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一輪總復習31考點11拉丁美洲和巴西課件(廣西專)_第1頁
高三地理第一輪總復習31考點11拉丁美洲和巴西課件(廣西專)_第2頁
高三地理第一輪總復習31考點11拉丁美洲和巴西課件(廣西專)_第3頁
高三地理第一輪總復習31考點11拉丁美洲和巴西課件(廣西專)_第4頁
高三地理第一輪總復習31考點11拉丁美洲和巴西課件(廣西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地理第一輪總復習31考點11拉丁美洲和巴西課件(廣西專)2考點透析拉丁美洲擁有獨特的自然人文環(huán)境,與中國大陸基本處在對趾點的位置,自然環(huán)境有一定的對應性,緯度地帶性、經(jīng)度地帶性好,垂直地帶性、非地帶性都很全面,自然地理要素的綜合程度較高;拉丁美洲的資源非常豐富,是中國海外產(chǎn)業(yè)基地一個重要的拓展區(qū)域,雙方的經(jīng)貿合作逐步升溫,分析其自然環(huán)境問題、了解其地理背景是高考復習的重點。

拉丁美洲和巴西考點113

拉丁美洲濕熱為主的氣候將非洲和南美洲的地圖對比一下,可知:①都呈北寬南窄的倒三角形。②非洲是熱帶沙漠氣候,南美洲是熱帶雨林氣候。(因為非洲最廣闊的地區(qū)位于北回歸線附近,干燥少雨;赤道穿過南美洲最廣闊的地區(qū),周圍海洋廣闊,終年高溫多雨。其次,地形對拉丁美洲的影響也比較顯著:①熱帶平原地區(qū)氣候濕熱,高原地區(qū)氣候比較溫和;②高山地區(qū)氣候有明顯的垂直變化;③40°S以南的安第斯山西側迎風坡多雨,東側背風地區(qū)干燥少雨。)規(guī)律技巧點撥4例下面甲、乙兩圖分別為世界某兩個重要國家的地理簡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5

(1)兩圖中面積較大的是______(國家名稱),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以政治職能為主的是___、___,分別表示本國最大港口的是___、___,最大城市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號)(3)②地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__,影響G地工業(yè)發(fā)展的主導區(qū)位因素是_____。圖幅大小相當,巴西所跨的經(jīng)緯度范圍大于印度巴西FCDEBA技術灌溉水源不足6①亞馬孫河流域面積廣,且該流域為熱帶雨林氣候

(4)圖上①、③兩地的氣候類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兩地降水豐富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河與③河河口附近的海區(qū)鹽度相比,較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兩國在人口方面面臨的共同突出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山地的迎風坡,由于地形抬升形成豐富的地形雨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河川徑流量大人口數(shù)量大,人口增長快7

南美洲及巴西的基本情況由大陸輪廓圖判斷甲圖為巴西,乙圖為印度。因兩圖圖幅大小相當,巴西所跨的經(jīng)緯度范圍大于印度,因而巴西面積大于印度。巴西和印度的首都分別是巴西利亞和新德里;這兩國最大城市分別是圣保羅和加爾各答;最大港口分別是里約熱內盧和孟買;②地為熱帶沙漠氣候,因而雨水不足。

考點解析8G地是班加羅爾,是印度的高技術工業(yè)中心;①、③兩地的氣候類型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兩地均位于山地的迎風坡,降水豐富;①河與③河分別是亞馬孫河和恒河,亞馬孫河流域面積廣,且該流域為熱帶雨林氣候,降水豐富,河川徑流量大,因而亞馬孫河河口海水鹽度低;巴西和印度在人口方面面臨的共同突出問題是人口數(shù)量大,人口增長快。

9

下圖是世界某區(qū)域略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變式題10

(1)簡述①地建設航天發(fā)射基地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2)圖中②③兩地濕地廣布,請分別簡述其成因。(3)據(jù)報道,近年來④地所在區(qū)域非法牧場擴張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產(chǎn)生負面影響。你認為主要有哪些負面影響?(4)簡析圖中60°經(jīng)線東西兩側所示城市的自然地理區(qū)位特征和原因。11本題難度適中,題目材料與設問學生都比較熟悉。第(1)題,航天發(fā)射基地的有利與不利條件,題目給得非常明確,沒有用“評價”“分析”等略有隱蔽性的設問??蓮木暥?低,克服地轉偏向力所消耗的能源少)、交通條件、地形(平坦,建設成本低)、人口、天氣(晴朗,能見度好,便于觀察跟蹤)等方面進行分析。

解析12第(2)題,分析②③兩地濕地成因:設問比較明確,但回答會覺得答案雷同,因為②地是河流中游地區(qū)的濕地,③是河口地區(qū)的濕地,二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但二者區(qū)別不是特別明顯。第(3)題,④地介于平原與低丘之間,非法牧場擴張自然以破壞熱帶雨林為代價,脆弱的熱帶雨林被毀,必然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出現(xiàn),如:水土流失、氣候變暖等。第(4)題,以圖中60°W為參照,東側為沿海城市,交通便利;西側為內陸山地城市,氣候涼爽。解析13答案:(1)有利條件:緯度低、海運便利、地形平坦開闊、人口稀少等。不利因素:天氣多變。(2)②地河流落差小,地勢低平;水位季節(jié)變化大;沿河多沼澤。③地處于河口三角洲;水網(wǎng)密布;多灘涂。(3)熱帶雨林被大面積砍伐,全球溫室氣體濃度上升,氣候變暖加劇。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4)東側:沿海;航運便利。西側:安第斯山區(qū);地勢較高,氣候較涼爽。14習題訓練基礎訓練15讀下圖,完成1~3題。161.圖示區(qū)域表示的是()A.印度B.澳大利亞C.巴西D.阿根廷2.圖中字母M、S、N、W分別表示()A.谷物種植業(yè)、經(jīng)濟作物種植業(yè)、熱帶雨林、綜合性工業(yè)中心B.谷物種植業(yè)、熱帶雨林、經(jīng)濟作物種植業(yè)、綜合性工業(yè)中心C.谷物種植業(yè)、綜合性工業(yè)中心、熱帶雨林、經(jīng)濟作物種植業(yè)D.熱帶雨林、經(jīng)濟作物種植業(yè)、谷物種植業(yè)、綜合性工業(yè)中心CA173.該國廣闊的平原地區(qū)并不是主要的經(jīng)濟區(qū),其制約因素是()A.科學技術B.人口密度C.植被狀況D.水文狀況據(jù)圖中國家輪廓、河流等判斷該國為巴西;M、S分布于巴西高原東南部地區(qū),為谷物種植和經(jīng)濟作物種植業(yè),N主要分布于亞馬孫平原,為熱帶雨林,W代表幾個城市,為工業(yè)中心;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廣布,人口稀少,經(jīng)濟較落后。解析C18讀下圖,回答4~5題。19

4.③所在的島嶼多火山和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此處常年受海浪的猛烈沖擊B.此處位于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線附近C.此處位于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線附近D.此處位于板塊的生長邊界附近C205.①、②均在40°附近,但自然帶卻有明顯的差異,它們所反映出的自然帶的分布規(guī)律是()A.由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

B.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

D.自然帶的非地帶性分布D21

回顧板塊分布的心理地圖回答第4題;受海陸分布、地形影響可產(chǎn)生非地帶性,本地西岸受西風帶影響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東部受到西風背風坡的影響成為非地帶性區(qū)域。

解析22下圖為南緯18°緯線沿線海陸分布的大致狀況,①處以東為海洋,②③之間和④⑤之間為陸地,其余均為海洋。讀圖回答7~8題。237.②③兩地所在國家(

)

A.是世界著名的軟件生產(chǎn)大國

B.東南部有著名的混合農(nóng)業(yè)

C.人地矛盾十分尖銳

D.大城市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B24

8.②⑤兩地所在國在自然地理特征方面相似的是()a.都有熱帶雨林氣候的分布b.都是所在大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c.都位于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d.首都都是單一政治職能的城市e.城市、人口都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f.都有豐富的鐵礦資源A.abeB.bcdC.cdeD.acfD25

第7題,根據(jù)全球海陸分布可知①②之間為印度洋,②③之間為澳大利亞大陸,④⑤之間為南美洲。澳大利亞東南部有混合農(nóng)業(yè)。第8題,②為澳大利亞西部,⑤為巴西東南部,從自然地理特征看,兩國都有熱帶雨林氣候,均位于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都有豐富的鐵礦資源。解析269.結合材料,讀圖回答下列問題。下圖中的主要國家是拉丁美洲經(jīng)濟一體化集團的重要成員國。甲國為拉丁美洲人均GDP較高的國家,與中國有良好的貿易關系,2006年8月雙方簽訂了農(nóng)田灌溉系統(tǒng)建設、礦產(chǎn)品開采、機電生產(chǎn)等多項協(xié)議。能力提升2728(1)分別說出A、B兩地所在地形區(qū)的主要地形類型。

答:A:高原,B:山地。(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答:水量豐富;水位季節(jié)變化大;無結冰期;含沙量小;水流平緩。(3)說明甲國建設農(nóng)田灌溉系統(tǒng)的自然原因。

答: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干濕季明顯;干季需要水源灌溉;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雨季需要排澇;山區(qū)適宜建水庫。29(1)圖中A處等高線閉合,中間高、四周低且邊緣等高線密集,可判斷為高原;B處等高線密集,應為起伏較大的山地。(2)水文特征一般包含水位、流量、汛期、結冰期、含沙量等方面。(3)根據(jù)M地降水量月份分配圖可知該國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為防洪抗旱,保證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穩(wěn)定發(fā)展,需要修建水庫,以調節(jié)徑流的季節(jié)分配。解析30

10.根據(jù)下圖提供的信息及所學的知識,分析回答問題。31

(1)圖中的A是________河,B是_____高原,C是_______山脈。

(2)A河支流的水能資源主要分布在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的接觸帶上。

(3)A河流域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

___,從位置、地形、氣壓、風向、洋流等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