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麻雀教案15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5a1716fd85cc21aec08c9c630cdafc/e15a1716fd85cc21aec08c9c630cdafc1.gif)
![小麻雀教案15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5a1716fd85cc21aec08c9c630cdafc/e15a1716fd85cc21aec08c9c630cdafc2.gif)
![小麻雀教案15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5a1716fd85cc21aec08c9c630cdafc/e15a1716fd85cc21aec08c9c630cdafc3.gif)
![小麻雀教案15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5a1716fd85cc21aec08c9c630cdafc/e15a1716fd85cc21aec08c9c630cdafc4.gif)
![小麻雀教案15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5a1716fd85cc21aec08c9c630cdafc/e15a1716fd85cc21aec08c9c630cdafc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小麻雀教案15篇活動目標:
1、引導(dǎo)幼兒連續(xù)學習看圖示折紙的方法。
2、培育幼兒細心、急躁的習慣和對折小麻雀的興趣。
3、進展幼兒手部小肌肉的敏捷性。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制造的力量。
5、培育幼兒動手操作的力量,并能依據(jù)所觀看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溝通。
活動預(yù)備:
貼有小麻雀的掛圖;正方形彩紙若干張;彩色筆每人一盒。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引起幼兒對本次活動的興趣。
1、今日我們班來了很多好朋友,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出示掛圖)
2、這些小麻雀都是用彩紙折成的,你們想知道它們是怎么折的嗎?
二、引導(dǎo)幼兒觀看圖示,分析小麻雀的折法。
1、讓孩子自己看圖示,相互說說用的什么外形的紙,有幾個步驟,哪一步比擬難。
2、集體爭論。
三、引導(dǎo)幼兒看圖示折紙,并嘗試獨立完成。
1、孩子自己選擇喜愛的顏色的紙張看圖示嘗試不在別人的幫忙下折小麻雀。(教師巡察,看看孩子獨立折紙的力量。)
2、師:“哪些小朋友已經(jīng)完成了?請你來說一說你是是怎么折的,折給大家看一看?!保ㄗ寱鄣暮⒆拥角懊鎭硎痉叮?/p>
3、師:“教師看到還有幾個小朋友沒有完成,誰能告知我,是哪一步難住你了呢?”(請個別不會折了的孩子說一說)
4、教師講解幼兒認犯難的步驟。
四、師生一起學折小麻雀,再次穩(wěn)固折法。
1、師:“請小朋友們再拿一張彩紙和教師一起看圖示折一折,比比誰折得又快又好。教師數(shù)“1、2、3”我們就一起開頭,好嗎?”(師生競賽折小麻雀)
2、表揚折得快又好的孩子,鼓舞折得慢的孩子。
3、師:“小麻雀也想像小朋友一樣有一雙好看的大眼睛,請你們來幫幫助,給小麻雀畫上好看的眼睛吧?!保ㄓ變河盟使P給小麻雀添畫眼睛,鼓舞孩子畫出不一樣的眼睛。)
五、展現(xiàn)作品,引導(dǎo)幼兒相互觀賞,評價。
“現(xiàn)在小麻雀要回家了,我們一起送它們回家吧?!保ㄕ埿∨笥褌儼颜酆玫淖髌焚N到教師畫好的樹上,大家一起觀賞。)
活動反思:
本堂活動課幼兒積極性較高,課堂氣氛活潑。在孩子饒有興趣的參加圖示步驟的爭論,爭先恐后的發(fā)言中,我看到了孩子們對于折紙有著很濃的興趣,同時也看到了他們在折紙這個活動中力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幾個力量差的孩子以外,其他的孩子根本上能在教師少許的語言提示下完成,看到他們興高采烈地展現(xiàn)著自己的作品,心里很是欣慰。這次的圖示比擬簡潔,給了力量弱的孩子一個體驗勝利的時機,但是對于強的孩子來說缺乏挑戰(zhàn)性,在下次的活動中要稍加難度,循序漸進,爭取在看圖示折紙的這個活動中有更好的表現(xiàn)。另外,在折紙的區(qū)角中也可以供應(yīng)難易程度不一的圖示,讓每個孩子都能“跳一跳,夠得著”。
小麻雀教案2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只小麻雀對外面的世界布滿奇怪,由于不聽媽媽的告誡而掉到了大花貓旁邊。媽媽奮不顧身地去愛護他,小麻雀飛到了窗臺上,而媽媽尾巴上的毛卻被大花貓咬掉了。這篇童話一方面告知人們,小孩子自作聰慧,往往是要吃虧的;另一方面又說明,只有讓孩子們在實踐中經(jīng)受熬煉,生活的本事才能更快地增長起來。
學情分析
教學目標
1、會認“蹈、瞪、舔”3個生字。會寫“檐、脖、摔、蹲、扯、嗓、蹈、瑩、瞪、啄、舔、懊、鼠、禿”等14個字,理解“訂正、手舞足蹈、綠瑩瑩、懊惱、光禿禿”等詞語。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從小麻雀的成長過程中,吸取成長閱歷。
3、能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普季克是怎樣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媽媽是怎樣的媽媽。
難點:正確熟悉麻雀母子理解課文最終一段話所表達的意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dǎo)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我們都很喜愛看童話故事。他們不僅向我們表達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還能給我們以啟發(fā)。談?wù)勀愣甲x了哪些童話故事,它使你明白了哪些為人處世的道理。
今日,我們將學習聞名作家高爾基的童話《小麻雀》。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又會有怎樣的收獲呢?(板書:小麻雀)
2、了解概況
二、初讀課文,熟悉生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和不理解的詞語。并聯(lián)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效果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思索:普季克在成長過程中,大致經(jīng)受了哪幾個階段?把文中相應(yīng)的概括性語句畫出來,再讀一讀。
出示課件:
開頭()
后來()
最終()
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別敘述了上述內(nèi)容?
2、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梳理出重點學習的問題。(普季克是怎樣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媽媽是一個怎樣的媽媽?)
四、通讀課文,加深理解
1、再讀課文,并畫出自己喜愛的句子,多讀幾遍。
2、概括出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五、識記生字。
1、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留意哪些地方不要寫錯。
2、指導(dǎo)寫好生字。
六、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仔細寫好生字。
小麻雀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從高處輕松自然地往下跳的技能,進一步穩(wěn)固平衡、鉆爬等動作。
2.培育機靈、英勇、敏捷及遵守紀律的優(yōu)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二.活動預(yù)備:
布置活動場地;預(yù)備輪胎19個、小椅子16把、10張桌子、小麻雀胸飾19個、望遠鏡1個、錄音機1架、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預(yù)備活動
幼兒邊聽《甩蔥歌》音樂邊隨教師做鳥飛動作進入活動場地,聽音樂做律動:活動手臂、腳的關(guān)節(jié)、跳的動作等。
根本動作探究:讓小麻雀在鳥窩上自由練習飛的本事,麻雀隊長從中指導(dǎo)麻雀戰(zhàn)士練習從高處往下跳的本事;兩個麻雀戰(zhàn)士合作搭一個鳥窩,連續(xù)讓小麻雀們練習從高處往下跳的本事,麻雀隊長賜予愛護,提示小麻雀留意安全。
(二).麻雀戰(zhàn)士營救小動物
1.制造情節(jié),麻雀隊長接到麻雀司令的一個電話,山谷那里發(fā)生了地震,很多動物都困在山谷里,啟發(fā)麻雀戰(zhàn)士應(yīng)當怎樣做?
2.通往山谷的道路被地震震壞了,啟發(fā)幼兒該怎么做?用我們的鳥窩來修建筑山路、橋,有幾條山路沒有坡,上不去該怎么辦?(啟發(fā)小麻雀用鳥窩搭建坡。)
3.請幾位麻雀戰(zhàn)士前往山谷去救動物,過小橋,從高處往下跳去營救小動物,教師作適當愛護并訂正動作,救了動物從老鼠洞回去
4.幼兒自選路線過橋去營救小動物。
(三).小麻雀找食
1.小動物被營救出來了,可它們已經(jīng)好幾天沒有吃東西了,我們該怎么辦?
2.請幼兒其次次前往山谷給小動物找食物吃。
(四)小麻雀邊聽音樂《鳥飛》邊跟隨麻雀隊長做放松動作。
小麻雀教案4
一、活動名稱:
《小麻雀》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大小調(diào)的不同音樂心情。
2、學習三角鐵和搖鈴的使用方法。
3、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歡樂。
三、活動預(yù)備:
哭臉和笑臉的卡片
小鳥玩偶
三角鐵、手搖鈴
四、活動過程:
1、熱身律動
——《Hello歌》
2、音感練耳
——老鼠按鐘(3、5)
a、傾聽單音(加上柯爾蒙手勢)
5---3---
b、樂器加嗓音
c、區(qū)分凹凸音:55555(雙手舉起來)
33333(雙手敲地板)
d、再見
3、傾聽音樂
——導(dǎo)入:出示難受的表情和難過的表情
今日,嬌嬌給小朋友帶了兩個好玩的表情,請小朋友觀看一下這兩個表情有什么不同,并請小朋友仿照一下這兩個表情。
——出示小鳥玩偶,敘述故事
教師拿出表情卡紙,幼兒做出相應(yīng)反響,并聽音樂旋律,引導(dǎo)幼兒聽辨音樂心情,并做出相應(yīng)反響:
——微笑卡紙表示快樂(音樂為大調(diào))
哭臉卡紙表示難受(音樂為小調(diào))
4、感受音樂
——幼兒跟隨教師一起做音樂律動
5、表現(xiàn)音樂
——主教教師拿難受的表情卡紙,助教教師拿快樂的表情卡紙,站在不同的位置,當音樂中消失不憐憫緒時,小朋友走到手持相應(yīng)卡紙的教師身邊,用肢體表達與之相對應(yīng)的心情。
6、綜合呈現(xiàn)
——教師介紹樂器名稱,并示范樂器使用方法
——(播放收發(fā)樂器音樂)將幼兒分成兩組(一名教師負責帶一組幼兒進展樂器演奏),分發(fā)兩種不同的樂器
三角鐵表示哀痛的心情(長調(diào))
手搖鈴表示快樂的心情(短調(diào))
——樂器演奏完畢,播放收發(fā)樂器音樂,助教教師收樂器,助教教師帶幼兒進展放松運動
7、再見儀式
——《再見歌》
五、活動完畢
教學反思:
音樂課應(yīng)當是活潑、輕松的。在教《小麻雀》一課時,學生學會歌曲之后,我是這樣引導(dǎo)學生創(chuàng)編歌詞的。書上的原創(chuàng)歌詞是這樣的:“小麻雀喳喳叫,走起路來蹦蹦跳,見了媽媽唱支歌呀,見了小朋友問聲好?!痹谝龑?dǎo)學生創(chuàng)編歌詞前,我請大家先想一想小麻雀的特點是什么,愛喳喳叫,愛蹦蹦跳,所以把它寫成一個愛唱歌、懂禮貌的小麻雀。接著我請學生來填詞:小花貓(喵喵叫),走起路來(靜靜靜),見了媽媽(愛撒嬌呀),見了小朋友(轉(zhuǎn)身跑)。學生們唱得很盡興,學得很扎實。這就是我想要到達的效果。
整節(jié)課下來,根本根據(jù)教學目標完成了教學內(nèi)容,學生能完整演唱《小麻雀》,并通過動作感受小麻雀生動的形象。但是在教唱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比方:第三句歌詞“見了小朋友”,局部同學沒能把三拍唱足,還有休止符的停頓等細節(jié)的處理,仍需改良。雖然教學過程比擬順當,但還是疏忽了課堂中的機動環(huán)節(jié),完成教學內(nèi)容后,還有余多的時間,只能用來表演唱和競賽,不免有些鋪張。在以后的教學設(shè)計中,我會對有些局部內(nèi)容進展設(shè)計,使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地利用時間,以便更好地把握音樂學問。
小麻雀教案5
設(shè)計意圖:
《愛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布滿關(guān)愛之情的溫馨小故事,作品圍繞愛唱歌的小麻雀不能唱歌這一懸念,通過簡潔、重復(fù)的對話,使孩子逐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體驗美妙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作品中角色較多,我將有關(guān)角色認知的內(nèi)容放在最前面,為理解故事埋下伏筆;故事后半局部層層遞進,既給孩子清晰明白的記憶、理解、想像的線索,又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中關(guān)愛朋友的美妙情感。
2.情愿在集風光前較自然地表述。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dǎo)幼兒在故事和嬉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舞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預(yù)備:
1.用舊掛歷自制的有層次的圖書及可粘貼操作的動物卡片,書的內(nèi)頁制作如圖,前一頁都比后一頁短一些,每一頁上都有一棵樹的造型。
2.利用圖書的封面、封底繪制一棵大樹。
3.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一、第一遍聽故事,突出認知――別人睡覺時不要唱歌,不能吵醒別人。
1.初步了解故事。
(1)出示圖畫書,展現(xiàn)用封面、封底制作的大樹,并介紹故事名稱。
(2)引導(dǎo)幼兒通過故事名稱猜猜故事可能講些什么。
2.理解故事內(nèi)容。
(1)邊引導(dǎo)幼兒觀看畫面,邊完整敘述故事。
(2)提問:誰住在最上面?它的下面是誰?誰住在最下面?
(3)提問:小松鼠為什么叫小麻雀不要唱歌?
二、其次遍聽故事,激發(fā)情感――結(jié)合生活閱歷,為小麻雀想想方法
1.展現(xiàn)圖書。
教師翻開圖書,讓幼兒了解本書構(gòu)造,然后將動物卡片分別粘貼在不同的頁碼上,合上書。
2.合作敘述。
教師放慢速度敘述,故事對話局部留給幼兒敘述。
3.分析爭論。
提問:小麻雀可喜愛唱歌了,可現(xiàn)在不能唱了,怎么辦呢?(輕輕地唱;到別的地方去唱;一起睡覺,等等。)什么時候小麻雀才能唱?(鹿寶寶醒了再唱。)
三、第三遍聽故事,行為練習和小麻雀一起為小鹿唱最好聽的歌
1.播放錄音故事。
2.引導(dǎo)幼兒悄悄地等待小鹿醒來,在最終時刻,教師用醒來的小鹿形象調(diào)換原來熟睡的小鹿形象。
3.帶著幼兒和小麻雀一起為醒來的小鹿唱歌、跳舞。
4.以小鹿的口吻感謝懂得關(guān)懷別人的小麻雀和小朋友
在高高的樹頂上,住著一只愛唱歌的小麻雀,她的歌聲可好聽了,小動物們都喜愛聽。
有一天,小麻雀又站在高高的樹頂上,大聲地唱起了歌:“大清早的樹林里,有只麻雀愛唱歌……”突然,從下面?zhèn)鱽硪粋€聲音:“上面的小麻雀,請你不要唱了?!毙÷槿赶耄骸笆俏页貌缓脝幔繛槭裁床灰页??我得下去問明白?!毙÷槿竿嘛w,觀察貓頭鷹,問:“貓頭鷹,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貓頭鷹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小麻雀又往下飛,觀察啄木鳥,問:“啄木鳥,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啄木鳥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毙÷槿高B續(xù)往下飛,觀察小猴子,問:“小猴子,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猴子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毙÷槿冈偻嘛w,觀察一只小松鼠,問:“小松鼠,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松鼠說:“是的。是我叫你不要唱的?!毙÷槿阁@奇地問:“為什么呢?”小松鼠說:“你飛下去看看就知道了?!毙÷槿革w到樹底下,呀!草叢中的鹿寶寶正在睡覺呢。小麻雀不唱歌了,輕輕地飛回樹頂,寧靜地等著、等著……她想,等鹿寶寶醒來了,我要為她唱一支最好聽的歌。
活動反思:
這節(jié)《愛唱歌的小麻雀》由于它是一篇布滿關(guān)愛之情的溫馨小故事,作品圍繞“愛唱歌的小麻雀卻不能唱歌”的主線,以小小的懸念吸引著孩子,通過簡潔重復(fù)的對話,使孩子漸漸獲得一份情感的愉悅,從而延長為內(nèi)化的行為。
托爾斯泰指出“勝利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教,而是實行恰當?shù)慕虒W手法!依據(jù)幼兒認知水平和教材的自身特點,我在這節(jié)課中利用廢舊掛歷,通過翻閱自制的繪本書,吸引幼兒的留意力,通過移動教具讓孩子感受上、下空間方位,從而讓幼兒有興趣的承受并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故事中動物的對話,感受愉悅情感。最終通過對故事的學習培育幼兒移情意識,進一步感受故事中關(guān)愛朋友的美妙情感。
小麻雀教案6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向上跳,向前跳。
2.感受與教師、小伙伴共同嬉戲的歡樂。
3.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diào)進展。
4.使小朋友們感到歡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yīng)經(jīng)學習了學問。
活動預(yù)備:
1.歡快的背景音樂。
2.凹凸不一的小方凳(表示大樹)若干,小蟲子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熱身活動:
1.仿照小動物走路
師:今日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學小動物走路吧?。ㄐ」?、小貓、小鴨、小兔子等等)
2.一起來學小麻雀
幼兒扮小麻雀,教師扮麻雀媽媽,聽音樂仿照小麻雀動作:四散飛、跳一跳、吃蟲、喝水等。
嬉戲“小麻雀捉蟲”。
1.每位幼兒自由選擇一棵“樹”作為自己的家,爬上“樹”,當聽到捉蟲的信號時就跳下來,“飛”出去捉蟲。
師:珍寶,現(xiàn)在你來當小麻雀,找一棵大樹來當做你的家。不過,你在聽到捉蟲信號的時候,肯定要飛出去捉蟲子,要不然你會餓肚子的。
教師引導(dǎo)幼兒進展屢次練習。動作指導(dǎo):兩腳并攏,稍蹲,輕輕跳下來。
3.請個別幼兒示范輕輕跳的方法。
嬉戲:
1、嬉戲:小麻雀做客
引導(dǎo)幼兒去同伴的“家”做客,鼓舞幼兒嘗試從凹凸不同的椅子上跳下。(動作指導(dǎo):要跳得又輕又穩(wěn)。)
2.嬉戲“大花貓來了”。
小麻雀從“樹”上跳下來,四散飛,找食吃;聽到“大花貓”的叫聲,趕快飛回“樹”上躲起來。
師:我們要輕輕從“樹”上跳下來,別讓“大花貓”聽見。好嗎?
師:孩子門,你們已經(jīng)學會了從樹上往下條的本事,現(xiàn)在可以自己到地上找東西吃了,要輕輕地從樹上跳下來,別讓小動物們聽見,看到小動物來了,要趕快飛回樹上躲起來。
3.放松活動:捉小蟲。
教師撒小蟲,幼兒四散在地上捉蟲,捉完蟲,四散地跟著教師飛回教室。提示語:“一只小麻雀也沒被動物捉去,本事真大。狗走了,我們又可以去找吃的東西了???,那兒有什么?……吃飽了嗎?該回家了。讓我們把蟲帶回家去吧!”
課后反思:
小班孩子喜愛各種動物,用動物作為導(dǎo)入,極大地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同時依據(jù)孩子們愛仿照的特點,本節(jié)課用麻雀媽媽這一角色帶著小麻雀們學習本事,使幼兒更加形象、直觀。
小百科:麻雀是雀科麻雀屬27種小型鳥類的統(tǒng)稱。它們的大小、體色甚相近。一般上體呈棕、黑色的斑雜狀,因而俗稱麻雀。初級飛羽9枚,外側(cè)飛羽的淡色羽緣(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處,形稍擴大,相互駢綴,略成兩道橫斑狀,在飛行時尤見明顯。嘴短粗而強壯,呈圓錐狀,嘴峰稍曲。除樹麻雀外,雌雄均異色。
小麻雀教案7
教學目標:
1、熟悉本課要求會認的“蹈、瞪、舔、懊”4個生字。會寫“摔、糾、蹲、扯、蹈、瑩、瞪、舔、懊、禿”等10個字,把握“訂正、手舞足蹈、綠瑩瑩、懊惱、光禿禿”等詞語。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文章內(nèi)容,從小麻雀的成長過程中,吸取成長閱歷,全面正確地熟悉這對母子。
3、引導(dǎo)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導(dǎo)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全面、正確地熟悉這對母子。
教學難點:
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全面、正確地熟悉這對母子。
教具預(yù)備:
生字詞卡片掛圖
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法、引導(dǎo)點拔法、指導(dǎo)朗讀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
今日,我們學習聞名的大作家高爾基的童話《小麻雀》,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會有怎樣的收獲呢?板書:小麻雀
二、新課
1、自學課文
一讀:小聲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思索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讀: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和不理解的詞語,并聯(lián)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標出自然段
2、檢查自學效果
(1)認讀生字:摔、糾、蹲、扯、蹈、瑩、瞪、舔、懊、禿
(2)記、寫生字:蹈、瞪、舔、懊
重點指導(dǎo):蹈(形聲字,左邊表形,右邊表聲。)右邊局部誰熟悉?舀(yǎo)
你還知道哪些帶“舀”字的字?(稻、滔、韜)你有什么發(fā)覺?(這些字的韻母都是ao)
這個字哪最簡單寫錯?(右邊簡單寫成“陷”的右邊)。
你還知道哪個字帶“陷”的右邊?有什么特點?(餡。韻母是an)
開動腦筋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區(qū)分、記好“稻、滔、蹈、韜、陷、餡“?
(3)詞語:區(qū)分惱腦
惱:生氣、使生氣。郁悶
腦:頭。腦筋……
你能依據(jù)意思,選正確的字填空嗎?
懊()、大()、()袋、煩()、()人
3、整體把握,捋出線索,感受小麻雀成長過程。
(1)拉出成長進展階段
默讀課文思索:普季克在成長過程中,大致經(jīng)受了哪幾個階段?找出文中相應(yīng)的概括性語句,劃出來,讀一讀。
出示課件:開頭(),后來(),最終()
(第八自然段:不信任,樣樣按自己的意思解釋——第十四自然段:不信任,還不知道自作聰慧是要吃虧的——第十九自然段:會飛了,感到快樂,但看到為自己受傷的媽媽,鼻子酸酸的)
(2)依據(jù)成長階段分段
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別敘述了上述內(nèi)容?
(1—13)小普季克不會飛,對外界很奇怪,又不信任媽媽的話,不聽媽媽的勸說。
(14—18)小普季克不當心掉在一只大花貓的旁邊,媽媽奮不顧身愛護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飛到窗臺上,媽媽的尾巴卻被大花貓咬掉了。
(19)小普季克會飛了,心情既快樂又難受。
4、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梳理,提出學習的主問題。
小麻雀和麻雀媽媽是一對怎樣的母子?
5、作業(yè):書寫生字、生詞、熟讀課文。
其次課時
一、導(dǎo)入
同學們,在自然界,動物與人的成長過程有著一樣的經(jīng)受,媽媽們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著共同的做法。高爾基就介紹了這樣一只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它的媽媽。今日,我們就隨著前蘇聯(lián)大作家高爾基的筆,去體驗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長過程,或許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長閱歷呢。
二、新課
1、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
掃瞄課文,想一想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2、細讀課文,體會成長過程。
這是一對怎樣的母子呢,讓我們到普季克的成長過程中去感受。
(1)以讀代講,初步體會人物特點。
默讀課文1——13自然段,你對小普季克及他的媽媽分別有什么了解?
①媽媽:媽媽對孩子非常關(guān)懷,總是急躁地、不厭其煩地告知孩子生活常識。生怕孩子有危急。
②普季克:小普季克對外界很奇怪,求知欲很強。
小普季克是一個自以為是、自作聰慧的孩子。
分角色朗讀:同座位兩個同學一個讀媽媽,一個讀普季克,只讀兩人的對話。讀出媽媽對孩子的關(guān)愛,讀出小普季克的天真與稚嫩。
指名讀。
(2)品讀重點段,感受宏大的母愛與小普季克的成長。
普季克不顧媽媽的勸說,不信任媽媽解釋的話,他還不知道,自作聰慧,不聽勸說是要吃虧的。最終有一天,他蹲在窩邊,扯著嗓子,唱著自己編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窩下去了,一只大花貓正好蹲在那里這時這對母子是怎樣表現(xiàn)的呢?默讀14——18自然段。對這對母子,你又有怎樣的熟悉?畫出重點語句體會。
抓住重點詞句感受母愛
媽媽: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愛護自己的孩子,愛孩子超過愛自己。
從哪讀出來的?引導(dǎo)學生找到描寫媽媽的語句。
①15自然段
A比照讀
出示15自然段:通過比照讀,你有什么體會?
撲下來、推到一邊、豎起來、張大了嘴、直瞪說明媽媽心里只想著普季克,毫不遲疑地飛下來,擋在孩子的面前,絲毫沒有想到自己。
朗讀。
B綻開想象。
a讀著這樣的語句,你的頭腦中消失了怎樣的畫面?你看到什么?(同學描繪頭腦中消失的畫面)
b出示書中的圖。教師激情:同學們,在強大的敵人面前,又一只老麻雀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軀挽救自己的幼兒。此時此刻,你仿佛聽到什么?
朗讀。
②16自然段:還從哪感受到這種宏大的母愛?
出示16自然段:重點體會“似乎一點也不在乎、歡天喜地”。
談感受,朗讀
③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那母愛。指名朗讀14——16自然段。
(3)角色對話感受小麻雀的成長。
多么動人的畫面,多么感人的話語,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就是普季克。我想問問你普季克,當你掉下來,正在可怕時,看到媽媽飛下來,你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力氣,使你竟然飛了起來?當你看到媽媽因愛護你,失去了尾巴還因你學會飛快樂而淡忘自己的痛苦,你又有什么感受?你說沒什么,總得一樣一樣學,你都學會什么了,明白什么道理?(引導(dǎo)學生一方面感受母愛;一方面熟悉到小孩子自作聰慧,不聽勸說,是要吃虧的。另一方面要在實踐中經(jīng)受熬煉,增長生活的本事。)
(4)學習19自然段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達同樣的內(nèi)容嗎?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
(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3、拓展延長,檢驗成長。
創(chuàng)設(shè)新的情景:看來小普季克們都從中總結(jié)了成長的閱歷與教訓。學會飛的小麻雀普季克,開頭在媽媽的帶著下,練習捕食了。這回,媽媽會吸取閱歷,怎樣教普季克,普季克又是怎樣學習的?想象場景,動筆寫人物之間的對話。留意提示語三種不同位置的使用。
板書設(shè)計:
小麻雀
形狀動作神態(tài)
自作聰慧,是要吃虧的
教后反思:
透過童話的文本,緊緊抓住文本的語言,通過反復(fù)朗讀、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漸漸體會到麻雀媽媽與小普季克的形象特點。童話里邊有不少的母子對話,這些對話既表達了媽媽對于孩子的關(guān)愛,也流露出了小普季克天真得意、自作聰慧的共性,所以在教學時我始終讓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盡量朗讀出不同人物形象的語氣和心情,固然也相機穿插了師生合作朗讀,讓學生加深對形象的熟悉和了解。
小麻雀教案8
活動目標:
會雙腳行進跳和四散躲閃跑。
初步培育幼兒用已有的生活閱歷解決問題的力量。
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商議表達表現(xiàn)的形式,大膽表演。
活動預(yù)備:
1、物質(zhì)預(yù)備:老鷹頭飾3個。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在操場四角創(chuàng)設(shè)小麻雀的家,在操場中間放一些小石子當小麻雀的食物。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引導(dǎo)語:我們都是稻草人,把來吃糧食的麻雀都趕跑吧。
2、引導(dǎo)幼兒仿照稻草人,做揮、拍、搖等驅(qū)逐麻雀的動作。
二、介紹玩法。
選2~3名幼兒扮老鷹,其余幼兒扮小麻雀?!靶÷槿浮耙贿吥顑焊琛靶÷槿浮霸校茱w能跳真靈活,來到草地把食找,、感受用常見物品制造聲音的樂趣。老鷹來了快快跑,一邊跳到草地上找食。當念到“快快跑“時,“老鷹“去捉“小麻雀“,“小麻雀“四散躲閃跑回家。待老鷹抓到4~5只“小麻雀“后,嬉戲重新開頭。
三、交代規(guī)章。
“小麻雀“應(yīng)邊念兒歌邊雙腳跳。
四、放松活動。
“稻草人“自由表演,慶祝趕跑了麻雀,愛護了糧食。
教學反思:
小班孩子喜愛各種動物,用動物作為導(dǎo)入,極大地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同時依據(jù)孩子們愛仿照的特點,本節(jié)課用麻雀媽媽這一角色帶著小麻雀們學習本事,使幼兒更加形象、直觀。
小麻雀教案9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中關(guān)愛的情感。
2、在情感體驗中,學說故事中簡潔的對話。
3、能大膽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意思,聲音嘹亮。
4、在感知故事內(nèi)容的根底上,理解角色特點。
5、理解故事內(nèi)容,豐富相關(guān)詞匯。
活動預(yù)備:
電腦課件、麻雀頭飾一個、《扮家家》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進入教室,引出主題。
教師:“小朋友們,我來扮演”麻雀媽媽”,你們當我的”麻雀寶寶”好不好?“幼兒答復(fù)。教師:“現(xiàn)在媽媽可想聽你們唱歌了,你們唱歌給媽媽聽吧?!埃ㄅ湔n教師放錄音帶)教師和幼兒一起表演。
二、引導(dǎo)幼兒學習故事中的對話。
(重點)(配課教師:“上面的小麻雀,請你不要唱了?!巴瑫r,停頓音樂)教師和幼兒停頓表演。
教師:“是誰在說話?為什么不讓我們唱了呀?“(屏幕消失貓頭鷹)
教師:“咱們?nèi)枂栘堫^鷹吧“教師帶著幼兒:“貓頭鷹,是你不讓我們唱的么?“貓頭鷹:“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p>
教師:“下面的朋友?下面的朋友是誰呀?“幼兒猜測。
(屏幕消失小猴子)教師:“我們問問小猴子?!埃ㄒ龑?dǎo)幼兒主動發(fā)問)
教師帶著幼兒:“小猴子,是你不讓我們唱的么?“小猴子:“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p>
教師引導(dǎo)幼兒仿照小猴子:“小猴子是怎么說的?“
幼兒仿照。教師:“下面的朋友是誰呀?“(屏幕消失小蝴蝶)
教師:“我們再問問它吧?“(引導(dǎo)幼兒主動發(fā)問)
教師帶著幼兒:“小蝴蝶,是你不讓我們唱的么?“小蝴蝶:“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p>
教師引導(dǎo)幼兒仿照小蝴蝶:“它是怎么說的?“幼兒仿照。
教師:“下面的朋友是誰呀?“(屏幕消失小松鼠)
教師:“快問問它吧?!埃ㄒ龑?dǎo)幼兒主動發(fā)問)
教師帶著幼兒:“小松鼠,是你不讓我們唱的么?“小松鼠:“是呀,是我不讓你們唱的?“
教師引導(dǎo)幼兒:“問問它為什么呀?“幼兒提問:“為什么不讓我們唱了?“小松鼠:“你飛下去看看就知道了?!?/p>
教師:“小松鼠讓我們?nèi)タ纯矗覀兛纯淳烤故窃趺戳?!“(配課教師仿照“呼嚕呼?!暗穆曇?,然后屏幕消失睡覺的小花狗)
教師:“啊!怎么了“引導(dǎo)幼兒答復(fù):“小花狗在睡覺?!?/p>
教師放低音量:“那我們應(yīng)當怎么辦呢?“(引導(dǎo)幼兒主動想方法)
教師:“好吧,我們不要吵醒小花狗“帶著幼兒帶一旁圍坐下來。
教師:“那么媽媽講個故事給你們聽吧。“
三、教師講故事《愛唱歌的小麻雀》,并提問。
提問:
1、“故事中都有誰呀?“
2、“小麻雀是怎么問它們(按故事中挨次逐個問)?“
3、“是誰不讓小麻雀唱歌了?它為什么不讓小麻雀唱歌了?“
4、“小麻雀是怎么做的?“
5、“你們喜愛這只小麻雀么?為什么?“
6、“你們覺得在什么時候也不應(yīng)當大聲講話?“
反思:
結(jié)合平日對小班幼兒的觀看不難發(fā)覺,他們在說話時,不太會掌握音量,有時很大聲,經(jīng)常會影響到別人,之所以選擇這節(jié)《愛唱歌的小麻雀》由于它是一篇布滿關(guān)愛之情的溫馨小故事,作品圍繞“愛唱歌的小麻雀卻不能唱歌”的主線,以小小的懸念吸引著孩子,通過簡潔重復(fù)的對話,使孩子漸漸獲得一份情感的愉悅,從而延長為內(nèi)化的行為。
同時,小班孩子對四周環(huán)境具有奇怪心,尤其對小鳥、小烏龜、小兔子等動物布滿了關(guān)愛之情,而小班孩子在言語表達上有些不完整、有些單一、個別小朋友還消失不情愿說等現(xiàn)象。為了鼓舞孩子們愿說、敢說,我依據(jù)孩子的認知水平及生活閱歷選擇以動物為主角的故事、讓他們在喜愛的角色中更加激發(fā)孩子其說的愿望。依據(jù)《幼兒園教育指導(dǎo)綱要》語言領(lǐng)域中提出“鼓舞幼兒大膽清晰表達自己想法和感受”“幫忙幼兒加深對作品理解和體驗”依據(jù)這一教學目標結(ji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進展水平制定目標。
首先從認知目標中讓孩子理解故事,通過圖片感知故事中動物上、下空間方位。
其次在力量目標中培育孩子依據(jù)圖片內(nèi)容參加故事敘述,學說故事中對話局部。
最終在情感目標中感受故事中關(guān)愛朋友的.美妙情感,培育移情意識。在活動中我讓孩子重點學說故事中對話局部,同時突破難點讓孩子感知故事中動物上、下空間方位。
托爾斯泰指出“勝利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教,而是實行恰當?shù)慕虒W手法!依據(jù)幼兒認知水平和教材的自身特點,我在這節(jié)課中利用廢舊掛歷,通過翻閱自制的繪本書,吸引幼兒的留意力,通過移動教具讓孩子感受上、下空間方位,從而讓幼兒有興趣的承受并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故事中動物的對話,感受愉悅情感。最終通過對故事的學習培育幼兒移情意識,進一步感受故事中關(guān)愛朋友的美妙情感。整個活動下來雖然很流暢,但也存在了一些問題,我覺得平常孩子還要活潑,在這節(jié)課中還需要提高孩子的互動性,讓全體孩子都能更加大膽的去學習故事中的對話。同時在反思中我想是否可以再參加情境性嬉戲,讓小班的孩子在操作中或者嬉戲中顯得更加活潑。
小麻雀教案10
教學目的:
1.學習動作、形狀、神情的描寫方法
2.留意詞語的搭配
3.理解憐憫弱小關(guān)懷被損害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1.以小麻雀的命運為線索,綻開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
2.動作、形狀、神情的描寫;
3.弄懂小麻雀“好像明白了什么”一句的含義。
教法:
參看提綱,自讀,爭論。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這節(jié)我們學習一篇以敘事為主的記敘文《小麻雀》。是老舍。
這篇文章寫于30年月,歷經(jīng)歲月的磨洗,曾打動了幾代人的心,它表現(xiàn)了怎樣的主題,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感情?又是怎樣把小麻雀寫得那么得意,那么叫人憐憫,它的藝術(shù)魅力在哪里?讓我們一起透過飽含摯情的字里行間,尋求其中的神秘。
聽錄音,思索。
二.研讀自讀提示
三.爭論自讀提綱
附:
主題:本文表達了一只帶傷的小麻雀被貓咬傷的遭受,字里行間洋溢著對被損害的弱小者的深切憐憫,示意弱小者應(yīng)當從小麻雀的遭受中悟出一點道理,那就是要以抗爭求生存。
語法·動補短語
一.什么是動補短語?(形補)
由動詞和它后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詞組合而成。
起補充說明作用的詞是補語
(用符號表示補語)
有些補語前面要加結(jié)構(gòu)助詞“得”,有些不能用。
以“想媽媽”為例,說說你想到什么程度:
想得
想得
想得
……
二.要區(qū)分動補短語和動賓短語
[出示玻璃板]
動賓動補
1.盛飯盛
2.洗衣服洗
3.看他看
4.敲門敲了
5.買蘋果買了
6.看戲看了
7.牽牛牽
8.抱孩子抱
動賓短語告知我們做什么,而動補短語告知我們做得怎樣。
三.形容詞+補語構(gòu)成的動補短語。
有些動補短語是由形容詞+補語構(gòu)成,它的性質(zhì)與動補短語一樣。
動補偏正
暗得[很]暗
冷得[太]冷了
大[很]大
頑強得[非常]頑強
美麗[很]美麗
壞[極]壞
好得[很]好
四.學生區(qū)分:
(傻)妞
[真]傻
傻得
(笨)家伙
[真]笨
笨
五.做練習,布置作業(yè)。
小麻雀教案1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熟悉本課要求會認的“蹈、瞪、舔、懊”4個生字。會寫“摔、糾、蹲、扯、蹈、瑩、瞪、舔、懊、禿”等10個字,把握“訂正、手舞足蹈、綠瑩瑩、懊惱、光禿禿”等詞語。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初步熟悉小麻雀與麻雀媽媽是怎么樣的。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教具預(yù)備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同學們都看過不少童話,也肯定都喜愛童話。今日,我們一起走入前蘇聯(lián)聞名大作家高爾基的童話故事《小麻雀》,一起看看小動物的成長會給我們什么啟發(fā)呢。(板書:小麻雀學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錯字,不添不漏字。
A.讀后檢查認讀生字:檐、脖、摔、糾、蹲、扯、嗓、蹈、瑩、瞪、啄、舔、懊、鼠、禿
B.出示詞語卡片:屋檐脖子摔下來蹲著扯開嗓子手舞足蹈綠瑩瑩瞪眼舔了舔懊惱老鼠光禿禿
開火車讀后全班齊讀。
C.指名讀難讀句。
2、默讀。標出段落序號,整體把握,捋出線索,感受小麻雀成長過程。
A.思索:普季克在成長過程中,大致經(jīng)受了哪幾個階段?找出文中相應(yīng)的概括性語句,劃出來,讀一讀。
B.依據(jù)成長階段分段:
(1—13)小普季克不會飛,對外界很奇怪,又不信任媽媽的話,不聽媽媽的勸說。
(14—18)小普季克不當心掉在一只大花貓的旁邊,媽媽奮不顧身愛護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飛到窗臺上,媽媽的尾巴卻被大花貓咬掉了。
(19)小普季克會飛了,心情既快樂又難受。
默讀思索: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習1——13自然段。
1、默讀,你從哪里看出普季克天真稚嫩,從哪里看出麻雀媽媽的羅嗦,在旁邊備注。
2、指名答復(fù)。
師:你從哪里看出麻雀媽媽的羅嗦?
師:是呀,麻雀媽媽可真有點羅嗦,就像我們的媽媽一樣。媽媽這么羅嗦,是為了什么呢?
生試用慈祥的語氣讀媽媽的話語。
3、你從哪里看出普季克的天真稚嫩?
學生答復(fù)。
a.指名用天真的語氣讀:摔下去會怎么樣呢?
b.指名用稚嫩的語氣讀:
樹為什么要搖來搖去呢?樹不搖,風就沒了。.。.。
不對!誰都該有翅膀。我長大了,要讓全部東西都能飛。
c.用奇怪的語氣讀:這。.。.。.這是怎么回事啊?
師:同學們想一想,你小時候,或者你的弟弟妹妹,有沒有像普季克一樣提一些得意可笑的我問題呢?
指名答復(fù)。
4、分角色讀小麻雀與媽媽的對話。
四、作業(yè)。
1、書寫生字、生詞。
1、熟讀課文。
其次課時
教學目標
1.把握與理解文章內(nèi)容,從小麻雀的成長過程中,吸取成長閱歷,全面正確地熟悉這對母子。
2.引導(dǎo)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指導(dǎo)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全面、正確地熟悉這對母子
教具預(yù)備課件,圖片(小麻雀、麻雀媽媽、大花貓)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1、讀一讀。
東張西望手舞足蹈自作聰慧不聽勸說慌張失措歡天喜地綠瑩瑩懊惱光禿禿
2、導(dǎo)入語。
這節(jié)課,我們連續(xù)走進高爾基的童話《小麻雀》,比擬細致地體會一下普季克是一只怎樣的小麻雀,麻雀媽媽是一個怎樣的媽媽?
二、學習14——18自然段。
1、學生默讀,思索:普季克遇到了什么危急?麻雀媽媽是怎么做的?
2、學生答復(fù)。
(1)自作聰慧又不聽勸說的普季克遇到了什么危急?
指名讀第十四自然段。
A.出示:(學生齊讀)
普季克不信任媽媽的話。他還不知道,自作聰慧,不聽勸說是要吃虧的。
B.這只天真稚嫩的小麻雀,不知道自作聰慧不聽勸說是要吃虧的,還在那里得意其樂呢。
學生讀一讀它得意其樂的句子。
品:手舞足蹈
C.師:普季克掉到窩下邊去了,大花貓正瞪著——
師:假如你是那只大花貓,那綠瑩瑩的眼睛里,透露的是一個怎樣的信息?(布滿了喜悅,啊!可以飽吃一頓了。)
學生嘗試用喜悅的心情讀句子:一只大花貓,眼睛綠瑩瑩的,正好蹲在那里。
指名讀。
師:假如你是小麻雀,大花貓綠瑩瑩的大眼睛透露的又是一個什么樣的信息呢?(危急!大花貓想吃掉我!)
師:這個時候,普季克的表現(xiàn)是怎樣的?找出相關(guān)的詞。
解釋:慌張失措
你還有表示心里可怕的詞語嗎?(驚慌萬分,大驚失色)
學生嘗試用慌張失措的心情讀句子:一只大花貓,眼睛綠瑩瑩的,正好蹲在那里。
指名讀。
齊讀:一只大花貓,眼睛綠瑩瑩的,正好蹲在那里。普季克慌張失措,舍命扇動著翅膀。
(2)普季克遇到了危急了,麻雀媽媽是怎么做的?
A.齊讀第十五自然段。
B.問:讀完后,你覺得這個時候的麻雀媽媽是一個怎樣的媽媽?從那些詞語看出來?
自由讀第十五自然段,把表達麻雀媽媽的詞語讀出英勇無畏的語氣來。
指名讀:媽從樹上撲下來。她把普季克推到一邊,渾身的毛豎起來,張大了嘴巴,雙眼直瞪著大花貓。
把表達麻雀媽媽的詞語讀出英勇無畏的語氣來。
C.品詞:撲
生齊讀句子。
師:“撲”字除了表達了麻雀媽媽的英勇無畏,你還讀出了麻雀媽媽的什么心情?
再讀,讀出英勇無畏與急迫的心情。
假如把“撲”字改成“飛”字,同學們讀一讀,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預(yù)設(shè))生:“撲”字改成“飛”表達不出麻雀媽媽心中那種急迫,為了孩子奮不顧身的深深母愛。
生再讀,讀出英勇無畏與急迫的心情:媽媽從樹上撲下來。
(連接語:媽媽這樣做,完全是為了普季克,在這緊急時刻,普季克——)
(3)指名讀第十六自然段。
A.普季克又可怕又焦急,一下子竟從地上飛了起來,落到了窗臺上。
師:在第十四自然段里,普季克可怕得舍命扇動翅膀,而這里卻加上了焦急,它為什么焦急?(由于為了它,媽媽正面臨著危急。)
B.出示句子:緊跟著,媽媽也飛了起來,可尾巴上的羽毛卻被撲上來的大花貓咬掉了。不過,她好象一點兒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邊,啄啄他的后腦勺,歡天喜地地問:“怎么樣?怎么樣?”
學生讀后,師問:你從哪些詞語看出麻雀媽媽的心情?
師:麻雀媽媽真的一點也不在乎嗎?
師:所以“它蹲在普季克身邊,啄啄他的后腦勺”還歡天喜地地問。
體會:歡天喜地
學生嘗試用歡天喜地的語氣讀:“怎么樣?怎么樣?”
師:兩個怎么樣,你體會到了什么?
齊讀一遍句子。
師:麻雀媽媽為什么歡天喜地?(普季克沒有被貓吃了,安全了,并且還會飛了)
C.師生分角色對話。
師:“怎么樣?怎么樣?”
生(普季克):“恩,沒什么!總得一樣一樣學嘛!”
前面1——13段局部的普季克總是不信任媽媽的話,而現(xiàn)在的普季克是怎樣答復(fù)媽媽的?你體會到普季克有什么變化?
生答。
D.普季克和媽媽都安全了,大花貓呢?
品:懊惱
三、學習第十九自然段。
A.出示全段:普季克最終會飛了,他感到非??鞓?可看著媽媽那光禿禿的尾巴,他又覺得鼻子酸酸的。
學生齊讀。
B.師讀“普季克最終會飛了”生接“他感到非??鞓贰睅熥x“可看著媽媽那光禿禿的尾巴”生接“他又覺得鼻子酸酸的”
師:我們應(yīng)當用什么樣的語氣讀這段比擬好呢?
C.學生自由讀,嘗試讀出快樂又有一點難受的語氣。
師:用關(guān)聯(lián)詞”既。.。.。.又。.。.。.“來說一說普季克的心情,好嗎?
D。從“覺得鼻子酸酸的?!蹦泱w會到了普季克什么變化?
生答。
四、拓展:
師:普季克最終會飛了,他感到非常快樂;可看著媽媽那光禿禿的尾巴,他又覺得鼻子酸酸的。于是,小麻雀張開翅膀,圍著屋檐飛了兩圈,突然,覺得有一些話想對媽媽說。.。.。.
小麻雀想對媽媽說什么呢?請大家動筆寫一寫。
學生練筆。
全班溝通。
五、總結(jié)全課。
小普季克小時候是那么天真稚嫩,就好象同學們小時候一樣,什么都奇怪又自以為是,不聽媽媽告誡,但是有一天小普季克最終長大一點了,知道很多不明白的事情總得一樣一樣學,還能體察到媽媽的愛,盼望同學們也快一點長大,細心體會爸爸媽媽給自己的愛,用自己的行動回報爸爸媽媽。
六、作業(yè)超市:(任選其中一題)
1、你和爸爸媽媽發(fā)生過爭吵嗎?寫一寫或與同學們說一說爭吵的緣由、經(jīng)過、結(jié)果。
2、專心讀幾遍《小麻雀》,看自己還能讀出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3、學習用愛的眼光對待爸爸媽媽的羅嗦,看看自己的心情會有什么變化,把自己的心情變化寫下來。
小麻雀教案12
教學目標
1.動腦為歌曲編創(chuàng)歌詞、動作;
2.主動評價自己和他人的唱歌與表演的優(yōu)、缺點;
3.自選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節(jié)拍韻律;
2.能生動地唱歌《小麻雀》,歌聲輕快、跳動,富有美感;讓學生有愛惜
小動物的意識。
教學難點
1.精確、合理地對他人的演唱進展評價,能指出演唱中的優(yōu)、缺點。
2.歌曲編創(chuàng)和音樂的表現(xiàn)。
教學方法
聽唱法、合作表演法、練習法、啟發(fā)引導(dǎo)式、競賽活動……
教學預(yù)備
手風琴、課件、打擊樂器。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漸漸培育學生養(yǎng)成勤動腦筋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dǎo)入
1.請同學們聽音樂,和著音樂的節(jié)拍,根據(jù)教師說的內(nèi)容進展表演,例如:
說小白兔就跟著音樂節(jié)拍仿照小兔子跳;說小鳥就一起做小鳥飛的動作等等。
2.談話
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知道的小鳥的種類?(如:鸚鵡、麻雀、喜鵲等)并讓
小朋友學一學它的叫聲。
二、寓教于樂
1.教師邊放錄音邊讀歌謠(歌曲歌詞):小麻雀,喳喳叫,走起路來蹦蹦跳,見了媽媽唱只歌訝,見了小朋友問聲好。
2.請小朋友說一說這只小麻雀是一只怎樣的小麻雀?
(活潑的、淘氣的、懂禮貌的小麻雀等)
3.請大家跟教師一起讀一讀歌謠,邊讀邊指導(dǎo)。
4.請同學們?yōu)楦柚{編上動作邊做邊讀,加上表情讀。
5.聽錄音讀歌謠。
6.自選打擊樂器為歌謠伴奏,留意要符合歌謠的節(jié)拍。(可以多請幾位同學來示范,其他同學可以選擇不同的打擊樂器用動作表示)
7.啟發(fā)同學用不同的方式讀歌謠.
(請大家說一說除了加動作讀,加打擊樂器讀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8.想一想除了為讀小麻雀的歌謠,我們還可以把歌謠編成哪種小動物的歌?(如:小貓、小狗、小雞等)然后請同學們兩人一組為自己喜愛的小動物配上歌謠,大體不變,按課本上的要求來變。
三、制造表現(xiàn)
1.然后出示電腦課件
2.教師范唱,請大家為教師打節(jié)拍,留意歌曲三拍子的感覺。
3.聽音跟唱歌曲。
4.教師彈琴,請大家小聲跟唱,教師大聲唱。
5.師重點強調(diào)歌曲要唱的輕快而富有彈性.多練習幾遍.
6.邊唱邊打節(jié)拍,留意三拍子韻律特點。
7.把自己剛剛創(chuàng)編的新歌詞參加唱一唱,可以邊唱邊表演,也可以同位兩個一起協(xié)作著表演。
8.自選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9.全班分成兩個大組:一組唱,一組打樂器,和著同學們的歌聲聽聽演奏的效果怎么樣。
一組玩后,交換玩成。
10.個別抽查
學生自評,互評.(師指導(dǎo)學生精確、合理地對他人的演唱進展評價,能指出演唱中的優(yōu)、缺點。
四、小結(jié)
今日我們又學習了一首新歌,而且還為歌曲編上了新的歌詞,還用打擊樂器為歌曲進展了伴奏,大家的表現(xiàn)很好,表演的很精彩,同學們之間協(xié)作的也很好,盼望大家連續(xù)努力,學會更多好聽的歌曲。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小麻雀》,引導(dǎo)學生細心地觀看事物,啟迪學生喜愛小動物。
2.用嚴厲的聲音演唱《小麻雀》,并和《早上好》相比擬,說出旋律相像的地方。
3.能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歌(樂)曲,精確地唱歌。
二、教學重點:用嚴厲的聲音演唱歌曲。
三、教學難點:能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歌曲。
四、教學預(yù)備:錄音機,電子琴
五、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一)開頭局部:
1.聽音樂問好!
2.復(fù)習歌曲。
3.復(fù)習柯爾文手勢。
(二)根本局部:
1.表演《小麻雀》
a.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課題是學生跟著音樂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節(jié)拍。然后聽歌曲錄音,用手教導(dǎo)歌詞,想一想哪些音長?
b.聽歌曲的錄音,分小組拉起手,聽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聽其次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讓學生在充分感受中記住歌曲的旋律。
c.唱會歌曲后在自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2.表演《小麻雀》
a.完整地傾聽范唱歌曲,使學生對唱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留意聽,是誰在說話,使學生集中聽歌曲。
b.再聽范唱。
c.盡快用聽長發(fā)學會歌曲,再試著將“沙沙沙”輕輕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d.分小組創(chuàng)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三)完畢局部:
小結(jié)。完畢全課。
篇三
教學目標:
1.感受關(guān)于大自然的音樂,能以歌聲表達喜愛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學之間的團結(jié)友愛。
2.動腦為歌曲編創(chuàng)新詞、動作。
3.主動評價自己和他人的唱歌與表演的優(yōu)、缺點。
教學重點:引導(dǎo)學生在學習中評價自己、評價他人,漸漸形成肯定的競爭氣氛。
教學難點:歌曲3/4、2/4變拍子的正確演唱。
教學過程:
一、表演《小麻雀》教學根本要求
1.聽歌曲錄音拍節(jié)拍,感受歌曲。
2.其次次邊聽錄音邊拍節(jié)拍,用以輕聲哼唱。
3.聽教師范唱,小聲跟唱歌詞。
4.聽教師彈琴,邊唱邊看圖、做動作,用動作幫忙記憶。
5.聽錄音,分小組編創(chuàng)歌詞和動作。
6.將四組學生編的歌詞和動作綜合成四段,分段表演。
二、編創(chuàng)與活動
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小麻雀》伴奏。
第一行圖譜:可選擇木魚或雙響筒。
其次行圖譜:可選擇串鈴或沙球。
第三行圖譜:可選擇三角鐵或碰鐘。
1.選擇打擊樂器可讓學生自行選擇??煞纸M選擇,每組選擇三種樂器搭配在一起,演示給大家聽,嘗試搭配的效果。
2.合著同學們的歌聲伴奏,看哪一組做得協(xié)調(diào)、好聽。
小麻雀教案1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2、積極參加語言嬉戲活動,感受故事中關(guān)愛朋友的美妙情感。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dǎo)幼兒在故事和嬉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舞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預(yù)備:
1、麻雀手偶一個、高高的大樹和小草背景圖(從上至下不同的位置隱蔽貓頭鷹、小猴子、小松鼠、小鹿的圖片)
2、“愛唱歌的小麻雀”字條。錄音
3、動物頭飾,歌曲《我們都是好朋友》。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活動:
——播放歌曲《一只小麻雀》
師:是誰在唱歌呀?(小麻雀)教師邀請這只愛唱歌的小麻雀來做客,我們一起歡送它的到來。今日我們就來講一個小麻雀的故事叫《愛唱歌的小麻雀》——出示字條
二、分段敘述,引導(dǎo)幼兒學習故事值得對話。
教師有表情地敘述故事,講到“突然,樹下傳來了一個聲音”提問:那個聲音是從哪里傳來的呀?說了什么?叫誰不要唱歌了?
幼兒猜測:請小朋友猜一猜為什么不讓小麻雀唱歌了呢?(鼓舞幼兒大膽猜測)
教師連續(xù)講故事……
提問:小麻雀是怎樣問貓頭鷹的?貓頭鷹是怎樣答復(fù)的?小朋友猜猜看,貓頭鷹下面的朋友是誰呢?(是嗎?我們看看究竟是誰?——拉出小猴子圖片)那小麻雀會和小猴子說什么呢?——觀看小猴子的動作,小猴子會說什么呢?(配上動作)
教師連續(xù)講故事…….
提問:是誰不讓小麻雀唱歌了?教師也覺得很驚奇,小麻雀唱歌很好聽,小松鼠為什么不讓它唱呢?請小朋友猜猜是什么緣由呢?
師:是不是這個緣由呢?師連續(xù)敘述故事以又輕又慢又神奇的語氣敘述,并輕輕的撥動草叢,讓幼兒看到小鹿。
提問:現(xiàn)在,誰知道小松鼠為什么不讓小麻雀唱歌了嗎?當小麻雀看到鹿寶寶在睡覺后,他有事怎樣做的呢?
爭論:你們喜愛小麻雀嗎?為什么?你覺得什么時候也要寧靜,不吵鬧?——播放PPT課件圖片教師小結(jié):我們也要學會關(guān)愛朋友,當小朋友看書時,要寧靜不要聲講話,午休時,不和別人講話,進餐時,不要打攪別人吃飯…….
三、分角色表演故事,續(xù)演故事。
1、師:小動物們聽到小朋友這樣關(guān)懷自己的好朋友。它們靜靜地飛到了小朋友的椅子下。來,我們一起把它們請出來吧!
(小朋友們輕輕地拿出小動物頭飾)
2、師:向你的好朋友介紹一下,飛到你身邊的小動物是誰?(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小動物,幫忙他們了解自己將要扮演的角色。小朋友們各自戴上小動物頭飾,教師戴上小麻雀頭飾。)
3、師:貓頭鷹在哪里?(在這里)。
師:噓!輕一點,誰在睡覺???(小鹿寶寶)
師:是呀,小鹿寶寶正在睡覺呢,我們要——(輕輕地說)
師:貓頭鷹,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貓頭鷹):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師:啄木鳥,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啄木鳥):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師:小猴子,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猴子):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師:小松鼠,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松鼠):是的。是我叫你不要唱的。
師:為什么呢?小鹿寶寶在睡覺。
師:哦!快看,小鹿寶寶美美地睡了一覺?,F(xiàn)在,它伸伸懶腰醒了。
(教師出示一只睡醒的小鹿圖片)
以小鹿的口吻感謝懂得關(guān)懷別人的小麻雀和小朋友。
師:讓我們一起和小麻雀唱歌,跳舞吧!
四、教師翻開錄音機,播放歌曲《我們都是好朋友》,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歌、跳舞。
活動反思:
選擇這節(jié)《愛唱歌的小麻雀》由于它是一篇布滿關(guān)愛之情的溫馨小故事,作品圍繞“愛唱歌的小麻雀卻不能唱歌”的主線,以小小的懸念吸引著孩子,通過簡潔重復(fù)的對話,使孩子漸漸獲得一份情感的愉悅,從而延長為內(nèi)化的行為。同時,小班孩子對四周環(huán)境具有奇怪心,尤其對小鳥、小猴子、貓頭鷹等動物布滿了關(guān)愛之情,而小班孩子在言語表達上有些不完整、有些單一、個別小朋友還消失不情愿說等現(xiàn)象。為了鼓舞孩子們愿說、敢說,我依據(jù)孩子的認知水平及生活閱歷選擇以動物為主角的故事、讓他們在喜愛的角色中更加激發(fā)孩子其說的愿望。依據(jù)《指南》語言領(lǐng)域中提出“鼓舞幼兒大膽清晰表達自己想法和感受”“幫忙幼兒加深對作品理解和體驗”依據(jù)這一教學目標結(ji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進展水平制定目標。
整個活動下來雖然很流暢,但也存在了一些問題:
1、在整堂課的時候應(yīng)當給幼兒更多自我表現(xiàn)得時機學習故事中的對話。在故事的講解中可以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故事中小麻雀和其他小動物的對話。
2、認知上的錯誤,麻雀是不會唱歌的而且歌聲并不好聽,唱唱歌的很好聽的應(yīng)當是黃鶯。
3、課堂中幼兒的猜測活潑,但我個人卻消失了:反響較慢,不夠敏捷的現(xiàn)象。仍需提高個人的課堂應(yīng)變力量。
小麻雀教案14
教學目標:
1、指導(dǎo)寫好“慣”字。
2、創(chuàng)設(shè)情境,角色體驗,使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我知道,你們那是為我好哇!”這句話的意思,懂得獨立生活,體會父母的良苦專心。
教學重點:
創(chuàng)設(shè)情境,角色體驗,使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我知道,你們那是為我好哇!”這句話的意思,懂得獨立生活,體會父母的良苦專心。
教學預(yù)備:
課件、音樂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出示圖片)
1、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2、師導(dǎo)語:是的,麻雀的爸爸媽媽不辭辛苦,處處找食,找來的或許是一只肥肥的小蟲,或許是酸甜的野果,或許只是一粒小小的草籽,無論是什么,他們統(tǒng)統(tǒng)的把這些食物一口一口的喂進自己的孩子的嘴里。我們都感受到了麻雀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指名說)
是的,哪有爸爸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呀?
3、(出示課題)我們一起齊讀課題。你認為這只小麻雀的爸爸媽媽愛自己的孩子嗎?(愛)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體會麻雀爸爸媽媽的特別的愛。
二、新授
“趕”出家門
1、你出聲地讀一、二自然段。說說小麻雀為什么會被爸爸媽媽趕出家門?
指名說說。(獨立生活)
出示:你們的翅膀長硬了,自己去獨立生活吧。
“硬”在這里是什么意思?(指名說)
什么是獨立生活?(自己生活,離開爸爸媽媽,自己照看自己)
你能用“由于、所以”把這句話連起來嗎?(指名說)
2、默讀其次自然段,畫出對話
(1)指名說畫的內(nèi)容。
(2)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
只有一只麻雀不舍得走,它哭著說:“離開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15.4.1《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4.2《世界的語言和宗教》聽課評課記錄1
- 八年級歷史上聽課評課記錄《第一單元第1課鴉片戰(zhàn)爭》聽課評課記錄
- 用維修基金維修電梯主機軸承合同
- 生態(tài)項目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2篇)
- 人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聽評課記錄15.2.1《分式的乘除》
- 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五課《我國基本制度》第3課時《基本政治制度》聽課評課記錄
- 北師大版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shù) 第3課時 玩具》聽評課記錄
-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軸對稱再認識(一)》聽評課記錄2
- 冀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活動 拼圖與分解因式》聽評課記錄
- PHOTOSHOP教案 學習資料
- 初中數(shù)學教學“教-學-評”一體化研究
- 2012年安徽高考理綜試卷及答案-文檔
- 《游戲界面設(shè)計專題實踐》課件-知識點5:圖標繪制準備與繪制步驟
- 自動扶梯安裝過程記錄
- MOOC 材料科學基礎(chǔ)-西安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智慧供熱管理系統(tǒng)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
- 帕金森病的言語康復(fù)治療
- 中國城市居民的健康意識和生活方式調(diào)研分析報告
- 上海星巴克員工手冊
- 貓狗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