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apple pay后三星布局中國移動支付市場 NFC支付有望激活_第1頁
繼apple pay后三星布局中國移動支付市場 NFC支付有望激活_第2頁
繼apple pay后三星布局中國移動支付市場 NFC支付有望激活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繼applepay后三星布局中國移動支付市場NFC支付有望激活繼美國蘋果公司之后,韓國三星公司也將擠入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三星打算3月在中國推出三星支付服務。業(yè)內人士表示,隨著蘋果、三星等手機大廠積極搶進移動支付商機,并對國內移動支付市場虎視眈眈,一場移動支付市場大戰(zhàn)已經開始,投資移動支付主題正當時。

與第三方支付的競合

雖然ApplePay在中國已經上線,但蘋果并沒有公布ApplePay在中國的綁卡數(shù)量和交易金額。目前,ApplePay已經成為各大銀行首頁的重點推薦,甚至與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進行了合作,包括首信易支付、易寶支付、連連支付等。

據統(tǒng)計,憑借蘋果終端的號召力,ApplePay上線半天時間就綁定了超過3800萬張銀聯(lián)卡,目前國內能夠支持ApplePay的設備數(shù)量總共不過8400萬臺,3000萬的綁卡數(shù)已經超過了ApplePay可用設備的1/3。

如今蘋果只是打頭陣,知情人士透露,三星支付——SamsungPay或將3月18日在中國正式上線,此前也已在韓國和美國上線。國內手機廠商則緊隨其后,中興通訊在去年12月已經推出了中興付。據華為官方介紹,開啟手機NFC支付功能,綁定銀行卡,MateS就變成了可移動支付的銀行卡。

據悉,ApplePay和SamsungPay以及華為、中興通訊等支付多是以NFC近場通訊作為核心技術特征的支付方式,用戶將銀行卡導入終端錢包完成綁定后并靠近NFC的受理終端即可完成支付。

西南證券分析師指出,目前國內的線下支付的主要方式為支付寶、微信支付的二維碼支付,ApplePay等在國內的上線將移動支付市場帶入新的競爭格局。

“移動支付場景為王?!眹抛C券分析師指出,兩種交易方式未來仍將持續(xù)存在,相比較微信、支付寶,ApplePay工具化特征更徹底,因為銀行和銀聯(lián)的支持,以及POS機的普遍存在,線下推廣可能會更快。但是,自成體系的支付寶、微信,完全不涉及手機廠商、運營商、收單機構等復雜的產業(yè)鏈,可以直接繞開收單機構、卡組織,具備簡化交易結算流程等優(yōu)勢,微信、支付寶等形式的支付更容易普及和接受。

NFC支付有望激活

兩年前,銀聯(lián)和運營商做出重要支持動作,對搭載NFC支付的手機廠商進行巨額補貼,卻因受制國內近場支付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成熟而發(fā)展緩慢,多家手機廠商對NFC支付的布局“半途而廢”。如今,ApplePay的入華并帶動三星、華為、中興等眾多廠商加入,市場預期能將一度沉寂的NFC支付技術重新激活。

業(yè)內人士指出,一旦NFC應用市場被激活,整體產業(yè)鏈相關企業(yè)均將廣泛受益,包括芯片廠商及NFC軟件開發(fā)企業(yè)等。近年來,圍繞SE(安全芯片)掌控權的爭奪,國內NFC產業(yè)的SD卡、SWP-SIM卡、全終端等模式分別代表了銀聯(lián)、運營商、移動終端廠商的利益。

蘋果、三星等紛紛與銀聯(lián)云閃付進行合作,對利益關系進行了平衡。2021年12月起,支持NFC功能的安卓系統(tǒng)4.4.2以上版本已可使用云閃付服務,支持20余家主流銀行的銀行卡。招商證券分析師指出,對于NFC產業(yè)而言,代表銀聯(lián)利益的云閃付服務已大概率勝出。相較而言,最早參與推動移動支付發(fā)展的運營商可謂“起了大早趕了晚集”。

目前,蘋果對先期綁卡商戶和個人并沒有進行補貼。而此前,微信、支付寶等已進行了大量補貼,并不斷增加使用場景,培養(yǎng)用戶黏性。招商證券分析師稱,預計以ApplePay為代表的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