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找駱駝》教學設計優(yōu)秀3篇_第1頁
三年級語文上冊:《找駱駝》教學設計優(yōu)秀3篇_第2頁
三年級語文上冊:《找駱駝》教學設計優(yōu)秀3篇_第3頁
三年級語文上冊:《找駱駝》教學設計優(yōu)秀3篇_第4頁
三年級語文上冊:《找駱駝》教學設計優(yōu)秀3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三年級語文上冊:《找駱駝》教學設計優(yōu)秀3篇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下面是一秘整理的3篇《三年級語文上冊:《找駱駝》教學設計》,如果能幫助到您,一秘將不勝榮幸。

《找駱駝》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2、理解老人是怎樣知道丟失駱駝的特點的。

3、培養(yǎng)仔細觀察與認真思考的習慣。通過學習,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有所發(fā)現”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商人的駱駝有哪些特點,老人是怎么發(fā)現這些特點的。

2、理解老人為什么能夠指點商人找回駱駝。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察畫面,激趣導入

1、激趣:老師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圖片,它能測出一個人的觀察能力強不強。同學們想不想一比高低?

2、出示圖片或顯示課件內容,開展觀察競賽活動。

3、導學:其實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認真思考,也會有許多發(fā)現的。《找駱駝》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這個道理。想不想學一學?

二、朗讀課文,理出線索

1、建議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閱讀全文。

2、學生根據提示思考課文內容。

(1)出示問題。

A、商人走失了一只駱駝后,是怎么做的?

B、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提出要求:看誰課文讀得認真,看誰問題答案找得準確、完整。

(3)學生按問題提示和要求,到課文中尋找答案。

(4)在互相交流中,把答案逐漸補齊。

三、通過朗讀,理解詞語

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來理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

四、根據線索,比較異同

1、啟發(fā)學生思考。看了這位商人走失了駱駝以后的表現,你覺得他和老人的表現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組里和同學交換一下看法。

2、組織學生評價商人和老人,全班交流。

3、假如你是一個旁觀者,看到找駱駝這一幕,你想對商人和老人分別說什么?

五、角色朗讀,表現人物

1、小組內分配好角色,討論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對話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然后開展角色朗讀,并互相評議。

2、展示角色朗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最好。

六、延伸作業(yè)

由老人的仔細觀察和善于思考引導學生討論拓展,說說自己用心觀察,認真思索獲得的發(fā)現。

找駱駝教學設計篇二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讀懂課文。

2、學習老人是如何觀察事物,思考問題的。

重點難點

弄清老人為什么能幫助商人找回駱駝;理解重點詞句。

課時安排:l課時

導入新課

師: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找駱駝》這課。

(板書課題、齊讀。)

師:看了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

一、明確目標,自主研讀

出示自學提示:(課件)

(1)自由讀課文,讀懂每段話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3)本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根據什么指點商人找到了駱駝?

(4)提出學不懂的地方。

二、解讀測評,調整目標

1、指讀課文,糾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個新詞?

(指名答,師生評議。)

3、討論提綱3題。

老人的依據:腳印右深左淺——左腳跛

左有蜜右有米——馱著蜜和米

葉的牙齒印——缺牙齒

三、再讀課文,合作探究

你覺得那老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四、展示交流,師生點評

1、請你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議一議。

2、指讀,交流。(引導:丟駱駝的商人當時心情怎樣?老人說話時“不緊不慢”應是怎樣的語氣?)

3、老師隨機范讀。

4、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總結歸納

學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認真仔細觀察,遇事要動腦筋分析、判斷。)

六、當堂測評

(1),填一填,說一說:(出示)

因為老人看見,所以知道;

因為老人又看見,所以知道;

因為老人還看見,所以知道。

(盡量用文中的語句,也可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填空,先在小組內互相說,再推選代表在班上說。)

(2),商人應該順著駱駝的()去找,照老人的()一路找去,()找到了走丟的()。

板書設計:

6,找駱駝

腳印右深左淺——左腳破

左有蜜右有米——馱著蜜和米

樹葉上齒印——缺牙齒

三年級語文上冊:《找駱駝》教學設計篇三

佚名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老人是怎樣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駱駝的情況的,并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補充完整。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能用因果倒裝句式正確地把老人的推理過程說清楚。

三、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聽寫生字。

2、學習課文1—9自然段。

(1)商人之所以要去找駱駝,那是因為——學生接說(商人走失了一只駱駝)

(2)一個商人走失了一只駱駝,心里非常著急。這時候他看見前面有位老人在走,就連忙打招呼,請大家學著老人的樣子招呼招呼看。

(3)商人和老人開始一問一答,談得挺好的??墒?,商人怎么突然“忿忿”地說起話來?

(4)老人詳細地說出了駱駝的哪些情況?用自己的話說說。

(5)老人不僅知道駱駝左腳有點跛,還知道駱駝的右邊馱著米,左邊馱著蜜,而且連駱駝的嘴里缺了一顆牙都知道,老人知道的情況可真夠“詳細”的。當老人說出駱駝的這些情況時,商人怎么說?

(6)正當商人充滿希望的時候,老人卻說不知道駱駝往哪兒去了,難怪商人要“忿忿”地說起話來。誰會用“忿忿”的語氣讀讀商人說的話。

3、學習課文第10自然段。

(1)(過渡)是老人把商人的駱駝藏起來了嗎?別說藏,其實老人連駱駝的影子都沒見過。為了向商人說明這是怎么回事,老人講了一段話?,F在我們就來學習這一段話。

(2)“不緊不慢”的“緊”是什么意思?誰能用不緊不慢的速度讀讀老人的話?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給句子編號,看看這段話一共有幾句?

(3)默讀老人說的6句話,思考哪幾句話是說明老人知道駱駝詳細情況的原因的。

(4)第二至第五句都是說明原因的,可以分為一層。

第一層就是第一句,請大家讀一讀,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5)第二層是重點。默讀,邊讀邊思考:老人為什么會知道駱駝的詳細情況?

從哪里看出老人的觀察很仔細?他到底“看見”了些什么?請用——劃下來。

讀劃下來的內容,體會“還“、”又“的用法。

小結:這有深有淺的腳印,星星點點的米、蜜和樹葉上留著的牙?。ǔ鍪緢D),一般人是不會注意到的。你看,連正在尋找駱駝的商人自己都沒有注意到。可是老人都看見了??梢姡先说挠^察是很仔細的。

(過渡)但是光靠仔細觀察就能知道駱駝的情況了嗎?老人到底是怎么想的,課文中沒有具體寫,這就是我們要特別注意學懂的地方。

老人看到右深左淺的腳印,怎么想?

看見路的右邊有米,左邊有蜜,又怎么想?

這兩片樹葉(出示圖),哪一片是缺了牙的駱駝啃過的?為什么?

用“因為看見……所以知道……”的句式說說老人為什么能知道駱駝詳細情況的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