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蟲劑講解的學習課件_第1頁
殺蟲劑講解的學習課件_第2頁
殺蟲劑講解的學習課件_第3頁
殺蟲劑講解的學習課件_第4頁
殺蟲劑講解的學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殺蟲劑講解的學習課件第1頁/共36頁第一節(jié)殺蟲劑的作用方式作用方式(modeofactionofinsecticide)

★指殺蟲劑侵入昆蟲體內(nèi)并到達作用部位的途徑和方法。主要作用方式:觸殺、胃毒、熏蒸三種,另外還有內(nèi)吸、殺卵、拒食、驅(qū)避作用等。一種藥劑常同時具有多種作用方式。作用方式主要與殺蟲劑的理化性質(zhì)和昆蟲的特性有關(形態(tài)、體壁結構、取食方式等)確定殺蟲劑的作用方式,一般采用生物測定方法進行。在測定殺蟲劑的毒力時,如果沒有根據(jù)該殺蟲劑的作用方式特點來采用適當?shù)纳餃y定方法,就不能準確地反映出其毒力。第2頁/共36頁第一節(jié)殺蟲劑的作用方式一、胃毒作用(從口腔進入)

藥劑通過昆蟲的取食活動隨食物經(jīng)昆蟲口腔進入消化道,被中腸吸收后,通過血淋巴到達作用部位,引起昆蟲中毒的作用方式。具有胃毒作用的殺蟲劑稱為胃毒劑內(nèi)吸性殺蟲劑是不是胃毒劑?

胃毒劑應具備的兩個條件:1、昆蟲對含有殺蟲劑的食物,不產(chǎn)生拒食、驅(qū)避和嘔吐現(xiàn)象。2、藥劑在消化道能否被溶解和吸收。

殺蟲劑的胃毒作用一般用夾毒葉片法測定第3頁/共36頁第一節(jié)殺蟲劑的作用方式二、觸殺作用(從體壁進入)

藥劑與昆蟲體壁接觸后,穿透體壁到達作用部位,使昆蟲中毒的作用方式。具有觸殺作用的殺蟲劑稱為觸殺劑。影響觸殺作用的因素主要是昆蟲體壁的構造與殺蟲劑的理化性質(zhì)。殺蟲劑的觸殺毒力一般用點滴法或噴霧法測定毛細管微量點滴器Potter噴霧塔

第4頁/共36頁第一節(jié)殺蟲劑的作用方式第5頁/共36頁第一節(jié)殺蟲劑的作用方式三、熏蒸作用(從氣門進入)藥劑以氣體狀態(tài)經(jīng)昆蟲呼吸系統(tǒng)進入蟲體,使昆蟲中毒的作用方式。具有熏蒸作用的殺蟲劑稱為熏蒸劑在倉庫、大棚、土壤、較密閉的作物、蟲道等可利用熏蒸作用防治害蟲。敵敵畏—褐飛虱溴甲烷—土壤消毒磷化鋅—天牛特丁磷—甘蔗綿蚜熏蒸毒力一般用熏蒸瓶法測定第6頁/共36頁第一節(jié)殺蟲劑的作用方式四、殺卵作用藥劑與蟲卵接觸后使降低卵的孵化率降低,或直接進入卵殼使胚胎中毒死亡的作用方式。具有殺卵作用的殺蟲劑稱為殺卵劑。殺卵作用的測定一般用浸漬法。評價殺卵作用時,不但要看卵的孵化率,也要看孵出幼蟲的死亡率。第7頁/共36頁第一節(jié)殺蟲劑的作用方式五、拒食作用

藥劑抑制昆蟲的味覺感受器,使其拒絕取食含有藥劑的食物而饑餓死亡的作用方式。具有拒食作用的殺蟲劑稱為拒食劑。第8頁/共36頁

思考題1、研究殺蟲劑的作用方式有何意義?2、殺蟲劑主要通過哪幾種途徑進入蟲體內(nèi)?可采用何種生物測定方法來測定殺蟲劑的胃毒作用和觸殺作用?第9頁/共36頁第二節(jié)殺蟲劑對昆蟲的穿透作用

殺蟲劑不管通過何種途徑進入昆蟲體內(nèi),到達作用部位,都會遇到很多屏障。殺蟲劑必須順利穿透這些屏障,并且有足夠的量到達作用部位,才能使昆蟲中毒死亡。主要的屏障:體壁、消化道和神經(jīng)血腦屏障。在這一節(jié)里,我們主要講述殺蟲劑是怎樣穿透這些屏障的,和影響殺蟲劑穿透作用的因素。第10頁/共36頁一、殺蟲劑對體壁的穿透作用

大多數(shù)殺蟲劑都是觸殺劑。觸殺劑要進入昆蟲體內(nèi),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怎樣穿透體壁。第11頁/共36頁一、殺蟲劑對體壁的穿透作用

體壁:表皮層、皮細胞層和底膜表皮層:上表皮、原表皮上表皮(無幾丁質(zhì)):護蠟層(類脂)、蠟層(蠟質(zhì))、角質(zhì)精層(鞣化蛋白和類脂)原表皮(幾丁質(zhì)蛋白質(zhì)復合物):外表皮(鞣化蛋白)、內(nèi)表皮(幾丁質(zhì)和蛋白質(zhì))昆蟲的表皮是油/水兩相結構。第12頁/共36頁

一、殺蟲劑對體壁的穿透作用

表皮血腔血液循環(huán)神經(jīng)系統(tǒng)氣管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微氣管表皮蠟層氣管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微氣管第13頁/共36頁影響殺蟲劑對體壁穿透的因素1、殺蟲劑的理化性質(zhì)

(1)殺蟲劑分配系數(shù)(P)P=殺蟲劑在油相的量/殺蟲劑在水相的量

P值可反映出一個化合物脂溶性的大小。P值越大,脂溶性越強第14頁/共36頁影響殺蟲劑對體壁穿透的因素

根據(jù)化學的相似相溶原理,殺蟲劑的脂溶性大,穿透上表皮的能力就強,但在穿透上表皮后,則需要有一定的水溶性才能穿透原表皮。因此,一個良好的觸殺劑要具有一個適中的分配系數(shù)。親水性太強,不能溶于表皮蠟層,不能穿透表皮,觸殺作用小,如殺蟲雙。脂溶性太強,藥劑就會全部被保留在上表皮中,不能穿透原表皮。

第15頁/共36頁影響殺蟲劑對體壁穿透的因素(2)殺蟲劑的劑型與助劑

濕潤和粘著性能好的劑型,穿透作用較強,如乳油、懸浮劑等。水劑的濕潤性能較差,觸殺作用也弱(多為胃毒劑)。在藥液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劑(如洗潔精),可提高濕潤性和粘著性,從而提高藥效。制劑中的有機溶劑,可提高藥劑對表皮的穿透作用

在防治螨類、小菜蛾等時,在藥液中加入煤油對于殺蟲劑來說,乳油是防效最好的劑型。第16頁/共36頁影響殺蟲劑對體壁穿透的因素2、昆蟲體壁的結構

昆蟲的種類、蟲態(tài)、齡期、部位等的不同,體壁的結構特點就不同,對殺蟲劑的穿透作用的影響就不一樣。主要表現(xiàn)在:(1)表皮的毛鬃—減少藥劑與表皮的接觸(2)表皮的蠟層—藥液在體壁的濕潤展布。介殼蟲、蚜蟲(3)外表皮的骨化程度(蛋白質(zhì)的鞣化)—幼蟲耐藥性隨齡期而提高;節(jié)間膜、觸角、跗節(jié)、足基部等沒有骨化的膜狀組織,藥劑易穿透第17頁/共36頁二、殺蟲劑對消化道的穿透作用

胃毒劑被昆蟲吞食進入體內(nèi)后,能否穿透消化道是胃毒劑是否有效的決定因素。在昆蟲的消化道中,只有中腸具有吸收功能。前腸和后暢與表皮一樣,是由外胚層發(fā)育而來的,具有與表皮相似的成分和結構,一般胃毒劑難以穿透。中腸是昆蟲進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也是藥劑較容易穿透的部位。殺蟲劑穿透消化道實際上是殺蟲劑對中腸腸壁細胞質(zhì)膜的穿透。第18頁/共36頁

生物膜的結構第19頁/共36頁

化合物對質(zhì)膜的穿透具有以下特點:(1)水溶性的小分子化合物(100-200)可以通過膜上小孔穿透質(zhì)膜;(2)水溶性強的大分子化合物不能穿透質(zhì)膜;離子型化合物不能穿透。(3)脂溶性的化合物可以穿透質(zhì)膜第20頁/共36頁影響殺蟲劑穿透消化道的因素(1)殺蟲劑在消化道的溶解度(2)殺蟲劑的電離常數(shù)(Ka)(3)消化道的pH值影響到殺蟲劑的電離程度第21頁/共36頁三、殺蟲劑對血腦屏障的穿透作用

殺蟲劑穿透體壁或消化道進入血淋吧后,還必須穿透另一個屏障,才能到達作用部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這個屏障叫血腦屏障,存在于血淋巴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之間,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起著保護作用。血腦屏障在昆蟲和高等動物都有存在。血腦屏障也是類似生物膜的結構。因此,殺蟲劑對血腦屏障的穿透與對消化道中腸腸壁細胞質(zhì)膜的穿透一樣,受到殺蟲劑的Ka和血液的pH值等因素的影響。第22頁/共36頁

血腦屏障模式圖

a.血-腦屏障;b.血-腦脊液屏障;c.腦脊液-腦屏障AS.星狀膠質(zhì)細胞;N.神經(jīng)元;CSF.腦脊液第23頁/共36頁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血腦屏障對殺蟲劑的阻擋作用:毒扁豆堿→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離子型化合物→非離子型化合物第24頁/共36頁第二節(jié)殺蟲劑對昆蟲的穿透作用

思考題1、殺蟲劑進入昆蟲體內(nèi)有哪些途徑?影響殺蟲劑到達作用部位的主要屏障有哪些?2、在農(nóng)藥劑型加工和使用過程中,如何提高農(nóng)藥對靶標生物的穿透作用?(1)提高農(nóng)藥對靶標的濕展和粘著能力:在乳油中加入高效的濕展劑(乳油中的乳化劑濕展作用差);在稀釋液中加入濕展劑(農(nóng)藥伴侶-穿透王);芝麻油(2)提高農(nóng)藥對靶標的滲透力:加入滲透劑第25頁/共36頁第三節(jié)殺蟲劑的代謝作用

自然界的各種生物在進化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個抵抗外來化合物的代謝體系,而對自身起到保護作用。昆蟲也一樣具有一個完整的代謝體系。殺蟲劑一旦進入昆蟲體內(nèi)就會被各種各樣的酶所代謝。殺蟲劑在昆蟲體內(nèi)主要代謝方式是氧化代謝和水解代謝。殺蟲劑在昆蟲體內(nèi)的代謝主要是微粒體多功能氧化酶參與的氧化反應的結果。這種氧化作用與殺蟲劑的降解代謝、增毒代謝,殺蟲劑的增效作用,以及昆蟲對殺蟲劑的抗藥性都有密切關系。因此,在這一節(jié)里,我們主要介紹以多功能氧化酶為中心的氧化代謝。第26頁/共36頁一、氧化代謝微粒體多功能氧化酶(MFO)

MFO是位于細胞中微粒體部分可催化多種類型氧化作用的酶。(一)MFO的生物學1、底物譜

MFO的底物譜是十分廣泛的,幾乎所有的親脂性化合物都是它的底物,它是一個對有毒或不需要的外源物和內(nèi)源物的解毒酶,在昆蟲毒理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第27頁/共36頁2、MFO是昆蟲的一種保護機制

這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1)分布:主要在中腸,其次在脂肪體和馬氏管。MFO分布在這些地方,是為了MFO更容易接觸到外源物,有利于對外源物的代謝作用。2)

MFO的活性與發(fā)育階段有關

在昆蟲的卵期和蛹期,幾乎測不出MFO。所有的昆蟲都是在取食階段,MFO才有活性,并且,取食量最大的齡期,MFO的活性也最高。取食期的昆蟲,MFO活性高,有利于對外源物的代謝,這也是一種保護機制。第28頁/共36頁3)昆蟲的食性與MFO的水平有關

多食性>寡食性>單食性多食性昆蟲接觸的外源物多,其中包括許多有毒物質(zhì),因而需要更多的MFO來降解這些外源物,昆蟲才能生存。

4)害蟲抗藥性與MFO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MFO是昆蟲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第29頁/共36頁3、MFO的組成

MFO不是一個單一的酶,而是一個酶的復合體,包括細胞色素P-450、黃素蛋白還原酶和細胞色素b5還原酶。

MFO與底物反應的簡化式:

RH+O2+NADPH+H+→ROH+H2O+NADP+

RH為底物,NADPH是還原型輔酶Ⅱ,NADP+為氧化型輔酶Ⅱ。在這個反應里,起催化作用的是細胞色素P-450,它將氧分子一分為二,一個氧原子和底物結合,一個氧和H+結合生成水。NADPH是電子提供者,黃素蛋白還原酶和細胞色素b5還原酶則是在NADPH和細胞色素P-450之間起著傳遞電子的作用。第30頁/共36頁細胞色素P-450

細胞色素P-450是MFO中最重要的酶系,是一種具有特殊光譜性質(zhì)的色素蛋白,還原后可與CO結合,而且生成的化合物在450nm波長下有一特征吸收峰,由此命名為P-450。細胞色素P-450不是一個單一的酶蛋白,而是由一族不同的蛋白酶組成的,不同的P-450可以參與不同類型的代謝反應,因此,可以作用各種各樣的底物第31頁/共36頁(二)MFO催化的反應類型

MFO的特點之一是底物的多樣性。涉及農(nóng)藥代謝的主要反應類型有:1)羥基化反應烷基的羥基化:R-CH3→RCH2OH

芳基的羥基化:R-C6H5

→R-C6H4OH

雜環(huán)的羥基化2)脫烷基反應

O-R、S-R、NH-R

第32頁/共36頁3)硫代磷酸酯氧化為磷酸酯

P=S→P=O

這是一個增毒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