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_第1頁
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_第2頁
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_第3頁
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_第4頁
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頁2第十章情緒試驗

情緒研究困難?怎樣進行情緒誘導?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2頁3課程導入:伊本?西拿公羊在中世紀,享受“醫(yī)學之王”美譽著名伊朗醫(yī)學家伊本?西拿曾做過一個試驗。他把兩只公羊分別系兩個不一樣地方,給以一樣食物。一個地方是平靜、安穩(wěn)沒有危險草坪;另一只公羊呆地方是旁邊關著狼群動物館。第二只公羊因為經(jīng)??吹嚼窃谒磉吀Q視而整天提心吊膽,精神一直處于高度擔心狀態(tài),很快就死了。而前一只公羊卻一直生活得很好。西拿做這個試驗表明了情緒對動物有很大影響。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3頁4情緒研究現(xiàn)實狀況情緒研究復雜性情緒研究方法學上困難情緒研究一直是心理學尤其是試驗心理學研究一個微弱步驟。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4頁5情緒試驗研究困難情緒試驗研究要求有一個詳細、確切而完整定義,然而當前研究令人失望?!叭巳硕贾朗裁词乔榫w——除了心理學家”。因為試驗心理學家不能滿足于簡單而籠統(tǒng)地說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態(tài)度一個反應”。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5頁6情緒試驗研究困難情緒復雜性在于它發(fā)生在特定情境中,既是體驗,也是反應,它含有外部行為表現(xiàn),同時又伴隨有內部生理改變。同時,情緒與環(huán)境、認知和行為存在著復雜相互作用,它在有機體生理和心理各種水平上廣泛地同其它心理過程相聯(lián)絡。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6頁7情緒試驗研究困難當大家使用“情緒”一詞時,能夠是完整意義上情緒,也能夠是指它某一側面。而研究者在詳細從事研究工作時,往往只能是情緒某一局部。不一樣研究者之間在出發(fā)點、研究方向、所用方法以及所得結果乃至結論上存在著種種差異,這就造成了情緒研究特殊困難。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7頁8情緒試驗研究困難情緒研究另一個突出困難是:在嚴格試驗室情境中引發(fā)情緒帶有顯著人為性質,難以提供正確依據(jù);而在復雜現(xiàn)實情境中觀察則又失之籠統(tǒng),難以進行定量分析。在試驗室情境中,因為被試知道這是一項試驗,原來在現(xiàn)實中會引發(fā)某種反應情緒刺激,可能不引發(fā)或者只引發(fā)強度較低反應。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8頁9情緒試驗研究困難從情緒測量上來說,因為情緒與生理改變、外部行為改變之間關系都是極為復雜,所以對任何一個情緒都難以用單一方法測量。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9頁10第一節(jié)情緒早期研究

一、早期情緒理論二、早期情緒試驗

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0頁11第一節(jié)情緒研究概述一、早期情緒理論1、2、3、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1頁12第一節(jié)情緒研究概述二、早期情緒試驗恐懼到底是先天取得還是后天形成?1、小艾爾伯特恐懼—后天形成2、恒河猴依戀----先天取得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2頁13第二節(jié)情緒研究基礎方法一、情緒測量方法(一)主觀體驗形容詞表時間抽樣技術(二)面部表情(三)情緒生理指標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3頁14對面部表情識別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4頁15第二節(jié)情緒研究基礎方法對面部表情識別大致說來,對面部表情正確判斷既取決于面部表情者年紀,也取決于觀察者年紀及訓練。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5頁16第二節(jié)情緒研究基礎方法微笑是幸福高興表現(xiàn)嗎?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6頁17第二節(jié)情緒研究基礎方法微笑是幸福高興表現(xiàn)嗎?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7頁18情緒生理指標大家可能會認為生理指標改變將有規(guī)律地表現(xiàn)出符合于各種情緒不一樣模式,但大量研究表明,除了少數(shù)幾個外,生理指標測量并未為特定情緒提供明確生理反應模式,相反,這種測量所提供只是關于有機體所處特定喚醒水平信息。在測量有機體喚醒水平時,能夠采取生理指標有幾十種,但其中只有一個別與情緒有較大關系。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8頁19皮膚電反應皮膚電反應(GSR)最早叫心理電反射,是由費里和泰赫諾夫發(fā)覺。費里將兩個電極接到前臂上,并把它同弱電源和一個電流計串聯(lián),發(fā)覺用光或聲音刺激時,皮膚表面電阻降低,電流增加。用這種方法所測量皮膚電反應稱為費里效應。泰赫諾夫將電極放置在皮膚兩個不一樣點上,會得到一個電位差。普通被試對外部刺激反應表現(xiàn)為電阻降低。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9頁20皮膚電反應許多心理現(xiàn)象(如感覺刺激)與皮膚電水平有親密關系,情緒反應也會引發(fā)皮膚電水平急劇改變。愉快和不愉快情緒刺激能引發(fā)不一樣皮膚電反應。戴辛格研究表明:與無關刺激相比,愉快和不愉快刺激引發(fā)GSR純反應都較高,相比之下,不愉快刺激引發(fā)GSR更為顯著。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20頁21皮膚電反應蘭笛斯和亨特試驗是向受試展現(xiàn)各種刺激物以引發(fā)懼怕、歡樂、性喚起,愉快和不愉快以及其它一些情緒狀態(tài),并要求受試匯報自己主觀體驗。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21頁22呼吸在一定情緒狀態(tài)下,呼吸系統(tǒng)活動會有對應改變。測量呼吸系統(tǒng)活動時常見數(shù)量化指標是I/E比率和I分數(shù)。I/E是指吸氣和呼氣百分比,其中I是吸氣時間,E是呼氣時間。I分數(shù)是以整個呼吸周期時間來除吸氣時間得到,它表示吸氣所占時間百分比。I分數(shù)在0—1之間,而I/E比率則無上限。普通說來,I分數(shù)是很好呼吸指標,I/E比率存在著較大個體差異,所以不宜用它來求平均數(shù)。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22頁23呼吸呼吸與許多心理過程存在著親密聯(lián)絡。布拉茲曾進行過一項試驗,讓蒙上眼睛受試坐在一張靈巧椅子上,然后在受試毫無準備情況下讓椅子突然后倒,同時用呼吸描記器統(tǒng)計受試呼吸。結果發(fā)覺,受試呼吸率從椅子后倒前每分14次降低到每分11次。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23頁24呼吸普通說來,呼吸指標輕易統(tǒng)計、比較敏感。缺點是干擾原因較多,個體差異也大,然而它依然是測量情緒狀態(tài)一個常見指標。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24頁25循環(huán)系統(tǒng)指標由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控制循環(huán)系統(tǒng)活動與情緒狀態(tài)相關,所以,循環(huán)系統(tǒng)活動指標也能夠成為情緒測量指標。經(jīng)常見到指標是:脈搏、血管容積和血壓。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25頁26循環(huán)系統(tǒng)指標循環(huán)系統(tǒng)動力起源是心臟。能夠有幾個不一樣方式測量心臟活動,最直接方式是統(tǒng)計心跳,也能夠統(tǒng)計心電圖。另一個方式是統(tǒng)計脈搏率。因為心臟每一次收縮都發(fā)出一個“波浪”經(jīng)過動脈,所產(chǎn)生動作即脈搏能夠直接感覺到,也能夠借助脈搏描記器加以統(tǒng)計。脈搏率是情緒反應良好生理指標之一。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這么體會,滿意或愉快時,心跳正常;而處于擔心、恐懼或暴怒狀態(tài)時,心跳就加速。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26頁27循環(huán)系統(tǒng)指標循環(huán)系統(tǒng)活動另一指標是血管容積。一些試驗研究說明,人一些情緒狀態(tài)如擔心、生氣、害怕、新異刺激等,都能夠引發(fā)皮膚血管收縮,這是由升壓中樞作用引發(fā)。這種情緒刺激引發(fā)反射作用使動脈壓升高,從而使更多血液進入腦中。當人感到為難或羞恥時,因為降壓中樞反射作用,會引發(fā)皮膚血管舒張,從而表現(xiàn)為面紅耳赤。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27頁28循環(huán)系統(tǒng)指標從生理機制上說,血壓改變與血管容積改變是同一,它們都反應了循環(huán)系統(tǒng)活動情況。司各特曾以100名醫(yī)學院二年級學生為受試研究了血壓改變與情緒狀態(tài)關系。采取方法是放映三段不一樣影片,一段內容是關于愛情,另一段表現(xiàn)主角受到虐待,第三段描寫城市被地震毀滅,主角處于危險中。他希望這三段影片能分別引發(fā)受試性、憤恨和恐懼情緒。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28頁29循環(huán)系統(tǒng)指標試驗是單獨進行,在各段影片之間插入十分鐘無關影片,主試在受試觀看影片過程中統(tǒng)計他們血壓改變。試驗結束后,主試要求受試匯報出自己觀看影片時情緒體驗。從內省匯報看,預期會產(chǎn)生憤恨和恐懼等情緒反應影片,效果不夠理想,但引發(fā)性情緒影片是成功。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29頁30腦電波腦電波有各種類型,如α、β、δ波等,它同心理狀態(tài)有極為親密聯(lián)絡。α波。指周期為9—12次/秒電位改變,振幅較大。主要與皮層枕葉活動相關,額葉對α波也有影響。在感受器受到強烈刺激,如光,聲刺激時,α波即自行消失;在完成復雜反射性運動動作,計算數(shù)學題時有一樣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稱為α節(jié)律抑制。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30頁31腦電波β波。頻率較高,約為14一16次/秒,振幅較小,常與α波重合。在α波抑制時,可在腦電圖上清楚地看到β波。δ波。頻率最低,約為4—5次/秒,通常在深度睡眠時出現(xiàn)。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31頁32腦電波利用腦電統(tǒng)計技術能夠測出在一定情緒狀態(tài)下所引發(fā)大腦不一樣部位電位差改變。這種研究方法主要用在研究下丘腦、丘腦與皮層相互關系研究中。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32頁33其它生理指標當處于情緒狀態(tài)時,中樞神經(jīng)介質也發(fā)生一系列改變。情緒狀態(tài)時有機體內激素或化學物質,如血糖、血氧、腎上腺素、胰島素、腎上腺皮質激素、抗利尿激素等,也會出現(xiàn)一系列改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成為情緒研究生理指標。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33頁34皮膚溫度皮膚溫度,通常是指手指溫度,是情緒生理指標之一。愛赫曾發(fā)覺在強烈情緒下,尤其是在憤恨時會降低手和面部溫度。皮膚溫度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血管收縮。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34頁35皮膚溫度艾克曼等人在一項試驗研究中,采取了心率和指溫指標。他方法是讓受試依據(jù)主試指導,模仿憤恨、恐懼、悲傷、高興、詫異和厭惡六種情緒經(jīng)典面部表情。被試模仿是在主試指導下,采取漸進方式進行。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35頁36皮膚溫度所以,這種模仿是十分準確。依據(jù)受試匯報,這種面部動作誘發(fā)了他們過去情緒經(jīng)驗。同時,生理指標測量表明他們心率和指溫發(fā)生了改變。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36頁37肌肉活動正常狀態(tài)下骨骼肌總是維持一定擔心水平。很多活動,包含心理活動都能影響肌肉擔心度。測量肌肉擔心方法能夠直接測量某一部位局部擔心水平,來反應出普通肌擔心程度。常見方法是統(tǒng)計肌肉電活動,描出肌電圖。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37頁38多項生理指標綜合除了上面談到生理指標外,還有其它一些指標能夠用于情緒測量,如眨眼、瞳孔反應、唾液分泌、胃腸活動、肌肉振幅等。全部這些指標都能夠不一樣程度地反應出有機體喚醒水平和活動情況,不過,單一指標在使用時存在著很大缺點。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38頁39測謊(1)測謊基礎方法之一是聯(lián)想試驗。刺激詞一個別與案情相關,稱為關鍵詞;另一個別則與案情無關。測量指標是:(1)對關鍵詞有意義或不正常反應;(2)對關鍵詞反應時間延長。這種方法缺點是比較繁瑣,也不十分可靠。所以,試驗心理學家試圖在其中加進各種情緒指標。他們假設:任何說謊企圖或實施都會提升其喚醒水平;為使謊言前后一致,通常需要較多智力努力,這也會在情緒指標上有所反應。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39頁40測謊(2)常見生理指標是皮電反應、呼吸、血壓和手指運動。這些指標同說謊時情緒改變有較大聯(lián)絡,著名“撲克牌試驗”就是采取了皮電反應。方法是:受試(說謊者)從10張撲克牌中任抽一張,記住其內容后放回原處,任務是設法不讓主試知道所看是哪一張牌。主試將10張牌一一展現(xiàn)給受試,每看一張就問是否看過,被試總回答不是。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40頁41測謊(3)受試每次回答時總會有皮電反應,但回答到關鍵牌時,皮電反應普通最大。這種試驗盡管有時也會失敗,但依據(jù)魯克密克報道,成功率可達83%。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41頁42測謊(4)呼吸在測謊中很有用處,原因是:(1)在喚醒水平增加時,它是一個極端快速而靈敏指標;(2)它與口答問題這一動作緊密聯(lián)絡。從描記出呼吸曲線模式改變中能夠找出許多說謊者。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42頁43測謊(5)將血壓作為測謊指標也可取得很好效果。在馬斯頓試驗中,說真話者血壓升高不超出5毫米水銀柱,而說謊者血壓平均升高16毫米水銀柱。馬斯頓認為,受試血壓升高是因為說謊時情緒改變,而不是說謊時所伴隨智力活動,因為控制組受試(從事?lián)闹橇顒?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血壓降低。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43頁44測謊(6)在查培爾類似試驗中,說真話者血壓平均增高5毫米水銀柱,而說謊者平均增高19毫米水銀柱,而且只有少數(shù)受試增加不到12毫米。將12毫米作為臨界值,查培爾對說謊者判斷得到了87%正確率。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44頁45測謊(7)魯利亞發(fā)覺,手指不隨意運動是一項有價值指標。他讓受試在用詞反應同時用手按壓一個鍵,而把另一只手放在一個一樣按鍵上保持不動。按鍵能夠統(tǒng)計全部壓力改變。受試在反應時常表現(xiàn)出不規(guī)則壓力或者震顫,有時甚至發(fā)生應該不動手也象另一只手那樣壓下去情況。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45頁46測謊(8)通常所說“測謊器”實際上指是多項生理指標描記器,能夠同時統(tǒng)計各種生理指標動態(tài)改變過程。應該指出多項描記器嚴格地說不是“測謊器”,任何時候,儀器作用只是為研究者提供分析素材,解釋多項描記器統(tǒng)計需要經(jīng)過特殊訓練與經(jīng)驗。測謊成功與失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使用者技術和技巧以及問題編制。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46頁47第二節(jié)情緒研究基礎方法二、情緒試驗方法(一)刺激與反應(二)情緒誘導★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47頁48第二節(jié)情緒研究基礎方法試思索咱們能夠使用哪些方法誘導被試情緒?★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48頁49印象法經(jīng)過談話或問答來了解被試情緒體驗。其經(jīng)典方法是:給受試一個情緒刺激,然后要求受試匯報內部體驗。比如,給受試聽一段音樂,然后讓他匯報是否產(chǎn)生了情緒體驗,他思想與情感是否有沖突,情緒體驗是愉快還是不愉快,這些體驗是何時以及怎樣發(fā)生,強度怎樣,等等。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49頁50印象法用印象法能夠得到對受試主觀情緒體驗描述,問卷法還能夠對此進行量化,這是它優(yōu)點。主要缺點是:(1)帶有較多主觀色彩;(2)在某種程度上說,從不一樣受試得到相關情緒體驗內省匯報在比較時存在困難,比如,試驗者極難判斷一個被試所說“非常高興”是否等同于另一個受試所說“非常高興”;(3)內省時情緒會趨于消散,回想時情緒又會降低強度與色彩。所以,印象法普通不宜單獨使用。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50頁51表現(xiàn)法情緒總是伴有一定生理改變和外部行為,所以,能夠將有機體生理改變和行為改變作為情緒指標加以測量和統(tǒng)計,這就是表現(xiàn)法。主要優(yōu)點是比較客觀。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51頁52表現(xiàn)法表現(xiàn)法主要困難是:伴隨情緒生理改變本身并不等同于情緒。從嚴格意義上說,對生理改變測量只是對有機體“喚醒”水平測量。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52頁53兩種方法并用情緒研究者普通同意,在還未找到更加好情緒指標以前,比較適宜做法是既用表現(xiàn)法取得對情緒客觀統(tǒng)計,又用印象法統(tǒng)計被試主觀體驗。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53頁54情緒研究中變量兩種基礎情緒研究策略:(1)依據(jù)一系列已知情緒反應尋找引發(fā)這種反應各種刺激;(2)選擇一個詳細刺激模式作用于有機體,確定所造成情緒改變。前一類研究通常屬于準試驗研究,后一類研究則是真試驗研究。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54頁55情緒研究中變量情緒試驗條件中所包括變量極其繁雜,要嚴格地域分出固定自變量、因變量和控制變量是比較困難,因為全部可操縱潛在變量在一個詳細情緒試驗中終究擔任什么角色取決于該試驗特定目標。所以,在敘述情緒研究中變量時,采取另一個分類方法,即把變量分為認知變量、行為變量和生理變量。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55頁56認知變量情緒試驗中認知變量包含情境變量、由試驗者操縱對情境或其它情緒刺激認知解釋,以及受試自我匯報。它們有時屬于自變量,有時則屬于因變量。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56頁57情境變量情境變量,指一個外部、非物理和生理性情緒刺激,通常由一個事件以及事件發(fā)生環(huán)境所組成。情境變量普通作為自變量,它需要經(jīng)過認知才能產(chǎn)生作用。在大多數(shù)試驗中,它與其它自變量共同發(fā)揮作用,或者與其它原因共同組成一個自變量。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57頁58情境變量由試驗者操縱對情境或其它情緒刺激認知解釋。由試驗者操縱對情境或其它情緒刺激(如生理刺激)認知解釋能夠單獨作為自變量。依據(jù)特定試驗需要,這種認知解釋能夠是真實,也能夠是虛假。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58頁59情境變量沙赫特和辛格于1962年操縱了三個自變量:生理喚起、由試驗者操縱對生理喚起認知解釋和情境變量。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59頁60情境變量試驗者給受試注射腎上腺素(試驗組)或生理鹽水(控制組)來控制第一個變量。腎上腺素會引發(fā)血壓、心率、呼吸、血糖和乳酸水平提升以及皮膚血流量降低。這些生理改變主觀體驗是心悸、震顫、臉紅、呼吸加緊等,一次注射產(chǎn)生效果可連續(xù)約20分鐘。注射生理鹽水則不會引發(fā)顯著生理反應。不過,主試告訴全部受試,試驗目標是檢驗一個維生素混合物視覺效果。換句話說,被試并不了解他們注射是什么藥品。這種安排為另外兩個自變量操縱鋪平了道路。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60頁61情境變量自變量之二,試驗者操縱對生理喚起認知解釋。受試被分為三組。第一組,通知腎上腺素效果。即向受試說明注射后將產(chǎn)生長達20分鐘副作用,對這些副作用描述與注射腎上腺素后產(chǎn)生主觀體驗相同。第二組,不通知腎上腺素效果。注射時告訴受試,Suproxin是溫和、無害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第三組,歪曲腎上腺素效果。告訴受試注射Suproxin后將產(chǎn)生雙腳麻木、發(fā)癢和頭痛等現(xiàn)象,這與腎上腺素真實效果完全不一樣。注射生理鹽水控制組受試接收與不通知腎上腺素效果組一樣處理。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61頁62試驗兩種情境試驗者設置了兩種情境:(1)欣快情境。注射后,試驗者立刻將受試帶進一個房間,告訴他在那里等候20分鐘,待藥品吸收后進行視覺測定。房間布置很亂,試驗者為此道歉后離開了。房間里有一位偽裝成另一名受試試驗助手,他以友好而外向態(tài)度從事一系列預先設計好活動:用廢紙疊籃球、做彈弓、玩紙飛機、玩呼啦圈。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62頁63試驗兩種情境(2)憤恨情境。最初過程與欣快情境相同,但在抵達房間后要求受試和假裝成另一名被試試驗助手填一張問卷表。問卷表上問題包括個人隱私并帶有欺侮性。試驗助手用與受試一樣速度答題,并在預先要求時間間隔內做出要求好行為表現(xiàn):從一無所知到憤恨,最終撕碎問卷并憤然離開房間。對歪曲腎上腺素效果組受試未施行這種處理。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63頁64試驗測量進行兩項測量。第一是行為觀察;第二是包括第三種認知變量:受試對本身情緒體驗內省匯報??傇囼灲Y果表明,(1)只有當生理上被喚起時,受試才產(chǎn)生情緒反應;(2)假如受試對生理喚起已經(jīng)有了合理解釋,他就不再尋找另外解釋;(3)在無法解釋本身生理喚起情況下,情緒反應方向取決于情境變量。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64頁65瓦林斯研究瓦林斯使用情境刺激是以人體像為內容幻燈片,同時操縱另一自變量——非真實生理狀態(tài)信息。向受試展現(xiàn)虛假生理反應信息,并觀察這種反饋在受試對情緒刺激主觀反應上所產(chǎn)生效果。使試驗組受試相信他們心率由一臺式儀器統(tǒng)計下來,這臺儀器因為陳舊而在操作時發(fā)出響聲,因而受試被通知不要注意儀器發(fā)出聲音。實際上受試聽到是事先錄制好心跳聲。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65頁66瓦林斯研究給受試情緒刺激是女性裸體像幻燈片。一組受試在觀看五張幻燈片時“聽到”他們心率從72次/分提升到92次/分;但在觀看另五張幻燈片時,“聽到”心率無改變。另一組受試在觀看過程中“聽到”心率從66次/分降低到48次/分。控制組受試經(jīng)歷一樣過程,但知道所聽到聲音是預先錄制。然后受試對每幅幻燈片吸引力進行評定。結果,“聽到”心率改變(不論方向怎樣)試驗組受試對圖片評分較高,而控制組受試未表現(xiàn)出尤其偏愛。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66頁67拉扎勒斯研究拉扎勒斯對認知變量操縱頗具特色。他第一個方法稱為“直接操縱”,其中最著名是采取擔心性電影。讓受試觀看配有不一樣聲音講解擔心性電影,然后將這些電影效果同較為溫和電影所產(chǎn)生效果相比較。主要一部電影內容反應了石器文化時代澳大利亞土著一個男子成年儀式: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67頁68拉扎勒斯研究用—塊尖銳石片割破生殖器。與較為溫和電影相比,這部電影經(jīng)典地引發(fā)了更多情緒擾亂。而且,這種擾亂隨不一樣聲音講解而增加或降低。拉扎勒斯認為,這些結果驗證了對情緒性評價能夠進行直接操縱,而不一樣程度情緒反應正是依賴于這種評價。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68頁69拉扎勒斯研究拉扎勒斯第二種方法是對認知所依據(jù)變量進行操縱稱為間接操縱。方法之一是對預期操縱。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69頁70拉扎勒斯研究如:讓試驗組受試等候一個電擊,等候時間分別為5秒、30秒、1分、5分和20分,控制組受試以一樣時間長度等候一個燈光出現(xiàn)。結果生理反應在1分鐘組到達頂點,在3分鐘組和5分鐘組開始下降,在20分鐘組又開始上升。他認為這些結果反應了受試相關應付認知性嘗試。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70頁71拉扎勒斯研究拉扎勒斯第三種方法是自我匯報。這種方法能夠提出一些能得到驗證假設,或者證實其它研究策略結果。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71頁72拉扎勒斯研究除了以上三種方法外,拉扎勒斯還操縱了另一個變量,即素質變量。他認為,在試驗中能夠有目標地選取含有不一樣情緒素質受試。如,斯皮斯曼等人(1964)在電影研究中選擇了兩組受試:否定者和理智推理者。當否定者聽到否定性質講解、理智推理者聽到理智性講解時,他們對同一電影擔心反應大為降低。這意味著受試在情緒素質上個體差異也是影響試驗結果一個變量。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72頁73拉扎勒斯研究情境變量是情緒研究中應用較多一個自變量?;A方法是讓受試觀看一個人(通常是試驗者助手)正處于危險情境中,或者正遭受電擊(通常是虛假),這些情境布置得非常逼真,使受試不自覺地作出對應情緒反應。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73頁74操縱情境變量詳細方法情緒研究中操縱情境變量詳細方法:(1)受試直接處于某個情境中;(2)受試觀看一個實際發(fā)生情境;(3)受試觀看幻燈片,內容能夠是人體像、面部表情或某個情境;(4)受試觀看擔心性電影;(5)控制認知所依據(jù)原因,如預期。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74頁75操縱情境變量要求全部這些方法,普通都要求對受試隱瞞真實試驗目標。因為情境刺激通常由各種原因復合而成,試驗者對情境刺激中可能影響受試認知或情緒反應各種原因事先應詳加考慮,并慎重地給予控制,不然極易發(fā)生混同。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75頁76自我匯報自我匯報量表可分為兩類:一是情緒狀態(tài)量表,一是情緒素質(特質)量表。前一類用以測量受試在“此時此地”情緒體驗,常見作因變量;后一類測量受試普通情緒反應傾向,即情緒素質,常見作選擇或操縱受試變量輔助伎倆。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76頁77情緒量表形式(1)情緒量表主要有:(1)關于情緒體驗直接提問,如“你感覺怎樣?”或“你是否感到”主試遂字統(tǒng)計受試內省匯報,然后依據(jù)受試共鳴性情感與預定引發(fā)情感吻合程度進行評分。(2)列出描述情緒狀態(tài)若干形容詞,由受試找出符合其當前情緒狀態(tài)形容詞。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77頁78情緒量表形式(2)(3)等級評定量表。列出若干種基礎情緒,然后由受試按其情緒體驗在一個五點或七點量表上進行等級評定。盡管自我匯報在情緒測量中存在著弊端,但因為它含有其它方法所不具備優(yōu)點,所以在各類情緒研究中仍被廣泛使用。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78頁79行為變量(1)行為變量是動物和人類情緒研究中常見因變量,通常指情緒行為(顯著反應模式和顯著行為)。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79頁80行為變量(2)在動物情緒研究中,行為變量可分為二類。第一類是“經(jīng)典”情緒行為,所謂測量就是對經(jīng)典情緒行為直接描述和統(tǒng)計。比如,對貓而言,驚呆和沖撞表示恐懼,甩尾、弓腰、沖撞、咬表示狂怒,等等。在動物“情緒性”測量中,排尿和排便是最常見指標。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80頁81行為變量(3)另一類行為變量主要來自條件性情緒反應和主動、消極回避反應。這種技術是當某一自變量影響了一些正在進行中操作時,試驗者間接地統(tǒng)計下這個刺激產(chǎn)生“情緒”影響。主動回避反應是在中性刺激出現(xiàn)時作出一個反應以防止某種即將出現(xiàn)厭惡刺激。消極回避反應可解釋為經(jīng)過學習靠不作出任何反應而防止某種厭惡刺激。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81頁82行為變量(4)在這種技術中測量直接行為指標通常是動物完成行為(指動物所完成某種活動),即某種操作性行為。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82頁83行為變量(5)行為變量在人類情緒研究中也經(jīng)常見作因變量。除了對外顯行為直接描述處,還可采取攝影、錄像等伎倆,或用專門符號系統(tǒng)統(tǒng)計被試動作和身體姿勢,并借助計算機進行分析。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83頁84行為變量(6)人類情緒研究中行為變量大致有三類。第一類是特定情緒狀態(tài)下經(jīng)典情緒行為。因為“沒有一個單一行為能夠充分而必要地指向一個特定情緒”。比如哭泣通常代表悲傷,但也有可能是因為憤恨,甚至是高興。所以,測量應該是特定情境中含有內在聯(lián)絡反應模式,而不是某種單一行為。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84頁85行為變量(7)第二類行為變量是表情動作,包含身段表情、面部表情和言語表情。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85頁86行為變量(8)第三類行為變量是完成行為,即將被試完成某項作業(yè)情況作為因變量。這一變量在研究情緒影響時經(jīng)常采取。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86頁87行為變量(9)使用行為變量時應注意:(1)詳細情境,同一行為在不一樣情境中能夠代表不一樣情緒;(2)文化差異,不一樣文化背景(如不一樣民族)人在情緒行為表現(xiàn)上存在一定差異;(3)個體差異,不一樣個體在行為強度上可能有很大區(qū)分。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87頁88生理變量(1)生理變量內容極為廣泛。首先,能夠把它分成作為自變量生理變量和作為因變量生理變量兩大類。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88頁89生理變量(2)作為自變量使用時,其方法和技術大個別直接起源于生理心理學研究方法。最普通方法是損傷法,即損傷神經(jīng)系統(tǒng)一些部位,或者切斷神經(jīng)系統(tǒng)一些個別之間聯(lián)絡。相關情緒中樞機制大量試驗研究使用了這種自變量。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89頁90生理變量(3)損傷(切除)法問題:(1)技術上困難,怎樣將皮層或皮層下系統(tǒng)區(qū)分為明確區(qū)域,以及怎樣確定一個特定損傷或切除位置和范圍;(2)機能定位問題,包括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情緒研究都以機能定位為前提,但實際上極難確定它確切含義,這會造成自變量混同;(3)因為倫理上原因,這種自變量顯然只能局限于動物受試,對于人類受試只可尋找病理個案進行分析,如《對裂腦人手術前后心理活動改變研究》,但這種方法顯然已不再是試驗了。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90頁91電刺激對動物受試,電刺激可直接針對腦部進行,也可針對外周神經(jīng)進行,這是常見電擊方法。在動物試驗中,電擊經(jīng)常與其它原因結合共同組成自變量,用以引發(fā)某種情緒狀態(tài)(通常是焦慮)。這種方法在條件性情緒反應研究中常見。如布雷迪在試驗中使被限制猴子每隔20秒鐘受到一次電擊,但假如猴子按動一個特設杠桿就能夠使電擊推遲20秒。這一自變量引發(fā)了猴子連續(xù)焦慮。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91頁92化學刺激(1)以動物作受試,試驗者能夠使藥品直接作用于它中樞。在大個別情況下,這個過程對機能影響是暫時,不會產(chǎn)生永久性組織損傷,所以,在闡述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與行為關系時是有效。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92頁93化學刺激(2)使用化學刺激作為自變量問題:(1)難以準確確定藥品在腦內擴散范圍和速度;(2)藥品發(fā)生作用方式尚不明確,如它可能直接影響行為而不是經(jīng)過情緒影響行為;(3)不一樣物種對藥品反應可能存在差異;(4)缺乏相關、可供比較控制條件。其中前2個問題可能引發(fā)自變量混同。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93頁94化學刺激(3)單一生理刺激本身并無須定引發(fā)情緒反應(尤其是在人類試驗中),所以在作為自變量使用時,生理變量需要同其它變量,在人類受試中通常是認知變量共同發(fā)揮作用。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94頁95作為因變量生理變量作為因變量生理變量。包含生理測量和生化測量。一定情緒狀態(tài)下生理改變,能夠作為情緒狀態(tài)或情緒反應測量指標,即用作情緒研究中因變量。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95頁96表情試驗研究在心理學家之前從事這方面工作是解剖學家、畫家和演員。早期表情研究中最出色工作是由達爾文完成。他在《人類和動物表情》一書中對人類和動物表情及表情起源作了精彩闡述。在這本書中,達爾文提出了著名表情三標準,他認為表情作用是遵照這三條標準中一條而從實際功用演變過來。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96頁97有用聯(lián)合性習慣標準許多表情動作最初是為了取得實用效果,這些動作一再重復使它們變成自動習慣,這些習慣甚至是能夠遺傳。比如成人憂郁表情是從嬰兒啼哭改變而來。嬰兒啼哭是一個實用求援信號,而顏面?zhèn)€別動作起初只是同聲音相聯(lián)絡,盡管出聲啼哭被淘汰了,但嘴角下垂這個動作被保留下來。同理,在憤恨表情中,掀起上唇暴露門牙可能是猿類搏斗時采取示威遺址。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97頁98對立標準假如一個情緒產(chǎn)生某種表情動作,那么相反情緒將產(chǎn)生相反動作,即使這種動作可能從來沒有任何實用價值。這一標準能夠解釋笑。笑同哭相反,哭包含抽搐間歇性吸氣,而笑包含間歇性呼氣。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98頁99神經(jīng)系統(tǒng)直接作用原理在受到強烈刺激時,神經(jīng)活動將擴散到一切現(xiàn)有運動路徑。如處于強烈情緒狀態(tài)時常會發(fā)生全身性肌肉顫動。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99頁100皮德里特研究德國解剖學家皮德里特認為表情動作不但是實用動作遺址,而且含有現(xiàn)實作用。他深入認為,在想象一個東西時候,和實際感受到它時候所引發(fā)面部反應應該一樣。當一個人有不愉快思想時,嘴就象在躲避苦味,眼睛好象在躲避不愉快景象;而有愉快思想時眼睛就睜大等。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00頁101面部表情研究(1)面部表情研究包含采取人工引發(fā)表情或自然展現(xiàn)表情方法得到各種情緒樣本,并應用自由命名或形容詞配正確方法進行識別。從這類工作中可得到兩類顯著結果。一是對情緒維量分析,二是情緒分類。早在19世紀,馮特就提出情緒三度說:愉快—不愉快,激動—平靜,擔心—輕松。多年來普拉奇克提出情緒多維模式。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01頁102面部表情研究(2)它包含三個主要變量:(1)強度;(2)相同性;(3)極性(對立性)。這三個變量是繪制各種情緒之間關系三個維度。模型八個扇面(比如,悲傷、悲傷和憂郁都屬一個扇形)表示八種原始情緒。在各種原始情緒扇形中,最強情緒在扇形頂部,較弱在底部。各原始情緒之間相同性和對立性由扇形排列位置表示。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02頁103情緒分類艾克曼曾提出人類存在著六種最基礎情緒:高興、驚奇、厭惡、憤恨、懼怕和悲傷;他把表情同情緒體驗和生理改變聯(lián)絡起來,指出基礎情緒表情是在種族進化過程中形成,因而含有先天性質。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03頁104跨文化研究表情研究另一類工作以先天性盲人為對象,以及表情跨文化研究為表情先天性和后天性分析,以及對情境線索在表情區(qū)分中作用分析,提供了依據(jù)。當前,對表情試驗研究已經(jīng)超越了“怎樣區(qū)分”、“怎樣分類”這些表面問題,而且從表情分化中得到了關于表情性質和作用理論。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04頁105面部表情研究中暗示(1)伯茲貝和芬伯格認為可能存在試驗者指示或暗示。為了考查這個問題,他們向受試展現(xiàn)五張分別代表沮喪、恐怖、憎惡、厭棄、惶恐皮德里特圖片,同時給受試一張情緒名稱表,要求他們?yōu)槊總€面部表情選擇一個最恰當名稱。結果,受試間存在較大意見分歧,他們判斷與這些圖片理論意義也很不一致。而且在附加一個暗示(為每張圖片確定了一個“假”表情名稱要求判斷圖片與名稱相符程度)條件下,受試判斷起了很大改變。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05頁106面部表情研究中暗示(2)達爾文曾進行過一個簡單試驗,他把照片給20名判斷者看,要求他們回答照片所代表情緒是什么。結論是這些照片并未真正表現(xiàn)應有情緒,而且暗示是“揣度”面部表情一個原因。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06頁107表情研究中材料1903年,一位名叫魯?shù)婪虍嫾野l(fā)表了幾百張一位男演員模擬各種不一樣表情照片,這組照片一度曾是心理學家表情判斷試驗材料倉庫。除他以外,費勒基和魯克密克曾搜集了女性模擬表情照片。最好一批照片是弗羅斯一惠特曼所搜集。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07頁108面部表情研究一些結果(1)蘭費爾德用魯?shù)婪蛘掌M行了試驗。在11名受試中,成功率最高受試到達了58%“準確”率(指名稱與演員意圖一致),但最不成功受試準確率只有17%。F阿爾波特用試驗證實了面部表情判斷能夠經(jīng)過暗示和訓練得到進步。最初試驗得到面部表情判斷準確性平均為49%。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08頁109面部表情研究一些結果(2)然而,在試驗者向被試講解了顏面肌解剖學和面部每一個別對痛苦、憂傷、驚異、恐懼、憤恨、厭惡、高興、及態(tài)度(懷疑、決定等)等情緒作用之后,對一樣照片判斷準確率上升到55%。依據(jù)試驗中受試內省匯報,發(fā)覺他們在判斷面部表情時使用了二種方法:(1)感情移入法,即模擬面部表情姿態(tài),同時注意“感覺怎樣”;(2)想象一個適合于那種姿態(tài)情景。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09頁110模擬表情照片研究問題用模擬表情照片進行試驗存在問題:(1)照片攝取是演員認為能夠代表某種情緒表情;(2)同義詞問題,比如,在暴怒、憤恨、激怒和憤慨這些詞中,哪一個是對暴怒(演員原意)正確描述?(3)存在著其它計分標準,比如,與大多數(shù)受試判斷相一致標準顯然就是一個合理計分標準。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10頁111日常生活中表情判斷穆恩搜集了一些實際生活中攝取照片進行試驗。在第一個試驗中,他向受試展現(xiàn)面部表情,結果受試判斷準確性靠近于對模擬照片判斷。在第二個試驗中,他展現(xiàn)了整張照片,這就提供了表情發(fā)生情景線索,這些線索有力地提升了受試對表情判斷能力。比如,當一張照片僅僅展現(xiàn)面部時,受試判斷集中在詫異和厭惡,但當看到這張面孔屬于一個人,他正抓住一個罷工破壞者大衣領子時,判斷就大量集中在仇恨和憤恨了。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11頁112表情跨文化研究對盲人和嬰兒面部表情試驗以及表情跨文化研究,證實了面部表情中存在一些基礎先天模式。杜默斯曾發(fā)覺盲童模仿自然面部表情能力較差,但在自然情境中能顯露出正常表情。福爾赫一項研究表明,年幼盲童和正常兒童在面部表情適當性上沒有很大差異,但正常兒童伴隨年紀增加,在日常生活中學會了表情細微差異,而盲童因為沒有這種學習機會,他們面部表情就停留在一些比較粗糙模式上。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12頁113面部表情量表和模式圖多年以來,許多研究者試圖用量表和模式圖來描述人類復雜情感。最早出現(xiàn)是武德沃斯直線量表。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13頁114面部表情直線量表武德沃斯經(jīng)過對100名被試判斷86張照片成績分配制成一個單維直線量表。I喜愛,幸福,高興Ⅱ詫異Ⅲ恐懼,痛苦Ⅳ憤恨,決心V厭惡Ⅵ蔑視這個量表盡管比較粗糙,但有一些地方是令人滿意。比如,被大多數(shù)受試判斷為恐懼表情照片,其它被試通常認為代表了某個在直線量表上鄰近梯級,如詫異或憤恨。極少有些人認為是距恐懼很遠喜愛或厭惡。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14頁115面部表情圓形量表(1)施洛斯伯格在直線量表基礎上提出了面部表情圓形量表。它有兩個軸。主軸是愉快和不愉快,由梯級I(喜愛、幸福、高興)到梯級Ⅳ(憤恨、決心),它通常被認為是情緒基礎因次。另一個軸稱為注意—厭棄。注意能夠詫異為例,詫異時候,雙眼、鼻孔,有時包含口部是張開,好象準備接收刺激;相反一端厭棄以厭惡和蔑視為例,這時,雙眼、鼻孔和嘴唇都是緊閉,似乎要把刺激拒之門外。簡單“不注意”是處于兩個極端中間狀態(tài)。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15頁116面部表情圓形量表(2)將圓形量表兩個軸作為坐標,就能夠決定某一表情照片在圓面上定位。令受試用一個九點量表來評定某張照片,量表九個點代表愉快一不愉快九個梯級;然后用一個類似量表再在注意一厭棄軸上進行評定,這么,就能夠用每張照片在愉快一不愉快及注意一厭棄兩維度上平均評定來描述它。如某張照片評定結果是,它在愉快一不愉快軸上數(shù)值是7,在注意一厭棄軸上數(shù)值也是7,這么,它在量表中位置就是(7,7)。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16頁117面部表情圓形量表(3)從兩軸交點(5,5)向點(7,7)作一射線伸出邊外,得到了交點,找出該交點度數(shù),除以60后就得到預測圓形量表數(shù)值(1.75)。這張照片能夠叫作“愉快詫異”。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17頁118面部表情三維模式圖在上述研究基礎上,施洛斯伯格提出,面部表情可分為三個維度:(1)愉快—不愉快;(2)注意—拒絕;(3)睡眠—擔心。他認為,經(jīng)過這三個維度能夠把各種面部表情合情合理地域分開來。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18頁119其它表情動作除面部表情外,有機體在情緒狀態(tài)下所發(fā)生外部顯著改變還包含身體各個別表情動作和言語表情。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19頁120身段表情身體各個別表情動作稱為身段表情。如歡樂時手舞足蹈,捧腹大笑;恐懼時手足無措等等。手動作在表示情緒中占有主要地位。有技巧演員經(jīng)常依靠手勢加強效果。凱密卡爾、羅伯茲和威塞爾曾用試驗研究了雙手表情有效性。他們發(fā)覺,幾組判斷者識別手部照片所表示情緒成績大致和識別面部表情成績一樣好。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20頁121言語表情(1)情緒在言語音調、節(jié)奏、速度方面表現(xiàn)稱為言語表情。梅瑞曾用唱片研究過音調改變。他發(fā)覺演員和演說家音調含有很大“流動性”,即在他們語盲表情中,整個聲音是忽高忽低地活動著。普通認為聲音會因為興奮而“顫動”,激動聲音常是發(fā)抖。美國依阿華州立大學席紹爾試驗室曾對歌聲進行過一系列研究。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21頁122言語表情(2)在言語表情區(qū)分上,謝爾曼曾證實一個觀察者無法在嬰兒饑餓哭聲和身體受約束不能自由活動而發(fā)出哭聲二者間作出區(qū)分。杜森伯瑞和諾爾錄制了由一些人用各種情緒音調念誦由A到K字母唱片,然后由受試進行判斷,他發(fā)覺,即使將唱片由后朝前放,受試判斷準確率仍高于機遇。普通而言,一個人笑聲最易被認出,提升聲音增加音高與音響是激動狀態(tài)標志。溫和聲音和粗魯聲音也存在顯著區(qū)分。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22頁123言語表情(3)在全部這些匯報中,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語表情是分開研究,而在日常生活情境中,這三者是結合在一起,同時還伴有情境線索。這些線索總和能夠造成對情緒狀態(tài)良好判斷。正因為如此,伴隨表情測量技術發(fā)展,表情動作作為情緒研究一個指標正受到越來越多重視。但另首先,盡管人類表情動作帶有先天成份,但在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和個體發(fā)展過程中已取得了新社會性機能,并帶有后天習慣性質。情緒應心專題知識講座第123頁124言語表情(4)大家能夠操縱和改變自己表情動作,能夠抑制它,也能夠放縱它;情緒體驗能夠在缺乏外部表現(xiàn)情況下產(chǎn)生,表情也能夠在沒有情緒體驗情況下發(fā)生。所以,要準確地判斷一個人情緒狀態(tài),僅靠表情動作一個指標往往是不夠,這是情緒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