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3份集錦》甘肅省定西市第五次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1頁
《試卷3份集錦》甘肅省定西市第五次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2頁
《試卷3份集錦》甘肅省定西市第五次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3頁
《試卷3份集錦》甘肅省定西市第五次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4頁
《試卷3份集錦》甘肅省定西市第五次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考化學模擬試卷(解析版)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

碼粘貼區(qū)。

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

體工整、筆跡清楚。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

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一、單選題

1.蘇州盛產(chǎn)楊梅。楊梅中含有豐富的葉酸,對防癌抗癌有積極作用,其化學式為CdLMOe。下列有關(guān)葉

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葉酸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441g

B.葉酸中氮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大于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

C.葉酸中碳、氫、氮、氧四種元素質(zhì)量比為19:19:7:6

D.葉酸由19個碳原子、19個氫原子、7個氮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gòu)成

解析:B

【解析】

A、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單位是1,錯誤;B、葉酸分子中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之和大于氧原子的相對原子

質(zhì)量之和,故氮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大于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正確;C、葉酸中碳、氫、氮、氧四種元素質(zhì)量

tt=12xl9:19:14x7:16x6=228:19:98:96,錯誤;D、一個葉酸分子是由19個碳原子、19個氫原子、

7個氮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gòu)成,錯誤。故選B。

2.用“W”型玻璃管進行微型實驗,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處紅棕色粉末變?yōu)楹谏?/p>

B.a處的反應為CO+Fe2()3=2Fe+CO2

C.b處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有CO2生成

D.可利用點燃的方法進行尾氣處理

解析:B

【解析】

【詳解】

A、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a處紅棕色粉末變?yōu)楹谏?,故A項正確;

高溫

B、該化學方程式?jīng)]有注明反應條件,且配平錯誤,正確書寫為3co+Fe2C)3^2Fe+3c0”故B項

錯誤;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b處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有CO?生成,故C項正確;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點燃的方法進行尾氣處理,故D項正確。

故選B。

3.NSR技術(shù)通過BaO和Ba(N03”的相互轉(zhuǎn)化實現(xiàn)NO,,(氮氧化物)的儲存和還原,能有效降低柴油發(fā)動機

在空氣中過量條件下的NO*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BaO屬于金屬氧化物,Ba(N03”屬于硝酸鹽

B.CO?、甲烷?0、臭氧Q)等氣體都能產(chǎn)生溫室效應

C.該技術(shù)實現(xiàn)了由NO*到N?的轉(zhuǎn)化,減少了對空氣的污染

一定冬桂

D.還原時發(fā)生反:5CO+Ba(NO3)2==N2+BaO+5CO2,其中N、C、Ba三種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前

后均發(fā)生改變

解析:D

【解析】

A、氧化鋼是由金屬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是金屬氧化物,硝酸鎖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gòu)成的,是

硝酸鹽,故正確;

B、Ca、甲烷(。0、臭氧(。3)等氣體都能產(chǎn)生溫室效應,故正確;

C、由圖2可知,該技術(shù)實現(xiàn)了將NO*轉(zhuǎn)化為用,減少了對空氣的污染,故正確;

D、反應前氮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反應后以單質(zhì)形式存在,故氮元素的化合價一定改變,反應前碳

元素的化合價是+2價,反應后碳元素的化合價是+4價,故碳元素的化合價改變了,硝酸銀和氧化領(lǐng)中的

鋼元素的化合價都是+2價,故鋼元素的化合價沒有改變,故錯誤。故選D。

4.在進行“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zhì)”實驗時,某同學制得的氧氣不純。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A.用排水法收集02時,集氣瓶裝滿水

B.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0?時,導管伸入到集氣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時,導管口冒出氣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收集滿后,在水下蓋上玻璃片

解析:C

【解析】

【詳解】

A、用排水法收集,集氣瓶中裝滿水,可以把集氣瓶中的空氣排盡,故正確;

B、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導氣管伸到集氣瓶的底部,可以把集氣瓶中的空氣排盡,故正確;

C、用排水法收集,沒有等到氣泡連續(xù)均勻放出時就開始收集,原試管內(nèi)的空氣進入集氣瓶,故錯誤;

D、用排水法收集0z,收集滿后,在水下蓋上玻璃片,可以防止空氣的進入,故正確;答案:Co

5.下列有關(guān)二氧化碳的檢驗、制備和用途能達到目的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溶液變?yōu)樗{色

C.用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備大量二氧化碳

D.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火焰立即熄滅,證明瓶內(nèi)原有氣體就是二氧化碳

解析:A

【解析】

【詳解】

A、干冰易升華吸熱,使周圍溫度降低,常用于人工降雨,故A正確;

B、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故B

錯誤;

C、石灰石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覆蓋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了反應的繼續(xù)進行,反應會

漸漸停止,故C錯誤;

D、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可以是氮氣等,故D錯誤。

故選A。

【點睛】

理解和熟練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和實驗室制法,是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

6.“天宮一號”搭載的長征二號火箭使用偏二甲臍(C2HsNJ和四氧化二氮(NzO)作常規(guī)推進劑,其完全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2H8N2+2N204=3X+2C02+4H20,則X的化學式為()

A.COB.N2C.02D.H2

解析:B

【解析】

【分析】

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zhì)量也沒有改變。

【詳解】

在化學反應前后除X夕卜,其他各原子相差的個數(shù)分別是:

C:2-2=0,H:8-4X2=0,N:2+2x2-0=6,O:2x4-2x2-4xl=0,所以3個X分子中共含有6個N原

子,每個X分子中含有2個N原子,即X的化學式為心,故選B。

7.先取甲、乙、丙、丁四種金屬粉末,分別投入相同濃度的稀鹽酸中,只有甲、乙能產(chǎn)生氣體,乙反應

更劇烈;再取一小塊丁投入丙的硝酸鹽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則甲、乙、丙、丁四種金屬的活動

性順序為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颈疽遥炯譊.乙>甲>?。颈?/p>

解析:D

【解析】

本題考查了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氫前的金屬能與酸發(fā)生置換反應,且位置越

靠前,反應越劇烈;位置在前的金屬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由題意可知:將這四

種金屬粉末分別投入相同濃度的鹽酸中,只有甲、乙發(fā)生反應并產(chǎn)生氣泡,而且乙反應更劇烈,說明甲

和乙排在氫前,且乙在甲的前面,丙、丁排在氫后.將丁投入丙的硝酸鹽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

說明丁在丙的前面.所以,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乙>甲>?。颈?,故選D。

點燃

8.鎂條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反應可用“2Mg+02號W2Mg0”來表示.以下信息:①反應條件②反應速率

③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zhì)間的質(zhì)量關(guān)系④反應的微觀過程⑤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⑥反應體系中微觀粒

子的數(shù)量關(guān)系.能從上述化學方程式中獲得的是()

A.@@④B.②③⑤C.①③⑥D(zhuǎn).②(④⑥

解析:C

【解析】

【詳解】

①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的條件是點燃,故正確;

②由化學方程式不能知道反應的速率,故錯誤;

③由化學方程式的意義可知,48份質(zhì)量的鎂與32份質(zhì)量的氧氣反應生成80份質(zhì)量的氧化鎂,故正確;

④由化學方程式不能看出反應的微觀過程,但能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微粒個數(shù)比,故錯誤;

⑤由化學方程式不能看出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故錯誤;

⑥由反應的方程式可知2個鎂原子與1個氧分子反應生成2個氧化鎂分子,故正確;

故該化學方程式中獲得的信息是①③⑥,故選C。

9.下列有關(guān)粒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得出的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

①②③④⑤

A.①②屬于相對穩(wěn)定結(jié)構(gòu)B.②③屬于同種元素

C.③④⑤屬于同種離子D.①容易與④形成化合物

解析:B

【解析】

試題分析:A、①②最外層電子分別為6、7都未達到8的相對穩(wěn)定結(jié)構(gòu),錯誤;B、質(zhì)子數(shù)相同,那么屬

于同種元素,正確;C、其質(zhì)子數(shù)不同,形成的離子也不同,錯誤;D、①易得到2個電子,④最外層電

子數(shù)為8不易得失相對穩(wěn)定結(jié)構(gòu),很難形成化合物,錯誤。

考點:原子、離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

10.下列各組物質(zhì)要借助酸堿指示劑才能判斷反應發(fā)生的是

A.石灰石和鹽酸B.氧化鐵和鹽酸C.氫氧化領(lǐng)和稀硫酸D.氫氧化鈉和稀鹽酸

解析:D

【解析】

A、石灰石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B、氧化鐵是紅色固體,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氯化鐵溶液

呈黃色;C、氫氧化鋼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鋼白色沉淀;D、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

沒有明顯現(xiàn)象,要借助酸堿指示劑才能判斷反應發(fā)生。故選D。

點睛:只有那些沒有明顯現(xiàn)象的化學反應,方可要借助酸堿指示劑石蕊或酚St通過溶液顏色的變化才

能判斷反應發(fā)生。

11.類推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類推正確的是()

A.活潑金屬與酸反應有氣體產(chǎn)生,則與酸反應產(chǎn)生氣體的一定是活潑金屬

B.酸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C.單質(zhì)一定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一定是單質(zhì)

D.堿性溶液能使酚酸溶液變紅,則能使酚配溶液變紅的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

解析:D

【解析】

【詳解】

A、活潑金屬與酸反應有氣體產(chǎn)生,與酸反應產(chǎn)生氣體的不一定是活潑金屬,也可能是碳酸鈉等鹽,故選

項類推錯誤;

B、酸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

CO2+2NaOH—Na2C03+H20,故選項類推錯誤;

C、單質(zhì)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但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不一定屬于單質(zhì),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

氣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選項類推錯誤;

D、堿性溶液能使酚配溶液變紅,則能使酚酸溶液變紅的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故選項類推正確。故選

Do

12.歸納總結(jié)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KMgCuAg

A.金屬活動性順序:

由強到弱

B.溶液的出一黑,

OSiFeAl

C.地殼中的元素含量:

由高到低

CO:H:02

D.氣體的密度

由大到小

解析:A

【解析】A、鉀、鎂、銅、銀四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鉀>鎂>銅>銀,正確;B、氫氧化鈉溶

液顯堿性,pH大于7,氯化鈉溶液顯中性,pH等于7,鹽酸顯酸性,pH小于7,pH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順

序應是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鈉溶液、鹽酸,錯誤;C、地殼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順序是氧、硅、鋁、

鐵,錯誤;D、相同狀況下,氣體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大,密度越大,二氧化碳、氫氣、氧氣的相對分子質(zhì)

量分別為44、2、32,氣體的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應是二氧化碳、氧氣、氫氣,錯誤。故選A。

13.工業(yè)上用甲和乙反應制備燃料丙。根據(jù)下列微觀示意圖得出的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

ccO氫原子

X熱至,碳原子

°氧原子

甲乙丙

A.甲的化學式為CH?

B.反應中甲、乙、丙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1:1

C.甲、乙、丙都可能是氧化物

D.丙中C、H、0元素的質(zhì)量比12:3:8

解析:D

【解析】

【詳解】

A、根據(jù)甲物質(zhì)的分子微觀示意圖可知,該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GH,;結(jié)論錯誤;故不符合題意;

B、根據(jù)三種物質(zhì)的分子微觀示意圖可知,用甲和乙反應制備丙的化學方程式為CH+HzAC2HeO,反應中

甲、乙、丙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1;結(jié)論錯誤;故不符合題意;

C、根據(jù)三種物質(zhì)的分子微觀示意圖可知,甲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C2H4、乙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HQ、丙物質(zhì)的化

學式為C2H6。,甲物質(zhì)不含氧元素,不是氧化物;丙物質(zhì)中含有三種元素,也不是氧化物,只有乙物質(zhì)是

氧化物,結(jié)論錯誤;故不符合題意;

D、根據(jù)丙物質(zhì)的分子微觀示意圖可知,該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GHeO,則該物質(zhì)的中C、H、0元素的質(zhì)量

是:(12X2):(1X6):16=12:3:1.結(jié)論正確;故符合題意;

故選D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花香四溢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B.分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

C.不同元素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中子數(shù)不同D.原子不能直接構(gòu)成物質(zhì)

解析:A

【解析】

A.花香四溢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故A正確。B.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故B錯誤。C.不同元素

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質(zhì)子數(shù)不同,質(zhì)子數(shù)決定元素種類。故C錯誤。D.有些物質(zhì)是由原子直接構(gòu)成物質(zhì)。故D

錯誤。

15.以下是實驗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氣體的裝置圖,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

③@⑤

,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裝置②

B.實驗室收集氧氣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裝置③,氣體從導管b進入

C.實驗室干燥氧氣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裝置④,氣體從導管a進入

D.實驗室收集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圖⑤臨時存放

解析:B

【解析】

A.裝置②是固液常溫反應制取氣體的裝置,實驗室用雙氧水制取氧氣,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

均可使用裝置②,正確;B.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氣的密度大,均可使用裝置③,氣體從導管a

進入占據(jù)下方空間,空氣則被趕到上方空間而從b排出,錯誤;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不與其反

應的氣體,裝置④是洗氣裝置,導氣管是長進短出,實驗室干燥氧氣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裝置④,氣體

從導管a進入,正確;D.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對于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集氣瓶正

放,實驗室收集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圖⑤臨時存放,正確。故選B。

二、填空題

16.化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guān)。

(1)加碘鹽中“碘”是指(填“元素”或“分子”),身體中一旦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填“甲狀腺腫大”或“骨質(zhì)疏松”)。

(2)廚房中能用來除水垢的物質(zhì)是(填“食醋”或“食鹽水”)。

(3)廚房中的下列物質(zhì)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填字母序號)。

A調(diào)和油B食鹽C面粉D白糖

(4)硬水是含有較多鈣鎂化合物的水,請寫出鎂離子,生活中,如何將硬水轉(zhuǎn)化為軟水。

(5)良好的家居環(huán)境帶來美好的生活。房屋裝修后,可在室內(nèi)放一些活性炭來吸收裝修材料釋放出的甲

醛、苯等有毒氣體,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性。

(6)汽車是現(xiàn)代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交通工具。

①噴漆可以延緩汽車鋼鐵外殼的銹蝕,其防銹原理是隔絕。

②我國已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它是在汽油中加入適量的乙醇,作為汽車的燃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填字母)。

A乙醇汽油是一種新型的化合物B乙醇可通過糧食發(fā)酵的方法制得

C使用乙醇汽油能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D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

③用天然氣作為機動車的燃料是目前國家大力提倡的,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

式為.

(7)今有①肥皂水②食鹽水③楊梅汁④白糖水⑤蒸儲水五種液體,根據(jù)你的生活經(jīng)驗判斷,

其中pHV7的是,pH>7的是(填序號)。要測定溶液的酸堿度,可選擇下列試劑中的

(填序號)。

A石蕊試液B酚配試液CPH試紙

解析:元素甲狀腺腫大食醋BD煮沸吸附氧氣和水BC

點燃

-

CH4+202C02+2H20③①C

【解析】

【分析】

當溶液的pH等于7時,呈中性;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當溶液的pH大于7時,呈堿性。

【詳解】

(1)加碘鹽中的“碘”不是以單質(zhì)、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這里所指的“碘”是強調(diào)存在的元素,與

具體形態(tài)無關(guān);人體中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甲狀腺腫大。

(2)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氫氧化鎂,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顯酸性,能和碳酸鈣、氫氧化鎂反

應,從而把水垢除去。

(3)面粉溶于水后形成的是懸濁液,食用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屬于乳濁液,食鹽、白糖易溶于水,能和

水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選BD。

(4)硬水是指含有較多鈣鎂離子的水,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受熱易分解,可以使用加熱煮沸的方法降低水

的硬度。

(5)活性炭具有較強的吸附性,所以可吸附室內(nèi)的有毒氣體;

(6)①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噴漆可以延緩汽車鋼鐵外殼

的銹蝕,其防銹原理是隔絕氧氣和水。

②A、在汽油中加入適量的乙醇得到乙醇汽油,是由多種物質(zhì)混合而成,屬于混合物,故A不正確;

B、乙醇可通過糧食發(fā)酵的方法制得,故B正確;

C、乙醇中不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燒不會生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使用乙醇汽油能減少有

害氣體的排放,故C正確;

D、乙醇可以使用玉米、高粱等糧食發(fā)酵制得,屬于可再生能源;汽油是用石油煉制得到的,屬于不可再

生資源,故D不正確。故選BC。

占燃

③甲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202vCO2+2H2O。

(7)①肥皂水顯堿性,pH>7;②食鹽水、④白糖水、⑤蒸儲水均顯中性,pH均等于7;③楊梅汁顯酸

性,pH<7;酸堿指示劑酚酸、石蕊試液只能檢驗酸堿性而無法測定溶液的酸堿度,測定溶液酸堿度要使

用pH試紙,故選Co

17.請你運用金屬的有關(guān)知識填空:

(1)18K黃金屬于(填“純金”或“合金”)

(2)“真金不怕火煉”說明金的化學性質(zhì).

(3)寫出鐵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金、銀、銅、鋁等可以拉成細絲或壓薄片,是由于它們具有_____性.

解析:合金不活潑Fe+2HCl=FeCl2+H21延展

【解析】

【分析】

18K

24K的金屬于純金,18K的黃金中金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五記X100%=75%;

金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金屬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

性。

【詳解】

(1)18K黃金屬于合金.

故填:合金.

(2)“真金不怕火煉”說明金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

故填:不活潑.

(3)鐵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f.

故填:Fe+2HCl=FeCl2+H2t.

(4)金、銀、銅、鋁等可以拉成細絲或壓薄片,是由于它們具有延展性.

故填:延展.

【點睛】

要會利用金屬活動順序表分析實驗,氫前邊的金屬會與稀硫酸、鹽酸反應,但氫后邊的金屬不會與稀硫

酸、鹽酸反應,前邊的金屬會把后邊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18.是棗莊人非常喜愛的三種特色美食,請回答:

(1)菜煎餅中煎餅富含糖類,蔬菜富含(填一種有機營養(yǎng)素)。

(2)羊肉湯一端上來就能聞到香味,原因是(填分子的一種性質(zhì))。

(3)炒辣子雞時要急火大油,若油不慎著火,可以采取的滅火方法是(寫出一種即可),盛過辣子雞的

餐具可用洗潔精清洗,這是利用了洗潔精的作用。

解析:(1)維生素(2)分子在不斷運動(3)蓋上鍋蓋乳化

【解析】試題分析:

(1)蔬菜中富含維生素;

(2)能聞到羊肉湯的香味,是因為羊肉湯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所以,人在羊肉湯

一端上來就能聞到香味;

(3)炒辣子雞時要急火大油,若油不慎著火,可以采取的滅火方法是蓋上鍋蓋;盛過辣子雞的餐具可用

洗潔精清洗,這是利用了洗潔精的乳化作用。

考點:食品、藥品與健康食品中的有機營養(yǎng)素;乳化現(xiàn)象與乳化作用;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zhì)分析和解

決問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19.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粒子示意圖。

反應物生成物

(1)兩種反應物的共同之處是:每個分子都.該反應的基本類型屬于,寫一個符合

這一反應類型的化學方程式。

(2)根據(jù)化學反應的本質(zhì),生成物的方框內(nèi)還應補充的粒子及數(shù)目是.

A.一個8B.兩個00C.一個4二、D.兩個《二、

點燃

解析:由兩個相同的原子構(gòu)成化合反應2H2+O2㈡早2H2。C

【解析】

【詳解】

(1)兩種反應物的分子都是由同種元素的兩個原子所構(gòu)成;反應前有分子構(gòu)成不同的兩種分子,反應生

成一種分子,即反應為兩種物質(zhì)生成一種物質(zhì)的化合反應;符合這一化學反應特點的反應如氫氣在氧氣

點燃

中燃燒水,方程式為2H2+O2

(2)反應物的3個分子中共含有兩種原子的6個原子,而在生成物的一個分子中只含有兩種原子的3個

原子,還缺兩種原子的3個原子構(gòu)成的一個分子,C中可以提供兩種原子的3個原子構(gòu)成的一個分子,

符合要求。

故選Co

20.材料有著廣泛的應用,根據(jù)下列信息回答問題。

應用“蛟龍?zhí)枴鄙顫撈?,,神?五號宇航員航天服新型水處理劑

用到的材料特種鋼高強度滌綸納米鐵粉

(1)上述材料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屬于合金的是。

(2)納米鐵粉能吸附水中的某些污染物,吸附后經(jīng)沉降、(填操作名稱)可除去污染

物。下列物質(zhì)也能因吸附而具有凈水作用的是(填字母序號)。

a.生石灰b.活性炭c.純堿

(3)納米鐵粉還能除去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如銅離子),寫出鐵粉與含硫酸銅的廢水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

解析:滌綸鋼過濾bFe+CuS04=FeS04+Cu

【解析】

(1)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滌綸,屬于合金的是特種鋼;

(2)納米鐵粉能吸附水中的某些污染物,吸附后經(jīng)沉降、過濾后可除去污染物?;钚蕴烤哂形叫?,可

用于凈化水,故選b;

(3)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方程式為Fe+CuS04=FeS04+Cu

三、推斷題

21.現(xiàn)探究一固體混合物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a2cCh、CuSO,、BaCL、K2S04,NaCl五種物質(zhì)中的一

種或幾種,按圖所示進行實驗,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如圖中所述(設(shè)過程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進行)

試根據(jù)實驗過程和發(fā)生的現(xiàn)象做出判斷,填寫以下空白:

(1)白色沉淀A的化學式為

(2)白色沉淀G的化學式為_。

(3)寫出過程④中生成白色沉淀E的化學方程式

(4)固體混合物中,還不能確定存在的物質(zhì)是_(寫化學式)。

(5)濾液D中肯定大量存在的酸根離子為_(寫離子符號)。

(6)固體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質(zhì)是_(寫化學式),得此結(jié)論的理由是

-

解析:BaCO3AgCl;COs+CaCOH)=CaC031+H20NaClN03CuS04>K2s0,如果有硫酸

銅,濾液B為藍色,與題意不符;如果有硫酸鉀,過程②白色沉淀A加稀硝酸后仍有白色沉淀,與題意

不符。

【解析】

【分析】

硫酸銅在溶液中顯藍色,碳酸根離子和鋼離子反應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飲沉淀,硫酸根離子和裸離子反應

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領(lǐng)沉淀,氯離子和銀離子反應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銀沉淀,所以固體混合物加水溶

解,得到的白色沉淀A中加入硝酸,生成氣體C和濾液D,所以A中一定不含硫酸領(lǐng),樣品中一定不含

硫酸鈉,一定含有氯化鎖和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所以E是碳酸鈣;

無色濾液B中加入硝酸銀會生成白色沉淀,所以G是氯化銀沉淀,氯化領(lǐng)會引入氯離子,所以樣品中可

能含能有氯化鈉,一定不含硫酸銅

【詳解】

由分析可知:

⑴白色沉淀A的化學式為BaCOs;

(2)白色沉淀G的化學式為AgCl;

(3)過程④中生成白色沉淀E的反應是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化學方程式是:

C02+Ca(0H)=CaC031+H20;

(4)固體混合物中,還不能確定存在的物質(zhì)是NaCl;

(5)濾液D中肯定大量存在的酸根離子為NOJ;

(6)固體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質(zhì)是CuSO,、K2SO4,得此結(jié)論的理由是:如果有硫酸銅,濾液B為藍

色,與題意不符;如果有硫酸鉀,過程②白色沉淀A加稀硝酸后仍有白色沉淀,與題意不符。

四、實驗題

22.根據(jù)下列裝置圖,回答有關(guān)問題:

a

=\

(1)寫出裝置圖中標號a儀器的名稱:;

<2)實驗室中既能制取氧氣,又能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組合為(填字母),寫出制氧氣的化學方

程式o

(3)若用C裝置收集氣體,當觀察到氣泡從集氣瓶口向外冒出時,接下來的操作是然后將集氣瓶

取出正放在桌面上。

(4)要檢驗二氧化碳氣體,還需要E裝置,則E裝置應盛放的物質(zhì)是.

MnO2

解析:長頸漏斗BD2H202^^2H20+021在水面以下蓋上玻璃片澄清的石灰水

【解析】

【分析】

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鎰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錦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

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

【詳解】

(1)長頸漏斗方便加液體藥品,故名稱為長頸漏斗。

(2)如果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鎰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鎬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

MnO

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H^=221^0+02T;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

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實驗室制取CO?,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

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

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選BD。

(3)若用C裝置收集氣體,當觀察到氣泡從集氣瓶口向外冒出時,接下來的操作是:在水面以下蓋上玻

璃片,然后將集氣瓶取出正放在桌面上。

(4)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把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就證明是二氧化

碳。

【點睛】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五、科學探究題

23.二氧化碳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guān),興趣小組利用如圖裝置進行多角度探究。

探究一氣體的制取

(1)寫出圖中①的儀器名稱。

(2)用裝置A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化學方程式是?

若裝置A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則反應化學方程式是o

(3)生活中有許多物品可以代替實驗儀器,關(guān)閉K2和k3,打開K”若用裝置F所示的醫(yī)用塑料袋排空氣

法收集CO2,則F裝置_____(填“a”或"b”)端與B裝置相連。

探究二氣體的性質(zhì)檢驗

打開及、關(guān)閉Ki和及,用于檢驗制取的二氧化碳性質(zhì)。

(4)若裝置C中試劑是澄清石灰水,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探究三測定氣體生成的反應速率

關(guān)閉及、K2,打開%,可測一段時間內(nèi)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速率。所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

稀鹽酸的體積(此)大理石質(zhì)量(g)(反應

E裝置收集的液體量(mL)反應時間(S)

(反應前)前)

505.037.8100

(5)實驗時在D中加入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若生成氣體的反應速率用公式丫=/^/2^;表示

(△V表示生成的氣體的體積、At表示反應所用的時間),由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速率為

_____mL/So

解析:長頸漏斗CaC03+2HCl=CaCl2+Hz0+C02t2H202--°0;2H20+02ta;

C02+Ca(0H)2=CaC031+H20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影響測量結(jié)果0.378mL/s

【解析】

【詳解】

(1)圖中①的儀器名稱是:長頸漏斗;

(2)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H2O+CO2t;裝置A適宜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H2O2

:'上。:2H2O+O2t;

(3)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若用裝置F所示的醫(yī)用塑料袋排空氣法收集CO?,則應是F裝置a端

與B裝置相連;

(4)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的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Ca(OH)2=CaCO3I+H20;

(5)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當使用排水的方法來測定二氧化碳的體積時,不能使二氧化碳與水接觸,

可以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影響測量結(jié)果;由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速

.37.8mL.

率為:-------=0.378mL/s,

100.V

六、計算題

24.為測定實驗室中某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小明取25.0g過氧化氫溶液放入燒杯中,然后進

行如圖20所示的實驗。請計算:

(1)反應后產(chǎn)生氣體的質(zhì)量為g.

(2)此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

解析:(1)3.2(2)27.2%

【解析】

求質(zhì)量分數(shù)是每年必考題型,根據(jù)反應方程式列方程進行計算,是初中化學課程的重點,需要在平時多

加練習。提醒牢記各種常見元素的相對分子量,計算結(jié)果的準確性要重點檢查,在這兩點上把功課做扎

實,做這個類型的題目就很輕松了。

2H2O2MnO22H2O+O21

34X232

x3.2g

-34x232衛(wèi)四

有-----=——解得x=6.8g,

x3.2g

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C=xl00°o=27.2。。

25.0g

七、流程題

25.MgSO,?740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廠以一種鎂礦石(主要成分為SiOz和MgCOs,還含有少量

FeCO3)為原料制備MgS04?7H2O晶體的主要流程如下:

過量稀硫酸比。2溶液

1I加MgO

鎂礦石臂一忌卜區(qū)洞翻,操’'廂半邛MgSO」?祝0

廢渣X廢渣Y

已知:SiOz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b”的名稱是o該操作中玻璃棒作用o

(2)“廢渣Y”中含有少量的FeOOH,其中鐵元素的化合價是。

(3)MgCOs溶于稀硫酸的化學方程式為,其反應類型為0

(4)選用MgO調(diào)節(jié)pH而不選用NaOH的原因是。

解析:蒸發(fā)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飛濺+3MgCO3+H2SO4=MgSO4+H2O+CO2T復

分解反應使用氫氧化鈉會引入新的雜質(zhì)

【解析】

【分析】

鎂礦石(主要成分為SiO?和MgCO,,還含有少量FeCOQ,加熱過量的稀硫酸,碳酸鎂和稀硫酸反應

生成硫酸鎂和水和二氧化碳,碳酸亞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水和二氧化碳,SiO2既不溶于水也

不溶于稀硫酸,經(jīng)過操作a過濾,廢渣為二氧化硅,溶液A中加入過氧化氫,生成硫酸鐵,加入氧化鎂

調(diào)節(jié)pH值,使鐵離子轉(zhuǎn)化為沉淀,得到硫酸鎂溶液,通過蒸發(fā)結(jié)晶得到MgSO「7H?O。

【詳解】

(1)操作b是硫酸鎂溶液通過蒸發(fā)結(jié)晶得到MgSO「7H2。,故“操作b”的名稱是蒸發(fā)。操作中玻璃

棒作用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飛濺。

(2)根據(jù)化學式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廢渣Y”中含有少量的FeOOH,設(shè)鐵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

xxl+(-2)xl+(-l)xl=0,故鐵元素的化合價是+3價。

(3)MgCO,溶于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MgCO3+H2SO4=MgSO4+H2O+CO2T,其反應類型為復分解反應。

(4)選用MgO調(diào)節(jié)pH而不選用NaOH的原因是使用氫氧化鈉會引入新的雜質(zhì)。

【點睛】

碳酸鎂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水和二氧化碳,碳酸亞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水和二氧化

碳。

八、綜合題

26.X、Y、Z、W均為短周期元素,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XY

ZW

(1)X能形成多種單質(zhì),寫出其中兩種單質(zhì)的名稱。

(2)Z元素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是.

(3)元素的非金屬性為(原子的得電子能力):YW(填“大于”或“小于”)。

(4)W位于周期表的周期,____主族,該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是。(中

心元素可用字母W表示)

(5)“碳捕捉技術(shù)”是指通過一定的方法,將工業(yè)生產(chǎn)中產(chǎn)生的CO?分離出來進行儲存和利用。常利用

NaOH溶液來“捕捉”CO?,過程如圖所示(部分條件及物質(zhì)未標出)。

Na。三溶液A物質(zhì)

畸需高—迪I-南I需「國---亞--修--湍利co用)

工;k--------操作】

CO:含量低的氣體3物質(zhì)循環(huán)利用

請根據(jù)“捕捉”CO?過程圖回答問題:

①加入A物質(zhì)的化學式是;分離操作I的名稱是o

②可循環(huán)利用的B物質(zhì)中一定含有的物質(zhì)是o

③該過程中還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是o

解析:金剛石、石墨或CM等(二自D3大于三VI(寫6或六也可)HzWOWaSH”或CaO;過濾;

NaOH;CaOo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了(1)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2)①根據(jù)生石灰與水結(jié)合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

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考慮,根據(jù)液體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分離方法;②根據(jù)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

應的生成物考慮;③根據(jù)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是指在前面的反應中是反應物,后面的反應中是生成物。

【詳解】

(1)根據(jù)元素周期表可知,X位于第二周期,IV主族,X是碳,碳元素能形成多種單質(zhì),金剛石、石墨

或器等;

(2)根據(jù)元素周期表可知,Z位于第三周期,HI主族,Z元素是鋁元素,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是

(^13)283;

(3)根據(jù)元素周期表可知,Y位于第二周期,皿主族,Y元素是氟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7,W位于第三

周期,VI主族,W元素是硫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氟原子比硫原子更容易得到電子,所元素的非金

屬性為(原子的得電子能力):Y大于W;

(4))根據(jù)元素周期表可知,W位于周期表的三周期,VI(寫6或六也可)主族,W元素是硫元素,

該元素最高價氧化物是三氧化硫,對應水化物是硫酸,化學式是HzWO“

(5)①在捕捉室中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進入反應器,所以加入的A物質(zhì)與碳酸鈉反應

生成難溶物,難溶物高溫能放出二氧化碳,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

氫氧化鈉和碳酸鈣,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所以A物質(zhì)可以氫氧化鈣或氧化鈣,化學

式是Ca(OH”或CaO;分離操作I是將固體和液體分離,分離操作I的方法是過濾;

②反應器中的反應是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又是捕捉室中的反應

物,所以氫氧化鈉可以循環(huán)利用;如果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時,碳酸鈉過量,還可能含有碳酸鈉,如

果氫氧化鈣過量,含有氫氧化鈣,所以可循環(huán)利用的B物質(zhì)中一定含有的物質(zhì)是NaOH;

③由于最后碳酸鈣高溫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前面加入的A可以是氧化鈣,所以氧化鈣還可循環(huán)利

用。

【點睛】

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是指在前面的反應中是反應物,后面的反應中是生成物。

中考化學模擬試卷(解析版)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

碼粘貼區(qū)。

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

體工整、筆跡清楚。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

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一、單選題

I.如圖為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的示意圖,其中表示氮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A

【解析】

【詳解】

尿素中C、0、N、H四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12:16:(14X2):4=3:4:7:1,氮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則

表示氮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的是①。

故選A。

2.下列實驗設(shè)計不能達到其對應實驗目的的是()

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

稀鹽酸

碳酸鈉

c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證明C02密度比空氣的大

解析:C

【解析】

A、要驗證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需要將集氣瓶中的氧氣消耗完,利用壓強的變化,根據(jù)進入集氣瓶中的水的

多少來驗證氧氣的含量,紅磷與氧氣反應,消耗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瓶內(nèi)壓強變小,水進入集

氣瓶中的量等于消耗氧氣的量,可以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正確;B、先將導管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

然后用手握住試管,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正確;C、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

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氣中,因此不能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錯誤;D、蠟燭由下

向上依次熄滅,證明CO?密度比空氣大,正確。故選C。

3.分類法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類不正確的是()

A.鹽:純堿、小蘇打、硫酸鋁B.合金:生鐵、青銅、硬鋁

C.混合物:礦泉水、石油、空氣D.非金屬元素:汞(Hg)、氟(F)、硅(Si)

解析:D

【解析】

A、鹽是電離出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純堿、小蘇打、硫酸鋁都屬于鹽,正確;B、合金是在金

屬中加熱熔合某些金屬或非金屬形成的物質(zhì)。生鐵、青銅、硬鋁都是合金,正確;

C、混合物最少由兩種物質(zhì)組成。礦泉水、石油、空氣都是混合物,正確;D、金屬元素一般都帶有

“車”字旁(汞除外),錯誤。故選D。

點睛:金屬元素一般都帶有“車”字旁(汞除外),其余為非金屬元素;鹽是電離出金屬離子和酸根離

子的化合物;混合物最少由兩種物質(zhì)組成的物質(zhì)。

4.如圖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1H

6C7N8010Ne

12Mg13A116S17cl

20Ca

A.鈣的核電荷數(shù)是20

B.鎂在化學反應中較易失去電子

C.硫離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是286

D.每個周期結(jié)尾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穩(wěn)定

解析:C

【解析】

A、根據(jù)在原子中,原子序數(shù)=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因此鈣的核電荷數(shù)是20;故A正確;

B、根據(jù)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的特點:金屬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層電子形成陽離子;

因此鎂在化學反應中較易失去電子;故B正確;

C、根據(jù)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的特點:非金屬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一般多于4,易得到電子,形成最外層8電

子的穩(wěn)定結(jié)構(gòu);而圖中核電荷數(shù)=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原子結(jié)構(gòu);故C錯誤;

D、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個周期都從金屬元素開始,到稀有氣體元素結(jié)束(第一周期從非金屬元素氫開

始).稀有氣體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氮為2),為穩(wěn)定結(jié)構(gòu);因此每個周期結(jié)尾元素的化學

性質(zhì)比較穩(wěn)定;故正確;

故選C.

5.分別向50gFeS0,和CuSOa溶液中,加入一定質(zhì)量Mg粉恰好完全反應。隨Mg粉消耗,Mg粉與溶液中

FeSO,、CuSO,的質(zhì)量變化見圖。請讀取圖象信息并結(jié)合金屬活動性服序分析,下面說法不合理的是

消耗Mg的質(zhì)量g

A.反應前,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FeSOKCuSO”

B.反應后,兩溶液底部分別析出的金屬是Fe和Cu

C.反應后,兩溶液底部析出金屬的質(zhì)量:Fe<Cu

D.反應后,若FeSO”和CuSO,對應新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A、B,則A>B

解析:D

【解析】

A、由圖可知,反應前,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FeSOKCuSO,,故正確;

B、鎂比鐵和銅活潑,故將鎂加入硫酸亞鐵和硫酸銅溶液中后分別有鐵和銅生成,正確;

C、銅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大于鐵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故反應后生成銅的質(zhì)量大于鐵的質(zhì)量,正確;

D、參加反應的鎂的質(zhì)量相同,故生成硫酸鎂的質(zhì)量相同,故反應后新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相等,故錯

誤。故選D。

6.漢黃苓素(G此2。5)是傳統(tǒng)中草藥黃苓的有效成分之一,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有獨特作用。下列有關(guān)漢黃

苓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漢黃苓素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漢黃苓素中碳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2:5

C.漢黃苓素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漢黃苓素中含有16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

解析:D

【解析】A、漢黃苓素的化學式為CiMB,由化學式可知,漢黃苓素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故正

確;

B、漢黃苓素中碳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2x16):(16x5)=12:5,故正確;

C、漢黃苓素中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故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完全燃燒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故正確;

D、漢黃苓素是由分子構(gòu)成,應該說1個漢黃苓素分子中含有16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

故錯誤。故選瓦

7.為探究物質(zhì)溶解過程中的能量變化,某同學設(shè)計圖I所示裝置。在盛有水的燒杯中放入一裝有飽和硝

酸鉀溶液的試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質(zhì)X,攪拌。結(jié)合圖II硝酸鉀溶解度曲線,對硝酸鉀溶液變化的推

斷,合理的是

①X為NaCl固體試管中無晶體析出,硝酸鉀溶液仍是飽和溶液

②X為NaOH固體,試管中無晶體析出,硝酸鉀溶液仍是飽和溶液

③X為阿曲)3晶體,試管中有晶體析出,硝酸鉀溶液仍是飽和溶液

@X為濃H2SO4,試管中無晶體析出,硝酸鉀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A.①?@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B

【解析】

①NaCl固體溶于水溫度幾乎不變,故試管中無晶體析出,硝酸鉀溶液仍是飽和溶液,故正確;②NaOH固

體溶于水溫度升高,試管的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故試管中無晶體析出,故錯誤;③NH4NO3晶體溶液水溫

度降低,故試管中有晶體析出,硝酸鉀溶液仍是飽和溶液,正確;④濃HzSOa溶于水溫度升高,試管中無

晶體析出,硝酸鉀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海_,故選B。

8.鋸酸鋰(LiNbOs)是目前用途最廣泛的新型無機材料之一,在鋸酸鋰中鋰的化合價為+1,則鋸酸鋰中

鋁(Nb)元素化合價為()

A.+2B.+3C.+4D.+5

解析:D

【解析】

【詳解】

鋰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shè)鋁(Nb)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

零,可得:(+1)+x+(-2)X3=0,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