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樹一幟的中國畫_第1頁
獨樹一幟的中國畫_第2頁
獨樹一幟的中國畫_第3頁
獨樹一幟的中國畫_第4頁
獨樹一幟的中國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獨樹一幟的中國畫萊西市南墅中學楊虎堂現在是1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中國畫工具材料現在是2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獨樹一幟的中國畫按題材分為:人物畫——戰(zhàn)國山水畫——隋花鳥畫——五代現在是3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現在是4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從技法特點上有工筆(重彩)、寫意之分中國畫現在是5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人物畫現在是6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yào)秋菊,華茂春松。髣髴(fǎngfú)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yáo)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qú)出淥(lù)波。秾(nóng)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y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

現在是7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miǎn)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現在是8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現在是9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盛世頌歌——《步輦圖》現在是10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現在是11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現在是12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唐閻立本《職貢圖》現在是13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現在是14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第一段:賞樂現在是15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第二段:擊鼓現在是16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第三段:休息現在是17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第四段:獨賞(清吹)現在是18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第五段:宴歸(惜別)現在是19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現在是20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現在是21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

張擇端,字正道,瑯琊東武(山東諸城)人,徽宗朝任職翰林圖畫院侍詔。原作長525cm,寬25.5cm,畫中人物648個,牲畜96頭,房屋122座,各式橋梁5座,樹木174棵,船只25艘,各式車輛15輛,轎子8頂。以中國傳統(tǒng)繪畫長卷形式,采用全景鳥瞰式構圖和散點透視的方法,好似電影中的蒙太奇組接,步移景異,使人目不暇接。景物的遠近、大小、疏密、動靜都處理的恰到好處,使全圖過渡自然、長而不冗、繁而不亂、嚴密緊湊、一氣呵成。大到浩蕩的河流、雄偉的城樓,小到市招上的文字、舟車中的人物,都能真實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在一起。畫中人物小如豆粒、大不及寸,但形神畢肖,各具情態(tài)。生活中各種情節(jié)無不表現的淋漓盡致,豐富多彩。筆墨技巧上,工筆與寫意相結合,色調柔和而古樸淡雅,顯示了作者高超的寫實技藝和對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體會。

現在是22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現在是23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清明節(jié)?秋季?現在是24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山水畫現在是25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游春圖》隋展子虔唐人摹本絹本設色縱43厘米橫80.5厘米展子虔,渤海(今山東陽信)人。歷北齊、北周、隋三個朝代。擅長畫道釋、人物、鞍馬、樓閣和山水,創(chuàng)立新意,是一位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繪畫大師。此畫描繪達官貴人在風和日麗的春天踏青游樂的情景?!队未簣D》的藝術表現手法有兩大特點:一是青綠勾填技法的運用。山石樹林有勾無皴,填以青綠色為主的厚重色彩,二是在構圖上,脫離了魏晉時期作為人物畫背景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處理方式,而變?yōu)橐陨剿疄橹?人物只作點景出現的獨立完整的山水畫,具有與自然景物的空間關系相適應的“遠近山水,咫尺千里”的畫面效果現在是26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溪山行旅圖》絹本,淺設色畫,縱:206.3厘米,橫:103.3厘米。范寬(活動于十世紀),今陜西銅川耀州區(qū))人,經常來往京師與洛陽一帶。個性寬厚,舉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長山水畫,初學五代山東畫家李成,后來覺悟說:“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吾與其師于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于物者,未若師諸心。”于是隱居華山,留心觀察山林間,煙云變滅,風雨晴晦,各種變化難狀之景,當時人盛贊他:“善與山傳神”。此圖是傳世唯一的名跡。巍峨的高山頂立,矗立在畫面正中,占有三分之一的畫面,頂天立地,壁立千仞,予人以鮮明的印象。山頭灌木叢生,結成密林,狀若覃菌,兩側有扈從似的高山簇擁著。樹林中有樓觀微露,小丘與巖石間一群馱隊正匆匆趕路,在靜謐的山野中仿佛使人聽到水聲和驢踢聲。細如弦絲的瀑布一瀉千尺,溪聲在山谷間回蕩,景物的描寫極為雄壯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點的墨痕和鋸齒般的巖石皴紋,刻畫出山石渾厚蒼勁之感。畫幅右角樹陰有“范寬”二字款。現在是27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前景——凡俗世界

前景行旅二人在炎夏中打赤膊、扇扇子,四頭驢背駝重物、步履蹣跚。畫中旅人前行的道路似乎寬廣而無盡頭,就好像塵俗的世界,人們有遠有數不盡的包袱,放不下的執(zhí)著,很忙碌又辛苦的生活著?,F在是28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中景——好道、求道、修道的層次

中景畫幅左方的樹叢后有一位穿著僧侶袍的求道者。而這名僧人要從畫幅的左方翻山越嶺,經過危橋,在道路隱晦、叢林密布中探求摸索,才能到達畫幅右、樹叢后的寺院。仿佛你一開始修煉就要面對困難、考驗。中景象征著修煉者辛苦以求道、以及一道被遮掩的、不明的求道之路?,F在是29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遠景-宇宙最高意志的主宰

占畫面2/3的遠景主峰,是這幅畫中最獨特的部分。堅實渾圓的主山巨大無比,高聳入天,象征宇宙最高意志的主宰恒常不變的注視著下方的生命。山體兩側有流泉、飛瀑和煙嵐,似象征著流動靈源;山頂密林于中景針葉林之上,高不可測,傳達了極高無華的意涵。此外,斧鑿般的雨點皴,鑿出山的實質與風骨,點點雨點,如細胞、如分子、如構成萬物的基本元素。畫家畫作時如雕刻工匠般,一點一點的,細心耐心但雄強的畫出,就如同修行一般,日復一日,勇猛精進。

遠景主山體旁直瀉而下的流泉不斷流泄到中景,再奔前景越見寬廣,仿佛造物之恩天降甘露,被及萬物。寺廟正上方的瀑布暗示著的“法源”、“道源”與修行者的距離最為接近,傳達了“唯修煉得聞天音”的訊息。另外,此唯一能夠與主山體連結的流瀑細弱的泉聲,又如同是感知生命來自何方的一道細微線索。

現在是30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紙本水墨畫,寬33厘米,長636.9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黃公望(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癡道人,江蘇常熟人。擅長畫山水,多描寫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淺絳風格為主,與吳鎮(zhèn),王蒙,倪瓚并稱元四家。原系浙西廉訪司一名書吏,因上司貪污案受牽連,被誣入獄。出獄后改號“大癡”,從此信奉道教,云游四方,以詩畫自娛,并曾賣卜為生。他學畫起步較晚。然由于生活坎坷,寒暖自知,所繪山水,必親臨體察,畫上千丘萬壑,奇譎深妙。其筆法初學五代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后受趙孟頫熏陶,善用濕筆披麻皴,為“元四家”(王蒙、倪瓚、吳鎮(zhèn))之首。畫作之余著述有《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皆為后世典范之學?,F在是31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富春山居圖》(剩山圖)浙江省博物館藏為《富春山居圖》首段,縱31.8厘米,橫51.4厘米。遭火殉、重新接拼后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

現在是32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中國畫文人畫院體畫詩書畫印一體追求筆墨情趣強調文人的審美趣味迎合帝王宮廷的需要,多以花鳥、山水、宮廷生活或宗教內容為題材,講究章法,形神兼?zhèn)?,風格華麗,運筆細膩精致。(始于元代)現在是33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1350年黃公望將《富春山居圖》送無用上人,此畫便有了第一位藏主,從此開始了它在人世間600多年的坎坷歷程。此畫作成之初,無用上人就“顧慮有巧取豪奪者”。不幸被他言中,明成化年間沈周請人在此圖上題字,卻被這人兒子藏匿變賣而失。后來此圖又出現在市上高價出售,敦厚的沈周既難于計較又無力購買,只得背臨一卷以慰情思。之后又經樊舜、談志伊、董其昌、吳正志之手。清順治年間,吳氏子弟宜興收藏家吳洪裕得之后更是珍愛之極。惲南田《甌香館畫跋》中記:吳洪裕于“國變時”置其家藏于不顧,惟獨隨身帶了《富春山居圖》和《智永法師千字文真跡》逃難。清順治七年(1650),江南宜興吳府,臥病在床的吳洪裕彌留之際,氣如游絲的他死死盯著枕頭邊的寶匣,家人明白了,老爺臨死前還念念不忘那幅心愛的山水畫。有人取出畫,展開在他面前,吳洪裕的眼角滾落出兩行渾濁的淚,半晌,才吃力地吐出一個字:燒。說完慢慢閉上了眼睛。在場的人都驚呆了,老爺這是要焚畫殉葬呀!“先一日焚《千字文真跡》,自己親視其焚盡。翌日即焚《富春山居圖》,當祭酒以付火,到得火盛,洪裕便還臥內?!痹趨歉呀泜鞒腥?、被吳家老少視為傳家寶的《富春山居圖》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丟入火中,火苗一閃,畫被點燃了!就在國畫即將付之一炬的危急時刻,從人群里猛地竄出一個人,“疾趨焚所”,“起紅爐而出之”,抓住火中的畫用力一甩,愣是把畫搶救了出來,他就是吳洪裕的侄子——吳靜庵(字子文)。為掩人耳目,他又往火中投入了另外一幅畫,用偷梁換柱的辦法,救出了《富春山居圖》。畫雖然被救下來了,卻在中間燒出幾個連珠洞,斷為一大一小兩段,此畫起首一段已燒去,所幸存者,也是火痕斑斑了。從此,《富春山居圖》一分為二。1652年,吳家子弟吳寄谷得到后,將此損卷燒焦部分細心揭下,重新接拼后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幾乎看不出是經剪裁后拼接而成的,真乃天神相佑。于是,人們就把這一部分稱做《剩山圖》。而保留了原畫主體內容的另外一段,在裝裱時為掩蓋火燒痕跡,特意將原本位于畫尾的董其昌題跋切割下來放在畫首,這便是后來乾隆帝得到的《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值此,原《富春山居圖》被分割成《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和《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長短兩部分,身首各異?,F在是34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石濤,廣西全州人,明宗室靖江王贊儀之十世孫,姓朱名若極,小字阿長,削發(fā)為僧后,更名元濟、超濟、原濟,自稱苦瓜和尚。游南京時,得長竿一枝,因號枝下叟,別署阿長,鈍根,山乘客、濟山僧、石道人、一枝閣,還有大滌子、清湘遺人、清湘陳人、靖江后人、清湘老人、晚號瞎尊者、零丁老人等。他是。1645年,靖王府被血洗門戶,3歲的石濤由太監(jiān)帶走出家,法名原濟。曾拜名僧旅庵為師,性喜漫游。石濤號稱出生于帝王胄裔,明亡之時他不過是三歲小孩,他的出家更多的只是一種政治姿態(tài),這與漸江的“受性偏孤”是不同的,石濤的性格中充滿了“動”的因素,因而他身處佛門卻心向紅塵??滴跄涎矔r,石濤曾兩次接駕,并山呼萬歲,并且主動進京交結達官顯貴,企圖出人頭地,但權貴們僅把他當作一名會畫畫的和尚而已,并未與之計較。1692年,當功名的幻想都破滅之后,石濤懷著深深失望從京師回到揚州,開始了歸隱的生活,寄情于畫,以賣畫為生,并于此終老。他既有國破家亡之痛,又兩次跪迎康熙皇帝,并與清王朝上層人物多有往來,內心充滿矛盾。因此他是在清高自許與不甘岑寂之間矛盾地渡過了一生,好在他聰明絕頂,巧妙地把這種矛盾發(fā)泄到他的畫作之中,所以他的作品縱橫排闥、閃轉騰挪,充滿了動感與張力,這也正是他異于常人的高明之處,也是他作品呈現瑰奇特點的原因所在?,F在是35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畫卷迎首處石濤自題:“搜盡奇峰打草稿”,鈐印“老濤”。此圖是他50歲云游京師所作。圖中有一段對長城的描繪,這不僅是長城圖像首次在山水畫中出現,同時,也印證了此畫的寫實性以及作者所提倡的師法造化“搜盡奇峰打草稿”的美學觀。該畫在表現上,于奇險中見雄渾,嚴謹處寓虛空。雖看似筆墨豪放,皴擦點染盡在無意,而在整體上卻把握了峰巒層次,云氣走向及林木隱現的神韻。特別是,它的構圖雖然充塞滿紙,卻絲毫不失疏朗空靈,這的確是只有搜盡奇峰才能煉就出的本領?,F在是36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畫尾的空白處,有石濤于畫興之余所題寫的長篇畫論:“郭河陽論畫,山有可望者、可游者、可居者。余曰:江南江北,水陸平川,新沙古岸,是可居者。淺則赤壁蒼橫,湖橋斷岸,深則林巒翠滴,瀑水懸爭,是可游者。峰峰入云,飛巖墮日,山無凡土,石長無根,木不妄有,是可望者。今之游于筆墨者,總是名山大川未覽,幽巖獨屋何居?出郭何曾百里入室,那容半年交泛濫之酒杯,貨簇新之古董,道眼未明,縱橫習氣安可辯焉?自之曰:此某家筆墨,此某家法派,猶盲人之示盲人、丑婦之評丑婦爾,賞鑒云乎哉。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旨也,學者知之乎。時辛未二月,余將南還客且憨齋,宮紙余案,主人慎庵先生索畫并識請教,清湘枝下人石濤元濟?!扁j“苦瓜和尚”、“冰雪悟前身”、“石濤”。后隔水及尾紙,有墨香堂、陳奕禧、徐云、葉河音布等家題詩和題記。全幅鈐鑒藏印數十方。現在是37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花鳥畫現在是38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寫生珍禽圖》五代西蜀黃筌現在是39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黃筌(公元約903—965年),字要叔,五代西蜀畫家,成都人。17歲時即以畫供奉內廷,曾任翰林待詔,主持翰林圖畫院,又任如京副使。任前后蜀宮廷畫師40余年。官至檢校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擅山水、人物、龍水、松石,尤精花鳥草蟲,師法李踦、孫位,對刁光胤的花鳥畫師法尤深,并加增損,創(chuàng)出一種新的風格。其花鳥畫重視觀察體會花鳥的形態(tài)習性,所畫翎毛昆蟲,形象逼真,手法細致工整,色彩富麗典雅。因他長期供奉內廷,所畫多為珍禽瑞鳥,奇花異石,畫風工整富麗,反映了宮廷的欣賞趣味,被宋人稱為“黃家富貴”。今有《寫生珍禽圖》傳世。子黃居宷、黃居寶等亦擅花鳥,承其父法,黃居宷有《山鷓棘雀圖》傳世。黃氏父子的畫風深得北宋宮廷喜愛,對宋代院體畫有極大影響,長時間內成為畫院花鳥畫創(chuàng)作的標準。與徐熙并稱“黃徐”。風格上“黃筌富貴,徐熙野逸”。黃居宷《寫生冊頁》現在是40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徐熙玉堂富貴圖五代徐熙雪竹圖現在是41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圖中一根倒垂的竹子從畫幅左上角順勢而下而又翻轉而上,秀峭勁挺,竹竿勁健挺峭,竹葉飄灑飛舞。用筆撇出竹葉,“以墨深為面淡為背”,大小、轉側表現生動,對竹竿和頁稍出現的飛白筆觸也不加修飾,一任自然,全圖筆法謹嚴有致、清新瀟灑富有生意。此圖重在寫實,而鄭板橋的竹重在寫意。此圖無款,僅鈐“靜閑書屋”、“文同與可”二印,是公認的唯一真跡。詩堂上有明初王直、陳循二題。文同注重體驗,主張“胸有成竹”而后動筆,創(chuàng)濃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學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師”之稱,又稱“文湖州竹派”。文同對竹子有深入細致的觀察,故其畫竹法度謹嚴,同時作為文臣,其作品又有著區(qū)別于職業(yè)畫家的新意,是文人畫開始興起的標志之一。文同的墨竹作品給當時蘇軾、金代王庭筠父子、元代李刊等諸多畫家以重要影響,墨竹逐漸成為中國文人畫的一個重要題材?!秷D畫見聞志》:“富瀟灑之姿,逼檀欒之秀”?!缎彤嬜V》:“托物寓興,則見于水墨之戰(zhàn)”。文同(1018~1079年),字與可,號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縣(今四川綿陽市鹽亭)人。著名畫家、詩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進士,遷太常博士、集賢校理,歷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陜西洋縣)等知州或知縣。元豐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吳興)就任,世人稱文湖州。元豐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陳州(今河南省淮陽)“宛丘驛,忽留不行,沐浴衣冠,正坐而卒?!?,享年61歲。他與蘇軾是表兄弟,以學名世,擅詩文書畫,深為文彥博、司馬光等人贊許,尤受其從表弟蘇軾敬重?,F在是42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墨葡萄圖》水墨大寫意,筆墨酣暢,布局奇特,老藤錯落低垂,串串葡萄倒掛枝頭,晶瑩欲滴,茂葉以大塊水墨點成,信筆揮灑,任乎性情,意趣橫生,風格疏放,不求形似而得其神似。畫面上方以行次敧斜的草書題詩表達了畫家的狂放灑脫和憤世嫉俗,傳達出一位落魄悵然的文人形象,葡萄在徐渭筆下,成了主體價值的象征?,F在是43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學家、書畫家和軍事家,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后改文長,號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漁隱、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鷴山人、鵝鼻山儂等別號。徐渭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出生于浙江紹興府山陰城大云坊的官僚世家,父徐鏓

,母為侍女小妾,少年時天才超逸,入徐氏私塾讀書,“六歲受《大學》,日誦千余言”“書一授數百字,不再目,立誦師聽”。十歲仿揚雄《解嘲》作了一篇《釋毀》,性格豪放,“指掌之間,萬言可就。”二十歲時成為生員,嘉靖二十年(1541年)入贅同縣潘克敬家,接下來八次應試不中,“再試有司,皆以不合規(guī)寸,擯斥于時。”嘉靖二十二年(一五四三年),徐渭二十三歲,與蕭勉、陳鶴、楊珂、朱公節(jié)、沈煉、錢鞭、姚林、諸大綬、呂光升號“越中十子”。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在山陰城東賃房設館授徒,后來為浙閩總督作幕僚,曾入胡宗憲幕府,期間運籌帷幄,出奇計大破倭寇。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胡宗憲案發(fā),徐渭一度因此發(fā)狂,作《自為墓志銘》,以至九次自殺,“引巨錐刺耳,深數寸;又以椎碎腎囊,皆不死”,精神幾近失常,幾近癲狂。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發(fā)病時殺死繼妻張氏(自認為妻子出軌),下獄七年。獄中完成《周易參同契》注釋,揣摩書畫藝術。萬歷元年(1573年)大赦天下,為狀元張元忭等所救出獄,出獄后已53歲。從此潦倒,痛恨達官貴人,浪游金陵、宣遼、北京等地。徐渭晚年以賣畫為生,但從不為當政官僚作畫,“有書數千卷,后斥賣殆盡。疇莞破弊,不能再易,至借稿寢”,常“忍饑月下獨徘徊”,杜門謝客,僅在張元汴去世吊唁外,幾乎閉門不出,1593年(萬歷二十一年)在“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以73歲高齡了此一生。死前身邊唯有一狗與之相伴,床上連一鋪席子都沒有,凄凄慘慘?,F在是44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現在是45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現在是46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現在是47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雜花圖卷》現藏于東京國立博物館?!峨s花圖卷》卷縱30厘米,橫1053.5厘米,在這卷十余米的長卷中,徐渭以淋漓酣暢的“膠墨”分別畫有牡丹、石榴、荷花、梧桐、菊花、南瓜、扁豆、紫薇、紫藤、芭蕉、梅、蘭、竹等共計13種花卉蔬果。徐渭以其疾飛狂掃的豪放氣勢,縱橫揮灑,信筆涂抹;畫中華滋豐潤的牡丹含羞沾露,占盡風流;碩荷、榴枝、菊豆、梅蘭、修竹,用筆姿縱率意,筆觸歪斜正側,跌來倒去,或偃或仰,隨意點染,無不自如流暢。筆墨看來似不經意,然畫中線條、墨彩、氣韻、造境俱佳。作紫藤則逸筆草草,洋洋灑灑。忽而,又如狂風乍起,驟雨俱至,條條筆道,斑斑墨點,筆走神蛇,點線飛舞,縱橫密集,線條速疾顛狂,畫中盡顯著交響樂一般波瀾起伏的宏大樂章,傾刻,筆住墨涸,戛然中止,墨彩紛呈,留下滿紙斑斕。

現在是48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揚州八怪:金農、汪士慎、黃慎、李鱓、鄭燮、李方膺、高翔、羅聘怪在何處:畫得怪、文章怪、性情怪、行為怪黃慎高翔李鱓羅聘李方膺汪士慎金農現在是49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現在是50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滴跣悴牛赫昱e人,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二甲進士。做官前后,均居揚州,以書畫營生。工詩、詞,善書、畫。詩詞不屑作熟語。畫擅花卉木石,尤長蘭竹。蘭葉之妙以焦墨揮毫,藉草書中之中豎,長撇運之,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書亦有別致,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間亦以畫法行之。印章筆力樸古逼文、何。他的一生可以分為讀書教書、賣畫揚州、中舉人、進士及宦游、作吏山東和再次賣畫揚州這六個階段。曾任范縣令,愛民如子。室無賄賂,案無留牘。公之余輒與文士暢飲詠詩,至有忘其為長吏者。遷濰縣,值歲荒,人相食。燮開倉賑濟,或阻之,燮曰:“此何時,若輾轉申報,民豈得活乎?上有譴,我任之?!奔窗l(fā)谷與民,活萬余人?!扳璐罄?,遂乞病歸?!比ト沃眨咐涎赝舅椭?。遂居揚州,聲譽大著。恣情山水,與騷人、野衲作醉鄉(xiāng)游。時寫叢蘭瘦石于酒廊、僧壁,隨手題句,觀者嘆絕。著有《板橋全集》,手書刻之。所作賣畫潤格,傳頌一時。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鄭燮一生畫竹最多,次則蘭、石,但也畫松畫菊,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代表畫作為《蘭竹圖》。現在是51頁\一共有56頁\編輯于星期一《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詩云》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队韪鏆w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云》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魚竿?!冻醴祿P州畫竹第一幅》二十年前載酒餅,春風倚醉竹西亭。而今再種揚州竹,依舊淮南一片青。題畫詩看鄭板橋三絕--詩、書、畫的高妙?!邦}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既點出竹之“處境”,更直接說出竹的貞定,經得起各種磨難考驗,儼然是個頂天立地、昂然不屈的烈士,令人望之生“敬”。“題畫竹”:畫竹插天蓋地來,翻風覆雨筆頭載。我今不肯從人法,寫出龍須鳳尾來。前二句寫畫竹的氣勢,后二句則寫人與竹的“擇善固執(zhí)”、不從俗流、不為俗物的個性。青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