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廈《傷寒論》經方使用說明書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2a0cb211af2d4dc98ed0c807d45769a/72a0cb211af2d4dc98ed0c807d45769a1.gif)
![倪海廈《傷寒論》經方使用說明書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2a0cb211af2d4dc98ed0c807d45769a/72a0cb211af2d4dc98ed0c807d45769a2.gif)
![倪海廈《傷寒論》經方使用說明書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2a0cb211af2d4dc98ed0c807d45769a/72a0cb211af2d4dc98ed0c807d45769a3.gif)
![倪海廈《傷寒論》經方使用說明書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2a0cb211af2d4dc98ed0c807d45769a/72a0cb211af2d4dc98ed0c807d45769a4.gif)
![倪海廈《傷寒論》經方使用說明書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2a0cb211af2d4dc98ed0c807d45769a/72a0cb211af2d4dc98ed0c807d45769a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倪海廈《傷寒論》經方使用說明書(打印版)目錄一.白虎加人參湯二.白虎湯三.白通加豬膽汁湯白通湯白頭翁湯半夏瀉心湯柴胡桂枝干姜湯柴胡桂枝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柴胡加芒硝湯赤石脂禹余糧湯大柴胡湯大承氣湯大黃附子細辛湯大黃黃連瀉心湯大青龍湯大陷胸湯大陷胸丸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當歸抵當湯四逆湯抵當丸茯苓甘草湯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四逆湯附子湯附子瀉心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甘草附子湯甘草干姜湯甘草湯甘草瀉心湯干姜附子湯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加半夏湯葛根湯瓜蒂散桂苓甘草龍骨牡蠣湯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桂枝附子去桂加白術湯桂枝附子湯桂枝甘草湯桂枝加大黃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加葛根湯桂枝加桂湯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桂枝加芍藥生姜人參新加湯桂枝加芍藥湯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桂枝去芍藥湯桂枝人參湯桂枝湯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黃連湯黃連阿膠湯黃芩加半夏生姜湯黃芩湯桔梗湯炙甘草湯苦酒湯麻黃附子甘草湯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麻黃升麻湯麻黃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麻子仁丸牡蠣澤瀉散芍藥甘草附子湯芍藥甘草湯生姜瀉心湯十棗湯四逆散四逆湯四逆加人參湯四物湯桃核承氣湯桃花湯調胃承氣湯通脈四逆湯文蛤散烏梅丸吳茱萸湯五苓散小半夏湯小柴胡湯小承氣湯小建中湯小青龍湯小陷胸湯旋覆代赭石湯茵陳蒿湯禹余糧丸真武湯梔子柏皮湯梔子豉湯梔子甘草豉湯梔子干姜湯梔子生姜豉湯枳實梔子豉湯梔子厚樸湯豬膚湯豬苓湯竹葉石膏湯白虎加人參湯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綿裹)甘草三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劑量:.1.石膏胖子五到六錢,用的時候用到一兩以上。石膏若用五錢,知母用三錢。粳米一湯匙,也就是兩三錢就可以,因為有粳米,所以白虎湯容易酸壞,所以一次開的份量,三碗熬-一碗,每次喝每次熬,人參一二錢即可,黨參可用到五六錢。2.知母4-5錢甘草2-3錢,粳米2-3錢(粘米就可以),石膏要大劑用(最重倪師開到14兩)3.病人津液傷得很重,用人參。如果高燒,但熱不寒,是白虎湯癥,但大便很正常,人參可不用4.加梗米是讓湯進入腸胃,通過小腸汽化成肺的津液時機:白虎湯證加大渴應用:1.“有汗”是重要指標。無汗表示表證未解。臨床上如果病人怕風有汗,脈浮,又有燥渴,桂枝湯和白虎湯可以開在一起,表里雙解2.腦膜炎引起的高熱3.中署4.高熱或者郁熱厥冷的時候,白虎湯下去病人大汗熱去5.糖尿病的上消中消二.白虎湯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右四味,以水一斤,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升,日三服。煎煮與服用:以上四味藥,以水十碗,煮米熟湯成,去滓。每次溫服一碗,一日三次。燒退停后服,服過量易傷胃氣劑量:1.石膏胖子五到六錢,重用的時候用到一兩以上,用棉布包起來煮。2.人參一二錢即可,黨參可用到五六錢。3.石膏若用五錢,知母用三錢。粳米一湯匙、兩三錢就可以。4.炙甘草2錢方解:1.知母除煩止渴生津,白虎湯證的病人,嘴巴很渴,血里面的水不足的時候,喝水都沒用的2.石膏是非常辛寒的藥,進入血脈把血的溫度下降下來。當病人壯熱、高熱的時候,用到白虎湯時,石膏就是至少一兩以上。3.甘草主要是健脾健胃,當脾陽不足的時候,胃口就沒了,炙甘草能讓脾陽恢復的很快。甘草清熱消炎滋液。4.粳米就是平常用的糯米,最主要是為了取它的黏液,肺上面有很多肺泡,在壯熱的時候,整個干掉了,取粳米的黏液來保護它,讓它清涼下來,肺的津液靠粳米補足,腸胃的津液靠紅棗、人參。三.白通加豬膽汁湯蔥白四莖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亦可用。時機:1.一合大概一個小酒杯2.唐容川認為人尿是回龍湯3.人尿用童子尿,幫助消化;豬膽汁暫時補充一下體內膽的功能的損傷白通湯蔥白四莖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時機:1.少陰病的下痢2.病人上面有虛熱,下面是寒痢方解:1.蔥白只用蔥的白莖和干姜、附子一起煮因為沒有炙甘草所以藥一下去的時候,沒有阻礙,一下去就能把上焦的陽往下帶2.干姜溫中3.生附能行到表面上,能把腸胃的蠕動加速,讓血行到四肢上去。應用:1.病人癌癥晚期,下利,病人汗出不止,整個腸胃都干掉了。這種就是死證,有陰無陽,就是陽脫了,陽脫掉就會有這種現象。用白通湯加豬膽汁和人尿,白通湯可以通陽。大劑的用,靠人尿硬把陰陽相隔打開。2.病人病危時,可以服用服用白通湯加豬膽汁。如果脈微微出來,表示人救回來了,但是如果暴出,病人就會死。所以吃藥前要和病人家屬說好。鑒別比較:1.寒利不止白通湯,熱利不止,桃花湯2.都是少陰病白頭翁湯白頭翁二兩黃柏三兩黃連三兩秦皮三兩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時機:1.熱痢2.里急后重3.可能有便膿血方解:1.白頭翁止腹痛、去熱、止血。與白芍的止腹痛不同,痢疾的原蟲把腸子破壞了,腸子里面出血很多,所以靠白頭翁和秦皮。2.秦皮止下痢3.黃連清小腸的熱4.黃柏清膀胱的熱加減:1.下痢得很厲害的時候,白頭翁用五錢都可以。2.有里急后重,可加大黃2錢3.婦人在妊娠的時候,下利兇急后者血痢很重,白頭翁加甘草、阿膠鑒別比較:1.葛芩蓮湯也是用于熱利,但它一定要有太陽表證;2.黃芩湯的熱利一定有肚子痛;3.黃連湯的熱利一定是寒熱并結的;4.白頭翁湯是純熱病,后重5.如果病人有時下痢有膿血,有時沒有膿血,可以用桃花湯和白頭翁湯一起半夏瀉心湯半夏半升(洗)黃芩干姜人參甘草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升,日三服。煎煮與服用:治腸胃方面的病一般都是空腹吃。粉劑也行時機:[半夏瀉心湯」的病人一定有嘔吐、下利兼有腸鳴,所以有嘔吐就是「半夏瀉心湯」。方解:1.黃芩對胃的熱,舌苔是黃的用黃芩2.黃連針對腸鳴3.半夏去水4.干姜、人參、甘草、大棗是補藥。5.用人參一般用生甘草應用:1.用在胃炎、腸炎時2.病人吃壞肚子的上吐下瀉,拉出來的都是水,肚子咕咕的腸鳴,就是[半夏瀉心湯證」3.下利如休息痢,無膿血,惟水瀉,時或自止,止則腹脹,瀉如爽然,然日蠃憊,面色萎黃,惡心吞酸,有時腹自痛,當與「半夏瀉心湯」,沒有拉血,拉出來都是水,停止沒拉,肚子就脹起來,拉完后肚子就舒服了,面色就越來越疲憊,又惡心又吐酸,東西吃不下去。柴胡桂枝干姜湯柴胡半斤桂枝三兩(去皮)干姜二兩栝蔞根四兩黃芩三兩牡蠣二兩(熬)甘草二兩(炙)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劑量:有外證所以重用柴胡,柴胡用五錢六錢,桂枝用三錢,干姜用二錢,栝樓根用四錢,黃芩用三錢,牡蠣用二錢,炙甘草用二錢。時機:1.治療癆證第一方:怎么吃也吃不胖,很倦怠,開什么處方也沒有用。原因就是濕在血脈,造成血管很粗大,所以風濕的藥(治關節(jié)的)沒用;臟結的藥沒用。2.臨床上,只要是“很口渴,全身肌肉無力,小便不利,胃不舒服,沒有胃口也沒有嘔吐”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湯,不管內部是什么3.喝完后流的汗是血脈里的濕方解:1.濕在關節(jié)、肌肉、脾臟上面可以用白術,但濕在血管里面則不能用白術,因為白術收斂的力量很強,白術可以止利,如用于此,反而不利發(fā)散血中之濕。2.干姜溫中3.栝蔞根補血里的水,就是補肺里的水4.黃芩去胃的虛熱5.牡蠣收斂浮陽(但頭汗出);如果心陽、腎陽也往外走,用龍骨6.柴胡治少陽的病,往來寒熱7.炙甘草暖胃柴胡桂枝湯桂枝(去皮)黃芩各一兩半芍藥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一兩(炙)半夏二合半(洗)大棗六枚(擘)生姜一兩半(切)柴胡四兩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人參湯,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黃芩;復如柴胡法,今用人參作半劑。主治:治心腹卒中痛者劑量:1.柴胡四錢以上,桂枝一錢半,芍藥也用一錢半2.此方是桂枝湯和小柴胡湯各半,但是臨床上先倪重用柴胡。柴胡也可以發(fā)汗,通利三焦。時機:有太陽少陽證的時候加減:1.如果怕風多于嘔,可以重用柴胡來發(fā)汗2.如果表邪一直在表面,用麻黃;但此時表邪已經下陷到肌肉---濕在胃,就不用麻黃。應用:1小兒感冒常有此種情況,既有無汗之表證也有柴胡證,這里用柴胡桂枝湯就得了,只是用發(fā)汗藥而不用柴胡是不行的。這是定法。2.倪師管經用柴胡桂枝湯加吐蠣將淋巴腫塊去掉了;淋巴甲狀腺還是用柴胡桂枝湯加牡蠣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柴胡四兩龍骨黃芩生姜(切)鉛丹人參桂枝(去皮)茯苓各一兩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熬)大棗六枚(擘)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兩沸(再煮一半水,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柴胡湯,今加龍骨等。劑量:除了大黃、半夏、紅棗以外,其它都等重?,F在買的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的藥粉,里面沒有鉛丹的,都用茯苓代替了,所以開的時候,沒有加鉛丹也沒有關系。時機:虛熱。所謂陰虛的人是腸胃津液不足,兼有下利而引起。它的病人都是平素身體很虛的人加減:1.龍骨與牡蠣潛陽收斂的作用有小差異,當「失津」的時候,我們用牡蠣,因為牡蠣味咸可以生水;如果是「失精」的時候,我們用龍骨。2.如果病人驚煩、焦慮,龍骨牡蠣等量;如果小朋友尿床的時候,因為夜尿是「失津」,所以用到龍骨牡蠣的時候,重用牡蠣,龍骨可以少一點;如果是大人有遺精的癥狀,龍骨要加重一點。禁忌:有便秘的熱實證不可以用應用:1.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是很好治療失眠的湯劑,是虛的人吃的;如果失眠是到了晚上但頭汗出,常常五六天不大便,頭干又燥,這人是陽明燥屎,可以吃柴胡加龍骨牡蠣湯;2.驚煩時,都用到龍骨牡蠣(手心冒汗無便秘時,也用到龍骨牡蠣湯)柴胡加芒硝湯柴胡二兩十六銖黃芩一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炙)生姜一兩(切)半夏二十銖(本云五枚,洗)大棗四枚(擘)芒硝二兩右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劑量:柴胡加芒硝湯的劑量是小柴胡湯喝到第三碗時加芒硝。時機:小柴胡湯證兼堅。小柴胡湯加芒硝。應用:此處實是堅硬,包括大腸癌。沒有開過刀的大腸癌一般都有這個癥狀。赤石脂禹余糧湯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余糧一斤(碎)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劑量:1.如果吃下去還沒用,赤石脂一半生用,一半煮2.禹余糧在藥房里可能買不到。臨床上下利不止時用白術、赤石脂。把黃土炒白術。白術和赤石脂炒用在止利的時候??梢约釉谛〗ㄖ袦锩婊虬胂臑a心湯里,利就止掉了。時機:用到這個處方時,下痢很厲害,有時會見血,有時一天三四十次。方解:1.赤石脂、禹余糧,此二藥固澀力量相當強,但真下有熱不是虛脫時此藥不可用,如痢疾等,久利滑脫不止可用。2.如果沒有下痢,吃了赤石脂禹余糧會便秘,此為澀劑應用集錦:大腸炎,西醫(yī)無治。里寒、便膿血:桃花湯(一劑就好)?;?一天可能數十次)、無里寒:赤石脂禹余糧湯大柴胡湯柴胡、半夏(各半斤)黃芩、芍藥(各三兩)生姜(五兩)枳實(四兩炙)大棗(十二枚)大黃(二兩)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劑量:大黃,胖子用二錢,瘦的人用一錢就好了時機:1.腹?jié)M、惡心是大柴胡湯的主證2.太陽和少陽之間或者純少陽的病用小柴胡湯,嘔心就是小柴胡;陽明和少陽之間的病用大柴胡湯,大便不利就是大柴胡3.大柴胡湯癥一定是脈會弦(少陽證的脈),病人兼有惡心,便秘,小便黃,胸脅苦滿,往來寒熱。一定有這種兼癥才會大柴胡湯。4.不管你是大柴胡湯,小承氣湯,大承氣湯,小便顏色都是黃的方解:1.枳實寬腸,和厚樸一樣,枳實比較重于寬大腸,厚樸比較重于滋潤小腸,大腸和肺是表里,所以大腸堵到的時候用枳實,胸腔堵到、心臟積水也用枳實,枳實這藥專門能去結毒、硬塊。實際在用的時候發(fā)現到,當大腸的腸壁和大便黏在一起的時候,枳實可把腸壁推開,但只能讓它們分開,枳實本身并沒有攻下的功能,它能把結分開來,必須要靠別的藥把它通出來,所以心臟的動脈血管堵塞的時候,用枳實,但是枳實只是把動脈血管里面堵塞的東西與血管壁分開來,所以張仲景還加桂枝,桂枝讓心臟動脈血管往外沖的力量加強,噴射的力量加大2.怕胃受不了再加生姜在里面,讓胃熱力散一點,不要太集中在心臟,怕心臟受不了,血管會破裂;3.腹?jié)M,肚子脹滿,少腹會痛,所以加芍藥;4.大柴胡湯里面如果沒有加大黃,就不叫大柴胡湯,因為病已經進入少陽、陽明了,又不是純陽明證,所以用不到[芒硝」這樣強的藥,用大黃把陽明熱清出來就好了。5.黃芩、芍藥是等量的,枳實要重用,大黃開的比枳實少,如果沒有加枳實,只大黃,肚子會絞痛,因為大黃會硬把腸壁拉開來,因為腸壁沒有津液了,枳實下去會產生津液。6.問病人惡不惡心,會惡心就是少陽,惡心加脹滿就是大柴胡,肚子不滿會惡心就是小柴胡;加減:1.如果便秘在肛口堵到,可以加一點芒硝(拒按,屁都沒有)2.如果有腹?jié)M,加厚樸應用:1.大柴胡湯救了很多大腸癌病人(當盲腸炎來治),但是開過刀就不一樣了2.開白內障的處方的時候,大柴胡湯來作加減3.龜胸龜背,大多原由于毒,這毒就是濁痰,凡龜胸后必成龜背,用大柴胡湯治之。重者用大陷胸湯之類,隨證不同。4.潮熱,而脅下汗出者為膽實,用「大柴胡湯」:5.手足心汗出者為胃實,用「大承氣湯」。6.本方應用于由暴飲、暴食等之急性胃腸炎、大腸炎、赤痢等之機會極多7.大家敬節(jié)列此方位膽結石之第一方8.急性痢疾大承氣湯大黃四兩(酒洗)厚樸半斤(炙、去皮)枳實五枚(炙)芒硝三合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時機:1.大便鞭、潮熱、口干2.用于腑熱的陽明病。腑熱的小便是深黃的,經熱的小便是白的3.陽明燥熱的舌苔很黃,嚴重的話很黑很干。寒極盛的時候,舌苔也是黑色的,但是有潤澤4.可以停大承氣湯的時候:小便色淡黃,無陽明證癥狀5.陽癥的時候利大便,陰證的時候利小便(難得多)加減:1.如果肚子里有濕,不需要等,可以加去濕的藥,比如五苓散(有五苓散癥狀時)配合大承氣湯就可以使用。去濕的方法,除了關節(jié),就是利小便。2.如果腹痛,加重厚樸和枳實,痛就去掉了3.急下時用大承氣湯,一劑即可(不用小承氣湯)禁忌:1.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2.陽明病,心下鞭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3.陽明病,面合色赤,發(fā)熱,不可攻之。攻之,小便不利者,必發(fā)黃也。4.陽明病,自汗出,若發(fā)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鞭不可攻之,大黃附子細辛湯大黃三兩附子三枚(炮)細辛二兩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若強人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煎煮與服用:5碗水煮成2碗,分三次喝時機:治脅下偏痛,發(fā)熱,其脈緊弦。以脾土寒濕,郁其肝氣,風木抑遏,故脅痛而發(fā)熱,脈弦而且緊。宜以溫藥下其結寒,辛、附溫寒而破瘀,大黃下積而開結也。應用集錦:.1.凡是偏側痛,古人認為都是寒實,所以應該用溫藥下之,這個規(guī)律是絲不錯的。什么樣叫寒實?凡是有偏痛,而脈偏緊偏弦,就是屬于寒實,可用溫藥下之,大黃附子細辛湯加。腹中痛,偏于一側,脅下也就是腹。其是右側的脅下痛(肝痛)、腹痛、腰痛、胃脘痛,再有便秘、脈弦,大黃附子細辛湯效果非常好;如果是關節(jié)一側痛呢,應治關節(jié),通常用桂枝加術附,再加一點大黃,但是量不必大;腿的一側疼,你可以擱芍藥,甘草;下肢一側痛,就芍藥甘草配合這個子,大黃附子細辛加芍藥甘草;骨質增生常有偏側痛,大黃附子細辛湯非常好用。2寒實便秘:1).小便淡白,不為便秘所困,甚至一星期不大便也不覺難過,脈細小,甜白2).炮附子3錢,細辛2錢,大黃3錢(大黃附子細辛湯)。若是寒比較重實比較少,大黃少一點附子多--點;如果一星期--次,就大黃多--點附子少--點。3).上熱下寒的寒秘:知母五錢、干姜三錢、(大黃三錢)、炮附子三錢、(細辛二錢)3升結腸的便秘(右側腹痛),因為運動方向與地心引力是相反的,所以大部分都由于陽虛、推動無力所致,大黃附子細辛湯。如果沒有疼痛,可以把細辛改成人參。大黃黃連瀉心湯大黃二兩黃連一兩右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煎煮與服用:1.身體上部問題,比如眼睛流血、跺流血、胃的問題,像泡茶一樣的喝,取其氣地。2.身體下部的問題,比如痔瘡出血,要煮,使藥力向下走。時機:劊到大黃黃連瀉心湯的,苔-定是黃的,心下痞是熱痞,上焦的脈很數,反過來說,摸到病人的脈很數,就知道病人里發(fā)炎了。比較集錦:陽證心下痞硬為熱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若陽證汗出惡寒,為寒熱痞,宜附子瀉心湯。誤下少陽發(fā)熱而嘔,心下痞滿,為嘔逆痞,宜半夏瀉心湯。陽證誤下,心下痞硬,下痢,心煩干嘔,腹中雷嗚,脅下有水氣,致小便不利,為虛熱水氣痞,宜生姜瀉心湯。若有是證,脅下無水氣,其痞急益甚,為虛熱客氣上逆之痞,宜甘草瀉心湯。大青龍湯麻黃六兩(去節(ji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姜三兩(切)大棗十枚(擘)石膏如雞子大(碎)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煎煮與服用:1.六碗水大火快煮成一碗,湯成后立刻關火,待溫時空腹喝第一碗。2.如果一小時內汗出燒退咳止,就不需要喝第二碗。防止汗發(fā)過了,就慢慢喝。3.如果三小時內無出汗,就再喝第二碗,汗出時就不用再喝了。4.當身體出汗時須待靜室中,等到出汗自然停止后,再出房間。5.切不可以出汗時吹到風,如此病毒將無法排盡,還會再發(fā)的.6.成人每次一碗,小孩每次半碗,嬰兒每次四分之一碗。7.一但汗出,就不用再喝第二碗了,因為已經好了,再喝恐怕傷到津液。8.一般病人在服藥后第二天中午時會很餓,胃口大開,這表示痊愈了。劑量:1.麻黃三錢,杏仁五錢,石膏八錢,炙甘草五錢,桂枝五錢,生姜二片,紅棗十二枚打碎(石膏一般四到五錢,杏仁一般二錢多到五錢都沒關系。標準的黃金比例是:麻黃用六錢,石膏用四錢,杏仁用二錢.那么杏仁加石膏等于麻黃的六錢,這樣子就不會傷到津液)2.原方麻黃比桂枝多,麻黃先煮。實際上使用時,麻黃減量,可以一起煮。3.石膏,杏仁立刻給肺補充津液。石膏和杏仁加起來等于麻黃的劑量4.溫粉:牡蠣、龍骨(馬骨)、糯米,三味磨粉等量時機:1.怕冷、無汗、發(fā)燒、咳嗽重、咳出黃痰、身體痛、口渴重、喜飲冷水、沒有胃口。2.凡是看到病人表寒里熱的時候,就用「大青龍湯」,病人曰喉嚨癢癢的,有咳嗽,有渴,有痰且痰黃黃濃濃的,黃濃就代表病人里面熱,怕冷且有鼻塞的現象,所以這病人表是寒的里是熱的,這熱是肺熱,所以用「大青龍湯」。3.身體肌肉關節(jié)疼痛、咳嗽、無汗、發(fā)燒、沒有胃口、呼吸困難等癥狀時,請服用大青龍湯4.大青龍湯是麻黃湯和越婢湯的組合,所以有去水的功能加減:1.咳嗽頻繁或痰多,杏仁用的多一些;2.病人高燒與煩躁明顯的時候,石膏用得多一些(甚至會到1兩)。石膏可以安定煩躁。禁忌:1.少陰證、脈微細時不能用大青龍湯,因為麻黃量太大,嚴重的,病人會亡血。2.必須沒有流汗應用:1.SARS、禽流感2.身上濕很重的人也可以用大青龍湯3.病溢飲者,當發(fā)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溢飲就是水跑到四肢上去了4.大青龍湯是治療疫病的藥方,疫病就是氣候不正常的情況下,例如春行冬令,所發(fā)生的流行傳染病。一般如果是四季分明,節(jié)氣交替正常的時候,就不會用到大青龍湯;只會用到麻黃湯、桂枝湯、葛根湯等等。比較集錦:1.麻杏石甘湯是治療肺炎的第一方,汗出而喘,到最后壯熱就是肺炎了。反之,如果無汗而喘咳、有大熱者,就是發(fā)高燒而肺熱苔黃者,就要考慮大青龍湯了。2.1)因風寒而喘者,無里熱、無里寒,是麻黃湯證有里熱,大青龍湯有里寒,小青龍湯2.)下后微喘者,桂枝加厚樸杏仁湯證喘而汗出者、下利,葛根黃芩黃連湯證汗出而喘,無大熱、無下利,麻杏石甘湯汗后津液不足,飲水多而喘者,是五苓散證大陷胸湯大黃六兩(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錢七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減二升,去滓,內芒硝,煮一兩沸,內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此乃峻方用時務求辯證準確煎煮與服用:先喝一碗,如果喝一碗沒有上吐下瀉再喝,一般來說差不多隔六小時,如果又吐又瀉就不用再喝了。臨床上瀉比吐多,且瀉是從大便中排。劑量:1.大黃三錢,芒硝五錢,甘遂五分生用,五分劑量差不多是小塑料勺一勺。2.如果[結」得很厲害的時候甘遂要加重,有時候加到二勺約,平常大部份二勺就到了,很少用到三勺時機:1.心下很強硬很痛,一路直的痛到關元。2.當決定要用大陷胸湯的時候,要快,趁病人還有體力承擔藥的時候用,所以用峻劑的時候,要趁病人元氣還在的時候趕快用。應用:1.肺里化膿瘍的時候也可以用;2.即使被西醫(yī)診斷為肺癌,如有熱實,都可以用;3.小孩腦膜炎重癥時都可以,只要病人痰不斷出來,呼吸短,脈數,身燙,都可以用,劑量少一點按比例即可。4.還有一種也是結胸證,少年的時候喜歡打架,打到胃地方瘀血,或胃出血滲到淋巴系統(tǒng),日久后變成硬塊,里面的血管和淋巴糾在一起,胃被擠壓得很小,病人的胃里面沒有胃癌,但是胃的地方硬硬的,也是用「大陷胸湯」5.小兒麻痹發(fā)壯熱的時候都是大陷胸湯證,壯熱來的時候,整個水痰熱積在肺上面的時候,結果腦神經燒壞掉了,這都是大陷胸湯證6.曹穎甫屢用此方治胸膈有濕痰,腸胃有熱結之證,上下雙解,輒收奇效。鑒別比較:1.比大陷胸丸強2.小陷胸湯按之則痛,不按不痛3.大陷胸湯與大陷胸丸的區(qū)別:如果結胸在心下的疼向下走,不按都痛,是大陷胸湯,其中的芒硝也可以攻癌癥的堅;心下的疼如果是向上走的,大陷胸丸4.胸脅苦滿包含只是右肋骨痛,還是以柴胡為主5.大陷胸湯用在熱實結胸(苔黃);十棗湯用于水結胸(一躺下去就咳,但坐不得臥);結在腸中,用大承氣湯。十棗湯是去水飲;大陷胸湯是去痰飲。大陷胸丸大黃半斤葶藶子半斤(熬)芒硝半斤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右四味,搗篩二味,內杏仁、芒硝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七,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劑量:1.四味藥要等量,甘遂無水不去,去水力量非常強2.芒硝可以攻肺里堅硬的痰3.一個丸大概彈珠那么大,一錢左右時機:與大陷胸湯比較,都是心下硬痛。大陷胸湯是一路直的痛到關元,而大陷胸丸的痛是往上走的,所以要用丸劑將痛推下去。應用:1.小孩胸前突出來可能被西醫(yī)診斷為肺炎、肺積水、肺膿樣等。吃下去后會上吐下瀉,第二天胸部會凹下去。2.龜背。都是肺里有痰,都是大陷胸證。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當歸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通草二兩桂枝三兩細辛三兩生姜半斤(切)吳茱萸二升大棗二十五枚(擘)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溫分五服。方解:1.吳茱萸入肝止嘔2.當歸以補血3.細辛、通草以散寒而行水,所以助心營而起欲絕之脈也4.合桂枝湯去生姜而倍大棗,所以扶脾陽而溫手足之厥及肌肉之寒也。5.若其人內久寒,心下水氣,不免滲入于胃,胃底膽汁不能相容,又必抗拒而見嘔逆,故于本方中加吳茱萸以止嘔6.生姜以和胃應用:1.婦人的白帶,都是陰寒的體質,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人的生殖系統(tǒng),只有肝經絡過。所以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把肝熱起來,白帶就去掉了。2.病人久寒、胃寒當歸四逆湯當歸三兩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細辛三兩甘草二兩(炙)通草二兩大棗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加減:1.如果有下痢,去通草;2.如果有便秘,通草多加一些,當歸多一些。服藥后大便多一兩次。應用:1.加護病房的危重病人,手腳冰冷,脈微細,需要大劑用當歸四逆湯。2.當歸四逆湯是去血虛造成的里寒3.當歸四逆湯專門治療凍瘡,是絕對、唯一處方4.糖尿病病人最后要截肢,也用當歸四逆湯。只要是截肢,就想到當歸四逆湯5.女人白帶,手腳是冷的6.睪丸有疝氣的時候(因為細辛)(可用升麻,升提陽氣),用當歸四逆湯。7.當歸四逆湯做加減,臨床上的時候看我們血癌的病人,紅斑性狼瘡的病人,尿毒的病人,都可以用這個處方來解決8.婦人月經不來,有寒結,用削歸四逆湯加減鑒別比較:單純心力不足造成之手腳冰冷用四逆湯。血虛血寒之四逆用當歸四逆湯。抵當湯水蛭三十個熬虻蟲三十個去翅足熬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酒洗)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此乃峻方用時務求辯證準確劑量:水蛭、虻蟲三十個,大約三錢左右,桃仁二錢,大黃三錢;如果用地黃,用一兩,地黃是補虛的,五錢就補不到了;用五碗水下去煮三碗,喝了第一碗,沒有下再喝,「下]就是拉血,不要緊張,腹中的小孩不會傷到。時機:使用抵擋湯的條件:1.小腹鞭滿、發(fā)狂、小便自利,脈微而沉(輕按微、重按沉)2.小便一定是利的,說明病不在氣分。如果小便不利,就可能是大黃甘遂湯,水和血并結在子宮。3.大便黑,說明有瘀血.4.病人發(fā)狂、善忘5.少腹鞭滿、結痛6.觸診時三陰交會有壓痛點,苔有齒痕,渴不欲飲加減:如果病人大便正常,就不要用大黃;病人如果身體很虛弱,己經奄奄一息了,這時候把大黃改成地黃,去補病人的血禁忌:此方施于果系腑分有瘀血則宜,蓄血則謬;干血則宜,血枯則謬應用:1.血證的第一個方子是桃核承氣湯:小便不利,膀胱里有淤血,用桃核承氣湯。第二個就是抵當湯,用于小便自利時。抵當湯證一般是腹腔里或子宮里有淤血、腫瘤(便黑、善忘、渴不欲飲)。藥力很峻。2.婦人子宮里有腫塊、腫瘤,男人腹腔血結住(被踢到),抵當湯后血從大便出來。3.孕婦子宮里有腫塊時,壓著小孩長不大,用抵當湯消腫塊,小孩就可以成長了。4.病人干血癆時(小腿上有肌膚甲錯),月經來痛,小腹脹滿(摸上去又是軟軟的)。抵當丸水蛭三十個熬虻蟲三十個去翅足熬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酒洗)右四味,搗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啐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煎煮與服用:用生蜂蜜就會加強效果。劑量:一般水蛭二十個大約二錢,虻蟲二十五個差不多兩錢半,桃仁二十個兩錢,大黃三錢。時機:腹部淤血不是很緊急,病人沒有發(fā)狂應用:產后惡漏不盡,凝結為塊,成宿患者,平素雖服藥,然當難收效,其后再有分娩,用此方服之,不過十日,塊可盡消。茯苓甘草湯茯苓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生姜三兩(切)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劑量:1.(倪)茯苓和桂枝必須等量;2.(胡)茯苓和桂枝至少要擱三兩。時機:1.心下悸,氣沖,不渴,小便不利,或有嘔逆2.渴而小便不利則是五苓散應用:1.茯苓甘草湯加上龍骨、牡蠣,可以治伴有心悸的失眠。頑固的失眠證,心下悸很厲害,其他的藥不行,這個藥每見效。龍骨、牡蠣都可以分別擱12克,茯苓治失眠時要加重到擱4兩,就是12-15克。2.茯苓關于神經方面的證候用得相當多。鑒別比較:動悸的位置:1.肚臍以下:茯苓甘草湯2.肚臍以上:桂枝甘草湯3.肚臍后方: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4.中膈停水:苓桂術甘湯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茯苓四兩桂枝三兩白術三兩甘草二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劑量:1.白術茯苓等量2.甘草得茯苓則不資滿而反泄?jié)M時機:1.病人可能還來不及吃藥發(fā)汗,就吃了壞的食物,然后再發(fā)汗,肺里的津液不夠,(上吐下瀉后)腸胃的津液也沒了。脈沉緊是里寒。橫膈里有水排不掉時,人一動就產生暈眩。2.平時喝水喝得太快,會在中隔積水,也會頭暈方解:茯苓和白術就降中焦的水,頭暈的現象就去掉了。加減:1.暈眩得很厲害的時候會吐的,就可用苓桂術甘湯里面再加半夏2.小便不利,加澤瀉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半斤桂枝四兩(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五枚(掰)右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日三服。(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勺揚之,水上有珠子六千顆相逐,取之)應用:1.凡是臍下悸,或者是少腹攣痛而有奔豚的這種情況,你用它就好使2.去帶脈痛鑒別比較:1.動悸在肚臍以下時用茯苓;以上用桂枝2.動悸的位置:肚臍以下:茯苓甘草湯肚臍以上:桂枝甘草湯肚臍后方: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中膈停水:苓桂術甘湯茯苓四逆湯茯苓四兩人參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兩(炙)干姜一兩半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時機:四逆湯癥有煩躁。人參補津液,茯苓除煩燥。鑒別比較:.1.如果沒有煩躁的四逆,就用一般四逆湯即可2.如果津液不夠,沒有煩躁,有發(fā)汗吐下,就用人參四逆湯3.沒有被汗,手腳冰冷的,就直接用四逆湯附子湯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術四兩芍藥三兩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劑量:1.重用附子,白術比茯苓多一點;2.附子如果只用3錢就沒用了,寒水化不掉。時機:1虛寒疼痛脈沉,全身骨節(jié)疼痛的時候用附子湯。疼痛是因為寒濕。(如果是脈浮緊,就是麻黃湯。)2懷孕婦女腹寒脹大,胎兒傷寒受涼,使用附子湯。鑒別比較:1.痛在皮膚,麻黃湯癥2.痛在肌肉,桂枝湯,玉竹可以治肌肉里面的痛,可以在桂枝湯里加玉竹。(西醫(yī)有一種肌纖維痛癥,桂枝湯加玉竹,一下就好了。)3.痛在骨頭關節(jié),附子湯4..上身不痛,只膝蓋痛,桂枝芍藥知母湯。4發(fā)汗太多,造成汗流不止但是沒有成痙,桂枝加附子湯,發(fā)痙、肌肉抽搐,真武湯,手腳都筋攣起來,附子湯。5大便溏、小便少、骨節(jié)痛,脈沉,屬濕痹,宜五苓散;脈沉細,有寒,合甘草附子湯、真武湯、附子湯。附子瀉心湯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別煮取汁)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時機:附子瀉心湯是去胃的熱,固表虛,苔一定是黃的,大便比較秘,胃熱很盛(如炎癥)方解:黃連雖然是苦寒,但是丟在心臟里面去以后它是熱的鑒別比較:陽證心下痞硬為熱痞,大黃黃連瀉心湯。若陽證汗出惡寒,為寒熱痞,宜附子瀉心湯。誤下少陽發(fā)熱而嘔,心下痞滿,為嘔逆痞,半夏瀉心湯。陽證誤下,心下痞硬,下痢,心煩干嘔,腹中雷嗚,脅下有水氣,致小便不利,為虛熱水氣痞,宜生姜瀉心湯。若有是證,脅下無水氣,其痞急益甚,為虛熱客氣上逆之痞,宜甘草瀉心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半斤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五枚(掰)右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日三服。(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勺揚之,水上有珠子六千顆相逐,取用之)應用:.1.凡是臍下悸,或者是少腹攣痛而有奔豚的這種情況,你用它就好使2.去帶脈痛鑒別比較:1.動悸在肚臍以下時用茯苓;以上用桂枝。2.動悸的位置:肚臍以下:茯苓甘草湯肚臍以上:桂枝甘草湯肚臍后方: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中膈停水:苓桂術甘湯3.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與桂枝加桂湯皆能治奔豚證:氣上沖而小便利者,用桂枝加桂湯氣上沖而小便不利者,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難以區(qū)分時兩方可合方應用。4.肝氣上逆而奔豚者,奔豚湯主之。腎氣上凌者,桂枝加桂湯主之。虛寒水氣者,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甘草附子湯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術二兩桂枝四兩(去皮)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止復煩者,服五合(半碗),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始。煎煮與服用:出微汗后,要減量劑量:1.病人體格很大,桂枝用五錢,炮附子用三錢,白術用三錢,炙甘草三錢,一劑下去。如果病人當下很疼,濃煎,5碗水煮1碗。2.桂枝重用,譬如桂枝四錢,其他全部都用二錢,桂枝去風,白術去濕,靠附子帶到皮膚表面去,這三味的時候,跑得最快的是桂枝。因為桂枝去風的力量很強,濕比較慢,所以如果沒有加甘草,風去了,濕還留在關節(jié)面,所以桂枝四,炙甘草二,附子二,白術二,如果是胖子桂枝可以用到六錢。時機:.1.經方里最有名的治痛風的。炮附子也可以和桂枝等量。沒有不好的。2.這個現象就是痛風,實際上病人是寒證3.風濕性心臟病,氣候一變冷它就開始痛,薏苡附子散,一劑知劉渡舟:用甘草附子湯治療風濕性心臟病,效果理想.鑒別比較:膝關節(jié)痛,有風、濕偏盛和并重之別。在臨證治療時,應依其偏盛1.如痛甚于重者為風氣盛,則用桂枝附子湯:桂枝12克,生姜、附子各9克,甘草(炙)6克,大棗4枚;2.如重甚于痛者為濕氣盛,則用白術附子湯:白術12克,生姜、附片各9克,甘草(炙)6克,大棗4枚;3.如痛與重并甚者為風濕之氣俱盛,用甘草附子湯治療。4.如果寒濕為患而偏于寒者,癥見下肢關節(jié)疼痛、難以屈伸、臥床不起、疼痛難忍者,可用烏頭桂枝湯一解外寒,一伸內寒。寒邪解,濕邪去,其自愈。甘草干姜湯甘草四兩(炙)干姜二兩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煎煮與服用:1.甘草、干姜的比例是二比一,平常干姜開二錢就己經很重了,嚴重的時候,用到四五錢都可以。2.三碗水煮一碗,每次半碗即可時機:肺虛寒的時候用甘草干姜湯;寒中帶點水飲,就是射干麻黃湯2.肺里沒有津液了,肺里虛寒,癥狀:吐涎沫,不咳嗽,不渴,會遺尿,頻尿,頭暈,咽干3.胃中虛冷4.印堂處有黃色方解:1.干姜很熱是溫中的藥,可以強化肺陽,炙甘草用兩倍,為了把腸的津液補足,炙甘草的蜂蜜的黏液,會把津液補足,肺就不會那么燥熱,因此這兩味藥可以強心、強肺、健脾陽。道理同瀉南補北。2.腸的津液不足,利用炙甘草,甘草被蜂蜜炙過以后,就變成厚味帶著苦味,除了會把腸的津液補足以外,也能夠入心。應用:1.胸上有寒2.鼻子的問題,若鼻水倒流,為肺寒(肺陽不足):用甘草干姜湯,此為陰證;若打噴嚏,表示肺熱把寒外推,此為陽證甘草湯甘草二兩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時機:喉嚨痛,胃里不消化。比較集錦:1.單味甘草為甘草湯加干姜為甘草干姜湯加桔梗為桔梗甘草湯加附子、白術、桂枝為甘草附子湯加麻黃為甘草麻黃湯加大黃為大黃甘草湯加藜蘆為藜蘆甘草湯加桂枝為桂枝甘草湯加芍藥為芍藥甘草湯。2.咽痛1.)甘草湯:咽痛比較單純,無挾痰挾寒之征2.)桔梗湯證有化膿之象,3.)半夏散及湯證有痰、寒;4.)苦酒湯證則以咽中生瘡,壞出者為特征;5.)麻黃附子細辛湯證之咽痛,則為太少兩感,陽虛明顯;6.)豬膚湯證之咽痛又為陰虛火旺。甘草瀉心湯甘草四兩(炙)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黃連一兩干姜三兩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時機:心下痞硬,干嘔心煩,谷不化,腹中雷鳴下利者。以下后氣虛賽,水谷不消。是半夏瀉心湯證上游心煩、更為急迫之證。方解:1.重用甘草,不用炙甘草,所有的瀉心湯都有半夏、黃芩、黃連這三味藥,因為里面都有水。2.甘草、姜、大棗,溫補中氣之虛賽3.芩、連清瀉上焦之煩熱鑒別比較:.1.甘草瀉心湯:常常用在急性的腸胃炎,甘草是解毒的。也會有嘔、惡心,但是沒有食臭,沒有腹痛腸鳴,是胃氣虛掉了,沒有東西在里面2.半夏瀉心湯:嘔、惡心,腹痛、腸鳴3.生姜瀉心湯:腸鳴,下痢很重,噯氣食臭干姜附子湯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右三味,以水三升,敢一升,去滓,頓服。劑量:1.附子、干姜等量用就行,一般情況干姜9克,附子也用9克就行。2.在很嚴重的救逆情況下,干姜要大劑用,甚至到30克。時機:1.臟器沉衰,不足以克服疾病了,人就要死了。2.陰癥煩躁,沒有急迫的癥狀(比如下利清谷)。有急迫的癥狀就要甘草,即四逆湯。方解:1.附子振腎陽,尤其生附子,加強心臟到腎臟的陽2.干姜增加脾陽、去胃寒和肺寒應用:凍瘡:先服當歸四逆湯,然后涂上干姜附子湯粉(附子散)。也可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干姜黃芩黃連人參各三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劑量:1.四味藥等量,各開三錢2.干姜溫胃寒3.黃連、黃芩清腸熱4.吐、利以后,津液傷到了,一定加人參。方解:1.干姜來去寒2.病人又有虛熱,但是沒有食物堵在里面,所以用黃芩、黃連來消炎3.病人被吐被下腸胃津液一定傷到了,所以加人參應用:1.治療胰臟癌的最重要的處方;2.另外一個胰臟癌常用的處方是旋覆代赭湯加干姜吳茱萸,這是用在病人嚴重嘔吐、嘔酸很多的時候;胰臟癌的病人如果還有往來寒熱,就會用到小柴胡湯。手術開刀,手術前不能吃東西,手術后又沒吃東西,要等到放屁出來才能吃,由于腸子都黏在一起,這時候最好用的就是獨參湯,單獨一味人參。3.又吐又下,中隔很痛。如果有胃酸反逆,用旋復花3錢、代赭石3錢、干姜3錢、吳茱萸3錢,吃下去一個星期后大下,大便是黑的。4.如果有怕風,加桂枝湯;如果有項強,加葛根湯;5.化療患者很容易見到寒格證,用半夏治療是沒有效果的,此時處方要極簡: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治療寒格。鑒別比較:與大黃甘草湯比較:1.都是食入口即吐的癥狀2.大黃甘草湯是胃家的熱實,熱而且有中間,所以東西吃下去馬上吐掉3.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是虛熱,病人本來就是寒的,又經吐下,腸胃津液已經傷到了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半斤甘草二兩(炙)黃芩三兩黃連三兩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劑量:1.黃芩與黃連劑量相等2.大劑的用葛根可以用到六七錢。如果不大量的用葛根,病人下利不止會脫水時機:治療熱痢(下痢,肛門痛,大便臭,有人會看到血)應用:.1.腸炎、腸病毒2.小兒痢疾3.協熱痢比較集錦:1.下利不止(太陽證吃了大黃,導致下利):1.)脈微弱(陽虛),心下痞硬,表熱里寒之表里不解,桂枝人參湯2.)脈促(陽盛),喘而汗出,表理俱熱之表里不解,葛根黃芩黃連湯2.因風寒而喘者,1.)無里熱、無里寒,是麻黃湯證有里熱,大青龍湯有里寒,小青龍湯2.)下后微喘者,桂枝加厚樸杏仁湯證3.)喘而汗出者、下利,葛根黃芩黃連湯證4.)汗出而喘,無大熱、無下利,麻杏石甘湯5.)汗后津液不足,飲水多而喘者,是五苓散證3.腸胃型感冒(孟超師兄總結):1.)發(fā)燒、頭痛、口渴欲飲水、但一喝就吐、或有(拉肚子)水瀉:五苓散2.)發(fā)燒+瀉肚子(肛門有灼熱感+惡臭):葛根黃芩黃連湯3.)施合一醫(yī)師經驗效方:腸病毒/手足口病:葛根黃芩黃連湯+五苓散4.)施合一醫(yī)師腸胃型感冒治癥常用藥方:附子理中湯、黃連湯、胃苓湯4.腹瀉:1.)熱性腹瀉:比較輕,腸炎:葛根湯大便帶有惡臭、太陽表證:葛根黃芩黃連湯赤白痢、腹痛、里急后重、急性腸炎:黃芩湯;如果嘔吐,黃芩加半夏生姜湯純熱利,沒有后重、沒有血:白頭翁湯里寒、膿血,少陰證:桃花湯小兒腹瀉、大便綠色:調胃承氣湯2.)寒性腹瀉:大便無味無表熱(多見于虛弱的中、年人及小兒):人參湯有表熱:桂枝人參湯3.)滑性腹瀉(腹瀉在下焦、大腸滑脫):赤石脂禹余糧湯.5.寒熱并結:1.)大便噴射、腸鳴、心下痞:生姜瀉心湯、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2.)腹痛、欲吐:黃連湯6.麻黃湯證化熱入里,為麻杏甘石湯證。桂枝湯證化熱入里,為白虎湯證。葛根湯證化熱入里,為葛根苓連湯證。葛根芩連湯證、白虎湯證、麻杏甘石湯證化熱之后,則均為承氣湯證。腸結輕,為調胃承氣湯證。其腸結較重者,為小承氣湯證。其腸結最重者,急下,為大承氣湯證。葛根加半夏湯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jié))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生姜二兩(切)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時機:病人有下痢又嘔吐然后又得到太陽表征葛根湯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jié))桂枝二兩(去皮)生姜三兩(切)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仿此。煎煮與服用:1.以上七味藥,以水十碗,先煮麻黃、葛根,等水量減少三碗,撈去浮在上層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溫服一碗。2.喝完藥后以全身微微出汗為最佳。切記不可使病人流太多汗,汗出后須擦干,避免吹風受涼.3.和桂枝湯不同處是使用葛根湯時,不需要喝稀飯助藥力。4.若微出汗后,病狀消失,則可以停藥,不再服。若是兩小時后汗仍不出,可服第二碗;再不出汗,每一小時到一小時半再服一碗....余此類推。半日內可喝完三碗。若是病情比較嚴重,可以早晚各服用一帖藥(共六碗)。5.照顧者要在旁觀察病人病情的變化。若是病狀有改善,但仍未消除,可以繼續(xù)服用桂枝湯?;蚴呛挂恢辈怀?可以連續(xù)服用到兩、三帖藥都可以。劑量:1.桂枝和白芍等量。這個方子來自桂枝湯;麻黃的劑量比葛根少一些,否則就發(fā)到全身2.葛根是桂枝的兩倍,處方的時候葛根用四錢,麻黃用三錢,桂枝用二錢,芍藥用二錢,生姜切片3錢,炙甘草2錢,大棗擘(用手掰開)12枚3.1錢=3.7克。時機:1.項強,頭痛,發(fā)熱,怕冷,無汗,喉嚨痛2.治療瘟病的主力處方。流汗之后得的感冒,夏至以前發(fā)出來就是瘟病3.葛根是升水的,感冒喉嚨痛,咽干,就是葛根湯證方解:.1.麻黃是因為病人無汗;2.葛根將藥引導項背加減:1.遇到中焦很濕熱的人,舌苔黃而濕膩,用了葛根湯,結果臉都紅起來,濕熱都被升提上來了;所以素有中濕之人,喜歡吃油膩的東西,比較胖的人,應該加茯苓下去,讓濕熱從小便排出來。2.葛根是一個寒性的。如果病人胃不好,食欲不好,胃虛容易停水。需要加半夏冰。葛根是與甘藥一起發(fā)揮健胃作用。3.頸椎骨質增生引起頸項腰背疼痛甚者,加茯苓,蒼術,川附子(胡希恕先生經驗);4.顳頜關節(jié)炎癥見口噤難以開合者,加鉤藤、丹皮,玉竹、生石膏(劉渡舟教授經驗);5..上半身的痹痛、痙攣,加百部、清風藤、蒼耳子、僵蠶等(馮世綸教授經驗);6.全身皮膚瘙癢,搔之則流血,皮膚表面隆起,界限分明,周圍有紅暈者,加赤芍,丹皮,荊芥、當歸;如伴有嘔吐者,則加半夏;7.治療鼻炎、鼻竇炎加桔梗、生薏苡仁、辛夷、石膏等;當濕熱利夾有表證時本方也可以與葛根苓連湯合方使用。8.葛根湯可以治療嘴只能稍微張開,僅吃流食的患者(口噤)。4小孩發(fā)水痘,水痘就是胎毒,小孩在媽媽的肚子里喝了羊水,到大的時候會發(fā)水痘,小孩發(fā)高燒,腸胃的壁表面全部是一片水痘在上面。這就是胎毒。葛根湯能把所有臟的水排到皮膚表面。喝了葛根湯后,小孩早上起來會發(fā)的滿臉全身都是水痘。但是小孩很有精神。不要刺破,讓它慢慢消掉就好了,一劑就夠了。禁忌:病人有濕的時候,舌苔很厚,葛根湯會使病人臉部浮腫。如果是濕熱,加黃芩,黃連,白術;如果是寒濕,加白術,茯苓,下焦很冷的話,還要加炮附子。比較集錦:腦膜炎:1.有汗,脈沉遲,栝蔞桂枝湯。2.無汗,角弓反張,剛痙,葛根湯。小孩腦膜炎、昏迷、抽筋,這時候葛根湯重用到六七錢的,麻黃用四錢,桂枝用三錢,大劑的下去。如果又是幾天不大便了,一起攻出來也可以。3.腦膜炎引起的高熱用白虎加人參湯。4.趴在床上但是卷縮腿,牙關緊咬,苔黃黃的,幾天不大便了,腳抽筋,西醫(yī)為無菌型腦膜炎。這是陽明癥的腦膜炎,大承氣湯,大黃、芒硝多醫(yī)些,取之迅疾。小孩喝完藥20~30分鐘就開始玩耍了。5.少陽病也會有腦膜炎,但是一定是有熱的。方用小柴胡湯加石膏,辯證加減。瓜蒂散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右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七。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合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此乃峻方,用時務求辯證準確,一定是病人想吐但吐不出來的情況,說明胸中有痰。時機:1.瓜蒂散是用在有東西堵到了的時候,吃下去馬上就吐了。2.簡單的吐法用濃鹽湯,很多鹽用溫水化開,一喝下去就吐了,比瓜蒂好。3.吐病用瓜蒂散,只用瓜蒂一味足矣,不必再添別藥,反牽制其手也。禁忌:1.曹師:亡血家及體虛之人為禁例。此為唯一吐劑。2.用吐劑的時候,病人有出血、漏血的現象、虛家不可以用,因為虛家血素虧的,用吐劑的時候,血往上走,血會再出來,過去有胃潰瘍、胃出血的人,一吃下去,馬上容易再出血,所以瓜蒂散平常很少用。比較集錦:太陽結胸因熱入,硬滿而痛為有形,故大陷胸湯下之。(太陽表熱未除,反下之,熱邪與寒水相結,成熱實結胸。)2.陽明結胸因寒塞,硬滿不痛為無形,故瓜蒂散吐之。3.太陰結胸:太陰腹?jié)M時痛,而反下之,寒邪與寒藥相結,成寒實結胸,三物小白散桂苓甘草龍骨牡蠣湯桂枝一兩甘草二兩牡蠣二兩龍骨二兩茯苓四兩右五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時機:臨床上加減治療甲狀腺大脖子病。大脖子病人心的動悸很厲害,同時有潮熱的現象比較集錦:甲狀腺腫大都可以用小柴胡湯加減;甲狀腺亢進用桂苓甘草龍骨牡蠣湯。如果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就不會感到有心悸。加覆盆子,敗龜板加強腎陰,可壯精男子精子稀少用桂苓甘草龍骨牡蠣湯精子帶血:行房時不痛為寒、痛為性病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jié))生姜一兩六銖(切)杏仁十六個(皮尖)甘草一兩二銖(炙)大棗四枚(擘)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湯二分,麻黃湯一分,合為二升,分再服。今合為一方,將息如前法。劑量:1.桂枝比麻黃多的時候,一定是病人感覺熱多寒少。2.相反的情況可以調整桂枝和麻黃的劑量。不常用。這是中風和傷寒同時出現時用。桂枝和白芍可以等量時機:1.經典追蹤:服桂枝湯,不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日再發(fā)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2.太陽證的往來寒熱,但是熱多寒少。中風與傷寒兼?zhèn)?。比較集錦:屬于感冒后,尤其經過發(fā)汗之后的大汗不止:1.漏不止,與大汗出同,脈洪大,若無他變證,仍與桂枝湯。2.若形如瘧,脈洪大,是玄府反閉,故加麻黃,用桂枝二麻黃一湯。3.玄府不閉,沒有如瘧,沒有煩渴,故加附子,桂枝加附子湯。4.若大汗出后而大煩渴,是陽陷于內,急當滋陰,故用白虎加人參湯。桂枝二越婢一湯桂枝(去皮)芍藥麻黃甘草(炙)各十八銖大棗四枚(擘)生姜一兩二銖(切)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湯二分,越婢湯一分。劑量:1.麻黃可以少一點,因為陽弱2.石膏可以多一些去肺熱時機:1.病人有表證,但是情緒煩躁,說明肺熱,津液不夠2.脈浮但微弱,無陽表示津液喪失,不可發(fā)汗3.憂傷肺,半夜不能睡覺、口干、胡思亂想,就是標準的桂枝二越婢一湯。方解:1.越婢湯是金匱里用于治療水腫的。2.麻黃與石膏在一起時讓陽氣回收,石膏去虛熱,去煩躁;麻黃與桂枝配伍是出汗的3.石膏白色入肺,肺主魄,主靜4.麻黃單味會令人亢奮,不出汗,必須與別的東西一起才發(fā)汗5.「桂枝二越婢一湯」前面是桂枝湯,麻黃少用些,桂枝用三,麻黃就不超過二。桂枝附子去桂加白術湯白術四兩甘草一兩(炙)附子三枚(炮)大棗十二枚(劈)生姜三兩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初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后服之,三服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白術并走皮內,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法當加桂枝四兩,此本一方法也。只有白術、附子,就是術附湯。煎煮與服用:1.藥吃下去會感到麻痹是正?,F象2.如果沒有感覺,三小時后再喝一碗,這樣一直下去,直到感覺麻痹3.有感覺的時候,停藥劑量:1.白術的劑量比炮附子的多。倪師經驗:體格大的時候,白術用到一兩,炮附子用到八錢五錢都可以,但是第一劑先開五錢,體格比較小的開三錢。好轉20%---30%,第二次可以多開一些。這樣子就比較穩(wěn)。2.生姜,炙甘草,大棗十枚,生姜是兩片。時機:1.大便溏,小便利2.身疼痛不能轉身比較集錦:1.陰黃,暗暗的黃,舌潤口淡,身冷,汗出脈沉,嘸熱象,身如熏黃,色黯,或黃色頗淡,身體里面寒了:小便利者,術附湯濕家陰黃,舌苔黃膩,麻黃加術湯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五苓散倪師也因癥加減用茵陳蒿湯,面加些附子,因為附子能驅寒。2.極度的暈眩,病人眼睛一張開他就頭昏,頭重如裏,也是中風,不能動。(這種癥狀是因為中焦寒濕太盛,所以他不能睜眼睛,他眼睛動一下、一張開,那個濕會振動。整個人必須平躺,枕頭擺上去就開始頭昏。)這就是術附湯3.一般性的風濕,有表證的用桂枝附子湯沒表證的用白術附子湯。也可以兩個合并用,效果都非常好。坐骨神經痛伴有痛甚于重者是風盛于濕,桂枝附子湯;若重甚于痛者是濕盛于風,桂枝附子湯去桂枝加白術;若痛重并重者是風濕并盛,甘草附子湯以緩圖治療桂枝附子湯桂枝四兩(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甘草二兩(炙)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劑量:桂枝4錢,炮附子2錢,用桂枝將附子的力量帶到關節(jié)。白術附子湯里白術4錢,炮附子2錢。6碗水煮2碗,體格壯的一次喝一碗,瘦弱的喝半碗。2.桂枝附子湯就是桂枝湯里面把白芍拿掉,改成炮附子,和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比,桂枝和附子的量要大一些。時機:治療風濕痛風源自此。一劑就中。方解:成無己曰:"風在表者,散以桂枝甘草之辛甘,濕在經者,逐以附子之辛熱,姜棗辛甘,行營衛(wèi)通津液,以和表也?!睉?1.關節(jié)炎2.低血壓比較集錦:1.白虎湯:腹?jié)M,身重,難以轉側,三陽合病以陽明為主。桂枝附子湯: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為兼具太陽與少陰、以少陰的癥狀較甚。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胸滿,煩驚,不能自轉側,為兼具少陽與陽明、以少陽為主。桂枝湯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湯;桂枝湯去芍藥加附子重用大棗為桂枝附子湯,更去桂枝加白術,術附湯。3.甘草附子湯:疼痛,急性關節(jié)風濕病、疼痛劇烈;急慢性關節(jié)炎、神經痛、骨髓骨膜炎、腰痛、肌痛等桂枝附子湯:疼痛,身體煩疼,不能自動。桂枝芍藥知母湯:疼痛,關節(jié)腫痛,消瘦,氣上沖甚,脈實。芍藥甘草附子湯:疼痛,四肢可屈伸,無熱上沖。桂枝加附子湯:疼痛,軟組織痛。桂枝甘草湯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劑量:1.桂枝如果四錢,甘草就用二錢.2.桂枝是甘草的兩倍。時機:1.心下動悸(心悸)的時候用的,且動悸的程度比較嚴重。2.因感冒而過于發(fā)汗導致的心悸,發(fā)陽發(fā)太多了是陽虛,所以陽虛產生的心悸。不是藥方錯了,是病人的心臟功能弱,麻黃湯肺出汗后,心臟無法立刻將水補到肺上來。3.過度發(fā)汗后的失眠比較集錦:.1.動悸的位置:1.)肚臍以下:茯苓甘草湯2.)肚臍以上:桂枝甘草湯3.)肚臍后方:小腸熱、津液不夠,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4.)中膈停水:苓桂術甘湯5.)沒有奔豚,就是心動悸的很厲害,會臍下悸或臍上悸,或者心臟跳得很厲害,大部分我們從甘草瀉心湯來做加減。6.)臍下悸,關元穴,附子證,真武湯;心下悸,膻中穴,桂枝證,苓桂術甘湯.2.悸為病癥,其發(fā)之處有三:心中、心下、臍下,且其候不一。1.)因水氣而致者,半夏麻黃丸證、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證、真武湯證是也;2.)因熱而致者,小柴胡湯證;3.)因急迫而致者,小建中湯證、桂枝甘草湯證4.)由驚而悸、憂而悸、時悸時止者,無須服藥治之(當治其因)。桂枝加大黃湯桂枝三兩(去皮)大黃一兩芍藥三兩生姜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方解:1.這是桂枝湯加大黃。2.大黃只有1錢,因為這是陰證,不要太重下。應用集錦:1腹?jié)M、腹脹,太陰癥,有時痛,桂枝湯重用芍藥一倍;大實痛,桂枝加大黃湯比較集錦:1.1)腹?jié)M時痛(左腹痛)為不足,桂枝加芍藥湯,不愈,用理中湯。2)腹?jié)M大痛(臍上壓大痛)為有余,桂枝加大黃湯。3)若潮熱自汗,大便硬,則為太陰之邪轉屬陽明也,宜大承氣湯。2.桂枝湯加減:1.)腹拘急時痛者,加芍藥湯(桂枝加芍藥湯);2.)大實痛者,加大黃湯(枝加大黃湯);3.)拘緊甚而急痛者,用小建中湯4.)心下痞硬拘攣者,加芍藥生姜人參湯(桂枝加芍藥生姜人參新加湯);5.)渴而口干者,加瓜蔞根湯。6.)若腹反不拘攣、按之松軟,胸滿心煩者,去芍藥湯(桂枝去芍藥湯),7.)心下滿、小便不利,去桂加苓術湯(《醫(yī)宗金鑒》作"去芍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附子。將息如前法。煎煮與服用:6碗水煮成3碗,先吃1碗,汗停了就不用吃了。時機:桂枝湯發(fā)汗過了。比較集錦:發(fā)汗太多,造成汗流不止,但是沒有成痙,桂枝加附子湯。發(fā)痙、肌肉抽搐,真武湯。手腳都筋攣起來,附子湯。、桂枝加葛根湯葛根四兩桂枝=兩(去皮)芍藥二兩生姜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煎煮與服用:1.快煮(7碗水煮成3碗),溫服一碗2.不需要稀飯助流汗劑量:重要:治療臉部、頸部問題時,葛根的劑量一定要高于桂枝,白芍,重的時候可以開到6錢,否則藥力到達不了病灶。應用:1.臉上長痘子,是濕熱。知母、白術都是去濕的藥,葛根化膿2.小孩子感冒,項背強幾幾,常常會用到桂枝加葛根湯3.面部中風、口歪眼邪:在對側「合谷」下針先麻醉,再「地倉」透「頰車」,矯正后,針「人中」、「承漿」定位,再開「桂枝加葛根湯」給病人服用。如果桂枝三,葛根重用到六,吃下去,第二天全部回正,麻感會全去掉的。一劑知二劑已。4.體力勞動工作的人,冬天傷于寒。到了來年夏至以前,發(fā)為溫病,可能用到桂枝加葛根湯或是葛根湯。5.臨床上看到扁桃腺發(fā)炎,針灸用少商、商陽放血,扁桃腺點刺放血;配合列缺、照海。湯藥可以用桂枝加葛根湯,加上連翹、銀花、浮萍、蟬蛻。這里的葛根用到四錢就好。應用集錦:中風1.中風先針健側,再針患側,患側皆需深針引氣。2.中風是因為氣血兩虛。預防中風:黃芪,獨活,防風,黨參,當歸,川芎面部中風:桂枝加葛根湯,葛根的量要大一些。如有頭痛,加川芎4.90%中風是寒癥,10%是熱。寒則縮、熱則縱。熱用風引湯中風病人怕冷惡寒、心煩、手足拘急,病人可以識人講話,用千金三黃湯:麻黃、黃芪、黃芩、細辛、獨活中風不能講話,用小續(xù)命湯:麻黃3錢,桂枝5錢,杏仁3錢,炙甘草3錢,當歸3錢,川芎3錢,石膏5錢,干姜2錢,人參3錢。90%的中風病人開始的時候都是小續(xù)命湯。7.腦溢血、腦部出血,視力有問題、或者有手指不能動:補陽還五湯:黃芪5錢,當歸3錢,白芍3錢,川芎2錢,桃仁2錢,紅花2錢,地龍2錢桂枝加桂湯桂枝五兩(去皮)芍藥三兩生姜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本云: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桂者,以泄奔豚氣也。劑量:1.桂枝湯加肉桂最好。桂枝湯可以增潤津液,可以和解,解肌。如果加桂枝,加2、3錢,如果加肉桂粉沖服,5分即可,補充心臟噴射力量將濁氣推回腸子里2.桂枝3錢,芍藥3錢,肉桂5分3.奔豚癥用時,加肉桂硬將濁氣壓回大腸去4.桂枝12克,芍藥、大棗、生姜各7克,甘草5克。時機:臨床上兩個地方會看到奔豚:一,破傷風;二、受驚嚇,燥矢堵住大腸通往肝臟的血管,燥氣隨肝血往上沖(陽明進入厥陰),往心臟跑,心臟就將之往外推,一跑一推,形成動悸奔豚比較集錦:1.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與桂枝加桂湯皆能治奔豚證:氣上沖而小便利者,用桂枝加桂湯,氣上沖而小便不利者,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難以區(qū)分時兩方可合方應用。2.凡以下劑攻下后:1.)即上沖拘攣、或作急迫者,用桂枝加桂湯;2.)面浮腫手足攣痛者,用當歸建中湯;3.)上沖頭眩,小便不利,用苓桂術甘湯;4.)或發(fā)上沖胸脅苦滿,用柴胡桂枝湯;5.)血氣動者,多為當歸建中湯證。3.1.)肝氣上逆而奔豚者,奔豚湯主之。2.)腎氣上凌者,桂枝加桂湯主之。3.)虛寒水氣者,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4.氣上沖: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湯主要是治上焦痰飲,上實下虛之證。奔豚湯是由于肝氣郁結,化熱上沖,有腹痛,氣上沖胸,寒熱往來等證。桂枝加桂湯是由于汗出傷陽,外邪乘虛侵入引動沖氣而出。這三個方劑雖然都是治療沖氣上逆,但成因不同,必須仔細鑒別,方見到立竿見影之效。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芍藥三兩大棗十二枚(擘)厚樸二兩(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時機:1.本身有桂枝湯癥2.帶點咳嗽或喘方解:1.厚樸去濕,將脾臟的濕搬到小腸里面去,給小腸增潤津液;2.杏仁去熱,去肺里的熱3.白術是去全身關節(jié)的濕,白術必須用到茯苓才能完全去濕,從小便解掉;白術和炮附子用在一起時,炮附子將白術推到皮膚表面;應用:1.小孩百日咳,用桂枝加厚樸杏仁湯2.常?!感∏帻垺?、「大龍」還沒有好的時候,就是「桂枝加厚樸杏仁湯」3.久咳不愈,「桂枝加厚樸杏仁湯」就好了4.傷寒論喘證辨別:1.)桂枝湯證有喘:桂枝加厚樸杏仁湯;2.)表癥、無汗而喘:大青龍湯、小青龍湯;3.)陽明證的喘:蒸蒸發(fā)熱、里實證,白虎湯,承氣湯類;4.)非上述癥狀,汗出而喘:麻杏石甘湯比較集錦:1.因風寒而喘者,1.)無里熱、無里寒,是麻黃湯證2.)有里熱,大青龍湯3.)有里寒,小青龍湯.2.下后微喘者,桂枝加厚樸杏仁湯證3.喘而汗出者、下利,葛根黃芩黃連湯證4.汗出而喘,無大熱,無下利,麻杏石甘湯5.汗后津液不足,飲水多而喘者,是五苓散證桂枝加芍藥生姜人參新加湯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炙)人參三兩生姜四兩(切)大棗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余依桂枝湯法。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生姜,人參。時機:1.發(fā)汗后,身體疼痛,仍有表證,但是汗發(fā)得太多導致脈沉遲、津液已經喪失2.沒有汗不止。如果流汗不止時,用桂枝加附子湯應用:1.桂枝新加湯不論有無表證,但見身疼痛,脈沉遲,屬于營血不足者,即可選用。.2.產后桂枝湯癥是可用新加湯,因為產婦氣血兩虛3.不宜發(fā)汗的桂枝湯癥,比如咽喉干燥者,淋家,瘡家,衄家,亡血家,汗家等比較集錦:1.(太陰脾虛)虛人感冒,桂枝湯,如兼有里證有三種情況,1.)兼腹痛,用小建中湯;2.)兼下利,用桂枝人參湯,即人參湯加桂枝;3.)兼有身痛、脈沉遲(關脈沉遲),用桂枝加芍藥生姜人參新加湯。2.拘攣、筋攣:桂枝加芍藥生姜人參新加湯加鉤藤、當歸、木松:外感風寒傷及筋脈,以及血不養(yǎng)筋所造成的拘攣。含芍藥甘草湯,但在調和營衛(wèi)的基礎上,可于全身的拘攣。芍藥甘草湯:靜脈回血不暢、瘀滯造成的筋脈枯燥。多于下肢痙攣3.桂枝人參湯和桂枝加人參湯不一樣1.)桂枝人參湯是表里雙解,是寒利在用的,胃里面也難過,心下痞鞭,有表證也有里證。2.)桂枝加人參湯是津液不足了所以加進去的。桂枝加芍藥湯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生姜三兩(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劑量:1.重用芍藥因為腹脹。芍藥是桂枝的兩倍。這是桂枝湯加重白芍藥。2.桂枝、大棗、生姜各7克,芍藥14.5克,甘草5克。方解:桂枝加芍藥湯就是芍藥加倍。張仲景在用白芍,白芍的藥味是酸的,酸主收斂,所以重用白芍的時候,主收斂。脾臟腫大的時候,芍藥讓脾臟收斂起來,因為臟里面靜脈很多,動脈大部份是在腑里面。芍藥讓靜脈收斂起來,所以往往需要固表的時候或人虛的時候重用白芍,比如真武湯里面有芍藥,當歸四逆湯里面也有芍藥。芍藥止腹痛,只要腹痛就一定加芍藥,只要不是大便不通的腹痛。2.與小建中湯的區(qū)別就是飴糖應用:血癌:加生附子2錢(小孩),大人5、6錢,因為里寒很盛。也加白術和茯苓利濕。比較集錦:.1.1.)左側臍旁天樞穴處攣急疼痛者,又似當歸芍藥散、當歸建中湯之證2.)右側小腹腰間聚結、手足冷、脈細無力者,當歸四逆湯之證。3.)腹皮拘攣,似桂枝加芍藥湯、小建中湯之腹證4.)腹脹時有疼痛,屬疝痛之一種,投給桂枝加芍藥湯。3.)小兒疝氣,小建中湯、桂枝加芍藥湯都有使用的機會。但對于乳幼兒,用小建中湯的時候多。4.)桂枝加芍藥湯,結腸炎在左腹部觸得索狀硬結、壓痛、腹痛、里急后重者,用之有著效。5.)腹?jié)M、腹脹,太陰癥,有時痛,桂枝湯重用芍藥一倍;大實痛,桂枝加大黃湯2.腹痛:1.)桂枝加芍藥湯的腹痛較緩,有休作2.)小建中湯的腹痛較急,痛無休止。3.桂枝湯加減:1.)腹拘急時痛者,加芍藥湯(桂枝加芍藥湯);2.)大實痛者,加大黃湯(枝加大黃湯);3.)拘緊甚而急痛者,用小建中湯。4.)心下痞硬拘攣者,加芍藥生姜人參湯(桂枝加芍藥生姜人參新加湯);5.)渴而口干者,加瓜蔞根湯。6.)若腹反不拘攣、按之松軟,胸滿心煩者,去芍藥湯(桂枝去芍藥湯)。7.)若心下滿、小便不利,去桂加苓術湯(《醫(yī)宗金鑒》作“去芍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4.1.)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胸腹膨滿、心下痞滿、嘔吐。此為虛滿非實滿,且無熱象,食欲減退,脈弦遲,腹部有氣體及水停滯。胃下垂癥、胃擴張癥、鼓脹、腹膜炎等引起腹內氣體留滯而痛苦者;又可于嘔吐、心下痞滿,伴有曖氣及吞酸者。亦可用于因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引起吐瀉之后,或腹脹、噫氣者。2.)桂枝加芍藥湯:腹?jié)M,伴腹痛。3.)半夏厚樸湯:氣劑,咽中有物,氣郁。4.)生姜瀉心湯:嘔吐,暖氣,吞酸,心下痞硬,實證。5.)吳茱萸湯:嘔逆,頭痛,四肢厥冷。5.桂枝加芍藥大黃湯是在桂枝加芍藥湯的基礎上加大黃而成。用于與桂枝加芍藥湯證相似,但便秘傾向較重者。該方中大黃的量,多數情況下可用0.5~1.0克左右。即使大黃的量小,但若對證的話,大便也會變得通暢。若服用桂枝加芍藥大黃湯后出現劇烈腹痛和腹瀉,則不是該方的適應證。6.1.)腹?jié)M時痛(左腹痛)為不足,桂枝加芍藥湯,不愈,用理中湯。2.)腹?jié)M大痛(臍上壓大痛)為有余,桂枝加大黃湯。3.)若潮熱自汗,大便硬,則為太陰之邪轉屬陽明也,宜大承氣湯。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生姜(切)甘草(炙)麻黃(去節(jié))各一兩大棗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本云: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并為六合,頓服。將息如上法。煎煮與服用:1.先煮麻黃。2.9碗煮3碗劑量:1.桂枝要比麻黃多,否刮出汗會太多2.麻黃和芍藥等量時機:1.太陽證的往來寒熱2.如果往來寒熱加惡心就是少陽證了。沒有惡心還是太陽證。應用:1.皮膚沒事會癢的人,因為水離開了汗腺但在皮膚之下。微微出汗就好。2.年幼或年老體制虛弱之人,癥狀不是很嚴重。3.外感病往來寒熱,如果有惡心就是少陽小柴胡湯;如果沒有惡心,就是桂枝麻黃各半湯。4.桂枝麻黃各半湯用于皮膚搔癢癥、蕁麻疹和濕疹初期(急性期),患者常常癢幾十分鐘后自行停止。5.風疹(感冒或發(fā)熱后,全身分布一種栗粒大小的紅點,有些作癢),桂枝麻黃各半湯。比較集錦:1.桂枝麻黃各半湯亦用于感冒纏綿不愈者。2.柴胡桂枝湯用于惡寒、發(fā)熱、關節(jié)痛、頭痛、腹痛等主訴者,與小柴胡湯證相似。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茯苓白術各三兩大棗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本云:桂枝湯,今去桂加茯苓白術。按:芍藥換成桂枝更為合理。劑量:1.茯苓白術等量,如果白術太多,就會太干了,如果茯苓開太多,會把正當的津液利掉了,所以白術茯苓都是等量在用的藥。2.胖子茯苓開六錢,白術就開六錢。時機:病人中焦?jié)?舌苔厚,肚子大,大便粘稠等),并伴有桂枝湯癥心下--即胃--有痛方解:白術中焦的濕,茯苓將之從小便導掉加減:有胸滿時將白芍拿掉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將息如前法。時機:1.桂枝去芍藥湯癥如有惡寒,加附子2.惡寒停了就不用喝了。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牡蠣五兩(熬)蜀漆三兩(洗去腥)龍骨四兩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劑量:.1.一般桂枝三兩,三錢,炙甘草兩錢,龍骨四錢,五錢,生姜三片,常山苗,三錢。2.現在不用蜀漆,用常山苗三錢代替。常山祛痰、滌痰,把痰清的很干凈。3.先煮蜀漆,因為蜀漆是毒藥,所以先煮過,如果用常山苗的話,就不用去先煮常山苗。4.龍骨是斂陽的、潛陽的,牡蠣滋陰,咸能入腎,能夠補足津液。時機:1.只要有驚狂、起臥不安,嚴重焦慮就想到此方。2.主火邪,故燙火傷之疼痛煩悶者及灸瘡發(fā)熱者有效。加減:危險的時候芍藥拿掉,否則陽回頭的速度會減緩。可用黃芪代替蜀漆。應用:1.燙傷第一方2.外敷:過去用牡蠣打粉,磨得很細,加麻油,更好的用硫磺、大黃,硫磺就是在火山口的東西,硫磺本身外用時非常的寒涼,西醫(yī)就把硫磺跟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食品加工企業(yè)供應鏈管理合同
- 新材料推廣應用合同
- 物聯網硬件設備采購合同
- 企業(yè)財務報表編制咨詢合同
- 2024年智能建筑設計合作投資合同
- 2025年箱包皮具配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大頭探燈行業(yè)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分析報告
- 環(huán)保型電機生產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請立項
- 2020-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器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行業(yè)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中國拱型彩鋼屋面板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4年西藏中考物理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
- 九型人格與領導力講義
- 藥品經營和使用質量監(jiān)督管理辦法培訓試題及答案2023年9月27日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令第84號公布
-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脫式計算練習200題及答案
- 卵巢黃體囊腫破裂教學查房
- 醫(yī)院定崗定編
- 計算機網絡畢業(yè)論文3000字
- 2023年大學物理化學實驗報告化學電池溫度系數的測定
- 腦出血的護理課件腦出血護理查房PPT
- 煤礦機電運輸安全培訓課件
- 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Excel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