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專題復習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識
文化常識:古代的稱謂習慣、天文歷法、風俗禮儀、教育科考制度等。文學常識:文學作家,年代,作品,流派。高考的文學常識考查范圍很寬泛。我們的復習不可能涵蓋所有知識。課件呈現(xiàn)的內(nèi)容只能說是“古代文化常識舉隅”。更重要的是,我們平時在做文言文語段時,要用心地逐個積累。直擊高考真題鏈接【2015年全國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登進士第,又可稱為進士及第,指科舉時代經(jīng)考試合格后錄取成為進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等事宜。C.廟號是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欽宗。D.太子指封建時代君主兒子中被確定繼承君位的人,有時也可指其他兒子。D太子,指已確定繼承皇位的帝王的兒子,其他兒子如果沒有被確定繼承皇位者則不能稱之為太子儲君,儲貳,儲副【2015年全國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親起的,字是二十歲舉行冠禮才起的。B.謚號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據(jù)其生平事跡評定的稱號,如武帝、哀帝、煬帝。
C.嗣位指繼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實行長子繼承制,君位由最年長的兒子繼承。D.闕是宮門兩側的高臺,又可借指宮廷:“詣闕”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C“嗣”的本義是(經(jīng)皇上恩準)父親傳位或者傳業(yè)給嫡長子,而不是一般的長子
【2016年全國卷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與當今某些國家內(nèi)閣或政府首腦的含義并不相同。B.建儲義為確定儲君,也即確定皇位的繼承人,我國古代通常采用嫡長子繼承制。C.古代朝廷中分職設官,各有專司,所以可用“有司”來指稱朝廷中的各級官員。D.契丹是古國名,后來改國號為遼,先后與五代和北宋并立,與中原常發(fā)生爭端。C【解析】“朝廷中的各級官員”錯,“有司”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也泛指相關部門的官吏,不是單指“朝廷中的”,且不能指朝廷中的“決策中樞”。
【2016年全國卷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中宮是皇后所居之宮,后來又可以借指皇后,這與東宮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樣道理。B.陛下指宮殿中立有護衛(wèi)的臺階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為對帝王的尊稱。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調(diào)動等,長官為吏部尚書。D.移疾指官員上書稱病,實際是官員受到權臣詆毀,不得不請求退職的委婉說法。D移疾,移病,稱疾,稱病,上書稱病,為居官者要求隱退的委婉語。原因很多,不一定只是“受到權臣詆毀”。【2017年全國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會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B.姻親,指由于婚姻關系結成的親戚,它與血親有同有異,只是血親中的一部分。C.母憂是指母親的喪事,古代官員遭逢父母去世時,按照規(guī)定需要離職居家守喪。D.私祿中的“祿”指俸祿,即古代官員的薪水,這里強調(diào)未用東鄉(xiāng)君家錢財營葬。B姻親:由婚姻關系結成的親戚,比如姑父、姐夫、小舅子血親:有血統(tǒng)關系的親戚。【2017年全國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憙下車,聞其二孫殺人事未發(fā)覺
下車,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職。后來又常用“下車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即窮詰其奸,收考子春
收考,指先行將嫌犯拘捕關進監(jiān)獄,然后再作考察,進行犯罪事實的取證工作。C.時趙王良疾病將終,車駕親臨王,問所欲言。
車駕,原指帝王所乘的車,有時因不能直接稱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稱。D.可一切徙京師近郡
京師,古代指國家的都城,《三國演義》中就經(jīng)常提到“京師”,現(xiàn)代泛指首都。B“然后再作考察”錯。“考”是指拘捕拷問?!翱肌笔峭僮?,拷問的意思。又如:收系【2018年全國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三墳》《五典》傳為我國古代典籍,后又以“墳籍”“墳典”為古代典籍通稱。B.“闕”原指皇宮前面兩側的樓臺,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稱,赴闕也指入朝覲見皇帝。C.“踐阼”原指踏上古代廟堂前臺階,又表示用武力打敗敵對勢力,登上國君寶座。D.遜位,也稱為讓位、退位,多指君王放棄職務和地位,這里指魯芝的謙讓行為。C踐祚【2018年全國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豪右,指舊時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戶;漢代以右為尊,所以習慣上稱為“豪右”。B.頓首,即以頭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際禮儀;又常常用于書信、奏表中作為敬辭。C.茂才,即秀才,東漢時為避光武帝劉秀名諱,改為茂才,后世有時也沿用此名。D.京師是古代京城的通城,現(xiàn)代則稱為首都:“京”“師”單用,舊時均可指國都。D“師”字單用沒有國都的意思,一般是指軍隊古代官職稱謂
1.武官:將軍、尉、將、司馬、節(jié)度使、掌書記、參謀、參軍等。
如:中郎將、屯騎校尉、祁連將軍等
2.中央文官:大夫、侍從、郎中、員外郎、主事等。
如:諫議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書郎、翰林待詔(侍從)。
3.地方文職:太守、刺史、長史、別駕、黜陟使、知州、知府、縣令等。
掾(yuàn):古代官署屬員的通稱。如:田單為臨菑市掾。
有司: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
尹:官的統(tǒng)稱。京兆尹,令尹且又大購之,皆不獲,有司苦之六部隋代開始,中央政府尚書省下分吏(官吏任免)、戶(人口戶籍)、禮(學??瓶?、外交禮儀)、兵(統(tǒng)兵帶將)、刑(法律刑獄,與最高法院性質的大理寺并列)、工(工程建設)六部。部首長為尚書,副職為侍郎,部下設司,司長稱郎中,副職為員外郎(杜甫:工部員外郎)。【臺灣高考題】衛(wèi)靈公問于史魷曰:“政孰為務?”對曰:“大理為務,聽獄不中,死者不可生也,斷者不可屬也,故曰:大理為務”……下列“政府”單位中,最接近“大理”的選項是:
A.法院;B.監(jiān)獄;
C.調(diào)查局;D.警察局致仕:交還官職,退休。致政:歸還權柄,辭去官職。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請退職,意謂使骸骨得歸葬故鄉(xiāng)。告老:官員年老辭職移疾:上書稱病,為居官者要求隱退的委婉語。吏部:管理文職官員的任免、考課、升降、調(diào)動等事務。類似現(xiàn)在的組織部、人事部、紀委等部門。兵部: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等事宜。(2015全國1)禮部:掌管國家典章法度、祭祀、學校、科舉、接待外賓(藩屬和外國之往來)。類似現(xiàn)在的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等部門。戶部: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類似現(xiàn)在的民政部、財政部、國土局等部門。工部:掌管山澤、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工程建設。類似現(xiàn)在的工信部、水利部、城鄉(xiāng)建設部。刑部:主管全國刑罰及審核刑名的機構。類似現(xiàn)在的司法部和公檢法部門。官職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制出現(xiàn)以后,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詞語:
(1)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如:“于是辭相印不拜?!本褪菦]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職。
(2)除:拜官授職。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3)擢:提升官職。如:“寵命優(yōu)渥,過蒙拔擢。”
(《陳情表》)
“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戰(zhàn)國策·燕策》)
(4)陟:官吏升遷和進用。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出師表》)
(5)遷:調(diào)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diào)三種情況。
升官——升遷、遷授、遷敘、累遷
降級——遷削、遷謫、左遷
平級轉調(diào)——轉遷、遷官、遷調(diào),離職后調(diào)復原職——遷復。
(6)謫:降職貶官或調(diào)往邊遠地區(qū)。如《岳陽樓記》“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中的“謫”就是貶官。
(7)黜:“黜”與“罷、免、奪、廢”都是免去官職。
(8)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diào)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diào)離屬一般的調(diào)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
(9)出:出京任地方官。(與“入”相對,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為榮)
(10)徙:降職、流放等。
(11)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
如:“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保ā稄埡鈧鳌罚?/p>
(12)知:執(zhí)掌、擔任。如:調(diào)清河丞,尋知大谷縣(1996年)。尋知驍騎衛(wèi)事
(13)行:執(zhí)掌;兼攝(本職外代理代理其他官職)
如:遷左丞,行徐州事(2000年)(14)主:掌管。如:太尉絳侯勃不得入軍中主兵(《史記·呂太后本紀》)(15)權:臨時代理官職(16)領:兼任。領行營節(jié)度使。(17)判:古代以高位兼任低職,以京官出任州郡官征:招聘授官,尤指朝廷直接招聘授官辟:招聘授官。選:量才授官。薦:下級向上級推薦授官。舉:選拔。
簡:選拔任命。點:指派,尤指皇帝指派。補:補任缺職。改:改派官職。進:升任,尤指高級官員的升任。起:由民間征聘?;蛄T官后再授官職。贈:對已死的官員授予職稱,封銜。賞:皇帝特旨頒布,賜予官職或爵位。古代授官稱謂小結:
表示授官、提升的:征、辟、薦、舉、拜、除、授、起、擢、拔、陟。
表示調(diào)動的:遷、轉、調(diào)、補、改
表示貶官、罷免的:貶、謫、左遷、罷、免、黜、廢、出
其他:知、行、簡乞骸骨致仕(指交還官職,即辭官)古代科舉制度
【科舉】
指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nèi)容基本是儒家經(jīng)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guī)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注》為準。
【童生試】也叫“童試”。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yè)”,“操童子業(yè)”是說正在準備參加童試。
【生員】即秀才。通過童試的可稱為生員或秀才。東漢時避光武帝劉秀諱,而稱秀才為茂才,《阿Q正傳》中稱趙少爺“茂才公”,表示諷刺。
諸生:明代考取秀才入學的生員明代蒲松齡通過“童試”,但至少8次考鄉(xiāng)試未中。72歲被補為歲貢生(舉人副榜)。
【鄉(xiāng)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wéi,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己蟀l(fā)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窘庠可鷨T(秀才)參加鄉(xiāng)試,第一名稱解元,其余考中的稱舉人。
【舉人】參加鄉(xiāng)試而被錄取的稱舉人。舉人可授知縣官職。《儒林外史》范進中舉而高興得發(fā)了瘋。說明古代中舉后便可升官發(fā)財。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荚囉啥Y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皆可應考,錄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會元】舉人參加會試,第一名稱會元,其余考中的稱貢士。
【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14歲的晏殊);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狀元】科舉制度殿試第一名,又稱殿元、鼎元,為科名中最高榮譽。歷史上獲狀元稱號的有一千多人。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宋代文天祥都是經(jīng)殿試而被賜狀元稱號的。
【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度辶滞馐贰返谑呋兀骸白x書畢竟中進士是個了局?!必暿繀⒓拥钤囦洖槿锥冀羞M士。據(jù)統(tǒng)計,在我國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史上,考中進士的總數(shù)至少是98749人。古代許多著名作家都是進士出身,如唐代的賀知章、王勃、宋之問、王昌齡、王維、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蘇轍等。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余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連中三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凡在鄉(xiāng)、會、殿三試中連續(xù)獲得第一名,被稱為“連中三元”。據(jù)統(tǒng)計,歷史上連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歐陽修《賣油翁》中提到的“陳康肅公堯咨”,陳堯咨與其兄陳堯叟都曾考中狀元,而陳堯叟則是連中三元。
【鼎甲】指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別稱鼎元?!炯暗凇?/p>
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古時考中進士要披宮袍,這里“披宮錦”即指中進士?!暗强啤币彩羌暗诘膭e稱,也就是考中進士。如:狀元及第五子登科登進士科蟾宮折桂摘取桂冠金榜題名獨占鰲頭名列榜首名列前茅奪魁科舉制度的利與弊中國獻給世界的第五大發(fā)明八股取士: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jīng)中的原文。后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不能用風花雪月的典故褻瀆圣人。
【察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察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薦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qū)內(nèi)隨時考察、選取人才,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jīng)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茂才等。
《張衡傳》:“永元中,舉孝廉不行?!薄蛾惽楸怼罚骸扒疤爻煎?,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征辟】也是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級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稄埡鈧鳌罚骸斑B辟公府,不就。”“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征拜郎中?!?/p>
【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薄锯孕颉抗糯牡胤綄W校【太學】【國子監(jiān)】古代教育行政機構和最高學府【祭酒】主管國子監(jiān)或太學的教育行政長官【博士】官名。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監(jiān)生】國子監(jiān)的學生。如:嚴監(jiān)生?!局T生】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古代宗法禮節(jié)宗廟也叫太廟,是供奉祖先的地方,古代把宗廟看作國家的象征。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社稷也代指國家。封禪:
封為“祭天”,禪為“祭地”,是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禮。祭祀古代祭祀,祭品中牛、羊、豬三牲俱全,叫太牢;只用羊、豬,叫________。祭祀用的牛、羊、豬之類的祭品叫犧牲(色純?yōu)椤盃蕖保w全為“牲”)。尊卑一般以右為尊,以左為卑。在官職方面,有的朝代(或國)尊左,如春秋時的楚國(如屈原任左徒);有的朝代(或國)尚右,如春秋時的趙國(如藺相如在澠池之會后位居廉頗之右)?;实圩背?;臣子坐南朝北古人乘車,把左邊的座位留下給客人坐,表示尊敬,叫做虛左。少牢
坐、跪、跽、箕踞坐——兩膝著地,臀部貼在腳跟上跪——直身為跪,是有急事或表示謝罪、表示尊敬跽——準備起身,但雙膝尚未離地,又叫長跪,是受驚嚇而聳身欲起箕踞——臀部著地,兩腿伸直,形似畚箕,叫箕踞,表示傲慢態(tài)度。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仁、義、禮、智、信。三從四德未嫁從父,即嫁從夫,夫死從子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工)。結發(fā)妻子女子許嫁以后纓來束發(fā),直到成婚的當夕,才由新郎解下,也指新婚夫婦在飲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綹頭發(fā),綰在一起表示同心。合巹新郎、新娘在結婚當天的新房內(nèi)共飲交杯酒。七出當妻子符合其中一種條件時,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休妻”。一無子,二淫亂,三不事姑舅,四口多言,五竊盜,六妒忌,七有惡疾。丁憂:遭父母之喪。根據(jù)儒家傳統(tǒng)的孝道觀念,朝廷官員在位期間,如若父母去世,則無論此人任何官何職,從得知喪事的那一天起,必須辭官回到祖籍,為父母守制二十七個月(三年)。武將“丁憂”不解除官職,而是給假百天。丁憂守制丁艱丁外艱丁內(nèi)艱奪情:古代官員喪服未滿而朝廷強令出仕。(比如張居正)例如:尋丁母艱,以至孝聞,朝廷嘉之,裁百日,奪情起復,固辭不起?!独畹铝謧鳌?/p>
起復:官吏有喪,守喪未滿期而重新起用。(明清兩代,喪期滿為“起復”,喪期未滿為“奪情”)服,喪服,以生者和死者血緣關系的遠近分五種,叫做五服,包括大功、小功等。后來用是否出五服表家族關系的遠近。服闋:守喪期滿除服(脫孝)古代喪文化古代人物稱謂(1)表示謙遜的態(tài)度,用于自稱。愚,謙稱自己不聰明。鄙,謙稱自己學識淺薄。敝,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謙稱自己身份低微。竊,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義在內(nèi)。臣,謙稱自己不如對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謙稱自己是對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為對方效勞之意。謙稱(2)古代帝王、諸侯的自謙詞有孤(小國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榖)(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謙詞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讀書人的自謙詞有小生、晚生、晚學等,表示自己是新學后輩;如果自謙為不才、不肖,則表示自己沒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時,常用“家”、“舍”等謙詞?!凹摇笔菍e人稱自己的輩份高或年紀大的親屬時用的謙詞,如家父、家母、家兄等?!吧帷庇靡灾t稱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親屬,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謙詞有:因為古人坐席時尊長者在上,所以晚輩或地位低的人謙稱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謙,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掛齒;小子是子弟晚輩在父兄尊長面前的自稱;老人自謙時用老朽、老夫、老漢、老拙、老身(女)等;女子自稱妾;老和尚自稱老衲;對別國稱自己的國君為寡君。表示尊敬客氣的態(tài)度,也叫“尊稱”。
(1)對帝王的敬稱有萬歲、圣上、圣駕、天子、陛下等。古人認為皇帝當乘車行天下,于是用“駕”代稱皇帝。帝王認為他們的政權是受命于天的,所以稱皇帝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達皇帝,就告訴在陛(宮殿的臺階)下的人,請他們傳達,所以用陛下代稱皇帝。敬稱
(2)對皇太子、親王的敬稱是殿下。
(3)對將軍的敬稱是麾下。
(4)對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稱:對使節(jié)稱節(jié)下;對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稱閣下。又如“臺甫”。
(5)對平輩、朋友稱“足下”(6)對對方或對方親屬的敬稱: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稱呼對方的親屬,如令尊、令堂、令閫kǔn(對方妻子)、令兄、令郎、令嬡(令愛)。
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或物,如尊上(稱對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稱對方父親)、尊堂(對方母親)、尊親(對方親戚)、尊駕(稱對方)、尊命(對方的囑咐)、尊意(對方的意思)。
賢,用于稱平輩或晚輩,如賢家(稱對方)、賢郎(稱對方的兒子)、賢弟(稱對方)、賢侄。
仁,表示愛重,應用范圍較廣,如稱同輩友人中長于自己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等。
(7)稱年老的人為丈、丈人,如“子路從而后,遇丈人”(《論語》)。唐朝以后,丈、丈人專指妻父,又稱泰山,妻母稱丈母或泰水。
(8)稱謂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如稱已死的皇帝為先帝,稱已經(jīng)過世的父親為先考或先父,稱已經(jīng)過世的母親為先慈或先妣bǐ,稱已過世的有才德的人為先賢。
稱謂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長一輩,如稱帝王的母親為太后,稱祖父為大(太)父,稱祖母為大(太)母。如《康熙皇帝》中,康熙的祖母就是孝莊太后。
唐代以后,對已死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兩代,也用年號代稱皇帝,如稱朱元璋為洪武皇帝,稱朱由檢為崇禎皇帝,稱玄燁為康熙皇帝,稱弘歷為乾隆皇帝。年號:紀年的一種名號,一般由皇帝發(fā)起。歷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內(nèi)訌外憂等大事,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后世即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漢武帝年號“建元”是我國第一個年號。
“改元”是指君主、王朝改換年號,可指古代新君即位的第二年改用新的年號,也可指一君在位而多次改用新的年號。(月考7)
(9)對尊長者和用于朋輩之間的敬稱有君、子、公、吾子、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10)君對臣的敬稱是卿或愛卿。
(11)對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來表敬稱,如稱孔子為圣人,稱孟子為亞圣。后來,“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駕等?!举v稱】表示輕慢斥罵的態(tài)度。
如:
《荊軻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豎子也?!?/p>
《鴻門宴》:“豎子不足與謀!”《孔雀東南飛》:“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
賤稱主要有以下幾種:
(1)百姓的稱謂。常見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蒼生、黎元、氓等。
(2)職業(yè)的稱謂。常在其名前加一個表示職業(yè)的字眼。如《庖丁解?!分械摹扳叶 保岸 笔敲?,“庖”是廚師?!稁熣f》中的“師襄”,“師”是樂師。《柳敬亭傳》中的“優(yōu)孟”,是指名叫“孟”的藝人?!皟?yōu)”,亦稱優(yōu)伶、伶人,古代用以稱以樂舞戲謔為職業(yè)的藝人,后亦稱戲曲演員。特殊稱謂俳、優(yōu)、伶、伎(3)不同的朋友關系之間的稱謂。地位低下時結交的朋友叫“________”;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叫“________”;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叫“________”;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叫“________”;情投意合、友誼深厚的朋友叫“________”;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________”;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叫“________”;在道義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________”;相知很深或慕名而未謀面的朋友叫“________”(3)不同的朋友關系之間的稱謂。地位低下時結交的朋友叫“貧賤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叫“金蘭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叫“刎頸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叫“患難之交”;情投意合、友誼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在道義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相知很深或慕名而未謀面的朋友叫“神交”(4)年齡的稱謂。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shù)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
垂髫(tiáo):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fā))。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總角: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fā)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偨侵?,言笑晏晏。
豆蔻:指女孩十三四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女孩的少年為“豆蔻年華”)。
及笄jī:代女子滿15歲結發(fā),用笄貫之。
束發(fā):男子十五歲。把原先的總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guàn: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jīng)成人,但體猶未壯,比較年少,故稱“弱冠”)。及冠甫冠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而立: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六十歲。
古稀:七十歲。
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歲
期(jī)頤(yí):指一百歲。耋齒甚多,
屢空比室。(09全國卷翻譯)老人很多,家家戶戶經(jīng)常貧困
(5)人名的稱謂。
【直稱姓名】大致有三種情況:
(1)自稱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內(nèi),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
(2)用于介紹或作傳。如“遂與魯肅俱詣孫權”,“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
(3)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如“不幸呂師孟構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所有有“直呼其名”的說法。
【稱字】蘇軾為子瞻,蘇轍為子由。
【稱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如:陶潛號五柳先生,李白號青蓮居士。
【稱官名】如“孫討虜聰明仁惠”,“孫討虜”即孫權,因他曾被授討虜將軍的官職,故稱。又如“杜工部”“王右丞”。
【稱齋名】指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如南宋詩人楊萬里的齋名為誠齋,人們稱其為楊誠齋。香山居士六一居士東坡居士稼軒居士易安居士柳泉居士
【稱籍貫】如唐代詩人孟浩然是襄陽人,故而人稱孟襄陽。又如王臨川(王安石)。
【稱郡望】韓愈雖系河內(nèi)河陽(今河南孟縣)人,但因昌黎(今遼寧義縣)韓氏為唐代望族,故韓愈常以“昌黎韓愈”自稱,世人遂稱其為韓昌黎。
【稱謚號】古代帝王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如稱蘇軾為文忠,而稱奸臣秦檜為“繆miù丑”則是一種“惡謚”。謚號:含褒貶之意,以帝王為例,最高的褒揚就是文、武,還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厲、幽、煬、靈都是貶字,沖、殤、哀、悼等謚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貶意。丁未,(楚)王縊。謚之曰:“靈”,不瞑;曰:“成”,乃瞑。——《左傳》一般人臣,文正之謚為最高級別,比如范文正,司馬文正,方文正(方孝孺),曾文正。其他文忠,忠武等也很尊貴。歐陽文忠,蘇文忠,韓文公,諸葛忠武,岳武穆。除了正式謚號外,也有私謚。私謚不出于朝廷,而由門人、故吏為著名文士學者所立,如東晉陶淵明的私謚是靖節(jié)先生,北宋林逋bū的私謚為和靖先生,世稱陶靖節(jié)、林和靖。
古代地理知識古代常見地名天竺倭奴國高麗北平、燕京吐蕃金陵、建業(yè)、建康姑蘇維揚、廣陵錢塘汴州、東京長安錦官城瑯琊郢鎬京古代常見地名天竺(印度)倭奴國(日本)高麗(朝鮮)北平、燕京(北京)吐蕃(西藏)金陵、建業(yè)、建康(南京)姑蘇(蘇州)維揚、廣陵(揚州)錢塘(杭州)汴州、東京(開封)長安(西安)錦官城(成都)瑯琊(山東臨沂、青島)郢(楚國國都)鎬京(hào西周國都)【山水陰陽】
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
《愚公移山》:“指通豫南,達于漢陰。”“漢陰”指漢水南面?!队伟U山記》:“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甭尻柡怅栂骊幗?/p>
【江河】古代許多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
如《鴻門宴》:“將軍戰(zhàn)河南,臣戰(zhàn)河北。”
《過秦論》:“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痹偃纭都烂梦摹贰跋葔L在杭,江廣河深”,此處“江”即指長江,“河”則指運河。
【西河】又稱河西,黃河以西的地區(qū)。
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會于西河外澠池?!?/p>
《過秦論》:“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p>
【江東】長江以東。
如李清照詩云:“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p>
《赤壁之戰(zhàn)》:“兼仗父兄之烈,割據(jù)江東?!?/p>
【江左】即江東。古人以東為左,以西為右?!度河Y干中計》:“即傳令悉召江左英杰與子翼相見?!?/p>
【江表】長江以南地區(qū)。《赤壁之戰(zhàn)》:“江表英豪,咸歸附之?!?/p>
【江南】長江以南的總稱,所指區(qū)域因時而異。
白居易詞云:“江南好,風景舊曾諳?!蓖醢彩娫疲骸按猴L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淮左】淮水東面。
《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揚州在淮水東面?!旧綎|】顧名思義,在山的東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東”之“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泰山等數(shù)種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盡相同。下面是以崤山為標準的“山東”。如《鴻門宴》:“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保ǜ呖既珖碓?jīng)考查)《過秦論》:“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p>
【關東】古代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qū),近代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qū)。曹操《蒿里行》:“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敝镐P以東地區(qū)?!娟P西】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qū)?!冻啾谥畱?zhàn)》:“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后患?!薄娟P中】所指范圍不一,古人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qū)稱為關中?!而欓T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薄哆^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紀年紀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紀年1911年辛亥年2008年戊子年2009年2010年2012年己丑年庚寅年壬辰鼠?;⑼谬埳唏R羊猴雞狗豬紀月孟仲季朔望晦紀時地支紀時23-1點為子時
1-3點為丑時
3-5點為寅時
5-7點為卯時
7-9點為辰時
9-11點為巳時
11-13點為午時
13-15點為未時
15-17點為申時
17-19點為酉時
19-21點為戌時
21-23點為亥時
區(qū)別孟(伯)仲叔季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我國傳統(tǒng)習俗中最隆重的節(jié)日。此節(jié)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jié),是在采用公歷紀元后。燃鞭炮、貼春聯(lián)(桃符)、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俗至今仍廣為流行?!驹坑址Q正月半、上元節(jié)、燈節(jié)。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吃元宵、猜燈謎、鬧年鼓、迎廁神等。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寒食】禁煙火,吃寒食。在清明前一、二日。相傳,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后來成了晉文公,大封功臣,獨未賞介子推。子推便隱居山中。重耳聞之甚愧,為逼他出山受賞,放火燒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燒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飯,追念子推。
【清明】按農(nóng)歷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歷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時天氣轉暖,風和日麗,“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清明節(jié)由此得名。其習俗有掃墓、踏青、蕩秋千、放風箏、插柳戴花等。歷代文人都有以清明為題材入詩的。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潮(王安石)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翃hóng)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黃庭堅2011江西卷)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孟云卿)【端午】又稱端陽、重午、重五。農(nóng)歷五月初五。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盡,于是人們以吃粽子、賽龍舟等來悼念他。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等【乞巧】又稱少女節(jié)或七夕。天上的織女嫁給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將織女抓回天庭,只許兩人一年一度在鵲鳥搭成的橋上相會。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趁織女與牛郎團圓之際,擺設香案,穿針引線,向她乞求織布繡花的技巧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2010湖北卷)
【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農(nóng)歷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稱中秋。秋高氣爽,明月當空,故有賞月與祭月之俗。圓月帶來的團圓的聯(lián)想,使中秋節(jié)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將嫦娥奔月與中秋賞月聯(lián)系起來后,更富浪漫色彩。中秋節(jié)的主要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
【重陽】《易經(jīng)》將“九”定為陽數(shù),兩九相重,故農(nóng)歷九月初九為“重陽”,又稱“老人節(jié)”。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王維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
【臘日】古代歲末祭祀祖先、祭拜眾神、慶祝豐收的節(jié)日。臘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一個月(臘月)舉行,南北朝時臘日已固定在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后來佛教的臘八粥也滲入臘日習俗。臘八節(jié)成為傳統(tǒng)節(jié)日。
【除夕】農(nóng)歷十二月三十日晚,在打掃一清的屋里,擺上豐盛的菜肴,全家團聚吃“年飯”。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謎下棋,嬉戲游樂,謂之“守歲”。零點時,眾人爭相奔出,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之時搶先放出三個“沖天炮”,以求首先發(fā)達,大吉大利,一派“爆竹聲中除舊歲”的景象。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鸥δ巷L景臘前春,山鳥江風得雨新。(2010年天津)高考題鏈接寫出下列文化常識的有關內(nèi)容(任選兩題)(2分)(1)“五岳”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___、南岳衡山、西岳____、北岳恒山、中岳____。(2)《四庫全書》是乾隆年間纂修的一部叢書,共收古籍3503種,按照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類,所以稱為“四庫”。(3)戲曲是我國傳統(tǒng)的戲劇形式,劇中人物分別由生、____、_____、____四種角色行當扮演。通常所說的“末”,歸入“生”中。答案(1)泰山華山嵩山(2)經(jīng)史子集
(3)旦凈丑答對一題得1分,答對兩題得滿分。如內(nèi)容殘缺或有錯別字,則該題不得分。寫出下列文化常識的有關內(nèi)容(任選兩題)。(1)中國古代“四書五經(jīng)”中的“四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房四寶”是對____、___、___、___四種文具的統(tǒng)稱。(3)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制度,殿試一甲第一名稱為狀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別稱為_____和_______。(4)我國農(nóng)歷采用“干支”紀年,1995年是農(nóng)歷________年,1996年是農(nóng)歷丙子年,1997年是農(nóng)歷_____________年。答案:(1)《大學》《中庸》《論語》《孟子》(2)筆墨紙硯(3)榜眼探花(4)乙亥丁丑答對一題得1分,答對兩題得滿分。對于下列人物稱謂的解說,有錯誤的一項是()A.鄒君海濱,鄒是姓,加“君”字表示禮貌,海濱是字。B.廬陵蕭君圭君玉,廬陵是他的籍貫,蕭是姓,君圭是名,君玉是字。C.王忠肅公翱,王是姓,忠肅是謚號,加“公”字表示尊敬,翱是名。D.百里孟明視,百里是姓,孟明是字,其中“孟”表示排行第二,視是名。答案:D應為“排行最大的”
——孟、仲、叔、季下列有關人物稱謂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陛下”是對帝王的稱呼,古代不敢直稱帝王,轉而稱呼他殿前階下的人,表示尊重。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謙卑的自稱,百姓也可以自稱“臣”,后用作臣下對君主的自稱。C.“卿”早期是古代對人的敬稱,適用范圍較廣,后來多用作君主對臣下的稱呼。D.“朕”是古人的自稱,本來沒有貴賤之分,自秦始皇開始專用為諸侯王或皇帝的自稱。D秦始皇后是皇帝的專用下列稱謂中,全屬謙稱的一項是
A.孤足下不才
B.愚仆小子
C.妾寡人臣
D.孤厥豎子C古代文化常識知識競賽(40題)1.稱杜甫為杜工部,左光斗為左忠毅公,稱陸游為陸放翁,分別是以
、
、
來稱呼人。官職
謚號
號2.“卑己尊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古人在稱別人的父親時,敬詞有令父、
等;稱自己的母親時,謙詞有家母、
等。令尊家慈3.古代男子年20行“
”,女子年15行“
”,以示成年。冠禮
笄jī禮(笄,即簪子)4.“花甲重逢,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還多一度春秋?!边@是一副寫給
歲老人的壽聯(lián)。1415.古代兄弟之間用“
、
、
、
”表示排行。其中“
”表示最大,“
”表示最小。伯(孟)、仲、叔、季伯(孟)
季6.我國古代對人的稱謂有一些特殊的標志,如“從(從弟)”表示
關系,“先”表示
。堂房(非嫡親)親屬
已去世的人先妣
7.我國古代的紀年法有
、
、
王公年次記年法等。“淳熙丙申至日”采用
。帝王年號紀年法
干支紀年法年號干支合用紀年法8.我國古代把農(nóng)歷每月初一叫“
”,
農(nóng)歷月圓的那一天叫“
”,
十六叫“
”,
月末一天叫“
”。朔望既望晦9.子時是午夜11點到1點。古人說“點卯”的“卯”相當于現(xiàn)在上午
時到
時。五
七10.農(nóng)歷清明前的四個節(jié)氣依次為
、
、
、
。
立春
雨水驚蟄春分立春、雨水、
驚蟄、春分、
清明、谷雨、
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
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
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
小寒、大寒。112015年是農(nóng)歷乙未年,是屬羊人的本命年。據(jù)此推算,2016年農(nóng)歷____年,是屬___人的本命年。丙申猴
12.我國古代有“五行”的說法,
指的是
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13.中國隋唐以后實行“三省六部制”,“六部”是指:
部、
部、
部、
部、
部、
部,各部的長官均稱為
?!傲俊敝兄鞴芪墓俟倮羧蚊?、考核、升降的是
。吏
戶
禮
兵刑工
尚書
吏部14.古代中國曾分置九州,即兗(yǎn)州、
_____州、青州、徐州、豫州、_____州、揚州、梁州、雍州。冀荊15.湖北省的漢陽位于漢水之
,陜西省的華陰位
于華山之______。北
北16.成語“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
、
、
。儒教佛教道教
17.傳說中的開天辟地、煉石補天、銜石填海、逐日渴死的神話人物依次是
、
、_______、
。盤古
女媧精衛(wèi)夸父18.我國古代造字和用字有“六書”之說,“六書”是
、
、
、
、
、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四書五經(jīng)”分別指哪些典籍?四書:《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五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19.《師說》中說:“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p>
“六藝”是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包含哪些內(nèi)容?禮、樂、射、御、書、數(shù)。20.舊時文人的四大雅趣是
。琴棋書畫21.“歲寒三友”指的是
。松竹梅
22.我國古代五聲音階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
。宮商角(júe)徵(zhǐ)羽
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23.“入則孝,出則悌?!薄靶ⅰ敝干剖?/p>
,“悌”指善事
。父母兄長
申之以孝悌之義24、我國古代的十大古曲是: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___________________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梅花三弄十面埋伏25.下列描寫古代歷史名人名家的對聯(lián),說法錯誤的是:()A、盛唐詩酒無雙士,青蓮文苑第一家。
——頌李白B、詩史數(shù)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鷗野老心。——頌杜甫C、楓葉四弦秋,棖chéng觸天涯遷謫恨;
潯陽千尺水,勾留江上別離情。
——頌白居易D、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茵。
——頌王昭君D應為“蘇武”26.《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親自組織的中國歷史上一部規(guī)模最大的叢書,為后代學者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提供了較完善的文獻資料。“四庫”是指:
A、仁、義、禮、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藥店連鎖加盟店員培訓與聘用合同4篇
- 2025年度船舶環(huán)保技術改造合同:船舶環(huán)保技術改造升級協(xié)議4篇
- 2025年成都到烏魯木齊物流園區(qū)配套設施建設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口貨物運輸市場拓展合作協(xié)議4篇
- 二零二四年度租賃房屋申請合同范本及解讀3篇
- 2025年度個人住房租賃擔保合同集錦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汽車停車庫產(chǎn)權交易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擔保期限與風險控制措施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大澤15kw柴油發(fā)電機組產(chǎn)品研發(fā)與生產(chǎn)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大廈商業(yè)配套租賃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溫州市城發(fā)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小學春節(jié)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課件
- 2025版高考物理復習知識清單
- 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練習題(84道)
- 2025年度安全檢查計劃
- 2024年度工作總結與計劃標準版本(2篇)
- 全球半導體測試探針行業(yè)市場研究報告2024
- 反走私課件完整版本
- 畢業(yè)論文-山東省農(nóng)產(chǎn)品出口貿(mào)易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
- 音樂思政課特色課程設計
- 2023年四川省樂山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