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集成電路頻率特性_第1頁
模擬集成電路頻率特性_第2頁
模擬集成電路頻率特性_第3頁
模擬集成電路頻率特性_第4頁
模擬集成電路頻率特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擬集成電路頻率特性第1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概述在單級放大器的低頻特性分析中,忽略了器件的負載電容。記入寄生電容后的分析結果復雜、不直觀??刹捎靡恍┖喕娐方Y構的方法。密勒效應:將二端點X、Y之間的阻抗等效成二端點分別對地的阻抗。流過Z的電流是則,有同樣的電流流過Z1:第2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概述同樣的,流過Z2的電流為:密勒定理沒有指出怎樣的電路可以等效。因此,并不是所以電路都能用密勒定理等效。例:X和Y間只有一個通路的電路是不能等效的。在阻抗Z和主通路并聯(lián)的通常情況下,密勒定理是有效的。如圖,可以將輸入和輸出間的阻抗等效到輸入和輸出端進行處理。第3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概述密勒效應:如果用密勒定理來獲得輸入-輸出傳遞函數(shù),則,不能用該定理來計算輸出阻抗。因為,求傳遞函數(shù)時,求輸出阻抗時,,外加二種情況下,得到的可能是不同的。Av和頻率有關。在一般的應用中,用低頻時的增益近似。第4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概述極點和結點的關聯(lián):利用密勒定理,可以將每一結點的阻抗看成結點到地的總電容和總電阻。A1、A2是理想的,R1、R2是輸出電阻,Cin、CN是輸入電容,Cp是負載電容。是一種近似方法,沒有考慮零點。第5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概述將放大器和輸出結點一起考慮:R、C電路跨導放大器和輸出負載主極點近似帶寬單位增益帶寬第6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共源級電路結構:CGS和CDB是接地電容。飽和時,CGD在柵極的密勒等效項:CGD使輸入電容增加,帶寬下降。第7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共源級CGD在漏極的密勒等效項:近似公式是一個雙極點的函數(shù),希望是只有一個主極點。近似公式中沒有考慮零點。低頻增益近似。第8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共源級等效電路:~對X點:對Vout點:由上面二方程可得:第9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共源級有二個極點,一個零點。是復雜的公式,其中對分母作適當處理:假定:第10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共源級低頻時,跨導還沒有下降,可忽略令:則當頻率上升時,可考慮第二個極點。若很大,第11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共源級結論:當輸入RC很大時,輸入極點是主極點,結果和近似公式相同。零點:直觀上,CGD提供了一條從輸入到輸出的前饋通道。高頻時:流過M1和CGD的電流方向相同,大小相反。直觀上,左圖是共源級的頻率相應曲線。第12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共源級另一種近似方法:~忽略輸入結點引入的極點(Rs=0),只考慮輸出極點,則是單級點函數(shù)。輸入電容是前級的負載電容。第13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共源級若CL是在輸出結點上看到的總電容。帶寬同樣可得零點單位增益帶寬第14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共源級將結果推廣到MOS負載:帶寬:結論:第15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共源級輸入阻抗:不再是無限大。輸入阻抗:不再是無限大。輸入阻抗是一個電容。高頻時,如圖第16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共源級低頻時,s很小,若CGD很大,則零點不能忽略。前饋通路近似為短路第17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源跟隨器源跟隨器作為輸出級(緩沖、電平移位)時,負載一般是電容。輸入可能是高增益級的輸出阻抗,但可以和輸入電容一起看作前級的輸出極點。X和Y之間的CGS使二極點的相互作用很大,二極點難以和結點對應。因為:Rs和CGS的值都很大,造成overshoot和ringing。假定Rs=0,則忽略一個極點,頻率特性是一個單極點函數(shù)。第18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源跟隨器小信號分析:~一個極點:一個零點:在左半平面。高頻時,通過CGS的直饋通路和通過M1的信號極性相同第19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源跟隨器輸入阻抗:CGD是輸入到地的電容,可先忽略。求得的輸入阻抗和CGD并聯(lián)得到總的阻抗。高頻時:CGS和CL串聯(lián),再和一個負阻串聯(lián)。第20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源跟隨器輸出阻抗:在輸出結點并聯(lián)的元件有:忽略上述并聯(lián)項,忽略由小信號等效電路,得到:低頻時,高頻時,一般情況下,電路作為緩沖器,Rs很大,輸出阻抗隨頻率上升而增加。第21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源跟隨器輸出阻抗的電感等效:輸出阻抗可寫為:若源跟隨器的前級輸出阻抗很大,則源跟隨器的輸出阻抗表現(xiàn)出電感現(xiàn)象。帶大電容負載時,階躍響應為減幅震蕩。第22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共柵級若忽略溝道長度調制效應,輸入輸出結點是“孤立”的,易達到寬帶。交流接地引入二個極點,沒有直饋通路,沒有零點第23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共柵級若計入溝道長度調制效應,輸入輸出結點不是“孤立”的。輸入阻抗與輸出結點有關,很難把極點和結點對應。例6.7給出了傳遞函數(shù)和輸入阻抗的推導結果。輸入阻抗:當CL或s很大時,輸入阻抗約為:輸出阻抗和共源共柵級相似,在下面討論。第24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共源共柵級通過共柵器件M2抑制結點X的密勒效應,提高帶寬。對M1而言,X點的負載電阻是,M1的輸入密勒項為:第25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共源共柵級多了一個內部結點X:輸出結點:有三個極點,其中一般不考慮。設計時選擇在高頻處。則:是主極點,傳輸函數(shù)是單極點函數(shù)。第26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共源共柵級若RD由M3來代替,考慮和而因為X點的負載電阻第27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共源共柵級Afωoutωu若要滿足電路的相位補償條件,必須:調節(jié)滿足電路的相位補償條件。共源共柵級的輸出阻抗忽略Cy和CGD1,則輸出阻抗相當于源極負反饋的共源級的情況。有一個極點,對電流源的應用有影響。第28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差動對可分別討論差分信號和共模信號的頻率特性。對于雙端輸出的對稱差動對可采用半邊電路等效,則頻率特性和共源級相同。例如:輸入結點有密勒項可以近似得到:共模頻率特性如果只考慮,則可利用差分對公式第29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差動對一般要求M3在飽和區(qū)內,I很大,VDS很小。即M3的寬長比很大,寄生電容很大。代表輸出(差模)極點,代表P點(共模)極點。共模抑制比下降不明顯。第30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差動對高阻抗負載的情況對偏置點G,M3、M4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電流導入G,則G點可近似交流接地。負載電容是各管的漏級電容和柵漏交疊電容。上述公式可適用。很大,很大,則輸出極點是主極點。第31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差動對CMOS差動對和雙端輸出(全對稱)的電路相比,引入了一個鏡像極點E。輸出極點第32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差動對零點:電路從輸入到輸出有二個通道,引入了零點對通道M1、M3、M4:對通道M2:零點在左半平面。主極點近似第33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例1:電流漏共源級的性能已知:W1=2m,L1=1m,W2=1m,L2=1m,VDD=5,VGG1=3v,Cgd1=Cgd2=100fF,Cbd1=200fF,Cbd2=100fF,Cgs2=200fF,CL=1pF。計算輸出擺幅和小信號性能。第34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例2:CMOS差動對的性能第35頁,共3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已知:VDD=-VSS=2.5V,SR≥10V/μs(CL=5pF),Pdiss≤1mW.f-3dB≥100kHz(CL=5pF),Av=100V/V,-1.5V≤ICMR≤2V參數(shù):KN’=110μA/V2,KP’=50μA/V2,VTN=0.7V,VTP=-0.7V,λN=0.04V-1,λ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