級以上的地震。C
A40%B50%C60%D70%
59、我國地震災害十分嚴重。192023至20世紀末,我國死于地震的人數(shù)已達()
多萬人,約占同期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數(shù)的一半。C
A30B40C50D60
60、長期預報是指對未來()年內也許發(fā)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區(qū)的預報。B
A5B10C15D20
61、()是指對未來1?2年內也許發(fā)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區(qū)和強度的預報。B
A長期預報B中期預報C短期預報D臨震預報
62、短期預報是指對()個月內將要發(fā)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的預報。A
A3B4C5D6
63、我國的地震預報研究是從20世紀()才開始的。C
A三四十年代B四五十年代C五六十年代D六七十年代
(
64、世界上大多數(shù)地震都是(),我國絕大多數(shù)地震也為此類地震。A
A淺源地震B(yǎng)中源地震C深源地震D.次深源地震
65、目前世界上記錄到的最深的地震,震源深度約為()多千米。B
A600B700C800D900
66、()是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地震。C
A淺源地震B(yǎng)中源地震C深源地震D.次深源地震
67、地球內部發(fā)生地震的地方稱為()B
A震中B震源C震級D震中距
二、多選題
1.下列哪些工程屬于也許發(fā)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ABCD
A.核電站、核反映堆、核供熱裝置、核廢料解決工程
B.易燃、易爆、易腐蝕、易污染物質的大中型實驗、檢查和倉儲等工程
C.研究中、試生產(chǎn)和存放劇毒生物制品和天然人工細菌與病毒(如鼠疫、霍亂、非典
等)建筑
D.大中型煉油、化工及石油化工、化纖等工程
2.地震對某一地區(qū)的影響和破壞限度稱地震烈度。影響烈度大小的因素重要有()。
ABCD
A.A.震級B.震中距C.震源深度D.地質構造
3.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地震帶是()。ABC
A.A.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B.歐亞地震帶C.海嶺地震帶D.臺灣地震帶
4.地震引起的次生災害重要有()BCDE
A.饑荒B.海嘯C.毒氣泄漏D.瘟疫E、放射性污染
5.地震是自然界最兇惡的敵人,它所導致的直接災害有:()。AD
A.建筑物的倒塌B.火災、水災、海嘯C.瘟疫D.地面破壞
6.天然地震的重要類型有()。ABC
A.構造地震B(yǎng).火山地震C.陷落地震D.人工地震
7.按震級大小可把地震劃分為()幾種類型。ABCD
A.A弱震B(yǎng)有感地震C中強震D強震
8.地震烈度與()有關。ABCD
A.A震級B震源深度C震中距D震區(qū)的土質條件
9.微觀前兆是人的感官不易覺察,須用儀器才干測量到的震前變化。下列屬于微觀前兆的
是()。ABCD
A.A地面的變形B地球的磁場、重力場的變化C地下水化學成分的變化D小地震
的活動等。
10.按照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可劃分為()。ABC
A.A淺源地震B(yǎng)中源地震C深源地震D.次深源地震
11.地震可按震中距不同分為()ABC
A.A地方震B(yǎng)近震C遠震D特遠震
12.根據(jù)地震序列的能量分布、主震能量占全序列能量的比例、主震震級和最大余震的震級
差等,可將地震序列劃分()ABC
A.A主震-余震型地震B(yǎng)震群型地震C孤立型地震D.前震-主震-余
震型地震
13.地震直接災害是指由地震產(chǎn)生的原生現(xiàn)象,涉及()。AB
A.A建筑物和構筑物的破壞或倒塌
B.B地面破壞,如地裂縫、地基沉陷、噴水冒砂等
C.C山體等自然物的破壞,如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I).D水體的振蕩,如海嘯、湖震等
14.地震前自然界發(fā)生的與地震有關的異常現(xiàn)象叫地震前兆,分為宏觀異常和微觀異常。下
面()屬于宏觀異常。BCD
A.小地震活動地震波速度變化
B.地殼變形、地下水異常變化
C.動物異常反映
D.地聲、地光
E.地應力變化
15.破壞性地震發(fā)生時,()是影響人員傷亡的重要因素。ABCDEF
A.地震強度(震級和烈度)及發(fā)震時間
B.震中距離
C.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及震區(qū)人口密度
D.有無地震預報及有無地震應急預案
E.搶救速度
F.人們是否具有防震減災知識。
三、判斷題,請在括號里填“對”或者“錯”
1、震級表達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多少,能量越大,震級越大。()對
2、遠震時,由于地震波的作用,搖擺幅度隨著建筑物高度的增長而減少。()錯
3、地球內部發(fā)生地震的地方叫震中。()錯
4、震中距是指從地面上的一點到震中的距離。隨著震中距越大,也就是離發(fā)生地震的地方
越遠,地面導致的損失越小。()對
5、我國西部地區(qū)地震比東部地區(qū)多,但同樣震級的地震一般在東部地區(qū)導致的損失比西部
地區(qū)嚴重。()對
6、我國對地震預報實行政府統(tǒng)一發(fā)布制度。()對
7、天氣在一段時間內出現(xiàn)異常說明地震要來了。()錯
8、歷史上從未記錄到發(fā)生地震的地方,此后也不會發(fā)生地震。()錯
9、歷史上沒有發(fā)生過強烈地震的地區(qū),此后絕對不會發(fā)生強震。()錯
10、震級是對地震大小的一種量度,它與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多少有關。能量越大,震級
就越大。()對
11、通常地震都發(fā)生在距地面1000千米以下的地方。()錯
12、我國是一個地震災害不嚴重的國家,因素是我國國土面積大,地震分布并不均勻。
()錯
13、地震部門專家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向社會發(fā)布自己的地震預測意見。()
錯
14、目前我國地震預報己經(jīng)非常準確。()錯
15、在天然地震中,約占地震總數(shù)的90備以上的地震是構造地震。()對
16、地下巖層斷裂或錯動引起的地震叫構造地震。()對
17、由火山噴發(fā)引起的地震稱塌陷地震。()錯
18、由地下核爆炸引起的地面振動是人工地震。()對
19、由火山噴發(fā)引起的地震稱火山地震。()對
20、由礦井塌陷引起的地震稱人工地震。()錯
21、從震源垂直向上相應地面的地方叫震中,通常用經(jīng)緯度表達震中位置。()
對
22、震級相差一級,能量相差約32倍。()對
23、從震中到震源的距離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內的為淺源地震。
()對
24、地震短期預報和臨震預報,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guī)定的程序
發(fā)布。()對
25、震級可以通過地震儀記錄的地震波形計算得出,是用來表達地震釋放能量大小的一
種量度。()對
26、地球內部發(fā)生地震的地方稱震源;從震源到地表的垂直距離為震源深度。()
對
27、假如發(fā)現(xiàn)動物行為異常:雞不進窩,狗亂叫,就說明一定要發(fā)生大地震了。()
錯
28、通常情況下,震區(qū)各點由于震中距不同,受到的破壞限度和人對地震的感覺也不同
樣,因此烈度也不相同。()對
29、一般而言,地震波分為縱波和橫波,發(fā)生地震時,橫波總是先到達地表,而縱波總
落后一步。()錯
30、在同一地方,震級越大,對地面的破壞也越大,因此,地震烈度也越大。()對
31、任何一個科學家或地震機構都不能根據(jù)自己的預測意見,向社會發(fā)布地震預報。
()對
32、地震預報涉及4種類型:地震長期預報、地震中期預報、地震短期預報和臨震預報。
()對
33、火山地震是發(fā)生次數(shù)最多、破壞力最大的地震類型。()錯
34、構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處巖層錯動、破裂所導致的地震。()對
35、本地下溶洞或礦山采空區(qū)支撐不住頂部的壓力時,就會塌陷引起振動,這叫做陷落
地震。()對
36、全球有85%的地震發(fā)生在板塊邊界上。()對
37、發(fā)生在板塊邊界上的地震叫板緣地震,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上絕大多數(shù)地震均屬此類。
()對
38、發(fā)生在板塊內部的地震叫板內地震,如歐亞大陸內部的地震多屬此類。()
對
39、板內地震發(fā)生的因素既與板塊之間的運動有關,也與局部的地質條件有關。
()對
40、塌陷地震大約不到全球地震數(shù)的3%,引起的破壞也較小。()對
41、震級可以通過地震儀器的記錄計算出來。()對
42、弱震是震級小于4級的地震,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錯
43、中強震是震級大于4.5級、小于6級的地震,屬于可導致?lián)p壞或破壞的地震,但破
壞輕重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種因素有關。()對
44、震級越大的地震,發(fā)生的次數(shù)越少;震級越小的地震,發(fā)生的次數(shù)越多。()
對
45、一次地震發(fā)生后,震中區(qū)的破壞最重,烈度最高。()對
46、一次地震雖然只有一個震級,但它在不同的地區(qū)所導致的破壞卻是不同的。
()對
47、地震烈度為N?V度的地震會使房屋受到破壞,地面出現(xiàn)裂縫。()錯
48、地震預報是針對破壞性地震而言的,是要在破壞性地震發(fā)生前作出預報,使人們可以
防備。()對
49、宏觀前兆是人的感官能覺察到的地震前兆。它們大多在臨近地震發(fā)生時出現(xiàn)。
()對
50、微觀前兆是人的感官不易覺察,須用儀器才干測量到的震前變化。()對
51、地震預報是世界公認的科學難題,在國內外都處在探索階段。()對
52、地震預報只能由各級政府發(fā)布,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發(fā)布地震預報。()
對
53、假如平房屋外場地開闊,發(fā)現(xiàn)預警現(xiàn)象早,可盡快跑出室外避震。()對
54、臨震預報是指對20日內將要發(fā)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的預報。()錯
55、同樣大小的地震,在震中距越小的地方,影響或破壞越輕。()錯
56、同樣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深,所導致的影響或破壞越重。()錯
57、從地面開始顛動到房屋倒塌,幾乎沒有時間差。()錯
58、人們平時所說的地震是指可以形成災害的構造地震。()對
59、縱波是指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一致的波,傳播速度較快。()對
60、橫波是指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傳播速度比縱波慢,但晃動限度比縱波大.
()對
61、面波傳播速度大于橫波,所以在橫波的前面。()錯
62、當前我國地震預報的水平和現(xiàn)狀是:可以了解地震前兆現(xiàn)象,達成了規(guī)律性的結識。
()錯
63、地下水異常一定與地震有關。()錯
第三屆地震知識競賽題庫(2)
一、單選題
1、地震發(fā)生時,要保持清醒,頭腦冷靜,就地避險,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
是()。D
A.床下B.桌子底下C.開間小的衛(wèi)生間D.窗子邊
2、民謠:“井水是個兆,震前多報告。無雨水變渾,天旱水直冒。水位起伏大,翻花冒氣
泡。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敝傅氖牵ǎ┊惓!
A.水文B.氣象C.地象D.地下流體
3、大地震發(fā)生前往往會有一些動物表現(xiàn)出異常反映,如平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一些無法解釋的動
物反常情況,我們應當選擇()。B
A.發(fā)布地震預報B.報告有關部門
C.告訴左鄰右舍去避災D.在同學中議論
4、地震時人會站立不穩(wěn),應當()。B
A.使勁跑B.蹲下在地上C.叫喊D.六神無主
5、大震發(fā)生后的瞬間抉擇很重要,對的的抉擇能有效地減少傷亡,下面()是對的抉
擇。D
A.不顧一切沖出屋外B.慌不擇路逃到窄巷中
C.越窗跳樓往外逃D.震時就近規(guī)避,大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
6、地震發(fā)生后,從高樓撤離時應走().A
A.安全通道B.跳樓C.乘坐電梯D.從窗戶抓繩下滑
7、樓房避震應當()oC
A.跳樓B.躲在窗下
C.用忱頭或軟墊護住頭部,就近躲在床、桌下或廚房、衛(wèi)生間、儲藏室等小開間內
D.乘電梯下樓
8、在學校上課碰到地震時,要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B
A.窗戶邊B.課桌下或桌旁C.過道上D.樓道內
9、正在上課的學生,碰到地震應當()A
A.迅速在課桌下規(guī)避,地震停止后,在教師統(tǒng)一指揮下,迅速撤離教室
B.拔腿就跑
C.從窗子跳出去
D.驚恐失措
10、在操場或室外碰到地震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oA
A.頭部B.腹部C.胸部D.手臂
11、操場或室外碰到地震時,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和()。C
A.樓房B.房屋C.懸掛物D.道路
12、在影劇院、體育館及商場等公共場合碰到地震時,應當不要慌亂,()。B
A.暫時躲在大型超市的貨架下,待震后撤離現(xiàn)場
B.暫時躲在影劇院和體育館的排椅、商場的的立柱和墻角處,待地震過后有秩序地撤離
現(xiàn)場
C.盡快靠近柵欄,翻越柵欄逃生
D.拼命沖到門口逃生
13、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避震,應選擇()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
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保護頭部。B
A.玻璃B.結實C.塑料D.紙板
14、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避震,應就地()或趴在排椅下。B
A.站立B.蹲下C.快跑D.躺下
15、乘坐正在行駛的電(汽)車內碰到地震時,()。B
A.跳車B.要減少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過去后再下車
C.站在原地拉緊扶手,等地震過去后再下車D.坐在原位不動,等地震過去后再下車
16、在戶外避震應就近選擇()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B
A.堡坎下B.開闊地C.廣告牌下D.建筑物旁
17、在戶外應盡量躲開高壓線、變電站、建筑物,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高大建筑。()
是不安全的。A
A.躲在狹窄的胡同里B.遠離過街天橋、立交橋的上面或下方
C.注意躲開廣告牌、街燈D.撤離到開闊地帶
18、震時(),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B
A.迅速逃離B.就近規(guī)避C.就地不動D.快速奔跑
19、地震時碰到毒氣泄漏應用濕布捂住口鼻()。A
A.沿逆風方向盡快逃離B.沿順風方向盡快逃離C.不擇方向盡快逃離D.
原地不動待救
20、地震引起火災時,要用()捂住口鼻,逆風匍匐逃離火場。B
A.布B.濕毛巾C.紙D.手
21、地震發(fā)生后,應()C
A.傳播謠言B.聽信謠言C.從不同媒介了解地震的情況D.無動于衷
22、地震發(fā)生時,以下那種手段能有效避免次生災害發(fā)生()A
A.切斷電源、切斷燃氣源、火源B.切斷水源C.關好門窗I).立即外逃
23、在地震發(fā)生時人們一方面要保護的身體部位是()。A
A.頭部B.胸部C.雙手D.雙腳
24、震后被埋壓時求生的對策是()。D
A.不斷地呼救B.不顧一切的行動C.精神崩潰,驚恐失措D.保存體力,尋找
脫險捷徑
25、創(chuàng)傷現(xiàn)場急救技術有()?A
A.止血、包扎、固定、搬運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醫(yī)護人員
C.止血、包扎、等待醫(yī)護人員D.止血、固定、等待醫(yī)護人員
二、多選題
1、下列哪些屬于家庭防震準備:()。ABCD
A.制定家庭防震計劃B.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C.準備好必要的防震物品D.準備一個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處
2、震后救人的原則是()oABC
A.先救身邊的人B.先救容易救的人
C.先救近后救遠D先救埋壓較深的人
3、地震發(fā)生時你在戶外如何避震()ABD
A.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B(yǎng).避開高大建筑物C.迅速返回室內
D.避開過街橋、立交橋E.抱住電線桿
4、地震發(fā)生時,要保持清醒,頭腦冷靜,就地避險,不可冒然外逃,可選擇安全的地方避
險,有()BCD
A.陽臺B.牢固的桌子底下C.開間小的衛(wèi)生間D.內墻墻角
5、被埋壓的人員通常應當采用()進行自救ABCD
A.用濕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頭部
B.盡量活動手和腳,用周邊可搬運的物品支撐身體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
C.在周邊安靜時或能聽到上面(外面)有人說話時,應敲擊出聲,向外界傳遞信息
D.無力脫險時,盡量節(jié)省力氣,要靜臥,保持體力,等待求援
6、扒挖埋壓人員過程中應注意下面哪些事項?()ABCD
A.灰塵太大時,可噴水降塵,以免被救者和救人者窒息。
B.扒挖埋壓人員時要特別注意分清哪些是支撐物,哪些是一般的埋壓物,不可破壞原有
的支撐條件,以免對人員導致新的傷害。
C.扒挖埋壓人員過程中可先將水、食品或藥物等遞給被埋壓者使用,以增強其生命力。
D.對于不能自行出來者,應使其盡量充足暴露全身再抬救出來,不可強拉硬拽。()
7、地震時如碰到化工廠著火,毒氣泄漏,要盡量(),并盡量用濕毛巾捂住口、
鼻。CD
A.按風方向往側跑B.順風方向跑C.朝逆風方向跑D.繞到上風方向
去
8、地震來了可以通過()來了解真實的地震災害信息。ABD
A.收聽廣播B.收看電視C.小道消息D.政府公告
9、地震時應當()防止火災的發(fā)生。AB
A.迅速切斷電源B.迅速切斷氣源C.迅速切斷水源D.迅速逃離建筑物
10、室內易于形成避震空間的地方是()。ABC
A.桌下、結實牢固的家具附近B.內墻墻根、墻角
C.廚房、衛(wèi)生間、儲藏室等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地方
D.客廳、大廳等開間大的地方
E.沒有支撐物的床上、炕上
11、室內不利避震的場合是()。ABC
A.外墻邊、窗戶旁B.周邊無支撐物的地板上C.附近沒有支撐物的床上D.內墻
墻根、墻角
12、在室內準備應急避險場合措施是()。ABC
A.將堅固的寫字臺、床或低矮的家具下騰空
B.保持室內外通道的暢通
C.固牢易墜落的懸掛物
D.把家具清走
13、在室內避震應注意下面哪些事項()ACD
A.應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減少身體重心
B.不要隨便點燈火
C.應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D.應注意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14、對的防止家具物品震時傾倒或墜落的方法是()ACDE
A.設法固定懸掛物B.使用帶輪子的家具
C.柜內重的東西放下邊D.不使用帶輪子的家具
E.高大家具要固定
15>以下保護身體重要部位的措施,對的的有()ABCD
A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和后頸
B用身邊的物品,如枕頭、被褥等頂在頭上
C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
D保護口、鼻:有也許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16、地震時要注意的事項中對的的是()ABCD
A躲開玻璃隔斷或大鏡子B千萬不能跳樓C不要到陽臺上去D不要到外墻邊
或窗邊去
17、假如地震時你正在野外郊游,以下措施對的的有()AB
A迅速離開山邊、水邊等危險環(huán)境B選擇開闊、穩(wěn)定的地方就地避震
C假如附近有化工廠等,前往規(guī)避D獨自在野外停留
18、下列碰到地震次生災害時采用的措施,對的的有()AB
A碰到火災時,趴在地上,用濕毛巾捂住口、鼻B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轉移,必要
時要匍匐前行
C不等地震停止就開始轉移D毒氣泄漏時使用明火
19、自行脫險后采用的措施,對的的是()ABCD
A盡快從家中的危房撤出B盡快到外面開闊的地方去
C臨走前滅掉明火,關閉煤氣開關D切斷電源、水源
20、地震應急是指應付突發(fā)性地震事件而采用的應急反映行動,它涉及()方面。
ABCD
A.震前應急準備B.臨震應急防范C.震時應急指揮D.震后應急救援
21、若政府已發(fā)布地震短、臨預報,家庭應做的震前重要準備工作是()。ABCDE
A.撤離易損易倒老舊房屋,選擇合適的應急避難場合
B.將有毒、易燃、易爆物品搬到室外
C.將臥床移離窗戶旁、大梁下,并清除床下、桌下,樓道雜物以利避震和疏散
D.將高大家具與墻體錨固一起,取下高架重物和陽臺圍欄上的花盆雜物以免震時掉下砸
人
E.開一次家庭防震會討論和約定避震方案,并準備好防震救急包
22、地震發(fā)生時,在家中應如何進行個人防護。()ABCDE
A.要就地避險,可選擇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規(guī)避,不可貿(mào)然外逃
B.高層住戶向下轉移時,千萬不能跳樓,也不要乘電梯。
C.在單元樓內,可選擇開間小的衛(wèi)生間、儲藏室及墻角規(guī)避
D.要關閉電源、煤氣,熄滅爐火,防止發(fā)生火災和煤氣泄漏
E.地震后迅速撤離。
三、判斷題,請在括號里填“對”或者“錯”
1、震時就近規(guī)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對
2、在室內避震,應選擇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
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對
3、在室外避震,應選擇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對
4、地震時應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對
5、當聽到地聲時,大地震也許不久就要發(fā)生了,所以可把地聲看作警報,應當立即離開房
屋,采用緊急防御措施,避免和減少傷亡損失。()對
6、救人原則:先救遠,后救近;先救難,后救易。()錯
7、家庭地震應急措施為:應合理放置家具、物品,把墻上的懸掛物取下來或固定住、防止
掉下來傷人。()對
8、被壓者不能自行爬出時,不可生拉硬扯,以免導致進一步受傷,脊椎損傷者,搬運時,
應用門板或硬擔架。()對
9、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碰到地震時,可以選擇在結實的廣告牌下規(guī)避。()
錯
10、在行駛的電(汽)車內碰到地震時,應設法立即下車。()錯
11、地震時被埋壓應拼命呼喚求救。()錯
12、在操場或室外碰到地震時,要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樹木、危險物。()對
13、平時應隨時清理雜物,保持門口、樓道暢通,以防止地震時通道堵塞,影響外逃.()
對
14、得知政府發(fā)出的地震預報后,應盡快清理陽臺護墻,把花盆雜物拿下來;易燃易爆和有
毒物品應放在安全的地方;應把牢固的家具下騰空,以備震時藏身。()對
15、為了避免地震時家具物品掉下來砸到人,家具物品擺放應做到“重在下、輕在上”。
()對
16、在野外碰到地震時應避開水邊的危險環(huán)境,不能站在水壩、堤壩上,以防垮壩或發(fā)生洪
水;不能站在山腳下、陡崖邊,以防山崩、滾石、泥石流。()對
17、在發(fā)生地震時應避開生產(chǎn)危險品的工廠及存放危險品,易燃、易爆品倉庫危險場合,以
防發(fā)生意外事故時受到傷害。()對
18、地震時,假如在江河湖海邊時,要向低處跑。()錯
19、如碰到化工廠等著火,并有毒氣泄漏的情況,不要朝順風的方向跑,要盡量繞到上風方
向去。()對
20、碰到山崩、滑坡的情況,要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錯
21、按防震規(guī)定布置好臥室至關重要。床的位置要避開外墻、窗口、房梁,安放在室內堅固
的內墻邊。()對
22、地震發(fā)生時應立即采用避震行動,但一定不能驚恐,不能盲動,否則將導致不必要的損
失。()對
23、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是避震空間。()對
24、躲在室內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物體旁,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有助
于避震。()對
25、避震時應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呼吸。()
對
第三屆地震知識競賽題庫(3)
一、單選題
1、下列()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A
A.重大的建設工程或者也許發(fā)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
B.一般的民房建設工程
C.鄉(xiāng)村道路建設
I).所有的建設工程
2、農(nóng)村抗震安居工程結構類型涉及()。A
A.磚木結構、磚混結構、土木結構B.磚木結構、磚混結構、鋼筋混泥土
C.磚混結構、土木結構、鋼筋混泥土D.磚木結構、土木結構、鋼筋混泥土
3、對不按照抗震設計規(guī)范進行抗震設計的;不按照抗震設計進行施工的行為由縣級以上人
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專業(yè)主管部門按照職責權限責令改正,處以
()罰款。D
A.一萬元B.五萬元C.十萬元D.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
4、工程項目中,位于地震動峰值加速度(g)分界線兩側各()千米區(qū)域的新建工程,
需要進行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A
A.4B.5C.6D.7
5、在選擇建筑物的地基時,應避開()。D
A.堅硬的土地B.地下水位較深的地方
C.開闊地帶D.活斷層通過的部位及附近
6、減輕地震災害的工程性措施涉及()?C
A.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宣傳B.制定防震減災規(guī)劃
C.對建設工程進行抗震設防D.制定地震應急預案
7、檢查和加固住房時,()。A
A.應檢查自家住房有沒有不利抗震的地方,并摸清周邊環(huán)境的情況。
B.多用水泥和鋼板
C.使用輕體轉加固
D.不抗震的房子最佳重新建筑,加固效果不好。
1、(),唐山發(fā)生7.8級地震。A
A.1976年7月28日B.1966年7月28日C.1986年7月28日
D.1978年7月28日
2、1930年建起中國自辦的第一個地震臺——()地震臺。C
A.泰安B.香山C.鷲峰D.西安
3、公元132年,發(fā)明了地動儀,這是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及方位的儀器,比
歐洲早1700數(shù)年。D
A.李四光B.詹天佑C.王允D.張衡
4、2023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四川汶川縣發(fā)生()地震。C
A.7.6級B.7.8級C.8.0級D.8.1級
5、1976年8月16日,地處四川省西北部的松潘一平武地區(qū)發(fā)生了()地震。A
A.7.2級B.7.6級C.7.8級D.8.0級
6、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臺灣南投縣集集地區(qū)發(fā)生()大地震,震源10
千米左右。B
A.7.2級8.7.6級。7.8級D.8.0級
7、()19點36分,我國遼寧海城一營口縣一帶發(fā)生了一次7.3級強烈地震,震中烈
度為IX度。C
A.1974年2月4日B.1974年3月4日
C.1975年2月4日D.1975年3月4日
8、()被成功預測預報防止,避免了嚴重的生命財產(chǎn)的損失,被聯(lián)合國有關組織稱
為世界第一次有減災實效的地震預報實踐。A
A.1975年海城地震B(yǎng).1976年龍陵地震
C.1976年唐山大地震D.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
9、我國的地震活動分布范圍廣、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幾乎所有的省、自治區(qū)、直轄
市都發(fā)生過()以上強震。C
A.5.0級B.5.5級C.6.0級D.6.5級
10、以下地震哪些為8級以上()。D
A.142023西臧當雄南大地震、1556年陜西華縣大地震、1668年山東鄭城縣大地震
B.1679年河北三河平谷大地震、192023寧夏海原大地震、1927年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環(huán)己基甲醛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CVD基座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正確兒童觀的樹立講解
- 防盜門產(chǎn)品購銷合同
- 2025打樁機租賃合同
- 香菇菌棒銷售合同樣本
- 2025技術服務委托合同
- 海鹽縣二手房買賣合同
- 鋼琴銷售合同范本
- 魚池轉包合同范本
- 七年級下冊英語Unit1單元綜合測試題-人教版(含答案)
- 三年級計算題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練習300題帶答案
- 商務服務業(yè)的市場細分和定位策略
- 財政學論文我國財政支出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建議
- 探究水垢的主要成份
- 2022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數(shù)學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小學生必備古詩
- 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上冊單詞默寫表
- SRE Google運維解密(中文版)
- 幼兒剪紙-打印版
- 如何提高和加強人力資源隊伍的建設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