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上崗考試試卷_第1頁
防雷上崗考試試卷_第2頁
防雷上崗考試試卷_第3頁
防雷上崗考試試卷_第4頁
防雷上崗考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防雷上崗考試試題姓名:

得分:

一、填空(每題2分)1.根據(jù)大氣的分層,雷電主要發(fā)生在10Km以下的

。2.在有積雨云存在的大氣中,當大氣電場達到

v/cm左右時,則云霧之間的大氣會被擊穿。3.當電壓開關型浪涌保護器至限壓型浪涌保護器之間的線路長度小于

m、限壓型浪涌保護器之間的線路長度小于

m時,在兩級浪涌保護器之間應加裝

。4.閃電常出現(xiàn)的形狀主要有

、

、

、和

、

。根據(jù)出現(xiàn)的空間位置分為

、

。5.裝有防雷裝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裝置與其它設施和建筑物內人員無法隔離的情況下,應采取

。6.第一類防雷建筑物,當樹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閃器保護范圍之內時,樹木與建筑物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

m。7.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防直擊雷的措施,有爆炸危險的露天鋼質封閉氣罐,當其壁厚不小于

mm時,可不裝設接閃器,但應接地,且接地點不應少于

處,兩接地點間距離不宜大于

m,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

Ω。8.電源電涌保護器的安裝,在LPZ0區(qū)與LPZ1區(qū)界面上宜選用經

波形最大沖擊電流Ⅰ級分類試驗的SPD。在后續(xù)的雷電防護區(qū)的界面上宜選用經

波形最大放電電流Ⅱ級分類試驗或混合波級Ⅲ分類試驗的SPD。9.避雷網和避雷帶宜采用圓鋼或扁鋼,優(yōu)先采用

。圓鋼直徑不應小于

mm。扁鋼截面不應小于

mm2其厚度不應小于4mm。10.金屬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為接閃器,金屬板下面無易燃物品時,其厚度不應小于mm;金屬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時,其厚度,鐵板不應小于

mm,銅板不應小于

mm,鋁板不應小于

mm;11.SPD與被保護裝置之間應采用分支引線的型(凱文式)連接,不宜采用T型連接,也可采用無回路或小回路方法安裝。12.雷電感應由

組成,通信線路遭雷電感應后,雷電波以

沿線路向兩方向傳播。13.信息系統(tǒng)的各種箱體、殼體、機架等金屬組件與建筑物的共用接地系統(tǒng)的等電位連接應采用兩種基本形式,分別是

結構和

結構。14.電子信息系統(tǒng)應采用

等措施進行綜合防護。15.為檢測兩相鄰接地裝置是否達到共用接地系統(tǒng),首次檢測時應使用

表對兩相鄰接地裝置測量。如測得阻值不大于

歐姆,則斷定為電氣導通,如測得阻值偏大,則判定為各自為

16.原則上SPD和等電位連接位置應在

,但當線路能承受

時,SPD可安裝在

。17.電子系統(tǒng)中設備信號電涌保護器,Uc值一般應高于系統(tǒng)運行時信號線上的最高工作電壓的

倍。18.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或沖擊接地電阻)值應符合設計要求,汽車加油、加氣站防雷裝置接地電阻(或沖擊接地電阻)允許值為

歐姆。19.第一類和處在爆炸危險環(huán)境的第二類防雷建筑物外架空金屬管道的檢查和測試,檢查架空金屬管道進入建筑物前是否每隔

米接地一次。20.防雷裝置設計未經審核同意的,不得交付施工。防雷裝置竣工未經驗收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防雷裝置必須與主體工程

、

、

使用。二、判斷題(每題2分,打符號×或√)1.

接地體的有效長度與土壤電阻率有關。(

)2.

日常檢測防雷裝置的接地電阻指的是防雷沖擊接地電阻。(

)3.

架空避雷線和避雷網宜采用截面不小于10mm2的鍍鋅鋼絞線。(

)4.

金屬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為接閃器,金屬板之間采用搭接時,其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00mm;(

)5.

引下線宜采用圓鋼或扁鋼,宜優(yōu)先采用扁鋼,圓鋼直徑不應小于6mm。扁鋼截面不應小于24mm2,其厚度不應小于2mm。(

)6.

閃電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三種雷擊,首次雷擊、首次以后雷擊(后續(xù)雷擊)和長時間雷擊。(

)7.

人工垂直接地體的長度宜為2.5m。人工垂直接地體間的距離及人工水平接地體間的距離宜為5m,當受地方限制時可適當減小。人工接地體在土壤中的埋設深度不應小于0.2m。(

)8.

檢查避雷針、避雷網帶(網、線)、桿塔和引下線的腐蝕情況及機械損傷,包括由雷擊放電所造成的損傷情況。若有損傷及時修復;當銹蝕部位超過截面的三分之一時,應更換。(

)9.電涌保護器必須能承受預期通過它們的雷電流,并應符合兩個附加要求:通過電涌時的最大箝壓,有能力熄滅在雷電流通過后產生的工頻續(xù)流。(

)10.防直擊雷的人工接地體距建筑物出人口或人行道不應小于5m。(

)三、選擇題(每題1分)1.

通常,晴天自由大氣電場隨高度(

)A.增加

B.減小

C.少變

D.迅速增長。2.GB50057——1994規(guī)定二類防雷建筑物的防雷引下線間距為(

)米A.15

B.12

C.18

D.25

E.103.雷電泄放入大地,在其點為圓心周邊形成不同的電位,此時人體兩腳接觸地面(

)米即為跨步電壓。A.0.8

B.1.2

C.1

D.0.5

E.0.34.地閃的峰值電流出現(xiàn)于下面那個階段(

)。A.梯式先導

B.回擊

C.箭式先導

D.間歇階段5.下列屬于內部防雷裝置有(

)多選A.等電位連接系統(tǒng)

B.共用接地系統(tǒng)

C.屏蔽系統(tǒng)

D.合理布線系統(tǒng)

E.浪涌保護器6.加油站應采取防靜電措施,其中防靜電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

)Ω。A.10

B.4

C.100

D.1

E.207.組成電壓開關型浪涌保護器的器件有(

)多選A.放電間隙

B.電容

C.晶閘管

D.三端雙向可控硅元件

E.氣體放電管8.電子信息系統(tǒng)設備采用TN交流配電系統(tǒng)時,配電線路和分支線路必須采用(

)系統(tǒng)的接地方式。A.IT

B.TN-C-S

C.TN-S

D.TT

E.TN-S和TT9.雷電防護區(qū)(LPZ)應劃分為:直擊雷非防護區(qū)、直擊雷防護區(qū)、第一防護區(qū)、第二防護區(qū)、后續(xù)防護區(qū),其中電磁場沒有衰減,各類物體很少遭受直接雷擊,屬充分暴露的直擊雷防護區(qū),此區(qū)指的是(

)A.LPZOA

B.LPZ1

C.LPZ2

D.LPZOB

E.LPZn10.引下線應沿建筑物外墻暗敷時,其圓鋼直徑不應小于(

)mm,扁鋼截面不應小于80mm2A.10mm

B.12mm

C.16mm

D.8mm

E.22mm11.防雷裝置檢測報告至少包括下列哪些內容(

)多選。A.標題(XX檢測報告)、報告的唯一標識(系列編號)、頁碼、總頁數(shù)B.被檢單位名稱、地址、檢測方法和判定依據(jù)C.檢測儀器名稱、型號、編號D.檢測日期、檢測環(huán)境、被檢樣品名稱以及特征狀態(tài)E.檢測點編號、檢測數(shù)據(jù)、綜合評定結論、責任人員簽字、實施檢測部門的名稱、地址F.報告的有效聲明及復制12.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防直擊雷的措施,其中架空避雷線至屋面和各種突出屋面的風帽、放散管等物體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

)m。A.5米

B.3米

C.10米

D.8米

E.2米13.信息系統(tǒng)機房內信號浪涌保護器的接地端,宜采用截面積不小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