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幼兒園急救常識培訓_第1頁
幼兒園幼兒園急救常識培訓_第2頁
幼兒園幼兒園急救常識培訓_第3頁
幼兒園幼兒園急救常識培訓_第4頁
幼兒園幼兒園急救常識培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幼兒園幼兒園急救常識培訓第1頁/共74頁一、急救

(一)急救的定義

急救是對于遭受意外傷害或突發(fā)疾病的傷患,在緊急醫(yī)療救護人員未達現(xiàn)場或送至醫(yī)院治療前,給予立即的救護。(二)急救一般注意事項迅速尋求醫(yī)療資源確定安全無慮盡量不移動傷患快速評估傷患決定處理優(yōu)先順序迅速急救傷患置正確姿勢減輕傷患焦慮預(yù)防休克隨時觀察傷患生命征象遣散閑雜人,保持環(huán)境安靜第2頁/共74頁打緊急電話應(yīng)說明之事項1.地-清楚地址2.物-明顯目標3.人-傷患狀況4.事-已做處理5.時-發(fā)生時間#勿先掛斷電話120第3頁/共74頁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二、幼兒常見意外傷害的處理和常見傳染病的癥狀與預(yù)防2鼻出血4氣管異物7中暑1燒傷燙傷6觸電急救359突發(fā)抽搐的急救方法12常見傳染病的癥狀及預(yù)防8心肺復蘇11衛(wèi)生消毒制度

10兒童外傷的日常處理高熱驚厥眼睛異物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1314十大不良飲食習慣

第4頁/共74頁1、燒傷燙傷

沖:以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15~30分鐘,以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熱度。如果無法沖洗傷口,可冷敷。脫:充分泡濕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時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或暫時保留粘連部分,盡量避免將水泡弄破。泡:在冷水(加冰塊)中持續(xù)浸泡15~30分鐘,可減輕疼痛及穩(wěn)定情緒。平時可在冰箱中準備一些冰塊,以備不時之需。不過,如果燒燙傷面積太大或?qū)殞毮挲g較小,則不必浸泡過久,以免體溫下降過多或延誤治療時機。蓋:用清潔干凈的床單或布條,紗布等覆蓋受傷部位。不要在受傷部位涂抹米酒、醬油、牙膏、漿糊、草藥等,這些東西不但無助于傷口的復原,還容易引起傷口感染,并且影響醫(yī)護人員的判斷和緊急處理。送:立即送急診緊急處置第5頁/共74頁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2、

鼻出血頭稍向前用食指和拇指壓緊兩側(cè)鼻翼根部5-10分鐘張口呼吸,吐出分泌用冷毛巾和冰袋敷在前額適當填塞:無菌棉球重者到醫(yī)院急診第6頁/共74頁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432止抽??捎么竽粗钢讣灼純旱娜酥醒?。較強刺激1~2分鐘,直到寶寶發(fā)出哭聲。用紗布或手帕包在筷子或牙刷柄上,放入上下齒之間,防止舌頭被咬傷。降溫。用冷濕毛巾敷寶寶前額,或放在頸部、大腿內(nèi)側(cè)腹股溝大動脈搏動處。也可用冷濕毛巾反復擦頸部、兩側(cè)腋下、四肢、腹股溝等處約5分鐘。經(jīng)擦浴后,寶寶體溫很快下降,往往熱退自止。1立即讓患兒平臥,頭偏向一側(cè),解開衣領(lǐng)扣,取出口內(nèi)食物或吸去咽喉部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5抽風停止,患兒清醒后喂退燒藥1次,再喂1杯涼開水。然后送附近醫(yī)院進一步診斷與治療。3、高熱驚厥第7頁/共74頁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4、氣管異物——海姆立克急救法

施救者站在被救者身后,兩手臂從身后繞過伸到肚臍與肋骨中間的地方,一手握成拳,另一手包住拳頭,然后快速有力的像內(nèi)上方?jīng)_擊,直至將異物排出。

如果身邊沒有其他人,如何自救這時候只能靠自己,趁著意識清楚一定要爭分奪秒。自己一手握成拳,另一手包裹住,快速向內(nèi)向上沖擊肚臍與肋骨中間的位置。直到將異物排出為止。

如果自己力氣不夠,那么迅速尋找一把帶靠背的椅子或者桌子。然后將自己的腹部按壓在桌角、椅背或者其他堅硬的物體上向內(nèi)向上沖擊,一定要快準,反復沖擊幾次,異物會排出。第8頁/共74頁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氣管異物——海姆立克急救法不要用力去踩他的腳第9頁/共74頁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氣管異物——捶背或胸部沖擊法讓患兒俯臥在兩腿間,頭低腳高,然后用手掌適當用力在患兒的兩肩胛骨間拍擊4次。拍背不見效,可讓患兒背貼于救護者的腿上,然后,救護者用兩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向后、向上擠壓患兒中上腹部,壓后即放松,可重復幾次,必要時急送醫(yī)院。第10頁/共74頁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氣管異物——其他方法鼓勵孩子大聲咳嗽引起窒息的異物多卡在喉嚨,特別像薄膜、果凍類異物,通常只有部分被吸入喉腔,還有部分在聲門外,這時鼓勵幼兒大聲咳嗽,有時可將異物咳出。第11頁/共74頁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不要揉眼哭或輕輕吹必要時送去醫(yī)院預(yù)防:玩沙子不要打鬧,臟手不要揉眼睛5、眼睛異物眼藥水或生理鹽水洗眼睛馬上做:多眨幾次眼,將異物弄出。如果不行,可捏住眼皮,用自來水沖洗眼睛,如果有以用無菌鹽水的可以用鹽水沖洗。不要做:揉眼睛(哪怕是很小的異物也會劃傷角膜,導致感染)。何時求醫(yī):漂白粉等化學品濺入眼中,沖洗后,眼睛仍刺痛、腫脹或視物不清。

第12頁/共74頁6、觸電急救觸電急救最主要的是要快速、正確地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對高壓觸電者,應(yīng)立即通知有關(guān)部門停電,不能及時停電的,也可拋擲裸金屬線,使線路短路接地,迫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開電源。注意拋擲金屬線前,應(yīng)將金屬線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拋擲另一端。急救原則1.切斷電源,拉下電閘,或用不導電的竹、木棍將導電體與觸電者分開。切不可觸摸觸電者;2.對呼吸和心跳停止者,應(yīng)立即進行拳擊復蘇或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和心臟胸外按壓,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復為止。有條件時直接給予氧氣吸入更佳。3.在就地搶救的同時,盡快呼叫醫(yī)務(wù)人員或向有關(guān)醫(yī)療單位求援。第13頁/共74頁協(xié)助脫離電源:注意事項1.避免給觸電者造成其他損害。2.注意自身安全,斷電前不能直接用手去接觸傷員,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膠鞋。3.普通電燈開關(guān)不能作為切斷電源的措施,因為只能切斷一根線,火線可能沒有切斷。4.包扎電燒傷傷口。5.雷擊時,要迅速到就近的建筑物內(nèi)躲避,千萬不要在大樹下躲避。6.立刻召喚救護車送醫(yī)院進一步處理。應(yīng)急要點雷擊的人不帶電,放心搶救送醫(yī)院,被雷擊的人,其實他的身體是不帶電的,搶救時千萬不要有顧慮,應(yīng)迅速撲滅他身上的火第14頁/共74頁7、中暑一、表現(xiàn):全身無力,精神不振、頭痛、頭暈、口渴,體溫升高,面色潮紅,脈搏快細,暈倒在地。高溫是中暑的根本原因二、急救方法1.迅速把病人移至萌涼處或空調(diào)房,平臥休息。2.用冷水擦洗全身,并逐步降低水的溫度。在頭部、腋窩、處可用井水或冰袋敷之,以加快散熱。3.鼓勵病人喝含鹽的清涼飲料。4.輕者可飲淡鹽水,口服1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丸等。5.嚴重中暑者.經(jīng)降溫等處理后,及早送往醫(yī)院。第15頁/共74頁

急病創(chuàng)傷中毒溺水觸電呼吸心跳驟??梢詫е碌?6頁/共74頁你可曾知道:人類猝死87.7%發(fā)生在醫(yī)院以外,沒有醫(yī)護人員參與搶救。猝死人員有35–40%如經(jīng)現(xiàn)場及時進行心肺復蘇,可以挽救生命。第17頁/共74頁CPR的技術(shù)包含了三種基本的急救技巧胸外按壓(Compression)開放氣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8、心肺復蘇——心肺復蘇術(shù)CPR第18頁/共74頁1

判斷心肺復蘇——基礎(chǔ)生命支持BLS的程序2

呼救3放平患者心臟按壓5口對口人工呼吸4疏通氣道第19頁/共74頁1

意識的判斷:用雙手輕拍病人雙肩,問:“喂!你怎么

了?”----無反應(yīng)。

2檢查呼吸:觀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

1003、1004、1005…)-----無呼吸

3

呼救:來人??!120!

4

判斷是否有頸動脈搏動: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從氣管

正中環(huán)狀軟骨劃向近側(cè)頸動脈搏動處,告之無搏動數(shù)

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斷五秒以上0

秒以下)。心肺復蘇——判斷呼救第20頁/共74頁第21頁/共74頁松解衣領(lǐng)及褲帶。使病兒仰面躺在平直的木板或平整的地面上,背部必須為硬物支撐胸外心臟按壓部位及手法: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中下1/3處),用左手掌跟緊貼病人的胸部,兩手重疊,左手五指翹起,雙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壓30次(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按壓深度至少5cm)心肺復蘇——胸外按壓第22頁/共74頁

方式:成人兒童可以雙手掌根重疊方式按壓,掌根橫軸與胸骨長軸方向一致,兒童也可用單手掌根按壓,嬰兒則用中指與無名指的指尖按壓。以掌根按壓第23頁/共74頁心肺復蘇——心臟按壓部位確定法胸骨中下1/3第24頁/共74頁按壓的位置胸部正中央兩乳連線中點壓在胸骨上肋骨骨折成人與兒童按壓部位為胸骨下1/2處,嬰兒為胸部正中緊貼乳頭連線下方水平處。第25頁/共74頁心肺復蘇——胸外按壓的方法要點方法及深度:按壓時上身前傾,雙臂伸直垂直于胸骨,以髖關(guān)節(jié)為支點,用上身重量用掌根將胸骨下壓4~5厘米(兒童為3~4厘米,嬰兒為2~3厘米,均約為胸廓前后徑的1/3~1/2),按壓后放松,但掌根不要離開胸部,按壓時間與放松時間相等。雙手掌根重疊手指互扣翹起每次按壓後必須放松掌根不得離開胸部第26頁/共74頁手肘伸直

雙肩前傾至患者胸部正上方

腰挺直

第27頁/共74頁開放氣道(Airway,)1、壓頭抬頜,解除舌根后墜對氣道的壓迫。2、首先清理口腔,將其頭偏向一側(cè),用手指探入口腔,清除分泌物及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仰頭抬頜法托頜法第28頁/共74頁心肺復蘇——繼續(xù)強調(diào)高質(zhì)量的心肺復蘇保證每次按壓后胸部回彈雙人按壓時每2min換人盡可能減少按壓的中斷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兒童的按壓幅度至少為胸部前后徑的三分之一嬰兒大約為4厘米兒童大約為5厘米成人胸骨按下至少5厘米第29頁/共74頁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兒童心臟按壓手法0-1歲按壓手法:雙手環(huán)抱患兒胸部,雙手大拇指置于胸骨中1/3處,其余4指并攏,置于嬰兒背部,拇指與其他四指相對同時擠壓,深度約為2CM,每分鐘按壓100-120次。2歲以上按壓手法:用一只手掌的外緣處肉較厚的部分在胸骨中1/3處以每分鐘80-100次的速度壓迫,壓迫程度以受壓處在受壓時陷入5厘米即可。注意:胸外心臟按壓時,要垂直向下用力,擠壓面積不可過大,用力不

可過猛,以免引起其他意外。第30頁/共74頁口對口/鼻:連續(xù)吹2口氣,緩慢吹氣,每次持續(xù)>1秒有效指征:胸廓有起伏即可心臟按壓:以100次/分鐘的頻率按壓,節(jié)律要均勻,每按壓30次后吹氣2次為一個循環(huán)。按壓時要觀察患者的反應(yīng)及面色,約2分鐘完成5個循環(huán)的按壓與吹氣,然后用5~10秒鐘檢查脈搏及觀察循環(huán)征象,期后每2分鐘檢查1次。若患者僅有脈搏而無呼吸,應(yīng)以每分鐘12次的頻率進行人工呼吸。注意:在向孩子嘴中吹氣時不要過多或過于使勁,因為寶寶的肺容量較小,過度使勁吹氣有可能會損害寶寶的肺。救護者深吸氣后,用口唇嚴密包蓋于患兒口部,用一手拇、食兩指捏住患兒鼻孔,用適當力量向患兒口對口吹氣,當氣體進入胸腔后開放鼻孔,停止吹氣,使氣體被動排出,每次吹氣1-1.5秒,可見胸部有起伏即可,吹氣與排氣之間的時間比例是1:2,吹氣次數(shù)兒童為20-40次一分鐘,嬰幼兒30-40次一分鐘。心肺復蘇——人工呼吸方法第31頁/共74頁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心肺復蘇——人工呼吸方法如果患者出現(xiàn)下列情況,則是心肺復蘇有效的表現(xiàn):面色由蒼白、青紫逐漸變紅潤;復檢時有脈搏和呼吸恢復;瞳孔由大變小,對光反射恢復;有四肢抽動,眼球活動,發(fā)出呻吟聲。心肺復蘇終止指標①病人已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

②確定病人已死亡。

③心肺復蘇進行30分鐘以上,檢查病人仍無反應(yīng)、無呼吸、無脈搏、瞳孔無回縮。第32頁/共74頁

9、突然抽搐的急救方法

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有患者突發(fā)抽搐,我們該怎么急救呢?

1.立即將患者平放于床上,頭偏向一側(cè)并略向后仰,頸部稍抬高,將患者領(lǐng)帶、皮帶、腰帶等松解,注意不要讓患者跌落地上。

2.迅速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與嘔吐物,以保證呼吸道通暢與防止舌根后倒,為防止牙齒咬傷舌,應(yīng)以紗布或布條包繞的壓舌板或筷子放于上下牙齒之間。并以手指掐壓人中穴位及合谷穴位,以上要求必須在幾秒鐘內(nèi)迅速完成。

3.防止患者在劇烈抽搐時與周圍硬物碰撞致傷,但絕不可用強力把抽搐的肢體壓住,以免引起骨折。

4.腓腸肌抽筋的處理:

(1)急劇運動時腓腸肌突然覺得疼痛、抽筋時,要馬上抓緊拇趾,慢慢地伸直腿部,待疼痛消失時進行按摩。

(2)如果半夜出現(xiàn)腓腸肌抽筋時,可以利用墻壁壓擋腳趾,將腿部用力伸直,直到疼痛、抽筋緩解,然后進行按摩。第33頁/共74頁10、兒童日常外傷處理一、擦傷部位:擦傷是指寶寶摔倒擦破的傷口,僅僅是表皮受傷,所以傷勢比較輕微,在家治療就可以了。常見部位肘部、手掌、膝關(guān)節(jié)等表皮擦傷較多,創(chuàng)面淺、干凈、范圍小1.清創(chuàng):干凈的清水/生理鹽水清洗傷口處雜物,對于很淺、面積較小的傷口,可用碘油、酒精(紅藥水)涂抹傷口周圍的皮膚,然后用干凈消毒紗布包扎好。2.消毒:用碘伏+無菌棉簽消毒傷口3.止血:按壓、創(chuàng)可貼云南白藥外用,較大創(chuàng)面用敷料包蓋4.傷口通氣,2次/天換藥,避免感染(紅腫熱痛)

注意:如果擦傷面積太大、傷口上沾有無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傷部位腫脹、嚴重疼痛、周邊機體組織破碎、血流不止,或受傷位置很重要(如臉部),建議還是帶寶寶就醫(yī)。對于大而深的傷口,更應(yīng)及時帶寶寶去外科做局部清創(chuàng)處理,并注射破傷風針劑二、刺傷如果被釘子、針、玻璃等銳利的物品刺傷,一般會有少量血流出,因為傷口窄、深、細菌不易被排出,所以容易引發(fā)炎癥。假如被刺傷,無論傷口多小,都有患上破傷風的危險,所以務(wù)必要及時就醫(yī)。在緊急處理刺傷傷口時,需要擠壓傷口,這時會有血流出,同時細菌也會被排出。所以,處理刺傷傷口時要把手洗干凈,并使用消過毒的器具。如果匆忙用手處理刺傷傷口,反而可能導致細菌入侵、產(chǎn)生炎癥。有可能的話,要先找出是何種異物導致刺傷。假如是玻璃碎片,則可能傷害寶寶的肌肉或血管,因此,一定不要在家自行處理,而應(yīng)趕緊去醫(yī)院。因為一旦處理不當,會導致流血更多甚至損害內(nèi)臟、血管。如果被刀具或銅鐵制品刺傷,應(yīng)到醫(yī)院注射破傷風針。如果導致刺傷的異物不是玻璃,而且有一端裸露在皮膚外,可取一把鑷子,將鑷子末端放在火焰上進行消毒,待鑷子冷卻后,一邊分散寶寶的注意力,使寶寶不會太緊張,一邊輕輕用鑷子夾出異物。如果異物留滯在皮下,可用火焰消毒縫衣針,或?qū)⑵浞旁谙揪凭?、消毒水中浸泡幾分鐘。在異物所處的皮膚部位放一塊冰,使皮膚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過的針輕輕挑開皮膚,使異物暴露出來,用消過毒的鑷子將異物夾出來。

第34頁/共74頁

如果是鐵釘導致刺傷,應(yīng)首先拔出鐵釘。用消過毒鑷子或小鉗子,順著鐵釘扎入的方向外拔出,拔出時用力要均勻,不要左右晃動,以減少對周圍機體組織的損傷。

如果鐵釘已拔出,可用力在傷口周圍擠壓,擠出瘀血與污物,以減少傷后感染。如果鐵釘斷在傷口里,應(yīng)讓寶寶馬上停止走動,并將取出的部分釘子與寶寶一起送到醫(yī)院,通過手術(shù)拔除。

三、扭傷扭傷/撞傷部位:踝關(guān)節(jié)、腕關(guān)節(jié)、腰部、頭部癥狀:局部腫脹,疼痛。錯誤處理:按摩扭傷部位(毛細血管破裂、軟組織、韌帶損傷加重病情)正確處理:1、24小時內(nèi)用冰敷,用冰塊或毛巾反復多次冷敷(20~30min,檢查皮膚的溫度,間隔10~20min)2、24小時后熱敷/活絡(luò)油,促進血液循環(huán)。3、懷疑骨折應(yīng)去醫(yī)院檢查四、割傷傷口可深可淺,一般會流血1、清創(chuàng):用生理鹽水/高錳酸鉀清洗2、止血:按壓、云南白藥外敷3、消毒:碘伏/雙氧水4、保持傷口通氣干燥、避免感染如果傷口深有較多雜質(zhì),送醫(yī)院處理第35頁/共74頁五、抓傷

小寶寶聚集在一起玩耍時,都容易被小伙伴抓傷,如果問題不大,適當消毒處理一下即可,不久就會自然痊愈。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洗傷口的時候要用流動的水。如果傷得比較重、同時出現(xiàn)發(fā)燒,或者被小動物抓傷,應(yīng)趕緊就醫(yī)治療。六、動物咬傷(1)貓狗咬傷:第36頁/共74頁(2)蜂螫傷的處理用小針挑拔或紗布擦拭,取出蜂刺蜜蜂毒液呈酸性,用弱堿性溶液清洗:如3%氨水、肥皂水等外敷,以中和酸性中毒用紅花油、風油精、花露水等外搽黃蜂螫傷可用弱酸性溶液〔如醋〕中和止痛劑全身癥狀較重者宜速到醫(yī)院診療第37頁/共74頁一般消毒方法工具:消毒水、醫(yī)用棉簽、醫(yī)用棉球、鑷子方法:無菌到有菌原則(從外到內(nèi)/從內(nèi)到外)直徑﹥5cm,順時針/逆時針一次即可第38頁/共74頁外傷的處理注意事項較大較深的傷口不能使用紅藥水紅汞不能與碘合用,會產(chǎn)生碘化汞中毒一個棉簽只能使用一次傷口不能碰水,以防細菌感染小而深的傷口,要去醫(yī)院進行破傷風針注射,以防破傷風傷口必須勤換包扎,以防粘住傷第39頁/共74頁11、衛(wèi)生消毒隔離制度

1、幼兒玩教具每周消毒一次,一巾一杯天天消毒,餐具餐餐消毒,活動室寢室每日消毒,每學期翻曬被褥兩次,洗床單枕巾兩次。

2、要求幼兒飯前便后要洗手,飯后漱口,每周剪指甲。3、保持室內(nèi)空氣流通,午睡后開窗通風,保持室內(nèi)空氣新鮮

4、幼兒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要立即隔離。第40頁/共74頁

12、常見床染病的癥狀及預(yù)防(一)水痘

1.流行特點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水痘的傳染性很強,以6個月~3歲的小兒發(fā)病率最高。多發(fā)生于冬春季。病毒存在于病人鼻咽分泌物及水痘皰疹的漿液中。從病人發(fā)病日起到皮疹全部干燥結(jié)痂,都有傳染性。病初,主要經(jīng)飛沫傳染。皮膚皰疹破潰后,可經(jīng)衣物、用具等傳染。2.癥狀病初1~2天有低熱,以后出皮疹。皮疹先見于頭皮、面部,漸延及軀干、四肢。最初皮疹是紅色小點,一天左右變?yōu)樗挘?~4天后水皰干縮,結(jié)成痂皮。干痂脫落后,皮膚不留疤痕。在得病的一周之內(nèi),由于新的皮疹陸續(xù)出現(xiàn),而陳舊的皮疹已經(jīng)結(jié)痂,在病人皮膚上可同時見到紅色小點、水皰、結(jié)痂三種類型的皮疹出皮疹期間皮膚瘙癢。第41頁/共74頁4.預(yù)防早發(fā)現(xiàn)、早隔離病人。病人隔離至皮疹全部干燥結(jié)痂,沒有新皮疹出現(xiàn),方可回班。接觸者檢疫。病人停留過的房間開窗通風3小時。3.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內(nèi)衣、床單要勤換洗。因皮膚瘙癢,小兒常抓破皮膚可造成化膿性皮膚病。可用爐干石擦劑擦在皮膚上止癢。給小兒勤剪指甲,以免搔傷皮膚。第42頁/共74頁預(yù)防措施:1、患病學生應(yīng)隔離至皰疹全部結(jié)痂干燥,且不少于一周。2、目前尚無特異性的疫苗。3、指導學生養(yǎng)成個人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勤洗手4、不吃生食及不潔食物。做到開窗通風。5、得病后應(yīng)及時去醫(yī)院就醫(yī)(二)、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學的臨床癥狀及預(yù)防病原體:腸道病毒,以柯薩奇A組16型、腸道病毒71型多見傳染源: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傳播途徑: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者易感人群:多發(fā)生于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fā)病率最高,在低年級學生中亦可發(fā)生流行。流行情況:該病流行無明顯的地區(qū)性,全年均可發(fā)生,一般5-6月為發(fā)病高峰。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3-5天癥狀:約半數(shù)病人于發(fā)病前1-2天或發(fā)病的同時有發(fā)熱,手、足、口、臀四個部位可出現(xiàn)斑、丘、皰疹。第43頁/共74頁3.護理(1)病人住室應(yīng)保持空氣新鮮,但不宜讓風直吹著病兒。室溫應(yīng)較恒定,避免忽冷忽熱,空氣應(yīng)較濕潤。(2)常洗臉。用溫開水洗凈眼分泌物,不要讓眼屎封住眼睛。不必擦拭口腔,多喝開水就可以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及時清除鼻腔分泌物。(3)飲食宜富于營養(yǎng)而好消化。發(fā)熱時,可吃流質(zhì)飲食。熱退,飲食仍須清淡,但不必吃素。因為麻疹病程長,體內(nèi)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消耗較多,完全吃素,就會缺乏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維生素A等營養(yǎng)物質(zhì),不僅疾病不易痊愈,還可能得維生素A缺乏癥。在出疹期間喝蘆根水,可幫助表疹(使疹子出透)。(4)注意發(fā)現(xiàn)并發(fā)癥。如果病人高熱不退、咳嗽加重、氣喘發(fā)憋,常是并發(fā)肺炎的表現(xiàn)。若病人聲音嘶啞、喝水吃奶發(fā)嗆、吸氣時明顯費力,是并發(fā)喉炎的表現(xiàn)。有并發(fā)癥時,常常疹子出不透,疹色淡白或發(fā)紫。有并發(fā)癥應(yīng)及時治療。4.預(yù)防(1)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菌。(2)2歲以下或有慢性病的小兒,接觸麻疹病人后,可進行人工被動免疫。用于人工被動免疫的生物制品有丙種球蛋白、胎盤球蛋白等。人工被動免疫的免疫力可立即出現(xiàn),但持續(xù)時間只2—3周。在小兒接觸麻疹后5天內(nèi)注射足量的人工被動免疫制品可制止發(fā)??;在接觸5~9天內(nèi)注射,可減輕癥狀。(3)病人停留過的房間,開窗通風3小時。(4)接觸者檢疫。(三)麻疹1.流行特點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麻疹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口鼻及眼的分泌物中,主要經(jīng)飛沫傳染。病毒離開人體后,生存力不強,在流通的空氣中或日光下經(jīng)半小時即被殺死。由于母體抗體的免疫作用,3~4個月以下的乳兒不得麻疹。隨著母體的抗體逐漸消失,6~8個月的小兒就很容易被傳染上麻診。自應(yīng)用麻疹疫苗以來,麻疹的發(fā)病有向較大年齡推移的現(xiàn)象。麻疹一年四季都可發(fā)生,但以冬春季多見。2.癥狀(1)病初3~4天可有發(fā)熱、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淚等現(xiàn)象。大多數(shù)病人在發(fā)熱后2~3天,在口腔兩側(cè)的頰黏膜上,有灰白色的小點,針頭大小,外周有紅暈。這種麻疹黏膜斑是早期診斷麻疹的重要依據(jù)。(2)于發(fā)熱后3~4天開始出皮疹。皮疹先見于耳后、頸部,漸至面部、軀干、四肢,最后手心、腳心出疹。皮疹與皮疹之間可見到正常的皮膚。出疹期間全身癥狀加重,高熱、咳嗽,常有嘔吐、腹瀉。(3)出疹一般持續(xù)3~4天,疹子順利出齊后開始消退,體溫漸恢復正常。皮疹消退后留下褐色的斑點,經(jīng)2~3周斑點完全消失。第44頁/共74頁(四)、癲癇1、讓患者立即躺下,將病人側(cè)臥或僅使頭部側(cè)向一邊,使病童口液易于從口中暢流。2、維護呼吸道的通暢,松開過緊的衣服。3、如果病童躺臥在床榻上,不可遠離,以免跌落,發(fā)生意外。4、不要塞任何東西到口中,更不要硬把咬緊的牙撬開,但若病童的嘴能張開或有感覺將要發(fā)作,亦可將壓舌板、折疊的腰帶、手套或其他堅固不易損壞的東西置于口內(nèi)。5、預(yù)防意外傷害,移開周圍尖銳、硬、燙之物,以免受傷??梢哉眍^、棉被等軟物維護在病童周圍。6、仔細觀察與記錄發(fā)作的形態(tài)、持續(xù)時間、課作為醫(yī)生的參考。7、不需作人口呼吸尤其是口對口人工呼吸,因易將嘔吐物擠入肺部,造成窒息。8、不需叫救護車,除非發(fā)作持續(xù)超過5分鐘以上仍不停止才需即刻送醫(yī)。第45頁/共74頁1、保持身體清潔★正確地洗手、洗臉、洗頭、洗澡,勤理發(fā)、剪指甲。人的雙手每天要接觸很多東西,最易沾染上各種污物和細菌。當用手拿鈔票、打公共電話時、或乘坐公共汽車用手扶欄桿時,雙手都可能受到病源微生物的感染。據(jù)查,一只未洗凈的手上有4萬到40萬個細菌,一克重的指甲垢里藏著細菌和蟲卵有38億之多。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第46頁/共74頁所以少年兒童一定要養(yǎng)成飯前、便后和手臟時及時洗手的習慣第47頁/共74頁那么,同學們你們知不知道怎樣洗手才是正確的呢?老師正在教同學們怎么洗手第48頁/共74頁第49頁/共74頁

2、養(yǎng)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習慣幼兒每刷一次牙可減少口腔中70%~80%的細菌,由此可見刷牙的重要性。餐后三分鐘內(nèi)是刷牙最好的時機。所以最好在三餐飯后都刷牙。正確的刷牙方法:豎刷法,順著牙縫刷,下牙從下向上刷,上牙從上往下刷。每次刷牙三分鐘,三個月要換一次牙刷。第50頁/共74頁3、養(yǎng)成良好的用眼習慣看書、繪畫時保持正確的姿勢,要做到肩平、身直、頭正、大腿平放、兩小腿并攏。寫字時頭稍向前傾,兩臂自然放在桌面上,放正紙張。眼離書本一尺遠身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保護眼睛還要做到:

(1)不要在光線太弱、太強的地方下看書(2)不要在行走的車上看書(3)不要躺著看書(4)不用手和臟手帕擦眼睛第51頁/共74頁4、保護鼻道,不摳鼻孔,養(yǎng)成用鼻子呼吸的習慣摳鼻孔往往是引起鼻出血的最常見的原因此外,手到處觸摸,又不及時洗手時,手指一定很臟,經(jīng)常摳鼻孔,易患鼻炎、鼻瘡、鼻竇炎等疾病。鼻孔的粘膜薄,血管豐富,容易被細菌侵入。用鼻子呼吸,可以使吸入的空氣經(jīng)過鼻道時變得干凈、濕潤和溫暖,以保護呼吸道和肺,是它們免得疾病。第52頁/共74頁5、養(yǎng)成良好的保護耳朵的習慣不亂挖耳朵,不將異物塞入耳內(nèi),洗臉、洗澡時不把水弄進耳內(nèi),以免損傷鼓膜,引起中耳炎,影響聽力。第53頁/共74頁6、新購買的衣服要先洗后穿服裝材料在加工和染色過程中,要和許多化學物質(zhì)結(jié)合,這些化學物質(zhì)可能刺激皮膚引起濕疹、過敏性皮炎和刺激性變態(tài)反應(yīng)。所以買來的新衣服,尤其是內(nèi)衣內(nèi)褲,要先放在清水里浸泡數(shù)小時,然后再用凈水沖洗2遍,這樣不僅可以除去殘留在服裝上的化學物質(zhì),而且可以使衣服更加柔軟、舒適,防止刺激皮膚和機械性磨損。第54頁/共74頁7、不吃不潔凈的食物不吃沒有衛(wèi)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沒有清洗干凈的食物不喝生水第55頁/共74頁8、合理處理垃圾在公共場所堆積的垃圾可以滋生各種病源微生物和許多有害動物,如蒼蠅、蚊子、老鼠、跳蚤等病源傳播者。單單這些病源動物就可以傳播很多種可怕的疾病。所以在公共場所我們不能亂丟亂棄,要把垃圾扔進垃圾桶內(nèi)。第56頁/共74頁9、不隨地吐痰、不亂吐口香糖痰液是呼吸道的分泌物,里面含有很多細菌。結(jié)核病人的一口痰里就有大約4000~5000個結(jié)核菌。吐在地上的痰干后病菌可隨風飄揚,被人吸入后會引起疾病。另外隨地吐痰會弄臟地面或墻壁,影響環(huán)境衛(wèi)生??谙闾蔷哂泻軓姷酿ば?,黏在地上很難清洗,對環(huán)境衛(wèi)生狀況造成損害。一塊口香糖在人的口中停留很長時間后,雖然讓口腔清新了,但也帶上不少的細菌,如果隨口吐出,就會給別人帶來新的“污染源”。因此,從小到大我們都要養(yǎng)成不隨地吐痰、不亂吐口香糖的良好習慣。第57頁/共74頁10、打噴嚏時避開他人沖著別人打噴嚏不僅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而且是許多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傳播途徑。如麻疹、猩紅熱、流腦、流感,還有SARS等疾病就是借飛沫傳播的。打噴嚏會使口、鼻分泌物飛沫到處飛。一個噴嚏最遠可噴到4米遠,速度可超過每小時100公里。因此,應(yīng)該從小養(yǎng)成打噴嚏時避開他人的習慣,這是對他人最基本的尊重,也是避免或減少疾病傳播的簡單而有效的方法。第58頁/共74頁59十大不良飲食習慣

目前一些小學生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十大不良飲食習慣,給健康帶來了負面影響,應(yīng)引起廣大家長和學生的重視。

第59頁/共74頁60一、邊吃邊看電視,食不知味

不少迷戀電視的學生吃飯時也端著飯碗跑到電視機面前坐著,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屏幕,嘴巴做著機械的咀嚼,筷子往嘴里塞著食物。電視放多長時間就吃多長時間。長此以往,就會引起腸胃消化道疾病。第60頁/共74頁61二、潤喉片當糖,口腔遭殃

潤喉片可用來治療咽喉炎、聲音嘶啞、口腔潰瘍、口臭等疾病,但有的學生沒病時也用它當糖解饞。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因此,潤喉片也不能隨便服用。如果咽喉無明顯炎癥時濫用潤喉片,可以抑制口腔及咽喉內(nèi)正常菌群的生長,導致菌群失調(diào),疾病的發(fā)生。

第61頁/共74頁62三、偏食肉或蔬菜,身體很受傷

偏食肉類而不吃蔬菜的孩子個頭沒有同齡人高,體檢時各項指標與同齡人有差距,健康狀況也不好,他們易便秘、氣色不好,易患呼吸道疾病。而只吃菜不吃肉的孩子各項發(fā)育指標同樣不理想,表現(xiàn)為營養(yǎng)不良,易感冒,身體抵抗能力差。

第62頁/共74頁63四、零食當正餐,上課昏沉沉

如今的零食名目繁多,包裝考究,惹得學生心頭癢癢,加之“減肥”思想作怪,校園出現(xiàn)“零食當正餐”這一現(xiàn)象也就不足為怪了。吃零食過量會影響食欲,妨礙正餐的攝入量,致使各類營養(yǎng)攝入量不足,從而導致學生精力不濟,上課時精神不集中,甚至昏昏欲睡。

第63頁/共74頁64五、電腦很好玩,腸胃吃不消

電腦逐漸成為學習工具,學生接觸電腦的時間也越來越長,隨之而來的就是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用餐時及餐后長時間坐在電腦前會使腸胃功能消退。

第64頁/共74頁65六、食品色素超標,慢慢損害

健康色素是一種化學品,對食用色素的使用國家有嚴格的衛(wèi)生標準。一些小食品加工廠為擴大銷售,降低成本,大量使用色素,甚至使用非食用色素,利用鮮艷色彩來吸引孩子們,長期食用色素超標的食品對身體極為有害。

第65頁/共74頁66七、光顧街邊小攤,不知不覺染病

街邊小食攤特別是校門口的臨時食攤,缺乏必要的衛(wèi)生條件,食品易受灰塵、廢氣等帶菌空氣污染,加上有的油炸食品原料來源不明,正處于發(fā)育階段的學生長期食用不潔凈的食品,可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