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格式塔療法一、何謂完形?完形(Gestalt)是德國字,原意為形狀、圖形。完形一詞、源自一群研究知覺的德國心理學家,他們發(fā)現(xiàn),人類對事物的知覺并非根據此事物的各個分離的片斷,而是以一個有意義的整體為單位。因此,把各個部份或各個因素集合成一個具有意義的整體,即為完形。Perls曾對完形下過一個解釋:『完成乃是一種形態(tài),是構成某事物的個別部份的一種特定組織。完形心理學的基本前提是,人類本質乃一整體,并以整體(或完形)感知世界,而不同事物也唯有以其組成之整體(或完形)方能被人類了解?!欢?、Frits
Perls完形治療學派為
Perls所創(chuàng)立,
Perls在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便是將弗羅伊德的心理的理論和身體的理論統(tǒng)整為一。弗雷德里克·皮爾斯
-1970.05.14],德國心理學家,格式塔療法的創(chuàng)始人。他出生于德國柏林一個中產階層猶太家庭,因心臟病逝于美國芝加哥。生平介紹他是
3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父母是老式的德國猶太中產階級。由于納粹的興起,他的家庭受到波及,他的大姐死于集中營。他自認為是父母麻煩的來源,在求學過程中,七年級時兩次留級,1906年
13歲時因不服管教而被學校開除。1913年進入弗賴堡大學學習法律,后轉學醫(yī)學。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成了一名醫(yī)療志愿者,后來成為官方工作人員。1921年,他獲得柏林大學精神病學的醫(yī)學博士學位。1926年進入法蘭克福腦損傷士兵研究所成為
K.戈德斯坦的助手。皮爾斯受到了戈德斯坦的影響,戈德斯坦從格式塔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待腦受損士兵,著重于士兵對自己和周圍環(huán)境的知覺。在法蘭克福研究所期間,皮爾斯遇到了幾個對他以后工作產生重大影響的人,包括比他小
12歲的勞拉(LauraPosner,1905-1990),他未來的妻子,曾接觸過早期格式塔學學派心理學的心理學家。在這里他開始認識到把人視為整體的重要性,而非以往的將之視為各部分各自發(fā)揮功能的總和。而后他前往維也納接受精神分析大師賴希的精神分析訓練。賴希是以身體作為改變人格方法的先驅者,并首創(chuàng)自我了解方法。與此同時,皮爾斯也接受了其他幾位精神分析學家如
K.霍妮等的教導。在此期間,他還遇到了
A.阿德勒、J.榮格和
S.弗洛伊德,1933年由于納粹的崛起,皮爾斯離開德國去了荷蘭,一年后又移居南非。1935年,他建立了南非精神分析研究所。在南非時,他結識了《整體說和進化》一書的作者史墨茲(JanSmuts),史墨茲對皮爾斯的格式塔心理療法的發(fā)展也有影響。在南非呆了
12年后,他在
1946年移民美國,從此,其分析方式逐漸與傳統(tǒng)的精神分析法分道揚鑣。1952年同古德曼(PaulGoodman)和妻子勞拉(LauraPerls)一起創(chuàng)建了紐約格式塔治療研究所。在紐約呆了
9年后,皮爾斯不斷搬遷或去訪問不同的國家、城市,并在邁阿密、舊金山、洛杉磯、以色列、日本和加拿大等地建立了格式塔治療培訓中心。1960年,他定居到加州大索爾(BigSur),1964-1969年間,他是位于大索爾的伊沙蘭研究所的精神學撰稿人。1969年,他搬至加拿大英屬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首府溫哥華島的科威?。–owichan)湖。在那兒,他創(chuàng)辦了一個治療交流會。思想史上的地位Perls為身心分離的傳統(tǒng)思想譜下休止符,他認為身體與心理是整體的,若只是解開心理的封鎖無濟于事,因此完形治療強調『身體的活動』。例如:
Perls常問來談者『你想做什么?』『我想吐痰、痛罵一頓』,Perls會說『那就吐呀』。當來談者吐痰、謾罵、咬人時,
Perls認為即是一種治療,因為把內心所想付諸實現(xiàn),為生理層面的重新架構。因此,Perls在思想史上重要的一件事,即是他把身體帶進治療的領域里,這可說是對弗羅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心理主義之反動。Perls特別重視『身體感覺』或『身體語言』,在這之前的心理治療,語言是『形』,身體『背景』,
Perls恰恰相反,語言『景』,身體『形』,他認為語言意識性高,容易撒謊,身體卻是潛意識的。潛意識比意識更誠實,察覺『身體的感受或非語言的表現(xiàn)』,更能成為『真正的自己』?;诖送晷沃委煼ㄖ鲝埛艞壚硇?,去傾聽身體的感覺。三、理論發(fā)展『完形治療』理論乃
Perls所創(chuàng)立,主要是奠基在完形心理學的理論上。完形心理學由魏泰邁、庫勒與考夫卡所創(chuàng)立,強調行為是有組織的統(tǒng)整的整體,而非特殊分離的部份,即構成整體的部份不能被分開的了解,這種行為的整體就是完形。完形心理學強調『全體大于部分的相加總和』,即全體并非把各部集合而成,全體是超越部分的。例如:水(全體)是超乎氫(部分)、氧(部分)的存在;欣賞名曲時,不是聽到分散的音符,而是連續(xù)的音符、速度、音調和強弱的統(tǒng)整體。所以,整體被界定為部份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基于此,分析永不能提供整體的了解。
完形心理學的重點原本在闡明人類知覺與學習的歷程,因此,完形治療法和完形心理學是有所不同的。
Perls就摘取了其中對心理治療有意義的部份,作為其治療法之基礎。如下所述:一、有機體有追求完整的傾向:一個不完全的完形就會引起注意直至完形出現(xiàn)和穩(wěn)定為止。二、有機體會依照其當前之需要,完成其完形。Perls認為要滿足需要,就必須形成完形。
三、有機體的行為是一種整體,大于部份的相加總和。四、有機體行為含意要由其生活整體的內涵中去了解。如對人的認識,不能將人抽離環(huán)境(整體)來看。
五、有機體透過形與景之原則、了解其所處環(huán)境。
此外,由于現(xiàn)象學上所指的現(xiàn)象,是指“個人憑感官所知覺到的立即經驗”而完形治療深信『當事人對環(huán)境立即的覺察,而不去推論一些形成某一行為的原因?!凰裕晷沃委熓乾F(xiàn)象學取向的。又因為該治療法的基礎是此時此地,因此也是存在取向的。在完形治療中,『覺察』、『責任』、『自由、選擇』是很重要的三角關系,即察覺力愈強,自由的可能性愈大,而自己應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行為負責。此即存在主義的味道。而在完形治療中,所采用的一些名詞,諸如『投射』、『內化』、『壓抑』...等,是源自精神分析的,故完形治療學派可說是受到許多學派的影響。四、對人的看法完形治療強調接納真實的原有自己,不去受到自己或他人的合理化、期待、判斷、曲解所操縱,而以自己所想的、所要的、所感覺的為基礎表現(xiàn)自我。在人格發(fā)展的階段中,孩子經由『承認』的歷程發(fā)現(xiàn)自己,欣賞自己的存在,但由于父母的給予評價(贊許),使孩子開始壓抑不被稱贊的思想、情緒、行為,而轉為附和他人,無法完全接受真實原有的自己。
此外,Perls提出,在人的體內,存有自我勝利者(topdog)與其相反失敗者(underdog),前者很正義,很具權威也很完美,以“應該”“必須”等觀念來對個體作操縱與擺布。由于勝利者和失敗者都在不斷掙扎,奪取控制權,這內在的矛盾與沖突,便對人造成一種持續(xù)不斷的折磨,極之痛苦。因此,完形治療即是要協(xié)助受導者,自覺有這兩個不協(xié)調部份的存在,尋求解決方法,將內在分裂情況改善,以求達到身心統(tǒng)整為一。五、基本觀念(一)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是完形治療的核心。完形治療學派認為個體有自我調整的功能,個體若能充分覺察,必然改變;也就是,覺察本身即具有治療的效果。那么自我覺察是什么呢?Simkin在1970年曾對『覺察』做了以下的說明:「完形諮商強調覺察、現(xiàn)在,覺察乃是專注與注意的能力。思考并不是覺察,感覺、感受也不是覺察,覺察乃是去接觸、了解我正在想什么、感覺、感受到什么......,如果我不能覺察我正在做的,我即是對我所做的沒有反應?!褂X察是指去發(fā)現(xiàn)某些事情,讓個體接觸到或感覺到自己正在做什么?感覺到自己的思考、動作、身體姿勢等。在覺察的過程中,個體與環(huán)境做良好的接觸,以經驗內在的沖突,統(tǒng)整其人格的分歧與對立,借著覺察,個體發(fā)現(xiàn)真實的自我,從新整合自己。覺察是一種提供選擇的工具,它也意味著改變的可能性。因為覺察,你知道你可以不這樣做,你知道你可以改變,也知道你可以不改變。你覺察的愈多,可做的選擇也愈多,當你選擇以后,就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當然,前提是你必須先覺察到,才可以做選擇,也才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所以說,覺察是改變的開始。
此外,關于覺察有幾點要注意:1.覺察不同于內省。因為內省是有目的性及評價性的,而覺察只是去觀察、注意而不評價。2.人不可能同時對兩件事有相同程度的覺察。因為覺察特別強調專注與注意的能力,我們一次只能專注于一件事。3.你有意志力去專注在你的察覺上。當你想要做覺察時,你隨時有能力可以做覺察。4.缺乏覺察通常與逃避有關。在你生命中,或許有些部份是你一直害怕去碰觸,而不愿面對的。所以說,成長需要勇氣,若我們總是逃避去覺察某些部份,那么我們將無法改變與成長。
個體與環(huán)境是無法區(qū)分的,因此在覺察的過程中必須兼顧個體與環(huán)境,若僅偏重于對自我的覺察或是對環(huán)境的覺察其中一者,則無法達成清楚的覺察。所以覺察應包括三個范疇:(1)對自我的覺察
(2)對環(huán)境的覺察
(3)對自我與環(huán)境互動間的覺察。因此自我覺察可分為外部領域、內部領域及中間領域:1.外部領域:即是對外在世界的察覺,用五官-看、聽、嗅、味、觸與外界接觸。例如白紙上的黑字,火車的聲音、玫瑰的花香......是他人也可客觀而得的。這個領域幫助我們植根于「現(xiàn)實」之中。2.內部領域:是個人主觀的感覺,發(fā)生在自己的內部,只有自己能感覺得到,如疼、痛、癢、肌肉緊張以及各種情緒。3.中間領域:即是對想象活動的察覺,包括種種心智活動,如幻想、計劃、分析、思考等等。完形治療希望幫助當事人多專注在外部領域和內部領域的覺察上,因為許多人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受困于中間領域的空想、擔心等負面想象,而成了中間領域的囚犯。例如我們可能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一些計劃;可能擔心某些后果,而不敢冒險;這些擔心或是恐懼的想象往往帶來不安甚或阻擋了生活的進行。要如何消除中間領域帶給我們的不安呢?我們可以在外部領域做些努力,也就是將不安轉換為實際的行動;例如假若害怕考試失敗,那就努力用功讀書?;蚴俏覀兛梢栽囍鴮⑸眢w放松,因為身體感官會反應出我們的情緒與不安,所以中間領域的負面想象會使我們的內部領域呈現(xiàn)緊張或不舒服的狀態(tài),如呼吸急促、四肢顫抖、眉頭緊縮等等,此時我們若能察覺到這些內部領域的變化,并使自己的身體放松,那么不安的感覺就較難侵入了?;蚴强梢愿淖冎虚g領域的用詞和想象,如將「假如考試考壞了,該怎么辦?」改為「考試會過關」,那么內部領域也就能隨之轉換成輕松自信的狀態(tài)了。許多人受困于中間領域,因為他們不了解實際發(fā)生的,與自己想象的之間會有一大段差距,所以,我們要學習中間領域的正面運用方法,并使這三個領域平均發(fā)展,才能過著平衡的生活。(二)此時此刻完形治療強調此時此刻,它認為留戀過去就是在逃避體驗現(xiàn)在。Polster在1973年曾提出「力量存在于現(xiàn)在」(Powerisinthepresent),因為往者已矣,來者則尚未臨,只有現(xiàn)在才是最重要的。若把精力花在追憶過去或是冥想未來,「現(xiàn)在」的力量將消失無蹤。為了有效幫助當事人接觸現(xiàn)在,完形治療者常會以現(xiàn)在式的問句問「什么」(what)和「如何」(how)的問題,而很少問「為什么」(why)的問題。因為完形治療認為問「為什么」只會引導當事人去編造合理化的解釋及自我欺騙,將導致當事人不停地、頑固地去思索過去,而使他們脫離了此時此刻的體驗。然而,完形治療法并非不重視過去,事實上,完形治療者認為,當過去與一個人現(xiàn)在的重要課題有關時,過去就是重要的。當當事人談及他們的過去時,治療者將要求他們借著重演過去將想象帶到此地,不要只是談論那些情感,而要求當事人在此時此刻再次體驗過去所經驗過的情感,透過想象的歷程,再度體驗當初受到的傷害,進而釋放該傷害。完形強調「此時此刻」,主要有幾項理由:1.除了此刻他正在做的事以外,一個人不可能經驗到其它事。
2.個人的改變只能發(fā)生在現(xiàn)在,他不能改變過去已發(fā)生的或未來尚未發(fā)生的。
3.當他能存在于此時此刻,他便能運用察覺去發(fā)現(xiàn)他的需求,并能知道如何去滿足它。
4.自我的覺知也是存在于現(xiàn)在之中。Perls指出,當個體離開現(xiàn)實而沉浸于未來時,便經歷焦慮,對于未來,既害怕災難的降臨,又期待美好的結局,于是把所有的心思用在空想、計劃、取舍不定,因而脫離現(xiàn)實。但是完形并不否認個人生活的過去與未來的重要性,個人可將過去拉回現(xiàn)在來重新經驗它,也可經驗此刻他的計劃或未來的期望。(三)形與景完形心理學認為有機體是透過「形」與「景」之原則,了解其所處的的環(huán)境。形成「完形」就是形成「背景」與「形」的意思,無法形成「完形」,即「形」(興趣的焦點)與「背景」(忽視的部份)無法確定的人。固執(zhí)的人就是一旦形成「形」與「背景」,再也無法看出其它「形」與「背景」的人。佛洛伊德所說的情結(
complex),即Perls所指病理的完形。亦即「形」與「背景」固定而無法看到其它部份。形和背景(figuerandground),最常拿來被引用的是丹麥的EdgarRubin于1915年所舉出來的
Rubin之杯。Rubin的花瓶只是視覺的完形之例子,除了視覺之外,還有聽覺的完形,如音樂。完形治療并非在外在形成人形與背景,也企圖重新組成自己的內在部份以及個體的經驗。將視覺的認知擴展到我們的「情緒」部份與「感覺」部份,如此一來,視覺與感覺的認知就能在相同的原則下順利進行了。完形要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到感官知覺內在區(qū)域所發(fā)生的各種現(xiàn)象上,以建立一連串圖象與背景之間的關連性。因為愈能明確了解其間的關系,就愈能為我們的內心世界賦予意義,也愈能澄清我們真正的需求和意念何在,這是了解自己的根本之道。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就是能夠自由自在形成「完形」,就是能夠自由自在形成「完形」的人,完形治療是企圖使無法形成「完形」的人或者祇形成一種「完形」而缺乏彈性者有創(chuàng)造「完形」的機會。所謂創(chuàng)造「完形」就是如何去感受實現(xiàn)世界,即對于外界的詮釋。Koffka曾經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個人把湖泊當做草原,后來聽說那是湖泊,吃驚得從馬背上掉下來。因為草原這個完形變成湖泊這個完形,他才掉下來。又譬如精神分析認為父親天天毆打,小孩才變成不良少年,完形治療如果形成「小孩被毆打(事實),只是做了精神官能癥的父親的出氣筒,無異為父親做了一次心理治療」這個「完形」,則不一定會變成不良青少年。換言之,完形治療不認為現(xiàn)在的自己是過去的產物,它要問的是現(xiàn)在自己對于過去所發(fā)的事情究竟形成怎樣的「完形」。人的成長,主要是在達成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中,滿足一些動機及需求。需求的出現(xiàn),成為整個人環(huán)境的焦點,這個焦點就是Perls所說的形象,相對的,個人環(huán)境即為背景。需求滿足,形象便退回背景,一旦新的需求出現(xiàn)時,另一個形象產生。有了這樣的概念,就可以了解當我們遭遇困難時,困難本身就是形象,如果我們只注意困難,而忽略了周圍的個人和環(huán)境的資源,很可能我們會理不清這個困難索引的意義,也還很可能因此而身陷其中,夾雜不清,始終找不出解決之道。所以,波爾斯建議,凡事應從較寬廣的角度去知覺、去思考,問題的意義才能明白,需求才會獲得滿足。在形與景取得平衡的時候,注意的焦點是強韌且清晰的,另外也具有柔軟性,唯有柔軟性才能在該變化的時候變化,而當你失衡時,舍棄舊有的注意焦點,固然有它的困難之處,但唯有如此才能發(fā)現(xiàn)新的焦點,或許有充份的理由將注意的焦點固定,但唯有超越障礙,人生才有可能更為柔軟,更為敏感。而人的一生成長不外是形成「外形」之后又破壞它,破壞之后又形成它的不斷形成「完形」的過程。其中有些「完形」深深印在腦海里,無法忘記,就很難形成新的「完形」。此即精神分析所說的「情結」,完形治療則稱為「未完成的行為」,亦即一個人形成「未完成的完形」之情形。未完成事件另一項主要的概念是未完成的事件
(unfinishedbusiness),包括悔恨、憤怒、憎恨、痛苦、焦慮、悲傷、罪惡、被拋棄等未曾表達的情感。雖然這些情感未被表達,他們都與某些特殊、鮮明的記憶或想象連結在一起,這些未曾完全察識、未曾被充份體驗的情感在內心深處徘徊,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個體與自己和他人的接觸。人們都有成千成百種身體的、感情的、心靈的欲求,它們各有其意義吸引著我們的注意,有些無法滿足的欲求,將會一直牽引著我們的注意,不能滿足的欲求愈多,就愈會被過去所束縛,一旦對這些不滿的欲求沒有自覺,就會帶來疲勞、注意力散漫、混亂、緊張、身體疾病、破壞等不滿足的行為模式。在完形上就將這些未解決的情況,和未獲得滿足的欲求,稱之為「未完成事件」或是「未竟事務」。未完成的事就如此持續(xù)著,直到個體面對、處理那些未曾表達的情感后,才算「完成」。這些不完全的層面,的確會尋求完備,而當它們累積到相當強度時,個體便陷入偏頗、苦悶、強迫行為,以及自我打擊中無法自拔。由于這些莫名的情感,制造了許多不必要的情緒困擾,打亂的我們對現(xiàn)實的覺察。未完成的事對于目前行為的影響,可在一位缺乏母愛的男性身上清楚的看出。他可能會對母親懷有憤恨之情,因為不論他多么努力,母親總是對他不滿意,為了轉移這種要求母性贊賞的需求,他可能會向其它女性尋求自己男子氣概的肯定。因此,他的行為便成了一種尋覓代替母愛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在他能體驗真正的滿足前,他必須先去完成未竟事務的體驗,把原不為人知的失望與憤怒的情感表達出來,才能突破僵局繼續(xù)停滯的成長歷程。未解決的狀況和未完成的形態(tài)都會產生不平衡的情況,需要我們加以解決。在我們人生的所有領域上,都擁有追求解決或平衡的自然欲求。所有未解決的問題出現(xiàn)于現(xiàn)在的瞬間,過去所有未解決的狀況皆系在一根在線,而線的一端就握在你現(xiàn)在的手上。假若能觀察現(xiàn)在的行為、思想、感情,就可能到達握在手中線之源頭。如此一來為解決的狀況獲得解決,整件事便可打上完整的休止符,也就是放開了將自己束縛于過去的那根線,完全生活于現(xiàn)在,參與現(xiàn)在、解放過去-這也是完形的目的之一。完形治療歷程(一)治療目標Perls:「完形治療的目標與其它治療的目標相同的,那就是使有機體成熟成長。」完形治療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目標:1.由“人助”轉為“自助”,激發(fā)當事人由外在環(huán)境的支持進入自我的支持。2.幫助當事人過更充實的生活:3.察識的獲得:察識是人格改變的工具,具有治療性,在察識過程中,未竟事務將逐一顯現(xiàn)于治療情境,得以加以處理。察識的目的是幫助當事人了解環(huán)境,了解自己,接納自己進而達到人格統(tǒng)整。4.協(xié)助當事人達到人格統(tǒng)整:健全的人格主要特質是能自我調適、自我約束。當事人由于自我印象的影響,造成人格的分裂,無法盡己之才,滿足自我需求,自我實現(xiàn)。完形治療的目標是摒除自我印象的影響,提高當事人的覺察能力,協(xié)調本身內、外在中兩極化的知覺,使未完成的工作不再干攪現(xiàn)在而達到人格統(tǒng)整。5.幫助當事人找到自我Perls:「只要你與我們同在,就不必再作適應,任何發(fā)生的事就像過眼的影像,你可以吸收,可以同化,也可以了解,不再隨著世界團團轉?!?二)治療者的功能與角色「促使進當事人的成熟與除去阻礙成長的絆腳石?!箯囊陨系哪繕丝傻弥晷沃委煴戆缪莸慕巧潜容^主動的,面質的態(tài)度。治療者的功能1.保持敏銳的意識形態(tài),能夠完整的體會當事人所呈現(xiàn)的訊息,并協(xié)助當事人認出矛盾,不一致,甚至抗拒,挫折的部分。EX:說一件難過的事,嘴巴卻掛著微笑。2.激發(fā)當事人察覺此時此刻自我,包括口語與非口語的部分。諮商員注意當事人的身體語言。
Perls:「個體想要表達的一切都在你面前,但它并不存在字里行間。我們說的,大部分不是謊言,就是廢話,但我們的聲調、情緒姿勢、面部表情、以及身性的語言卻都表露出來無所遁形?!?.溫和地面對當事人,幫助他們去察覺語言型式對他們的影響。(1)它說:非人化的主詞,以無生命的事物取代「我」,以逃避「我」所面對的問題。
*以我取代「它」[交朋友真難](2)你說:用「你」來遠離真實經驗帶來的不安。
*以我取代「你」[當別人不接納你時,你就會有受傷害的感覺](3)提問題:使發(fā)問的一方掩藏起來,安全而輕易將問題拋給諮商員。
*將問句改為陳述句[既然沒什么指望,為什么你還不死心地設法要去博取你父親的贊美呢?](4)否定力量的言語:藉以否定個人的力量,
Perls:「在"但是"之后所說的一切都是廢話。」[雖然我并不愿意活著像個犧牲者,但是我卻無法去改變這種情況]5)隱喻:可能為當事人某些事務的對話。*將隱喻的內涵轉成顯明的意義,并連用在治療過程中。[在這里我很難把肚子里的東西吐出來]、[有時我覺得我沒腳可以站]
(6)揭發(fā)事情原委的潛隱性語言。不妨從當事人所說過的話中摘出一段作為焦點,試著尋找出這一段話對當事人的意義。盡管當事人可能省略了部分情節(jié),但治療者可以借助敏銳的觀察同時向當事人提出一些能理清情況的問題,此時治療者必須留意當事人話意不清之處,以便運用技巧促使當事人道出事情的原委。4.有關諮商專業(yè)人員的覺察:因扮演幫助當事人覺察自我的角色,故當事人必須同樣具有覺察的能力,以便在諮商過程中,察覺自我與當事人的狀況。Enright:「諮商事業(yè)人員雖然都認為覺察對諮商專業(yè)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們的意識中,仍多以個人的記憶、猜測、計劃、或內在對話等在進行諮商工作很少是真正察覺自已和他人的經驗?!箤I(yè)知識讓我們對人類普遍的心理現(xiàn)象似乎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這些知識往往成為阻礙我們真正察覺個人經驗、情緒、想法及外在環(huán)境等的最大阻礙。治療者的角色
(1)向導和催化劑:提供諮商氣氛,讓當事人在此氣氛中有機會去覺察自己的需要。(2)投射鏡:讓當事人從中瞧見自己,在彼此互動中,當事人體認到諮商員和自己一樣都不完美。(三)治療者與當事人的關系人對人關系(而非專家對病患),治療者的經驗,察識與知覺構成治療過程布景,當事人的察識與反應則為舞臺上演出的戲目。諮商員主動分享自已的知覺與經驗。一種在你我真誠關系的基礎上運作的雙向投入,治療者以誠實而直接的反應面對當事人,挑起當事人的自省,而不以「有病」的眼光相向,不時給當事人回饋。(四)當事人在治療中的經驗1.當事人的第一項責任:在完形治療中必須決定自己希望從治療中獲得何種幫助如何應用,治療時間中使當事人學習為自己的想法、感覺和行為擔負更大的責任。2.當事人在治療中階段的整合程序:第一階段:發(fā)現(xiàn)當事人在此階段可能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或對往事不同的領悟,抑或對他們生命中關鍵人物有新的看法。這些新發(fā)現(xiàn)常令他們自己感到驚訝。2.當事人在治療中階段的整合程序:第二階段:調適在此階段,當事人察覺到自己在行為上有許多選擇的機會,而非局限于單一方向。當事人因此從治療室的支持環(huán)境中開始踏出新的一步,逐步去擴展對世界的察覺。雖然做一新的選擇并非易事,但通過治療者對當事人的支持,他們便可學得克服困難情境的技巧。換個角度來說,治療者的責任就是隨時給予當事人支持,鼓勵他們勇于實踐并試驗自己選擇的行為方向。第三階段:同化當事人學習如何去改變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在此階段,當事人已能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去處理每天生活中所可能發(fā)生的各類意外事件。他們已開始主動地去作一些事情,而不再被迫地接納環(huán)境。亦即,當事人在事件發(fā)生而面臨抉擇時,已能確立自己的方向,同時對其進步與處理事情的能力逐漸建立了信心。他們至此可能自行做出選擇以便能產生自己想要的結果。治療者在此時必須明確地告訴當事人,在他們的內心已發(fā)生某種程度的改變,某些事情已被完成,某種認知也已被修正了??傊诖穗A段當事人已學會如何去擴大自己的機會并自環(huán)境中攝取自己所需的資源。治療技術(一)原則1.此時此地完形治療學派不強調過去經驗對現(xiàn)在行為的影響。他認為只有屬于現(xiàn)在的才是現(xiàn)實。當當事人想起過去的某事時
,他所回憶起來的過去以成現(xiàn)在
;當患者談及將來事時
,將來是以成為現(xiàn)在事。2.我與你只諮商者與受輔者是人與人的關系
,我與你的關系
,非特別指指導者與受助者的關系。3.使用“我‘語言在表達自己的感覺時,練習使用“我”語言,才能直接的,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感覺,承擔自己的責任。4.使用“察覺性”語言集中注意力表達經驗的過程及性質,而盡量避免論及經驗的原因。5.以直敘句代替問話是以問句方式進行晤談,可要求其先以肯定的形式說出,或說出對此問題感到懷疑之感受,藉以訓練當事人勇于表達自己的感受。完形治療法的技術完形治療法的技術在于幫助當事人獲得更敏銳的察覺力、體驗內在的沖突、解決不一致性和兩極化的問題、突破構成阻礙的僵局,以解決未完成事件。拉維斯基(Levitsky,1970,pp144-149)和培爾斯對完形治療法的一些技術曾有簡明扼要的描述,包括:1、對話練習。2、繞圈子。3、未完成事件4、我負責5、我有個秘密6、投射7、倒轉8、接觸與退卻之律動9、預演10、夸張11、我可以給你一個斷語嗎?12、婚姻咨詢游戲13、你能保持這種感覺嗎以下僅以拉維斯基和培爾期所引用的一些游戲作為上述技術應用的討論,并附帶提出一些補充建議:對話練習(thedialogueexercise)如前所述,完形治療目標就是要使一個人的功能獲得整合,進而容納其人格特質中被否定及拒絕的一面。治療者尤其注意當事人人格上的功能分裂狀況。而人格功能主要可分成[優(yōu)勢](topdog)及[劣勢](underdog)兩極,因此治療的重點也就在于此兩者的拉鋸上。通常勝利者代表了正直、權威、道德、命令、主宰及操縱,就好像一對[挑剔的父母],他們用[應該]、[必須]的心態(tài)來困擾人,并且以災難性的威力操縱別人。相對的,失敗者則是借助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被保衛(wèi)、歉疚、無助、懦弱無能等方式來牽制著對方,所表現(xiàn)的是被動的一面,是不負責任、藉詞逃避的一面,勝利者與失敗者間即通過這種不同的方式爭斗以期獲得控制權。這樣的爭斗有助于解釋為什么一個人承諾和解決方式無法執(zhí)行,為什么懶散的習性持續(xù)不改等。霸道的勝利者常以命令的方式教別人如此這般,而失敗者則帶挑戰(zhàn)性地像扮演一個不服從的頑童。在這種為奪得控制權而斗爭的情況下,就使得個體分裂成控制者與被控制者兩部分,雙方始終爭戰(zhàn)不歇,為的是要爭取自己的存在。上述人格中雙方對立的沖突即導因于內射機制的作用。通過這種機制,個人常把他人(通常是父母)的觀點納入自我體系中,培爾斯認為一個人必須,同時也是不可避免地會汲取別人的觀點和特質,但是若未經自身批判而全盤接受他人的價值觀是很危險的,因如此將會阻礙一個人的獨立自主性。所以一個人對自己所投入的內射,必須小心察覺是否會戕害自我系統(tǒng)和阻礙自我人格整合??找?empty-chair)技術空椅子技術是使當事人的內射外顯的方式之一。此技術運用兩張椅子,要求當事人坐在其中一張,控演一個勝利者,然后再換坐到另一張椅子上扮演失敗者,而讓當事人所扮演的兩方持續(xù)對話。這項技術本質就是一種角色扮演,讓當事人去扮演所有的部分。通過這種方法,可使內射表面化,使當事人充分地體驗沖突,而由于當事人角色扮演中能接納和整合勝利者與失敗者,因此沖突可得到解決。同時此技術會協(xié)助當事人去接觸他們潛藏深處的情感,以及連他們自己都可能否定的一面;藉此他們將情感外顯化,并充分去體驗它,而非僅止于對討論而已。此外,這個技術是要藉此幫助當事人去了解情感是他們真正的一部份。例如,當事人說[感覺好像我的父親在我體內!]當當事人抑制著內在父母式的內射作用,而用以懲罰和控制自己時,這個內射作用將使[自我折磨]的程序持續(xù)不斷。前述兩個相對勢力間的對話,目的在于使人們內在的對立與沖突獲得較高層次的整合,即學習去接納這種對立的存在并使之并存,而不是要去消除一個人的某些人格特質。培爾斯認為其他治療法過于強調改變,當事人也才能根本地去除自我折磨的困擾。由于當事人內心存在著許多沖突,導致他們不時地進行自我對話的游戲。就此,下列有一些沖突可試著加以突破:●內在父母對抗內在兒童?!袷軌浩鹊囊环綄箟浩鹊囊环??!窦冋娴囊幻鎸剐杂囊幻妗!馵好孩子]對抗[壞孩子]。●進取性的自我對抗被動性的自我?!褡灾鳂酚^的一方對抗懊悔非樂觀的一方?!衽ぷ鲗褂问趾瞄e者投射(playingtheprojection)投射系指一個人在別人身上所看到的事物,其實正是自己所具有的但卻不愿看見也不愿接納的。一個人往往會花費很多精神去否定自己的情感,以及把某些動機轉嫁到別人身上,因此,在團體里,當某人在說別人的時候,常常說是他自己本身屬性的投射。在投射的歷程中,治療者會要求說[我無法信任你]這句話的人去扮演一個不值得信任的角色,亦好變成別人以便能夠發(fā)現(xiàn)不信任原來是一種內在的沖突。換言之,治療者是在要求此人去[試扮](tryonforsize)他在團體中對別人的敘述。倒轉技術(thereversaltechnique)當事人的某些癥狀和言行,常是其潛在行動的倒轉表現(xiàn)。針對此種情況,治療者可要求這類因過份膽怯而痛苦的人,試著在團體中扮演一個愛表現(xiàn)的人。例如曾有位婦女,她除了糖衣食物外對其他食物都表厭惡,治療者即要求她把過去的典型風格倒轉過來,盡量表現(xiàn)與過去相反。這樣做之后,她很快的就找到她喜歡的口味,亦即能夠認識和接納她的[消極面]與[積極面]。倒轉技術的進行方式在于,要求當事人潛入每件會為他帶來焦慮的事件中,去與他自己已經埋沒和否認的部份接觸。此項技術即藉此幫助當事人能夠開始去接納從前被否定的某些個人屬性。預演練習(therehearsalexercise)就培爾斯的看法,我們內心的許多想法其實都在預演中。我們常在想象世界里預演我們在現(xiàn)實社會中所期望扮演的角色。而當實際表演開始時,因為怕自己演不好,恐懼與焦慮便襲涌而至。由于內在的預演消耗了我們太多的精力,因此抑制了我們的主動性,也阻礙了我們去嘗試新行為模式的意愿。借助團體成員相互幫助的治療方式,并彼此分享預演的情境,可使當事人更能察覺出他們內心預演各種社會角色的進行情形,同時也使得他們更能察覺他人對自己的期望并設法去達成。此外,藉此也使得他們自己更能察覺到希望被他人贊美、接納和喜歡的程度與范圍。夸張練習(theexaggeratiOnexerciSe)完形治療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當事人對自己身體語言所傳遞的微弱訊號或線索更能敏銳地察覺。雖然動作和姿勢都能夠藉之傳遞訊息,但所表達的也許并不很完全。若能要求當事人重復地夸張其欲表達的動作或手勢,將可使之與該行為有關的情感強烈化,進而使其內在隱藏的意義更清楚地表現(xiàn)出來。有一些行為頗適于運用此項夸大技術,諸如:要表達痛苦或一些憤怒情感例如,抖動、彎腰縮肩、握拳、皺眉、苦瓜臉、雙手盤胸等動作時,卻面帶不一致的微笑。以抖動為例,如果當事人告訴治療者他的腿在抖動,治療者此時可能會要求當事人站起來,更夸張地抖動雙腿,然后為此動作作說明。夸張練習也可應用在語言行為中。如治療者可教當事人重復說出他想掩飾的話,且愈重復愈大聲,如此常能真的使當事人開始傾聽自己真正的心聲。感覺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廢料買賣交易合同
- 電氣設計與安裝作業(yè)指導書
- 專業(yè)技術培訓合作合同
- 湖北教育考試題庫及答案
- 安保外包合同終止協(xié)議書
- 建筑樁基礎施工合同
- 物流運輸優(yōu)化與成本控制手冊
- 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園區(qū)規(guī)劃編制手冊
-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 3 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7課時 認識減法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商標轉讓協(xié)議合同書
- 最新六年級英語下冊《全套教材分析解讀》外研版課件
- 蘇軾的一生課件
- 工程設計費收費標準
- 天車安全檢查表
- 海姆立克急救(生命的擁抱)課件
- 土方回填試驗報告
- 越南語基礎實踐教程1第二版完整版ppt全套教學教程最全電子課件整本書ppt
- 大數(shù)據與會計-說專業(yè)
- 工程項目樣板引路施工方案
- 必備空調安裝免責協(xié)議書范文優(yōu)選七篇
- (自考)財務管理學完整版課件全套ppt教程(最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