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如何對園林植物進行科學養(yǎng)護與管理_第1頁
秋冬季如何對園林植物進行科學養(yǎng)護與管理_第2頁
秋冬季如何對園林植物進行科學養(yǎng)護與管理_第3頁
秋冬季如何對園林植物進行科學養(yǎng)護與管理_第4頁
秋冬季如何對園林植物進行科學養(yǎng)護與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秋冬季如何對園林植物進行科學養(yǎng)護與管理第一頁,共66頁。第二頁,共66頁。1.對新栽植物應加大管護力度,適時澆水,提高植物成活率。2.加強綠地的日常巡查,對缺株斷帶、死樹和損傷的喬木、灌木、草坪等及時進行補栽,做到喬木、灌木、草坪無缺株斷帶、無裸露土現(xiàn)象,同時,應及時對死樹、枯枝及雜草進行回收、清理,不留空隙。3.做好園林植物的施肥工作,以增強植物機體抗病、抗寒能力,確保植物的正常生長發(fā)育;第三頁,共66頁。4.做好綠地保潔工作,及時清理綠地內(nèi)的磚頭瓦塊、枯枝敗葉、白色垃圾,同時,清除殘留在喬木上的各類附屬物(包括捆扎在樹上的腐爛草繩、木支撐和影響景觀的鐵絲等);對護欄、座椅、標示牌、果屑箱、園燈等設施定期進行擦洗、維護、修補和更換,確保園庭設施完好無損、整潔干凈,無污物痕跡;集中清理、沖洗樹干和植物葉面殘留的灰垢,清理綠地內(nèi)的垃圾雜物及園木水體中的漂浮物等。5.喬木的支撐應規(guī)范,同一路面上喬木支撐在支撐高度規(guī)格上、支撐材料的選擇上、固定喬木的樣式上要保持統(tǒng)一。第四頁,共66頁。凍害--主要指樹木因受低溫的傷害而使細胞和組織受傷,甚至死亡的現(xiàn)象。植物受凍害的癥狀:葉片猶如燙傷,組織變軟,葉片變褐;枝條皮層變褐,逐漸失水干枯死亡;樹干樹皮爆裂、翹皮形成傷疤等;第五頁,共66頁。使植物發(fā)生凍害的原因很復雜,主要是由內(nèi)因和外因兩方面造成的。第六頁,共66頁。

與植物種類、年齡、生長勢、當年枝條的成熟度與是否休眠等有密切關(guān)系。不同植物,其生物學特性和生態(tài)習性不同,所能忍耐的最低溫度及低溫持續(xù)的時間就不一樣。如原產(chǎn)于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的植物和大陸東岸冷涼型氣候的植物比,其抗寒力稍差。內(nèi)因第七頁,共66頁。枝條愈成熟,即木質(zhì)化程度愈高,含水量愈少,其抗寒能力愈強。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植物,其抗寒力隨著休眠的加深而增強,因此解除休眠的早晚,決定著植物是否易受早春低溫的威脅。第八頁,共66頁。

天氣、地勢、土壤、坡向等因素。常年同期氣溫下不受凍害的植物,若遇秋季持續(xù)高溫,雨水充沛,使之不能及時轉(zhuǎn)入抗寒鍛煉而受凍;早春植物發(fā)芽,體內(nèi)的抗寒鍛煉解除,復雜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物質(zhì),致使抗寒力降低。第九頁,共66頁。地勢、坡度不同,植物的抗寒力不同。土層深厚的地方,植物根系扎的深,吸收的水分和養(yǎng)分比較多,長的健壯,受凍相對較輕。第十頁,共66頁。植物哪些部位易受凍害第十一頁,共66頁。1、樹木最易受凍部位(1)根系凍害。因根系無自然休眠,抗凍能力較差。靠近地表的根易遭凍害,尤其是在冬季少雪、干旱的沙土之地,更易受凍。根系受凍,往往不易及時發(fā)現(xiàn)。如春天已見樹枝發(fā)芽,但過一段時間,出現(xiàn)突然死亡,大多是因根系受凍造成。因此冬春季節(jié)要做好根系越冬保護工作。第十二頁,共66頁。(2)根頸凍害。由于根頸停止生長最晚而開始活動較早,抗寒力差。同時接近地表,溫度變化大,所以根頸易受低溫和較大變溫的傷害,使皮層受凍(一面或呈環(huán)狀變褐而后干枯或腐爛)。一般可用培土的方式防寒。第十三頁,共66頁。

(3)主干、枝杈凍害。

主干凍害,一是向陽面(尤其是西南面)的冬季日灼。由于在初冬和早春,溫差大,皮部組織隨日曬溫度增高而活動,夜間溫度驟降而受凍。二是凍裂(又稱縱裂、裂干)。由于初冬氣溫驟降,皮層組織迅速冷縮,木質(zhì)部產(chǎn)生應力而將樹皮撐開;細胞間隙結(jié)冰,也可造成裂縫。第十四頁,共66頁。枝杈凍害,主要發(fā)生在分杈處向內(nèi)的一面。表現(xiàn)皮層變色,壞死凹陷,或順主干垂直下裂,有的因?qū)Ч芷屏汛杭景l(fā)生流膠。原因是由于分杈處年輪窄,導管不發(fā)達,供養(yǎng)不良,營養(yǎng)積存少,抗寒能力差之故。同時,分杈處易積雪,化雪后浸潤樹皮使組織柔軟,氣溫突降即會受害。常用主干包草,樹杈掛草等法防寒。但在城市不宜使用。第十五頁,共66頁。2、樹木越冬前常用防寒措施

(1)科學種植抗寒性強的樹種。貫徹適地適樹原則,充分了解移植大樹的生物生態(tài)學特性、分布區(qū)域及移植點的極限溫度條件,因地制宜地引進在當?shù)貥O限溫度下不受凍害的大樹。當然,在小氣候比較好的地方也可以栽植邊緣樹種,這樣可以大大減少越冬防寒的工作量。第十六頁,共66頁。(

2)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樹木抗寒性。加強栽培管理,特別是生長后期的管理,有利于樹體內(nèi)營養(yǎng)物質(zhì)的積累。實踐證明,春季加強肥水供應,合理運用排灌和施肥技術(shù),可以促進新梢生長和葉面積增大,提高光合效能,增加營養(yǎng)物質(zhì)的積累,保證樹體健壯。后期控制灌水,及時排澇,適量施用磷鉀肥,勤鋤深耕,可促使枝條及早結(jié)束生長,有利于組織充實,延長營養(yǎng)物質(zhì)的積累時間,從而更好地進行抗寒。第十七頁,共66頁。施肥原則:

重施秋肥,輕施春肥,巧施夏肥。特別是秋季,重施基肥是提高樹體防凍抗寒能力,恢復樹勢,改善土壤結(jié)構(gòu)的重要措施。烏龍珠就是園林專用的有機無機緩釋復合肥,營養(yǎng)配比符合園林植物生長需求。具有養(yǎng)分全面,肥效持久,增強抗寒性,增加土壤中的有益菌群,改良土壤理化性質(zhì),防治土壤板結(jié)的功能。使用后,可使植物根系發(fā)達,大幅度提高園林植物抗凍、抗旱、抗病能力。第十八頁,共66頁。第十九頁,共66頁。秋末冬初,施足底肥,澆足水分,使枝條充分木質(zhì)化,提高抗寒性。合理修剪,減去病蟲枝、徒長枝、內(nèi)堂枝、細弱枝、重疊枝等,減少營養(yǎng)浪費和營養(yǎng)回流。第二十頁,共66頁。第二十一頁,共66頁。第二十二頁,共66頁。(3)樹木越冬防寒具體措施進入秋末冬初要采取保暖措施加強樹體保護,減少凍害。具體防寒措施如下:

①涂白進入秋末冬初,常規(guī)的方法是使用石灰加石硫合劑對枝干涂白,但這種涂白持效期短,粘著力差,且石灰堿性大,長期使用會污染土壤,影響苗木生長。為了解決傳統(tǒng)涂白劑諸多弊端,鄭州坪安園林進過長達3年的技術(shù)攻關(guān),終于研發(fā)出一種環(huán)保型樹干涂白劑—白大夫。第二十三頁,共66頁。第二十四頁,共66頁。第二十五頁,共66頁。冬季涂白的作用第二十六頁,共66頁。第二十七頁,共66頁。第二十八頁,共66頁。有利于行車安全第二十九頁,共66頁。環(huán)境美觀第三十頁,共66頁。第三十一頁,共66頁。第三十二頁,共66頁。第三十三頁,共66頁。②灌防凍水。在冬季土壤易凍結(jié)的地區(qū),于寒潮來臨之前(即土地封凍前),灌足一次水,稱為“灌防凍水”。灌防凍水的時間不宜過早,否則會影響抗寒力。一般以“夜凍日化”期間灌水為宜,這樣到了封凍以后,樹根周圍就會形成凍土層,以維持根部溫度保持相對穩(wěn)定,不會因外界溫度驟然變化而使植物受害。第三十四頁,共66頁。第三十五頁,共66頁。第三十六頁,共66頁。③使用防凍劑。在低溫凍害之前人工噴灑具有一定功能的化學制劑。如防凍液—復方防凍專家:噴灑樹體后,能迅速在植物葉面和枝干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擋寒流、季風的襲擊,提高植物抗候能力,減少風蝕造成的枝葉損傷。在預防低溫、寡照、冰雪凍害、倒春寒等低溫災害方面效果卓越,能夠明顯降低凍害程度。第三十七頁,共66頁。④根頸培土。凍水灌完后結(jié)合封堰,在樹木根頸部培起直徑80至100厘米,高40至50厘米的土堆,防止低溫凍傷根頸和樹根。同時也能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fā)。第三十八頁,共66頁。為避免越冬害蟲在土堰中越冬,可適量加入專用地下殺蟲劑地害平等,每樹100—200克,消滅越冬害蟲。第三十九頁,共66頁。⑤架風障。

對抗寒能力較差的新移珍貴樹種還要視情況搭設防風障。

為減輕寒冷干燥的大風吹襲,造成樹木凍旱的傷害??梢栽跇涞纳巷L方向架設風障,架風障的材料常用高梁稈、玉米稈捆編成籬或用竹籬加蘆席等。風障高度要超過樹高,常用杉木、竹桿等支牢或釘以木樁綁住,以防大風吹倒,漏風處再用稻草在外披覆好,綁以細棍夾住,或在席外抹泥填縫。第四十頁,共66頁。第四十一頁,共66頁。第四十二頁,共66頁。第四十三頁,共66頁。架風障第四十四頁,共66頁。第四十五頁,共66頁。⑥卷干、包草。

近些年,對于不耐寒的樹木(尤其是新栽樹),可以使用大樹專用防寒保暖衣—樹服佳。這種材料為化學纖維,具有保溫、保濕、透氣等特點,操作方便,一人即可完成纏樹任務,速度快,可節(jié)省大量人力成本,美觀大方。此法防寒,應于春季晚霜后拆除,不宜拖延。第四十六頁,共66頁。第四十七頁,共66頁。第四十八頁,共66頁。第四十九頁,共66頁。第五十頁,共66頁。第五十一頁,共66頁。第五十二頁,共66頁。第五十三頁,共66頁。第五十四頁,共66頁。⑦樹基積雪。在樹的基部積雪可以起到保持一定低溫,免除過冷大風侵襲,在早春可增濕保墑,降低土溫,防止芽的過早萌動而受晚霜危害等作用。在寒冷干旱地區(qū),尤有必要。第五十五頁,共66頁。⑧覆土在土地封凍以前,可將枝干柔軟,樹身不高的喬灌木壓倒固定,蓋一層干樹葉(或不蓋),覆細土40至50厘米,輕輕拍實。此法不僅可防凍,還能保持枝干濕度,防止枯梢。耐寒性差的樹苗、藤本植物多用此法防寒。第五十六頁,共66頁。1.合理修剪

不應進行重剪,否則會產(chǎn)生有害的副作用。既要將受害的器官剪至健康部分,促進枝條的更新與生長,又要保證地上地下器官的相對平衡。一般在受害后即修剪,可保留受害部分枝條1~2cm,以防健康的枝條部分再向下干縮;如果是開春后再修剪,可剪至健康的部位,以利于創(chuàng)口的愈合;第五十七頁,共66頁。(1)無論是大苗還是小苗在冬季受凍后都不宜即刻做大幅度修剪,以免加重凍害程度。一般應推遲到春季萌芽時修剪。(2)堅持“重傷重截,輕傷輕截”的原則。(3)修剪時選擇晴朗天氣,一般短截應剪到健康部位以下2厘米左右。修剪時注意事項第五十八頁,共66頁。(4)重截或回縮到主枝、副主枝時應依據(jù)樹冠狀況,選留適當?shù)膲蜒?,在芽?厘米處鋸斷,重新培養(yǎng)主枝、副主枝。(5)若主干及主枝皮層開裂,整個樹冠凍死時,可在嫁接處的適當位置鋸斷主干,促使其重新萌發(fā)枝蘗,形成主干。(6)鋸斷主干時鋸口要平,并用傷口一抹愈合靈保護劑涂抹。第五十九頁,共66頁。第六十頁,共66頁。第六十一頁,共66頁。2.保護與修補傷口對僅干基局部(西北方向)受到凍害的粗大部位,可將壞死的部分剜去,涂抹傷口愈合劑后,再用薄膜包裹保護好,為其創(chuàng)造一個較為溫暖的小環(huán)境;對一些受害的盆景植株,則可通過橋接或靠接換根來補救。第六十二頁,共66頁。傷口記得保護哦第六十三頁,共66頁。3.加強病蟲防治對觀賞植物遭受低溫危害后,因其樹勢較弱,極易遭受病蟲害的侵襲,可結(jié)合防治凍害,施用化學藥劑。其中尤以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